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 劳技 《餐巾折花》公开课 教案

小学 劳技 《餐巾折花》公开课 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劳技教材第四单元《折纸》中的第8课《餐巾折花》。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学习并掌握几种简单的餐巾折花方法,以及如何将餐巾折花应用于日常生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学会并掌握至少三种简单的餐巾折花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餐巾折花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餐巾纸、示范用折花、剪刀、胶水等。

学具:餐巾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餐巾折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并现场示范三种简单的餐巾折花方法。

3. 学生动手操作(1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分组进行餐巾折花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几种不同形状的餐巾折花模板,学生自主选择并完成作品。

5.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餐巾折花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2. 三种简单餐巾折花方法3. 餐巾折花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所学方法,为家人制作一份餐巾折花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动手制作餐巾折花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对餐巾折花技巧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尝试创新餐巾折花方法,将所学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技能讲解与示范、学生动手操作、随堂练习、成果展示与评价;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餐巾折花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优质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优质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劳技课程中《餐巾折花》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餐巾基本折法、花型设计、折叠技巧以及如何将餐巾折成各种花形。

我们将重点学习几种常见餐巾折花方法,如玫瑰花、百合花和康乃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餐巾折花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审美观念,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餐巾折花折叠技巧和花型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几种常见餐巾折花方法,并能独立创作出美观餐巾折花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用餐巾、剪刀、胶水等。

学具:每人一份餐巾、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通过展示一组美丽餐巾折花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餐巾折花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5分钟)讲解餐巾折花基本知识,然后分别示范几种常见餐巾折花方法,如玫瑰花、百合花和康乃馨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我示范,动手尝试折叠餐巾花,我在一旁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折叠过程中遇到问题。

4. 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实践,每组选择一种或几种餐巾折花方法,共同完成一个餐巾折花作品。

5.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餐巾折花作品,我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和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餐巾折花2. 板书内容:餐巾折花基本知识常见餐巾折花方法:玫瑰花、百合花、康乃馨等折叠技巧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种餐巾折花方法,折叠一个美丽餐巾花作品,并写下创作心得。

答案示例:学生作品:玫瑰花创作心得:通过学习,我掌握玫瑰花折叠方法,感受到餐巾折花乐趣。

2. 作业要求:作品美观、折叠技巧熟练,心得体会真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能力强,但在折叠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

我将在下节课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指导。

餐巾折花教案

餐巾折花教案

餐巾折花教案导语:餐巾折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餐巾纸为材料,通过巧妙的折叠和造型,创造出美丽而精致的花朵。

它不仅可以用于装饰餐桌,还可以作为赠送礼物或DIY手工的一种创意。

本教案将向您介绍餐巾折花的基本原理和几种简单易学的折法。

一、材料准备:1. 餐巾纸:选择餐巾纸的颜色和图案根据自己的喜好,一般选择较大尺寸的餐巾纸效果会更好。

2. 平整的桌面:折花时需要一个平整的桌面,以保证折叠顺利进行。

二、基本原理:餐巾折花的原理与纸艺折纸类似,主要是通过折叠、卷曲和固定餐巾纸的形状来制作花朵。

基本的折法包括对角折叠、折环和褶皱折叠等。

三、折花方法:1. 玫瑰花的折法:(1)将餐巾纸展开,然后将其对角折叠成三角形。

(2)从三角形底部开始,沿着边缘向上折叠,形成一个圆锥状的形状。

(3)从底部开始,将餐巾纸轻轻滚动,形成花朵的中心部分。

(4)用手指将花瓣轻轻分开,形成完整的玫瑰花。

2. 百合花的折法:(1)将餐巾纸展开,然后将其对角折叠成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底部开始,向上折叠一层,然后再次向上折叠一层。

(3)将餐巾纸的两个角相交并固定。

(4)将餐巾纸的底部部分平整,并根据需要将花瓣展开。

3. 康乃馨花的折法:(1)将餐巾纸展开,然后将其对角折叠成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底部开始,向上折叠一层,形成一个长方形。

(3)将餐巾纸的两个角相交并固定。

(4)将餐巾纸的两侧向中间对折,并固定在一起。

(5)根据需要,将花瓣展开并整理成康乃馨的形状。

四、创意应用:1. 餐桌装饰:将折好的餐巾花摆放在餐盘或酒杯旁,可以增添餐桌的色彩和氛围。

2. 节日装饰:根据不同的节日或场合,选择不同颜色和款式的餐巾纸进行折花,例如圣诞节的红色和绿色,情人节的粉红色等,用于装饰相应的场景。

3. DIY手工:将折好的餐巾花制作成手工饰品,如发饰、胸针等,可以赠送给亲友或用于个人穿着装饰。

五、注意事项:1. 技巧练习:初学者可以通过多次练习同一种餐巾花的折法,提高自己的折叠技巧。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劳技教材第四单元《手工艺》中的第11课《餐巾折花》。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折出不同样式和美观的餐巾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餐巾折花作品。

