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课件人教版必修1

电解质
物质
化合物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强酸 强碱 盐 金属氧化物
弱酸 CH3COOH 弱碱 NH3·H2O 水
纯净物非电解质ຫໍສະໝຸດ 乙醇、蔗糖等大部分有机物单质
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
思考并作出判断:
×1、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 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2、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强, 弱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弱。 3、食盐溶液中有哪些微粒?
③可溶性盐:钾盐,钠盐,氨盐,硝酸盐 (熟记溶解度表)
不可以拆写的是难溶或难电离物质: a、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 等 b、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c、气体:H2S、CO2、SO2等 d、单质:H2、Na、I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电解质的电离必须是电解质 感悟 自身的电离。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混和物
电解质 酸、碱、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
物质
化合物
纯净物 单质
非电解质 乙醇、蔗糖等大部分有机物
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
想一想:
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 质?哪些能导电?
⑴金属铜 ⑵固态NaCl ⑶O2 ⑷H2SO4 ⑸碳棒 ⑹酒精水溶液 ⑺KOH水溶液⑻熔融状态的KNO3 ⑼葡萄糖 ⑽CO2 ⑾BaSO4⑿ 稀H2SO4
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
如:H+与CO32-、HCO3-、S2-、SO32-、HSO3NH4+与OH-等
⑶生成难电离物质: 如:H+与Ac-、CO32-、S2-、SO32-等生成弱酸; NH4+与OH-生成的弱碱; H+与OH-生成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共414张)PPT课件

睛
C.配制浓硫酸与酒精的混合液时,将所需浓硫酸沿烧
杯壁缓慢倒入盛有一定体积的酒精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
D.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投入几片碎瓷片
解析 氢气(或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性气体还原氧化
铜实验中,应先通氢气(或一氧化碳)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
止发生爆炸,所以A存在安全隐患。
答案 A
2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第
1 类
爆炸品
第
2 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 气体
第
3 类
易燃液体
第 易燃固体、自燃
4 物品和遇湿易
类
燃物品
第 氧化剂和有机过
2021
10
2.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名师解惑
一、实验安全及防护
1.防爆炸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在用H2或CO还原CuO时,应先通入H2或CO,在装置 尾部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已纯,说明装置中的
2021
25
二、过滤和蒸发比较
方法
过滤
适用 范围
主要 仪器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 圈)、滤纸
壁上,一般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
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
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
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
容器。
2021
23
②NaOH、BaCl2、Na2CO3,过滤之后加HCl。 ③BaCl2、Na2CO3、NaOH,过滤之后加HCl。 即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加入之后再加。 四、SO42-的检验 先往未知液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BaCl2 +Na2SO4===BaSO4↓+2NaCl。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共47张PPT)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Ba(OH)2、 Na2CO3、H2SO4。 ⑵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
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和水等都是弱电解质。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 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哪些?
√ √ √ 硫酸、 Ca(OH)2、石墨、 BaSO4、氨水、H3PO4、酒精、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 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Ba2++OH-+H++SO42-=BaSO4↓+H2O B、纯碱溶液和硝酸反应
CO32-+2H+=H2O+CO2↑ C、硫酸铵稀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H4++OH-=NH3·H2O D、醋酸溶液与氨水反应
CH3COOH+NH3·H2O=NH4++CH3COO_+H2O
CO2量
C
CO2量
D
混合物
物质
单质
纯净物
强酸:例,HCl、HNO3、H2SO4等
强电解质
强碱:例,KOH、NaOH、Ca(OH)2、 BO3、BaSO4等
弱酸:例,H3PO4、 CH3COOH
化合物
弱电解质 弱碱:例,NH3•H2O等
水
非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
思考: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 Ca2++2OH— + CO2 = CaCO3 ↓+ H2O
溶液状态:离子
注意:1、易电离的微溶物
浑浊状态:分子
“清离浑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 子反应( 共47 张PPT)
思考:KClO3、NH4Cl的加热分解 2H2SO4(浓)+Cu=△== CuSO4+2H2O+SO2 ↑
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和水等都是弱电解质。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 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哪些?
