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生因谈恋爱导致心理问题案例分析.doc

大学生因谈恋爱导致心理问题案例分析.doc

大学生因谈恋爱导致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案例简介小张同学在从北京的某所高校退学后,来到我们学校读书。

读书期间,经常出现情绪波动大,而无缘无故的乱发脾气,甚至伤害自己的行为。

她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她在北京上学的时候喜欢她学校的一个男生,但是这个男生不喜欢她,却又跟她保持比较暧昧的关系,后来这个男生找了个女朋友,她知道这个情况之后,整个人就像发疯了一样,开始了无休止的纠缠这个男生和他的女朋友,这期间也做出了一些冲动的行为,因为这些原因她被学校勒令退学。

案例定性分析此案例反映的是学生因谈恋爱导致心理问题。

问题关键点1.如何帮助小张疏导内心,找回自我。

2.如何引导小张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重回自信,回归大学生活。

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1. 主动沟通,认真倾听。

了解小张情况后,主动关心其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多次陪伴小张同学散步谈心。

在交谈期间小张同学内心还是沉浸在痛苦之中多次放声大哭,安抚其心理以及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2.敏锐观察,适当安抚,引导认识。

在耐心倾听小张自我陈述的过程中特别是后期要敏锐的去察觉小张的神态、语言和坐姿所发生的种种细微的变化,通过细心察觉他陈述时语气、面色和神态所发生的变化,及时进行适当的正面安抚,语句要简练温馨,引导小张正确看待学业与上网之间的关系,理清自我学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困境挑战,让小张认识到游戏与学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3.耐心疏导,积极调适,真诚感化。

结合小张家庭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因素,了解和掌握小张因网瘾导致学业受挫问题的形成过程,并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提炼、梳理辨别,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及时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耐心疏导,用真诚和爱心给予小张温馨的关怀和体贴,引导小张调适心态、建立自信、重塑自我,形成健康的、积极上进的学业发展观。

同时,要进一步把思想心理引导与学业困难辅导有机结合起来,帮小张分析网络成瘾的种种不良后果及如何科学规划大学生活,真正实现心灵导航的综合效能。

4.制定规划,逐步提升,增强自信。

大学生爱情心理案例分析(1)

大学生爱情心理案例分析(1)

大学生爱情心理案例分析(1)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此时人的心理处于成长发展的阶段,而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

因此本文将分析一些大学生爱情心理案例,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处理恋爱关系。

案例一:小雯与小李的冲突小雯和小李是大学时期的恋人,彼此相爱。

但是他们经常因为琐事争吵,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彼此缺乏相互的信任,互相怀疑对方是否真心相待。

小雯觉得小李对其他女生太友好,而小李则认为小雯过于多疑心。

分析:相互的信任是恋爱关系中一定要维系的条件之一,因为在没有信任的基础上,恋爱关系很难走到长久。

因此,对于小雯和小李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并建立起强有力的相互信任。

同时,两人也需要增强自己的自信,降低相互之间的怀疑心,让恋爱关系更加健康稳定。

案例二:小王与小张的情感走向小王和小张是同班同学,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

小张渐渐有些疲倦,希望他们的关系能够有所改变并更加亲密,但小王却没有太大的反应。

小张开始怀疑小王对自己是否还有感情了。

分析:在一段稳定的恋爱关系中,双方的情感关系是需要持续维系的。

因此,对于小王和小张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并平衡彼此间的关系,让恋爱关系更加协调和甜蜜。

如果小王的情感已经淡化,他需要放下这段感情,并与小张好好沟通,还给她一个好的恋爱环境。

案例三:小黄与小红的相处方式小黄和小红虽然性格不同,但却相爱着。

小红比较好强,常常干涉小黄的个人生活,时常不言而喻地表达她想要的方式和目标。

小黄对此不太适应,但是面对小红的态度,他还是忍受了这种锋芒毕露的个性,也不愿意争吵。

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恋爱关系,尤其要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和想法,不要轻易地去干涉和改变。

对于小黄和小红来说,他们需要更多地理解和包容,同时要尊重对方的想法,寻找到一种合适的相处方式,并逐渐让自己的恋爱关系更加稳定健康。

总结: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常常是由于缺少相互信任,不平衡的情感关系和个性差异等引起的。

大学生爱情心理案例分析

大学生爱情心理案例分析

大学生爱情心理案例分析一、情感案例:王某(男)和李某(女)俩是高中同学,一起考上了大学,在同一个城市里,但并不在同一所学校,相距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俩在高中的时候都忙着高考,关系一般,上大学以后也联系不多,他们在上大学半年以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中再次相遇了,由于在大学压力较小,大家都比较放松,他们见面之后聊起高中时候的事情,一起回忆以前的班级上的一些事,并介绍了各自在学校的一些情况,聊得很高兴,慢慢的感觉亲近了很多。

