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水利枢纽设计说明书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任务书

水利枢纽毕业设计任务书一、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某水库工程是河北省和水利部“八·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
该工程是以供水、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为主的大型控制枢纽工程。
青龙河流域水量充沛,控制流域面积634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9.6亿m3,是滦河流域较大的一条支流。
但由于降雨、径流的年际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必须修建大型控制工程调节水量,丰富的水资源才能得以充分开发利用。
水库按满足秦皇岛市生活、工业用水和滦河中下游农业用水的需要设计,工程规模是:正常蓄水位141 m,调节库容7.09亿m3,水库库容系数0.77,水量利用系数为70%。
坝后式电站装机容量20Mw。
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的规定,一期工程为二等工程,大坝为2级建筑物,正常应用洪水为100年一遇,非常运用洪水为1000年一遇。
辅助建筑物按Ⅲ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Ⅳ级设计。
枢纽建筑物包括电站坝段、底孔坝段,溢流坝段、两岸非溢流坝段及发电厂等部分。
坝型为碾压混凝土坝。
底孔坝块两个,孔口进口后接,深式压力管道,进口底高程90.0m,最大单孔泄流量900m3/s。
溢流坝共x孔,孔宽xm,装设8x8m弧形钢闸门。
溢流面采用WES 曲线,堰顶高程??m,最大泄量3200m3/s,下游防洪允许单宽流量160m3/s,泄水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采用宽尾墩与消力池联合消能方式,枢纽工程总泄量5000m3/s。
水电站为3级建筑物,正常运用洪水为30年一遇,非常运用洪水为200年一遇,电站装机容量20MW,多年平均发电量为6275x104kwh.。
二、设计基本资料(参见附录一)三、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一)设计任务本设计是根据实际工程资料进行模拟设计,仿照原设计或采用新的方案进行设计。
设计任务如下:1、根据地形、地质、筑坝材料、水文气象、施工条件和枢纽建筑物的组成等因素进行坝轴线选择。
2、根据已知基本资料选择坝型。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报告书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设计书平山水利枢纽设计说明书Ⅰ枢纽布置一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1水库枢纽建筑物组成根据水库枢纽的任务,该枢纽组成建筑物包括:拦河大坝、溢洪道、水电站建筑物、灌溉渠道、水库放空隧洞(拟利用导流洞作放空洞)、筏道。
2工程规模根据SDJ12-78《水利水电工程枢纽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以及该工程的一些指标确定工程规模如下:(1)各效益指标等别:根据枢纽灌溉面积为20万亩,属Ⅲ等工程,工程规模为中型;根据电站装机容量9000千瓦即9MW,小于10MW,属Ⅴ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小(2)型;根据总库容为2.00亿m3,在10~1.0亿m3,属Ⅱ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2)型。
(2)水库枢纽等别:根据规规定,对具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电工程,各效益指标分属不同等别时,整个工程的等别应按其最高的等别确定,故本水库枢纽属于Ⅱ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2)型。
(3)水工建筑物的级别:根据水工建筑物级别的划分标准,Ⅱ等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为2级水工建筑物,所以本枢纽中的拦河大坝、溢洪道、水电站建筑物、灌溉渠道、水库放空隧洞为2级水工建筑物;次要建筑物筏道为3级水工建筑物。
