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知识梳理第一单元天气一、多项选择题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B.降雨量C.气温D.风向E.风速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B.多云天C.雨天D.阴天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B.雪C.冰雹D.雾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B.层云C.卷云D.白云二、填空题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
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
()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
()通常是灰色的。
()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可燃?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甲烷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哪种气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B. 蛇C. 鱼D. 猫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熔化D. 发酵5.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酸?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氯化钠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唯一行星。
()2.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4.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5. 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______。
2.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4. 下列物质中,______是可燃物。
5. 在电磁波谱中,______的波长最长。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 描述植物根部的功能。
3. 解释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 简述声音传播的条件。
5. 列举三种金属的特性。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个物体,质量为10g,体积为5cm³。
请问这个物体的密度是多少?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4.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有25名男生,求女生的人数。
5. 一辆自行车行驶了10公里,用时1小时,求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 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试题(含答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试题一、选择题1.同样是轻挠桌面的声音,贴着桌面听比坐在边上听要清晰,这说明()。
A.物质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B.声音的传播是单向的C.声音的传播距离比较短2.将鼓膜的振动传递到内耳的结构是:()。
A.耳蜗B.听小骨C.听觉神经3.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时,声音会()。
A.变弱B.不变C.停止4.人的耳朵收集铝片琴发出的声音,通过外耳道先传到()。
A.听小骨B.鼓膜C.耳蜗5.二胡、吉他、琵琶等弦乐器是靠弓或手让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
下列关于这些乐器演奏时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时是通过弓勾动琴弦的力度来调节音高的B.吉他演奏时是通过拨动琴弦的时间长短调节音高的C.琵琶演奏时是通过改变琴弦的长短来调节音高的6.人耳的结构中,耳郭的作用是()。
A.将声音传到中耳B.收集声波C.将声音转化为振动7.下列乐器中,属于弦振动发声的是()。
A.笛子B.马头琴C.唢呐8.弹吉他时,由于振动产生声音的是()。
A.木头B.空气C.琴弦9.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0.在人耳的结构中,耳廓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声音B.将声音转化成振动C.将声音传到中耳二、填空题1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了。
12.将一根皮筋绷在纸盒上,绷得越紧,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越;绷得越松,振动发出的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13.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的物体、的物质和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14.耳朵是人体的器官,其结构分为,,三部分。
15.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不同。
16.对着空玻璃瓶口吹气,会听到“呜”声,这是振动产生的,当瓶中加入一点水后再吹,声音会变。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1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32分)1. 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沿着某一路径做,这种运动被称为。
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 甲、乙两位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次敲击声。
3. 耳蜗将转化为听觉信号,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4. 在“do、re、mi”这三个音节中,的声音是最低的,用数字表示;的声音是最高的,用数字表示5.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6. 尺子振动的受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尺子伸出越长声音越,伸出越短声音越。
7. 各种物体,只要就必然发出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立即让物体停止。
二、火眼金睛判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6分)1.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声音,同一物体也能发出不同声音。
( )2. 人的听力是有限的,有些声音能听到,有些声音则听不到。
( )3. 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 )4. 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中,气球皮越厚,实验现象越明显。
( )5. 尺子越长,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 )6.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
