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技术专利评价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高校科技创新研究产出的效率评价研究

高校科技创新研究产出的效率评价研究

高校科技创新研究产出的效率评价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高校科技创新研究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其产出效率成为一个关键的评价指标。

本文将探讨如何评价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的产出效率,并将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法。

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是指高等院校通过开展科技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来推动学术进步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评价高校科技创新研究产出的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首先,科技论文产出是评价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科技论文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可以体现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的实力和水平。

一般来说,高水平的科技论文通常能够在国际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进而引领行业发展。

因此,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所产出的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可以作为评价其研究效率的重要依据。

其次,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是评价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的实际运作状况以及资金的利用效率。

同时,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直接关系到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的社会价值。

因此,在评价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效率时,要综合考虑科研项目的数量、质量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第三,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也是评价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效率的重要指标。

高校科技创新研究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和一流的科研设施,而这都离不开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所培养的优秀人才,将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同时,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也能够促进共同研究和创新,提高科技创新研究的效率。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指标外,还可以考虑其他一些因素来评价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的效率。

例如,专利申请和技术转让的数量和质量,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态度等等。

这些都是间接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研究的因素,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出研究效率的情况。

当评价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效率时,除了定量指标的使用,还需要考虑到产出效益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差异。

高校新技术专利评价方法探讨

高校新技术专利评价方法探讨

( lr u u col f uiesadMaae et D nh aU i rt, h nhi 00 1 C ia Go osSnsho o B s s n ngm n, ogu nv sy S aga 2 0 5 , h ) i n ei n
Ab t a t I h sp p r h v l ai g n r r h s n t r u h l e au e C mbn n e tr s o nv ri e n ol . sr c : n ti a e ,t e e au t o ms a e c o e h o g i rt r . o i ig f au e f ie st s a d e l n t u i e g s n e au t n s se i b i .T e h v u t g meh d r e e r h d b e ,a v l ai y tm s ul o t h n t e e a ai to sa e r s a c e y AHP a d f z y c mp e e sv v l a l n n u z o rh n ie e a u . tn i .L s ,t e o g nzn n n g n r c s s ds u s d o a t h ra iig a d ma a i g p o e s i ic s e .
2 1 年第 7期 01
si c… e

R。h e s
文章 编 号 :10 7 9 《0 1 0 0 4 0 0 0— 65 2 1 ) 7— 0 6— 5
高 校 新技 术 专 利 评 价 方 法探 讨
王 婷 ,徐 明 ,刘 峰涛
( 东华大学旭 日工商管理 学院,上海 2 0 5 ) 00 1pl a i n o h a ua i n ofNe Te hno o y Pa e t n Uni e ste nd Co ge lg tnsi v r ii sa He s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科技 成果 中, 最能代表机构科技创新 能力的 当属专利权的拥有情 况。从科技 产 出的 角
度, 以最 能 代 表 科技 创 新 能 力 的专 利 权 的 申请 、 权 及 实施 情 况 为 测 度 对 象 , 讨 了用 授 探
于评 价 高 校创 新 能 力 的指 标 体 系 。
关键 词 : 高校 科技 创 新 能 力 ; 利 信 息 分 析 ; 专 专利 申请 ; 利 影 响 力 ; 价 指 标 专 评 中 图分 类 号 : 6 7 G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工伟等人 【从专 利申请总量 、 4 省际和 区位 、 专业领域 和校际分析
等 多个层 面全 面深 入分 析研 究 了我 国高校 的发 明创 造能 力 态 势 , 归纳 总结 H高校创新能力 的若干特点 。张群等人 【通过对 并 ; 5 2 0- 20 0 1 0 4年高校专利 申请情况 的统计分 析 , 揭示 了科 研能力 、 科技经费 以及学科 特色对专利 申请 的影响 ,进而提 }提升高校 } j 科 研创 新能力的措施 。谢 彩霞等人 【 以巾国期 刊网 、C 数据库 副 SI
文 献 来 分 析 科 技 创 新 研 发 能 力 的 大 小 :如 世 界 经 济 论 坛 ( r Wol d
() 2 全面性 。指 标体系应能考虑到科技创新 活动过程 巾科技
产 … 的 数量 、 量 及 实 州 效 果 。 质 ( ) 对 性 。 在 众 多 鲁利 指 标 巾 , 取 最 能 反 映 高 校 科 技 创 3针 选 新 过程 、 表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的指 标 。 代
E o o i F rm.0 6 的国家竞争力报告 ( l aC m e te es cnm c ou 2 0 ) Go l o p ti n s b iv R p r 2 0 —2 o ) 经 济 合 作 发 展 组 织 ( rai t n fr eot O 6 o 7 、 O gnz i o ao E oo i C — prt nadD vlp n) cnm c o oeai n eeomet的科学技 术与产业排行 o

