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福建经信委

合集下载

中石化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中石化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 组织编制了信息标准代码体系表,编制发布340多万条标准信息代码。 ➢ 完善了信息标准化代码体系, 拓展了3大类36项标准化代码, 扩充各类代码29.8万条;
➢ 初步形成了油田信息化标准框架,发布了54项油田勘探开发信息标准。
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基础层面
1.3、基础设施
3、信息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保障了信息化深入发展。
➢非常规等业务模型 扩展 ➢成果数据管理规范 完善与试点验证 ➢数据质量管理模型 设计与应用 ➢经营数据对接技术 研究与验证 ➢应用服务模型框架 构建等。
2006-2008年
2009-2011年
2013-2014年
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2.1、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 1、数据模型标准 — 分析成果和建设成果
目录
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 二.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
“十一五”以来,中国石化紧紧围绕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主营业务开展信息化工作,坚持 “六统一”方针,积极推进以ERP 为主线的信息化建设与深化应用工作。
中国石化信息化建设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
以分散建设为主的阶段
模型优化及应用
模型前期研究
➢提出数据模型标准 ➢研究可行性 ➢国际标准研究 ➢国际石油公司案例分析 ➢确定了发展路线
2005-2006年
模型一期建设
➢原型试验 ➢胜利油田梳理业务 ➢业务模型建立 ➢逻辑模型设计 ➢针对数据中心建设的 数据模型验证 ➢形成东部油田模型
模型二期建设
➢针对西部、长输、海洋 业务的模型扩展 ➢针对勘探开发专业数据 库的模型支持 ➢数据资源管理编目建立 ➢大块数据专项管理 ➢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得 到模型支持和验证。

《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发布

《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发布
储备 办 法和 制度 。
> >>
《 化产业调 整和振兴 规划》 石
石 化 产 业 是 国 民 经济 的 支 柱 产 业 ,资 源 资 金 技 术 密 集 , 业 关联 度 高 ,经济 总 量 大 ,产 品 广 泛应 用 于 国 产 民经 济 、 民生 活 、国 防科 技 等 各 个 领 域 , 促 进 相 关 人 对 产 业 升 级 和 拉 动 经 济 增 长 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为 应
在涉 及具 体措施 方 面 , 规划 要 求完 善化 肥储 备机 制 ,抓 紧研 究建 立 国家化肥 储备 。同时 ,要 求抓 紧落实 油 品储
备 。加快 储 备设 施建 设 ,抓 住 当前 有 利时 机增 加成 品油 国家储 备 。参 照 原油 商业 储 备做 法 ,尽 快研 究制 订成 品油商 业
l5 5 0万 吨” 。
同时 , 规划 要 求农资 保 障能力 增强 。到 2 1 年 ,化 肥产 量达 到 6 5 吨 ( 纯 ) 01 2 0万 折 ,钾 肥 产量达 到 4 0 吨 ( 0万 折 纯) ,高浓度 化肥 比重提 高到 8 %。 0 另 一个 目标 是产业 布 局趋 于合 理 。成 品油 “ 油南 运 ”的状 况得 到改 善 。根据 规 划 ,长三 角 、珠 三 角 、环 渤海 北
为 20 0 9年 至 2 1 年 。 01
根 据 规划 ,石 化产 业调 整和 振兴 的 目标是 ,“ 2 l 年 ,产业 结 构趋于 合理 ,发展方 式 明显转 变 ,综合 实力 显 到 01 著提高 。其 中,产量保 持稳 步增 长 。到 2 1 年 ,原 油加 工量 达到 4 50 吨 ,成 品油 、乙烯产量 分 别达 到 2 70 01 00 万 4 5 万吨 、

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简介

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简介

泉港石化园区情况介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湄州湾南岸,陆域面积32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36.72万人,辖6个镇、1个街道、1个国营盐场,是福建省“十一五”规划期间项目最为集聚、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区域,也是全省三大主导产业(石化、电子、机械)中的石化产业龙头基地和三大主枢纽港(福州、厦门、湄州湾)之一。

几年来,泉港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和湄州湾南岸主枢纽港为目标,凸显特色,发挥优势,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

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1亿元,比增17.5%;工业总产值314.5亿元,增长14.8%;财政总收入15亿元,比增30.35%;地方财政收入5.2亿元,增长2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4亿元,比增142.7%;农民人均纯收入7182元,比增14.1%;其中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收入等四项指标增幅均居泉州市首位。