( )7. 笛子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8. 同一根橡皮筋,松紧程度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1. 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 钢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 钢尺没有振动C. 用力程度还不够2. 拉小提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木头B. 空气C. 琴弦3. 鼓膜是耳朵的重要结构,它的作用是( )。
A. 传递振动信号B. 收集声音C. 将接收的声音转化为振动4.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鼓乐表演,鼓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鼓声变强时( )A. 鼓面振动幅度变小B. 鼓面振动幅度变大C. 鼓面振动幅度不变5. 编钟是我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乐师能用它敲出美妙的乐曲。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试卷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物体属于金属材料?A. 纸张B. 木材C. 铁块D. 塑料袋2. 以下哪个是光源?A. 石头B. 太阳C. 桌子D. 花朵3. 以下哪个不是器官?A. 心脏B. 肺C. 头发D. 肝脏4.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化学变化?A. 铁生锈B. 冰融化C. 纸燃烧D. 水蒸发5. 食物进入我们身体后会经过哪个器官消化?A. 嘴巴B. 胃C. 大肠D. 脑二、填空题1. 灯泡发光是因为有电流通过了__导体__。
2. 我们的呼吸作用是把氧气从空气中吸入肺,同时把__二氧化碳__排出体外。
3. 用温度可以测试物体的__热量__。
4. 各种食物能够提供我们身体所需的不同__营养物质__。
三、简答题1. 请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水的三态。
水的三态是指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零下零度时,水会结冰成为固态;在零度到一百度之间,水是液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液体;在一百度以上,水会沸腾产生水蒸汽,成为气态。
2. 请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生物的器官。
生物的器官是指身体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结构,常见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等。
这些器官通过相互协作,完成身体的各项功能,保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 光是从光源发出的。
(√)2. 纸燃烧是化学变化。
(√)3. 手是我们身体重要的器官。
(√)4. 电还可以传导热。
(×)五、小练请根据给出的图片,填写物体的材料,并简要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材料。
1. 物体:筷子材料:木头解释:选择木头作为材料,因为木头轻巧、柔软,使用木头制成的筷子可以方便拿取食物,而且木头不会对食物造成污染。
2. 物体:钥匙材料:金属解释:选择金属作为材料,因为金属坚硬耐用,使用金属制成的钥匙可以承受较大的力量,不容易断裂或变形。
四年级科学上册试题-第一单元8.制作我的小乐器习题(含解析)教科版

本题考查制作小乐器,要求学生掌握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设计一个初步的制作方案,再寻找合适的材料。
7.低
【解析】
【分析】
【详解】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量敲打盛水的玻璃杯杯口,水越满,物体振动的越慢,听到的声音越低。
【点睛】
本题考查乐器,要求学生掌握架子鼓属于打击乐器。
3.B
【解析】
【详解】
我们要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在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小组讨论、统一意见;组内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4动产生的,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因此钢条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解析】
【分析】
【详解】
乐器通过振动都会发出声音。通过制作简单的小乐器的过程,获得有关乐器发声方式以及音调变化等知识。自制小乐器分为四个步骤,依次是设计、制作、演奏和改进。我们可以从能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有规律的声音等等对自制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点睛】
本题考查自制的小乐器,要求学生掌握自制的小乐器。
19.×
【解析】
【分析】
【详解】
经历了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养成了动脑、动手的习惯,能够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和完成后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在制作乐器时,要根据设计图来制作设计自己的小乐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
本题考查制作小乐器,要求学生掌握在制作乐器时,要根据设计图来制作。
【点睛】
本题考查声音的高低,要求学生掌握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四年级科学单元试题(附答案)

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一、填空(每空1分,共11分)。
(1)我们的食物有的来自_______,有的来自 _________。
____________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___________ 、___________、纤维素、____________、矿物质和水。
(3)合理的饮食结构:如果把每天吃的食物分成10份,其中____________占4份左右,________________占4份左右,________________占2份左右。
(4)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______________。
我们可以根据身体的需求制订属于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计划。
二、判断(每题1分,共9分)。
(1)我们家天天吃火腿肠,因此火腿肠应该是主食。
()(2)太空豆角、太空辣椒等是在太空育种的,所以太空蔬菜不来自于大自然。
()(3)从食品包装袋上可以获得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等信息。
()(4)鸡蛋的蛋清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天然的营养食物。
()(5)边看电视边吃饭,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6)荤素合理搭配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7)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种类很多,缺少几种没有什么危害。
()(8)我要妈妈天天做我最喜欢吃的饭菜。
()(9)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包装袋上的信息。
()三、选择(每题2分,共8分)。
(1)含蛋白质最多的一组是()。
A.瘦肉、鸡蛋、鱼、虾B.向日葵、油菜籽C.小麦、玉米、水稻D.食盐、马铃薯(2)人体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水、矿物质B.维生素C.淀粉和糖类D.纤维素(3)()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会在纸上留下油渍;()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A.脂肪B.淀粉C.蛋白质D.维生素(4)下面食物中,()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食物。
A.油条B.面包C.苹果四、问答(每题4分,共8分)。
