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建井辅助系统
煤矿安全规程新旧版本对照表格版

煤矿安全规程新旧版本对照表格版名目第一编总那么 1第二编地质保证 8第三编井工煤矿11第一章矿井建设 11第一节一样规定 11第二节井巷掘进与支护 13第三节井塔、井架及井筒装备 28第四节建井期间生产及辅助系统 31第二章开采 40第一节一样规定 40第二节回采和顶板操纵 46第三节采掘机械 63第四节建(构)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 70及要紧井巷煤柱开采 70第五节井巷修理和报废 71第六节防止坠落 73第三章通风、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 74第一节通风74第二节瓦斯防治 93第三节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 106第四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 107第一节一样规定 108第二节区域综合防突措施115第三节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21第五章冲击地压防治 129第一节一样规定 129第二节冲击危险性推测 134第三节区域与局部防冲措施135第四节冲击地压安全防护措施 137第六章防灭火 137第一节一样规定 137第二节井下火灾防治 143第三节井下火区治理151第七章防治水 154第一节一样规定 154第二节地面防治水 156第三节井下防治水 160第四节井下排水 166第五节探放水 170第八章爆炸物品和井下爆破 175第一节爆炸物品贮存 175第二节爆炸物品运输 184第三节井下爆破 188第九章运输、提升和空气压缩机 201第一节平巷和倾斜井巷运输 201第二节立井提升 225第三节钢丝绳和连接装置 236第四节提升装置 253第五节空气压缩机 267第十章电气 269第一节一样规定 269第二节电气设备和爱护 276第三节井下机电设备硐室 279第四节输电线路及电缆 281第五节井下照明和信号 287第六节井下电气设备爱护接地 290第七节电气设备、电缆的检查、爱护和调整 293 第八节井下电池电源 295第十一章监控与通信 296第一节一样规定 296第二节安全监控 298第三节人员位置监测 309第四节通信与图像监视 309第四编露天煤矿311第一章一样规定 311第二章钻孔爆破 314第一节一样规定 314第二节钻孔 315第三节爆破 316第三章采装 324第一节一样规定 324第二节单斗挖掘机采装 324第三节破裂 330第四节轮斗挖掘机采装 331第五节拉斗铲作业 332第四章运输 333第一节铁路运输 333第二节公路运输 337第三节带式输送机运输 339第五章排土 342第六章边坡 346第七章防治水和防灭火 348第一节防治水 348第二节防灭火 350第八章电气 351第一节一样规定 351第二节变电所(站)和配电设备 352第三节架空输电线和电缆 354第四节电气设备爱护和接地 357第五节电气设备操作、爱护和调整 362第六节爆炸物品库和炸药加工区安全配电 365 第七节照明和通信 367第九章设备检修 368第五编职业病危害防治 372第一章职业病危害治理372第二章粉尘防治 373第三章热害防治 381第四章噪声防治 382第五章有害气体防治 383第六章职业健康监护 383第六编应急救援386第一章一样规定 386第二章安全避险 390第三章救援队伍 393第四章救援装备与设施 395第五章救援指挥 399第六章灾变处理 401附那么 412依照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煤矿辅助系统智能化建设项目设计方案V10

煤矿辅助系统智能化建设项目设计方案2019年12月目录第一章项目背景 (1)1.1 项目说明 (1)1.2 项目建设背景 (1)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第二章项目概述 (4)2.1 矿井概况 (4)2.2 矿井辅助系统现状 (4)第三章项目总体设计 (4)3.1 总体设计原则 (4)3.2 总体设计标准 (6)3.3 总体设计目标 (7)3.4 总体设计思路 (8)3.5 总体设计架构 (8)3.5.1 整体架构 (9)3.5.2 平台架构 (11)第四章工业传输网络设计 (13)4.1 工业传输网络设计原则 (13)4.2 工业传输网络概述及特点 (14)4.3 工业传输网络建设要求 (15)4.4 工业以太网安全 (16)4.5 工业以太环网拓扑 (17)4.6 系统设计 (18)第五章数据中心设计 (20)5.1 设计概述 (20)5.2 设计内容 (20)5.3 机房系统设计 (21)5.4 数据中心架构 (24)第六章调度监控中心设计 (28)6.1 建设内容 (28)6.2 设备配置清单 (28)第七章煤矿监控及自动化平台设计 (29)7.1 概述 (29)7.2 建设目标 (29)7.3 建设原则 (30)7.4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32)7.5 平台架构设计 (33)7.6 基于数据融合分析的智能管控系统 (41)7.7 子系统融合接入 (44)7.7.1 融合接入的子系统 (44)7.7.2 子系统融合接入要求 (44)7.7.3 子系统硬件接入 (45)7.7.4 子系统软件接入 (45)7.8.1 首页驾驶舱 (46)7.8.2 系统主界面 (46)7.8.3 通风子系统 (48)7.8.4 压风子系统 (49)7.8.5 运输子系统(本次不建设) (50)7.8.6 供配电子系统 (51)7.8.7 信息导引及发布子系统 (52)7.8.8 工业视频监控子系统(本次不建设) (53)7.8.9 用户权限管理 (53)7.8.10 数据上传省级管理平台 (54)第八章煤矿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55)8.1 