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多彩的光自测题2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F与透镜之间的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题)A.凸透镜可以对光起发散作用B.焦点F是凸透镜起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分界点C.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光路是不可逆的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发散程度比原来小,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起会聚作用2.如图所示,MN为透镜L的主光轴,AB为一条从左边射向透镜后折射的光线,由此可以判定()(第2题)A.若L是凸透镜,B点一定是L的焦点B.若B点是L的焦点,则L一定不是凸透镜C.若B点是L的焦点,AB的入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D.若AB的入射光线是从无穷远处主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则L一定不是凹透镜3.[2024·长治模拟]摄影师在东方明珠塔下,利用水晶球作为道具拍摄。
在水晶球中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塔”倒立、缩小的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晶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水晶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水晶球中所成的像是虚像D.水晶球远离东方明珠塔时,其中的像变大4.[2024·扬州江都区月考]如图所示,A、B、C、D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F为焦点,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放在哪个位置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第4题)A. A点B. B点C. C点D. D点5.[2024·溧阳模拟]小明同学的奶奶年龄大了,总看不清手机屏幕,需要把手机拿得远远的才能勉强看清,细心的小明在网上帮奶奶购买了一个手机屏幕放大器,将手机放在支架处,透过透明的屏幕放大器即可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为其观看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第5题)A.屏幕放大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透过屏幕放大器看到的像是实像C.手机放在屏幕放大器的1倍焦距以内D.小明奶奶戴远视眼镜即可看清近处物体6.[2024·淄博一模]小李利用纸筒M、N,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和半透明薄膜,制成一个模型照相机,如图所示。
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多彩的光专项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专项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近年来,刷脸支付已成为付款的常见方式,如图所示。
消费者刷脸时面对摄像头,系统将摄像头拍到的人像与后台信息对比,确认后完成付款。
关于刷脸支付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镜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人脸通过摄像镜头成放大的实像C.人脸应该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若要像变大,人脸应该远离镜头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玻璃砖和空气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由图可知()A.AD为法线B.折射角为20°C.EO为入射光线D.AD的右侧为玻璃砖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雨后彩虹B.桥的倒影C.筷子“弯折”D.海市蜃楼4、对下列光学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甲图中钢笔“错位”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乙图中的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丙图中的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丁图中的水中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5、小川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未画出)。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C.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不能成像D.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远离凸透镜6、如图,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此平面镜可绕“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轴M”自由旋转,现将平面镜拉离竖直位置一个偏角θ至MN′的位置,释放镜的下端,在平面镜从MN′下摆到MN位置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的轨迹为圆弧B.S′离轴M越来越近C.S′轨迹对M轴的张角为θD.当θ大于90°时物体将不在此平面镜中成像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凿壁偷光B.猴子捞月C.海市蜃楼D.杯弓蛇影8、有关透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时,要使像变大,照相机应远离物体B.使用幻灯机时,幻灯片应放在一倍焦距以内C.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近视眼看远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前方,需用凸透镜矫正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0、我国唐朝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下列哪种光现象()A.光的色散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平面镜成像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这是由于不同的色光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光的______(填“反射”或“折射”)程度不同而造成的,且______的偏折程度最小。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世界》测试题一、填空题:1、天气晴朗,河水清澈见底,我们看到河水中的鱼在白云中游嬉,所看到的云实际是由于而形成的云的;所看到的鱼实际是由于光而形成鱼的,看到的鱼的位置在鱼的实际位置的方。
2、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可以判定右图中是界面, 是入射光线,角是反射角,角是折射角,界面的侧是空气.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折射角的大小为。
4、身高1.6 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m,像与人的距离为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m。
5、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道理解释。
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
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
6、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选填“虚”、“实”)像。
7、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这眼就是眼。
用凸透镜可以矫正眼。
8、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
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所形成的(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进入了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可用来矫正(选填“近”或“远”)视跟。
9、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3)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像(填“实”或“虚”)。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多彩的光单元测试试题以及答案 (2套题)

