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典型配置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南方电网公司2023年配电自动化设备送样检测技术方案

南方电网公司2023年配电自动化设备送样检测技术方案

⅝中国南方电网CHINASOUTHERNPOWERGRID南方电网公司2023年配电自动化设备送样检测技术方案©利网应庐©≡[≡忌靖剧E)南方电网公司供应链部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品控技术中心2023年10月一、总体原贝IJ (1)二、样品种类 (1)三、检测标准 (1)四、判定原则 (2)五、检测项目 (3)5.1远传型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检测项目 (3)5.2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检测项目 (3)5.3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检测项目 (4)一、总体原则为深入贯彻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设备一体化工作,进一步提高配电自动化设备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依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物资招标的相关管理办法,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保证检测项目的合理性及结果判定的准确性,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二、样品种类本次送样检测工作涉及9个品类的物资,详见表1。

三、检测标准四、判定原则同一品类同一型号规格样品的所有参检配电自动化设备视为一个样本。

参照检测判定标准,检测项目缺陷等级分为A、B、C三类。

A类不合格权值为1.0,B类不合格权值为0.6,C类不合格权值为0.2。

对于一个样本的某个检测项目发生一次及以上不合格,均按一个不合格计。

一个样本检测出现A类项目不合格或其他类项目不合格权值累计大于或等于1O时,该样本检测结果判为不合格。

五、检测项目5.1远传型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检测项目5.2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检测项目5.3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DTU)检测项目。

2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标准[详]

2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标准[详]
GB/T14598.9电气继电器第22-3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
GB/T14598.10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4598.13电气继电器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2423.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b:设备用恒定 湿热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242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自由跌落
DL/T630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721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
DL/T814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DL/T1461-2015 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导则
发改委〔2014〕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国能安全〔2015〕36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的通知
目 次
前 言
为规范配电终端的技术要求,确保配电终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根据配电终端实际建设、运维、应用经验,公司组织制订了《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为公司系统提供采购和验收的技术依据。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典型配置技术方案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典型配置技术方案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典型配置技术方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典型配置技术方案南方电网公司二〇一六年六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体原则 (2)4 技术方案 (4)4.1 建设模式 (4)4.2 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置方案 (5)4.3 配电自动化通信配置方案 (9)4.4 馈线自动化配置方案 (16)附录A (37)附录B (39)附录C (46)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典型配置技术方案1范围本技术方案规定了南方电网公司四级地区六类供电区配电自动化的典型配置,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范围内配电自动化主站、通信、终端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技术方案的应用是必不可少。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方案。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技术方案:DL/T 390-2016 县域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L/T 721-2013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814-2013 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DL/T 1080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DL/T 5709-2014 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Q/CSG 110035-2012南方电网10kV-110kV线路保护技术规范Q/CSG110037-2012南方电网10kV~110kV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规程Q/CSG 1201001-2014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Q/CSG 1203004.3-2014 20kV及以下电网装备技术导则Q/CSG1203014-2016 10kV柱上真空断路器成套设备技术规范Q/CSG1203015-2016 10kV柱上真空负荷开关自动化成套设备技术规范Q/CSG1203017-2016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Q/CSG1203018-2016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技术规范Q/CSG1203019-2016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Q/CSG 1204005.71-2014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Q/CSG1204009-2015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加快配电网(含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5-2020年)(南方电网计〔2015〕91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改委〔2014〕14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5〕1899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能电力〔2015〕290号)3总体原则a)配电自动化应遵循“简洁、实用、经济”的建设思路,采用“差异化”技术实现方案,满足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供电质量、提升配网管理水平的业务需求。

2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

2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

2到3岁早教教案(二)ICS备案号:Q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目次前言 (IV)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技术要求34.1环境条件34.2功能架构与外观结构45功能要求85.1电源要求85.2遥信功能要求95.3遥测功能要求95.4遥控功能要求95.5保护和逻辑控制功能105.6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选配)115.7电能质量监测(选配)125.8配变量测采集与控制(选配)125.9设备状态监测(选配)125.10配电变压器状态监测(选配)125.11环境湿度监控(选配)135.12水浸监测(选配)135.13烟雾监测(选配)135.14安防门禁监控(选配)135.15视频监控(选配)135.16新能源并网接入(选配)135.17对时功能要求135.18通信功能要求135.19数据处理及传送功能145.20维护与调试功能155.21其他功能156技术参数156.1模拟量采样156.2遥信采集166.3遥控166.4保护动作准确度166.5信息响应时间166.6信息通道166.7装置功耗166.8可靠性166.9时钟176.10机械特性176.11绝缘性能176.12电磁兼容176.13可靠性要求18前言为规范配电终端的技术要求,确保配电终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根据配电终端实际建设、运维、应用经验,公司组织制订了《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为公司系统提供采购和验收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本标准由南方电网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南方电网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方电网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广东电网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强、黄邵远、李有铖、罗俊平、顾衍璋、余兆荣、雷炳晖。