系统概述 (55)8.2 软件平台 (55)8.3 硬件设计 (58)8.4 系统设计 (59)8.5 功能设计 (60)8.5.1 一站式门户 (60)8.5.2 安全管理系统 (60)8.5.3 生产管理系统 (61)8.5.4 经营管理系统 (62)8.5.5 决策支持系统 (64)8.6 安全设计 (64)第九章通风子系统设计 (67)9.1 系统组成与结构 (67)9.1.1 系统组成 (67)9.1.2 系统结构 (67)9.2 系统功能与特点 (67)9.3 系统部署设计 (68)9.3.1 系统部署 (68)第十章压风子系统设计 (69)10.1 系统组成与结构 (69)10.1.1 系统组成 (69)10.1.2 系统结构 (69)10.2 系统功能与特点 (69)10.3 系统部署设计 (70)10.3.1 系统部署 (70)第十一章运输子系统设计(本次不建设) (71)11.1 系统组成与结构 (71)11.1.1 系统组成 (71)11.1.2 系统结构 (71)11.2 系统功能与特点 (71)11.3 系统部署设计 (72)第十二章供配电子系统设计 (72)12.1.1 系统组成 (72)12.1.2 系统结构 (73)12.2 系统功能与特点 (73)12.3 系统部署设计 (75)第十三章工业视频监控子系统设计(本次不建设) (75)13.1 系统组成与结构 (75)13.1.1 系统组成 (75)13.1.2 系统结构 (75)13.2 系统功能与特点 (76)13.3 系统部署设计 (77)第十四章信息导引及发布子系统设计 (77)14.1 系统组成与结构 (77)14.1.1 系统组成 (77)14.1.2 系统结构 (77)14.2 系统功能与特点 (77)14.3 系统部署设计 (78)14.3.1 系统部署 (78)第十五章绞车提升机监控系统 (79)15.1 系统组成与结构 (79)15.1.1 系统组成 (79)15.1.2 系统结构 (79)15.2 系统功能与特点 (79)15.3 系统部署设计 (81)第十六章架空乘人监控系统 (81)16.1 系统组成与结构 (81)16.1.1 系统组成 (81)16.1.2 系统结构 (81)16.2 系统功能与特点 (81)16.3 系统部署设计 (82)16.3.1 系统部署 (82)第一章项目背景1.1项目说明智能化升级定义是指以安全、高效、环保、健康为目标,运用先进的测控、信息和通信技术,建设包括煤矿监控及自动化平台、煤矿信息管理平台在内的煤矿综合信息化管控平台,对煤矿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智能感知、信息融合、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改善工人劳动环境,实现减员增效。
辅助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4、辅助生产系统1提升系统1.1主斜井提升系统选用提升系统的选择,充分考虑到工程的需要以及施工工期、进度和公司现有的设备,井筒快速施工的关键在于出矸的速度,根据井筒施工的特点,主斜井井筒斜长76869米,倾角为250,为满足主斜井快速施工需要,同时满足长距离提升滚筒缠绳要求,主斜井选用JK-2.0/20型提升绞车,配备5m3箕斗。
绞车强度满足提升要求,提升钢丝绳型号为6X19-①24-1570型。
提升绞车主要技术参数1.1.1主斜井提升钢丝绳直径的选择计算(1)、提升物料荷重QQ=0.85XV j X Y g=0.85X5X1600=6800Kg式中:Vj箕斗容积5m3;Y岩石松散容重1600Kg/m3;g(2)、提升钢丝绳终端荷载QPs= }/9.81Q=Q+Q=6800+2710.8=9510.8Kg0ZQ=9510.8X9.81=93300.95N式中:Q 提升容积自重2710.8KgZ(3) 、钢丝绳单位长度重量PSQ(sin B +f Icos B )ll(b -L0(sin p +f2cos p )B933OO.95(sin25o +0.01cos25o )110%1570-795(sin25o +0.15cos25o ) 7.5x 9.81=2.15kg/m式中:0——钢丝绳抗拉极限强度1570MPaBm ——钢丝绳安全系数,提物时$7.5a Lo 提升斜长795米(4)、选择钢丝绳选用钢丝绳6X19-①24-1570其技术参数为:钢丝绳每米重量P : S钢丝绳直径d:2.34Kg/m24mm钢丝绳破断力总和Qd:42800Kg(5)、钢丝绳安全系数校核m=QdQ(SinP^-f -C0m )+PS x^0(sin pVf 2c0s P )014280095108(Szn 25+0.01com 25)+2.34x 795(sin25+0.15cos25)=8.3>7.5 所选钢丝绳合适1.1.2提升机选择(1) 、滚筒直径的选择:根据《规程》规定D$60d=60X24=1440mm gK选提升机的卷筒直径D=2000mm(2)、验算卷筒宽度B=(L扛0+3+n,)(d+£)WBn D TT795+30=(+3+3)(24+1)=1145V15003.14x2.0B选定卷筒宽度T选定卷筒直径2000mm。
井巷工程施工辅助系统设计

井巷工程施工辅助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日益重要。
井巷工程是一种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供水系统、通信系统等建设中。
井巷工程施工具有施工难度大、环境复杂、风险高等特点,为了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保证工程质量,需要设计一套完善的施工辅助系统。
二、井巷工程施工辅助系统的功能要求1. 实时监测施工现场情况:包括地下管道布局、地质情况、气体浓度等。
2. 提供智能化施工指导:根据实时监测数据,给出最佳施工路径、施工方法等建议。
3. 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理:在发现危险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并给出处置建议。
