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运动学复习课件 2014.10.08

合集下载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课件

运动和力专题复习课件
详细描述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且这些力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公式表示
F1 + F2 + ... + Fn = 0
力的合成与分解
总结词
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 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
详细描述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合力和分力构成平行四边 形,合力方向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运动中的力
重力
01
定义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02
方向
竖直向下。
03
04
大小
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 到地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影响
重力是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的重 要因素,如自由落体运动、抛
体运动等。
摩擦力
定义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分类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 摩擦力。
方向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影响
摩擦力是影响物体运动的重要 因素,如滑动摩擦力可以作为 动力,滚动摩擦力可以减小运
力的平衡与相互作用
二力平衡条件
1 2 3
总结词
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详细描述
当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将保持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公式表示
F1 + F2 = 0
多力平衡条件
总结词
多力平衡是指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
位移公式
$x = v_0t + frac{1}{2}at^2$
速度公式
$v = v_0 + at$

新版人教版必修1《运动的描述》复习课(共24张PPT)学习PPT

新版人教版必修1《运动的描述》复习课(共24张PPT)学习PPT

(5)两图线相交的交点,表示物体在这时刻相遇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练习2】如图甲所示为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测速仪测车 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
据发出和接收到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速度。
图乙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 是p1、p2被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 ,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 播的速度是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 乙可知,汽车在接收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 进的距离是__1_7__m,汽车的速度是__1_7_.9___m/s。
【练习1】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
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的计算方法.
x 75cm,3、4间隔9.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v 练习册《第一章 综合测试》
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3)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x (3)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平均速度:v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x =x1-x2=340×(0.
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t (2)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_____m/s,方向_____ (填A→B或B→A).
0 1 2 3 45
x =x1-x2=340×(0.
p1
n1
p2
(5)两图线相交的交点,表示物体在这时刻相遇
(1)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s.
物体向东先做加速运动,接着做匀速运动,最后向东做减速运动。

高中2014届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复习课件

高中2014届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复习课件

路程和位移、速度和速率
Ⅱ(考纲要求)
1.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___来表示、对 点 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 线段 (2)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_____ 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 位移和路程 2. 初位置 位置 (1)位移:描述物体_____的变化,用从_______指向______ 末位置 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轨迹 (2)路程:是物体运动_____的长度,是标量.
图1-1-4
A.速度 B.位移 C.路程 D.平均速度 解析 运动过程中两人的速度方向不同;起点、终点都相 同,说明位移相同;因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 道的A点出发,在相同的时间内所走的路程相同;根据平 均速度公式,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 同.故应选A. 答案 A
考点三
对位移、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
平均速率由路 程和时间决定
无方向
它们的单位相同;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平均速
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典例2】
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 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 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 B,如图1-1-3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 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速度 3. (1)速度: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 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就是速度. (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 发生这段位移 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_____________所 x 用时间的比值,即 v = ,是矢量. t 某一时刻 (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_________ (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速率和平均速率 4. (1)速率:_________的大小,是标量. 瞬时速度 (2)平均速率:_____与____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 路程 时间 的大小.

高中物理 运动学总复习(共30张ppt)

高中物理 运动学总复习(共30张ppt)

(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出发点多远?
解析 (2) 追上甲车,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v

设乙车出发后经t′ 追上甲车

x1=12a 甲(t′+2)2=12×3×(t′+2)2=3t′2+22 m
x2=12a 乙 t′2=12×6×t′2=3t′2

v1=3×(t+2)=3t+6 两车距离的最大值

v2=6t
Δx=12a 甲(t+2)2-12a 乙 t2
由 v1=v2 得:t=2 s =12×3×42 m-12×6×22 m
=12 m
0 2t
t
例3:甲车以3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乙车落后2 s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6 m/s2的加速度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
运动学总复习
学习目标
1.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物 体运动的物理量并判断方向和计算大 小。 2.会根据 x-t 和 v-t 图像分析物体的运 动情况。 3.会用打点计时器测平均速度和瞬时 速度