专利的创新评价

专利的创新评价

专利的创新评价专利是指对于新的技术、发明或设计的法律保护,可以为创新者提供独家使用权。

在现代社会,专利的保护对于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专利的数量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因此,为了准确评价专利的创新性,必须考虑一系列的指标和方法。

一、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专利创新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专利文献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来评估专利对于后续创新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

如果一个专利被很多其他专利引用,那么可以说明该专利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影响力。

引文分析法可以通过计算引用次数、引用路径和引用网络等指标,得出专利的创新价值和影响力。

二、同比分析法同比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评价专利创新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同一领域或同一技术的专利进行比较,来评估一个专利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创新程度。

通过分析专利的主题、技术特点和创新点等因素,可以对专利的创新性进行定量评价。

同比分析法可以帮助判断一个专利在特定时期内的创新水平和发展动态。

三、专利详述法专利详述法是一种基于专利文件内容的评价专利创新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专利文献的技术描述、原理阐述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来评估专利的技术深度和创新程度。

专利详述法可以通过对比已有技术和专利的技术差异、技术突破和技术应用等因素,来判断一个专利的技术创新性和商业价值。

四、专利申请国际评价系统专利申请国际评价系统是一种基于国际标准的评价专利创新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专利的技术内容、创新程度和商业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来比较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利创新水平。

专利申请国际评价系统可以通过对专利申请数量、技术领域分布和国际专利合作等指标,来综合评估和对比专利的创新程度和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评价专利的创新性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从引文分析法、同比分析法、专利详述法到专利申请国际评价系统,各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提供全面准确的专利创新评价结果。

高校知识产权评估方法

高校知识产权评估方法

高校知识产权评估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校知识产权评估方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在高校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高校作为科研和创新的主要场所,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评估至关重要。

知识产权评估是对高校的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对于激励和保护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校知识产权评估的常用方法。

一、专利数量和质量评估专利是衡量高校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统计高校获得的专利数量和质量,可以客观地评估其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专利数量的增长可以反映出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情况,而专利的质量则可以通过专利引用数量、专利技术价值等指标来评价。

专利数量和质量评估是评估高校知识产权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科研成果转化评估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是高校知识产权评估的重要内容。

通过评估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可以了解高校的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估可以通过统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技术转让收入、产业合作项目等指标来进行。

科研成果的转化评估可以客观地反映出高校的科研影响力和创新活动效益。

三、知识产权管理评估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是知识产权评估的关键环节。

通过评估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情况,可以了解高校知识产权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完善程度。

知识产权管理评估可以通过统计高校的知识产权申请、维护、许可、转让等情况来进行。

知识产权管理评估可以帮助高校不断优化知识产权管理流程,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效率。

高校知识产权评估是评估高校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激励和保护高校的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专利数量和质量评估、科研成果转化评估、知识产权管理评估、知识产权战略评估等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高校的知识产权情况,为高校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优化知识产权评估方法,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专利审查中的新颖性与创造性评估

专利审查中的新颖性与创造性评估

专利审查中的新颖性与创造性评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专利审查成为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关键环节。

