2014北京高考化学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考点及得分分析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考点及得分分析
1.2014 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考点及得分分 析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戊烷 B.戊醇
C.戊烯 D.乙酸乙酯
【答案】A
本题以几种常见的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常见有机物的分子通式、同分异构体的概
念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程度及对同分异构体的正确书写等能力。
涉及必修 5 同分异构体
分组名称
分组名称
平均分 得分率
全省中学
4.37 72.83%
长沙市中学
4.52 75.32%
全省示范性中学 4.75 79.15%
本题得分率排 7 道选择题的第 2 位。
选项 全省中学 长沙市中学 全省示范性中学
A
10810
5.80%
1512
6.09% 4456 5.12%
B
135844
72.90%
18732
Na2CO3
③ AgNO3 与 AgCl 的浊液
溴水
Ba(NO3)2 溶液
Na2SiO3 溶液
实验结论 Ksp(AgCl)>Ksp(Ag2S)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SO2 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
白色沉淀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答案】B
本题通过一个组装的实验装置,考查了溶解平衡移动的本质、浓硫酸的特性、SO2 的化 学性质、浓硝酸的挥发性和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等知识点。
注意:如果写成“溶解醋酸,分液除去”或“稀释硫酸,分液”等给分。
(第二空)洗掉碳酸氢钠。其他给分答案:除碱。如果写有多个化合物名称,只抓关键词
“碳酸氢钠”。例如:“洗去醋酸钠,硫酸钠和碳酸氢钠”给分。
以下答案不给分:单一只写:醋酸钠,硫酸钠等不给分。除杂质等。

高考化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高考化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高考化学科质量分析报告高考化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为了全面了解高考化学科的质量状况,我们对近年来全国高考化学科的考试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以下是我们对高考化学科质量的分析报告。

一、考试情况分析1. 考试人数增长:近年来,高考化学科的考试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说明化学科在高考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提高。

2. 考试合格率提高:整体上,高考化学科的合格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

这可能与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资源的改善等因素有关。

但也要注意到,考试合格率的提高并不代表学生的化学素养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3. 知识掌握程度不均衡:考试结果显示,化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呈现一定的不均衡性。

有一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容易犯一些低级错误或概念性错误。

因此,改善化学学科整体的知识水平仍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考试重点分析1. 数量计算题:数量计算题一直是高考化学科的重点考察内容,涉及到化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根据我们的分析,这类题目出现的错误主要有计算错误、单位错误和公式使用错误等。

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注重解题方法的讲解。

2. 反应方程式: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但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为了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教师应重点讲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方程式的方法。

3.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高考化学科的必考内容,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对于这一部分的考察,学生通常容易出现实验步骤错乱、测量误差较大、结果分析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提高化学科质量的建议1.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化学的基石。

教师应重点讲解化学的概念、原理和基本原则,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提高解题能力:化学学科的解题能力是学生高考化学科成绩的关键。

教师应对常见题型进行详细的解析,让学生熟悉解题思路和方法。

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 理综化学试题 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 理综化学试题 含解析

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Ba 13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 AB .25℃,pH =13的NaOH 溶液中含有OH -的数目为0。

1N AC .Na 2O 2与足量H 2O 反应产生0.2mol O 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

4N AD .标准状况下,2。

24 L 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 N 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1mol 甲醇中含有C —H 键的数目是3N A ,错误;B 、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OH -的数目,错误;C 、Na 2O 2与H 2O 反应,每生成1mol 氧气转移2mol 电子,所以产生0.2mol O 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

4N A ,正确;D 、.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态,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错误,答案选C 。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8.常温下,用 0.100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L 1-3CH 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①所示溶液中:()()()()33CH COO OH CH COOH H c c c c --++=+ B .点②所示溶液中:()()()33Na CH COOH CH COO c c c +-=+C .点③所示溶液中:()()()()3Na OH CH COO H c c c c +--+>>>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33CH COOH CH COO H Na OH c c c c c -++->>>>9.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

2014高考试卷分析

2014高考试卷分析

把握教材提高综合分析能力2014年理综化学试题分析一、各校2013、2014年化学学科平均分对比二、试题简析: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铁表面镀锌可以增强其抗腐蚀性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考点: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生活,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也隐含考查了很多基本概念和理论,如A选项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B选项考查了有机高分子的特点(有机化学p116习题3)、D选项考查了重金属阳离子的毒性等问题。

本题难度较低,选项为B。

2.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考点:实验室制备各种气体。

涉及物质性质,尾气吸收装置及实验器材应用。

(选修1—p82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课后习题11题均有氯气制取方程式的要求和书写)本题难度较低,选项为A。

3.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考点:物质的性质、应用和自发反应。

考查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如A选项考查反应自发性的判据、B选项考查HF对玻璃的腐蚀、D选项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浓硫酸使金属铁钝化。

