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乐制度剖析66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与传统文化

春秋战国 时期:礼 乐制度逐 渐衰落, 诸侯争霸, 礼崩乐坏
秦汉时期: 礼乐制度 得到恢复 和发展, 强调君臣 父子的等 级关系
魏晋南北 朝时期: 礼乐制度 受到佛教、 道教等外 来文化的 影响,逐 渐融合
隋唐时期: 礼乐制度 达到鼎盛, 强调君臣 父子的等 级关系, 注重礼仪 规范
宋元明清时 期:礼乐制 度逐渐衰落, 受到西方文 化的影响, 逐渐融合
法家: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思想流派,强调法治、权术和功利
关联:礼乐制度与佛教、法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如强调秩序、礼仪、道德等,但在具体 理念和实践上有所不同。
礼乐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礼乐制度对传统艺术、文学、哲学 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礼乐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 值观和道德观
礼乐制度对传统社会秩序和伦理道 德的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礼:包括祭祀、朝会、婚丧、 宴饮等礼仪规范
乐:包括音乐、舞蹈、诗歌 等艺术形式
礼乐结合:礼与乐的结合, 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和谐 与统一
礼乐教化:通过礼乐教育, 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文化 素养
礼乐制度与政治:礼乐制度 与政治制度紧密结合,体现 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特点
隋唐时期:礼乐制度受到外来 文化的影响,逐渐吸收和融合,
形成新的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儒 家思想的重要
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强调 “礼”的重要 性,认为礼是 社会秩序和道 德规范的基础
礼乐制度通过 音乐、舞蹈、 祭祀等活动, 体现了儒家思 想的道德观念
和价值观
儒家思想认为, 礼乐制度可以 培养人们的道 德品质,提高 社会道德水平
礼乐制度强调了和谐、和平、尊重、 包容等价值观念,对现代文化交流 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礼乐制度

28
第三天后
• 11. 大殓。又过一天,举行入棺仪式,称大殓。 • 大殓前要陈衣于房,陈奠于堂,抬入棺木后, 主人主妇(主丧者及其妻子)擗踊痛哭。 • 在执事人的帮助下,在棺内铺席臵衾,主人 奉尸入棺,盖棺,又踊如初。 • 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祭奠,宾客向死者行礼, 主人答拜,妇女在帷内痛哭。送客后,主人主妇 再次哭踊。由于小殓、大殓时丧主夫妇要不停地 哭,称举哀。 • 已经盛殓尸体之棺称柩,停柩称殡,大殓礼 毕,称既殡。大殓后不再设燎。
27
第二天
• 10. 小殓。一般人在死亡后第二天,要正式穿着 入棺的寿衣,称小殓。 • 殓时陈馔于堂下,一面为死者着装,一面祭 奠。死者的近亲抚尸擗踊痛哭,表示极度悲伤。 着装已毕,用衾被裹尸,用绞布收束。 • 周制国君用锦衾,大夫用缟 (白色细绢)衾, 士用缁(黑色布)衾。清代规定一、二品官员殓 衾用绛色,三、四品用黑色,五品用青色,六品 用绀色,七品用灰色。来参加小殓仪式的亲友向 死者致襚、致奠,主人拜送答谢。夜间,庭中和 堂上继续燃烛。
29
• 12.成服。既殡之后,死者家属分别按血缘关 系的远近穿着不同等级的丧服,叫成服。丧服 制度详见后节。 • 13.朝夕哭。奠成服后到下葬前,每天一早一 晚要在殡所哭奠,称朝夕哭、朝夕奠。遇宾客 来吊唁致奠,主人也要答拜迎送。 • 14.筮宅。即请人占卦选择墓地葬所和下葬日 期。依周制,停殡待葬的日期也依死者身份而 长短不一。
5
一、官府制度
第二节 有关“礼”的几种重要制 度
天子
天官冢宰
地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马
秋官司寇
冬官司空
内政
财政
教育文化
军事
司法
经济
6
二、封建制度
第三天后
