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卡片:赵州桥
赵州桥历史资料

赵州桥历史资料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赵州桥历史资料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州桥上的仙迹,主要指传说中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这些仙迹常常成为游人津津乐道的最有趣内容之一,来到赵州桥也都要首先寻觅看个究竟。
这是关于赵州桥的一段最有名的传说。
相传从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
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
在古代,它的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了汹涌的洪流。
因此,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
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
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四方。
远近居民都怀着惊喜的心情,争先恐后地前来参观。
这个奇迹甚至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
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了“太阳”,一边又装上了“月亮”,要在桥上走过。
这还不算,张果老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便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行走。
这时,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便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不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
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
从此,桥上留下了几处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荣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沟;还有鲁班托桥的手印。
赵州桥知识点总结

赵州桥知识点总结赵州桥的历史赵州桥的历史可追溯到隋代,原名永定桥,隋炀帝即位后,下令整修渤海地区灌溉工程,隋文帝扩建了前身,成为永定大桥。
唐代时改名为赵州桥,即今天的名字。
它是中国古代黄河上最古老的桥梁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一座重要的巨型拱桥。
在明清时代,桥面曾加高、加大、加固多次。
赵州桥还具有长达一千年的使用历史,桥上的石刻、碑铭等多种历史生活痕迹,使它成为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之一。
赵州桥历来是中国工程史上的一颗明珠。
它以其较高的技术水平、复杂的结构、巍峨的气势和雄浑的艺术风格,为研究中国古代桥梁技术、河道治理、水利工程和军事防御等方面的学术提供了诸多珍贵资料。
赵州桥的结构赵州桥全长惟57.3米,全宽为十二匣五分四寸,是中国古代一座重要且保存完好的天然石拱桥。
其特点主要包括:1. 桥型独特:赵州桥采用了悬索结构设计,是中国古代桥梁中的典范之一。
桥身是一座平直的石拱桥,具有中间三个拱门和两个副拱门,而两边则是石栏杆和刻有龙纹的石狮。
整座桥梁长约68米,宽约7.3米。
2. 精湛的工艺:赵州桥的建筑工艺十分精湛,特别是拱桥的设计和建造,展現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桥身采用汉白玉、花岗石构建,平整坚硬,硬度大而不开裂。
制成横石由桥垵台上飛来,一字一板地把砥柱下面墩飞到位上。
3. 华丽的装饰:赵州桥上还有一些修饰性的石刻和浮雕,包括石狮子、螭首和龙纹等。
这些装饰构件使得赵州桥更加庄重、豪华,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赵州桥的意义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珍贵遗产,不仅在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的杰出代表。
它的存在与发展,源于古代修桥的建筑师和工匠们智慧和技术水平,在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 文化价值: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珍贵遗产,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代表之一。
桥梁建筑是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多孔拱桥,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桥梁建筑方面的超凡造诣。
赵州桥简介

建筑特色
● 选址特点
● 赵州桥的合理选址是它成为千年古桥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春将赵州桥的基址选在洨河的粗砂之地, 是因为以粗砂为根基可提升桥梁的承重力度,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 现代勘测表明,赵州桥的桥址区域地层分布稳定,地基土主要以密实的粉质粘土为主,中间有粉 土和砂土夹层,是修建这种特大跨度单孔桥梁的比较理想的场所。根据化验分析,这种土层基本 承载力为34吨/平方米,并且粘土层压缩性小,地震时不会产生砂土液化,属良好天然地基。其稳 定的地基基础是这座古老的桥梁能承受多次地震考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 赵州桥的桥台为低拱脚、浅基础、短桥台。直接建在天然砂石上,并在此基础上用5层石条砌成桥 台,每层较上一层都稍出台。
结构特点
● 一、敞肩圆弧拱 :两个拱肩部分各建两个对称的小拱,伏在主拱的肩上。符合结构力学原理,增 加排水面积16.5%,节省石料。
● 二、跨度大,弧形平:采取单孔长跨形式,河心不立桥墩多不利于泄洪的特点。
● 1955年,赵州桥修缮工程开始施工。
● 1958年,赵州桥修缮工程全部竣工,为赵州桥第八次修缮。此次修缮对赵州桥进行了全面测量和 修整,整个工程采用原来的护拱石、钩石、腰铁、铁拉杆和收分五种做法,还在桥面上下加设了 二粘三油防水层(二层防水亚麻布和三层沥青),防止漏水腐蚀现象发生。桥面的所有栏板、望 术按早期式样新制。
● 1961年3月4日,安济桥(大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赵州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7月22日,赵州桥被中国侨联评为第 十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赵州桥一景
历史沿革
● 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已有1400余年历史。
赵州桥拓展资料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 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卢沟桥
北京的十七孔桥
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
北京颐和园的彩虹桥
圆明园的会心桥
南京长江大桥
西藏、西双版纳、四川的索桥
广西、云南、贵州等省的风雨桥 (廊桥)
江南乡间石桥
城市立交桥
江苏宝带桥
江南石桥
风雨桥Leabharlann 亭桥飞瀑桥的故事鹊 桥
断桥残雪
桥与艺术
清明上河图桥
水粉画桥
水彩画桥
谢 谢
赵州桥安济桥河北赵县洨河有一座石拱桥叫赵州桥由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距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
赵州桥(安济桥)
河北赵县洨河有一座石拱 桥叫赵州桥,由中国隋代著名 的桥梁工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 造,距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 历史。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
桥有九米多宽,中间行马车,两旁走人。
大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 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在大桥洞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型的小桥洞,又叫做 “敞肩拱”,直到19世纪中叶,才在欧洲国家出现,比赵 州桥晚1200多年。
平时,河水从大桥 洞流过。
发大水的时候,河 水还可以从四个小 桥洞流过。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介绍赵州桥100字