√ √ √ 硫酸、 Ca(OH)2、石墨、 BaSO4、氨水、H3PO4、酒精、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 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Ba2++OH-+H++SO42-=BaSO4↓+H2O B、纯碱溶液和硝酸反应
CO32-+2H+=H2O+CO2↑ C、硫酸铵稀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H4++OH-=NH3·H2O D、醋酸溶液与氨水反应
CH3COOH+NH3·H2O=NH4++CH3COO_+H2O
CO2量
C
CO2量
D
混合物
物质
单质
纯净物
强酸:例,HCl、HNO3、H2SO4等
强电解质
强碱:例,KOH、NaOH、Ca(OH)2、 BO3、BaSO4等
弱酸:例,H3PO4、 CH3COOH
化合物
弱电解质 弱碱:例,NH3•H2O等
水
非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
思考: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 Ca2++2OH— + CO2 = CaCO3 ↓+ H2O
溶液状态:离子
注意:1、易电离的微溶物
浑浊状态:分子
“清离浑分”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 子反应( 共47 张PPT)
思考:KClO3、NH4Cl的加热分解 2H2SO4(浓)+Cu=△== CuSO4+2H2O+SO2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课件(共18张PPT)

不是
2、为何NaCl固体不导电而它的溶液能导电?
【分析】
氯化钠晶体是由带正电荷的Na+离子和带负电荷 的Cl-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按一定规律紧密地排 列构成的,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因此, NaCl晶体不能导电。
当NaCl溶于水时,由于水分子的作用而减弱了 氯化钠晶体中Na+与Cl-之间的作用,使Na+与Cl逐渐脱离晶体表面并形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 子和水合氯离子(如下图所示)
电,HCl是电解质吗? 3.Na2O在熔融状态下导电,Na2O是电解质
吗?
4. AgCl溶于水不导电,但它在熔融状态下能 导电,它是电解质吗?
5、SO3和H2O反应生成硫酸,所以SO3的水 溶液也可以导电,SO3是电解质吗?
实验探究:NaCl固体、盐酸、 NaCl 溶液、蔗糖溶液、NaOH溶液。
实验探究一: NaCl固体是否能Biblioteka 电?结论:NaCl固体不能导电
实验探究二:盐酸、 NaCl溶液、蔗糖溶液、 NaOH溶液能否导电?
结论:除了蔗糖溶液,其余三种溶液都能导电。
结合实验阅读教材P30并分组讨论:
1、是否所有的溶液都能导电?
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 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P34#8题
应用实践
本节课小结:主要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 和酸、碱、盐在水溶液的电离及其电离 方程式的书写。
【课下实践活动】
自学P110 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并编成顺 口溜,与同学交流。
思考交流
1.Cu和盐酸溶液都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2.HCl熔融状态(液态)时不导电,溶于水导
【思考与交流】
1、教材上酸是怎么定义的? 2、请同学们写出熟悉的可溶性的碱和可溶性
2、为何NaCl固体不导电而它的溶液能导电?
【分析】
氯化钠晶体是由带正电荷的Na+离子和带负电荷 的Cl-离子,通过静电作用按一定规律紧密地排 列构成的,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因此, NaCl晶体不能导电。
当NaCl溶于水时,由于水分子的作用而减弱了 氯化钠晶体中Na+与Cl-之间的作用,使Na+与Cl逐渐脱离晶体表面并形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 子和水合氯离子(如下图所示)
电,HCl是电解质吗? 3.Na2O在熔融状态下导电,Na2O是电解质
吗?
4. AgCl溶于水不导电,但它在熔融状态下能 导电,它是电解质吗?
5、SO3和H2O反应生成硫酸,所以SO3的水 溶液也可以导电,SO3是电解质吗?