4. 施工人员实时定位与追踪:监测施工人员位置,确保安全生产。
5. 施工记录与数据管理:自动生成施工过程数据,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三、井巷工程施工辅助系统的技术实现1. 传感器网络:布设地下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地下管道布局、地质情况、气体浓度等数据。
2. 数据采集与传输: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便于实时监测与处理。
3. 数据分析与建模: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施工现场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建立施工风险模型、施工路径优化模型等。
4. 人工智能算法:采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施工指导与风险预警。
5. 移动终端应用:设计移动端APP,实现施工人员实时定位追踪、施工记录管理等功能。
四、井巷工程施工辅助系统的应用实例以某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井巷工程施工为例,设计了一套施工辅助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传感器网络监测地下管道布局、地质情况与气体浓度等数据,通过数据采集与传输,将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建立施工风险模型与施工路径优化模型,实现智能施工指导与风险预警。
同时,通过移动端应用,实现施工人员实时定位追踪、施工记录管理等功能。
五、井巷工程施工辅助系统的优势与未来发展1. 优势:(1)提高施工效率:实时监测与智能施工指导,减少误工,提高施工效率。
2016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编一二章

第八十五条 建井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建立瓦斯抽采系统: (一)突出矿井在揭露突出煤层前。 (二)任一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 3m3/min,
第一节 一般规定(1) 第八十六条 新建非突出大中型矿井开采深度(第一水平)不应超过1000m,改扩建大中型矿井 开采深度不应超过1200m,新建、改扩建小型矿井开采深度不应超过600m。 矿井同时生产的水平不得超过2个。 第八十七条 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出口间距不得小于 30m。 采用中央式通风的新建和改扩建矿井,设计中应当规定井田边界的安全出口。 新建、扩建矿井的回风井严禁兼作提升和行人通道,紧急情况下可作为安全出口。 第八十八条 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各个采(盘)区都必须至少有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 出口,并与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未建成2个安全出口的水平或者采(盘)区严禁回采。 井巷交岔点,必须设置路标,标明所在地点,指明通往安全出口的方向。 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和2个水平之间的安全出口,倾角不大于45°时,必须设置人行道,并根据 倾角大小和实际需要设置扶手、台阶或者梯道。倾角大于45°时,必须设置梯道间或者梯子间,斜 井梯道间必须分段错开设置,每段斜长不得大于10m;立井梯子间中的梯子角度不得大于80°,相 邻2个平台的垂直距离不得大于8m。 安全出口应当经常清理、维护,保持畅通。
第三编 井工煤矿
第一章 矿井建设
第三节 井塔、井架及井筒装备
{64—69 略……}
第三编 井工煤矿
第一章 矿井建设
第四节 建井期间生产及辅助系统(1)
第七十条 建井期间应当尽早形成永久的供电、提升运输、供排水、通风等系统。未形成上述永 久系统前,必须建设临时系统。 矿井进入主要大巷施工前,必须安装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系统。 第七十一条 建井期间应当形成两回路供电。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当能担负矿井 全部用电负荷。暂不能形成两回路供电的,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应当满足通风、 排水和撤出人员的需要。 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进入巷道和硐室施工前,其他矿井 进入采区巷道施工前,必须形成两回路供电。 {72—81 立井相关 略……} 第八十二条 井筒开凿到底后,应当先施工永久排水系统 ,并在进入采区施工前完成。永久排水 系统完成前,在井底附近必须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当预计涌水量不大于50m3/h时,临时水仓容积应当大于4h正常涌水量;当预计涌水量大 于50m3/h时,临时水仓容积应当大于8h正常涌水量。临时水仓应当定期清理。 (二)井下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应当能在 20h内排出 24h正常涌水量,井下备用水泵排水能力不 小于工作水泵排水能力的70%。 (三)临时排水管的型号应当与排水能力相匹配。 (四)临时水泵及配电设备基础应当比巷道底板至少高 300mm,泵房断面应当满足设备布置需 要。 {83 立井 略……}
