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出版社工程力学答案-第5章 杆件的内力分析与内力图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范钦珊-蒋永莉-税国双-著)-清华大学出版社.pdf

工程力学(范钦珊-蒋永莉-税国双-著)-清华大学出版社.pdf

工程力学——课后练习题讲解教师张建平第一章静力学基础课后习题:1. P32习题1-12. P32习题1-23. P33习题1-8图a和b所示分别为正交坐标系Ox解:图():F分力:图与解图,两种情形下受力不同,二者的1-2a解图示压路机的碾子可以在推力或拉力作用下滚过):θ解图第二章力系的简化课后习题:1. P43习题2-12. P43习题2-23. P44习题2-4由作用线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F和习题图所示一平面力系对A(30),B(0,图示的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都略去不计。

1图2-4解习题)中的梁∑0,F0,1m习题3-3图解:根据习题3-3第三章附加习题课后习题:1. P69习题3-52. P69习题3-63. P70习题3-74. P71习题3-135. P71习题3-143-14 图示为凸轮顶杆机构,在凸轮上作用有力偶,其力偶矩确定下列结构中螺栓的指定截面Ⅰ-Ⅰ上的内力分量,,产生轴向拉伸变形。

,产生剪切变形。

如习题4-2图所示直杆A、C、B在两端A、B处固定,在C解:首先分析知,该问题属于超静定问题,受力图如图所示:试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杆件各段的轴力,并画轴力图,单解:(a)题题-3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圆轴承受四个外力偶作用,如5-3解:将轴划分为四个截面扭矩平衡方程im m 扭矩平衡方程+m3-3扭矩平衡方程5-5 试写出图中所示各梁的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图3建立坐标系并确定两个控制面,如图左侧为研究对象:−=)取根据力平衡方程和弯矩平衡方程得出4ql弯矩方程:1解建立坐标系,并取两个控制面,如图ql ql1Q。

工程力学05-杆件的内力图

工程力学05-杆件的内力图
《工程力学》
Bengbu college .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al Engineering .w.p_chen
构件内力图概念、画法
杆件基本变形时内力图的表示
内力图沿杆轴线的分布规律 最大内力与危险截面的确定
《工程力学》
Bengbu college .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al Engineering .w.p_chen
5.2 轴力图与扭矩图
5.2.2 扭矩图 1)扭转内力分量与扭矩
作用在杆件上的外力偶矩可以向杆轴线简化, 简化的结果若力偶作用面在横截面上,该力偶矩分 量——扭矩 扭矩可以是外力简化,也可以由传递的功率计 算得到 2)功率P、转速n和外力偶矩T P (5-1) T=9549 n (N.m) 式中: P:功率(kW) n:转速(r/min)
d
D MD D
确定控制截面
《工程力学》
Bengbu college . Th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al Engineering .w.p_chen
5.2 轴力图与扭矩图
5.2.2 扭矩图 MA=1146N.m,MB=MC=350N.m,MD=446N.m。 MB MC MA 求各截面扭矩 BC段 SMx= 0 B C A
C
l l MO =2FPl
FP D B
MC C
l
FP
D B
FQC
S M C= 0
解得:
– MC + MO – FP×l =0
FQC=FP MC = MO – FP×l = 2FPl– FPl = FPl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d)(e)(f)(g)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解得: P F PF AB BC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2-3图以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在木桩的点A 上系一绳,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点C ,在绳的点B 系另一绳BE ,将它的另一端固定在点E 。

然后在绳的点D 用力向下拉,并使绳BD 段水平,AB 段铅直;DE 段与水平线、CB 段与铅直线成等角α=0.1rad (弧度)(当α很小时,tan α≈α)。

如向下的拉力F=800N ,求绳AB 作用于桩上的拉力。

题2-4图作BD 两节点的受力图 联合解得:kN F F F A 80100tan 2=≈=α2-5 在四连杆机构ABCD 的铰链B 和C 上分别作用有力F 1和F 2,,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工程力学-第5章杆件内力图