(1)怎样饮食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2)怎样合理搭配食物?五、猜想(14分)。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试题

1. 种子的内部结构不包括( C )。
A.种皮B.胚C.果肉D.子叶2. 种子萌发的条件不包括( D )。
A.水B.空气C.活的种子D.土壤3. 俗话说: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
这说明了根的的作用是(A )。
A.固定植物 B.吸收水份 C.吸收营养D.繁殖新生命4.关于茎和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仙人掌的叶长的像刺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B.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C.有些植物的茎可以食用,例如马铃薯D.根据茎的坚硬程度可以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5.关于植物的花的作用错误的是( A )。
A.花萼——进行光合作用B.花瓣——吸引昆虫C.花粉——提供精子D.花蕊——受精后发育成果实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了( D )。
A.种子是植物中非常重要的器官B.春天是播种的季节C.植物的繁殖是会无限制的D.这是植物为了延续种族的手段7.植物将种子传播出去的方式不包括( B )。
A.动物传播B.电力传播C.水力传播D.风力传播8.下列不属于植物的六大器官的是( A )。
A.油菜花花粉B.葵瓜子C.西瓜D.芭蕉叶9.关于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用电器——消耗电能B.电源——提供电能C.我国家用电压为 220VD.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10.下面不是点亮小灯泡的必要条件是( B )。
A.电池B.开关C.灯泡D.导线11.下列关于电路说法错误的是( B )。
A.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是有方向的B.电路和水路类似,开关在哪里断开后电就停留在哪里C.电路的连接方式一般分为串联和并联D.一个完整的电路应该包含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 12.电路发生故障后,我们不应该从( D ) 去找原因。
A.电池是否有电B.接触不良C.灯泡的灯丝烧断了D.导线较粗13.右图是一个打不开的接线盒,下列说法错误的( C )。
1-2 1-3 1-4 2-3 2-4 3-4通路√√√断路×××B.1 和 4 之间可能有导线连接D.1 和 4 之间可能没有导线直接相连14. 从声音的特性来进行分类,不可以分为(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
一、填空29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和。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和;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头发带。
3.有了,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
4.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流出,通过,回到电池的,形成一个,小灯泡就会发光。
5.电荷流动起来形成,它需要和两个条件。
6.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另一端是锌壳称为。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电路的连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称为和。
7.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
我们利用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8.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二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_______,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__________。
9.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检测哪里出了问题。
10. 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二、判断36
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2.雷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
3.我们可以直接用220V交流电做实验。
()
4.不能用湿手、湿布触摸电器和开关。
()
5.用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
6.家用的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
7.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
8.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丝是否通电时,只要检测一次就可以了。
()
9.对人体来说,低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
()
10.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
11.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
12.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在树下避雨。
()
13.自然界的打雷也是静电现象。
()
14.导体就是金属。
()
15.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
()
16.金属一般都是导体。
()
17.电路中开关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绝缘体材料。
()
18.我们经常要用湿抹布擦去开关、电灯、插座上的灰尘,防止触电事故的发。
()
三、选择18
1、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A、断路
B、短路
C、通路
2、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是()A、1.5V B、36V C、220V
3、下列物体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A、塑料尺
B、纸板
C、铅笔芯
4、下列物体都属于导体是()。
A、橡皮和铁丝
B、塑料尺和干木棒
C、湿布和铜钥匙
5、用一节电池连接两个灯泡,()电路中的灯泡亮一些。
A、串联B、并联
6、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保护绝缘体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C、用湿布清洁开关D、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
7、组装电路时,把小电珠串联起来发出的光()。
A、较亮
B、较暗
C、没有变化
8、物体中同时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但物体却不显示单点的原因是()
A、因为静电不是电
B、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C、静电很弱小,人体感觉不到。
9、下面()所准备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小开关。
A、塑料与铜片
B、竹片与塑料
C、铜片与铁片
四、填序号8
1.陶瓷
2.钢管
3.铜丝
4.硬币
5.纸
6.人体
7.矿泉水
8.大地
绝缘体导体
五、我会探究9
1、用导线把下图中电池和灯泡连起来,并使第一张图中的灯泡比第二张图中的灯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