泉港石化园区毗邻湄洲湾南岸天然良港肖厝港,北承长三角石化圈,南接珠三角石化群,与台湾隔海相望,海陆空交通发达。

在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局中,泉港石化园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福建省政府于2007年9月24日批复的《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湄洲湾石化基地以泉港石化工业区为先导,向泉惠、东吴石化工业区延伸,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和福建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以上游带动中下游,以中下游促进上游,促进石化产业集聚。

2007年12月园区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列入第二批全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2008年4月中石化协会正式命名“中国石油化工(泉港)园区”。

泉港石化园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正日益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石化基地和对台石化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沿平台。

泉港石化园区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由仙境、南垦、洋屿和氯碱四个片区组成。

其中,仙境片区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以现有联合石化为中心,发展炼化一体化项目和相关中下游项目。

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2006-2020)

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2006-2020)

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2006-2020)前言为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积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建设竞争力强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根据省人大批准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和国家发改委2006年公布的“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等规划,按照省政府的部署,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了“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

本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充分利用湄洲湾深水港口和区位的优势,确定石化基地的泉港、泉惠、东吴石化工业区的控制边界和公共配套设施的布局走向,发挥园区的各自产业分工和区域内要素资源配置的综合优势,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和福建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以泉港石化基地为先导,向泉惠、东吴石化工业区延伸,以上游带动中下游,以中下游促进上游,促进石化产业集聚,提升区域内石化产业发展规模和聚集能力,加快建设形成湄洲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于2005年9月正式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编制过程中,省发改委多次组织规划编制单位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踏勘了石化基地相关规划区域、收集了大量基础资料,广泛征求了省直有关部门、规划区域当地政府及所属国土、建设、城市规划、海洋管理、环保、电力、水利、交通等部门和省内外专家的意见,并对规划内容和区域范围多次组织了专家咨询论证,历时2年,几经修改,于2007年5月24日经福建省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

该规划包括《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及子规划。

7个子规划(包括文本和附图)分别是:(一)《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总体布局规划》;(二)《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产业发展规划》;(三)《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主要项目规划》;(四)《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泉港石化工业区产业布局规划》;(五)《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泉惠石化工业区产业布局规划》;(六)《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东吴石化工业区产业布局规划》;(七) 《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区域协调规划》。

《“十一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规划》新鲜出炉国字号“规划”掀国产化“波澜”

《“十一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规划》新鲜出炉国字号“规划”掀国产化“波澜”
化 行 业 ,它们 分 别 是 大型 石 油 天然 气 长 输 管线成套装备 、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 《 规划 》 备 、新 型船 舶 和 海 洋石 油 工 程设 备 。而其 让石 油装 备制 造企 业增 强 了 自主创新 动 力 他 煤 炭 、钢 铁 生 产 装备 的研 制 ,也 将 对 石 《 划 》等于给 国 内重 大技术 装备 规
他 结 构 形 式 ,甚 至 是 超 高 压 管 式 反应 同时继续鼓励和 支持企 业建立技 术 中 长 。特别是随着 国内外 工业原料 等价 器 都 能 制造 ,但 随 着 装 置规 模 的 增 心 ,培育-t 具有 自主创 新能力和核 格 的大幅提高 ,企业成本 上升的压力 [ L
大 ,反 应器会进一步增大 ,运输会 更 心 竞 争 力 的大 企 业 集 团 ;依 托 骨 干 企 不断加大。加之 国际原油价 格的一路 加困难 ,在国 内制造势在必行 ,但设 业 、转制科研机构等建 设一批 国家工 飙 升 , 国 内炼 化 企 业 已 不 能 再 承 受 亏
《 规划 》 自主开发能力 ,重复 引进现象依然存在。 同 时 ,发 改 委 也 坦 承 , “ 五 ” 期 间 , 十
中石油石化装备和技术是研发重点 石油化工在 《 规划 》中占据了重要位 国家有关鼓励 自主创新 的政策不到位 ,除 置 。4 重 大 产 业 技 术 中 , “ 油 炼 制 与 高 技术 、高 附 加值 的装 备 不得 不 依 赖 进 口 项 石 现代化 工关键技术 ” 占有一席之地 ;8 项 外 ,仍 大 量 采 购 国外 技 术 装备 ,较 大程 度 重大技术 装备 中,有3 具体 指涉石油石 上影 响 了 自主创新 的活 力 。 项
大型精对苯二 甲酸 ( T 成套设备。 P A) 对于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成套装 备来说 ,技术含量最高的是管线用钢 。目

