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一、建立经营者责任制度1. 以学校为主体,设立心理咨询室,由专职心理咨询师负责管理和运营。
2. 心理咨询室应设立明确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明确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和权力。
3. 心理咨询师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学校要定期进行培训和评估,保证咨询师的专业能力。
二、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流程1.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书面或网络方式提出咨询申请。
2. 学校要设立统一的咨询电话、邮箱和在线咨询平台,方便学生进行咨询。
3. 学校要建立咨询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保护学生隐私。
4. 心理咨询师要进行学生信息登记和咨询记录,保护学生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5. 心理咨询师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了解,制定相应的咨询计划和目标。
6. 心理咨询师要采用有效的咨询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7. 心理咨询师要及时跟踪和评估咨询效果,对于需要进一步咨询的学生要进行衔接和引导。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保密制度1. 心理咨询室要建立保密协议,明确保护学生隐私的责任和义务。
2. 心理咨询师要对学生咨询内容和个人信息保密,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3. 心理咨询师要对咨询记录和学生档案进行保密,咨询记录和学生档案只能由专门授权的人员查阅和使用。
四、建立心理咨询室服务质量管理制度1. 学校要及时收集学生心理咨询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对不满意的意见进行调查和整改。
2. 心理咨询师要定期总结和分享工作经验,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3. 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和跟踪,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
五、建立心理咨询室安全管理制度1. 心理咨询室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保证咨询场所的安全性。
2. 学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室的管理,规范咨询师的行为和言论,避免伤害学生的行为。
3. 心理咨询师要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对于学生的突发心理问题要及时处理和报告。
六、建立心理咨询室日常管理制度1. 心理咨询室要有定期巡查和维护计划,保证设施设备的完好性。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5篇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5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1、咨询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应做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工作;熟悉并认真遵守国家《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恪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2、咨询人员应严格按科学态度和专业要求工作。
必须接受规范的专业培训、努力钻研有关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探索工作规律;还必须熟悉学校的各种教育策略,了解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状况,将学校心理咨询专业要求和学校实际相结合,有效地开展工作。
3、咨询人员要用学生理解的语言,向来访学生解释本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和范围,以及来访学生的自身权利,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意义。
4、咨询人员必须平等对待学生、信任学生,在与来访学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要特别注意尊重来访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来访学生的正当权益;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出发,真诚对待来访学生,接纳对方的各种知识情感困扰,对他们需求达到同感的理解,立足于全面发展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尊重学生自愿接受服务的权利。
5、咨询人员应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向学生提供帮助,立足于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成长。
6、咨询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其他秘密;对学生的有关资料、案例予以保密,单独保管,不列入学校其他档案;只有在专业需要和必须会诊时,才能和其他专业人员讨论来访学生的案例;不得将学生的案例作为谈话资料;在研究和写作中需要引用学生的资料时,必须隐去可能辨认出来访学生的有关信息;通常情况下,不得向学校其他人员及家长透露学生的秘密;出于保护学生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以及需要争取其他人员帮助,必须向有关人员提供学生心理咨询资料时,要向能负责、能保密和有权力、有能力解决相应问题的人员提供,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并使他们感到安全,不进一步扩散有关信息。
心理咨询室规章制度牌

心理咨询室规章制度牌为了保证心理咨询室的正常运作和提升服务质量,制定如下规章制度,并请所有心理咨询室员工和咨询对象严格遵守:一、参与咨询的人员行为规范1. 所有参与咨询的人员需尊重心理咨询师和其他咨询对象,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言语或行为上的侵犯。
2. 参与咨询的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心理咨询师的规定,如有违规行为将被暂停咨询资格。
3. 参与咨询的人员需保持诚信和真实,不得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信息。
二、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行为规范1. 心理咨询师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确保咨询过程的保密性和尊重性。
2. 心理咨询师应当尊重每个咨询对象的个人权利和隐私,不得泄露咨询对象的个人信息。
3. 心理咨询师应当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不断改进咨询技巧和方法。
三、心理咨询室环境卫生规范1. 心理咨询室应当保持整洁卫生,保证咨询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2. 心理咨询室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确保咨询场所的卫生环境符合相关标准。
3. 心理咨询室应当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急救药品,确保咨询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理。
四、心理咨询室服务质量保障1. 心理咨询室应当建立健全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位咨询对象得到专业和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2. 心理咨询室应当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对咨询对象提出的投诉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和回复。
3. 心理咨询室应当定期进行服务质量评估和满意度调查,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水平。