辅助系统划分

井巷工程甲、乙双方共用辅助系统的划分孟津煤矿井巷二期工程由鸡西矿务局建设工程公司第九凿井公司承建,井巷工程中的辅助系统建设单位已陆续投入使用,按照合同规定,并依据《煤炭建设井巷工程辅助费综合定额(07基价)》的规定,应扣除其相应的辅助系统费用。
建设单位陆续投入使用的辅助系统有:1、地面主抽风机系统于2008年6月18日投入运行2、工业广场地面运输、矸石山地面运输系统于2008年7月1日投入使用3、地面压风机系统于2008年10月15日投入运行4、地面瓦斯抽放系统于2008年10月16日投入使用5、副井提升系统于2008年8月8日投入运行6、副井绞车系统于2008年8月8日投入运行7、二期井巷工程的供热系统均为建设单位所提供8、二期工程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为建设单位所提供9、二期工程的井上、下通讯系统为建设单位所提供经甲、乙双方协商以及监理单位公平公正的协调,按照《煤炭建设井巷工程辅助费综合定额(07基价)》第六条规定,划分了辅助系统费用如下:一、提升系统。
由于施工组织措施上为主、副井同时提升运行,经划分,建设单位计取40%,施工单位计取60%。
二、运输系统。
由于工业广场地面运输、矸石山地面运输均为建设单位的,甲方计取60%;施工单位为井下运输计取40%。
三、通风系统。
建设单位计取70%,施工单位计取30%。
四、供电照明系统。
建设单位计取30%,施工单位计取30%。
五、其他系统。
建设单位计取20%,施工单位计取80%。
六、供热系统。
建设单位计取100%。
七、压风系统。
依照《煤炭建设井巷工程消耗定额》,约占直接费的10%。
经过各方协商和综合分析确定,以上内容均按照《煤炭建设井巷工程辅助费综合定额(07基价)》的定额直接费扣除30%,工程量按照2008年6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报表为准进行计算。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2008年12月31日。
6.5井筒施工机械化作业线及其辅助系统

6 井筒施工机械化作业线及其辅助系统6.1 机械化配套原则机械化配套设备应满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作业方式、施工工艺的要求,在操作互不干扰,保证作业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与井筒直径、深度、井壁结构相配套的设备,使生产能力和机械化程度相适应,且能充分发挥设备的综合效能,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为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快速建井打下坚实的基础。
6.2 机械化配套方案设备配套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各设备之间能力的匹配,设备与作业方式协调,设备与组织适应,设备及工艺相适应等多环节的一致。
本次配套设计重点从机械化作业线设备能力的配套和辅助作业配套出发,确定采用配套机械化作业。
王行庄矿南进风井施工机械设备表见附6-1表:王行庄矿南进风井井筒施工机械设备表表6-16.3 井筒布置6.3.1 井筒布置在保证安全间隙的情况下,同时尽可能使天轮平台布置方便和井架受力均衡,详见井筒布置图。
6.3.2 凿井设备布置应尽量避开永久建筑位置,保证地面运输畅通,详见地面稳绞布置图。
6.4 凿井辅助系统6.4.1 凿井井架及翻矸设备使用ⅣG型凿井井架,挂钩式翻矸装置,直接由汽车翻矸或落地后铲车配合自卸汽车装矸,按甲方要求回填工业广场或排至指定地点。
6.4.2 封口盘和吊盘1)封口盘:采用钢结构,盘面用δ=5mm网纹钢板铺设,各悬吊管线通过口设专用铁盖门,并用胶皮封堵严密。
吊桶口设铁围栏,高1.2m。
井盖门启闭绞车为JK-1.6型。
2)吊盘:采用钢结构两层吊盘,基本直径6300mm,盘间距6.0m。
上层盘为保护盘并放置水箱,下层盘为工作盘和浇筑砼卸灰盘,同时放置水泵。
为保证吊盘的稳定性,在上、下层盘均设稳定装置。
具体情况详见:图6-1:王行庄矿南进风井井筒施工稳绞布置图图6-2:王行庄矿南进风井井筒平面布置图图6-3:王行庄矿南进风井井筒天轮平台布置图图6-4:王行庄矿南进风井翻矸台布置图图6-5:王行庄矿南进风井井筒封口盘加工图图6-6:王行庄矿南进风井井筒吊盘加工图6.4.3 提升设备1、提升绞车:采用一台2JK-3.5型主提升绞车和一台JK-2.8型副提升绞车提升。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

ZSH目录第一编总则....................................................... 第二编地质保障................................................... 第三编井工煤矿................................................... 第一章矿井建设.................................................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井巷掘进与支护..........................................第三节井塔、井架及井筒装备....................................第四节建井期间生产及辅助系统................................. 第二章开采.....................................................