二各组成建筑物的选择1泄水建筑物的选择土石坝最适合采用岸边溢洪道进行泄洪。
在坝轴线下游300m处的两岸河谷呈马鞍型,右岸有垭口,布置正槽式溢洪道。
采用正槽式溢洪道可以节省土石方开挖量,若布置在基岩上,可以节省混凝土衬砌工程量,并有利于工程安全。
由于正槽式溢洪道全部是开敞的,正向进流,水流平顺,泄洪能力大,结构比较简单,运行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管理和维修。
2其它建筑物型式的选择(1)灌溉引水建筑物由于主要灌区位于河流右岸,但右岸坝区破碎深达60m的钻孔岩芯获得率仅为20%,岩石裂隙十分发育,可以考虑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将溢洪道布置在右岸。
(2)水电站建筑物由于土石坝不宜采用坝式和坝后式厂房,而宜采用岸边引水式厂房,采用单元供水式引水发电较为合理。
课程设计平山水利枢纽设计

课程设计平山水利枢纽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平山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及在我国水利建设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水利枢纽设计的主要参数,如库容、坝高、泄洪设施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了解水利工程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合理性,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水利枢纽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水利枢纽工程的分析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他们为我国水利事业做贡献的意愿。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责任和使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探究性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水利工程有初步的认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水利枢纽工程基本概念:介绍水利枢纽的定义、分类及功能,结合课本第二章内容,让学生了解水利枢纽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平山水利枢纽工程概况:详细介绍平山水利枢纽的地理位置、主要设施、工程规模等,关联课本第三章实例分析。
- 库容、坝高、泄洪设施等设计参数- 水利枢纽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3. 水利枢纽设计原理:讲解水利枢纽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流程,结合课本第四章内容,使学生掌握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 设计合理性分析- 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措施4. 水利枢纽模型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组设计简单的水利枢纽模型,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关联课本第五章实践操作。
土石坝设计实例

说明:本设计中部分步骤与课程设计任务书不符,本例仅作为设计参考,内容有多处错误。