实验探究:NaCl固体、盐酸、 NaCl 溶液、蔗糖溶液、NaOH溶液。
实验探究一: NaCl固体是否能Biblioteka 电?结论:NaCl固体不能导电
实验探究二:盐酸、 NaCl溶液、蔗糖溶液、 NaOH溶液能否导电?
结论:除了蔗糖溶液,其余三种溶液都能导电。
结合实验阅读教材P30并分组讨论:
1、是否所有的溶液都能导电?
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 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P34#8题
应用实践
本节课小结:主要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 和酸、碱、盐在水溶液的电离及其电离 方程式的书写。
【课下实践活动】
自学P110 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并编成顺 口溜,与同学交流。
思考交流
1.Cu和盐酸溶液都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2.HCl熔融状态(液态)时不导电,溶于水导
【思考与交流】
1、教材上酸是怎么定义的? 2、请同学们写出熟悉的可溶性的碱和可溶性
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②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不能共存;
H+与OH-、CO32-、HCO3-、CH3COO-、F-、S2OH-与H+、NH4+、 HCO3-
2、隐含条件:
①有H+ ——pH<7,酸性溶液,石蕊变红,与活泼 金属产生氢气;
②有OH- ——pH>7,碱性溶液,石蕊变蓝,酚酞变 红;
③无色溶液——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存在;
六、离子共存
1、离子不能共存的类型
①离子结合成沉淀不能共存,微溶物不能大量共存;
CO32-与Ca2+、Ba2+、Mg2+ 、 Ag+ SO42-与 Ba2+、Pb2+、Ag+、Ca2+ OH-与 Fe2+、Fe3+、Mg2+、Cu2+ Ag+与 OH-、Cl-、Br-、I-、 SO42- 、PO43-
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
Na+、SO42-
雄鹰必须比鸟飞得高,因为它的猎物就是鸟。
中微粒 + 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
K 、Cl 卒子过河,意在吃帅。
混合液中微
粒
Na+、SO4、K+、Cl-
离子之间的 反应
无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Na+、SO42Ba2+、Cl-
BaSO4、Na+、Cl-
Cl- +Ag+ = AgCl ↓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关键】
强酸(6) 能拆 强碱(4)
可溶性盐 钾、钠、硝酸、铵盐
不能拆: 单质、气体、氧化物、沉淀、 弱电解质、大多有机物
六大强酸:
HNO3 HBr
H2SO4 HI
四大强碱: KOH NaOH Ca(OH)2 Ba(OH)2
H+与OH-、CO32-、HCO3-、CH3COO-、F-、S2OH-与H+、NH4+、 HCO3-
2、隐含条件:
①有H+ ——pH<7,酸性溶液,石蕊变红,与活泼 金属产生氢气;
②有OH- ——pH>7,碱性溶液,石蕊变蓝,酚酞变 红;
③无色溶液——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存在;
六、离子共存
1、离子不能共存的类型
①离子结合成沉淀不能共存,微溶物不能大量共存;
CO32-与Ca2+、Ba2+、Mg2+ 、 Ag+ SO42-与 Ba2+、Pb2+、Ag+、Ca2+ OH-与 Fe2+、Fe3+、Mg2+、Cu2+ Ag+与 OH-、Cl-、Br-、I-、 SO42- 、PO43-
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
Na+、SO42-
雄鹰必须比鸟飞得高,因为它的猎物就是鸟。
中微粒 + 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
K 、Cl 卒子过河,意在吃帅。
混合液中微
粒
Na+、SO4、K+、Cl-
离子之间的 反应
无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Na+、SO42Ba2+、Cl-
BaSO4、Na+、Cl-
Cl- +Ag+ = AgCl ↓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关键】
强酸(6) 能拆 强碱(4)
可溶性盐 钾、钠、硝酸、铵盐
不能拆: 单质、气体、氧化物、沉淀、 弱电解质、大多有机物
六大强酸:
HNO3 HBr
H2SO4 HI
四大强碱: KOH NaOH Ca(OH)2 Ba(OH)2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3、电离的表示方法 电离方程式
请分别书写下列各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并 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和盐。
1、硫酸、硝酸 2、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3、硫酸铜、氯化钡
1、H2SO4 = 2H+ + SO4 22、 KOH = K+ + OH-
3、 CuSO4 = Cu2+ + SO42-
HNO3 = H+ + NO3Ba(OH)2= Ba2+ + 2OHBaCl2 = Ba2+ + 2Cl-
(C)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O32- +2H+ = CO2 + H2O (D)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Fe + Fe3+ = 2Fe2+
判断依据:(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改写是否正确 (3)方程式是否配平了(原子守恒 电荷守恒) (4)是否漏写条件
(四)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钡与稀硫酸反应 CO3 2-+2H +=CO2↑+H2O
例2、下列哪些物质是电解质:
铜、盐酸、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 硝酸钾溶液、碳酸钙、二氧化碳、蔗糖、 氧化钠。
2、电解质
注意: 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共存
铜、盐酸、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
(1)电解质应该是化合物。 (三)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2、硝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
(2)若向(1)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章第节离子反应(共张PPT)PPT完整版

无忧PPT整理发布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 共19张 PPT)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 共19张 PPT)
