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2020年秋季版)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师生交往导学案新人教版部编

合集下载

6.2 师生交往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6.2 师生交往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6.2 师生交往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6.2节《师生交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师生交往的含义、特点和重要性,掌握与老师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与老师沟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紧密相关。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与老师有过交往,对师生交往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师生交往的理解,掌握与老师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与老师沟通的能力,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1.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师生交往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良好师生关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增强对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认同感。

2.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理性分析问题,正确处理与老师交往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科学精神。

3. 法治意识:通过学习与老师交往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师生交往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 公共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公共场合(如课堂)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培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态度。

三、学情分析在设计本节课《师生交往》的教学方案时,需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素质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以便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

1. 知识层次:七年级的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师生交往的深层次内涵和技巧,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师生交往的重要性。

2. 能力方面:七年级的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6.2 师生交往【精品】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6.2 师生交往【精品】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6.2 师生交往【精品】(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6.2 师生交往【知识目标】1.知道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知道师生交往的意义。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2.掌握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3.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重点教学相长。

难点亦师亦友。

一、新课导入展现四幅师生交往的情景(教材P65),提问: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学生认真思考,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相长展示材料:老师的日记一天,学生忽然问我:“‘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是什么意思?”我没有听说过这句话,但是又不好意思说不知道,于是主观臆断,回答说:“是讲苏轼吧。

”我回到办公室一查,发现原来这是屈原的一句话。

“苏”是清醒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君子当浊世独醒,严于自守,横立于江心,决不随波逐流。

”我顿时感到非常惭愧!教师提问:这件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展示材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展示知识点: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展示材料:数学课上,一名学生想:“老师对那道几何题的解法好像是错的。

唉!这事到底要不要跟老师说呢?怎么跟她说呀?”教师提问:遇到这样的事,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处理的?展示知识点: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6.2师生交往 导学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6.2师生交往  导学案
存在的问题:
正确的做法:
活动三、知识归纳
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训练
1、与析原因 ②教以对立的态度冷淡、疏远老师③相信善意,多些理解和宽容④与老师坦诚相待,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与老师沟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与老师交往中,我们可以(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案(第12课时)
备课:审核:使用日期:班级学生姓名学案评价
课题:6.2师生交往
备注
备注
学习目标
1、知道师生交往的两个境界;
2、掌握与老师交流和沟通的策略;
3、理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原则;
4、知道如何化解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学习重难点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预习课文:快速阅读“师生交往”(P65-69),完成下列问题并在教材中标注出来(5分钟)。
1、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的过程。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主动参与、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和,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4、亦师亦友: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
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5、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
6、老师的不同,可以然我们走近老师,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师。
导学释疑:
活动一、经验交流:
1、请你说说老师在我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哪些角色?
2、请你描述一下你期待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活动二、心理门诊
数学课上,小伍在认真听课,邻桌传来一张小纸条,约他课后打篮球,小伍将纸条还给同学,并小声说:“上课不要这样。”此时,恰好被数学老师发现,老师当着大家的面狠狠地批评了小伍,小伍感觉很委屈。从此开始和数学老师处处对着干。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师生交往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师生交往导学案

七年级上政治讲学稿第六课师生之间第2课时师生交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2.能力目标:能够对学习生活中的师生关系的各种现象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恰当处理。

3.知识目标: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

4.教学重点:理解教学相长对师生发展的意义;能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5.教学难点:理解教学相长对师生发展的意义自主学习:1.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有哪些?2. 教与学的关系?(怎样理解教学相长?)3.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做有何意义?4.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5.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6. 为什么尊重老师?7.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抄在课本68页)①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③互相关心、帮助、理解;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8、与老师发生矛盾(误解)怎么办?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有人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卢卡斯:“芝加哥大学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最多,是否因为芝大的教授更有实力?”他回答说:“因为芝大的学生更有实力,面对这些有实力的学生,芝大教授不得不更努力。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比教授做得更好B.学生要善于同老师沟通C.师生之间是教学相长的关系D.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2.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从学生的角度讲,我们应该在这种氛围中①养成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③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③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④老师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初中生王刚的父母在家附近开了一家小吃店,王刚经常到父母店里去帮忙,因此影响了休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师生交往》教案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师生交往》教案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师生交往》教案2一. 教材分析《师生交往》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老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观。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存在片面或误解的地方。

