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上第三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四上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四上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1 课 题 9*古诗三首 执教者 陈雪梅 课 型 新 授 课 课 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暮、瑟”等6个生字,掌握“降”这个多音字,会写“暮、吟”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默写《题西林壁》。 3.学习通过写景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4.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5.展现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默写《题西林壁》。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1.学习通过写景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2.展现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件 教 法 讲授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第1课时 《暮江吟》

课时目标 1.认识“暮、瑟”这两个生字,会写“暮、吟”两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暮江吟》这首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习诗人准确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诗人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

一、话题导入,引入诗题 1.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首诗《暮江吟》,去感受一下诗歌的魅力。(板书:暮江吟) 2.作者简介。 同学们,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已经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白居易呢? 生结合自己预习时查找的资料在全班交流。师从“简洁、全面”等角度进行评价。 3.认清字形,注意会写字的写法。 二、诗歌朗读指导 1.教师播放诗歌朗诵的音频,学生仔细听朗读。 2.学生结合注释,读通全诗,大致了解全诗的意思。 3.诵读全诗。 在读的过程中,要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现在,请同学们划一划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生读诗,并划分节奏,师巡回指导。指名朗读,通过朗读展现古诗的朗读节奏,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品味诗歌 2

1.这首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我们从这个题目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课件出示: 暮江吟 暮:日暮,黄昏时分。点明了时间。 江:点明了地点。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2.找景物。 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各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在诗句中画出来。 生找答案,并汇报,师总结并板书:残阳、江、露、月。 3.品诗句。 (1)诗人笔下的景物为什么这么吸引人?这和诗人的用词分不开。我们来看第一句: 课件出示: 一道残阳铺水中 师:请同学们读这句诗,看看诗中的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生读诗,找出自己觉得用得好的字。学生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找到“铺”字。 师:“铺”字可否换成“照、射”等字?为什么? 生思考,师从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角度进行引导。 师总结:“铺”是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夕阳贴着水面斜射的场景,非常平缓柔和,给人以亲切、闲适之感。而其他词语很难表现出这样的意境。(板书:闲适亲切) (2)读第二句诗,思考:在夕阳的映照下,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读诗,思考问题,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师及时作出评价。 课件出示: 半江瑟瑟半江红

四上第三单元教案

四上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

(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打开书P42,自学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说一说平角、周角概念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 1平角=2个直角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师:那我们来看钝角。

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补充?板书:钝角:大于90°,小于180°三、三、巩固认识: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想一想,你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角的分类)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堂作业三角板、量角器、折,借助有直角的物品画。

同桌检查画的对不对学生自由汇报后看书自学动手操作折出平角、周角。

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学生补充说明钝角的概念学生独立判断比较,全班订正念。

使学生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

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平角=180°周角=360°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第四课时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_3单元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_3单元教案苏教版
2、朗读汇报



课题
2、但愿人长久
课时
6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会17个生字,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3、通过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重点
难点
2、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和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
学具
1、挂图
2、图书馆实地
3、图片影像资料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留心观察事物
预习
要求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6、小结学法:刚才观察了第2页,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
7、布置自学:下面4人一小组,按刚才的学法自学剩下的图文。
8、组织讨论交流。
三、训练
1、出示自读课本上的一段文字,尝试读书做记号。
2、组织交流。

四上语文第3、4单元教案

四上语文第3、4单元教案

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板书设计:爬山虎的脚叶子美:嫩红嫩绿绿得新鲜匀称整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脚怎么爬:触巴拉贴脚的变化:牢固萎了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校名:古田县第一小学年级四年级科目语文科任教师姓名备课日期年月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1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1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1篇)小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春天,这就是我们祈盼的春天,这就是我们呼唤的春天。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作者编辑给大家收集的11篇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做个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走近明明,知道她是一个漂亮、聪明和富有爱心的小女孩,感悟三个“番茄太阳”的含义。

预习作业:1.将课文分成三段,归纳段意,并能说出分段的理由。

2.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3.课文种几次提到“番茄太阳”,它们各有怎样的意思?教学课时:2课时一课时一、联系生活,激疑导入1.出示课题:番茄太阳。

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能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好奇心。

见了课题,你想问什么?2.学生自由提问。

3.大家读了课题,一定会惊讶,大家见过番茄,也见过太阳,但番茄太阳是什么样子呢?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课文为什么要用“番茄太阳”做题目呢?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大家一定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1.检查预习情况(1)交流对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重点正音:亲戚(一声);字形:盲(理解:无目就是盲人)、蔬与疏、慌区别;献(2)抽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带些感情。

(3)再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按时间顺序理清线索)(1.生活的艰难,让“我”的心情很灰暗,但是每当我看到菜场上一位爱笑的盲童的被父亲拉着手,通过触摸认识各种蔬菜的情景,“我”便感到温暖起来。

