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大意教案 -
轮船制作指南常识教案中班综合活动

本教案是针对中班幼儿的综合活动,通过制作轮船的过程,让幼儿了解轮船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一、教学目标1.了解轮船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掌握制作轮船的步骤和方法;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轮船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制作轮船的材料和工具;3.制作轮船的步骤和方法;4.轮船的美化和装饰。
三、教学步骤1.教师向幼儿介绍轮船的基本构造和功能,让幼儿了解轮船的作用和重要性;2.教师向幼儿展示轮船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了解制作轮船的基本条件;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制作轮船,指导幼儿按照步骤使用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制作;4.制作完成后,教师让幼儿对轮船进行美化和装饰,展示轮船的美丽和特点;5.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轮船的小型比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1.轮船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制作轮船的步骤和方法;3.轮船的美化和装饰。
五、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2.互动问答法;3.小组合作制作法;4.游戏活动法。
六、教学工具1.材料:纸板、剪刀、胶水、彩笔等;2.海报、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3.小型比赛用具等。
七、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2.评价幼儿对轮船制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轮船小型比赛的结果。
八、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幼儿参与制作和美化过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2.在小型比赛中,应引导幼儿注重合作和团队精神,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3.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以保证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效果。
小学手工制作木船教案

小学手工制作木船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手工制作木船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手工制作木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木船制作材料准备。
2. 制作步骤和技巧。
3. 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木板、木棍、胶水、剪刀等制作材料。
2. 制作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3. 学生的安全保障措施,如手套、安全眼镜等。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艘精美的木船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木船的兴趣,并简要介绍木船的历史和用途。
2. 材料准备:向学生展示所需的制作材料,并解释每种材料的用途和特点。
3. 制作步骤:a. 学生分组,每组3-4人合作制作一艘木船。
b. 学生根据提供的木板和木棍,按照预定的尺寸和比例,剪切和组装木板和木棍,制作船体和桅杆。
c. 学生使用胶水将船体和桅杆固定在一起。
d.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船体的装饰,如上色、粘贴贴纸等。
e. 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4. 安全注意事项:a.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佩戴手套和安全眼镜,以避免意外伤害。
b. 使用剪刀和胶水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剪伤和黏伤。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木船,探索不同的船型设计和浮力原理。
2. 学生可以进行比赛,评选最美观、最稳定的木船。
3. 学生可以利用制作的木船进行小型比赛,考验船只的速度和稳定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学生制作的木船的美观度和稳定性。
3. 听取学生对制作过程的反馈和分享。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制作材料的难易程度和数量。
2.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师要确保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提前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幼儿园手工造大船教案

幼儿园手工造大船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手工制作大船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手工制作大船,引导幼儿了解船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展示船只的不同种类和功能。
2. 手工制作所需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棉签、牙签、小木棍等。
3. 教师提前准备好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展示不同种类的船只图片或视频,引发幼儿对大船的兴趣。
- 引导幼儿讨论船只的特点和功能。
2. 手工制作大船(30分钟)步骤:a. 教师示范制作大船的过程,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b. 分发材料给每个幼儿,让他们按照示范进行手工制作。
c.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装饰。