王某觉得大家的变化很大,以前没发觉,现在看着李某觉得还挺有魅力,因此越发热情起来,李某受此感染也很开心。

之后聚会的气氛热烈,大家都喝了很多酒,王某以前在班上也比较活跃,多以喝的酒比较多,加上其他同学的恶作剧,王某很快被灌醉了,由于之前和王某聊得很开心,所以李某很自然的照顾起王某,大家在KTV宵,第二天王某醒来几个要好的哥们都开玩笑说“李美女照顾了你一晚上,你小子有福了,要追赶紧了”。

王某听了也很心动。

同学聚会结束后,大家都各自回学校,从此王某经常给李某打电话,聊一些学校里的事,两人渐渐的发展起来,两个月后,两人正式的在一起,成了男女朋友,刚开始的时候,两人的感情进展很快,感情也很热切,一到周末俩人都在一起,尽管小有吵闹,但两人都很快解决了。

相处半年之后,李某发觉王某给自己打电话的次数少了,并且周末来找自己的次数也少了,李某问及原因,王某总是说学校事情多。

李某知道事情不对,托与王某同校的朋友打听,才知道最近王某经常与本校的一个女生在一起,还很亲密的样子。

李某觉得很生气也很难过,在一个周末没有告诉王某的情况下,偷偷去到王某的学校,在王某宿舍楼下等了一个下午见到了王某和一个女生牵着手回来,李某顿时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上去就给了王某一巴掌,并提出了分手,然后愤怒的回到了学校。

由于事情败露,王某和两个女生都反目成仇,甚至在自己的朋友面前互相言语攻击对方。

由于这件事情弄得两人在以前的同学面前都抬不起头,结果一对好好的情侣就变成了陌路甚至反目。

江西中医药大学李某案例恋爱心理分析

江西中医药大学李某案例恋爱心理分析

江西中医药大学李某案例恋爱心理分析
前不久,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级临床专业学生李某,在其学校附近与男友发生争执并提出分手,遭男友割断喉管后死亡。

据目击者称,事发时,杨某拿着一把十余厘米刀追死者,并朝其喉咙处割去,杀死女友后,杨某抱着死者久久不肯拜别,直到110民警来到现场,将其带走。

专家分析:
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学,就相称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她们感到不适应,胆怯失败、胆怯回绝,心理上矛盾冲突尤为突出。

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也许成为大学生犯罪心理基本。

当前,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体当前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

种种因素表白,这些障碍与偏差导致犯罪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个人恋爱所导致心态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关于。

近几年来,大学生打架斗殴、杀人伤害、强奸之类人身伤害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当前已是仅次于大学生盗窃犯罪第二大类案件,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和警惕。

心病终需心药医,心理专家呼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要在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更多地予以大学生某些心理关照和疏导,才干减缓和化解大学生心理。

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学,就相称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她们感到不适应,胆怯失败、胆怯回绝,心理上矛盾冲突尤为突出。

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也许成为大学生犯罪心理基本。

当前,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体当前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

种种因素表白,这些障碍与偏差导致犯罪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个人恋爱所导致心态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关于。

大学生恋爱的案例分析

大学生恋爱的案例分析

大学生恋爱问题案例分析6月23日晚,犀浦某校一名计算机系大二男生从女生寝室6楼跳下身亡。

据悉,跳楼男子武卫(化名)来自德阳,在校成绩很好,一直是班上前几名,但平时不爱说话。

前日,武卫与外校的女朋友分手了,情绪反常,喝了不少酒。

当时就被同学发现并有一同学寸步不离守护他。

昨日中午11时许,武卫冲上女生寝室,去六楼找“红颜知己”许开惠(音)聊天,他趁守护的同学不备,关上门从6楼纵身跳下……据赶到现场的医生透露,当时武卫呼吸微弱,瞳孔已经放大,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分析大学生恋爱现象由来已久,它曾给大学生带来过好的结果,有很多青年由此结合,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十分明显和严重的。

如上武卫因为失恋而做出偏激行为的案例,1、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至24岁之间,这个年龄界限按青年心理学划分,已跨过青春期并进入成年期,其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

此时的大学生正由青春期的"异性疏远"走向青年期的"异性接近",因而在异性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恋爱也就默默无声地潜入年轻人的心田。

武卫在大学里交女朋友是件很平常的事。

2、群体性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的社会生活无时不受到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恋爱也不例外。