此外,随着网络和信息的发展,学生可能对师生关系有不同的看法和期待。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师生关系,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意义,掌握与老师沟通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流的态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师生关系的意义和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和理解老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材、案例、PPT等。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教学环境,如教室、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于师生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觉得师生关系对学习和成长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意义,以及如何与老师沟通。

同时,展示一些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如主动请教、积极参与课堂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一些典型的案例,学会如何与老师沟通。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6.2《 师生交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6.2《 师生交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带教学反思-6.2《师生交往》一. 教材分析《师生交往》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类型、特点以及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尊重老师、与老师沟通、合作与共赢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自己的看法。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

此外,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与老师沟通存在顾虑,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师生关系的类型、特点,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意识,增强合作与共赢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师生关系的类型、特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老师、与老师沟通、合作与共赢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类型、特点。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合作与共赢的意识。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提高与老师沟通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案例: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

4.小组讨论题: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关于师生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良好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简要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类型、特点。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讨论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观点,培养合作与共赢的意识。

部编版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二框 师生交往导学案

部编版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二框 师生交往导学案

师生交往【学习目标】1. 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

2. 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存在的矛盾。

3. 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学习重点:正确与老师交往。

学习难点: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的矛盾。

一、自主学习1. 教学相长(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面对老师的, 、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

(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

(4)老师的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老师的意味着关心、,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5)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上,理解老师的。

2. 亦师亦友(1)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

师生,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个性差异和等。

,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中。

(3)在、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

(4)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和情感上的,我们也应该主动老师、老师。

二、合作学习1. 如何与老师相互交流?2. 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3. 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复习巩固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当你面对老师的批评时,应该()①虚心接受,有错即改②默默忍受,记恨在心③深刻反思,鞭策自己④理解老师,聆听教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言听计从,因为老师是我们的指导者和引路人B.主动参与、勤学好问C.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观点和见解D.与老师分享学习感受、学习成果3.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师生交往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师生交往导学案新人教版

6.2师生交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树立尊师观念,民主平等观念。

(2)学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进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

(3)知道学生应怎样与老师交往与沟通。

能力目标(1)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与老师的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教学相长难点:亦师亦友【教学过程】新知先学1.怎样理解“教学相长”?(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

①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和。

②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老师更好地“教”。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①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②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自己,改进不足。

(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和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1)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

(2)师生之间、相互关心、。

4.在师生交往中,怎样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1),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①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个性差异、。

②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中。

(2)在、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①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

②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老师、老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师生交往
【学习目标】
1、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2、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存在的分歧。

3、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怎样理解“教学相长”?
(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

①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和;
②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老师更好地“教”。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①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_____________,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②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_______自己,改进不足。

(3)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和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1)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

(2)师生之间、相互关心、。

4.在师生交往中,怎样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1) ,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①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个性差异、_____________。

②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是我们作为“晚辈”的________,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中。

(2)在、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①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

②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老师、老师。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1.教学相长
【关键词】师生恳谈会表扬批评
星期一的班会课上,八年级(1)班召开了一次“师生恳谈会”,主题是“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

有的说:“表扬的力量是巨大的,老师对我们应该多多表扬。

”有的说:“批评会让我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很没面子,所以我反对老师批评学生。

”有的说:“同学们有了错误,老师还是应该提出批评的,这也是对我们的爱护,只不过要注意方式方法”……班主任王老师最后说:“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知道了你们的心声,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会把你们的合理想法融入进去……”
(1)假如你也是八年级(1)班的一名同学,你的发言内容会是怎样的?
(2)你从王老师的发言中认识到这次“师生恳谈会”有什么作用?
2.亦师亦友
【关键词】语录师生情谊
我们见证了很多“最美”,而每一位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教师都是“最美”的。

教师节来临之际,有什么心里话要对他们说吗?老师们的话有时候总是惊人的一致!哪句让你印象最深?来,晒一晒老师们最雷人、最励志、最感动的语录吧!“这个问题谁来回答,没人举手吗?没人举手我叫学号了啊?”“叫到名字的同学留下来,其余同学可以下课了!”这些话语,饱含了师生间的情谊。

(1)在你的任课老师中,肯定有幽默或者是激励你上进的经典语录。

请写出来。

(2)语录传递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和教导,对此我们唯有以爱和尊重回报老师。

你对尊重老师是怎样认识的?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