平山水利枢纽设计计算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目录1 基本资料及设计数据 (1)1.1基本资料 (1)1.2设计数据 (2)2 枢纽布置 (4)2.1 枢纽的组成建筑物及等级 (4)2.2各组成建筑物的选择 (4)2.3 枢纽总体布置方案的确定 (5)3 土石坝设计 (6)3.1坝型选择 (6)3.2坝体剖面设计 (7)3.3防渗体设计 (8)3.4 坝体排水设计 (9)3.5 反滤层和过渡层 (9)3.6 护坡设计 (11)3.7 顶部构造 (11)3.8 马道和坝顶、坝面排水设计 (11)3.8 地基处理及坝体与地基岸坡的连接 (12)3.9 渗流计算 (12)3.10 坝坡稳定计算(只作下游坡一个滑弧面的计算) (14)4 溢洪道设计 (16)4.1 溢洪道路线选择和平面位置的确定 (16)4.2 溢洪道基本数据 (16)4.3 工程布置 (16)4.4溢洪道水力计算 (17)4.5构造设计 (2)4.6地基处理及防渗 (2)5 设计成果说明 (8)附图一:枢纽布置平面图 (8)附图二:坝轴线处地质剖面图 (8)1 基本资料及设计数据1.1基本资料1.1.1概况平山水库位于G县城西南3公里处的平山河中游,该河系睦水的主要支流,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为556平方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31平方公里;沿河道有地势比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比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自南向东由高变低.最低高程为62.5m左右;河床比降3 ‰,河流发源于苏塘乡大源锭子,整个流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下游盛产稻麦,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木材,竹子等土特产.由于平山河为山区性河流,雨后山洪常给农作物和村镇造成灾害,另外,当雨量分布不均时,又易造成干旱现象,因此有关部门对本地区作了多次勘测规划以开发这里的水利资源。
1.1.2枢纽任务枢纽主要任务以灌溉发电为主,并结合防洪,航运,养鱼及供水等任务进行开发。
平山水利枢纽水工课程设计(使用版)

(2-2)
式中: 为波高,
,m;
m 为土坝上游坝坡坡率,初拟时可取为 3;
n 为上游糙率,上游拟采用浆砌块石护坡,取为。
安全加高 根据坝的等级和运用情况,按表 2-1 确定。
表 3-1
安全加高 的取值(m)
坝的级别
1级
2级
3级
4、5 级
设计
1
校核
山区、丘陵区 平原、滨海区
(4)放空建筑物可利用导流隧洞,导流隧洞底部高,直径,上游土石围堰顶部高程, 下游土石围堰项部高程。 筑坝材料
坝轴线下游~3.5km,土料储量丰富,质量可满足筑坝要求。砂料在坝轴线上、下游~的 河滩开采,石料可在坝轴线下游左岸的山沟里开采,材料的性质及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
土壤类别 干容重(kN/m3) 最优含水量(%) 孔隙率(%) 内摩擦角 粘着力(kN/m2) 渗透系数 (cm/s)
下而上依次为、、。 心墙的断面尺寸
本土石坝的防渗体为粘土心墙。 (1)位置
粘土心墙位于土石坝断面的中心线,心墙底部设置齿墙。 (2)心墙断面尺寸
顶宽:心墙顶部的水平宽度应满足用施工机械碾压的要求,一般不小于 3m。本设计中 可取为 4m。
坝顶高程 坝顶高程分别按设计情况和校核情况计算,取两者之大者,并预留一定的沉降值。
土坝坝顶高程=水库静水位(设计水位或校核水位)+坝顶超高 d 坝顶超高 d=风吹的雍高 e+波浪的爬高 +安全加高
风吹的雍高 e =
(2-1)
式中:K 为综合摩阻系数,不同研究者所建议的 K 值有所不同,一般取值范围为×10-3~5 ×10-3,计算时可取×10-3;V 为设计风速,m/s;D 为吹程,km;H 为水库水域的平均水深, m; 为风向与坝轴线法线方向的夹角。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完整版

《坝工课程设计》平山水利枢纽设计计算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目录1 基本资料及设计数据 (1)1.1基本资料 (1)1.2设计数据 (2)2 枢纽布置 (4)2.1 枢纽的组成建筑物及等级 (4)2.2各组成建筑物的选择 (4)2.3 枢纽总体布置方案的确定 (5)3 土石坝设计 (6)3.1坝型选择 (6)3.2坝体剖面设计 (7)3.3防渗体设计 (8)3.4 坝体排水设计 (9)3.5 反滤层和过渡层 (9)3.6 护坡设计 (11)3.7 顶部构造 (11)3.8 马道和坝顶、坝面排水设计 (11)3.8 地基处理及坝体与地基岸坡的连接 (12)3.9 渗流计算 (12)3.10 坝坡稳定计算(只作下游坡一个滑弧面的计算) (14)4 溢洪道设计 (16)4.1 溢洪道路线选择和平面位置的确定 (16)4.2 溢洪道基本数据 (16)4.3 工程布置 (16)4.4溢洪道水力计算 (17)4.5构造设计 (2)4.6地基处理及防渗 (2)5 设计成果说明 (8)附图一:枢纽布置平面图 (8)附图二:坝轴线处地质剖面图 (8)1 基本资料及设计数据1.1基本资料1.1.1概况平山水库位于G县城西南3公里处的平山河中游,该河系睦水的主要支流,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为556平方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31平方公里;沿河道有地势比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比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自南向东由高变低.最低高程为62.5m左右;河床比降3 ‰,河流发源于苏塘乡大源锭子,整个流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下游盛产稻麦,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木材,竹子等土特产.由于平山河为山区性河流,雨后山洪常给农作物和村镇造成灾害,另外,当雨量分布不均时,又易造成干旱现象,因此有关部门对本地区作了多次勘测规划以开发这里的水利资源。
1.1.2枢纽任务枢纽主要任务以灌溉发电为主,并结合防洪,航运,养鱼及供水等任务进行开发。
土石坝设计说明书(平山水利枢纽设计计算说明书)_百度文库

- 15 -
计算情况 Q B i 假设h0 0A 0c 0R n 0C 0000 KACR= 00QKi =
设计水位 1340 79 13 0.936 73.944
80.872 0.9143 0.03 32.839 2321.9
1340.6 校核水位 1660 79 13 1.065 84.135 81.13 1.037 0.03 33.536 2873.3
设计说明书
- 14 - 比107.50m
要低,所以引水渠实际的流速均比4ms 要小,均能满足要求。 2)控制堰最大泄流能力的验算 计算所需闸门总净宽为70m(校核洪水时),而整个闸室宽79m,从定性分析可知满足最大泄流量的要求。 3)泄槽水面线的计算 (1) 基本公式
1658.9 (4) 泄槽水面线计算 假设堰下泄槽起始断面的计算水深取泄槽临界水深, 设计洪水位(正常蓄水位):13.08khhm==,()2010.010.945hhm假设=+= 校核洪水位:13.56khhm==,()2010.011.076hhm假设=+= 采用分段求和法,按水深进行分段,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9 水面线曲线如图1-12所示。 4. 掺气水深的计算 (1) 自然掺气开始发生点的计算 L按经验公式计算:0.5314.7,Lqq3 m 其中为单宽流量sm =× 设计:0.53 134014.765.9179Lm骣÷ ç=?÷ç÷ ç桫 校核:0.53 166014.773.8379Lm骣÷ ç=?÷ç÷ ç桫 取65.91Lm。 (2) 掺气水深计算 根据美国“水力设计准则”(Hydraulic Design Criteria)提出的公式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100.2sin0.701log0.8261 51aaWaVcVVqhhBhC q骣÷ ç==?ç÷ç÷+桫= >-适用于 式中:aWCVV+a—空气体积V与气水混合体积之比 ;( )q--×3 m单宽流量, sm 。 设计01.4199h设 校核01.394h校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指导书及基本资料(平山水利枢纽设计-土石坝-2015版)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平山水利枢纽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年级:2012级时间:2015年6月22日~30日指导教师:水电1班,佘成学水电2班,周伟水电3班,程勇刚水电4班,赖国伟水电5班,李民水电6班,何金平设计题目:平山水利枢纽设计几点要求(1)按时到设计教室进行课程设计。
不得迟到、早退,指导教师将随机抽查点名。
(2)独立完成。
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但不得抄袭。
凡发现抄袭的情况,抄袭者和被抄袭者的成绩一律判为不及格。
一经发现,决不姑息。
(3)不得在设计室内进行与课程设计无关的活动,不得大声喧哗。