3.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劳技知识,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餐巾折花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观的餐巾折花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餐巾、剪刀、胶水、示范折花样品。

学具:每人一份餐巾、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展示不同样式的餐巾折花,让学生欣赏并说出它们的美观之处。

接着,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餐巾花是如何折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餐巾折花。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5分钟)a. 讲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b. 示范折一个简单的餐巾花,边示范边讲解每个步骤。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动手尝试折叠一个简单的餐巾花。

4. 创作实践(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餐巾折花作品。

5. 展示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步骤图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为家庭聚餐折一个餐巾花。

2. 答案:学生需提交餐巾花实物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技能讲解与示范、随堂练习、创作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应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鼓励学生探索其他样式的餐巾折花,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劳技教材第四单元《折纸技艺》中的第11课《餐巾折花》。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如折叠、翻转、弯曲等;餐巾折花的种类及制作方法,如玫瑰花、蝴蝶结、帆船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通过餐巾折花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餐巾折花的折叠技巧和翻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能独立完成餐巾折花的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教学课件、餐巾纸、剪刀、双面胶等。

学具:餐巾纸、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各种餐巾折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餐巾折花》。

2. 学习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a. 教师示范折叠、翻转、弯曲等基本技巧。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技巧。

3. 学习餐巾折花的制作方法a. 教师以玫瑰花为例,讲解制作方法。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掌握制作方法。

c.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餐巾折花作品。

4. 随堂练习a. 教师发放练习纸,学生独立完成餐巾折花作品。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a.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互相欣赏、评价。

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餐巾折花2. 板书内容:a. 餐巾折花基本技巧:折叠、翻转、弯曲b. 餐巾折花制作方法:玫瑰花、蝴蝶结、帆船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幅餐巾折花作品。

2. 答案:学生创作的餐巾折花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a. 学生对餐巾折花技巧的掌握程度。

b.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c.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将所学技巧运用到生活中,如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等场合。

餐巾折花的教案-范本两篇

餐巾折花的教案-范本两篇

餐巾折花的教案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了解其文化背景与应用场景。

2. 技能目标:学生能独立完成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餐巾折花艺术的兴趣,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与方法。

2. 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实例。

3. 餐巾折花的文化背景与应用场景。

4. 教学资源:《餐巾折花艺术》教材、多媒体演示文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方法和文化背景。

2. 示范法:现场演示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让学生直观感受。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4. 创作实践:学生独立创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餐巾折花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基本技巧,示范三种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15分钟)。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10分钟)。

4. 创作实践:学生独立创作,教师点评指导(10分钟)。

五、课堂管理1. 学生座位:按小组分配座位,便于交流合作。

2. 分组策略:按学习能力、性别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

3. 课堂纪律:明确纪律要求,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六、学生活动1. 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习效果。

2. 小组合作: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3. 创作实践:独立创作,展示个人才华。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餐巾折花技巧和文化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作品,检验实践操作能力。

八、作业布置1. 类型:餐巾折花创作,拍摄照片至班级群。

2. 要求:至少完成三种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体现个人创意。

3. 提交截止日期:课后一周。

九、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餐巾折花技巧的掌握程度,了解学习需求。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劳技教材第五册第九章节《餐巾折花》。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餐巾折花的意义、基本技巧和折法。

具体内容包括:餐巾折花的基本手法、折花的变化、如何搭配色彩和材质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应用餐巾折花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和折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生活美学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手法和折法。

难点:如何变化折叠手法,使餐巾折花更具创意和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餐巾、剪刀、尺子、针线、彩笔等。

学具:同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场景引入,例如,在家庭聚会或餐厅用餐时,餐巾折花可以增添氛围。

激发学生对餐巾折花的兴趣。

2. 基本手法讲解:讲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手法,如翻转、卷曲、穿插等。

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每个手法的操作步骤。

3. 折法讲解:讲解如何将餐巾折叠成不同形状的花朵,如玫瑰花、郁金香、百合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变化折叠手法,使花朵更具创意。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折叠不同形状的花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餐巾折花的基本手法、折法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设计一款富有创意的餐巾折花,并说明其寓意。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一款富有创意的餐巾折花。

例如,设计一款名为“和谐之花”的餐巾折花,寓意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餐巾折花的基本手法和折法,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但在创新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了解餐巾折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和手法进行创作,将餐巾折花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

小学劳技《餐巾折花》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劳技教材第四单元《餐巾折花》,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12至14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了解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美感的餐巾折花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掌握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激发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餐巾折花艺术的热爱,增强审美观念,提高生活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餐巾折花的技巧和方法,尤其是折叠过程中的顺序和手法。

教学重点:三种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餐巾、示范用折花样品、教学课件。

学具:餐巾、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激发学生对餐巾折花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新课内容:(1)教师讲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边讲解边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折叠,掌握三种不同类型的餐巾折花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种餐巾折花方法,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4. 课堂展示: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餐巾折花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餐巾折花基本技巧2. 三种餐巾折花方法3. 实践操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创作一个独特的餐巾折花作品,并拍照至班级群。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折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生活品质。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餐巾折花比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折纸艺术,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餐服务基本技能-
-----餐巾折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餐巾的作用和餐巾花的种类;基本掌握餐巾折花的六种手法;掌握餐巾花的操作要领。