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回采和顶板控制..........................................第三节采掘机械................................................第四节建(构)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及主要井巷煤柱开采..........第五节井巷维修和报废..........................................第六节防止坠落................................................ 第三章通风、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 .................................第一节通风....................................................第二节瓦斯防治................................................第三节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 第四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 ...........................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三节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第五章冲击地压防治.............................................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冲击危险性预测.......................................... 第三节区域与局部防冲措施...................................... 第四节冲击地压安全防护措施.................................... 第六章防灭火....................................................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井下火灾防治............................................ 第三节井下火区管理............................................ 第七章防治水....................................................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地面防治水.............................................. 第三节井下防治水.............................................. 第四节井下排水................................................ 第八章爆炸物品和井下爆破....................................... 第一节爆炸物品贮存........................................... 第二节爆炸物品运输............................................ 第三节井下爆破................................................ 第九章运输、提升和空气压缩机................................... 第一节平巷和倾斜井巷运输..................................... 第二节立井提升............................................... 第三节钢丝绳和连接装置........................................ 第四节提升装置................................................ 第五节空气压缩机............................................. 第十章电气....................................................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电气设备和保护..........................................第三节井下机电设备硐室........................................第四节输电线路及电缆..........................................第五节井下照明和信号..........................................第六节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第七节电气设备、电缆的检查、维护和调整.......................第八节井下电池电源............................................ 第十一章监控与通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安全监控................................................第三节人员位置监测............................................第四节通信与图像监视.......................................... 