(4)按时完成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设计成果于2014年6月30日(第18周周二)下午4:00各班按班级收齐后交到水电系办公室,过期不候(也可与各班指导老师联系,统一交到各班指导老师的办公室)。
一律不得缓交。
课程设计的目的(1)培养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2)训练同学们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平山水利枢纽设计基本资料详见“平山水利枢纽设计基本资料”。
设计内容:(1)枢纽布置(2)土坝设计(3)溢洪道设计详细要求附后。
需要提交的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含计算)1份,不少于20页。
(2)完成设计图纸3张,其中:平面布置图一张,直接手绘在提供的平面图上;枢纽下游展视图和溢洪道纵剖面图绘在一张50×75cm的绘图纸或坐标纸上,或用CAD绘制在A3图纸上;土坝典型断面图和土坝及溢洪道的细部结构绘在一张50×75cm的绘图纸或坐标纸上,或用CAD绘制在A3图纸上。
时间安排本次课程设计从6月22日(第17周周一)开始,到30日(第18周周二)结束,共7天时间。
其中:熟悉设计资料和枢纽布置1天土坝设计及说明书编写2天溢洪道设计及说明书编写2天绘图及成果整理2天“平山水利枢纽设计”基本内容1.设计资料详见“平山水利枢纽基本资料”。
2.枢纽布置主要应完成枢纽组成、枢纽等别及建筑物级别确定、各主要建筑物型式确定、各主要建筑物位置确定(即枢纽布置的比较和选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山水利枢纽设计计算书学院:水利水电学院班级:水电5班姓名:***学号:*************目录一、综述 (3)1.1 工程概况 (3)1.2 枢纽任务 (3)1.3 设计基本资料 (3)二、坝址水文特性 (4)三、枢纽及库区地形地质条件 (5)3.1 坝址、库区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 (5)3.2 筑坝材料 (5)四、枢纽建筑物选型及枢纽总体布置 (6)4.1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的级别、洪水标准 (6)4.2 枢纽建筑物选型 (8)五、土石坝设计 (10)5.1 选择土石坝的类型 (10)5.2 土石坝的剖面设计 (11)5.5 土石坝的构造设计 (14)5.3 渗流稳定计算 (16)5.4 坝坡稳定分析计算 (19)5.6地基处理及与岸坡连接 (23)六、正槽溢洪道设计 (24)6.1 正槽式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24)6.2 溢洪道的孔口尺寸确定 (24)6.3 溢洪道泄槽设计 (27)6.4 溢洪道消能设计 (31)6.5 溢洪道细部结构设计 (33)一、综述1.1 工程概况平山水库位于湖北省某县平山河中游,该河系睦水的主要支流,全长284公里,流域面积为556平方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491平方公里;平山河是山区性河流,河床比降3‰,沿河道有地势比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自南向东由高变低。
最低高程为62.5左右。
1.2 枢纽任务该枢纽以灌溉发电为主,并结合防洪、航运、养殖、给水等进行开发。
1.3 设计基本资料1..水库规划资料(1)正常蓄水位:113.0m(2)设计洪水位:113.1m (百年一遇)(3)校核洪水位:113.5m (千年一遇)(4)死水位:105.0m(发电极限工作深度为8m)(5)灌溉最低库水位:104.0m(6)水库总库容:2.0亿m³(7)水库有效库容:1.15亿m³=7.35 m³/s,相应的下游水位63.20m;(8)发电调节保证流量Qp(9)发电最大引用流量Qmax=28 m³/s,相应的下游水位68.65m;(10)设计情况下,溢洪道下泄流量Q%1=840 m³/s,相应下游水位72.65m。
(11)校核情况下,溢洪道下泄流量Q%1.0=1340m3/s,相应下游水位75.30m。
(12)水库淤积高程85.00m。
2.枢纽组成建筑物设计条件(1)主坝:沿坝轴线布置。
(2)河岸溢洪道:堰顶高程为107.5m。
(3)水电站:装机容量为9000kw,三台机组,厂房尺寸为30.0×9.02m,引水隧洞直径3.50m,尾水底板高程62.0m。
(4)放空建筑物可利用导水隧洞,洞底高程为70.0m,洞直径5.0m,上游土石围堰顶部高程85.0m,下游土石围堰顶部高程70.0m.3.力学参数基岩允许抗压强度2MPa,混凝土与基岩摩擦系数f=0.58。