有质量

形状 大小 参考
位移
地面
方向 速度 加速度
方向
位置变化 有向线段
单向直线
时间 时刻
速度变化快慢
初位置
末位置
看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的关系
加速度 瞬时
加速度
v0 at
v0t
1 2
at
2
v2 v02 2ax
vt
2
v0 v 2
aT 2



重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理(21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理(21张)-PPT优秀课件

SⅠ
SⅡ
SⅢ
SⅣ
SⅤ
0 v1
v2
v3
v4
v5
v1:v2:v31:2:3
s1:s2:s31:22:32
SⅠ:SⅡ:SⅢ = 1:3:5
2. 相等位移间隔
0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 (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v1
v2
v3
v4
v5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 (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t 2h g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 (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例1】从离地500m的高空自由落下一小球,取g=10m/s²,求: (1)经多长时间落地? (2)下落一半时间的位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 (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4)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相等
SⅠ
SⅡ
SⅢ
SⅣ
v0
T
T
T
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 (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SⅡ-SⅠ = aT 2 SⅢ-SⅡ= aT 2 SⅣ-SⅢ = aT 2 SⅤ-SⅣ= aT 2

SⅤ
T
v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 (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精美版
(3)中点位移速度公式:
v0
推导:
vs
2
v02 v2 2
vs 2
2
v02
2a(s) 2
v2
vs 2
2

第二章《运动学》复习课精品PPT-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运动学》复习课精品PPT-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三) 推 论
推 论1: 在 匀 变 速直 线 运 动 中 有
vt中
v0 v 2
v
x t
(三) 推 论
推 论1: 在 匀 变 速直 线 运 动 中 有
vt中
v0 v 2
v
x t
推论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 间内的位移差等于常数,即:
△x=x2-x1=x3-x2=…=xn-xn-1=aT2
推论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从开始时起, 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的比是
t1 : t2 : t3 :: tn 1 : 2 1 : 3 2 :: n n 1
(四) 运动可逆
(二) v—t图象的信息 物体从速度v匀减速到零的运动,可认为是从
推论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等于常数,即:
推论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从开始时起,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比, 即
(二) v—t图象的信息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来。 列车决定先以大小是0.
2. 加速度
物体从速度v匀减速到零的运动,可认为是从零匀加速到v。 △x=x2-x1=x3-x2=…=xn-xn-1=aT2
推论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从开始时起,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比, 即
o
t
2.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来。汽车 在刹车后的运动过程中,前 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中的平
均速度为 v1和v2 , 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中的平均速度
为 va和v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 (二) v—t图象的信息 t t t t t/s 3. 任意时间内的位移 推论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从开始时起,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比, 即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理 课件完美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理 课件完美版

SⅤ
T
v
SⅠ
SⅡ
SⅢ
SⅣ
SⅤ
T
T
T
T
T
(SⅣ+SⅤ+SⅥ) - (SⅠ+SⅡ+SⅢ) = 9aT 2
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1. 相等时间间隔
SⅠ
SⅡ
SⅢ
SⅣ
SⅤ
v1
v2
v3
v4
v5
SⅠ
SⅡ
SⅢ
SⅣ
SⅤ
0 v1
v2
v3
v4
v5
v1:v2:v31:2:3
s1:s2:s31:22:32
SⅠ:SⅡ:SⅢ = 1:3:5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完美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完美版
自由落体运动
1. 特点 (1)只受到重力,加速度为g. (2)初速为零。
2. 公式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完美版
vgt
h 1 gt2 2
v2 2gh
t 2h g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完美版
【例1】从离地500m的高空自由落下一小球,取g=10m/s²,求: (1)经多长时间落地? (2)下落一半时间的位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完美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知识梳 理 课件完美版
【例2】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
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5. 运动图像
(1)s-t 图 (2)v-t 图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规律总结
1 基本公式