工程力学-第5章杆件内力图

截面上的弯矩等于截面任 一侧外力对截面形心力矩的代 数和。
a 5 F 3a 3 2F ME Fa 2 2 3 2
目录
§5.5.4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剪力图和弯矩图
y
q
例题5-4(教材p84) 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 B
x
A
FAY
x
C
l
试写出剪力和弯矩方程,并画 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确定约束力
受扭转变形杆件通常为轴类零件,其横 截面大都是圆形的。所以本章主要介绍圆轴 扭转。
§5.4 外力偶矩的计算 扭矩和扭矩图
4.外力偶矩
直接计算
§5.4 外力偶矩的计算 扭矩和扭矩图
按输入功率和转速计算
已知 轴转速-n 转/分钟 输出功率-P 千瓦 求:力偶矩Me
电机每秒输入功: 外力偶作功完成:
W P 1000(N m) n W M e 2 60
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图突变
目录
§5.5.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从左到右,向上(下)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向上(下) 突变,突变幅度为集中力的大小。弯矩图在该处为尖点。 从左到右,顺(逆)时针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图向上 (下)突变,突变幅度为集中力偶的大小。剪力图在该点没 有变化。 5、也可通过积分方法确定剪力、 弯矩图上各点处的数值。 dFS dM q FS dM FSdx d F q d x S dx dx
扭矩图

5.5
§5.5.1 §5.5.2 §5.5.3 §5.5.4

弯曲内力
弯曲的概念和实例 受弯杆件的简化 剪力和弯矩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剪力图和弯矩图 §5.5.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五章 - 答案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五章 - 答案

第五章拉伸和压缩一、填空题1.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受力特点是作用于杆件两端的外力__大小相等___和__方向相反___,作用线与__杆件轴线重合_。

其变形特点是杆件沿_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__。

其构件特点是_等截面直杆_。

2.图5-1所示各杆件中受拉伸的杆件有_AB、BC、AD、DC_,受压缩的杆件有_BE、BD__。

图5-13.内力是外力作用引起的,不同的__外力__引起不同的内力,轴向拉、压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轴力__。

剪切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_剪力__,扭转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_扭矩__,弯曲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_剪力与弯矩__。

4.构件在外力作用下,_单位面积上_的内力称为应力。

轴向拉、压时,由于应力与横截面__垂直_,故称为__正应力__;计算公式σ=F N/A_;单位是__N/㎡__或___Pa__。

1MPa=__106_N/m2=_1__N/mm2。

5.杆件受拉、压时的应力,在截面上是__均匀__分布的。

6.正应力的正负号规定与__轴力__相同,__拉伸_时的应力为__拉应力__,符号为正。

__压缩_时的应力为__压应力_,符号位负。

7.为了消除杆件长度的影响,通常以_绝对变形_除以原长得到单位长度上的变形量,称为__相对变形_,又称为线应变,用符号ε表示,其表达式是ε=ΔL/L。

8.实验证明:在杆件轴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杆的绝对变形与_轴力__和__杆长__成正比,而与__横截面面积__成反比。

9.胡克定律的两种数学表达式为σ=Eε和ΔL=F N Lo/EA。

E称为材料的_弹性模量__。

它是衡量材料抵抗_弹性变形_能力的一个指标。

10.实验时通常用__低碳钢__代表塑性材料,用__灰铸铁__代表脆性材料。

11.应力变化不大,应变显著增大,从而产生明显的___塑性变形___的现象,称为__屈服___。

12.衡量材料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是__屈服极限___和__抗拉强度__。

13.采用___退火___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消除冷作硬化现象。

工程力学第五章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第五章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第五章习题答案工程力学第五章习题答案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受力和变形的学科,它在工程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是工程力学课程中的重要章节,主要讲述了刚体平衡和平面力系的平衡。

在这一章中,有许多习题需要我们进行解答和分析。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工程力学第五章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习题:一个悬臂梁的长度为L,梁的质量为m,质心距离支点的距离为a。

求悬臂梁在支点处的支反力和力矩。

答案:根据平衡条件,悬臂梁在支点处的支反力应该等于悬臂梁的重力,即F= mg。

而力矩可以通过计算重力的力矩和质心的力矩来求解。

重力的力矩为0,因为支点处的支反力通过支点,所以力臂为0。

质心的力矩为Ma,即力矩M = mga。

2. 习题:一个平面力系由三个力组成,分别是F1 = 10N,F2 = 5N,F3 = 8N。

已知F1与F2夹角为60度,F2与F3夹角为120度,求力系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首先,我们需要将力系中的三个力进行分解。

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可以得到F1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分别为F1x = 10N * cos60°,F1y = 10N *sin60°;F2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分别为F2x = 5N * cos120°,F2y = 5N *sin120°;F3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分别为F3x = 8N * cos0°,F3y = 8N * sin0°。

然后,将各个力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相加得到合力的分量Fx和Fy。

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得合力的大小F和方向θ。

3. 习题:一个物体质量为m,放在一个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

已知斜面的摩擦系数为μ,求物体在斜面上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物体在斜面上的重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分力mgcosθ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mgsinθ。