d. 教师辅助幼儿完成制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分享和展示(15分钟)a. 让每个幼儿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大船,并介绍他们的设计理念。
b. 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提出问题或给予赞美。
4. 游戏活动(10分钟)a. 将所有制作完成的大船放在一个水池或盆子中,模拟水上环境。
b. 让幼儿轮流用小木棍或牙签推动自己的大船在水池中前进。
c. 引导幼儿观察大船的运动轨迹,讨论推动的力量大小对船只前进的影响。
5. 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制作大船的过程,询问他们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 引导幼儿总结大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制作其他船只,并与家人分享他们的作品和学习经验。
2. 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小海洋角落,放置幼儿制作的船只和相关图书,供幼儿自由探索和游戏。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对船只运动轨迹的观察和理解。
3. 收集幼儿的制作作品和分享经验,评估他们对大船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幼儿园大班造船教案

幼儿园大班造船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造船的过程和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3.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引导幼儿了解船的构成和功能1.班级围坐,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船的构成和功能,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2.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船的构成和功能,例如船体、舵、船桨、帆等,让幼儿对船的基本构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阶段:组织幼儿动手制作小船模型1.教师向幼儿介绍小船模型制作的材料和步骤,包括将纸片卷成筒状、在底部固定一个平底船体、在侧面加上帆、在底部加上木条做成舵等。
2.教师示范制作小船模型,并逐步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3.幼儿制作小船模型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观察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第三阶段:引导幼儿进行水上实践活动1.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小船模型带到水池或者水盆中,进行水上实践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小船在水中行驶的感觉,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3.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例如比赛谁的小船游得更快等,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评估1.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评估主要以教师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实际表现为主。
2.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制作过程和水上实践表现,对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行评估和记录,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在制作小船模型和进行水上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而且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和全面发展。
幼儿园船只制作教育教案:动手创造,探索未知

幼儿园船只制作教育教案1. 导言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最为活跃的时候。
通过动手制作船只的教育教案,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热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此为主题,深入探讨幼儿园船只制作教育教案的意义、方法和实施。
2. 意义幼儿园船只制作教育教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船只制作可以促进儿童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其动手创造的乐趣和兴趣。
2.2 通过参与船只制作活动,儿童可以认识到“船”的概念,了解船的种类、功能和结构,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2.3 在制作船只的过程中,儿童需要动脑筋,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方法3.1 材料准备: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易于加工的材料,如纸板、胶水、颜料等,以及一些小小的装饰品,如小旗、船帆等。
3.2 活动设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制作船只的活动,例如制作纸板船、纸杯船等,让儿童参与其中。
3.3 辅导指导: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儿童一些指导和辅导,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并在需要时给予帮助。
4. 实施4.1 活动内容:可以设计一个小型的制作船只比赛,让儿童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船只,然后进行展示和比赛。