本题难度中等,选项为D。

可燃冰在必修2复习题中提到4.对右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不是同分异构体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了数相同C.均能与溴水反应D.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答案】B【解析】A、乙醇为易燃物,不属于氧化剂和腐蚀品;B、HNO3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剂,且具有腐蚀性,B正确;C、NaOH具有腐蚀性,但不是氧化剂;D、HCl既不属于氧化剂也不属于腐蚀品,D错误。

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答案】D【解析】A、K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气氧化,A错误;B、K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极易被氧气氧化,B错误;C、Fe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疏松的FeO3氧化膜,无法保护内部金属,C错误;D、Al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2致密的AlO3氧化膜,从而保护内部的Al不被腐蚀,D正确。

2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答案】B【解析】A、锌锰电池,Zn是负极,二氧化锰是正极,所以正极放电的物质时二氧化锰,A错误;B、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正确;C、铅蓄电池负极为Pb,正极为PbO2放电;D、镍镉电池负极为Ni,正极为氧化铬放电。

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OH-B.将Na块放入水中,放出气体:2Na+2H2O=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答案】C【解析】A、0.1mol/L氨水的pH为11,说明一水合氨属于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A 正确;B、Na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B正确;C、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的原因是:CuCl2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Cu2+和Cl-,电离属于自发进行的过程,不需要外界条件,C错误;D、Al的性质很特殊,能和强碱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D正确。

高考化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考化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考化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高考化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高考化学是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试卷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水平的评估。

本报告旨在对高考化学试卷质量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为高中化学教学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二、试卷难度分析本次高考化学试卷总体难度适中,考察的知识点覆盖面广,题目设计合理,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选择题选择题在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考察了基础概念和基本知识,对于考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很好的考察作用。

选择题的难度适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多样且广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2.填空题填空题考察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定理的掌握程度,难度相对较大。

题目设计灵活多样,既考察了计算能力,也考察了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解答题解答题是试卷的重点部分,对于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有很好的考察作用。

解答题题目设计合理,既考察了知识掌握程度,又考察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试卷知识点分布分析本次高考化学试卷涉及的知识点分布比较均衡,覆盖了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具体分析如下:1.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内容,本次试卷对无机化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其中包括了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写法、酸碱中的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等等。

2.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次试卷对有机化学的考察比较全面。

包括了有机物的命名和结构式的写法、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机理等。

3.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高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本次试卷对物理化学的考察比较全面。

包括了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热力学等。

四、试卷题型设计分析本次高考化学试卷的题型设计合理,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选择题选择题设计了多种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

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广泛,考察了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填空题填空题设计灵活多样,既考察了计算能力,也考察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14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4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4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分析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测量目标】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思维能力/从文字、图、表等情景资料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知识内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实验基础/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试题分析】A项:CH5OH为易燃物,不属于氧化剂,错误;B项:HNO3具有强氧化2性物质,且属于腐蚀品,正确;C项:NaOH具有腐蚀性,但不是强氧化剂,错误;D项:HCl不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错误。

【正确答案】 B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测量目标】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知识内容】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试题分析】A、B项:K、Na在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氧化物不稳定,能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再发生反应,错误;C项:Fe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疏松的氧化铁,起不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错误;D项:金属铝的表面易形成氧化物薄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正确。

【正确答案】 D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第8题图【测量目标】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基础化学实验;化学思维能力/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知识内容】原电池与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其电极反应【试题分析】 A 项:锌锰电池负极锌筒反应22Zn e Zn -+-→,正极二氧化锰放电242332222MnO NH e Mn O NH H O+-++→++,错误;B 项:氢燃料电池,氢气在负极反应2244H e H-+-→,氧气在正极放电22442O H e H O+-++→,正确;C 项:铅蓄电池负极Pb 反应2-442Pb SO e PbSO -+-→↓,正极为PbO 2放电2-2442422PbO H SO e PbSO H O+-+++→↓+,错误;D 项:镍镉电池负极Cd ,正极为NiOOH ,错误。