在专利申请过程中,新颖性和创造性评估是专利审查的两个重要标准。

本文将探讨专利审查中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定义、评估方法以及对申请人和审查员的影响。

一、新颖性的评估在专利审查中,新颖性是指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

即使发明的某个特征仅在微小的范围内改变了,只要它与已有技术不同,就可以被认为具备新颖性。

新颖性评估主要通过对已有技术文献进行检索和对比来确定。

审查员会对专利申请文件中的技术细节进行分析,并与之前公开的技术文件进行比较,以判断发明是否满足新颖性标准。

评估的第一步是进行文献检索。

审查员会根据技术领域,使用专门的检索工具或数据库来查找与专利申请文件的技术相关的所有已有文献。

这些已有文献可以包括专利文献、学术论文、技术报告等。

审查员会综合考虑这些文献的内容,与专利申请进行对比,以确定发明是否具备新颖性。

如果专利申请中的技术特征已经在先前的文献中进行了公开和描述,那么发明就被认为不满足新颖性标准。

二、创造性的评估创造性评估是专利审查中的另一个关键标准,也被称为非显而易见性。

创造性是指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差异是否足够大,在技术上具有重大的进步。

与新颖性评估类似,创造性评估也需要对专利申请中的技术特征与已有技术进行比较。

在创造性评估中,审查员会根据专利申请文件和相关的已有技术文献,来确定发明是否有足够的创造性。

创造性评估主要考虑发明与已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如果发明对于技术领域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或者仅仅是现有技术的自然演化,那么它就被认为没有创造性。

三、新颖性和创造性评估的影响新颖性和创造性评估在专利审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两个评估标准有助于保护创新成果的独特性,防止已有技术的重复申请,并促进科技进步。

其次,新颖性和创造性评估也是专利权享有的前提条件。

只有发明满足了新颖性和创造性标准,才能被授予专利权。

专利审查中的发明创造性评估与技术先进性

专利审查中的发明创造性评估与技术先进性

专利审查中的发明创造性评估与技术先进性在专利审查的过程中,发明创造性评估与技术先进性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探讨专利审查中发明创造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先进性的判断标准。

一、发明创造性评估发明创造性评估是专利审查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评估发明的独创性和创新性。

发明的独创性是指该发明是否具有与已有技术的显著不同,是否具备独特的特点。

而发明的创新性则是指该发明是否能够为目前技术领域带来新的技术进步。

为了评估发明的独创性和创新性,审查员通常会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寻找与该发明相似的技术。

通过对比已有技术和所申请专利的区别和优势,来判断其是否达到了发明创造性的要求。

此外,发明创造性评估还会考虑与该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和审查。

专业人士的观点和意见对于评估发明的创造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对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潜在独创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技术先进性的判断技术先进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相对于目前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

在专利审查中,技术先进性的判断是为了避免将技术领域中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常规技术或者不具备显著改进的技术纳入到专利的保护范围中。

为了判断技术先进性,审查员会对比该发明与目前技术的差异和改进之处。

如果该发明只是对已有技术的一种常规改进,没有显著的技术进步,那么就不能被认为具备技术先进性。

此外,审查员还会考虑目前技术领域中的专家意见和技术趋势。

如果专家们认为该发明不属于目前技术发展的趋势,或者已经被广泛使用,那么该发明就不具备技术先进性。

三、发明创造性评估与技术先进性的关系发明创造性评估和技术先进性在专利审查中是密切相关的。

一个发明要具备发明创造性,必须具备相对于已有技术的显著进步和创新。

而技术先进性则是判断一个发明是否具备相对于目前技术的先进程度。

发明的独创性和创新性是发明创造性评估的重点,而技术先进性主要考虑该发明是否已被广泛使用和是否具备显著改进。

因此,在专利审查中,发明的发明创造性评估和技术先进性是相互补充和相互影响的。

专利申请中的新颖性与创造性评估方法

专利申请中的新颖性与创造性评估方法

专利申请中的新颖性与创造性评估方法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专利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为了保护创新成果,专利申请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手段。