《高一物理运动学》PPT课件

《高一物理运动学》PPT课件

核心例题 【例3】(1)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1,经过时间t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若 再经过时间t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1∶a2=?
(2)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速度为v2, 若撤去加速度大小a1时速度为v1,则v1∶v2=?
核心例题
【例4】有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第一个4s内的位移为24m,在第二个4s内的 位移为64m,求该物体的初速度及加速度?
说明:速度和加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 论是大小还是方向,都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加 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也没有直接的因 果关系;但是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 向。
三个核心公式
v vo at
x

v0t

1 2
at
2
2ax vt2 v02
核心实验
v x t
vt / 2 v
核心例题
【例6】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 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小石子摄在照片中,已知摄 影的曝光时间是0.02s,量得照片中石子运动痕迹 的长度为1.6cm。实际长度为100cm的窗框在 照片中长度为4.0cm,凭以上数据,你知道这个 子石子从多高的地方落下的吗?计算时,石子在 照片中0.02s内速度变化比起它此时的瞬时速度 来说可忽略不计,因而可把这极短时间内石子运 动当成匀速运动来处理。
运动学核心知识 方法
1.参照物、质点、时刻和时间、位移和路程
2.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3.加速度
核心概念
• 平均速度V=x/t • 瞬时速度V=△x/ △ t • 加速度a= △V/ △ t
运动学概念的辨析 加速度
(1)举实例分析以下几种运动情况: ①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为零 ②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 ③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④加速度恒定,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 ⑤加速度变化,速度大小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学复习
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大 C、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D、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9、图像(详见笔记)
例1:如图所示,三个物体甲、乙、丙的位移图像,在时间t1 内,(提示:图像只能表示物体沿着X轴运动)
v0=72km/h=20m/s
a=-5m/s2
vt v0 0 20 t s 4s 可见,汽车刹车4s后就停了 a 5
2 2 2 v v 0 20 0 ∴刹车后5s内通过的位移 x t 40m 2a 2 (5)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如图给出的是物体的运动图线,纵坐标v表示速 度,横坐标 t 表示时间,其中哪一个在现实生活
C B A
vC = vB +at=4+2=6m/s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匀减速运动的预判: 例1: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 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5m/s2, 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s,汽车通过的位移多大?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解:以v0方向为正方向
6、速度和速率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运动 快慢 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 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v x / t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 向跟 位移 的方向相同。 在变速运动中,v 随x或t选取的不同而不同,它只能粗略 地描述这段位移上或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 度,叫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 位置)的运动快慢。 (3)速率:瞬时速度的 大小 叫速率。是标量。 (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 与所用时间 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它是标量,它并不是平 均速度的大小。
(3)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 : t2 : t3 : 1 : ( 2 1) : ( 3 2 ) : : ( n n 1)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2011年天津高三统考)汽车前方120 m有一自行车正以6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 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 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 度大小为2 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2014年11月11日
(1)三者位移关系 甲=乙=丙 甲>乙=丙
(2)三者路程关系
(3)三者平均速度关系 甲=乙=丙 (4)三者平均速率关系 甲>乙=丙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三、题型分析
1、对平均速度公式的理解 例1: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 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解: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解析】 (1)设经 t1 秒,汽车追上自行车,由题 意得: v 汽 t1=v 自 t1+x,解得:t1=10 s. (2)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 m/s2, 设第二次追上 1 2 所用的时间为 t2,则 v 自 t2=v 汽 t2- at2,解得: 2 t2=12 s. v汽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用时 t3 秒, 则: t3= =9 s<t2, a 故自行车再次追上汽车前,汽车已停下.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 ,那么 在任意1s内 ( ) B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 秒的末速度大2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 秒内的初速度大2m/s
2014年11月11日
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时刻只能有一个 速度。
v v v
( B
)提示:同一
v t O t
O
t A
O
t B
O
C
D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解:若匀加速,画出运动的示意图如图示: A 1 B C 2 S1 S2=5m 3 S3 D
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时 间中点的瞬时速度 VAD=SAD/3=V1.5= VBC=5 m/s ∴SAD= 5 × 3=15m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例三、一个滑块沿斜面滑下,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 B、C三点,如图示,已知AB=6m,BC=10m,滑 块经过AB、BC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2s ,求 (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2)滑块在A、C点的瞬时速度 解:由匀变速运动的特点, a=ΔS/T2 =4/4=1m/s2 vB =VAC =16/4=4m/s vA = vB –at=4-2=2m/s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0+v汽 停止前汽车的位移:x 汽= t3 2 0+v汽 设经 t4 时间追上,则 v 自 t4= t, 2 3 解得:t4=13.5 s, 再经过 13.5 s 两车第二次相遇.
【答案】 (1)10 s (2)13.5 s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例二、一个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第二秒内的位移是5m,则前3 秒内的位移可能是 ( ) C A.大于15m B.小于15m C. 等于15m D.无法确定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5、时刻与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 应的是位置等 状态 量。 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 示。对应的是位移等 过程 量。
初始时刻 零时刻 第3秒末 第4秒初
第1秒
前2秒
第3秒
后2秒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以上结果对返回的匀减速运动也适用。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例2、一颗长度可忽略不计的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0射入木块。 恰好能穿过三块紧挨着的竖直放置的固定木板,设子弹依次 穿过木板1、2、3,且在木板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若子弹穿过每块木板所需时间相同,则这三块木板沿 子弹运动方向上的厚度之比dl:d2:d3= 5:3:1 . (2)若三块木板沿子弹运动方向上的厚度均相同,则子弹 1) : 1 穿过木板1、2、3所需时间之比t1:t2:t3= ( 3 2 ) : ( 2 .
2、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叫做参 考系
⑴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不一