根据静摩擦力的定义,静摩擦力的大小不超过μmgcosθ。

工程力学第5章答案

工程力学第5章答案

习题5-1图习题5-2图习题5-3图第二篇 弹性静力学第5章 静力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于弹性体5-1 平衡微分方程中的正负号由哪些因素所确定?简支梁受力及Ox 坐标取向如图所示。

试分析下列平衡微分方程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d d Qx q xF =;Q d d F x M=;(B ))(d d Qx q xF -=,Qd d F x M-=; (C ))(d d Qx q xF -=,Qd d F x M=;(D ))(d d Qx q xF =,Qd d F x M-=。

正确答案是 B 。

5-2 对于图示承受均布载荷q 的简支梁,其弯矩图凸凹性与哪些因素相关?试判断下列四种答案中哪几种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是 b 、c 、d 。

5-3 已知梁的剪力图以及a 、e 截面上的弯矩M a 和M e ,如图所示。

为确定b 、d 二截面上的弯矩M b 、M d ,现有下列四种答案,试分析哪一种是正确的。

(A ))(Q F b a a b A M M -+=,)(Q F d e e d A M M -+=; (B ))(Q F b a a b A M M --=,)(Q F d e e d A M M --=; (C ))(Q F b a a b A M M -+=,)(Q F d e e d A M M --=; (D ))(Q F b a a b A M M --=,)(Q F d e e d A M M -+=。

上述各式中)(Q F b a A -为截面a 、b 之间剪力图的面积,以此类推。

正确答案是 B 。

5-4 应用平衡微分方程,试画出图示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确定 m a x Q ||F 、maxM。

解:(a )0=∑A M ,l MF B 2R =(↑)0=∑y F ,lM F A2R -=(↓)F R AF R BF R BABABCDCEF R AF R B F R Al MF 2||m a x Q =, M M 2||max =(b )0=∑A M022R 2=⋅+⋅+⋅--l F l ql lql ql BqlF B41R =(↑)=∑y F ,ql F A 41R -=(↓)2R 4141ql l ql l F M B C =⋅=⋅=(+)2ql M A =ql F 45||max Q =, 2max ||ql M =(c )0=∑y F ,ql F A =R (↑)0=∑A M ,2ql M A =0=∑D M ,022=-⋅-⋅+D M lql l ql ql223ql M D=ql F =max Q ||, 2max 23||qlM =(d )0=∑B M 0232R =⋅-⋅⋅-⋅l ql ll q l F Aq lF A 45R =(↑)0=∑y F ,qlF B 43R =(↑)0=∑B M ,22l q M B= 0=∑D M ,23225ql M D=ql F 45||max Q =, 2max 3225||ql M =(e )0=∑y F ,F R C = 0 0=∑C M ,0223=+⋅+⋅-C M lql l ql2ql M C =0=∑B M ,221ql M B ==∑y F ,ql F B =Qql F =max Q ||, 2max ||ql M =M ACF R ABABACF R BF R AF R CBAF R AF R CM CCABC习题5-6图(f)0=∑AM,qlF C21R=(↑)=∑y F,qlF A21R-=(↓)=∑y F,021Q=-+-BFqlqlqlF B21Q==∑DM,042221=+⋅-⋅DMllqlql,8D, 8EqlF21||maxQ=,2max81||qlM=5-5其剪力图如图所示。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五章 - 答案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五章 - 答案

第五章拉伸与压缩一、填空题1、轴向拉伸或压缩得受力特点就是作用于杆件两端得外力__大小相等___与__方向相反___,作用线与__杆件轴线重合_。

其变形特点就是杆件沿_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__。

其构件特点就是_等截面直杆_。

2、图51所示各杆件中受拉伸得杆件有_AB、BC、AD、DC_,受压缩得杆件有_BE、BD__。

图513、内力就是外力作用引起得,不同得__外力__引起不同得内力,轴向拉、压变形时得内力称为_轴力__。

剪切变形时得内力称为__剪力__,扭转变形时得内力称为__扭矩__,弯曲变形时得内力称为__剪力与弯矩__。

4、构件在外力作用下,_单位面积上_得内力称为应力。

轴向拉、压时,由于应力与横截面__垂直_,故称为__正应力__;计算公式σ=F N/A_;单位就是__N/㎡__或___Pa__。

1MPa=__106_N/m2=_1__N/mm2。

5、杆件受拉、压时得应力,在截面上就是__均匀__分布得。

6、正应力得正负号规定与__轴力__相同,__拉伸_时得应力为__拉应力__,符号为正。

__压缩_时得应力为__压应力_,符号位负。

7、为了消除杆件长度得影响,通常以_绝对变形_除以原长得到单位长度上得变形量,称为__相对变形_,又称为线应变,用符号ε表示,其表达式就是ε=ΔL/L。

8、实验证明:在杆件轴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杆得绝对变形与_轴力__与__杆长__成正比,而与__横截面面积__成反比。