4.2 活动效果: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观察到儿童对船只制作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3 活动收获: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儿童共享自己制作船只的过程和心得,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 总结通过幼儿园船只制作教育教案,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探索未知的热情和兴趣。
教师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不仅要给予儿童指导和帮助,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教案,可以让更多的幼儿园儿童在快乐的氛围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园船只制作教育教案,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
在幼儿园的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处于发展中,而船只制作活动能够很好地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手工建造游艇教案

手工建造游艇教案教案标题:手工建造游艇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手工建造游艇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材料的运用和工具的使用的技能。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游艇的了解,鼓励他们分享游艇的特点和用途。
- 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动手建造一艘游艇?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游艇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包括船体、船底、舵轮等。
- 解释游艇建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如木材、胶水、锯子等。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套游艇建造材料和工具。
- 指导学生按照提供的材料和工具,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开始动手建造游艇。
-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解决问题。
4. 创意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建造的游艇,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建造过程。
-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提出问题和建议,鼓励交流和分享。
5. 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建造过程,总结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经验。
教学资源:1. 游艇建造材料:木板、胶水、锯子等。
2. 游艇建造工具:锤子、钉子、刷子等。
3. 游艇设计示例和图片。
4. 学生小组展示区域。
评估方法:1.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学生建造的游艇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3. 学生对于游艇建造过程的理解和总结。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改进他们的游艇设计,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具。
2. 引导学生研究真实游艇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了解更多专业知识。
3. 组织学生参观游艇制造厂或参加相关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
备注:教案中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幼儿园船只制作教育教案 幼儿园手工教育

幼儿园船只制作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船只的基本形态和功能,培养其对船只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锻炼其观察、操作、想象和创造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同伴协作完成作品。
二、教学内容1. 船只的基本知识:形态、功能、种类等。
2. 手工制作材料的选择和利用:纸板、彩纸、胶水、剪刀等。
3. 船只制作的具体步骤和技巧:通过老师示范和引导,让幼儿掌握制作过程。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船只的基本形态和功能,培养其船只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手工制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引导幼儿认真完成作品。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通过简单的材料制作出具有船只特色的作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纸板、彩纸、胶水、剪刀等制作材料。
2. 教学场地:教室或活动室,保证每个幼儿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3. 教学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等形式引入船只的故事,激发幼儿对船只的兴趣。
2. 讲解:向幼儿介绍船只的基本知识,让幼儿了解船只的形态和功能。
3. 示范:老师现场示范制作船只的过程,让幼儿对制作流程有直观的了解。
4. 操作:指导幼儿按照要求选择材料,剪纸、粘贴等操作,完成船只的制作。
5. 欣赏: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共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6. 总结:引导幼儿对船只的制作过程进行总结,强化对船只知识的记忆。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对幼儿的个性化指导,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特长和潜能。