南方电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通信子站可根据实际需要选配,监控子站一般情况下不推荐配置。
5.3
根据功能配置和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站所终端(DTU)、馈线终端(FTU)、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及其他终端等。
开关站、环网柜、配电站等场所应选用站所终端(DTU),柱上开关应选用馈线终端(FTU),配电变压器应选用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
本规范参加单位: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1.
本规范规定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应用功能、性能指标、系统配置及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等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南方电网所辖各地(市、州)、县级供电企业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建设与改造工作。
f)配电自动化终端(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适用于配电网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简称配电终端。包括馈线终端(FTU)、站所终端(DTU)、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以及其他简易监测终端等。
4.
a)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建设和改造应结合地区配电网规模及应用需求,与配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体制相适应,满足配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要求,提高配电网供电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
5.1.1.1
主要包括SCADA服务器、历史服务器、数据采集服务器、WEB服务器等,运行应用服务程序,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存储、计算分析、服务提供等功能。
5.1.1.2
主要包括配调工作站、维护工作站、报表工作站等,运行用户界面程序,完成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
5.1.1.3
主要包括主干交换机、数据采集交换机、WEB交换机、配调交换机、路由器等,负责系统各计算机设备间的通信连接。

配网自动化方案

配网自动化方案

配网自动化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供需的不断增长,配电网的规模和复杂性也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配网自动化方案应运而生。

配网自动化方案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控、控制和管理,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二、方案概述本配网自动化方案旨在实现对配电网的自动化监控和控制,包括以下主要功能模块:1.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该模块负责采集配电网各个节点的数据,如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并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方式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

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监控与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对配电网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通过监控软件,可以实时显示各个节点的电力参数、设备状态、故障信息等。

同时,配备报警系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 远程控制模块该模块允许远程对配电网进行控制操作。

通过远程控制软件,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开关、调节和故障处理等操作。

同时,还可以进行远程设备的重启、复位和升级等操作,提高运维效率。

4. 智能优化模块该模块基于配电网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通过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优化。

通过对电力负荷、电能损耗、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分析,提供优化建议,实现配电网的能效提升和负荷均衡。

三、方案优势1. 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通过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配电网的故障,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减少停电时间。

2. 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通过远程控制和智能优化,可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操作风险,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

3. 提高配电网的效率:通过自动化监控和控制,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4. 降低运维成本:通过自动化的监控和控制,减少人工巡检和维护工作,降低运维成本。

5. 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通过智能优化模块的分析和优化,为运营商提供决策支持,匡助其制定合理的运维策略和投资计划。

南方电网公司配网典型设计方案及功能

南方电网公司配网典型设计方案及功能
感谢您的观看
05
配网典型设计的未来发 展
技术创新与改进
新型设备与材料
高效节能技术
研发和应用新型的配电设备与材料, 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寿命,降低维护成 本。
推广和应用高效节能的配电网技术, 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
智能传感器与监控系统
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配 电网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故障处 理效率。
特点
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灵活性。
配网典型设计的重要性
提高配电网建设效率
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设计, 减少重复性劳动,加快设计速
度,提高建设效率。
提升配电网运行水平
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提高 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经济性 和安全性。
促进配电网技术进步
通过推广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推动配电网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
智能化与自动化
自动化控制与调度系统
建立自动化控制和调度系统,实现配电网的远程控制和智能调度, 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智能巡检系统
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实现配电网设备的智能巡检,降低巡 检成本和安全风险。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配电网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 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2
配网典型设计方案
方案一:10kV电缆线路典型设计
总结词
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技术先进
详细描述
该方案针对10kV电缆线路进行设计,重点考虑电缆敷设方式、电缆附件选择、 接地系统设计等方面,以确保线路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和技术先进。
方案二:10kV架空线路典型设计
总结词
灵活多样、适应性广、便于维护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建立快速 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 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减少因突

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实施配电自动化工程已经成为迫切需求。

二、建设目标1.提高供电可靠性:通过远程监测和远程操作,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2.提高电能质量:通过实时监测电能质量参数,及时发现和处理电能质量问题,提高电能质量。

3.降低运维成本:通过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管理,减少人工巡检和维护成本。

4.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通过自动化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三、工程范围1.设备选型:根据配电系统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监测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和远程管理设备。

2.系统集成:根据配电系统的需求,对监测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和远程管理设备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3.远程监测: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实现对配电系统运行状态、电能质量、故障信息等的实时监测。