福建省十一五石化产业规划

福建省十一五石化产业规划

福建省石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目录前言一、我省石化工业发展现状 (1)(一)“十.五”石化工业发展成效及经验总结 (1)(二)石化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6)二、行业的发展形势分析 (7)(一)国际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 (7)(二)国内石化工业发展趋势 (8)(三)我省石化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影响 (9)三、竞争力分析 (12)(一)有利条件 (12)(二)制约因素 (15)四、总体构想 (17)(一)指导思想 (17)(二)发展战略与导向 (17)(三)发展目标 (18)(四)发展布局 (29)五、主要任务 (29)(一)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 (29)(二)行业发展的重点 (31)六保障措施 (37)(一)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为大型石化项目服务 (37)(二)设立石化专家顾问小组为重大石化项目进行决策 (37)(三)创新工作机制 (38)(四)改善集聚条件 (39)(五)提供能源保障能力 (39)(六)完善经济运行分析能力 (40)(七)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40)(八)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强化劳动保障 (41)(九)注重人文环境建设 (41)(十)抓好循环经济及生态保护 (41)七、附录:石化“十一·五”重点项目、石化产品导向和利用外资项目表 (42)(一)福建省石化产业集聚、集群建设重点项目表 (42)(二)福建省石油化工产品发展导向表 (48)(三)福建省石化行业利用外资重点项目表 (50)前言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为了全面贯彻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我省石化、化工行业规划的编制,省经贸委石化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完成全省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规划工作,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具体承担了《福建省石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编制。

石化工业是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农业、能源、电子、轻工、纺织、建筑、汽车、医药等许多行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5.18•【文号】发改产业[2015]1047号•【施行日期】2015.05.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石油及石油工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发改产业[2015]10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咨询机构,行业协会,中央企业:经国务院同意,我委印发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发改产业[2014]2208号,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石化产业布局进行了总体部署,旨在通过科学合理规划,优化调整布局,从源头上破解产业发展的“邻避困境”,提高发展质量,促进民生改善,推动石化产业绿色、安全、高效发展。

与此同时,国务院出台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等文件。

为做好《方案》及相关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近年来,国内陆续发生多起因PX等项目建设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不仅严重损伤了政府公信力,而且损害了石化产业声誉,对产业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今年4月6日古雷石化基地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PX装置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再次引起了民众和媒体对石化产业发展的关注。

这些事件的发生,既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松懈、地方监管缺失密不可分,也与民众对PX等石化产品认知不足、舆论宣传引导不够密切相关。

为此,各有关方面要加强石化知识的科普,提高民众认知水平;要重视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凝聚社会正能量,为《方案》实施及重大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作用,分级分类做好专题宣传、公益广告和形象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及时发布产业发展动态,积极回应舆情热点和公众合理关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对接国家2016年本)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对接国家2016年本)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对接国家2016年本)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5.25•【字号】闽政〔2017〕21号•【施行日期】2017.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固定资产投资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对接国家2016年本)的通知闽政〔2017〕2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进一步深化我省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国发〔2016〕72号),决定对《福建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对接国家2014年本)》(闽政〔2015〕18号)进行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予以印发实施,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企业投资建设本目录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须按照规定报送有关项目核准机关核准。

企业投资建设本目录外的项目,除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明令禁止建设的项目外,实行备案管理。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投资建设的项目,按照本目录执行。

本目录的核准机关是指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包括各级发改部门、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具有投资项目管理职能的经信部门。

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及我省制定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总量控制目标、技术政策、准入标准、用地政策、环保政策、用海用岛政策、信贷政策等是企业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依据,是项目核准机关和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乡规划、海洋管理、行业管理等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对项目进行审查的依据。