变式训练: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D)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 Ca2+ +2H2O B.钠与水的反应:
Na+2H2O==Na++2OH-+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NH4+,其pH=2,在A 该溶液中可以大
量共存的阴离子( )
A. SO42 C. SCN -
B. NO3D. CO32 -
无忧PPT整理发布
5.解析:由实验①可以推测溶液中可能存在 Cl-、CO32-、OH-;由实验②可以断定溶液 中含有NH4+,其浓度为0.04 mol÷0.1 L=0.4 mol/L;由实验③可以断定溶液含有SO42-、 CO32-,SO42-的浓度为:2.33 g÷233 g/mol÷0.1 L=0.1 mol/L,CO32-的浓度为: (6.27 g-2.33 g)÷197 g/mol÷0.1 L=0.2 mol/L;溶液中存在CO32-,则H+一定不能大 量存在,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则一定存在 阳离子K+。
Ba2+ + SO42 - = BaSO4↓ D. 钠与冷水反应
Na + 2H2O = Na+ + H2↑+ 2OH-
人教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 共19张 PPT)
无忧PPT整理发布
3.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均正确的是(AD)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 Cu+2Fe3+=Cu2++2Fe2+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共40张PPT)

新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共40张PPT )
新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共40张PPT )
不可拆的物质
难溶性酸碱盐:AgCl 、 Fe(OH)3 、 H2SiO3等
弱酸:HF、H2S、HClO、H2SO3等 弱碱:NH3·H2O、Mg(OH)2等 H2O
(3)氢氧化钡溶液与硝酸反应 Ba(OH)2+2HNO3==Ba(NO3)2+2H2O
OH-+H+==H2O OH-+H+==H2O
新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共40张PPT )
新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共40张PPT )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由酸电离出来的H+ 与由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了H2O
ClO3-+5Cl-+6H+==3Cl2↑+3H2O
新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共40张PPT )
新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共40张PPT )
[成功体验]
1.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BaCl2 溶液与 K2SO4 溶液的反应: Ba2++SO24-===BaSO4↓ B.NaOH 溶液与硝酸的反应: OH-+H+===H2O C.Na2CO3 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CO23-+2H+===CO2↑+H2O D.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CO23-+2H+===CO2↑+H2O
化学反应方程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它揭示了离 子反应的本质
新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共40张PP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查:原子个数是否守恒,电荷数量是否守恒。
随堂练习 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①Na2CO3+HCl ②CuCl2+NaOH
①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O32- + 2H+ = H2O + CO2↑
②CuCl2 + 2NaOH = Cu(OH)2↓ + 2NaCl Cu2+ + 2OH- = Cu(OH)2↓
4、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用于鉴别胶体与溶液
(2)布朗运动:
(3)电泳:通电时胶粒做定向移动 (4)渗析:用于胶体的精制
加入电解质溶液
(5)聚沉 加热
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5、生活中常见胶体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Al(OH)3 胶体、土壤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 血液、豆浆、鸡蛋白、碳素墨水、涂料 、肥皂水、烟、云、雾、有色玻璃。
2、非电解质(nonelectrolyte )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 合物
除H2O外的非金属氧化物、多数有机 物(如蔗糖、酒精等)、部分氢化物 (如NH3、CH4等)等一般都是非电 解质。
练习2: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 电解质?哪些能导电? 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 ③O2 ④H2SO4 ⑤碳棒 ⑥酒精水溶液 ⑦KOH水溶液 ⑧熔融状态的KNO3 ⑨葡萄糖 电解质:②④⑧ 非电解质:⑨
离子的化合物
三、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ionic reaction)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ionic equation)
Na2SO4 + BaCl2 = BaSO4 ↓ + 2NaCl
SO42- +Ba2+ = BaSO4↓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 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
离子反应
基础回顾
一、物质的分类
1、化学中常用的物质的分类方法有: 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练习1:下列物质中,哪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
它三种物质的类别不一样 ( C )
A、NaCl
B、KCl
C、NaClO3
D、BaCl2
(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金属单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2)书写步骤:
①写:BaCl2+CuSO4=CuCl2+BaSO4↓ ②拆:将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拆写成离子, 其余的都写成化学式:
Ba2+ + 2Cl- +Cu2+ + SO42- = BaSO4 ↓ + Cu2+ + 2Cl-