八上物理多彩的光单元测试试题一、选择题。
1.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C.放大镜把字放大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2.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这“树荫”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3.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4.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平面镜5.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6、国庆假期,在马陵山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A.黑色B.绿色C.红色D.白色7.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8.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9.如图所示为一台液晶电视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视机屏幕属于光源B.电视机遥控器靠发出的红光来遥控电视C.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屏幕将会看到很多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D.电视音响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空气振动产生10.小杰在黄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液体的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想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以上都不是11.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综合测试题试题(含答案)沪科版

一、选择题1.A2.A 4.5 m/s 3.A.1点20分C.10点40分4.A.B.C.D.5..略大于30 mmA.小于7.5 10ABCD11.A、三棱镜12.A、等于C、小于()D、一样的厚100,则())“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形°,那么反射角是,要想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应为 .。
当光垂直镜面19.身高1.74米.小”或“不变”)20.把新版50强的。
21.22.23.这时,适当(填“增大”或“减小”或“下”)移动。
24.25.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立的实像,的_____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___m。
,若来自,若要研究这二12.C 13.A17. 直线传播,虚18. 60°,70°;019. 1.74 3 不变20. 荧光紫外线21. 会聚发散22.小倒23.增大下24.凸凹25.凸透镜虚26.降低光屏的高度倒右27.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8.晶状体倒立缩小实29.近视前凹30.近视0.431.(1)容易确定像的位置(2)不能,两次实验记录像和物到玻璃的距离一次相等,一次不等,根据该记录不能得出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32.(1)器材:放大镜、纸;(2)方法:将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过片刻会使纸点燃;(3)理由:放大镜实质上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3.⑴同一高度⑵①其焦距为10cm 烛焰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像离凸透镜就越远②另烛焰34.凸透镜晶状体凸透镜是否近视测定两组学生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各2分,共32分)1.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答案】CA .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答案】D 3.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设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如右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6m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5.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
在某次行驶时, 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6.图1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 ( ) 【答案】DA.。
C. D. B. 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指针在阳光下形成影子A .树荫下圆形光斑B .海市蜃楼C .露珠下的叶脉D .水中“倒影”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答案】C8.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答案】A9.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答案】CA .电视遥控器B .医用“B 超机”C .验钞机D .夜视仪10.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 【答案】AA .凿壁偷光B .海市蜃楼 c .猴子捞月 D .杯弓蛇影 11.如图7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答案】D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B .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12.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多彩的光单元测试试题以及答案 (2套题)

八上物理多彩的光单元测试试题一、选择题。
1.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C.放大镜把字放大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2.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这“树荫”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3.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4.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平面镜5.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6、国庆假期,在马陵山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A.黑色B.绿色C.红色D.白色7.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8.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9.如图所示为一台液晶电视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视机屏幕属于光源B.电视机遥控器靠发出的红光来遥控电视C.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屏幕将会看到很多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D.电视音响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空气振动产生10.小杰在黄山旅游时看到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液体的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他想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因为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以上都不是11.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检测(含答案)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
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
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