第四编露天煤矿..................................................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二章钻孔爆破................................................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钻孔...................................................第三节爆破................................................... 第三章采装.....................................................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单斗挖掘机采装.........................................第三节破碎...................................................第四节轮斗挖掘机采装.........................................第五节拉斗铲作业............................................. 第四章运输....................................................第一节铁路运输...............................................第二节公路运输...............................................第三节带式输送机运输......................................... 第五章排土.................................................... 第六章边坡.................................................... 第七章防治水和防灭火..........................................第一节防治水.................................................第二节防灭火................................................. 第八章电气....................................................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变电所(站)和配电设备...................................第三节架空输电线和电缆.......................................第四节电气设备保护和接地......................................第五节电气设备操作、维护和调整................................第六节爆炸物品库和炸药加工区安全配电.........................第七节照明和通信............................................. 第九章设备检修................................................ 第五编职业病危害防治.............................................. 第一章职业病危害管理............................................ 第二章粉尘防治................................................. 第三章热害防治................................................. 第四章噪声防治................................................. 第五章有害气体防治............................................. 第六章职业健康监护.............................................. 第六编应急救援....................................................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二章安全避险................................................ 第三章救援队伍................................................第四章救援装备与设施.......................................... 第五章救援指挥................................................ 第六章灾变处理................................................ 附则............................................................ 附录主要名词解释..............................................第一编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防止煤矿事故与职业病危害,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制定本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建井辅助系统第一节提升运输一、提升方案的选择本矿井开拓采用平硐——下山开拓,设主井、副平硐两个井同筒,主、副井高差大约为30m。
