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大学化学实验的教学
化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

化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摘要】本文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分析了高师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素质存在的不足,提出高师学生的实验教学在注重科学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重视实验教学能力等专业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教学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4-0016-02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与精髓所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当今的大学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技能不高,实验演示能力差,致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理论知识基础较好但实验能力较差,特别是实验创新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差的状况尤为突出。
近几年,我们在课程规范化建设中,对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改革与探索,在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重视职业志向教育,培养学生的从教思想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训练学生严格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也就更谈不上有意识地结合中学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
这种现象的积累,导致了培养的大学生实验教学能力不断弱化。
针对这一现实,我们在学生刚入学阶段就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志向。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敬业精神,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热爱、关心和理解学生的人文思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新生入校后,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学生入校后会考虑自己今后的角色问题,而教师是他们最为关注的榜样,教师的一招一式、一句话一个字、一个教学片断都会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教师们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形象,利用教师在学生眼中总认为值得信赖和尊敬之“光环作用”,实施和扩大影响。
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

主 要指适 应 岗位 技术 或管理 要求所 应 当具 有 的
Ab t a t n c e c x e me tta h n ,t a h r s o l a e i t o sd rn a iu e s e t e u h a p - sr c :I h mi a e p r n c i g e c es h ud tk n o c n ie g v r s p r p ci s s c s s e l i e i o v eaie k l,c n c o s e s o s e t gc u e,e p e s e a i t r ss n u t t n a i t t a s i t h o g i zds i l l o s iu n s r e p ci a s f r n x rs i b l y, e it g f s ai b l y, e m pr .T r u h v i i r r o i i c e c le p r n ,we s o l n p r n d c t t d ns n h n i r v h i p oe so a u l y h mia x e i t me h u d is i a d e u ae su e t ,a d te mp o e t er rf s in lq ai . e t Ke r s r f si n u i ;s e i i d s i ;c n co s e s frr s e t g c u e x r si e a i t ;r s t g y wo d :p o e so a q a t l l y p ca z k l o s iu n s o e p ci a s ;e p e sv b l y e i i l e l n i sn f s ai n a i t ;t a s i t u r o r t t b l y e m p r i i
化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

化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发表时间:2011-09-05T09:32:02.357Z 来源:《学园》2011年7月第14期供稿作者:刘峪姚新建[导读]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与精髓所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周口师范学院化学系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刘峪姚新建周口师范学院化学系【摘要】本文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分析了高师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素质存在的不足,提出高师学生的实验教学在注重科学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重视实验教学能力等专业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教学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4-0016-02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与精髓所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当今的大学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技能不高,实验演示能力差,致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理论知识基础较好但实验能力较差,特别是实验创新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差的状况尤为突出。
近几年,我们在课程规范化建设中,对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改革与探索,在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重视职业志向教育,培养学生的从教思想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训练学生严格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也就更谈不上有意识地结合中学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
这种现象的积累,导致了培养的大学生实验教学能力不断弱化。
针对这一现实,我们在学生刚入学阶段就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志向。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敬业精神,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热爱、关心和理解学生的人文思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新生入校后,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学生入校后会考虑自己今后的角色问题,而教师是他们最为关注的榜样,教师的一招一式、一句话一个字、一个教学片断都会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教师们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形象,利用教师在学生眼中总认为值得信赖和尊敬之“光环作用”,实施和扩大影响。
开展化学实验竞赛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第17卷 第1期大学化学2002年2月教学研究与改革开展化学实验竞赛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王秋长 吴世华 赵鸿喜(天津市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天津300071) 摘要 介绍我校开展化学实验竞赛情况和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的情况,分析了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交流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经验、促进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水平。
化学基地在化学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上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高教司领导和支持下,1998年在南开大学举办了全国化学实验邀请赛。
2000年受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委托,吉林大学承办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两次邀请赛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目标。
本科生在大学基础课阶段开展化学实验竞赛活动,始于1997年,在南开大学校内进行。
1997年我们在校教务处支持下举办了南开大学第一届化学系本科生化学实验竞赛,主要内容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参赛选手由各班自行选出4名学生为一组,由教师担任评判。
竞赛时间为一天,结果获得很大成功。
参赛选手做了认真的准备,竞赛中互相配合,显示了较高的实验水平。
未能参赛的学生也表现出很大的热情,纷纷到比赛现场观摩并为选手加油,学校教务处领导也亲临现场并给予充分肯定。
通过实验竞赛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验课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使教师从中找到一些实验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学生对化学实验竞赛表现出热情和要求,从第2届实验竞赛起增加了学生参赛的人数,由首次的16人增加到32人,至第4届增加到72人。
实验竞赛中加强了基本操作的内容,增加了基础化学合成实验和化学实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笔答、竞答、抢答等,包括了无机、有机、分析、化工和物理化学等实验课的基本要求,并设立了创新意识的内容,赛期也由最初的1天增至3天。
为了使更多学生参与,实验竞赛评判改由同学担任,从而使竞赛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
对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思考