2.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勇于尝试和创新,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八、教学效果评价1. 通过对幼儿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评估幼儿对船只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手工制作能力。
2. 幼儿作品的多样性和创意性,也是评价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九、延伸活动1. 鼓励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如塑料瓶、纸盒等,进行船只的创意制作,培养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制作小船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小船的基本结构,包括船体、船桨、船舵等部分。
- 学生能够掌握制作小船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裁剪、粘合、上色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制作小船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小船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2. 教学难点:- 如何使小船在水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 如何合理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小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或图片,展示小船的结构和制作过程。
- 制作小船所需的材料,如废旧纸盒、塑料瓶、木棒、胶水、颜料等。
- 安全工具,如剪刀、胶枪等。
2. 学生准备:- 收集废旧物品,如纸盒、塑料瓶等。
- 准备制作小船所需的工具,如剪刀、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各种类型的小船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小船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作用?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制作一个小船。
(二)新课讲授1. 小船结构介绍:- 讲解小船的基本结构,包括船体、船桨、船舵等部分。
- 展示每个部分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制作步骤讲解:- 裁剪材料:根据小船的结构,指导学生如何裁剪废旧物品。
- 粘合: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胶水将裁剪好的材料粘合在一起。
- 上色: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颜料为小船上色。
3. 实践操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制作小船的材料和工具。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制作步骤,开始制作小船。
2.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小船制作后,进行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识号:08/20 / 质量记录编号:JL/CX/07-07 保存5年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教案(2013 -2014 学年上学期)课程:造船大意任课教师:韦朵授课班级:轮机12总课时: 34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教案首页课程: 造船大意授课班级:轮机12授课要点及进程:第一节船舶种类一、船舶分类(一)按用途分类:运输船舶工程船舶工作船舶;(二)按推进方式分类:机动船和非机动船;(三)按船体结构形式分类:纵骨架式船、横骨架式船和混合骨架式船;(四)按机舱位置分类:中机型船、尾机型船和中机型船;(五)按推进器形式分类:明轮船、螺旋桨船、平旋推进器船、喷水推进船等;(六)按建造材料分类:钢质船、木质船、水泥船、铝合金船和玻璃船等;(七)按航行状态分类:浮行船、滑行船和腾空航行船。
二、运输船舶(一)客船(二)杂货船(三)散货船(四)油船(五)液体化学品船(六)液化气船(七)冷藏船(八)集装箱船(九)滚装船)(十)拖船(十一)顶推船(十二)驳船三、工程船(一)挖泥船(二)起重船(三)打桩船(四)救助打捞船(五)浮船坞四、工作船(一)航标船(二)公务船(三)绞滩船(四)供油船(五)供水船(六)引水船(七)消防船五、特殊性能船(一)气垫船(二)水翼船(三)双体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教案首页课程: 造船大意授课班级:轮机12授课要点及进程:第二节船体几何形状一、船体各部名称(一)位置名称:1、左右舷 2、船舶首部 3、船舶中部 4、船舶尾部 5、水线面6、水线 7、基平面 8、基线、9、龙骨线10、艏垂线、11、艉垂线12、平行中体 13、舭部(二)甲板名称:1、长甲板1)上甲板2)下甲板3)主甲板4)强力甲板5)量吨甲板6)干舷甲板7)舱壁甲板2、短甲板3、甲板线:1)甲板边线2)甲板中线3)舷弧、4)脊弧 5)梁拱二、船舶主要尺度和尺度比(一)主要尺度——表示船体外形大小的基本量度。
1、最大尺度——是船舶停靠泊位、进坞、过船闸、桥梁、狭窄航道以及船舶避碰等的主要参考数据1)全长Lmax 2)全宽Bmax 3)最大高度Hmax2、型尺度是从船体型表面上量取的,主要用于船舶性能记算,如浮性、阻力等1)船长L:艏垂线与艉垂线的水平距离。
2)型宽B:横中剖面处沿设计水线面量取的船体型表面的宽度。
3)型深D:横中剖面处,自龙骨基线沿垂直于基平面的方向量至船舶主甲板边线下缘的距离。
4)型吃水d:自龙骨基线沿垂直于基平面的方向量至设计水线的距离。
5)干舷F: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设计水线量至上甲板上缘的垂直距离。
3、登记尺度——用来丈量船舶、计算船舶吨位的尺度。
1)登记长度2)登记宽度3)登记深度(二)船舶主尺度比船舶主尺度比——指船舶型尺度各参数之间的比值,它们进一步说明了船体的几何特征。
1、宽长比L/B 对船舶快速性影响很大。
比值越大,船越瘦长,快速性越好。
2、型深吃水比D/d 对船舶抗沉性影响较大比值大,干舷高,储备浮力大,抗沉性好。
3、船宽水比B/d 对船舶稳性速性、耐等都有影响。
稳比值大,性好,耐波性差。
会比值增过大或过小,都力阻增加。
4、船长吃水比L/d 对船舶的操纵性有影响。
比值大,回转性变差。
5、船长型深比L/D船舶的体稳性和船强度有影响。
比值,小稳性和强度偏好。
三、船型系数船型系数是表征船体水下部分的形状和肥瘦程度的无因次系数;它们表征设计水线下船体的体积和面积沿各方向的分布情况,其大小与船舶航行性和使用性有关。
(一)水线面系数Cw水线面系数是设计水线面面积Aw与船长L和船宽B所构成的长方形面积之比。