基岩的内摩擦系数f=0.7,凝聚力C=0.5MPa,容重 =26KN/m³。
4.其他坝顶设有公路,枢纽工程的对外交通有水路、公路、铁路。
坝区地震烈度5~6度,设计时不考虑。
二、坝址水文特性暴雨洪峰流量Q%05.0=1860m³/s,Q%5.0=1550 m³/s ,Q%1=1380 m³/s。
多年平均流量13.34m³/s,多年平均水量4.22亿m³,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0m/s,水库吹程8km,多年平均降雨次数48次/年,库区气候温和。
三、枢纽及库区地形地质条件3.1 坝址、库区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平山河流域多为丘陵山区,在平山河上游都为大山区,河谷山势陡峭,河谷边坡一般为60°~70°,地势高差都在80~120m,河谷冲割很深,河床一般为100m左右,河道弯曲相当厉害,枢纽布置处成S形,沿河滩及坡积层发育,在坝轴下游300m处的两岸河谷呈马鞍形,起覆盖物教厚,岩基产状凌乱。
靠坝址上游有泥盆五通沙岩,坝址下游有二叠纪灰岩,坝轴线位于五通沙岩上。
在平山咀以南,即石灰岩与沙岩分界处,发现一大断层,其走向近东西,倾向大致向北西,在坝轴线左侧的为五通沙岩,特别破碎,产状凌乱,两岸岩石破碎,岩石的隐裂隙很发育。
岩石的渗水率都很小,两岸多为0.001~0.01升/分。
坝址覆盖层沿坝轴线厚度达1.5~5.0m,K=104-cm/s,浮容重γ=10.4KN/m³,内摩擦角ϕ=35°。
浮3.2 筑坝材料坝轴线下游1.5~3.5km,土料储量丰富,质量可满足筑坝要求,砂料在坝轴线上下游1.0~3.0km的河滩开采,石料可在坝轴线下游左岸的山沟里开采,材料的性质及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四、枢纽建筑物选型及枢纽总体布置4.1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的级别、洪水标准4.1.1 枢纽建筑物组成根据设计资料中规定的枢纽任务来确定。
主要有拦洪蓄水的挡水建筑物,宣泄洪水的泄水建筑物,灌溉用的引水建筑物,检修用的放空建筑物,发电、变电、配电的厂房、开关站等建筑物,等等。
4.1.2 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的级别、洪水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的等别,应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确定。
永久性建筑物的级别,应根据其所属工程等别及其重要性确定。
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以及所给资料中的指标确定工程规模、洪水标准如下:(1)分项等别:根据总库容为2.0亿m3,在10~1.0亿m3之间,属Ⅱ等工程;根据电站装机容量9000千瓦即9MW,小于10MW,属Ⅴ等工程;。
(2)枢纽等别:根据规范规定,对具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电工程,各效益指标分属不同等别时,整个工程的等别应按其最高的等别确定,故本水库枢纽为Ⅱ等工程。
(3)水工建筑物的级别:根据水工建筑物级别的划分标准,Ⅱ等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为2级水工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3级水工建筑物。
故本枢纽中的土石坝、溢洪道、发电建筑物、导流隧洞、放空隧洞均为2级水工建筑物。
(4)水工建筑物的洪水标准:根据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重现期),2级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为500~100年,土石坝校核洪水标准为5000~2000年。
从经济角度考虑,选取该枢纽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取100年(P%1),校核洪水标准取2000年(P%05.0),该水库规划成果中校核洪水位为千年一遇。
4.2 枢纽建筑物选型4.2.1 坝轴线选择根据坝址地形图中给定的坝轴线布置大坝。
4.2.2 枢纽各建筑物的选型1. 挡水建筑物:在该坝址可能采用的坝型有重力坝、拱坝、土石坝。
(1)重力坝方案:重力坝主要依靠自身重量在地基上产生的摩擦力和坝与坝基之间的凝聚力来抵抗坝前水压力,维持自身稳定。