三、要充分发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对投资活动的规范引导作用。

把发展规划作为引导投资方向,稳定投资运行,规范项目准入,优化项目布局,合理配置资金、土地、能源、人力等资源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石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目录前言一、我省石化工业发展现状 (1)(一)“十.五”石化工业发展成效及经验总结 (1)(二)石化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6)二、行业的发展形势分析 (7)(一)国际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 (7)(二)国内石化工业发展趋势 (8)(三)我省石化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影响 (9)三、竞争力分析 (12)(一)有利条件 (12)(二)制约因素 (15)四、总体构想 (17)(一)指导思想 (17)(二)发展战略与导向 (17)(三)发展目标 (18)(四)发展布局 (29)五、主要任务 (29)(一)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 (29)(二)行业发展的重点 (31)六保障措施 (37)(一)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为大型石化项目服务 (37)(二)设立石化专家顾问小组为重大石化项目进行决策 (37)(三)创新工作机制 (38)(四)改善集聚条件 (39)(五)提供能源保障能力 (39)(六)完善经济运行分析能力 (40)(七)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40)(八)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强化劳动保障 (41)(九)注重人文环境建设 (41)(十)抓好循环经济及生态保护 (41)七、附录:石化“十一·五”重点项目、石化产品导向和利用外资项目表 (42)(一)福建省石化产业集聚、集群建设重点项目表 (42)(二)福建省石油化工产品发展导向表 (48)(三)福建省石化行业利用外资重点项目表 (50)前言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为了全面贯彻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我省石化、化工行业规划的编制,省经贸委石化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完成全省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规划工作,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具体承担了《福建省石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编制。

石化工业是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农业、能源、电子、轻工、纺织、建筑、汽车、医药等许多行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福建“炼油乙烯”项目将建设投产,我省石化行业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乃是我省石化产业发展,其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的重要时期。

因此编制我省石化产业“十一·五”规划对指导今后五年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石化行业持续健康高速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规划”旨在体现政府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集聚、引导行业投资方向,从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和前瞻性进行编制;“规划”力求突出我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石化行业的作用与贡献、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总体构想与目标;调整各类资源配置,为培育我省石化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一、我省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一)“十·五”石化工业发展成效、经验及存在问题经过〝十·五〞的努力,我省石化工业已基本形成了门类较全、品种较多,产业初步配套,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工业体系。

1.石化行业经济总量大幅增长,行业调整取得成效“九·五”末我省石化工业规模以上企业310家,资产总额285.46亿元,固定资产159.27亿元,流动资产90.13亿元。

经过五年发展,现有石化工业企业2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16家,资产总额为517.7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为226.54亿元,流动资产203.76亿元,职工人数10.9869万人。

“十·五”末,我省规模以上石化工业总产值569.69亿元(现行值),累计增长160.79%,实现工业增加值131.73亿元,累计增长271.59%;实现产品现价销售收入552.11亿元,累计增长158.03%;实现利税总额47.52亿元,累计增长343.7%。

与“九·五”末的石化工业总产值169亿元,利税总额10.71亿元相比,翻了近两番。

从所有制结构上看,目前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经济总量已占我省石化工业总量的52.10%,国有企业及控股企业占30.49%,股份制企业占20.28%。

从行业结构来看,石油加工(21.51%)、合成材料(19.52%)、橡胶制品(21.48%)三大行业共占我省石化工业总产值62.52%左右;其他行业中专用化学品占石化工业总产值13.2%;化学原料(9.17%)和肥料制造业(7.79%)占石化工业总产值17%左右;最薄弱的分行业为化学农药、专用石化设备、化学矿采,分别占行业总产值的0.92%、1.09%、0.001%。

新兴的石油加工、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橡胶加工四个分行业已居主导地位。

2. 主要产品产量大幅提高2005年我省石化主要产品产量为:原油加工352.61万吨,其中汽油95.19万吨、煤油5.81万吨、柴油150.34万吨、合成纤维112.19万吨、轮胎1780.97万条、农用化肥60.27万吨(折纯)、合成氨94.15万吨、烧碱25.51万吨(折100%)。

主要产品产量均完成“十·五”规划指标,比“九·五”末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十·五〞期间我省石油化工各行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见下表(单位:亿元):我省石油化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保持12%的年均增长速度,完成了“十·五”的计划目标。

4. 产业集聚初显成效我省“十·五”期间,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湄洲湾泉港和厦门海沧两大石化工业基地建设初显成效。

湄洲湾泉港石化工业基地:湄洲湾石化工业基地以其天然良港优势,重点发展油品、有机化工、三大合成材料、原油储运等。

目前泉港基地内已建的企业有:福建炼化公司、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泉港海洋聚苯树脂有限公司、福建华星石化等。

2005年,该基地实现石化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占全省石化工业总产值24.2%。