然而,在申请专利之前,必须确保该发明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否则专利申请将无法通过审查。

本文将介绍专利申请中的新颖性与创造性评估方法。

一、新颖性评估方法1. 比较式评估法比较式评估法是最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判断该发明是否与现有技术有本质差异,是否具备新颖性。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现有技术领域。

(2)分析现有技术中与该发明相似的专利文件、文献等。

(3)比较该发明与现有技术的特征,查找差异。

(4)判断该差异是否具备新颖性,是否可以构成独立的技术。

2. 文献检索法文献检索法是通过查阅专利文件、学术文献等相关文献,寻找与该发明相似的技术,评估其新颖性。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检索的领域和关键词。

(2)利用专利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等进行文献检索。

(3)筛选检索结果,找出与该发明最相似的技术。

(4)对比该发明与已有技术的差异,并评估其新颖性。

二、创造性评估方法1. 发明环境评估法发明环境评估法是一种基于发明的技术领域发展水平、技术预期与优化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估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水平,分析其技术趋势。

(2)评估该发明是否在技术领域中起到了突破性作用。

(3)判断该发明是否对技术的开发和改进有积极影响。

2. 专家评估法专家评估法通过邀请专家对该发明进行评审,从专业角度判断其创造性。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与该发明技术领域相关的专家。

(2)向专家提供发明的技术描述和原理等相关信息。

(3)邀请专家对该发明进行评估和评审。

(4)根据专家的评估结果判断该发明的创造性。

三、综合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方法将多种评估方法相结合,通过统计分析等方式得出最终评估结果。

具体步骤如下:(1)采用比较式评估法和文献检索法分别评估新颖性。

(2)将新颖性评估结果与发明环境评估法和专家评估法进行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有限的资金下, 高校需要选择能最大程度发 挥其专利价值, 最大程度促进社会科技进步和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的专利进行投产。 这就引出一个明确 的问题,即如何对高校众多的专利加以选择、 取舍 — — —即高校新技术专利的评价问题。 现阶段, 高校 专利是否投产往往仅限于管理层、 行政人员的决策, 缺乏专业的客观评价。 因此, 建立适当的高效新技 术专利投产评价体系,并制定专利评价的管理流程, 对规范高校专利评价, 促进高校专利投产效率有重 要意义。

