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师生交往》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6.2师生交往(解析版)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6.2师生交往(解析版)

第六课师生之间6.2师生交往一、选择题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2021年3月1日起实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面对老师的劝诫和批评,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①反省自己,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②不理不睬,对老师敬而远之③坦诚相待,相信老师的善意④尊重老师,虚心聆听老师的教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与老师正确交往的认识和把握。

①③④:依据题文描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

面对老师的劝诫和批评,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坦诚相待,相信老师的善意;尊重老师,虚心聆听老师的教诲,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不理不睬,对老师敬而远之这是对待老师的错误态度,要正确对待老师的引导和教育,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课堂上老师突然咳嗽不止,让学生先自学。

这时有位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老师点点头。

学生拿起自己的水杯,走到讲台旁,轻轻地把水杯放到讲桌上,悄悄地对老师说,那个问题我突然明白了,转身回到座位。

这一故事说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①相信老师②宽容老师③关心老师④尊重老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③④:依据题文描述,在老师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这位同学懂得老师的需求,主动关心老师、尊重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故③④说法正确;①②:这也是与老师相处所需要的,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同学的言行能体现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的是()A.小强:“我不能接受老师的任何批评,因为这会伤害我的自尊心!”B.小伟:“今天老师对我的批评虽然有些严厉,但也是对我的爱护。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第二框 师生交往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第二框  师生交往

思 考
1.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为什么?
4.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P68-69)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怎 样 尊 重
4.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P68-69)
(2)在平等相待、相促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具 体 内 涵
牛刀小试
地学习和发展;
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 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 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 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 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牛刀小试
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当你面对老师的批评时,应该 ( B ①虚心接受,有错即改 ②默默忍受,记恨在心 )
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
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一个星 期的手稿被没收,还被狠狠地
批评了一顿......思源自考想象如果你是晓奇或小林,你会怎样面对老师对你的表扬和批评?
3.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P67)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 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
3.下列对“亦师亦友”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C ) A.老师有时候是师长,有时候是朋友
B.老师在校时是师长,离校后是朋友
C.老师既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也是我们生活娱乐时的朋友 D.师生绝对平等,没有隔阂 4.小辉的语文成绩很好但数学成绩却很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在小辉看来语文老师对他好, 而数学老师对他不理不睬的。小辉的故事启示我们( A )
③深刻反思,鞭策自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④理解老师,聆听教诲.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第二框师生交往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第二框师生交往
1.回顾与老师交往丰富场景,体会在不一样场景下老师饰 演角色,感悟老师对学生真情关爱与无私贡献。 2.主动面对老师引领和指导,主动与老师分享学习感受和 成长体验;正确对待老师表彰和批评,了解老师良苦专心。 3.主动与老师交往,学会与老师沟通,主动促进与老师感 情,尊敬老师、关心老师、了解老师、体谅老师,与老师 建立友好良好师生关系。
第1页
陈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对待工作很认真,对待每个学生也 很好,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学生,他经惯用业余时间给他们补 课。但陈老师也有学生不喜欢地方,那就是在课堂上,不允许 同学们打断他讲课,更不允许同学们提出不一样意见。上他 课只要认真听讲,考试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时间长了,同学们 都以为很没意思,陈老师以为自己讲授都是教材上精华,认为 同学们有意见是不可理喻表现。
同学们为何以为没意思?陈老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 什么误区?
第2页
1.学会正确对待老师表彰和批评,是我们成长主要内容。 请与同学合作开展辩论: 正方:表彰比批评都有利于学生进步。VS反方:批评选表彰 更有利于学生进步。
示例:正方:批评和表彰都含有激励作用,但作用是因人而 异,不能说表彰一定就比批评更有激励作用,也不能说批 评选表彰更有利于学生进步。反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 言逆耳利于行。表彰多了,只能让人麻痹,而批评才能让 我们认识到缺点,取得更大进步。总之,都有作用,不一样 时间不一样人用不一样方法。缺乏自信多勉励,骄傲自满 多批评,但不要过激,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批评,不 然就变成打击了。
第4页
阅读上述材料后,请你探讨以下问题: (1)“我”对老师态度有什么不妥之处? “我”对老师不够尊重,不够虚心,无视老师良苦专我”态度和方式又有什么不妥之处? 老师对“我”不够尊重,缺乏耐心,简单粗暴,甚至人身攻 击,欺侮“我”人格尊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6.2师生交往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6.2师生交往
理解老师的良好愿望和用心,乐于接 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当被老师误解时:
学会宽容、体谅老师,以善意的态度、 恰当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时机向老师做出 解释。
地位: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04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理解老师的良好愿望和用心,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①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还出言顶撞我,学生们在教室里的声音引来了班主任,将犯事的学生带出了教室。 会上气氛融洽,师生畅所欲言。
③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学生态度: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03 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与表扬 学生堵住教室前后门,不准老师出去,逼到墙角,遭追逐勒颈,并抢夺手机,其他学生却是看热闹,甚至嬉笑起哄。 理解老师的良好愿望和用心,乐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②老师的表扬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还出言顶撞我,学生们在教室里的声音引来了班主任,将犯事的学生带出了教室。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01 教学相长的内涵 04 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在老解放区,随着政治上的民主化,师生之间建立了革命同志式的尊师爱生关系。 某学校老师正在七年级2班上地理课,突然,从一个男生抽屉里飞出一个纸团,学生哗得笑起来,老师见此情况非常生气,快步地走到 该男生身边,说道:”你为什么上课乱扔纸团,你一个人影响到全班?“而学生回到:”纸团不是我扔的。
案例分析
某校一组充满鼓励和爱意的个性化作业评语,受 到众多网友的点赞。在各科作业本上,老师的评语不再 是“优、良、中、差”,而是一幅幅配有暖心话语的简 笔画,“表情包评语”反映出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思考: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师生交往》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类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如何与老师沟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老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鲜明,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来感受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与老师沟通,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师生关系的类型,掌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提高与老师沟通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学会与老师沟通,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老师,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积极主动与老师交流的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师生关系的类型,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与老师沟通,形成尊重老师的态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提高与老师沟通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师生关系的类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思考,导入新课。

