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出师表》练习题二.doc

合集下载

《出师表》《汉书·卜式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出师表》《汉书·卜式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15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带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速自诸葛亮(出师表))【乙】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节选自班园(汉书》)【注释】①事:此指交践。

②输:送出。

③见:被。

④死:为……而死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D )(3 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元方人门不顾C.遂许先帝以驱驰杂然相许D.上使使问式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B )(3 分)A.躬耕于南阳皆以美于徐公B.不效,则治臣之罪得之则生,弗得则死C.如此而匈奴可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以田畜为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臣生与人亡所争。

中考语文专题1出师表对比阅读(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1出师表对比阅读(解析版)

出师表(一)(2022·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孔明千载人①,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

玄德临终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

后主虽庸懦无立,而举国.听之而不疑。

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

魏尽据中州,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

钟会③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有删减)【注释】①千载人:千年的伟人,②操心制行:思想和行为。

③钟会:魏国将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兵.甲已足(2)当.奖率三军(3)一.出于诚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B.今南方已.定转转不已.(《河中石兽》)C.亦举国.听之而不疑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D.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3.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土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B.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C.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D.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5.诸葛亮为完成先帝托付的“大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依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答案】1.(1)武器,兵器(2)应当,应该(3)全,一概2.D3.B4.(1)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文言文《出师表》完成下面小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夙夜忧叹(早晚)B.深入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__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作:(2)发: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阅读语段,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_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 。

专题39《出师表》(真题专练)(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39《出师表》(真题专练)(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39:《出师表》(原卷版)真题专练【1-2023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ㅤㅤ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ㅤㅤ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ㅤㅤ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耕于南阳躬:亲自B.至于斟酌损益.益:益处C.以告.先帝之灵告:祭告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缓慢(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B.奉命于危难..之间C.先帝知臣谨慎..D.恐托付..不效(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

B.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C.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

D.选文句句发自肺腑,情辞恳切,体现了“表”这种文体“动之以情”的特征。

【2-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班级举办了“学习先贤美德•体悟生命意义”专题学习活动。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2)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2)

中考文言文试题—《出师表》(2)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 解释下列实词的意思。

(1) 布衣( ) (2) 咨( )
(3) 驱驰( ) (4) 倾覆( )
2. 指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

(1) 咨臣以当世之事( )
(2)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3.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求闻达/于诸侯
B. 遂许/先帝/以驱驰
C.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 躬/耕于/南阳
4. “先帝不以臣卑鄙”的正确理解是 ( )
A. 先帝不拿我当小人物看待
B. 先帝不因为我卑劣低下
C. 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微
D. 先帝不认为我品质不好
5. 表明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句子是
____,____
[题解]
第1题。

考查实词解释。

答案: (1)平民 (2)询问 (3)奔走效劳 (4)兵败
第2题。

考查虚词的意思。

答案: (1)拿 (2)到
第3题。

考查朗读停顿辨正。

答案:B
第4题。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辨正。

答案:C
第5题。

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辨正。

答案: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督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②休舍:休息。

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飞事亲至孝事:________②饰名姝遗之遗:________③皆铠以习之铠:________④秋毫无犯犯:________(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②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4)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①人也。

少时尝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③,管仲事公子纠④。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⑤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中考语文 文言文16篇专项训练 十二《出师表》诸葛亮(三国) 新人教版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中考语文 文言文16篇专项训练 十二《出师表》诸葛亮(三国) 新人教版

十二《出师表》诸葛亮(三国)1.解释下列加点字,翻译下列划线句,给划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音节并翻译(每句至多划两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以光.先帝遗.yí..之路也。

....,以塞sè忠谏....,引喻失义..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德.,恢弘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者,....及为忠善...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有所广益。

..补阙漏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晓畅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èn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

后值...,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倾覆..二十有.yòu 一年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测试(测试)-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测试(测试)-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测试(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11分)(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最新模拟题】阅读《出师表》,回答小题。

出师表诸葛亮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做之、袆、允之任也。

1.(3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卑鄙:(2)顾:(3)驽钝:2.(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3.(4分)诸葛亮认为蜀国已经具备了出师北伐的哪两个条件?(7分)(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日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巢,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别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若夫..霪雨霏霏(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发议论)B.至若春和景.明(日光)C.而或长烟一.空(全)D.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语气)5.(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段用一连串的四字短句,层层渲染,写天气的恶劣,人心的酸楚,突出了一种悲凉的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出师表》练习
题二-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出师表》练习题二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中考语文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文言文阅读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分值有可能增加。

中国教育在线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供大家学习。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掉、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
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掉、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解释句中加点字意思:
1.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掉、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忠良笃实虑忠:考虑想,忠诚
2.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选拔遗:给予
3.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以为:认为悉:都咨:询问,咨询
4.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裨:弥补阙:通“缺”,缺点广益:很多好处
5.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性行淑均(性格和行为)(淑,和善;均,公平) 晓畅:(明晓、通达)
6.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举:推举为:做
7.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行阵:军队行阵,泛指军
队得所:合理安排
8.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亲近远:疏远所以……的原因兴隆:兴旺发达
9.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倾颓:倾覆、衰败
10.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痛心、遗憾于:对于
11.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悉:都贞良死节:坚贞忠直,能以死报国
12.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隆:兴隆,兴旺计日而待:计算日期来等待
二、翻译下列句子:
1.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

2.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收到很多的好处。

3.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
4.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5.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能够兴隆的原因;
6.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会衰败的原因。

三、阅读问答:
1.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推荐这些文官、武官的依据和目的是什么?
一是文官志虑忠纯,武官性行淑均晓畅军事;二是文官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武官昔日使用先帝称之能。

2.第⑤节中作者说“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这里的“此事”具体指的是?
亲贤远小;亲小远贤导致的结果。

3.说说诸葛亮在此叙说历史的用意是什么?
目的是让刘禅,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三条建议:亲贤远佞是核心。

以先汉和后汉的历史作为前车之鉴。

返回查字典首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