婷等: 高校新技术专利评价方法探讨
47
2. 1 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2. 1. 1 对高新技术或科研项目的综 合 评 价。 陈 学 [2 ] ( 2001 ) 在总结了投资项目选择的常 中,李光红 用方法的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投资项目选择; [3 ] ( 2004 ) 分析建立了科研项目评 潘杰义,刘西林 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多目标决策和模糊优选理论, [4 ] 对科研 项 目 投 标 方 案 进 行 综 合 评 价; 马 慧 民 等 ( 2005 ) 从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市场因素、社会因 素四个方面建立了高新技术的综合评价指标, 并用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优选模型对 6 个公开招标 [5 ] ( 2005 ) 从项目潜 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 叶晓梅 在效益、项目获利能力、R&D 潜力、 R&D 能力四个 方面建立了科技研发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 用灰色 关联分析从项目的吸引力和可行性角度进行项目的 [6 ] 优选评价 研 究; 雷 孝 平 等 ( 2008 ) 运 用 SMART 准则建立了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的专利评价指标体 系,并用基于数据挖掘的专利情报分析方法、 层次 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建立了专利测评模型 ; 2. 1. 2 从成本收益的技术经济角度和或运用实物期 [7 ] ( 2008 ) 指 权方法进行的评估。 胡元佳, 卞鹰等 出专利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有成本法、 收益法、 市 场法、实物期权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 并对不同 类型专利价值从交易成本收益的角度进行探讨; 马 [8 ] ( 2004 ) 指 出 专 利 评 估 的 主 要 方 法 忠明, 易 江 有: 现行市价法、 重置成本法、 收益现值法, 并用 实物期权方法建立模型进行专利价值评估 ; 薛明皋, [9 ] ( 2006 ) 将具有专利的研发项目不同阶段模 龚朴 型为欧式期权、 永生美式期权、 复合期权, 并给出 了期权价值的解析评价公式和最优投资决策规则 ; [10 ] ( 2005 ) 用综述的方式分析了实 李雪凤,仝允桓 物期权在价值评估中应用的国内外现状, 并阐述了 [11 ] 实物 期 权 的 研 究 思 路; 夏 轶 群, 陈 俊 芳 等 ( 2009 ) 针对企业应当自主还是合作产业化的问题, [12 ] 建立了实物期权模型并进行了分析; 王敬, 李舒 ( 2004 ) 介绍了知识型企业中无形资产的构成和特 征,并对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加以介绍和分析; 周英 [13 ] ( 2006 ) 将实物期权利用应用于专利 男,李昕杨 初始静态价值的评估当中, 并用随机微分方程导出 了专利初始静态价值评估的一般形式 。 而针 对 高 校 专 利 进 行 的 评 价, 仅 有 杨 峰, 傅 [14 ] ( 2006 ) 与本文的视角相同,针对高校的专利 俊 成果,但是其是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专利评价 的知识产权制度等问题, 并未给出评价体系与评价 [15 ] 方法; 杨思军 等 ( 2003 ) 对比了美中两国高校专 利情况,对高校专利评价体系给出建议, 但其评价 , 而不是 “高校中的专 的对象是 “有专利的高校 ” ” 。 利 因此,本文将有针对性的建立高校专利的评价 体系,以寻求在有限的资源下, 评估筛选高校若干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专利评价指标筛选,并结合高校专利的特点,建立高校新技术专利的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针对该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探讨高校专利评价的组织及管理体系 。 关键词: 高校; 专利;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306. 3 文献标识码: A
1
高校新技术专利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 我国 高校的新技术专利不断涌现, 历年申请量和授权量 都呈增长趋势。 这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高 新技术企业也在强有力的技术背景支持之下雨后春 笋般成长起来。 大学生创业基金、 产学研的合作模 式、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系列的政策、 制度, 大大 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但是, 我国高校专利 申请量 大, 授 权 率 高, 发 明 专 利 比 例 大、 增 长 迅 [1 ] 速 ,但是转化率还是相当低的, 学院派与实践派 之间似乎存在着看不见的鸿沟。 高校作 为 我 国 新 技 术 专 利 的 研 发 主 体 之 一 , 每年会接收国 家 的 各 项 基 金 、 科 研 项 目 的 大 量 经 费 。 这些 科 研 经 费 作 为 对 高 校 科 研 工 作 的 投 入 , 本应当创造出 相 应 的 产 出 。 而 我 国 高 校 的 专 利 转 化率仅在 10 % - 40 % 左右 。 而据国家知识产 权 局 的一项调查表 明 , 高 校 专 利 转 化 率 低 的 最 大 原 因 在于 资 金 匮 乏 , 这 一 原 因 占 全 部 原 因 的 86 % 之 多 。 一方面是 大 量 的 科 技 经 费 投 入 , 一 方 面 是 专 利转化资金 短 缺 , 形 成 了 一 种 悖 论 。 这 与 高 校 的 — —有 些 项 目 拿 到 了 大 笔 科研经费管 理 不 无 关 系 — 经费 , 却仅支 出 在 科 研 人 员 的 劳 务 费 用 上 , 并 没 有实现具有实 质 意 义 的 科 研 , 这 种 状 况 在 非 理 工 类院校 、 专业 尤 为 明 显 。 有 些 专 利 虽 然 有 良 好 的
收稿日期: 2010 - 05 - 24 ,修回日期: 2010 - 11 - 16 项目来源: 上海市松江区软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 09Q10806 )
投产价值 , 却由于 种 种 原 因 没 有 申 请 到 相 关 的 项 目经费 、 基 金 , 导 致 工 业 化 试 验 和 投 产 不 能 进 行 。 还有些专 利 由 于 技 术 超 前 , 不 具 备 显 示 投 产 的外 在 条 件 ; 或 者 由 于 专 利 本 身 的 技 术 并 不 成 熟 , 处于实 验 室 阶 段 , 不 易 投 产 , 等 等 。 这 些 都 是导致专利转化率低的原因 。 因此,总体而言, 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率低, 能 够用于促进专利投产的资金有限。 如何促进有限资 源的最优化配置, 使得资金向真正有转化价值的专 利流动,避免资金与专利的本末倒置, 是亟待研究 的问题。本文讨论的是对校内研究人员已经获得的 专利成果进行评价, 以决定学校是否给予经费及管 理等方面的投产支持的问题。 2 高校新技术专利的评价指标体系