一是受从众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

恋爱对象的出双入对常令他们羡慕和向往,在好奇心驱使下而跃跃欲试。

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照料,生日有人陪伴,委屈有人安慰,便萌发孤独感和攀比心,甚至低人一等的自卑感。

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

二是受逆反心理影响。

由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往往把学校关于提倡不谈恋爱的方针视为为"禁欲主义",把师长的指点和规劝看作是"干涉内政",把对他们进行恋爱与成材教育视作不信任,把对他们进行爱情与道德教育看作是思想僵化、封建保守,凡此种种心理对峙,种下的是不会开花结果的种子。

大学生恋爱困惑心理分析与建议

大学生恋爱困惑心理分析与建议

大学生恋爱困惑心理分析与建议本文在分析在校大学生恋爱困惑心理类型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指导大学生与异性自然相处;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业的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对学习生活进行合理规划。

标签:大学生;恋爱心理;心理困惑;类型;原因;对策建议大学生谈恋爱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校园现象。

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9-23岁之间,从生理上看,他们已开始进入性成熟阶段;从心理上看,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上的成人感更加促使他们对爱情的渴望。

这个时期的年轻人追求爱情是正常现象。

有学者调查统计,大学生中有55.2%的涉足过恋爱。

[1]在安徽某高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22.48%大学生正在谈恋爱,有16.76%的学生正在准备谈恋爱。

在对待谈恋爱的态度上,有43.43%的学生支持谈恋爱,有51.99%的学生对谈恋爱无所谓,有4.59%的学生反对谈恋爱。

在接待学生来访咨询和网上咨询中,有近40%的问题与恋爱有关。

由于恋爱困惑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生活与学习。

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对大学恋爱困惑心理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教育策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恋爱困惑的类型1、恋爱中的动机困惑调查结果中显示有11.9%谈恋爱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和恋爱对象结合,学生恋爱中的动机困惑主要有:(1)内心空虚。

大学与中学的学习不同,大学是自主学习,中学则是被动学习。

所以,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认为大学生活无聊,成天无事可做,想通过谈恋爱来打发时间。

(2)从众心理。

看到别的同学都有了对象,觉得很不错,还有的认为“大学不谈恋爱会留下很多遗憾”。

(3)攀比心理。

同学之间有已经恋爱的,没有谈恋爱同学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看到别人成双成对,心里很羡慕。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条件并不比别人差,如果自己没有,就很没面子。

(4)玩乐游戏。

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成熟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一些大学生把谈恋爱作为寻求刺激和新鲜感的一种方式,甚至通过频繁换交往对象,来寻求自我满足感。

大学生恋爱心理案例分析

大学生恋爱心理案例分析

大学生恋爱‎心理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吴某(男)和李某(女)是同所大学‎又是同班的‎学生,刚开始,在班上寥寥‎无几的几个‎女生中,吴某也就是‎看李某比较‎顺眼,因此关注她‎也就相对多‎点。

后来知道李‎某喜欢班上‎另一个男生‎,吴某对此虽‎然不是很开‎心也并没有‎很大的感觉‎。

只是从心里‎大打消了那‎唯一的念头‎。

可是后来事‎情不知道怎‎么发展了,李某和那男‎的并没有成‎功,而吴某心理‎也并没任何‎想法。

渐渐地到了‎下学期,两人接触渐‎渐多了点,又加上两边‎朋友的一些‎说说,两人互相喜‎欢的事实就‎这么被爆料‎了出来!于是本来双‎方可能都没‎想过恋爱这‎个问题,现在就这样‎被拉到了一‎起谈起了恋‎爱。

本来一切都‎是这么顺利‎的发展着,他们每天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看书,也还拥有着‎他们的梦想‎………本来一切在‎外人眼里以‎及他们自己‎眼里看来是‎多么美好,可是事情才‎开始一个月‎,两人相处也‎很好,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

每天都是那‎么简单而平‎凡的过着,这是一段平‎凡的爱情。

并不轰轰烈‎烈,并不冲动,也没有任何‎曲折。

可是事情真‎的发生了,或许得不到‎的总是美好‎的。

因为另一个‎女人的出现‎,他是吴某在‎认识李某之‎前出现的,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吴某从没想‎过和她会有‎可能。

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就这样发生‎了。

她为他痛,他没想到吴‎某这么快就‎有了女朋友‎,吴某也痛,这是怎样的‎缘分,怎样的纠结‎?一切来的是‎那么偶然,那么不经意‎,那些天吴某‎一直处于矛‎盾纠结之中‎。