1 正确 教 学 方法 是 关 键
实验 教学有别 于基础课程教学 . 实验教学的 目的不仅是让学员巩 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 的认 识 . 更是要培 养学生操作能 力 . 提高学 生的综合 素质 . 养成其严谨求实 的科学素养和刻苦钻研精神 。学生始 终是实验 的主观 能动者 . 实验教员在课堂上只应起到指导和辅助 的作 用 。教师在实验前 的讲解过程 , 应着重介绍实验的背景 、 原理和应用 , 强 调“ 为什 么做 ” . 而不是简单 的教会学生“ 怎么做” 。要把启发式教学 更 多的应用到教学 中来 . 多 提一些带有启发性 的问题 . 引导学生发现 问题 、 提 出问题 。 对于学生从未见过的实验操作进行讲解 , 其他 内容稍 作点拨 : 对 于实验 中的重点 、 难点要 留给学生足够的分析和钻研空 间, 即使实验 中出现失败 的情况 . 也要让学生 自己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 因, 直至弄清楚 。 也可通过依 照不同的实验条件 、 实验方法等方式将学 生 分组 . 把不 同组别 同学 的实验 结果拿 出来对 比 讨论. 分 析不同实验 条件 和方法的条件下 . 不 同实验 结果出现 的原 因 . 以此促进 学生们之 间互相交流 、 讨论 , 形成 良好的研讨和探究氛围。 切忌死板地让学生按 部就班 的完成实验 、 敷衍 了事 。
S c i e n c e& Te c h no l o g y Vi s i o n
科 技 视 界
科技・ 探索・ 争鸣
对高校化学实验教Biblioteka 的一些思考 郭云超 ( 中国 人 民解 放 军海 军航 空工程 学 院 , 山东 烟 台 2 6 4 0 0 1 )
【 摘 要】 化学实验课程在高校 的学历教 育中的地位很重要 , 但是 实验教学过程 中也存在 一定 问题 。 本文针 对这些问题 , 从 多个方 面提 出一 些参考建议和改善方案 , 提供高校化学教 学的新 思路 。 【 关键词 】 化 学; 实验教学 ; 人才培养
大学化学基础教学教案设计

大学化学基础教学教案设计摘要:本文旨在设计一份完整的大学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教案,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本教案设计将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安排、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基础知识体系,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够应用化学知识进行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
3.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析问题和分析化学实验数据。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有效地合作完成化学实验和研究项目。
二、教学内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合、化学平衡等。
2.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概念等。
3. 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实验室安全、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数据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授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的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教学法:通过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3. 讨论与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节: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引入化学学科的意义和作用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讲解3. 化学键合和化学平衡的概念介绍第二节: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验2. 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实验3. 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概念和实验第三节: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1. 实验室安全和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介绍2. 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五、教学评价:1. 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3. 课程作业评价:通过作业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包含化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演示等内容。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设计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6篇