• 11. 大殓。又过一天,举行入棺仪式,称大殓。 • 大殓前要陈衣于房,陈奠于堂,抬入棺木后, 主人主妇(主丧者及其妻子)擗踊痛哭。 • 在执事人的帮助下,在棺内铺席臵衾,主人 奉尸入棺,盖棺,又踊如初。 • 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祭奠,宾客向死者行礼, 主人答拜,妇女在帷内痛哭。送客后,主人主妇 再次哭踊。由于小殓、大殓时丧主夫妇要不停地 哭,称举哀。 • 已经盛殓尸体之棺称柩,停柩称殡,大殓礼 毕,称既殡。大殓后不再设燎。
27
第二天
• 10. 小殓。一般人在死亡后第二天,要正式穿着 入棺的寿衣,称小殓。 • 殓时陈馔于堂下,一面为死者着装,一面祭 奠。死者的近亲抚尸擗踊痛哭,表示极度悲伤。 着装已毕,用衾被裹尸,用绞布收束。 • 周制国君用锦衾,大夫用缟 (白色细绢)衾, 士用缁(黑色布)衾。清代规定一、二品官员殓 衾用绛色,三、四品用黑色,五品用青色,六品 用绀色,七品用灰色。来参加小殓仪式的亲友向 死者致襚、致奠,主人拜送答谢。夜间,庭中和 堂上继续燃烛。
29
• 12.成服。既殡之后,死者家属分别按血缘关 系的远近穿着不同等级的丧服,叫成服。丧服 制度详见后节。 • 13.朝夕哭。奠成服后到下葬前,每天一早一 晚要在殡所哭奠,称朝夕哭、朝夕奠。遇宾客 来吊唁致奠,主人也要答拜迎送。 • 14.筮宅。即请人占卦选择墓地葬所和下葬日 期。依周制,停殡待葬的日期也依死者身份而 长短不一。
5
一、官府制度
第二节 有关“礼”的几种重要制 度
天子
天官冢宰
地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马
秋官司寇
冬官司空
内政
财政
教育文化
军事
司法
经济
6
二、封建制度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课件

03
重要场合的礼仪
祭祀之礼
祭祀之礼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礼仪 之一,用于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 感激之情。
祭祀之礼中,人们会准备各种祭品, 如酒、肉、果品等,并按照规定的仪 式进行献祭。
祭祀之礼包括祭天、祭地、祭祖等内 容,通常在寺庙或祠堂中进行,由祭 司或族长主持。
祭祀之礼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还对人 们的道德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
在与人相见时,要根据对方的身份和地位,采取不同的礼节。如见到长辈要行跪拜礼,见到地位高的 人要行揖礼等。同时,要注意态度恭敬、礼貌待人,不可有傲慢、无礼的行为。在特定场合,如朝会 、宴请等,还要遵循一定的仪式和规矩。
服饰之礼
要点一
总结词
中国古代服饰之礼讲究合乎身份、地位和场合,有一定的 规定和规矩。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古代中国,服饰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服饰之礼非 常重要。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有不同的服饰规定,如官员 的官服、士人的长衫等。在特定场合,如祭祀、朝会等, 也有相应的服饰要求。在服饰搭配和颜色选择上,也有一 定的规矩和讲究,如不可随意搭配、颜色要符合身份等。 同时,要注意保持服饰的整洁、合身,不可有过多的装饰 和配饰。
04
古代礼仪制度的影响
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维护阶级秩序
古代礼仪制度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它规定了不同阶层的人在各种 场合下的行为规范,确保了阶级 秩序的稳定。
强化尊卑观念
礼仪制度强调尊卑有序,让人们 在日常生活中明确自己的地位, 从而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尊重和敬 畏的氛围。
对个人修养的提升
培养道德观念
礼仪制度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通 过学习和实践礼仪,人们可以培养出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最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礼仪制度教学讲义PPT

2013年11月12日,浙江义乌准新郎到浦江订婚, 订婚规格按照义乌传统采取最高规格“十八担”, 十八担除了酒、日用品等,还有8888888现金,这 些现金的重量达到102公斤。在当地订婚彩礼几十 万甚至上百万都习以为常。不过结婚时女方不仅 要归还彩礼,还要置办更多的嫁妆。