Cw=Aw/L×B 水线面系数表征船体设计水线的丰满程度,对船舶的快速性、稳性和甲板面积等都有影响(二)中横剖面系数CM:是中横剖面在设计水线以下的面积AM与型宽B 和型吃水d所构成长方形面积之比,C M=A M/B中横剖面系数表征船舶中横剖面的丰满程度,对船舶的快速性和耐波性等有影响。
(三)方形系数C B:船体设计水线以下的排水体积V与其船长L、船宽B 和吃水d所构成的长方体体积之比。
方形系数表征船体水下体积的丰满程度,对船舶的排水量、舱室容积、快速性和耐波性等有影响。
(四)纵向棱形系数Cp船体设计水线以下的排水体积V与对应的水线长L、中横剖面面积所构成的柱体体积之比表征排水体积沿船长方向分布情况,其值越大表示船舶首尾尖瘦程度较小,排水体积沿船长方向分布得越均匀:其值越小表示船舶首尾尖瘦程度较大,排水体积集中于船中。
纵向棱形系数对船舶的快速性、耐波性等有影响。
(五)垂向棱形系数Cvp船体设计水线以下的排水体积V与对应的水线面面积和中横剖面表征排水体积沿船舶吃水方向的分布情况,其值越大表示船底比较平坦,排水体积沿吃水方向分布得越均匀:其值越小表示船底比较尖瘦,排水体积集中于船底。
船形系数都是小于或等于1的系数,对于箱体船,所有船型系数都等于1.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教案首页课程: 造船大意授课班级:轮机12授课要点及进程:第三节船舶吨位一、重量吨位: 是以质量来表达船舶的运输能力的,可分为排水量和载重量(一)排水量:排水量是船舶自由浮于静水中,保持平衡时所排开水的质量,数值上就等于船舶的质量。
对于运输船而言,浮力的大小应能托起空船,货物、人员、油水、材料,等的总重量。
空船排水量:指船建成后交船时的排水量。
主要包括船体、机器、设备、船员及行李等质量的排水量。
满载排水量:满载时的排水量,包括空船排水量、燃料、淡水、供应品、旅客和货物及船舶常数等的质量,也称设计排水量。
船舶常数C——船舶营运中的空船重量与出厂时的空船重量的差值。
2)船舶常数产生的原因1)未及时清除各类生产与生活垃圾2)船舶经改装或修理后结构和设备重量增加或减少3)水线以下船体附着了大量海生物。
二、容积吨位(一)总吨位(GT)根据有关规范规定丈量确定的是船舶总容积,指船舱内及甲板上所有关闭的场所的内部空间的总和。
用途:1、表示船舶的大小,作为国家统计船舶吨位;2、造船或租船、船舶检验、登记、丈量费用的计算:3、海事赔偿计算;4、净吨位计基础(二)净吨位(NT)根据有关规范规定丈量确定的是船舶有效容积,指从船舶容积中扣除那些不供营业用的空间后所剩余的吨位,也就是船舶可以用来装载货物的容积折合成的吨位。
用途:1、用于船舶的报关、结;2、计算各种税收的依据:3、作为船舶向港口交纳停泊好拖带费用的依据;4、作为船舶通过运河时交纳费用的依据。
第四节 干舷 水尺 载重线(三)核定干舷条件对各类航区及跨航区的船舶,应按载重线规范的规定进行干舷计算,并向检验部门提供干舷计算书。
有关规定1、2、3、4、5、三、载重线标志(一)作用:为了保证船舶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安全航行,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船舶的装载能力,就需要根据不同条件规定各类船舶在不同航区,航段和不同风浪条件下的干舷大小。
船舶主管机关“中国船舶检验局”(或 中国船级社)是在船体上勘画载重线标志来规定干舷大小。
一、干舷 (一)干舷——在船长中点处,沿舷由设计水线量至上甲板上缘的垂直距离 (二)作用:1、减小甲板上浪;2、保证足够的储备浮力 储备浮力的大小一般用干舷表示;干舷越大,储备浮力越大 读取方法:读取吃水时,看水面与水尺数字下缘相切的位置。
例如公制水尺,当水面处于“3.2”字体的下边缘时,吃水为3.2m ;当水面处于“3.2”字体的一半时,吃水为3.25m ;当水面处于“3.2”字体的上边缘时,吃水为3.3m 。
(四)水尺 有公制和英制两种。
公制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高度及两数字之间的距离均为10cm 。
(二)组成甲板线、载重线圈及各载重线第五节内河航区的划分一、航区级别航区级别:1、根据水文和气象条件,将内河航行区域划分为A 、B、三级。
其中某些水域,依水流湍急情况,又分为急流航段,按高低顺序排列航区级别计算波高(m)×计算波长(m)波高范围(m)A级 2.5×30.0 1.5以上至2.5 B级 1.5×15.0 0.5以上至1.5 C级 0.5×5 0.5以下2、流速超过3.5m/s的航段,定为急流航段。
3、按流速大小划分为J1,J2两级1)J1流速5m/s以上,但不超过6.5m/s的航段 2) J2流速3.5m/s以上至5m/s的航段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教案首页课程: 造船大意授课班级:轮机12授课要点及进程:第二章浮性第一节基本概念一、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漂浮于一定水平位置的能力称为浮性。
浮性是船舶首要的航行性能。
船体侵水表面的每一部分都受到水的压力,这些压力都是垂直于船体表面的其大小和深度成正比。
船体左右水压力的水平分力互相抵消,垂直分力则形成一垂直向上的合力,此合力就是浮力重力的作用点为船舶重心G浮力的作用中心为浮心B,浮心也是排水体积的几何中心浮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吃水和排水体积浮力的大小等于船体排开同体积水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Dg=pVg二、船舶的平衡条件: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垂线上。
三、船舶的浮态: 正浮、横倾、纵倾、纵横倾1、正浮:船舶既无横倾、又无纵倾的漂浮状态,船舶左右舷吃水和艏艉吃水均相等2、横倾(List,Heel)——船舶的纵向基线与水线面平行,而横向基线与水线面成一夹角时的漂浮状态。
船舶左、右舷吃水不相等的浮态横倾时浮态的表示(1)平均吃水dm(m)(2)横倾角θ(°)横倾角θ——横向基线与水线面之间的夹角,右倾为正,左倾为负。
产生横倾的原因——船上重量左右不对称。
3、纵倾船舶艏、艉吃水不相等的浮态,艏吃水大于艉吃水时称艏倾,艏吃水小于艉吃水时称艉倾船舶纵倾程度一般用艏艉吃水差δt表示,δt=dF—dA艏艉吃水差δt>0为艏倾,艏艉吃水差δt<0为艉倾。
纵倾程度也可用纵倾角Ф表示。
纵倾角是船舶正浮与纵倾时两水线面在纵向的夹角。
在相同船长的情况下,吃水差越大,则纵倾角越大。
4、纵横倾船舶既有横倾又有纵倾的浮态,船舶实际航行中一般均处于纵横倾第二节舷外水密度改变对船舶吃水的影响当船舶由海水进入淡水或由淡水进入海水时,若船舶排水量不变D=p海v海=p淡v淡v海=C B Ld海v淡=C BLBd淡d海/d淡=p淡/p海船舶的吃水与水密度成反比,船舶由海水进入淡水吃水会增加,同时浮心后移,船舶产生艏倾;船舶由淡水进入海水吃水会减少,同时浮心前移,船舶产生艉倾;第三节储备浮力为了保证船舶和人员的安全,需要在满载水线以上留有一定的水密船体容积,以备船舶增加临时性载荷而下沉时产生浮力。
满载水线以上的水密船体容积所具有的浮力成为储备浮力储备浮力的大小与船舶类型、用途、航区及季节等因素有关,通常以满载排水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内河船的储备浮力为排水量的10%-15%,海船为25%-40%,军舰为100%以上储备浮力的大小还可以用干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