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考自测题7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七)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运动的()A.必要准备B.外在表现C.一种特殊状态D.一种必然结果5.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A.主观反映B.歪曲反映C.虚幻反映D.正确反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辩证法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是()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C.实践与理论的关系D.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概念.判断.推理是()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社会实践1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B.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C.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1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19.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2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A.阶级性B.继承性C.社会性D.主观性21.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A.非决定论B.辩证决定论C.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决定论22.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它们是()A.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划分法B.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划分法C.进步社会和落后社会划分法D.五种社会形态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23.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 工业革命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 阶级斗争【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其经济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在工业革命后日益凸显,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

选项C最准确地反映了这一理论背景。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显著特点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实践性D. 科学性【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使得它区别于以往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探讨世界的旧哲学。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即选项C。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 物质的B. 精神的C. 实践的D. 发展的【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即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来创造和发展。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D. 上层建筑【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并且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

因此,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商品是()。

A.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 用来消费的使用价值C. 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D.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物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商品概念的理解。

选项A,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商品的定义。

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即人类劳动的结晶;其次,商品必须是用来交换的,而不是用于生产者自己消费的。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英国和法国的空想社会科学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A、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C、唯物史观的形成D、剩余价值论的提出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观点是:A、物质观B、意识观C、实践观D、真理观4、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A、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领导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A. 唯物主义自然观B. 历史唯物主义C. 德国古典哲学D.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属于:A. 唯心主义历史观B. 唯物主义历史观C. 不可知论D. 唯物主义自然观7、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指()。

A.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科学社会主义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8、下列哪个思想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

A.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资本主义异化理论C.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 暴力革命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途径9、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

A. 工业革命时代B. 资本主义时代C. 社会主义时代D. 认识论时代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C.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D.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11、题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概念的核心含义是:A. 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 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C. 人类思想观念的形成D.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12、题干: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 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统一C.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 社会主义性质的哲学1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科学性B、阶级性C、革命性D、实践性14、以下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物质决定意识原理B、阶级斗争原理C、辩证唯物主义原理D、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15、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历史文化的进步B. 科技的飞速发展C. 阶级斗争D. 生产力的发展1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具有以下特征:A. 纯客观性B. 纯主观性C. 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D. 无可捉摸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自考试题及答案马原

自考试题及答案马原

自考试题及答案马原自考试题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答案:B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矛盾D.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答案:C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D. 物质与意识无关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生产方式的变革D. 文化的进步答案:C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是指()A. 工人创造的价值与其工资之间的差额B. 资本家投入的资本与产出之间的差额C. 产品价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D. 资本家的利润答案:A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实现个人自由发展D. 实现社会和谐答案:B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反映客观B. 客观反映主观C. 主观创造客观D. 客观创造主观答案:A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市场供求失衡B. 资本家过度追求利润C. 生产过剩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答案:D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体现了()A. 实用主义B. 经验主义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消灭私有制D.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答案:A, B, C12.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 价值规律B. 剩余价值规律C. 资本积累规律D. 利润最大化规律答案:A, B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体现了()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唯心主义历史观C. 阶级斗争理论D.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答案:A, D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B. 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例C.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比例D.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的比例答案:B, D1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A. 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B. 实现资本家的利润最大化C. 实现生产资料的私有化D. 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答案:A,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解答参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解答参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封建阶级D、小资产阶级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系统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依赖性。

C. 物质与意识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D. 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4、剩余价值是由:A. 劳动力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B. 资本家投资带来的利润。

C.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

D. 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讨价还价产生的差额。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 研究对象不同B. 研究方法不同C. 历史观不同D. 世界观不同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概念的核心意义是:A. 人的主观能动性B. 对客观世界的认识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D. 改造客观世界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 自然属性B. 社会属性C.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 个人意志的体现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A. 哲学B. 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自然科学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A. 哲学从宗教神学中独立出来B. 哲学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C. 哲学从科学中独立出来D. 哲学从政治经济学中独立出来 10、下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11、下列哪一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史观C. 实践性D. 阶级斗争学说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哪三个组成部分?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C. 历史学、法学、社会学D. 文学、伦理学、美学答案:B2.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哲学的贫困》答案:C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和意识相互独立D. 物质和意识可以互相转化答案:A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 生产力的过剩B. 资本家的贪婪C.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 市场的不完善答案:C5.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实现社会公平C. 建立无阶级社会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的二重性是指?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答案:A7.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在下列哪部著作中首次系统阐述的?A. 《政治经济学批判》B. 《哥达纲领批判》C. 《资本论》D. 《哲学的贫困》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动力B. 社会倒退的表现C. 社会和谐的标志D. 社会不公的根源答案:A9. 社会主义首先在哪个国家建立?A. 德国B. 俄国C. 中国D. 古巴答案:B10.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意识形态是指?A. 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B. 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C. 社会的经济结构D. 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包括以下哪些?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社会主义D. 法国启蒙思想答案:A, B, C12. 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A. 科学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阶级性答案:A, B, C13.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包括?A.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D. 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答案:A, B, C14.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产生主要来源于?A. 必要劳动B. 剩余劳动C. 资本家的投资D. 科技的进步答案:B15. 下列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A. 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剩余价值理论D. 阶级斗争理论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谁创立的?A.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B. 卡尔·马克思C. 弗拉基米尔·列宁D. 约瑟夫·斯大林答案:B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C.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D.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什么?A. 辩证法B. 唯物史观C. 阶级斗争D. 剩余价值理论答案:B4.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是指什么?A. 工人创造的价值与其工资之间的差额B. 资本家投资的回报C. 商品的价值D. 资本家的利润答案:A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文化传承D. 宗教信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包括哪些内容?A.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C. 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D.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答案:A, B, C, D7. 下列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存在决定思维C.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答案:A, C, D三、简答题8.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来源。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及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提供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经济理论基础;法国及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则提供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