③删: 将方程式两边没反应的离子删掉。 Ba2+ + SO42- = BaSO4↓
Na2CO3
钠盐
Na2CO3
碳酸盐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交叉分类法举例
以所含 阳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以所含 阴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
(3)化学反应分类
化合反应(A+B=AB)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BC)
二、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解质(electrolyte)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电解质: 酸:HCl、HNO3、H2SO4、H2CO3 等; 碱:NaOH、KOH、Ba(OH)2等; 所有的盐:NaCl、Ba(NO3)2等; 金属氧化物: Al2O3、CaO等。 水也是电解质。
3、电离的表示方法 ——电离方程式(ionization equation)
定义:用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NaCl = Na++ClNa2SO4 = 2Na++SO42-
4、从电离角度对酸、碱、盐定义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
水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气、液、固)来分,有9种类型。
分散质
分散剂
气态
气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2)分散剂是液体时,
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分为3种 : A、溶液(d<1nm) B、胶体(1nm<d<100nm) C、浊液(d>100nm)
注:1nm=10-9m d为粒子直径
能导电:①⑤⑦⑧
强调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这是判 断前提。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 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即电解质必 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才能导电。而 且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3)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 铝、石墨等,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分散系类别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 粒子直 散径
<1nm
1~100nm
>100nm
质 粒子组 分子或离子特征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稳定(介稳体系)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
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 透膜
实例
能 氨水、碘酒
不能 Fe(OH)3胶体
不能 石灰乳
化合物 酸 碱 盐
空气、碘酒等
Cu、Fe等
O2、H2等
CuO、H2O等
HCl等
NaOH等
NaCl等
氧化物
氧化物树状分类
不成盐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
CO 这
类是 法什 ?么
分
NO 酸性 氧化物
一般为 非金属 氧化物
两性 氧化物
碱性 氧化物
Al2O3
一般为 金属氧
化物
(2)交叉分类法: 对一种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特点:物质所属类别有交叉部分
(3)书写规则:
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得失
非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
非离子反应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有关概念:
概念
举例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 分散系 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
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CuSO4 溶液
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CuSO4 晶体
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水
举例 泥水 泥沙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 分散系叫 胶体。
溶液
分散系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取一烧杯,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
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 液1~2 mL。继续煮沸,待溶液呈红褐色
后,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科学探究
随堂练习 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①Na2CO3+HCl ②CuCl2+NaOH
①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O32- + 2H+ = H2O + CO2↑
②CuCl2 + 2NaOH = Cu(OH)2↓ + 2NaCl Cu2+ + 2OH- = Cu(OH)2↓
4、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用于鉴别胶体与溶液
(2)布朗运动:
(3)电泳:通电时胶粒做定向移动 (4)渗析:用于胶体的精制
加入电解质溶液
(5)聚沉 加热
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5、生活中常见胶体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Al(OH)3 胶体、土壤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 血液、豆浆、鸡蛋白、碳素墨水、涂料 、肥皂水、烟、云、雾、有色玻璃。
2、非电解质(nonelectrolyte )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 合物
除H2O外的非金属氧化物、多数有机 物(如蔗糖、酒精等)、部分氢化物 (如NH3、CH4等)等一般都是非电 解质。
练习2: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 电解质?哪些能导电? 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 ③O2 ④H2SO4 ⑤碳棒 ⑥酒精水溶液 ⑦KOH水溶液 ⑧熔融状态的KNO3 ⑨葡萄糖 电解质:②④⑧ 非电解质:⑨