“十八担”是最高订婚规格。 “十八担”是义乌传统民俗中最豪华最利市的一 种喜事级别。 订婚的当天,男方家长要邀请自家的亲朋好友, 带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在媒人的引领下,由舅舅带 队前往女方家里送礼订婚。
缓起身,恢复立容。
4.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 向人作揖虽然恭敬,有时则表示倨傲。
5、特揖:一个一个地作揖; 6、旅揖:按等级分别作揖; 7、旁三揖:对众人一次揖三下。
万福
第1步:举手齐胸,但在左胸侧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后来的万福,就像现在常看到的一样
春秋时期仍然保留这样的传统:将敌军的俘虏 当场杀了作为祭祀品,并将其鲜血淋在战鼓上, 号为“衅鼓”。
誓师,是指出征前统帅向战士宣布 作战意义,表示决心的意思。
古代出师宣誓:喝酒,拔刀,摔碗
[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 的礼制。主要有三种形式: 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 “小聘”;每隔三年派卿 朝见天子为“大聘”;每 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 “朝”。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礼仪制 度
吉礼
• 主要指祭祀自然神和祖先的礼仪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 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 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 牺牲的总称。
凶礼
指凭吊各种天灾人 祸的丧依次是:斩衰、齐衰、 大功、小功、缌麻。)
第1步:双手轻轻搭于左胯处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第3步:微微屈膝并低头,口道“某某万 福”
中国古代礼仪制度 ppt课件

16
周代乡饮习俗,饮酒,尤以年长者为优厚。 “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 十者六豆。”
ppt课件
17
(1)冠礼 《仪礼·士冠礼》男子到20岁要行“冠礼”,
冠礼在宗庙举行,要加冠的青年的父亲先要 用占卜的方法决定行礼的日期,并且决定哪 一位宾为青年加冠。确定后报把日期通知宾 家。 程序是先加缁布帽,次加皮弁(音变,皮革做 成的帽子),再加爵弁,俗称“三加”。 加冠后由宾给他起字。
之家长幼有序,互不
越礼。
第四,雁失偶后不再
成双,互相忠贞,从
一而终、誓不再
醮。
ppt课件
33
这种婚姻习俗,在先秦、两汉、隋唐时比较 盛行。不过以上所述是流行于士以上的婚仪, 礼法要要求六礼齐备。通常对于老百姓的婚 仪,是有说媒、下聘、亲迎三项而已。到南 宋朱熹〈〈家礼〉〉,中“自议婚而下,首 曰纳采,问名附焉;次曰纳币,请期附焉; 次至亲迎。”至此,六礼简化为三礼。
ppt课件
14
四、宾礼 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 会盟等等。这在实行分封制的周代,出现相 当频繁。
ppt课件
15
五、嘉礼 嘉礼:即国家具有喜庆意义及用于亲近人际关系、 联络感情的礼仪活动。如君主登基、册皇太子、 天子纳后妃、太子纳妃、公侯大夫士婚礼、冠礼、 宴飨、乡饮酒等。
ppt课件
ppt课件
3
五礼 “礼”泛指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古代的 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 嘉礼。
ppt课件
4
一、吉礼 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为五礼之冠。《左 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 戎。” 许慎的《说文解字》则曰:“礼,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 履者,可行、可 作也,说明礼原本是一种可以被人重复践 行的巫术活动。
礼乐文化-课件

礼 乐 文 化
礼乐文化何时兴起?
礼乐制度的建立
• 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 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 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礼乐文化何时衰落?