9、胡克定律得两种数学表达式为σ=Eε与ΔL=F N Lo/EA。

E称为材料得_弹性模量__。

它就是衡量材料抵抗_弹性变形_能力得一个指标。

10、实验时通常用__低碳钢__代表塑性材料,用__灰铸铁__代表脆性材料。

11、应力变化不大,应变显著增大,从而产生明显得___塑性变形___得现象,称为__屈服___。

12、衡量材料强度得两个重要指标就是__屈服极限___与__抗拉强度__。

13、采用___退火___得热处理方法可以消除冷作硬化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Book工程力学习题详细解答教师用书(第5章)2011-10-1范 钦 珊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室FAN Qin-Shan ,s Education & Teaching Studio习题5-1 习题5-2 习题5-3 习题5-4 习题5-5 习题5-6工程力学习题详细解答之五第5章 杆件的内力分析与内力图5-1 试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杆件各段的轴力,并画轴力图。

5-2 圆轴上安有5个皮带轮,其中轮2为主动轮,由此输入功率80 kW ;1、3、4、5均为从动轮,它们输出功率分别为25 kW 、15 kW 、30 kW 、10 kW ,若圆轴设计成等截面的,为使设计更合理地利用材料,各轮位置可以互相调整。

1. 请判断下列布置中哪一种最好?(A) 图示位置最合理;(B) 2轮与5轮互换位置后最合理; (C) 1轮与3轮互换位置后最合理; (D) 2轮与3轮互换位置后最合理。

2. 画出带轮合理布置时轴的功率分布图。

30kN 20kN10kN20kN10kN 5kNBAD CB A DC BACBA C(a)(b)(c)(d)F NF ACBF N xDACB102030ACF N x210ADCF N -10习题5-1图解: 1. D2. 带轮合理布置时轴的扭矩图如图(b )所示。

5-3 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圆轴承受4个外力偶作用,如图所示。

各力偶的力偶矩数值均示于图中。

试画出圆轴的扭矩图。

固定固定(kN.m)习题5-3图P x (kW)2540(b)习题5-2图5-4 试求图示各梁中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弯矩值。

(a)题解:取1-1截面左段为研究对象,1-1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按正方向假设:22222211qa qa qa a qa M M qaF Q =−=⎟⎠⎞⎜⎝⎛⋅−=−= 取2-2截面左段为研究对象,2-2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按正方向假设:222222222qa qa qa a qa M M qaqa qa F Q =−=⎟⎠⎞⎜⎝⎛⋅−=−=−−= (b)题解:取1-1截面右段为研究对象,1-1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按正方向假设:21P 12322qa a qa a qa M qa qa qa qa F F Q −=⋅−⋅−==+=+= 取2-2截面右段为研究对象,2-2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按正方向假设:2222222qa qa a qa a qa M qaF Q −=+⋅−⋅−== (c)题解:(1)考虑整体平衡,可解A 、C 支座约束力0m kN 5.4124m kN 4,0)(=⋅××−×+⋅=∑C i A F F M得 kN 25.1=C F0kN 12,0=×−+=∑C A iyF F F得 kN 75.0=A F(2)取1-1截面左段为研究对象,1-1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按正方向假设:BB5kN1 m34AAB(b)(a)(c)(d)习题5-4图0,01=−=∑Q A iyF F F得 kN 75.01=Q F02,0)(11=+×−=∑M F F MQ i A得 m kN 5.11⋅=M(3) 取2-2截面左段为研究对象,2-2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按正方向假设:0,02=−=∑Q A iyF F F得 kN 75.02=Q F0m kN 42,0)(22=+⋅+×−=∑M F F M Q i A得 m kN 5.22⋅−=M(4) 取3-3截面右段为研究对象,3-3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按正方向假设:0kN 12,03=×−+=∑C Q iyF F F得 kN 75.03=Q F0m kN 1221,0)(23=⋅××−−=∑M F M i C得 m kN 13⋅−=M (5) 取4-4截面右段为研究对象,4-4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按正方向假设:0kN 12,04=×−=∑Q iyF F得 kN 24=Q F0m kN 1221,0)(24=⋅××−−=∑M F Mi C得 m kN 14⋅−=M (d)题解:(1)考虑整体平衡,可解A 、B 支座约束力03m kN 2m kN 15,0)(=×+⋅+⋅×−=∑B i A F F M 得 kN 1=B F0kN 5,0=+−=∑B A iyF F F得 kN 4=A F(2)取1-1截面左段为研究对象,1-1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按正方向假设:0,01=−=∑Q A iyF F F得 kN 41=Q F01,0)(11=+×−=∑M FF M Ai得 m kN 41⋅=M(3) 取2-2截面左段为研究对象,2-2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按正方向假设:0kN 5,02=−−=∑Q A iyF F F得 kN 12−=Q F01,0)(22=+×−=∑M F F M A i得 m kN 42⋅=M(4) 取3-3截面右段为研究对象,3-3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按正方向假设:0,03=+=∑B Q iyF F F得 kN 13−=Q F1m kN 2,0)(33=×+⋅+−=∑B iF M F M得 m kN 33⋅=M(5) 取4-4截面右段为研究对象,4-4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按正方向假设:0,04=+=∑B Q iyF F F得 kN 14−=Q F1,0)(44=×+−=∑B i F M F M得 m kN 14⋅=M5-5 试写出以下各梁的剪力方程、弯矩方程。