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答案】B【解析】A、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由可燃性而没有腐蚀性的常见液体物质B、硝酸不论浓稀都有氧化性,酸都有一定的腐蚀性,尤其是酸性越强,腐蚀性越强C、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有很强的腐蚀性,但不具有氧化性D、盐酸是一种强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但不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故本题答案为B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常见化学标志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答案】D【解析】钾和钠都是活泼性极强的金属,能够与空气重的氧气接触反应;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疏松x H2O),能够吸水使生锈的速率加快;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隔绝了氧气和内部铝的接触,是生锈的速率减慢,而使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故本题答案为D考点:常见金属的性质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答案】B【解析】A、锌锰电池,锌为负极,二氧化锰为正极;无氧气参与;B、氢燃料电池,氢气在负极,氧气在正极,正确C、铅蓄电池,铅为负极,正极为氧化铅,无氧气出现D、镍镉电池,镉为负极,正极为NiOOH,无氧气出现故本题选B考点:常见电池的反应原理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 mol/L的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 +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 == 2NaOH+H2↑通电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 +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 ==2AlO2— +3H2↑【答案】C【解析】A、氨水是弱电解质,溶液中从在电离平衡,且本电力平衡方程式无知识上的错误B、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氯化铜是一种盐,盐溶液的导电是物理性质,不会生成新物质,故本答案错误D、铝是一种能同时和酸和强碱反应的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故本题选C考点:常见金属的性质;基本概念和理论;方程式的书写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答案】A【解析】A、丙三醇能与水混溶,属于易溶于水的物质,苯酚室温下微溶于水,65℃以上与水混溶,1-氯丁烷不荣誉水,A正确B、CH3COOH还有两种氢,CH3COOCH2CH3含有三种状态的氢,核磁共振结果是不同的故可以去分,B错C、CH3COOH酸性强于碳酸,故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CH3COOCH2CH3是有机物不能溶于水,所以会和碳酸钠溶液分层存在,两者有着明显的现象区分,故C错D、优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产物不同,故D错故本题选A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 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 NaHCO3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A、肥皂水中有气泡冒出,只能说明有气体出现,不能说明该气体一定为反应生成B、酚酞变红色,说明有碱性的气体生成至试管②中,证实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CO2气体,证实碳酸氢钠分解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有不和键的物质进入和其中的溴发生反应,证实石蜡油分解生成不饱和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考生平均分对比(理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理综 总分 北京市 102.30 100.51 100.60 79.07 70.78 55.39 205.23 515.44 市重点 117.01 126.56 129.97 97.31 87.46 65.98 250.75 624.68 区重点 112.65 117.04 122.71 89.58 83.12 62.95 235.65 586.20
以研究电解一定浓度和酸度 元 素 化 合 接受吸收整合化 物 质 的 结 构 决 定
的氯化亚铁溶液为课题,透 物 、 化 学 学信息的能力、 性 质 、 物 质 的 变
过现象,进行假设、实验、 基 本 概 念 分析解决化学问 化 是 有 条 件 的 、
分析、推理、验证、排除干 原 理 、 化 题的能力、化学 定 性 与 定 量 、 宏 扰等探究实验分析过程 学实验 实验及探究能力 观与微观
2014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理科)
2014 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理科) 2014 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
2014 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理科) 2014 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
2014 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理科) 2014 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
2014 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理科) 2014 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
26
氮元素及化合物相互转化、 元素化合 接受吸收整合 物 质 的 变 化 是 有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物、化学 化学信息的能 条 件 的 、 宏 观 与 化学平衡原理的迁移应用, 基本概念 力、分析解决 微 观 、 分 类 与 比 平衡常数性质、化学反应 原理 中的能量变化等 化学问题的能 较 力
0.72
0.77 0.78 0.90 0.91 0.87
0.29
0.41 0.40 0.39 0.56 0.40
2014化学客观试题考查角度分析表
题号 知识点 6
7
知识组块 化学基本概念原理
能力组块
学科思想方法
物质分类
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分类与比较