礼乐制度的破坏
• 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 严的等级秩序逐渐被打破,僭越行 为屡见不鲜。
• 只有当礼乐精神成为中国人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精神,才能实现主体与 外界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只有社会有礼,人心和乐,才能成就新时 代的“礼仪之邦” 。
•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希望恢复西周 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 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今天使用的成语中 哪些包含“礼”?
小结:礼乐文化的现代意义
• 用礼乐文明的秩序与和谐理念,用礼乐内在的道德修养,生发“礼尚 往来”、以“诚”相待、以“信”相许、以“义”相重的情操,造就 孝亲睦邻、敬业乐群、尊师敬长、礼贤下士、温良谦恭、平和中正的 君子风范。
礼乐文化何时兴起?
礼乐制度的建立
• 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 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 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礼乐文化何时衰落?
礼乐制度的破坏
• 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 严的等级秩序逐渐被打破,僭越行 为屡见不鲜。
• 只有当礼乐精神成为中国人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精神,才能实现主体与 外界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只有社会有礼,人心和乐,才能成就新时 代的“礼仪之邦” 。
•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希望恢复西周 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 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今天使用的成语中 哪些包含“礼”?
小结:礼乐文化的现代意义
• 用礼乐文明的秩序与和谐理念,用礼乐内在的道德修养,生发“礼尚 往来”、以“诚”相待、以“信”相许、以“义”相重的情操,造就 孝亲睦邻、敬业乐群、尊师敬长、礼贤下士、温良谦恭、平和中正的 君子风范。
礼乐制度PPT教学课件

“真的?”忽必烈不禁问道。
选自《元史百年》
泉州
泉州港
伊斯兰 教清净 寺
摩尼教遗 伊斯兰
址
教墓地
1与马可·波罗一起远航的有什么商品? 2商船会经过哪些地方? 3伴随着货物还会有哪些先进的科技文化传入西方?
(威尼斯)
(泉州) 陶瓷之路
现场采访
( 威尼斯) 帕米尔高原
河西走廊 波斯
(大都)
(泉州)
陶瓷之路
我们的感悟 老师的感悟:
经历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课后探究
假如你是马可·波罗会怎样向 世人介绍中国
百姓 : 去世 百年
作古
寿终
不 可 忍 也
,
是 可 忍 也
孰
,
“
八 俏 舞 于 庭
孔 子 谓 季 氏
八 俏 第 三
?”
:
:
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
你对礼乐制度有什么看法?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 巩固统治
信息1:他是一个外国人 信息2:出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 信息3:曾随他的父亲和叔叔来中国 信息4:在中国居住了17年
天子
诸候
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说一说:
1.周朝时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怎样 决定的?你能和现代社会作个比较吗? 2.如果你有选择的机会,你更愿意生活 在哪个社会?如果你生活在周朝,你更 愿意成为哪个等级的人?为什么?
中国古代人们的衣 ? 食? 住 ? 行?
(古时对“死”的称 呼)
天子: 崩 驾崩
诸候: 薨 大夫: 卒 士: 不禄
他就是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254-1324) 是意大利旅行家.
选自《元史百年》
泉州
泉州港
伊斯兰 教清净 寺
摩尼教遗 伊斯兰
址
教墓地
1与马可·波罗一起远航的有什么商品? 2商船会经过哪些地方? 3伴随着货物还会有哪些先进的科技文化传入西方?
(威尼斯)
(泉州) 陶瓷之路
现场采访
( 威尼斯) 帕米尔高原
河西走廊 波斯
(大都)
(泉州)
陶瓷之路
我们的感悟 老师的感悟:
经历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课后探究
假如你是马可·波罗会怎样向 世人介绍中国
百姓 : 去世 百年
作古
寿终
不 可 忍 也
,
是 可 忍 也
孰
,
“
八 俏 舞 于 庭
孔 子 谓 季 氏
八 俏 第 三
?”
:
:
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乐制度?