4.远程操作:通过安装自动化控制设备,实现对配电系统的远程开关操作、调整、优化等。

5.远程管理:通过安装远程管理设备,实现对配电系统的远程故障排查、维护管理等。

四、实施步骤1.初步调研:对配电系统进行初步调研,了解其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2.技术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设计配电自动化工程的技术方案,包括设备选型、系统架构等。

3.设备采购与安装:按照技术方案,采购和安装监测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和远程管理设备。

4.系统集成调试:对设备进行集成,进行初步调试,并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5.远程监测与操作:启用远程监测和远程操作功能,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操作。

6.远程管理与维护:启用远程管理功能,对配电系统进行远程故障排查和维护管理。

五、成果评估1.供电可靠性评估:评估配电自动化工程对供电可靠性的改善情况。

2.电能质量评估:评估配电自动化工程对电能质量的改善情况。

3.运维成本评估:评估配电自动化工程对运维成本的节约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典型配置技术方案南方电网公司二〇一六年六月目录1 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总体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技术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建设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置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配电自动化通信配置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馈线自动化配置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C...........................................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典型配置技术方案1范围本技术方案规定了南方电网公司四级地区六类供电区配电自动化的典型配置,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范围内配电自动化主站、通信、终端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技术方案的应用是必不可少。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方案。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技术方案:DL/T 390-2016 县域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L/T 721-2013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814-2013 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DL/T 1080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DL/T 5709-2014 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Q/CSG 110035-2012南方电网10kV-110kV线路保护技术规范Q/CSG110037-2012南方电网10kV~110kV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规程Q/CSG 1201001-2014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Q/CSG 1203004.3-2014 20kV及以下电网装备技术导则Q/CSG1203014-2016 10kV柱上真空断路器成套设备技术规范Q/CSG1203015-2016 10kV柱上真空负荷开关自动化成套设备技术规范Q/CSG1203017-2016 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Q/CSG1203018-2016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技术规范Q/CSG1203019-2016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Q/CSG 1204005.71-2014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Q/CSG1204009-2015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加快配电网(含农村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5-2020年)(南方电网计〔2015〕91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改委〔2014〕14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5〕1899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能电力〔2015〕290号)3总体原则a)配电自动化应遵循“简洁、实用、经济”的建设思路,采用“差异化”技术实现方案,满足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供电质量、提升配网管理水平的业务需求。

b)应综合考虑“四级六类”区域类别、一次网架结构、用户负荷分布与密度、用户数量与重要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情况,合理确定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设备及功能配置等。

c)配电自动化主站软件平台应一次建成,硬件设备和应用功能分阶段建设配置,区、县供电局通过远程工作站实现对本区域配电网监控。

d)配电自动化终端按照中心城市(区)、城镇、乡村进行差异化配置。

中心城市(区)以遥控终端为主,实现网络自愈重构;城镇地区以具备就地控制功能的终端为主,实现配网故障就地处理;乡村地区以柱上自动化开关为主,辅以故障指示器建设。

e)供电负荷增长快速的开发区等区域可适当提高配电自动化配置标准。

广州中新知识城、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珠海横琴自贸区、佛山金融高新区、贵安新区等供电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区域,可适度推广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

f)配电自动化和配电通信网建设应在配电网一次规划设计中统筹考虑,并与配电网一次网架的建设、改造同步进行。

配电通信网建设应适度超前,满足配电自动化规划建设未来五年内对通信数据容量、通信时延、通信带宽、通信可靠性的需求。

g)配电自动化系统应严格遵循《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发改委〔2014〕14号令)、《关于印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的通知》(国能安全〔2015〕36号)和《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Q/CSG1204009-2015)的安全防护要求。

主站端配置安全防护设备,配电自动化终端接入主站须采取加密措施。

4技术方案4.1建设模式根据《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结合城市定位及供电可靠性要求分区域、分阶段推广,优先在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网架结构相对完善和稳定的区域开展建设。

各供电分区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的适用范围,如表4-1所示。

表4-1 各供电分区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的适用范围4.2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置方案4.2.1配置原则a)应根据配电网整体规模、负荷密度、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确定主站系统规模,系统容量应满足投运8年内配电终端、计量自动化系统及变电站出口监控数据的接入要求,并充分考虑容量、结构和功能的可扩性。

b)应采用国产PC计算机、网络及安全防护等设备,关键节点的硬件设备采用冗余配置,前置机数量可根据终端规划建设数量配置多台。

c)宜采用开源操作系统,软件支撑平台应一次性建设完成。

在初期仅应建设配电SCADA、馈线故障处理、WEB浏览等基础应用功能,满足相应条件后方可进行其他应用功能建设。

d)在满足建设进度的情况下,配电自动化主站功能软件宜纳入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进行建设,相应配网应用功能模块应满足本配置方案要求。