五、心理咨询室安全管理规定1. 心理咨询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咨询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 心理咨询室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3. 心理咨询室应当加强对咨询对象的保护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咨询对象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心理咨询室管理规定1. 心理咨询室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2. 心理咨询室应当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心理咨询室的管理,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保障咨询师和咨询对象的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心理咨询室是指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场所,主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
第三条所有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应遵守本管理制度的规定,维护心理咨询室的正常秩序,保障咨询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心理咨询室的业务活动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标准,保护咨询对象的隐私和权益。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五条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凭合法证件从事咨询工作。
第六条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师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第七条心理咨询室应建立人员档案,记录每位咨询师的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培训情况等,做到信息共享和管理有序。
第八条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对咨询师的工作表现、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奖惩。
第九条心理咨询室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位咨询师的工作职责和权利,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三章设施管理第十条心理咨询室应保证场所整洁、安全,设施设备完好,满足咨询工作的需要。
第十一条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心理咨询室的设施设备,及时处理故障和损坏,确保咨询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十二条心理咨询室应配备必要的咨询工具和资料,如咨询室、沙发、桌椅等,保证咨询师和咨询对象的舒适度和私密性。
第四章服务管理第十三条心理咨询室应建立完善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规范咨询服务的内容、方式和程序。
第十四条咨询师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对咨询对象的个人信息和心理状况保密,不得泄露给他人或机构。
第十五条咨询师应倾听咨询对象的需求和感受,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尊重咨询对象的选择和决定,不对其进行强制性指导。
第十六条咨询师应遵守职业操守,维护公平、客观的态度,不得因个人观点、价值观干预咨询活动,保持专业性和客观性。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心理咨询室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咨询师和咨询对象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件和纠纷。
心里咨询室管理制度

心里咨询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工作,提高咨询服务的质量,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心理咨询室是为了提供个人和团体心理健康服务而设立的机构,必须依法经营,不得违法乱纪、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第三条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偏袒任何一方,保障用户的隐私和机密。
第四条心理咨询室应当依法取得相关的营业许可证和社会保障登记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业务。
第五条心理咨询室应当保证咨询师有相关的专业资格和执业证书,不得使用假冒伪劣的资质从事咨询工作。
第六条心理咨询室应当注重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定期进行岗前培训和业务水平考核。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七条心理咨询室的组织机构包括:机构领导、咨询师团队、后勤保障部门。
第八条机构领导负责整个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第九条咨询师团队负责具体的咨询工作,包括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在线咨询等多种形式,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第十条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心理咨询室的日常运营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一条用户来访咨询时,应当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并签订咨询协议,确保用户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咨询师应当保证用户的隐私和机密,不得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咨询内容。
第十三条咨询师在进行咨询工作时,应当遵循相关的咨询规范,不得违反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
第十四条心理咨询室应当建立健全的案例管理制度,咨询师应当认真记录每一次咨询的情况,做好案例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第十五条用户在咨询过程中如遇到紧急情况,咨询师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及时向机构领导汇报。
第十六条心理咨询室应当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第四章权利和义务第十七条用户在享受心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有权要求了解咨询师的资质和执业证书,有权要求咨询师遵守相关的咨询规范。
学校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学校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心理服务工作,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规范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和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学校心理咨询室是服务于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辅导中心,承担学校心理教育与咨询涉及的日常工作。
第三条心理咨询室负责制定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心理教育水平等工作。
第四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宗旨是:照顾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个性化服务,积极关注校园心理健康问题,推动学校心理服务工作不断发展。
第五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原则是保密、尊重、客观、综合、开放和专业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学校心理咨询室设主任一人,由学校领导任命。
心理咨询室主任负责心理咨询室教师工作的协调和监督。
第七条学校心理咨询室设专职咨询教师若干名,担负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第八条学校心理咨询室设办公助理一人,负责心理咨询室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的处理。