2.学习师生关系的类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加深对师生关系的理解。

3.探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让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总结出方法。

4.学习与老师沟通的技巧:通过角色扮演、实践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5.尊重老师,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讨论尊重老师的表现,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尊重老师的态度。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师生交往((原创))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师生交往((原创))
活动一:
组织者
倾听者
陪伴者
朋友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什么角色 ?
一、教学相长
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 陪伴、相互促进、共 同成长的过程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
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老师
相互陪伴 共同成长
学生
学生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 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 和指导,有助于我们与老 师相互交流
课堂小结
第六课第二框
教学相长
师生交往
亦师亦友
教学相长的表现 做到教学相长的方法
亦师亦友的含义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 下文解 释指定 词语, 会写6个生字 。 2、1.了解连锁调儿歌的句式特点,体 会其节 奏美和 韵律美 。 2.理解儿歌内容,大胆表达对画面的 观察和 儿歌的 理解并 尝试用 多种形 式表演 。 3.知道对陌生人要提高警惕,防止上 当受骗 。 4.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 “勹” 、“亻 ”、“ ⺮”三 个部首 。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 词语和 课文的 意思。 6.认识常见的文具用品,会自己的小 书包, 并养成 良好的 习惯。 7.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这节 课我们 先来猜 几个谜 语。(课件出 示谜语) 8.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 写字它 全会, 就是不 会把歌 唱。(铅 笔) 9.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 错字, 它可不 怕脏。(橡皮)
阅读教材P68 探究与分享
(1)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 样的发?
(2)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 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1)启发:我们要尊重老师, 刻苦学习,听从老师的教导
(2)还要尊重他,因为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师生交往》_190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师生交往》_190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实行有效的沟通,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水平目标(1)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2)掌握与老师实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3)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

3.知识目标(1)知道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知道师生交往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教学相长。

1.教材分析《师生交往》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对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实行有效沟通,准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本课引导学生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引导学生准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全面理解师生交往的实质,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补充。

)3.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体现四幅师生交往的情景,提问: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实行点评和引导。

学生认真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师生交往情景图片,引导学生实行思考,启发学生从师生角色总结出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探究新知一、教学相长展示材料:老师的日记一天,学生忽然问我:“‘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是什么意思?”我没有听说过这句话,但是又不好意思说不知道,于是主观臆断,回答说:“是讲苏轼吧。

”我回到办公室一查,发现原来这是屈原的一句话。

“苏”是清醒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君子当浊世独醒,严于自守,横立于江心,决不随波逐流。