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光的灯柱是光源B.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C.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D.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成逼真的实像2. 下列关于甲、乙图的说法错误的是()(第2题)A.图甲所示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所示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城市中的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所造成的“光污染” 是由于发生了图甲所示的反射D.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桌椅、书本等物体是由于发生了图乙所示的反射3.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4. 如图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下列关于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S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第4题)A.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①上B.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②上C.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①上D.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②上5. 光从室外透过玻璃进入室内,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6. 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可以避免行车时驾驶员视线受到干扰。
轿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车内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中所成的像()A.与后方同行的车辆重合B.与前方同行的车辆重合C.在后方同行车辆的上方D.在前方同行车辆的上方7. 小明在房间里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如图所示。
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小明发现透镜在A、B两处时,墙壁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第7题)A.两次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的B.两次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透镜在B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D.透镜在A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8.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光屏拿开,则()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D.像不存在9. 如图所示,AB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Q、S是在主光轴上的三个位置,把一物体放在Q处,像成在S处;把物体放在S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P 处,则可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在()(第9题)A.P的左边B.PQ之间C.QS之间D.S的右边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多彩的光自测题2一、单选题。
(共 30 分)1. ( 2分) 如图所示,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错误的是[ ]2. ( 2分) 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为目镜和物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3. ( 2分) 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在医院经过鉴定是远视眼,这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B.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C.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D.远视眼不管看近处物体还是远处的物体,都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4. ( 2分) 要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实像,应当选用[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都可以5. ( 2分)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 ]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6. ( 2分)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生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近视人群的急剧低龄化和扩大趋势,令教育和医务工作者备感担忧.下图表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远视眼或近视眼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和对它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第________图;表示对近视眼进行矫正做法的是第_______图.7. ( 2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虚像B.眼睛不能直接看到实像C.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D.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8. ( 2分) 图中图甲和图乙是小红用同一架照相机拍摄的两张清晰的照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拍摄甲时相机与人的距离比拍乙时大B.拍摄甲时,胶片与镜头的距离比拍乙时大C.拍摄甲时所用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较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 ( 2分) 要使人的眼睛能看到某物体,必要条件是[ ]A.一个光源B.必须在白天看C.物体和眼睛在同一直线上D.物体反射的光线或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眼10. ( 2分)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 A.10cm<f<18cm B.5cm<f<9cmC.9cm<f<10cm D.18cm<f<20cm11. ( 2分) 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看到树木在水中的倒影B.阳光下电线杆有影子C.患近视的同学戴眼镜矫正视力D.用凸透镜对着太阳取火12. ( 2分) 如图所示,是一名同学看物体的光路图,要使他能看清物体,她应该在眼睛前放一个[ ]B.凸透镜B.凹透镜C.平镜D.无法判断13. ( 2分) 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为25cm,则镜头焦距可能为[ ]A.11cm B.12.5cmC.20cm D.25cm14. ( 4分) 选择正确的答案:①光的折射A.立竿见影②漫反射B.水中倒影③光的直线传播C.雨后彩虹④光的反射D.熟悉的面孔二、填空题。
(共 30 分)15. ( 1分) 如图所示,来自远方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光路图,这个人需要配戴装有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16. ( 1分) 阳光通过一个透镜后可以把面纸上一点照得很亮,说明这是一个________透镜.17. ( 1分) 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调节光屏位置,当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恰好在光屏上生成与烛焰等大的倒立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18. ( 2分)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当物体沿主光轴逐渐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像将逐渐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像会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19. ( 2分)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是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20. ( 4分) 放大镜实际上就是________.