你对礼乐制度有什么看法?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 巩固统治
信息1:他是一个外国人 信息2:出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 信息3:曾随他的父亲和叔叔来中国 信息4:在中国居住了17年
天子
诸候
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说一说:
1.周朝时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怎样 决定的?你能和现代社会作个比较吗? 2.如果你有选择的机会,你更愿意生活 在哪个社会?如果你生活在周朝,你更 愿意成为哪个等级的人?为什么?
中国古代人们的衣 ? 食? 住 ? 行?
(古时对“死”的称 呼)
天子: 崩 驾崩
诸候: 薨 大夫: 卒 士: 不禄
他就是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254-1324) 是意大利旅行家.
中国传统礼仪制度PPT参考

• 对于统治者来说,土地的占有又是获取政治 权力的基础,所以,祭地同祀天一样成为国家 典章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
2021/3/10
授课:XXX
13
• 方丘祭地——是祭祀地神的正祭.
• 古文献中的土地神称“地祗”或“社”,祭 礼叫“宜”.
• 方丘,即四周环水的方形祭坛,象征四海环绕 大地,每年夏至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 丘举行祭地大典.
• “二十八宿”: •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 •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 •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2021/3/10
授课:XXX
12
• 2.祭地 大地吐生万物,哺育人类,在以农为本的中
国古代,土地是人们生活可依赖的唯一的重 要的生活资料,人们视土地为人类和万物的 母亲,故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并把它作为 神灵来崇拜.
5
• 1.祀天 天在古人眼里不仅是自然万物的缔造者,
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古文献记载,虞舜,夏 禹时代已有祭天之礼。
• 周代,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被称为“天 子”,作为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人民,只有 周王才有祭天的资格,其他各级君主虽也崇 拜上帝,但只能采取不同形式的助祭。
2021/3/10
• 古人普遍认为,祭祀能给自己带来福祉,是国 家的大事,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之 大事,在祀与戎.”
• 吉礼的主要内容包括:祭祀天神,指对天帝,日 月星辰等祭祀;祭祀地祗(zhi1),指对社稷, 五岳,山林川泽等的祭祀;祭祀人鬼,指对先王, 先祖,先圣,先贤的祭祀.
2021/3/10
授课:XXX
• 祭地礼仪与祭天礼仪大致相同,只是祭地不 用燔燎而用瘗(义)埋,即挖坎穴把祭品埋 入土中.
2021/3/10
授课:XXX
13
• 方丘祭地——是祭祀地神的正祭.
• 古文献中的土地神称“地祗”或“社”,祭 礼叫“宜”.
• 方丘,即四周环水的方形祭坛,象征四海环绕 大地,每年夏至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 丘举行祭地大典.
• “二十八宿”: •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 •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 •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2021/3/10
授课:XXX
12
• 2.祭地 大地吐生万物,哺育人类,在以农为本的中
国古代,土地是人们生活可依赖的唯一的重 要的生活资料,人们视土地为人类和万物的 母亲,故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并把它作为 神灵来崇拜.
5
• 1.祀天 天在古人眼里不仅是自然万物的缔造者,
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古文献记载,虞舜,夏 禹时代已有祭天之礼。
• 周代,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被称为“天 子”,作为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人民,只有 周王才有祭天的资格,其他各级君主虽也崇 拜上帝,但只能采取不同形式的助祭。
2021/3/10
• 古人普遍认为,祭祀能给自己带来福祉,是国 家的大事,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之 大事,在祀与戎.”
• 吉礼的主要内容包括:祭祀天神,指对天帝,日 月星辰等祭祀;祭祀地祗(zhi1),指对社稷, 五岳,山林川泽等的祭祀;祭祀人鬼,指对先王, 先祖,先圣,先贤的祭祀.
2021/3/10
授课:XXX
• 祭地礼仪与祭天礼仪大致相同,只是祭地不 用燔燎而用瘗(义)埋,即挖坎穴把祭品埋 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