2.明明问“我”太阳是怎样的,爸爸告诉她太阳像番茄一样,明明称太阳为番茄太阳。

3.明明要去做角膜移植,临别时她说要把她的脚给“我”,“我”被她善良的心感动了。

统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统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老师把脚这个字写这么大,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会有新的理解。
学生活动1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围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系列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学生分析任务-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分享交流中学习并有实际收获。下同)
读课题
活动意图说明:(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情境、学习活动等的组织与实施意图,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说明环节或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意义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说出教与学活动的关联,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
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背诵三四自然段,仿写一种植物。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用图画的方式将爬山虎的脚画出来
10.教学反思与改进(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叶子美: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 整齐
爬山虎的脚 脚的位置、形状 、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 萎了 牢固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设计时关注作业的意图、功能、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好作业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面向全体,进行分层设计;检测类作业与探究类、实践类作业有机衔接;分析作业完成情况,作为教学改进和个性化指导与补偿的依据)
读课后生字,理清文章脉络
活动意图说明
环节三:
教的活动3
1.自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在这一段中有一句话非常重要,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知道这一段重点讲的是什么?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把这句话画下来。

2020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精品版

2020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精品版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四篇精读课文,一个练习和一篇习作。

四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各地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泉城》主要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的如诗如画的绮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田园诗情》让我们领略了荷兰作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田园风光,体会草原、牲畜与人和谐地交融,充满了诗情画意,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桂花雨》是讲作者回忆了童年摇桂花,花落如雨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对故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学习本单元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置身于奇秀的名胜风景、山水田园之间,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大自然无偿的馈赠、享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自然是一切美的源泉。

对于有一点旅游经验的四年级孩子来说,对美丽的自然风光的领略不会有太多问题,但是要想真正体味意境之美,获得精神的陶冶,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就比较难了。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单元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2.学会单元39个生字,2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典范,感受济南、九寨沟和荷兰风光,想象摇桂花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习作指导,掌握写信的要点,指导学生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

5.引导学生认识读书做记号的重要性,学会使用做记号的常用符号,并通过读记名句,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望。

6.练习使用赞美语,学会赞美别人。

7.熟记八个成语和五条歇后语。

8.练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

二.篇目教学分析9.泉城【文本解读】《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课文主要介绍了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课堂教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系统的方法是指把对象放在系统当中,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化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目标:1.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知识能力目标)2.品析“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知识能力目标)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1.通过拟小标题,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小组合作交流,感悟故事情节、语言的精彩;进而感悟主人公形象。

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老师请来几个小伙伴和我们一起学习好吗(课件出示:人物图像)打个招呼吧。

还有一个人物(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图像),知道他的名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男孩儿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

)2、发现课题有什么不同了吗(引导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一本书)3、你觉得书名中的关键词是哪个什么意思知道吗4、故事写了汤姆索亚几次历险经历我们可以从哪儿寻找答案二、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过度:许多名著前面都有梗概部分,如果先了解梗概,就可以一下子就把握住书中的主要内容。

1、现在请大家浏览故事梗概,试用小标题来概括汤姆索亚的几次历险经历。

预设:学生如果说不全,教师引领:除了这4次冒险,还有1次冒险,最后汤姆和哈克又到山洞中去寻财宝,这个小标题,我们可以归纳为——挖金币。

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这就是汤姆.索亚的整个历险图。

2、(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

)哪次次历险最吸引你3、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哪些认识(淘气顽皮、孩子头儿、无所不能、爱冒险、胆大、向往自由……)三、品尝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镇的早晨教学目的要求: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小镇的早晨多美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学习由"分"到"总"的叙述方法。

3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乡小镇的意境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掌握文章从三个方面描写小镇的早晨。

难点是掌握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句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春天是美好的,早晨的时光更要珍惜。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

读课题《小镇的早晨》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写了小镇早晨的哪些景色和特点呢?二、自学课文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1)、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2)、想一想:(出示幻灯)课文写了小镇的早晨是()的、()的、()的。

2、检查反馈:指名说,齐读。

3、你喜欢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请你读一读吧!指名读,喜欢这一特点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请同学一起读。

过渡语: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让我们坐上小船出发,来到江南的蚕乡小镇,去感受一下,小镇的早晨是怎么醒来的?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小镇的早晨是怎么醒来的?(是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2、在细细地读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哪里不懂的?3、汇报学习情况:(1)我明白了“河道纵横”的意思:用手势比一比。

(2)我明白了城市的早晨是汽车短促的喇叭声惊醒的。

是说----你能模仿这种声音吗?老师请男同学来当汽车司机,发出的喇叭声。

悠闲的摇橹声吗?这样的喇叭声短促吗?那应该是怎样的?又短又快,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是“短促”。

你能模仿悠闲的摇橹声吗?老师请女同学来当船夫发出悠闲的摇橹声。

给人感觉悠闲吗?听了这种声音心情是很舒服,很愉快的,这种舒服与愉快能从脸上表现出来吗?(自由自在,轻轻地,很自然。

)(3)听了这两种声音,你认为课文中“惊醒”与“唤醒”这两个词能互相换一换吗?形成了对比。

说得好极了。

那短促的喇叭声,在夜里一响,人们会一下子被吓醒的,那悠闲的摇橹声飘进你的梦乡。

你会慢慢被叫醒的。

4、指导朗读。

5、小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

思考(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

(2)、写了哪些景物,用○圈出。

板书○2、检查自学情况。

这段话是围绕“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

”来写的。

这句话在这段中是什么句?这样的段式叫什么段式?3、小组讨论:同学们,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一句?按照单元的提示,细细地读读,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与同学讨论交流一番。

