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历史教学案 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1 (2)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川教版)第二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着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严峻考验。

本课包含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从经济上、外交上、政治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世界宣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不仅完全有能力捍卫国家独立、恢复国民经济,而且为下一步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好了准备。

本课在第一、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2.理解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a.有效利用课本插图,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b.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b.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四、重难点突破设想: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片段,通过阅读资料、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利用音乐形式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加深学生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正确的历史观。

教师适时地对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对学法给予指导。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教案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教案中华书局版

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时间及结果;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故事。

在掌握抗美援朝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战争的目的和性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是保家卫国,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2、过程与方法你还可以看看电影《上甘岭战役》,亲自感受一下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中国人民志愿军那些感人的事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和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土地改革的背景经过和结果【教学难点】土地改革【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留下的是满目疮痰的国土,年轻的共和国又面临帝国主义的颠覆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破坏。

学习这段历史会使你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进行了怎样艰苦的斗争;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中华儿女,怎样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创造了伟大的杭美援朝精神。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师:看书P8页,议一议:中国参战的原因(背景)有哪些?要求:先认真阅读课文第8—11页第一部分内容,独立思考以下问题,然后同桌可以相互讨论,自由发言;后发言的同学不要重复,可以补充质疑。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中国参战的原因:(1)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

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威胁我国的安全。

(2)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干涉我国内政。

(3)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教师:2.说一说:抗美援朝的时间、指挥者?学生:抗美援朝的时间:1950年;志愿军司令:彭德怀教师:3.说一说抗美援朝中涌现出哪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讲讲他们的故事。

学生: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前进而英勇牺牲教师强调: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前进而英勇牺牲;邱少云在潜伏时,为了保证战斗胜利和部队的安全,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巩固新政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巩固新政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巩固新政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巩固新政权》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抗美援朝等,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数据,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巩固新政权的艰辛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如何巩固新政权,以及相关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出发,理解并掌握中国共产党巩固新政权的策略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掌握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抗美援朝等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巩固新政权的敬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措施及意义。

2.难点: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出发,理解并掌握中国共产党巩固新政权的策略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及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3.对比法:通过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状况,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巩固新政权的必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和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相关内容,包括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抗美援朝等措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
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目标
• 1.能说出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 • 2.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1.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2.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从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 屡战屡败和饱受屈辱的历史,来理解和认识彭德怀这句话的意义:① 过去清政府等反动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不敢面对强敌;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毫不妥协,敢于斗
争。②旧中国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弱;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丰富的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2)《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 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纸送到中南海,毛 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这篇文章曾收入语文课本,大
家都读过。
①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谈谈你的感想。
作战经验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2.提新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是你进步的表现。回顾本课所学知识,看 看哪些知识掌握得较好,还有哪些不太明白,请你写在下面。 新问题: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 义的精神,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祖国的和平发展和 人民的安居乐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②你能说出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吗? 抗美援朝的正义性;志愿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大力 支持。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案1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案1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侵略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等史实。

2、记住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新中国政权的巩固都采取了那些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英雄热爱祖国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自觉拥军加强国防人民军队是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法宝,是维护新中国安全统一和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青年人经受锻炼和考验的好学校;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二、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面对当时国内外复杂的形式,又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新中国政权呢?下面我就来一起探讨下。

讲授新课:一、抗美援朝战争1、爆发原因:先让学生观看美军大举侵入朝鲜、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辽宁安东(今丹东)被炸、1950年7月美国第七舰队司令史枢波访问台湾等幻灯片,然后学生归纳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爆发原因:1、严重威胁中国安 2、应朝鲜的请求2、爆发过程:学生读这段文字:1950年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

了解战争爆发的时间和领导人。

然后教师补充朝鲜战争的第一阶段的五战五捷和第二阶段的对峙情况。

3、朝鲜战争的胜利首先让学生在课本中找胜利的标志是什么?(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其次让学生总结朝鲜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教学设计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教学设计中华书局版

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有关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基础知识。

通过分析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将阅读教材,生动的讲解,充足的视频资源,适当的思考相结合,紧紧围绕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对于巩固新中国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它捍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推动了国内各项工作的进行。

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无数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们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土地改革废除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彻底翻身解放,巩固了工农联盟。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教学难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对巩固新中国的作用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自然导入法。

经过三年内战,新中国终于成立了。

但是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国内外敌人不甘心失败,妄图颠覆新生的政权,形势十分严峻。

为此,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新中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新中国成立了,美帝国主义并不甘心失败,妄想把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板书)1.抗美援朝的背景(板书)(结合地图讲解,讲明目的和性质)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内战爆发。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然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命令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妄图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省。

为使其侵略行径合法化,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武装干涉朝鲜的非法决议,随后组成了以麦克阿瑟为总司令的“联合国军”。