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物质的变化是有条 件的 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宏观与微观 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宏观与微观
40%
41% 19%
29%
58% 13%
26%
56% 18%
组块
二、试题数据分析
2014化学客观试题统计分析表
题目 6 7 8 9 10 11 12 2014客观题组块 2013客观题组块 2012客观题组块 满分值 平均值 6 6 6 6 6 6 6 42.0 42.0 42.0 5.35 5.63 5.62 5.30 4.87 3.33 4.67 34.78 35.49 28.10 难度 0.89 0.94 0.94 0.88 0.81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6 0.78 0.83 0.85 0.67 相关系数 鉴别指数 0.42 0.22 0.31 0.39 0.46 0.35 0.43 0.72 0.70 0.70 0.30 0.11 0.16 0.28 0.43 0.45 0.45 0.31 0.28 0.39
2014考生平均分对比(理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理综 总分 北京市 104.5 100 107 77.2 70.9 55.9 204.0 515.5 市重点 117 123 130.5 93.6 86 66.4 246 616.5 区重点 112.5 114 123 87.6 81 63.2 231 580.5
教育改革专题讲座
西城区2014年 化学科高考评价
郑克强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考试题评价组
2014年9月
2013年学生得分和录取情况(理科)
清华 录取分数 总得分率 理综分数 691 92.1% 285 北大 691 92.1% 285 一本 550 73.3% 224 二本 三本
505 475 67.3% 63.3% 204 189
495 466 66.0% 62.1% 198 184
理综得分率 化学分数 化学得分率
学生人数
92.7% 98 98.0%
277
92.7% 98 98.0%
257
73.0% 78 78.0%
16148
66.0% 61.3% 70 64 70.0% 64.0%
24737 29374
2013、2014学生得分对比(理科)
常见金属单质 元素化合物 的性质
8 9
化学电源原理 化学基本概念原理 化学变化及其 元素化合物 微观符号表达
10
常见有机物的 有机化学基础 结构和性质
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物质的变化是有条 件的、宏观与微观 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 宏观与微观
11
化学实验现象 化学实验 与结论的关系
12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基本概念原理
2014化学主观试题统计分析表
题目 25 26 27 28 2014主观题 2013主观题 2012主观题 满分值 平均值 17 9.38 难度 0.55 相关系数 0.75 鉴别指数 0.45
14
12 15 58 58 58
9.35
8.39 8.99 36.11 35.28 32.29
0.67
0.70 0.60 0.62 0.61 0.56
年份 总得分 率 理综 对比 化学 2013 2014 2013 2014 2013 2014 清华 北大 一本 二本 三本
92.1% 92.1% 73.3% 67.3% 63.3% 90.9% 91.1% 72.4% 66.0% 62.1% 95.0% 95.0% 74.7% 68.0% 63.0% 92.7% 92.7% 73.0% 66.0% 61.3% 98.0% 98,0% 80.0% 72.0% 65.0% 98.0% 98.0% 78.0% 70.0% 64.0%
一、2014年高考试题总体评价
1.试题具有很好的延续性 体现在试题难度、题型、位置、分值。
2.突出学科核心知识的考查,综合性强。
主观试题的综合度大,一个题目多个角度考查。 概念原理:氧化还原、电化学、化学平衡; 无机化学:氮的转化、硫的转化、铁的转化; 有机化学:有机合成、成键断键规律;
化学实验:实验现象、影响因素、控制变量;
理综得分率 化学分数 化学得分率
学生人数
95.0% 98 98.0%
281
95.0% 98 98.0%
281
74.7% 80 80.0%
16554
68.0% 63.0% 72 65 72.0% 65.0%
24004 28890
2014年学生得分和录取情况(理科)
清华 录取分数 总得分率 理综分数 682 90.9% 278 北大 683 91.1% 278 一本 543 72.4% 219 二本 三本
26 ( 1 ) ( 2 ) ( 3 ) 11 27(1)(2) 7 28(1)(2)(3) 8
中等难度 11 难度0.4~0.7 25(1)(4)
27(2)(3) 28(4)① 较难 难度<0.4 25(4)(5)(6) 26(4) 28(4)
6
4 5 2 8 3 5
2014化学主观试题考查角度分析表
题号 知识点 27 知识组块 能力组块 学科思想方法
利用氧化还原原理实现硫元 元 素 化 合 接受吸收整合化 物 质 的 变 化 是 有
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物 、 化 学 学信息的能力、 条 件 的 、 分 类 与
混合气体中元素含量的定量 基 本 概 念 分析解决化学问 比 较 、 定 性 与 定 测定方法和干扰的排除 原 理 、 化 题的能力、化学 量 学实验 28 实验和探究能力
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 定性与定量
2014化学主观试题考查角度分析表
题号 知识点
25
知识组块 能力组块
学科思想方法
利用正推、逆推的思路, 有机化学 接受吸收整合 结 构 决 定 性 质 、 依据题給条件和信息,推 基础 导有机物的结构、性质、 转化关系、反应类型等 化学信息的能 物 质 变 化 有 条 件 力、分析解决 分类与比较、 化学问题的能 定性与定量、 力 宏观与微观
三、知识、能力组块分析
2014年与2013、2012年的数据对比
知识组块 2014题号 2014权重
38%
2013权重
45%
2012权重
41%
基本概念原理 8 、 9 、 12 、 26 ( 2 ) ( 3 )
( 4 )、 27 ( 1 )②( 2 )②、
28(2)(3) 元素化合物 6 、 7 、 26 ( 1 )、 27 ( 1 ) 20% 19% 18%
0.31 0.39 0.44
0.24 0.44 0.54 0.45 0.33 0.56 0.47
2014、2013、2012能力组块对比
学科能力 2014题号
2014 权重 2013 权重 2012 权重
接受、吸收、整合 化学信息的能力
6、8、12、25(4)(5) (6)、26(2)(3)① (4)、27(1)①
0.30 0.36 0.34 -------
理综总分 300.0 理科总分 750.0
724.0
515.4
0.69 ----
2012-2014三年化学试题难度与区分度比较
年份
整卷 整卷 客观题 客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难度 区分度 0.90
0.94 0.93
难度 0.67
0.85 0.83
区分度 0.70
2014 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理科) 2014 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
2014 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理科) 2014 年高考在京录取分数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