介绍赵州桥100字
赵州桥历史悠久,到现在已经有1900多年了,它是目前我国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古建筑,同时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这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并参加设计的,它特别雄伟,桥长50多米,桥宽九米多,横跨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这座石拱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大小不一的小桥洞,这样的设计,在世界建桥史上是一种创举,而且这样做还能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这座桥也特别美观,墙面两侧的石栏板上刻着嬉戏玩耍的龙群。
赵州桥

赵州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
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桥长64.4.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敝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两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敝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肩部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赵州桥的施工方案极为科学巧妙。
拱洞有两种砌筑法,一种是横向联式砌筑法,另一种是纵向并列式砌筑法。
横向联式砌筑的拱洞是一个整体,比较结实,但这种砌筑法要搭大木架,而且必须整个拱洞竣工才能拆除木架,施工期较长。
纵向并列砌筑法是把整个大桥沿宽度方向用28道独立拱券并列组合起来。
每道拱券单独砌筑,合龙后自成一体。
这样,砌完一道拱后,移动承受拱券重量的木架,再砌相邻的一道拱,一道一道的砌筑。
这种砌筑法优点是,既节省搭木架的材料,又便于移动木架分别施工,并且以后也容易维修。
因为每道拱券都能独立承受重压,28个拱券拼成一个大拱券,如果某一道拱券损坏了,可以部分施工维修,不影响整个桥身安全。
但是,利用纵向并列砌筑法,并列的拱券之间缺乏联系,整体结构并不结实。
李春建造赵州桥的时候,大胆采用并列砌筑法,是由于他充分考虑到洨河水文情况和施工进度的矛盾。
在当时的生产水平条件下,建造这座大石桥不可能短期竣工,而洨河冬枯夏涨,但如果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即使遇上洪水,也不会太受影响。
李春为了克服纵向并列联砌筑法整体结而不实的缺点,先用9条两端带帽头的铁粱横贯拱背,串连住28道拱券,加强横向联系,再把两块毗邻的拱石用双银锭形的腰铁卡住,然后在桥的两侧各有6块长1.8米、外头向下延伸5厘米的钩石钩住主拱券,拱券外还有护拱石,这样,整个桥身便结合在一起。
用一种说明方法介绍赵州桥

用一种说明方法介绍赵州桥
赵州桥是位于河北省赵县的一座古老的拱桥,跨越赵州河,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赵州桥全长207米,共有60个桥洞。
这座古老的桥梁由南北两岸的青石砌成,整体呈S型弯曲状,极具观赏价值。
由于赵州桥建造精湛,维护得当,因此至今仍然可以使用,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著名的石桥之一。
赵州桥的建造不仅在技术上成就了中国的桥梁建设,更在美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和雕刻工艺的高度。
桥洞、桥墩、桥栏和桥面都有着细致的雕刻,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让整座桥看起来既稳固又优美。
在历史上,赵州桥曾经多次经历水灾和战乱,但依旧屹立不倒。
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象征。
如今,赵州桥成为了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感受这座古老石桥的魅力。
赵州桥

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的赵州桥,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为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
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中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
李春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
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而拱高只有7.25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
四(1 )班
秦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