从8月下旬开始,美国飞机多次侵犯我国东北。

9月,美军七万多人在朝鲜中部西海岸仁川登陆。

10月,美国军队悍然越过三八线,侵占平壤。

接着,向我国东北边境的鸭绿江和图门江进犯。

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和世界和平。

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2

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2

教案首页教案内容图示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讲解法导入新课:歌曲导入讲授新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1.改革前的中国农村情况教师提问:解放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是什么?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

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到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三百五十亿公斤粮食的地租。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土地改革从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地分期分批地进行。

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土地、复查总结等阶段。

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领导土改运动。

大批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和许多民主党派成员报名参加土改工作团,投身这场伟大的斗争。

各地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培养积极分子,逐步把群众发动起来,建立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农民协会,作为土改的执行机关。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到1952年9月为止,除新疆、西藏等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案2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案2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目标设计】一、基础知识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及中国人民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斗争的情况。

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掌握有关土地改革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基本内容,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掌握先烈英雄业绩,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增强学英雄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2、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斗争的历史,是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原因和抗美援朝精神。

【教学难点】土地改革运动。

【教学过程】学习新课一、整顿经济秩序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4000 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因此,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人民政府的整顿措施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对投机分子,先礼后兵,果断出击;对城市市民保证供应控制物价。

二、抗美援朝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设问:如果你生活在那时,你将怎么办?无动于衷?任人欺负?a、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炸我东北、杀我同胞、毁我财产,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b、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与新中国为敌,我们除了出兵反抗,别无选择。

c、朝鲜在当时国力较为弱小,但是与我们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十分友好。

美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又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攻占了朝鲜许多领土。

我们必须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才符合国际道义。

2、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由谁首先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课件演示】《中国人民志愿军1-3次战役示意图》【活动】同桌两人一组,对照地图,指出鸭绿江,三八线,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进攻方向,讲述抗美援朝经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班姓名:
刘集一初中八年级历史(下)教学案2
课题: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课型:新课主备:王琦时间:2013-2-27
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概况和胜利的历史意义。

2、学习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
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

认识和平、幸福
来之不易,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维护世界和平。

3、土地改革的原因、时间、地区、法律文件、结果及历史意义。

4、通过本课学习,要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的土地问题
才真正得到解决。

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树立热爱党的思想。

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习目标1、2、3 难点:学习目标2、4.
学习方法:读、议、展、练。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在课文中标注出来,并识记答案)
1、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原因、目的、性质、起止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战争的经过、结果、胜利的意义、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战争胜利的启示分别是什么?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有哪些?志愿军身上具有什么精神品质?他们
被誉为什么人?为什么呢?
3、土地改革的:原因、法律文件及其主要内容、起止时间、结果、意义?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

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请回答:
(1)近代以来,以朝鲜为跳板来侵略或严重威胁中国的战争有两次。

请写出这两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和结果。

(2)分析两次战争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3)两次战争分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有何感想?
2、口头回答下列问题。

①美国在侵略朝鲜的同时,对中国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②中国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
③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有哪些?举出三个以上。

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
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⑤从美国侵略朝鲜的事实可以看出来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奉行的是什么政策?
3、回答下列问题,填空。

①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②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的完成。

③土地改革完成后,私有制废除了吗?为什么?
答:;因为在农村,实行土地所有制,所以土地仍是有制。

④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是革命;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封
建土地制度的是。

三、巩固提高(自主完成下列选择题)
1、辽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陈列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雕像,他是【】
A、林彪
B、贺龙
C、彭德怀
D、刘伯承
2、美国人说:我们在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对象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指【】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中国的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3、有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
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4、某校八年级计划举办一个一“抗美援朝”为主题的讲座,准备请一个经历过这一时期
的家长做主讲人。

下列几位家长的年龄适合做主讲人的是【】
A、赵家长----78岁
B、刘家长----54岁
C、孙家长----50岁
D、李家长-----44岁
5、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
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标志这个时代结束的事件是【】
A、中国的解放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土地革命战争
6、下列歌词或诗词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A、地道战,地道战,埋伏神兵千百万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索寒
C、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7、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是【】
A、全国解放
B、镇压反革命运动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8、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
万年长。

”其中的“土地还家”最早可能是在【】
A、新中国成立时
B、土地改革时期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
D、改革开放时
9、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对农业生产进行重大调整的事件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新中国成立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10、下列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11、《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上甘岭》、《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等作品都涉及【】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12、2004年2月24日,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蓝岭号”军舰到达上海,开始为期5天
的访问。

你知道美国第七舰队的一次军事行动与中国历史上有关的一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四、课堂小结
1、近现代史上以朝鲜为跳板来侵略中国的国家有:日本(甲午战争);美国(侵朝战争)
2、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两次向“邻人”大规模派兵的不同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战
争的胜负既取决于战争的正义性,又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和人民的斗志等因素。

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才能保家卫国,争取世界的和平。

五、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