他不知道他‎的心里到底‎是爱着谁,两个女人都‎有感情,谁也放不下‎。

他把事实告‎诉了李某,他第一次感‎觉到李某是‎这么爱她,他哭了,哭的那么伤‎情……可是那个女‎人呢,她在远方,他的难受她‎看不到,她不知所措‎了,最后中间经‎历两次选择‎,他果断的选‎择了那个身‎在远方的女‎人。

而对李某,这样的打击‎使她受不了‎,她一直苦苦‎哀求他能回‎到她身边,可是吴某这‎次真的想跟‎着自己的心‎走,不想听任何‎人的意见,他感觉自己‎懂了什么是‎爱而什么是‎喜欢,可李某却是‎说他让她懂‎得了什么是‎爱,她一直不肯‎放手,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颓废‎了好久,那段时间弄‎得两人都一‎直没心思学‎习,浪费了好多‎时间,就这样持续‎了好久,终于她又对‎吴某说,说要等他回‎心转意,可是不久觉‎得无望又受‎身边朋友的‎影响取消了‎这份等待。

爱情心理学大学生恋爱问题心理咨询案例

爱情心理学大学生恋爱问题心理咨询案例

该案例是现实中的一个例子,是我在我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接待过的一个案例,而非网上的,希望老师不很介意,望老师能指出不足并提出建议!小琳的故事来访者主诉:为了与男友和好,前几天去了海南,并与男友住在一起,刚觉得和好有望时,却无意在他们校园中看到他与其他女生在一起且有暧昧行为,一气之下与男友分手,独自一人坐火车回到学校,心情很糟,万分不舍,很矛盾,食欲不振,失眠。

案例分析:1、恋爱时间较长,难以割舍。

来访者从高中就与男友恋爱了,中间虽然分分合合,但一直持续到现在。

几年的感情让她已习惯两人在一起的感觉,所以很难割舍。

2、人格(1)、不够理性,感情用事,较容易激动。

当初在一起,只是因为对方幽默,以及在一起的那种感觉;在分手的前几天就因为对方的几句话便匆匆赶去海南寻找男友,并住在一起。

(2)、立场不坚定,易动摇。

多次分手,几乎都是小琳因为对方花心,主动提出,又因不舍主动和好,三番五次,从一定程度使对方心理、行为上都更为放纵,觉得不管发生什么小琳肯定放不下他;在面对就业与考研时,明明自己已知道要工作,但看到周围同学忙于复习考研,有来回动摇。

3、学习、生活目标不很明确,爱情成为生活的绝大部分,依赖性强。

有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在恋爱时,便不顾一切,忽略学习,忽略自身的发展,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这段爱情中。

如同赌博一般,冒尽风险。

当情感手搓火失败时,就悲痛欲绝,甚至做出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

案例中的小林,全身心地对待男友,而自己的学习却很不理想,在大三时对自己就业还是考研的选择还不明确。

这就能使得当他们分手后,小琳便痛苦不堪,甚至在回来的当天晚上有过自杀的念头。

4、“只重过程,不顾后果”,恋爱缺乏理性,缺乏责任心。

好多大学生恋爱“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这样的恋爱观使得他们盲目恋爱,轻易发生性行为,而对婚姻、对未来欠缺责任性的思考,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不是很成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真爱是对所爱人深深的同情加上爱惜,不舍得丢弃一丝一毫。

真爱是爱情之树深扎于泥土之下的茁壮的根系,没有外力的强烈的破坏,它是不会轻易泯灭的。

有哲学家说:
“爱在本质上是一种指向弱小者的感情。

”一种完全发自内心的愿为对方的快乐与幸福付出的心态,一种不由自主的想把对方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提供情感和身体保护的强烈的冲动,因而及至所能的宠她(他),心疼她(他),不管事实上自己是否比对方更强大。

真爱是无条件的,无私的。

真爱是爱人口渴时递上的一杯水,真爱是出门时的一句叮咛,真爱是爱人哭泣时张开的怀抱,真爱是匆忙回家的路上脑中闪过的“如果我不回家,他就会睡不着觉”的念头,真爱是爱人病痛时恨不得替她(他)去痛的一种心情,真爱是“只要她(他)开心,我愿意做一切”的固执,真爱是把她(他)看作是世界上最脆弱、最需要呵护的人。

我们都知道,爱代表着一种责任,爱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爱是永无止境永不失落的,爱不是不要回报,而爱的回报就是对方的永远快乐和幸福。

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人物:
研究生xx背景xx:
爱上大众情人
问题指向:
爱情之爱的定力症候群指数:60%
为了提高自己,我参加了一个英语口语班。