主井按倾角14°掘进至与副平硐标高一致后,采用机轨合一布置。
因此设计,主井掘进时采用JD-55调度绞车进行提升运输;副平硐采用CDXJ-8J隔爆型蓄电池电机车进行运输。
轨道、回风上山斜井掘进的提升运输,因受风井场地的地形地貌限制,所以设计采用矿车提升。
二、提升设备选型1、计算资料(1)轨道上山倾角a=18°,斜长L=1003m(2)巷道断面S=15.2㎡,全岩掘进,按日成巷4m计,日出矸量为60.8m3(3)全天净提升矸石时间按6小时计,每小时提升量为A S=1.8×60.8/6=18.24t/h2、矿车容量的选型考虑卸载点的位置,卸载方式与卸车设备需灵活和简单,因此选用翻斗式矿车其容量为V=0.7m3,自重Q k=710Kg最大装载量Q max=γV=1.8×103×0.7=1260Kg有效装载量Q=C m Q max=0.85×1260=1071 KgC m——矿车装满系数3、一次提升矿车数计算(1)一次提升循环近似时间T j=2L sb/V0+2L x/V0+2L/V p+2θ1L sb, L x——分别为上、下车场长度,取15mmV0——矿车组通过上、下车场的速度,因上部平车场采用人力推车,取0.8m/sV p——平均提升速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车提升物料时速度不得超过5 m/s。
因此V p=0.9×4=3.6 m/sθ1——摘挂钩时间,取45 sT j=2×15/0.8+2×15/0.8+2×1003/3.6+2×45=722.2 s(2)一次提升矿车数N=AsT j/3.6Q=18.24×722.2/3.6×1071=3.42取N=4矿车连接器的选择:矿车连接器的选用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4、钢丝绳选择计算P s=[N(Q max+Q k)(Sina+f1Cosa)]/[110σ/m-L0′(Sina+f2Cosa)]f1——矿车运行阻力系数,取0.01σ——钢丝绳中钢丝的公称抗拉强度,取155Kg/mm2L0′——提升最终距离,取1056mF2——钢丝绳移动时的摩擦阻力,取0.25m——钢丝绳安全系数,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取6.5Ps=[4(1260+710)(Sin18+0.01Cos18)]/[110×155/m-1056(Sin18+0.25Cos18)]=1.227Kg/m根据计算选用Ф20.5的6×7同向捻的提升钢丝绳钢丝绳安全系数校验m′=Q P/[N(Q max+Q k)(Sina+f1Cosa)+P s L0′(Sina+f2Cosa)]=24700/[4(1260+710)(Sin18+0.01Cos18)+1.259×1056(Sin18+0.25Cos18)] =7.6>6.5 符合规程规定5、提升机选择(1)提升机滚筒直径D j≥60d s=60×20.5=1230mm,选D j=1600mm(2)卷筒宽度B≥[103(L t+L s)+(3+4)πDj](d s+ε)/n cπD PLt——提升长度,Ls——试验长度,取30mε——钢丝绳圈间隙,取3mmn c——钢丝绳缠绕圈数,取4D p——钢丝绳的平均缠绕直径,D p=D j+(n c-1)d s=1661.5mmB≥[103(1010+30)+(3+4)×3.14×1600](20.5+3)/4×3.14×1661.5=1211mm,取B=1500mm(3)最大静张力F j=[N(Q max+Q k)(Sina+f1Cosa)+P s L0′(Sina+f2Cosa)]g=[4(1260+710) (Sin18+0.01Cos18)+1.259×1056(Sin18+0.25Cos18)]×9.8=31.723 KN 所以,根据上述计算,选用GKT1.6×1.5-2.0加宽型矿井提升机,其最大提升距离为1130m,最大静张力为44.13 KN。
(4)电动机功率选择N′=K b F j V/100ηK b——电机备用系数,取1.2η——传动效率,取0.85N′=(1.2×31.723×4)/(100×0.85)=179.1 KW因此,选用功率为185KW的电动机。
回风上山的延深与轨道上山较接近,故选择同一型号提升机。
第二节建井期通风矿井建设期间的通风,是影响建井速度与工人健康的重要环节,在某些情况下(如瓦斯突出矿井的石门揭露煤层时)甚至可能成为影响建井工期的关键因素。
因此,建井期通风必须周密安排,合理设计各阶段的掘进通风,加强管理,确保建井工程顺利进行,又要使各阶段间街接方便,尽量减少通风设备和设施的变动。
现就不同建井时期的通风方式、风量、风压计算、风机选型等方面的设计进行论述。
一、井筒开凿及10901工作面顺槽施工期间1、通风方式本矿井为高瓦斯矿井,主、副及平硐、区段石门施工期间均需穿越煤层(或煤线)或沿煤层掘进,根据《煤矿建设安全规定》有关规定,该期间均采用压入式通风,即在地面各设置一台局部扇风机,向掘进工作面通风。
2、风量计算该期间各掘进工作面的风量,在按瓦斯涌出量计算的基础上,考虑炸药用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速和人数等等因素,综合选取。
Q掘=100·q瓦掘·K掘通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的实际需要风量,m3/min;q瓦掘——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K掘通——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风量系数,取K掘通= 1.5;根据《玉舍煤矿中井初步设计》,该期间预计掘进工作面(按煤层巷道)需要风量为Q掘=12~14 m3/s。
3、风机选型经计算,采用压入式通风,掘井工作面最大需要风量为14 m3/s,选用FD-1型2×45KW 对旋式局部通风机。
二、施工1530m水平井底车场、10901工作面试生产期间1、通风方式该时期矿井永久通风系统已形成,10901工作面、主、副井、回风及轨道井均可利用永久通风系统进行全负压通风。