在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中已建有配网应用功能模块的单位不再建设独立的配电自动化主站。

4.2.2典型配置要求4.2.2.1硬件配置要求a)系统硬件平台的选择充分考虑目前和今后硬件计算机水平的发展,以及配电网发展对系统监控的需求。

系统结构和功能上均应实现分布式部署、冗余配置,单点故障不会引起系统功能丧失和数据丢失,并达到在关键服务器硬件检修情况下的N-1冗余配置要求。

b)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可配置配网数据采集服务器、配网运行监控(SCADA)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在线分析服务器、数据集成服务器(OSB总线)和WEB应用服务器等;工作站可根据运行需要配置,如调度员工作站、维护工作站、报表工作站、远程工作站等。

c)计算机网络结构采用分布式开放局域网交换技术,双重化冗余配置,由主干局域网交换机及延伸交换机的二层结构组成。

各类应用服务器分别接入I区和III区主干网交换机,I区内的远程工作站采取延伸交换机接入主干网。

d)硬件设备根据各地区的配电网规模合理配置,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功能可任意合并和组合。

4.2.2.2软件配置要求a)采用开源操作系统平台,关键应用功能的主服务器,以及网络边界处的通信网关、WEB应用服务器等,应该使用安全加固的操作系统。

b)采用中间件技术,实现平台和应用跨不同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的功能。

c)关系数据库软件支持集群方式运行,宜具备分区功能。

d)对支持硬件虚拟化的服务器,宜配置主流通用的虚拟化套件。

e)系统应配置运行服务总线用于集成主站系统各应用功能模块。

f)系统通过基础资源平台实现统一的公共服务和系统管理功能,为应用软件提供即插即用的软件平台。

g)系统应根据需要配置各类应用软件,所有应用软件应在统一的基础资源平台上实现,具有统一风格的人机界面和数据库界面,并使用遵循CIM标准的公共电力系统模型及数据库。

h)配电自动化主站应根据建设规模及业务需求开展建设,应优先开展基础功能建设,并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地区业务需求逐步对可选功能进行扩充。

4.2.2.3信息交互要求配电自动化主站应遵循IEC61970/IEC61968标准,通过基于SOA 架构的OS2通用服务总线(OSB),采用Web Service或JMS等OSB标准接口方式实现与企业服务总线(ESB)之间的互联,在地市局层面与主网调度自动化运行信息交换,省地层面实现电网GIS系统、南方电网“6+1”系统等信息交互。

交互及共享的信息主要包括:a)主网调度运行数据:主网图模信息、电网运行实时数据、主网操作信息等。

b)配电网调度运行信息:配电网实时数据、线路常断点、配电网重载线路信息、配电网重载配变信息、馈线转供信息、配电网事故(事件)负荷损失量等。

c)南方电网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CSGII):配变负荷数据、用户实时数据、用户电量数据等计量自动化数据;负控终端等负控系统信息;用户信息等营销管理数据、低压脱扣设备信息、停电检修管理信息、运行方式管理信息等生产管理数据。

d)电网GIS系统:配电网模型和图形、设备地理信息、用户供电路径信息等地理数据,并可根据需要生成配网正交图。

4.2.3典型建设方案4.2.3.1初期建设方案新建配电自动化主站应首先建设基础资源平台(BRP)。

在统一模型、数据接口标准和应用服务规范的基础上,实现数据采集与交换类及数据建模类功能,部署前置运行环境。

配电运行监视、在线拓扑分析、馈线故障处理、配电网控制调节及防误、运行状态标识操作、配网调度运行日志、用电运行监视、停电损失负荷统计、用户用电信息管理、WEB信息发布等基础应用功能应在建设初期整体建设,支撑相关业务功能的各类应用软件在统一的基础资源平台上实现。

配电自动化主站的软件配置除满足配电网运行监视和控制等基本功能外,在相应区域具备完备的“三遥”配电自动化终端前提下,可配置馈线自动控制功能。

4.2.3.2中期建设方案在中期建设阶段中,在信息量完整性和准确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随着系统数据的累积,逐步新增模块化的配电网在线分析功能。

在供电局下辖的某些区局配电自动化线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可在监视中心部署配电网在线状态估计模块,实现对配电网不良量测数据辨识的功能;在具备完善的配电网拓扑分析功能的基础上,部署配电网在线潮流计算功能,若对于自动化尚未完全覆盖的区域,需先行部署状态估计功能模块补全数据,再进行建设配电网潮流计算功能进行潮流估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