”我顿时感到非常惭愧!教师提问:这件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展示材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展示知识点: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动、共同成长的过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6.2 师生交往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6.2  师生交往

3、平等相待、相互促进
课堂练习
1、肖华因上学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对此,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A.老师太严厉,小题大做 B.老师的批评没有错,这是对学生负责的表 现 C.我们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D.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2.师生共同组成学校生活共同体,师生之间人格平
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但是师生之
材料体现的是师生间一种怎样的场面? 体现了师生间教学相长,友好互动。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课后找老师解疑答惑
教材67页探究与分享
小奇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拿自己写的小说请语文老师指导,得 到语文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一次,上数学课时,小奇偷偷在下 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一个星期的手 稿被没收,还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 的批评? (2)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
积极参与课堂
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材料:某中学利用下午班会课时间,各年级分班级 举行了师生座谈会。座谈邀请班主任、科任老师一 同参与。座谈会上,学生们大胆发表见解,畅所欲 言,不少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更多的同学 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老师们在听取了学生的发言后, 按学科做了答复,并结合本学科特点谈了学习方法 和学科要求,然后给学生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 议。
教材69页方法与技能
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课堂小结
1、教学相长

一、教学相长 2、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1、2)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做法)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原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
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表现)尊重老师不仅体现在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 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 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
好地“教”。)
二、如何建立教学相长的关系?(1、2、3、4) [做法及意义 ]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 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2.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 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 源; 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 进师生共同进步。 4.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 重要内容。
2.(判断)小奇在数学课上偷偷写小说,是不遵守课堂
秩序、不尊重老师劳动的行为,
(危害)会影响到老师的教学情绪和教学效果,也会影
响到自己的数学成绩的提高。 3.(建议)小奇应该在保持自己文学创作的同时,也要 遵守课堂秩序、尊重老师,还应该勇于承认错误,正确 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二、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 学老师的批评?
耕柱子曰:“骥足以责。”
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节自《墨子·耕柱》ຫໍສະໝຸດ 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 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材料三P66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故事体现了怎样的师生关系?
体现了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五、尊重老师的原因、表现、做法(A、B、C)
C.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A.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 “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B.尊重老师不仅体现在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 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活动一
尊重老师要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个性差 异、劳动成果等
一、教学相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 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也。——《礼记·学记》
译文:因此,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
教育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知道自
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反思,努力向学;知
道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愤
结合自己谈一谈,日常生活中尊敬老师还可以从哪些方 面做起呢?
见到老师热情地打招呼、问好。
老师同我们谈话时,认真倾听。
上下楼梯,请老师先走。
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敬。 ……
活动二
关心、理解老师
写在
做简单的 签上姓名

送给Ta——亲爱的老师
请为老师写下:
1.三句真诚+具体的感谢。 2.三句由衷+温暖的赞美。 3.三句贴心+亲切的关怀。
图强。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
教与学的关系
老师
1.主动参与勤学好 问 2.表达观点见解 3.分享学习感受 分享学习成果 4.正确对待老师的 表扬和批评
引领指导
相互陪伴 相互促进 共同成长
学生
交流互动
材料四P69
毛主席与他的老师徐特立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 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师亦友
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 好地学习和发展。 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 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 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材料二P67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于人乎?” 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子将谁驱?” 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
三、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①、②、③) 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
好地学习和发展。
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
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
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四、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 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一、教与学的关系
师生交往
★ 二、如何建立教学相长的关系?(1、2、3、4) [做法及意义 ] 三、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①、②、③)
四、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五、尊重老师的原因、表现、做法(A、B、C) 六、关心、理解老师的原因(①、②) ★ 七、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1、2)
一、教与学的关系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 师成为朋友。
①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②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
材料一P67
一、你如何评价小奇的行为?
评价题答法 ①判断 ②理由(对的答好处、意义、重要性,错的答危害、后 果) ③建议
1.(判断)小奇经常拿自己写的小说请教语文老师指导 ,体现了小奇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 (好处)有助于他与老师的相互交流,促进师生共同进 步。
五、尊重老师的原因、表现、做法(A、B、C)
C.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A.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 “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B.尊重老师不仅体现在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 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六、关心、理解老师的原因(①、②)
①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 长的引路人。 ②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