2、能力目标
运用基本手法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植物、动物、实物餐巾花折叠。

3、情感目标
通过体验严谨、规范的餐巾折花操作过程,使学生树立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服务意识从餐巾折花的美学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餐巾折花的六种基本手法。

教学难点:
推折、卷、捏餐巾花折制时的具体要点以及技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1、观察分析法(看一看,想一想)观察与分析
2、实践交流法(做一做,比一比)模仿与探究
3、讲授点拨法(评一评,赏一赏)归纳与总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来看一看,这两个台面有何区别?
2、想一想,给台面增色添彩的是什么呢?
一、餐巾概述(观察、讨论、归纳)
(一):餐巾的概念及其作用
1、定义:餐巾,又名口布,是客人用餐时的保洁方巾。

2、作用:
①、保洁;
②、美化桌面;
③、标志宾主席位,便于入座。

(二)餐巾的种类及其特点
1、全棉和棉麻混纺餐巾:
规格:50-65cm边长的正方形
平均寿命:4-6个月
优点:吸水性强,触感好,色彩丰富,价格适中。

缺点:易褪色,不够挺括,每次需上浆。

2、化纤餐巾:
规格:35cm边长
平均寿命:2年
优点:色彩丰富,不易褪色,洗后挺括。

缺点:吸水性差,触感不好。

3、维萨餐巾:
规格:45-50cm边长的正方形
平均寿命:2-3年
优点:色彩鲜艳丰富,挺括、不褪色,方便洗涤,经久耐用。

缺点:吸水性差,价格较高。

4、纸质餐巾:
规格:35cm边长的正方形
平均寿命:一次性使用
优点:卫生方便,成本低
缺点:一次性使用
二、餐巾折花造型的种类
(一)、餐巾折花造型的种类
A、按造型外观分:植物类、动物类、实物类
B、按摆放器皿分:杯花、盘花、环花
三、餐巾折花的六种基本技法
1、折叠:
要领:要熟悉基本造型,叠时看准折缝线和角度一次叠成,避免反复。

2、推折:(直推和斜推)
要领:卷折时拇指,食指紧紧握裥,不能松开,中指控制间距将餐巾向前推折,要求两边对称的折裥,一般应从中间向两边折,折出的褶裥均匀整齐。

所折的裥要求距离相等,高低、大小一致。

每裥的宽度根据花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在2CM左右。

3、卷:(平行卷和斜角卷)
要领:卷紧、卷挺。

平行卷要求两手用力均匀,一起卷动,餐巾两边形状必须一样。

斜角卷要求两手能按所卷角度大小,互相配合好。

4、捏:
要领:棱角分明,鸟类的造型的头顶角,嘴尖角到位。

5、翻拉:
要领:注意翻时大小适宜,自然美观。

拉时用力要均匀,不要猛拉,否则会损坏花型,前功尽弃。

6 、穿:
要领:筷子要光滑,拉折要均匀。

穿好的褶裥要平、直、细小、均匀。

遇到双层穿裥时,如“孔雀开屏”,一般应先穿下面,再穿上面,这样两层之间的折裥不易被挑出散开,造型饱满,富有弹性,更加逼真美观。

四、注意事项
1、操作前要洗手消毒。

2、在干净的托盘或餐盘操作。

3、操作时不允许用嘴叼、咬。

4、放花入杯时,手指不能接触杯口,杯身不留指纹。

5、摆放折花时,花形正面要对正席位,便于欣赏。

五、分组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基本手法,创作作品,师生共同点评,评出最优秀个人和最优秀小组,授予“折花小能手”称号。

六、课堂测评
餐巾折花基本技法训练评价表
注: 1.实际得分=自我评价40%+小组评议60%。

2.考评满分100分,60-74分为及格;75-84分良好;85分以上为优秀(包括85分)。

七、交流与欣赏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餐饮折花的六大基本技法,有部分同学做得相当好,他们折的花型折裥饱满均匀,层次分明,形象逼真,让人赏心悦目。

餐巾折花尽管品种繁多,千姿百态,但无论哪一种花型的形成都离不开我们所学的这六大基本技法。

只要大家反复地练习、达到技艺娴熟,运用自如,借助来自于生活的想象力,就能举一反三,创造出更多美丽、别致的餐巾折花来。

九、作业布置:
1、课后训练:反复练习所学的六种基本手法,折出六种以上不同形态餐巾花。

2、课堂延伸:
中餐厅接到一个婚宴的预定,假如你是负责该婚宴的服务员,你将选择哪些餐巾花花型?请根据所学的内容,完成十种不同造型的杯花,要求花型折叠符合规范,美观挺拔。

十、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