⑵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通常选择地面做参考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4、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 运动轨迹 的长度,是标量。 (2)位移:描述物体 位置 变化的物理量,是从物体运 动的 初位置 指向 末位置 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位移大小: 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 位移方向: 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如果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则位移大小就等于路程。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5、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 如自由落体运动
(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1)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
x1 : x2 : x3 : 12 : 22 : 32 : : n 2
(2)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
xI : xII : xIII : 1 : 3 : 5 : : (2n 1)
运动学复习
运动学复习课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一、基本概念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它是一种 理想化模型 。
物体能简化成质点的条件是: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 形状和大小 对研究物体运动无影响,才可以把物体简化 _____________ 为质点。(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无关)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7、加速度
是描述速度变化 快慢和方向 的物理量,是矢量。
v 是速度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a t
当a与v方向相同时加速 当a与v方向相反时减速
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变化△v的方向相同。
重力加速度g:物体只受 重力 而产生的加速度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不同位置g的数值一般不同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2、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问题 例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4m/s, 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则在这1s内该物体( AD) A、位移大小可能大于4m B、位移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10m/s2
例2、篮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地撞击篮板后以8m/s的速度 反向弹回,球与板的接触时间为0.1s,则篮球在水平方向 的平均加速度为 180 m/s2,方向为 与8m/s方向相同 。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不变的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_______ 同向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____ 分类 2. 反向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____
2014年11月11日
运动学复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1. 三个基本公式 vt=v0+at ; 速度公式:_________ 位移公式:s=v0t+1at2; 2 2 位移速度关系式: v2 - v t 0=2as .
Ⅱ(考纲要求)
三个推论 2. 恒量,即x2 (1)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等于____ aT2 -x1=x3-x2=…=xn-x(n-1)=___ .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一半,还等于_________ 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____ 中间时刻 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公式: v =v0+vt=v t . 2 2 2 2 x v + v 0 t.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v =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