(a)题 解:()()()()()()()()()()()()Q Q Q Q 10222222332322423422.,.,.,.,M M F x M x xx l l l MMF x M x x M l x l l l MMF x M x x M l x l l l MMF x M x x Ml x l ll=−=−≤≤=−=−+≤≤=−=−+≤≤=−=−+≤≤BAqq(b)(c)(d)(e)(f)ql 2AlACAB A习题5-5和习题5-6图(b)题 解:()()()()()()()22Q Q 111104421122244.,.,F x ql qx M x ql x l F x ql M x ql l x l x l =−−=−−≤≤=−=−≤≤(c)题解:()()()()()()22Q 2Q 110222023.,.,F x ql qx M x qlx ql qx x l F x M x ql l x l =−=+−≤≤==≤≤(d)题 解:()()()()()()()()()2Q 2Q 55110244212333232.,.,F x ql qx M x qlx qx x l F x ql q l x M x ql l x q l x l x l =−=−≤≤=−+−=−−−≤≤ (e)题解:()()()()()()()()2Q 2Q 110212222.,.,F x qx M x qx x l l F x ql q x l M x ql x q x l l x l ==≤≤⎛⎞=−−=−−−≤≤⎜⎟⎝⎠ (f)题解:()()()()()()()()()2Q 2Q 1110222122222222.,.,qlF x qx M x qlx qx x l qlql F x q l x M x l x q l x l x l =−+=−+≤≤=−+−=−−−≤≤5-6 试画出习题5-5中各梁的剪力图、弯矩图,并确定剪力和弯矩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题(a )解:0=∑A M ,l MF B 2R =(↑) 0=∑y F ,lM F A2R =(↓) lM F 2||max Q =M M 2||max =题(b )解:0=∑A M , 022R 2=⋅+⋅+⋅−−l F l ql l ql ql B(a)BA2MF QO2M l 2M l 2Ml 2M l 2M2M (a1)(a2)习题5-6a 解图A(b)2qlO141414(b1)(b2)习题5-6b 解图ql F B 41R =(↑) 0=∑y F , ql F A 41R =(↓) 2R 4141ql l ql l F M B C =⋅=⋅= 2ql M A =ql F 45||max Q = 2max ||ql M =题(c )解:0=∑y F ,A R (↑)0=∑A M ,2ql M A =0=∑D M ,022=−⋅−⋅+D M l ql l ql ql223ql M D = ql F =max Q || 2max 23||ql M = 题(d )解:0=∑B M , 02132R =⋅−⋅⋅−⋅l ql l q l F A ql F A 45R =(↑) 0=∑y F ,ql F B 43R =(↑)0=∑B M ,22l q M B = 0=∑D M ,23225ql M D=ql F 45||max Q =2max 3225||ql M =题(e )解:0=∑y F ,F R C = 00=∑C M ,0223=+⋅+⋅−C M l ql l ql 2ql M C = 0=∑B M ,221ql M B=0=∑y F ,ql F B =Qql F =max Q ||(e)qF Q /M /ql (e1)(e2)习题5-6e 解图q(d)AOF Q /ql0.751.25(d1)(d2)习题5-6d 解图2max ||ql M = 题(f )解:0=∑A M ,ql F B 21R =(↑) 0=∑y F ,ql F A 21R =(↓)0=∑y F ,021Q =−+−B F ql ql ql F B 21Q =0=∑DM ,042221=+⋅−⋅DM ll q l ql 281ql M D −= 281ql M E = ql F 21||max Q = 2max 81||ql M =上一章 返回总目录 下一章(f)AO (f1)(f2)F /qlM 0.5习题5-6f 解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