第九条学校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工作例会,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第十条学校心理咨询室与相关教育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家长委员会等进行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学校心理服务工作。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十一条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职责包括:1. 制定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 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培训等;3. 接受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咨询请求,提供个体和小组心理咨询服务;4. 开展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工作,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帮助;5. 咨询教师进行心理培训,提高其心理咨询能力;6. 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协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7.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进行跟踪和评估;8. 组织心理学习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9. 参与学校危机事件的紧急处置和心理干预;10. 搜集研究心理咨询室工作的案例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四章服务对象第十二条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心理咨询室的运作,保障咨询工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心理咨询行业的专业标准,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本心理咨询室工作的专业咨询师、实习咨询师、志愿者及来访者。
第三条基本原则心理咨询室工作应遵循保密性、中立性、尊重与关爱、专业伦理等基本原则。
第二章咨询室设置与环境第四条咨询室环境咨询室应设置在安静、舒适、私密的环境中,室内布置应温馨、专业,确保有利于咨询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咨询室设备咨询室内应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心理测量工具,如舒适的座椅、钟表、心理测试软件等,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三章咨询工作流程第六条咨询预约咨询师应提前安排预约时间,并明确告知来访者咨询的时间、地点和费用等信息。
第七条咨询准备咨询师应在咨询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和记录工具,并对咨询室进行必要的整理和清洁。
第八条咨询过程咨询师应严格按照专业伦理和操作规程进行咨询,确保咨询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九条咨询记录咨询师应对每次咨询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咨询时间、内容、来访者的反馈等信息,并妥善保管。
第四章咨询师职责与行为规范第十条专业要求咨询师应持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并持续接受专业培训与督导,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第十一条保密义务咨询师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未经来访者同意,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和咨询内容。
第十二条中立原则咨询师应保持中立,避免在咨询过程中涉及个人利益或情感倾向。
第五章来访者权益与义务第十三条知情同意来访者在咨询前应充分了解咨询师的资质、咨询流程和收费等信息,并在自愿的基础上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十四条隐私保护来访者享有隐私权,有权要求咨询师对其个人信息和咨询内容保密。
第十五条配合咨询来访者有义务积极配合咨询师的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并按照咨询师的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解释权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心理咨询室所有。
心理咨询室内规章制度

心理咨询室内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心理咨询室内的工作秩序,提高心理咨询服务质量,保障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心理咨询室内工作原则1. 心理咨询师应当遵循保密原则,严守来访者的个人信息,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来访者的隐私;2. 心理咨询师应当尊重来访者的意愿和需求,不得强迫来访者接受任何心理咨询服务;3. 心理咨询师应当保持客观中立,不得对来访者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侮辱或攻击;4. 心理咨询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确保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心理咨询室内工作流程1. 来访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或现场预约心理咨询服务,咨询师应当合理安排来访者的咨询时间;2. 来访者到达心理咨询室后,应当出示有效证件以便确认身份,并填写相关资料表格;3. 心理咨询师应当在咨询前与来访者沟通,了解来访者的咨询需求和问题背景;4. 心理咨询师应当根据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咨询方案和目标,与来访者共同商定咨询内容和时间安排;5. 心理咨询师应当在咨询过程中,倾听来访者的诉说,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6. 心理咨询师应当对来访者的情绪和表达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反馈,确保咨询过程顺利进行;7. 心理咨询师应当在咨询结束后,给予来访者适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来访者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第四章心理咨询室内行为规范1. 心理咨询师应当礼貌待人,言行举止得体,不得出现辱骂、侮辱或攻击来访者的行为;2. 心理咨询师应当保持信息安全,不得私自保存或泄露来访者的个人信息;3. 心理咨询师应当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在未经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向他人透露来访者的隐私;4. 心理咨询师应当保持专业素养,保持客观中立,不得对来访者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侮辱或攻击;5. 心理咨询师应当保持工作纪律,按时上班、下班,不得迟到早退;6. 心理咨询师应当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7. 心理咨询师应当维护心理咨询室内的工作环境,保持室内整洁有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一、心理咨询师必须态度热情、工作细致和认真,不得迟到、早退,要按时到岗接受咨询者来访。
二、本着“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以诚相待,倾情相助,引导来访者自助。
三、保持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营造温馨的空间。
四、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则,对有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必要时可通知学校和家长,取得支持和配合。
五、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做好记录的同时做好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六、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提高“心理咨询室”的开放率、使用率。
七、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12:30--13:30。
八、每天的心理辅导老师按时进行值班。
九、工作完毕,关好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