随着福建炼化炼油乙烯项目的建设投产,该基地更突显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厦门海沧石化工业基地:厦门海沧石化工业基地依托海沧便利的石化码头设施,主要在厦门翔鹭公司的基础上向上游推进,生产芳烃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同时向下游延伸,生产聚酯及其下游产品,并以其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一些橡胶轮胎、制品、胶片等生产企业。

已建的企业有:翔鹭石化企业(厦门)有限公司、翔鹭涤纶纺纤(厦门)有限公司、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正新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世佳化工有限公司、青上化工(厦门)有限公司、厦门中坤化学有限公司等,2005年,该基地实现石化工业总产值172亿元,占全省石化工业总产值的30.05%。

此外,福州江阴工业区的化工园区、漳州古雷港化工区、宁德三都澳港区以及南平精细化工区等也都在积极规划之中,并开始着手进行前期基础设施的建设。

5. 石化技术进步取得显著成效至2005年底,全省已建成省级技术中心6个,分别是:华强防火涂料有限公司、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莆田三江化学品有限公司、福建三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平嘉联化工有限公司和永安智胜化工联合公司的技术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67项产品获省科技进步奖、优秀新产品奖。

6. 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发展势头良好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现有原油加工能力为400万吨/年,居国内同类行业第22位,聚丙烯产能7万吨/年,全国排名第14位。

工艺技术、生产装备水平处于国内平均水平之上。

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09.24亿元,位居中国化工500强排行榜第24位。

1.1.6.2 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重点氯碱企业,主要装置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烧碱、10万吨/年聚氯乙烯。

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7.96亿元,在全国无机碱行业50大企业排名第19位。

福建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是我省唯一生产离子膜法烧碱的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为8万吨/年离子膜法烧碱、4万吨/年环氧丙烷、5万吨/年聚醚。

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6.24亿元,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能力居国内同行业第15位。

泉州泉港海洋聚苯树脂有限公司现有生产能力为12万吨/年,其生产工艺技术为该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达到九十年代初水平。

2005年以其销售收入7.47亿元名列“合成材料行业100大企业”第50位。

翔鹭石化(厦门)有限公司是我省唯一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的企业,现有生产能力120万吨/年,居国内同类行业第2位,单线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装备水平居世界前列。

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76.6亿元,居年度“合成材料行业100大企业”第6位。

翔鹭涤纶纺纤(厦门)有限公司,聚酯生产能力为32万吨/年,在国内同类行业中位居第2位。

技术装备水平居全国前列。

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名列国内同行业第15位。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轮胎,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和技术,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产品畅销世界各地。

其中轮胎外胎和力车胎外胎产能分别居全国同类行业第5位和第4位。

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6.7亿元,名列年度“橡胶制品行业100大企业”第9位。

福建(莆田)佳通轮胎有限公司引进世界先进一流的工艺装备,生产各类车用轮胎,总设计生产能力1350万套/年,其中半钢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为900万条/年,居全国第1位。

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8.9亿元,名列年度“橡胶制品行业100大企业”第14位。

除以上大型重点企业之外,我省石化工业企业产品产能居全国同行前列的还有:福州一化集团氯酸盐(第1位);南平嘉联化工公司硅酸钠(第2位)和白炭黑(第1位);邵武氟化工厂氢氟酸(第2位);厦门柯达股份公司照像胶卷(第1位);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饲料级金霉素(第3位),邵武化肥厂草酸(第1位);永安化工厂炸药(第1位);福建亚通塑料有限公司塑料管材(第2位)等。

(二)石化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 我省化工产品品种少、精细化率低。

石油化工起步晚,产业链建设尚处起步时期;传统化工由于缺乏上、中游基础原料,制约行业的发展。

有机化学原料仅能生产甲醛、甲醇、苯酐、草酸、环氧丙烷等为数不多的产品。

精细化工品种不足三百种:农药原药少,对外省的依存度高;涂料多为低档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大。

化肥品种中氮肥比例大,磷肥,钾肥比例小,高浓度肥料的比例偏低。

2. 从企业状况上看,我省石化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少。

超2亿元产值的重点企业只有22家。

3. 从产业发展区域上看,我省石化重点企业主要集中于泉州、厦门两地,产值占全省总量的69.21%,三明、福州、莆田、南平四地区占全省总量的27.82%,而其他地区石化产业的份额偏小。

4. 从技术和人才看,我省石化行业人才匮乏,专业人才及管理人才急待引进和培养;技术研发投入少,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信息基础工作尚处初始阶段,新技术、新工艺、新项目信息来源不畅,影响行业进步和稳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