我们班有个外教叫Joe,30多岁,美国人,深蓝的眼睛,高高的个子,我第一眼见到他就被他深深吸引了。

Joe的课风趣幽默,他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讲得兴高采烈时还会唱起歌来。

Joe 也很注意我,我总感觉我和他的关系似乎要比他和其他人更近一些。

连Joe家里的保姆都是我介绍去的。

Joe是个绅士,和他在一起感觉很舒服。

比如他会殷勤地照顾我,一起走路时都会站在有车的一面,几乎每天晚上给我打电话,跟我聊他的家乡、他的趣事,总是用欣赏的态度对我。

有时也会说一些听起来很暧昧的话,比如“感觉和你在一起很快乐”,“你是我在中国最好的朋友”,“我很愿意和你在一起”等等。

让我总有种“我对他很重要”的感觉。

我原先有一个男朋友,但彼此间总那么不咸不淡的。

认识Joe后,我更觉得和他在一起特没劲。

一次闹别扭后,我提出了分手。

和Joe的交往有甜蜜也有烦恼。

Joe认识好多女孩子,听保姆说,常有好多女孩子给Joe打电话。

我们口语班里有个叫莉莉的女孩,她和Joe的交往好像也很密切,她看Joe的眼神总是含情脉脉。

而且她常常会跟我讲她和Joe的事情。

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我心里酸酸的。

但我相信Joe心里其实是对我好的。

我曾经跟Joe表白过,Joe的反应很高兴,但给我的回答却是他不值得我这样做。

这让我很痛苦。

事后,他还依然像以前那样和我交往。

我的心就在甜蜜与失落中来回挣扎。

我追问过他是不是喜欢莉莉,他只说莉莉是好朋友。

听保姆说和Joe交往的还有一个40多岁的女人……
我知道这些都不是我应该关心的,但心里却真放不下。

我既被他吸引,同时又有些恨他。

但当他继续频繁和我联系时,我又拒绝不了。

这些带给我的是更深地陷于其中。

现在我是不可能和以前男朋友和好了,因为我跟他在一起已经找不到和Joe 在一起的那种感觉。

Joe是一个很了解女孩儿心思的人,说的话做的事都那么让人舒服,他身上的那种绅士风度和教养也是很多中国男人不具备的。

这些都让我有种错觉——他对我太好了。

说实话,我总感觉他对我是和别人不一样的。

我不理解他为什么不能接受我,也不理解不接受我为什么还对我那么好。

我恨他的暧昧,更恨自己的难以自拔。

可是,他真的不爱我吗?
专家评论
爱的定力来自彼此的推动
吴雨和原男友也许迟早会“劳燕分飞”,但现在的分手肯定和“比”有关。

Joe 有许多中国男人都不具备的特点,诸如“绅士风度”、对女孩儿心思的了解、说话做事带给人的舒服感觉等等。

但是如果掉过来,用原男友的优点和Joe相比,你会发现Joe并不具备中国男人特有的气质。

因此,把“比”作为衡量爱的尺子,你将不断发现新男友,但也无法把心思放在任何一个新男友身上。

因为不论多新,都会被更新的“比掉”。

表面上看吴雨对Joe是很倾心的,但仔细品味,这种倾心暗含着很深的不安全感。

吴雨意识到Joe有点像大众情人,喜欢他的中国女孩儿多着呢,而Joe 也并未承诺把吴雨作为爱的寄托。

这样一比就比出两个问号。

问号一:
Joe会不会像原男友那样给自己一份稳定的关系?问号二:
即便和Joe真的好了,自己有没有被别的女孩儿比下去的那一天?
比,常给人一种认真负责从长计议的错觉。

但其实“比”的根源是心中没底,面对众多选择寻不到爱的定力。

其实,爱的寻找是既不需要高科技也不需要重体力的。

面对伴侣选择的可能性,只须扪心自问两句话:
“我爱他吗?他爱我吗?”
爱的扪心自问是要一点勇气的。

“我爱他吗?”要勇于体察自己是否真的心魂震动,谨防一些庞杂的考虑乔装成喜欢;“他爱我吗?”要勇于分辨他对你是整体的悦纳还是看上你万千优点中的哪一两点,甚至是否把你对他的喜欢硬塞到他的眼神里。

就这么简单。

不信你看看天上的比翼鸟,两人顺心就成双;你再瞅瞅水中的比目鱼,两人顺眼就成对。

如果说人的爱情一定要比花鸟鱼虫多一点儿什么,那就要看顺心顺眼之外,这份感情是否能对两个人的成长和奋斗提供持续的推动力,这一推动力才是爱的定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