离子的化合物
三、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ionic reaction)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ionic equation)
Na2SO4 + BaCl2 = BaSO4 ↓ + 2NaCl
SO42- +Ba2+ = BaSO4↓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 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
离子反应
基础回顾
一、物质的分类
1、化学中常用的物质的分类方法有: 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练习1:下列物质中,哪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
它三种物质的类别不一样 ( C )
A、NaCl
B、KCl
C、NaClO3
D、BaCl2
(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金属单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2)书写步骤:
①写:BaCl2+CuSO4=CuCl2+BaSO4↓ ②拆:将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拆写成离子, 其余的都写成化学式:
Ba2+ + 2Cl- +Cu2+ + SO42- = BaSO4 ↓ + Cu2+ + 2Cl-
③删: 将方程式两边没反应的离子删掉。 Ba2+ + SO42- = BaSO4↓
Na2CO3
钠盐
Na2CO3
碳酸盐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交叉分类法举例
以所含 阳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以所含 阴离子 不同进 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
(3)化学反应分类
化合反应(A+B=AB)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BC)
二、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解质(electrolyte)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电解质: 酸:HCl、HNO3、H2SO4、H2CO3 等; 碱:NaOH、KOH、Ba(OH)2等; 所有的盐:NaCl、Ba(NO3)2等; 金属氧化物: Al2O3、CaO等。 水也是电解质。
3、电离的表示方法 ——电离方程式(ionization equation)
定义:用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NaCl = Na++ClNa2SO4 = 2Na++SO42-
4、从电离角度对酸、碱、盐定义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
水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气、液、固)来分,有9种类型。
分散质
分散剂
气态
气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2)分散剂是液体时,
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分为3种 : A、溶液(d<1nm) B、胶体(1nm<d<100nm) C、浊液(d>100nm)
注:1nm=10-9m d为粒子直径
能导电:①⑤⑦⑧
强调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这是判 断前提。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 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即电解质必 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才能导电。而 且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3)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 铝、石墨等,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分散系类别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 粒子直 散径
<1nm
1~100nm
>100nm
质 粒子组 分子或离子特征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稳定(介稳体系)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
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 透膜
实例
能 氨水、碘酒
不能 Fe(OH)3胶体
不能 石灰乳
化合物 酸 碱 盐
空气、碘酒等
Cu、Fe等
O2、H2等
CuO、H2O等
HCl等
NaOH等
NaCl等
氧化物
氧化物树状分类
不成盐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
CO 这
类是 法什 ?么
分
NO 酸性 氧化物
一般为 非金属 氧化物
两性 氧化物
碱性 氧化物
Al2O3
一般为 金属氧
化物
(2)交叉分类法: 对一种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特点:物质所属类别有交叉部分
(3)书写规则:
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得失
非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
非离子反应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有关概念:
概念
举例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 分散系 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
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CuSO4 溶液
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CuSO4 晶体
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水
举例 泥水 泥沙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 分散系叫 胶体。
溶液
分散系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取一烧杯,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
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 液1~2 mL。继续煮沸,待溶液呈红褐色
后,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科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