1530m水平井底车场及其它掘进工作面均采用局扇供应新鲜风流。
2、风量计算井下用风地点的实际需要风量为:工作面风量23m3/s;一个综掘面14m3/s;两个普掘面12m3/s;硐室计5m3/s ;水仓泵房2m3/s;瓦斯抽放巷6m3/s;备用工作面8m3/s;其它地点4m3/s;总需风量按1.2的通风系数=67m3/s,Q难=89m3/s。
为Q易3、负压计算经计算,通风容易时期井下总负压为525Pa;通风困难时期负压为1619Pa。
三、临时通风系统与永久通风系统的接续过渡矿井移交生产前,必须形成设计要求的完整的矿井通风系统,并开动永久主扇代替临时主扇。
在此之前,主、副井、回风、轨道斜井以及10901工作面顺槽掘进施工均采用局部扇风机进行压入式通风,当临时通风系统向永久通风系统接续过渡时,需要做适当的调整,不少通风构筑物要拆除或修筑。
为了完成永久通风系统的顺利过渡,应做好下列工作:(1) 主扇的安装、检查、测试和试运转。
(2) 主扇装备齐全,必须验收合格。
(3) 完成井下新建的通风工程,拆除临时通风系统,如风门、风墙。
(4) 充分估计主扇更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画出主扇更替前后的通风系统图,找出可能出现的循环风、瓦斯积聚、风向变化地段,制定安全措施,确保安全。
(5) 主扇更替时,要有周密的分工,除有值班员待命外,要通知井下所有受影响地段人员,要尽量缩短更替过程。
(6) 永久主扇运行后,对井下风量应进行一次全面测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组织一次主扇性能鉴定。
四、建井通风技术管理及安全措施健全通风业务组织,加强通风技术管理是搞好通风的关键。
在实际施工中,往往由于通风无专人负责或管理不善而导致重大事故。
1、按照通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及时形成或调整通风系统,防止出现循环风或通风系统混乱等情况。
2、加强局扇通风管理,掘进工作面局扇通风必须保证扇风机设置在进风口侧新鲜风流处,防止产生循环风。
风筒出风口应随工作面掘进及时移动,确保掘进工作面有足够风量。
3、加强瓦斯管理,建立正常的瓦斯检查制度,预防瓦斯积聚;每班作业及放炮前,必须先测瓦斯浓度,若瓦斯超限,须先撤出人员,暂停井下作业,加大风量,查明瓦斯浓度超限原因,瓦斯浓度恢复正常后才能入井作业。
4、主、副井、平硐、区段石门施工将穿过M9、M18、M40三层主要煤层及不可采的煤线,本矿井属高瓦斯矿井,为确保安全施工,揭开煤层时,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建设安全规定》、《揭煤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等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执行,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
⑴及时打钻孔掌握煤层赋存条件和瓦斯情况必须按掘进工作面距煤层的准确位置,在距煤层垂直距离10m(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20m)之外至少打2个前探钻孔,掌握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瓦斯情况等,钻孔超前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5m,并有专职瓦斯检查工经常检查瓦斯。
岩巷掘进遇到煤线或接近地质破坏带时,必须有专职瓦斯检查工经常检查瓦斯,发现瓦斯大量增加或其他异状时,必须停止掘进,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⑵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等有关参数、预测或验证煤层的突出危险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七十六的规定,新井建设期间必须根据揭穿各煤层的实际情况重新验证煤层的突出危险性。
依据打钻所掌握的煤层赋存条件,在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5m以外,至少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的或见煤深度不少于10m的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及其它与突出危险性相关的参数,以便重新验证煤层的突出危险性,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时,钻孔应布置在岩层比较完整的地方。
对近距离煤层群,层间距小于5m或层间岩石破碎时,可测定煤层群的综合瓦斯压力。
⑶打瓦斯排放钻孔或震动性放炮根据瓦斯压力测定结果,按照有关规定选择揭煤方法,并采取相应防护和安全措施。
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必须采取防治突出的措施,经验证措施有效后,可用远距离爆破或震动爆破揭穿(开)煤层;若检验措施无效,应采取补救措施直至有效。
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直接采用远距离爆破或震动爆破揭穿。
5、煤巷、半煤岩巷及有瓦斯涌出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都应采用压人式。
安装和使用局部通风机和风筒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二十八、一百二十九、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