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6篇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6篇第一篇1、创新化学教育,必须加强化学实验室建设1.1要有学生操作的场地、仪器、试剂学生对一个实验的实施可能有许多种方案,需要各种不同的仪器、试剂,如果实验不能满足学生的最低要求,一些基本的试剂,仪器都没有,学生的方案就得不到实施,设想、猜想都变成了空想,化学教育就得不到拓展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如甲烷的制取性质实验效果一直较差,有关资料提供了其他的实验方法,实验室由于缺乏相应的设施而无法进行。
因此,化学实验室不应按某教材配置,应以某教材为主线,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化层次),生活环境,适当的拓宽仪器、试剂的配置。
使学生能想到的大部分实验都能实施,让实验室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战场。
1.2学生的学,需要教师的导,应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现在许多学校的化学实验员只是文化水平相当低的工人,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实验员,化学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仅仅是传授知识,化学实验仅是化学教学的调味品。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学校,由于许多人认为化学试剂管理危险大、毒害大、仪器管理又繁琐,没有任何人愿意去化学实验室工作,结果学校领导指定了一个仅小学文化层度,对化学一无所知的工人为化学实验员,仪器的名称都说不上,更谈不上能科学管的资料,让学生能通过实验、查阅资料、教师用资料中的依据指导学生等手段,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以此激励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结语化学实验专业资料对于绝大部分地方来说很难买到,而人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时,这方面知识虽然接触不少,了解也很多,但作为实验的专业人员,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还是欠缺,理论也了解不是很透彻。
要专门从事此项工作,并适应现代的化学教育,就必须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自学,这就需要书籍、资料,有关部门不仅要重视仪器、试剂、设备的配置,也应加强有关书籍资料的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大学化学实验的教学
1.1 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状况依然突出。我国教育领域长期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
实验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从属于理论教学。这种情形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学生花在理
论课和钻研课本上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花在实验课方面的,做实验时敷衍了事,实验课纯
粹变成了拿学分的工具,这直接导致许多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差,而动手能力差又使
学生畏惧实验课,不喜欢做实验,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实验课越加不受重视。
1.2 实验条件不足。由于理念上的轻视,高校实验条件一直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大幅扩招更
加导致了各校实验设备和空间(实验室)的严重不足。再加上教师和研究生的研究性科学实
验数量急剧增长,迫切要求实验室向他们开放,实验室资源供给情况更加捉襟见肘。
1.3 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过时。一是教学方法单一。这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不利
于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抑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创
新教育的要求。二是手段落后。绝大部分的实验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师课前手写板
书实验原理、集中讲解、现场动手示范操作进行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手段未能
在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三是评价方式欠缺。在其评价方法上,目前的实验教学,较能反映
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两项———实际操作与实验设计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极小,基本上
采取的是平时成绩(主要是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与期末考试(主要是笔试)相结合的方法。
2 加强大学化学实验的教学的策略
2.1 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三基”,即基本理论、
基本思维和基本技能,更主要的还在于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必须转
变观念,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做法,树立实验室为教研室服务的观念,在思想上高度
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高校各级领导要把实验教学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议程,明
确主管部门和职责,要像抓理论教学一样抓好实验
教学,使实验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占重要的地位。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重构实验教
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迫切性,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只有我们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地位,使其不再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学生才会从思想意识上真正
重视实验教学。
2.2 实验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
2.2.1 实验教学方法创新。针对化学实验的特点,结合考虑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际水平,采用
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淤教师以讲座形式向学生讲授实验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实验技术原理、
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文献查阅、科学论文和技术报告的撰写方法等;
于学生自我训练为主是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对于技能训练和基础性实验,学生在预习实验
讲义的基础上,须完成网上模拟实验,然后每个学生在实验室独立完成实际操作训练和数据
测量,课后再撰写实验报告;盂对于综合性、设计型和创新研究性实验,为2~3 人一组,在
教师的指导下,从了解实验背景、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开始,学生须自行完成查阅文献、设计
实验方案、配置溶液、组装和调试仪器、测量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最后撰写一篇
科技论文格式的研究报告,并参加“开放式、研究性”实验交流(答辩)会;榆通过上述多种
教学形式的实践训练,使学生不仅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和实验技术,而且学会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开拓思路,熟悉和体验研究过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拥
有科学的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
2.2.2 实验教学模式创新。要推行“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优生优培”的创新人才
培养机制,全面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重在吸引学生主
动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索能
力、辨析能力和探索求知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达到提高学生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2.3 实验教学手段要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随着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视听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在教学上的广泛应用,建立全新
的网络实验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技术
已成为可能。这一平台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时间上具有交互性,并能对实验教学水平和质
量做出实时评价。
2.4 考核方法创新。对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不能以结果是不是漂亮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而是
结合多种环节,包括平时考核、实际操作过程和书面考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如对经典
实验的理解、传统实验的改进、自主实验的设计构想和创新性,以及同一个实验小组内团队
精神的表现等,以这种考核方式逐步引导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