要求地基具有足够的强度、整体性、均匀性、抗渗性、耐久性。
但由于坝址处两岸坡积层发育,河谷覆盖层厚达1.5~5.0m,若建重力坝清基开挖量大。
并且重力坝体积大,需消耗大量水泥和材料,运输不便,当地材料也未能充分利用,建重力坝不经济。
(2)拱坝方案:拱坝对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要求比重力坝高。
适合建于断面为“V”字形的高山峡谷中,河谷对称缩窄处,以使拱座下游有较多岩体保持抗滑稳定。
要求坝址岩石尽量坚硬致密、质地均匀,两岸坝座附近边坡岩体稳定、整体性好。
而该枢纽坝址处河谷宽度和最大坝高之比L/H较大,不能发挥拱的作用;坝址位于“S”形河湾上,下游河谷断面扩大,右岸岸坡平缓,坡积层发育,左岸下游存在一个大断层,对拱坝稳定极为不利。
故不适宜建拱坝。
(3)土石坝方案:土石坝对地形地质要求低,几乎任何不良的坝址地基和深层覆盖层经过处理后都可填筑土石坝,可就地取材,节省大量水泥、钢材,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
该枢纽坝址附近砂土石料储量丰富,质量满足筑坝要求。
通过上述论证,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特性、建筑材料、施工周期等,挡水建筑物选用土石坝。
2.泄水建筑物对于土坝,不宜通过坝身泄流,可考虑采用溢洪道或隧洞泄水。
由于该枢纽坝址右岸有一垭口,故适宜在垭口处修建溢洪道。
采用正槽式溢洪道,过堰水流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水流平顺,泄洪能力大。
结构简单,施工运行方便。
3.水电站建筑物土石坝坝身不能开孔,不宜建坝式水电站,较好的方案是建引水式水电站。
4.放空建筑物为布置方便和减小开挖量,可利用导流隧洞作为水库放空洞,均为有压隧洞。
洞底高程70.0m,直径5.0m。
4.3 枢纽总体布置挡水建筑物即土石坝,位于主河床,直线布置在地形图所示坝址线处;泄水建筑物,即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右岸天然垭口处;发电建筑物中,厂房布置在大坝下游右岸地势较平坦经开挖的基岩上,开关站布置在厂房旁边;施工导流洞及水库放空洞:布置在右岸的山体内,以减小隧洞长度和避开断层。
协调各建筑物布置要求,最后确定枢纽布置,绘制在平面布置图上(见坝址地形图)。
五、土石坝设计5.1 选择土石坝的类型土石坝根据施工方法分为碾压式土石坝、水力冲填坝、水中倒土坝。
其饭中碾压式土石坝便于机械化施工,速度快、缩短工期,质量易保证,是应用最广泛的坝型,故采用碾压式土石坝。
碾压式土石坝又分为均质坝、心墙坝、斜墙坝等。
现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各种坝型优缺点分析如下:1.均质坝:坝体材料单一,施工工序简单,干扰少;坝体防渗部分厚大,渗透比降较小,有利于渗流稳定和减少坝体的渗流量,此外坝体和坝基、岸坡及混凝土建筑物的接触渗径比较长,可简化防渗处理。
但是,由于土料抗剪强度比其他坝型坝壳的石料、砂砾和砂等材料的抗剪强度小,故其上下游坝坡比其他坝型缓,填筑工程量比较大。
坝体施工受严寒及降雨影响,有效工日会减少,工期延长,故在寒冷和多雨地区的使用受限制,故不选择均质坝。
2.斜墙坝:斜墙坝与心墙坝,一般的优缺点无显著差别,粘土斜墙坝沙砾料填筑不受粘土填筑影响和牵制,沙砾料工作面大,施工方便;考虑坝址的地质条件,由于坝基有破碎带和覆盖层,截水槽开挖和断层处理要花费很多时间,并且不容易准确的预计,斜墙截水槽接近坝脚,处理时不影响下游沙砾料填筑,处理坝基和填筑沙砾料都有充裕的时间,工期较心墙坝有把握;土料及石料储量丰富,填筑材料不受限制。
3.心墙坝:心墙位于坝体中间而不依靠在透水坝壳上,其自重通过本身传到基础,不受坝壳沉降影响,依靠心墙填土自重,使得沿心墙与地基接触面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有利于心墙与地基结合,提高接触面的渗透稳定性;使其因坝主体的变形而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小,粘土用量少,受气候影响相对小,粘土心墙冬季施工时暖棚跨度比斜墙小。
移动和升高较便利。
综合以上分析,最终选择粘土心墙坝。
5.2 土石坝的剖面设计土石坝的断面尺寸拟定包括坝顶宽度、上下游坝坡坡度、坝顶高程、坝高、心墙断面尺寸、排水设施设置等。
1.坝顶宽度土石坝坝顶宽度根据运行、施工、构造、交通和人防等方面的要求综合研究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