用放大镜看物体,物距应________焦距(填“大于”或“小于”).成的是________像(“虚”或“实”),要想得到大一点的像,则物体应________焦点(填“靠近”或“远离”).21. ( 4分) 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说明光在传播中所遵循的物理规律:(1)手影:光的___________(2)水中的倒影:光的___________(3)电影院放电影:光的___________(4)立竿见影:光的___________22. ( 6分) 现有如下光学器件:a.平面镜,b.凸镜,c.凹镜,d凹透镜,e.凸透镜,在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自制潜望镜用________,太阳灶用________,老花镜用________,汽车观后镜用________,近视眼镜用________,耳科医生的额镜用________.23. ( 9分)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________透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镜,经过它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镜,经过它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经过这两次________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若前者镜筒上标有5×,后者镜筒上标有10×,则物体被放大的倍数为________倍.三、多选题。
(共 20 分)24. ( 2分)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学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虚像25. ( 3分) 有关眼睛视物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B.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C.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物体D.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26. ( 3分) 图为一款带拍照功能的手机,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带有凸透镜制成的摄像头B.它带有由凹透镜制成的摄像头C.要使拍摄物在显示屏上的像更大一些,手机应远离被摄物体D.要使拍摄物在显示屏上的像更大一些,手机应靠近被摄物体27. ( 3分) 显微镜物镜所成的像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所成的像[ ]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近视眼28. ( 3分) 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29. ( 3分) 关于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B.投影片必须放在镜头焦点之内C.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不会大于暗箱的长度D.用放大镜看书,书离透镜距离必须小于焦距30. ( 3分) 近视眼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下面是两种治疗方法.近视眼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是一种能够精确聚焦和控制的紫外光束,其切削精度非常高,每个光脉冲切削深度为0.2微米,能够在人的头发丝上刻出各种花样来.准分子激光为冷光源,不产生热量,因而对切削的周围组织无损伤,该手术主要是利用准分子激光能够精确切削组织的特性,用光束重塑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医生在治疗前将近视度数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来控制切削的范围和深度,激光器发出一系列的激光脉冲照射到角膜上,在角膜中心削出一个光滑的平面,每个脉冲切除一薄层中心角膜组织,多个脉冲照射到角膜组织上以后,使角膜曲率变平,光线能够直接聚焦于视网膜上,视力变得清晰.后巩膜加固术:此手术是应用医用的硅胶海绵、导体巩膜或阔筋等作为保护加固材料,加固和融合后极部巩膜,支撑眼睛的后极部,阻止后极部的进行性扩张和眼轴进行性延长,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近视眼的度数.同时,术后形成新生血管,增强脉络膜和视网膜的血循环,兴奋视细胞,活跃生物电,提高视敏度,此术适合于控制高度近视的眼轴进行延长,尤其对青少年高度近视眼球轴长超过26毫米、近视屈光度每年加深发展超过1.00D者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两种治疗近视眼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种方法是利用紫外线的热作用进行治疗的B.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增加角膜的曲率来达到治疗的目的C.第二种方法主要针对近视者的眼睛在前后方向上太长的一种治疗方法D.第二种方法没有改变角膜和晶状体的焦距,而是减小了像距,使原来成在视网膜前方的像能成在视网膜上四、主观题。
(共 20 分)31. ( 4分) 完成图中的光路图.32. ( 5分)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光源是________,实验对象是________,实验效果显示器是________.下面是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记录信息的表格.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和表中所给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仿照表中的记录方式,把成像情况和应用事例填入相应的空格.33. ( 5分) 在凹透镜的四周加一屏障,遮住从平行光源射向凹透镜周围的光线,如图所示.屏障可用硬纸片或薄木板中间开一个圆孔做成.(1)移动光屏便可看到屏上圆形光斑的面积随着,________而增大,表明通过凹透镜的光是________的.(2)若换用凸透镜做实验,请画出大致的光路图.当光屏从左向右移动时,光斑如何变化?34. ( 6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 30 分)1. ( 2分) 答案:A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心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所以B和C正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的光线因为发散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所以D正确.经过凹透镜焦点的入射光线并不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而应是更加远离主光轴的方向射出,A错.2. ( 2分) 答案:A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且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 ( 2分) 答案:B解此类题需知道远视眼的成因,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能看清远处物体,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所以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所以A、C、D项都是错误的,为了矫正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所以B选项正确.4. ( 2分) B5. ( 2分) C6. ( 2分) 答案:C;A解此类题时需从题干中读取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来正确回答.7. ( 2分) D8. ( 2分) 答案:B甲成像较乙成的像大,所以物距更小,像距更大,A错,B正确.9. ( 2分) 答案:D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大都不是光源,它们不能发光,但可以反光,A错.在夜晚灯光下也可看到物体,B错.用潜望镜看物体,物体与眼睛不在同一直线上,C错.10. ( 2分) B11. ( 2分) 答案: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阳光下电线杆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患近视眼的同学应带凹透镜来矫正视力,是光的折射现象,用凸透镜对着太阳取火,把太阳光会聚,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答案符合题意.12. ( 2分) 答案:B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之前,说明晶状体太厚了,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因此,在眼睛前应该放一个凹透镜,把光线发散一些,像便可成在视网膜前,矫正光路图如图所示.13. ( 2分) 答案:C幻灯原理,f<u<2f,v>2f.本题u=25cm,代入f<25cm<2f即f<25cm,2f>25cm,解得12.5cm<f<25cm,题中只有C答案符合.14. ( 4分) 答案:C;D;A;BA——③;B——④;C——①;D——②二、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