专利中更具备发展前景和投产价值的专利, 进行专 利的产业化。 2. 2 建立高校新技术专利的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力量的主体之一, 是我国产 生专利最多的科研主体,其专利授权率也是最高的,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报告显示, 我国高校发明专利授 权量 20 年增长近三百倍。但是与其他科研主体 ( 如 科研机构、 企业、 个人等 ) 的专利相比, 存在一些 劣势。这些劣势主要表现在高校新技术专利的以下 几个特点: 2. 2. 1 容易忽略市场导向。高校的科研人员主 要是高校教师及研究生, 其进行科研的动机与企业 不同。企业进行研发的动机是利益驱动, 因此其研 发产品多以市场为导向,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改 进和创新, 这样产生的专利也容易直接推向市场, 从而实现专利产业化。 而高校科研的往往是单纯的 科研为目的, 并非以市场为导向, 这样高校产生的 专利虽然质量较高, 技术含量高, 授权率高, 但是 并不一定顺应市场行情, 不一定有成规模的市场需 求。这样就直接导致了高校的专利无法投向市场进 行产业化。 2. 2. 2 投产难度较大。 虽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 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研究生教育放在主要位置, 更加重视以科研水平评价高校水平, 但是与直接的 盈利性企业相比, 仍然处于科研资金匮乏的主体。 校办企业一般规模较小, 资金有限, 而产学研结合 型的校企合作又往往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而难 以落实。这样就使得研发和投产的衔接具有一道鸿 沟,与企业相比缺乏直接的投产能力 。 2. 2. 3 研发队伍实践能力不足。 高校的专利技 术成果,一旦以学生创业或校办企业等形式进行产 业化转化,就面临着企业的战略实施、 管理运营等 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创业缺乏经验, 管理能力、 战略规划能力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就使得 高校学生创业的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很高, 也是导致 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失败率高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随 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学生创业呈流行趋势, 绝大 多数将学校的科研专利进行创业实施 , 都在 1 - 2 年 之内以失败告终, 于是相应的专利也由于其产业化 失败以及折旧等因素,难以继续发挥其原有价值。 因此,对高校的专利进行评价, 需要结合高校 专利自身的特点, 总结专利评价的已有研究成果进 [16 ] 行综合考虑,运用系统分析法和文献综合法 , 建 立适合高校专利转化特色的高校新技术专利评价指 标体系,如图 1 。 该指标体系在传统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考虑了如 下内容: 由于专利本身具有实物期权性质, 而且实 物期权已经是近年来受到普遍认可的, 优于传统的 现行市价法、 重置成本法、 收益现值法等的评价方
48

婷等: 高校新技术专利评价方法探讨
3
高校新技术专利的模糊综合评价
图1
高校专利评价指标体系
法。因此专利的期权价值作为高校专利的重要评价 指标之一。结合前面分析的高校特点, 还需在评价 指标体系中加入智力资本条件、 项目经费、 与高校 优秀学科相关度三个指标。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与 高校自身优势学科相关度更高的专利, 更容易获得 社会资源,因此投产后可能运作效率会更高。 具体 的指标及解释如表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