9. 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指的是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法律、政治、宗教、哲学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第七章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第七章参考答案

第七章参考答案练习本上习题参考答案: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P331-336)答:(1)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4)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2、简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P326-327)答:(1)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必然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的种种挑战,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 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3) 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4) 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5) 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3、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P327)答:(1) 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 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3)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

(4) 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如果偏离了这一原理,就会导致失败;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脱离本国的实际,同样也会付出沉重代价。

4、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P323-324)答:(1)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1.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7-305【08.10】A.布尔什维克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2.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7-323【08.10】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7-323【08.10】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4.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7-310【09.1】A.列宁B.恩格斯C.马克思D.斯大林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7-334【09.1】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实现共产主义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6.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7-303【09.1】A.波兰人民共和国B.巴黎公社C.苏维埃俄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7-320【09.1】A.人民当家作主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和压迫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8.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7-305【09.4】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9.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7-310【09.4】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1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7-323【09.4】第84 页(共92 页)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11.下列属于19 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7-304【09.7】A.柏拉图B.圣西门C.康德D.李嘉图1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7-332【09.7】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C.政治腐败蔓延D 杰出人物的产生13.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开始于()7-314【10.1】A.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C.新中国成立之后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之后14.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7-305【10.7】A.共产主义者同盟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C.中国共产党D.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7-335【10.7】A.集体领导制B.个人负责制C.民主监督制D.民主集中制16.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是( )7-310【10.10】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17.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7-308【10.10】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18.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7-323【10.10】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19.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立足于( )7-308【11.1】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C.巴黎公社的原则D.生产力决定论2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7-335【11.1】A.集体领导制B.个人负责制C.群众监督制D.民主集中制21.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7-307【11.4】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22.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 )7-331【11.4】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B.工人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23.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 )7-318【11.7】A.工人阶级及其群众组织B.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C.工农联盟D.无产阶级专政机关24.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 )7-323【11.7】A.公有制为主体、全民所有制为主导B.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25.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7-324【11.7】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资分配26.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7-337【11.10】A.工人阶级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C.马克思主义政党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27.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 )7-309【12.1】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29.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7-307【12.4】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第85 页(共92 页)30.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7-319【12.4】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3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7-323【12.4】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C.政治体制不同D.意识形态不同32.《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7-305【12.7】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斯大林C.卢森堡、拉法格D.毛泽东、朱德33.列宁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理论贡献是()7-308【12.7】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D.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理论34.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7-319【12.7】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B.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巩固无产阶级政权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D.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4.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著作是()7-305【13.1】A.《反杜林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35.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提出者是()7-308【13.1】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3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7-320【13.1】A.人民当家作主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压迫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7.在前苏联推行所谓“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领导人是()7-312【13.4】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38.社会主义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起始于()7-314【13.4】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后D.古巴社会主义革命以后39.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7-335【13.4】A.集体领导制B.首长负责制C.集体问责制D.民主集中制40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7-335【13.7】A.集体领导制B.个人负责制C.民主监督制D.民主集中制41.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7-320【13.7】A.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C.人民群众完全自由D.人民群众当家作主42.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开始于()7-314【13.7】A.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之后43 列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7-308【13.10】A.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言B.巴黎公社原则C.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D.生产力决定论44.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7-319【13.10】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C.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4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7-332【13.10】A.贫富差距的拉大B.革命领袖的出现C.政治腐败的蔓延D.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二.多选(一题两分)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的深刻教训有()7-317【08.10】A.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必须坚决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2.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7-323【09.1】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第86 页(共92 页)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3.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在于( )7-305【09.1】A.它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B.它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C.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D.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4.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7-304【09.4】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5.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表现为()7-305【09.7】A.它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B.它是要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它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D.它是要解放全人类的革命6.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因是()7-315【10.1】A.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我国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商品化程度很低C.我国原来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D.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7.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有()7-327【10.1】A.各国生产力状况各不相同B.各国历史传统各不相同C.各国工业化程度各不相同D.各国文化习俗各不相同8.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因为()7-320【10.10】A.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C.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D.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9.下列各项属于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成功经验的有( )7-330【11.1】A.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D.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10.从人员构成上看,马克思主义政党( )7-333【11.4】A.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B.由工人阶级的全体成员组成C.有其他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D.有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11.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7-328【11.7】A.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B.要从具体国情出发C.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D.要按发达国家模式发展12.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7-336【11.10】A.思想领导方面B.政治领导方面C.组织领导方面D.经济领导方面13.19 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有( )7-304【12.1】A.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C.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D.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1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有()7-323【13.4】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C.实行按劳分配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15.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我们应该()7-328【13.7】A.以马思克主义理论为指导B.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C.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D.被发达国家模式发展第一版块:历年真题答案单选答案1-5CABAB 6-10CACAA 11-15BBAAD 16-20ABABD 21-25ADBAA 26-30CADAC 31-35BADAC36-40ABBDD 41-45CBCAD多选答案1.ABCD2.ABCD3.ABCD4.AB5.ABCD6.ABCD7.ABCD8.ABCD9.ABC10.ACD11.ABC12.ABC13.ABCD14.ABCD15.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