4、学习反馈,体会情境。

你最喜欢哪句话,这句话主要写什么。

你学懂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A 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净的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1)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2)你从哪些词看出恬静的美?你为什么选这些词?抓住“净、透明、带子、淡淡的、碧绿”结合插图来理解恬静。

(3)指导朗读。

指名读,看图读,背读,齐读。

B 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

(1)、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小舟在河上飘。

)(2)你读懂了什么?(3)、指导朗读。

指名读,学生评。

背读,。

多静的石桥,多轻巧的小舟,你能把它读出来吗?读得多静啊!想把它记住吗?C 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

(1)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2)哪些词看出船很多?(停、各式各样、一只紧挨着一只)(3)看图:读这句话。

在这么的小船中,最醒目的是什么船?(乌篷船)一些油光发亮的物品乌篷船,翘起尖尖的船头,显得格外醒目。

指名说,你们觉得乌篷船怎么样?油光发亮写出颜色,翘起尖尖的船头写出了形状(非常有趣)。

你喜欢这些乌篷船吗?你能读读吗?朗读指导,指名读,看图读,背读,齐读(4)这么多的船,怎么会给人恬静的感觉呢?好好读读想想,哪个词写出了小船也是静的?(停)三、小结。

1、同学们刚才游览了小镇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净得透明的小河,有趣而悠闲的乌篷船,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现在,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向大家介绍这恬静的小镇。

2、播放音乐,齐读。

多恬静的小镇,多美的小镇,想把这样美的景色记在心中吗?试着背一背。

指名背,试背。

3、小结学法。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用这个方法学习三四这两个总分段式。

它们是如何紧张与热闹的?四、布置作业。

板书:小镇的早晨霞光(淡淡的)小河(静静)石拱桥(遥遥相对)恬静小船(轻轻悄悄)课后反思:9.九寨沟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

教学重难点: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谈话激情你或你的亲友有人去过九寨沟吗?把你所了解的九寨沟介绍给大家。

3、读了课题后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⑴读生字词⑵读句子 ,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⑶指名分节读课文三、范读讨论:1、你听了课文录音,仿佛看到了什么?2、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九寨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其它自然段写了什么呢?4、给课文分段:四、学习第一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讨论:九寨沟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指导朗读:突出“神奇的”、“因为……所以……”、“一……就……”、“童话世界”。

4、齐读。

五、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齐读第一段。

1、导入:那么九寨沟到底是个怎样美丽的仙境呢?今天让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去游览一番。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请你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上它,感受到它的美。

2、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哪几处景观?逐句找找。

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3、再读读,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能把领略到的神奇美丽朗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吗?4、学生自学。

5、全班交流。

品析词句,理解“宛如、白练腾空、高低错落、蔚为壮观”等词语。

感受雪峰时抓住“插入云霄”、“银光闪闪”想象雪峰高耸,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银光闪烁的景象;感受湖泊时抓住“大大小小”、“颗颗宝石”、“镶嵌”、“清澈见底”、“色彩斑斓”,体会湖泊之多,湖水之清,湖石绚丽多彩,抓住“白练腾空”、“银花四溅”看图联想那道道激流直下的壮观景象。

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齐读、指名三、学习第四自然段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

在这里,你可能有幸结识哪些珍稀动物?1、请你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哪些珍稀动物。

2、你最喜欢作者介绍的哪种动物?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给大家介绍一下。

3、学生谈感受,读句子,互相交流。

4、小结:作者在介绍这四种动物的语句间用上了四个“也许”,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5、有感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

6、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找出描写“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的语句再读一读。

3、默读课文,思考:第五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交流小结:五、总结全文,欣赏歌曲板书设计:位置名字来历9、九寨沟自然风光珍禽异兽人间仙境10、田园诗情教学目标:1、认识散文诗的语言特色,感知荷兰的静谧与美丽。

2、激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世界文明的热爱之情。

3、积累文中佳词妙句,并能用之描述身边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教学创意着眼点:感受与表达想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释题导入:1、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

?!2、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

想到了……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我们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3、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4、过渡: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学习生字。

2、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

第二课时一、抓住重点,品读感悟1、过渡: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2、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3、自读自悟4、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等会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5、大组交流反馈:a、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b、说说为什么喜欢?(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c、同学补充或看有关图片d、有感情朗读6、同学们说的多好呀,看来我们大家不虚此行!是的,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现在看来,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或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呢?(真正的荷兰不仅仅体现在那花之国水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还是那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二、拓展迁移1、同学们,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诗情!还记得吗?首先,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说,可结合图片);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们看见——(同上);是的,运河之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我们上了小船,之间夜幕降临,——(同上)……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呀!2、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着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适,感受着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的赞美和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