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系统治疗 PPT
合集下载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性病的预防和康复

的药物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3.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 ➢ 防胜于治 ➢ 改善工作环境 ➢ 避免皮肤及黏膜直接暴露于可能致病的物质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瘙痒性皮肤病的预防 ➢ 瘙痒可以是多种皮肤病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之一 ➢ 瘙痒也可以独立发生 ➢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瘙痒均应避免搔抓,特别是刺激、烫洗皮肤 ➢ 寻找导致瘙痒的病因最为重要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7.性病的预防 ➢ 固定性伴 ➢ 减少性伴 ➢ 100%使用安全套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康复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的康复
1.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 ➢ 可通过改变环境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 培养合理使用保湿、润肤或皮肤屏障修复剂的习惯
➢ 皮肤性病具有发病率高、易复发的特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预防 发生和复发是非常重要的,开展好预防工作可以减少皮肤性病的发生。
➢ 针对不同的病因,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皮肤康复,其中非常重要的 一部分是皮肤屏障的修复。
➢ 对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治疗应成为临床在治疗一些皮肤疾病实践中必不可 少的一部分。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物理性皮肤病的预防 ➢ 避免导致疾病发生的物理因素 ➢ 避免日晒 ➢ 避免高温 ➢ 注意保暖 ➢ 减少摩擦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皮肤肿瘤的预防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避免过度日晒 ➢ 避免接触可能致癌的放射线、化学物质等 ➢ 对皮肤的癌前或可疑病变应早期治疗
第九章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康复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3.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 ➢ 防胜于治 ➢ 改善工作环境 ➢ 避免皮肤及黏膜直接暴露于可能致病的物质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瘙痒性皮肤病的预防 ➢ 瘙痒可以是多种皮肤病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之一 ➢ 瘙痒也可以独立发生 ➢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瘙痒均应避免搔抓,特别是刺激、烫洗皮肤 ➢ 寻找导致瘙痒的病因最为重要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7.性病的预防 ➢ 固定性伴 ➢ 减少性伴 ➢ 100%使用安全套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康复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的康复
1.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 ➢ 可通过改变环境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 培养合理使用保湿、润肤或皮肤屏障修复剂的习惯
➢ 皮肤性病具有发病率高、易复发的特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预防 发生和复发是非常重要的,开展好预防工作可以减少皮肤性病的发生。
➢ 针对不同的病因,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皮肤康复,其中非常重要的 一部分是皮肤屏障的修复。
➢ 对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治疗应成为临床在治疗一些皮肤疾病实践中必不可 少的一部分。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物理性皮肤病的预防 ➢ 避免导致疾病发生的物理因素 ➢ 避免日晒 ➢ 避免高温 ➢ 注意保暖 ➢ 减少摩擦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皮肤肿瘤的预防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避免过度日晒 ➢ 避免接触可能致癌的放射线、化学物质等 ➢ 对皮肤的癌前或可疑病变应早期治疗
第九章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康复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
59
常见不良反应
唑类外用药及特比萘芬软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刺痛或其他局部刺激症状,偶见瘙痒等过敏反 应。 口服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主要为胃肠道反应。
.
60
湿疹
内 因: 慢性炎症性疾病 胃肠道疾患、寄生虫感染 代谢、内分泌疾病 精神、神经因素
外 因: 气候、季节、环境、饮食、职业 遗传体质:“湿疹素质” 发病机制:主要为迟发型变态反应 皮损特点:多形性 对称性 渗出性 瘙痒性 境界不清
(一)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了解病情,对 于正确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二)体检 由于皮肤位于体表,看得见,摸得 着,因此皮肤科医生更应注重望诊及触诊。通过 检查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皮损的分布
其次是皮损的排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皮损的类型
.
7
常见皮损类型
.
8
常见皮损类型
.
9
常见皮损类型
.
10
…
传 染 性 湿 疹 样 皮 炎
自身敏感性湿疹
婴儿湿疹
手部湿疹
鉴 别:手
乳房湿疹
阴囊湿疹
泛 发 性 湿 疹
治疗
一般治疗:避免可能诱发加重本病的因素,查找致敏物。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H1、H2受体拮抗剂 皮质类固醇激素: 抗生素的使用: 辅助药物:VitC、VitB、钙剂、硫代硫酸钠等 局部用药: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治疗原则和药物剂型 物理治疗:用于慢性湿疹。冷冻、激光、浅层X线、 同位素、PUVA。
.
18
.
19
三、稳
(一)注意鉴别诊断,对病情复杂的病例,要多 思考,多分析。 (二)注意对合并症、伴发疾病的治疗 皮肤科 医生要有整体观念,不要注意了皮肤而忽略了整 体。 (三)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四)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调整 用药。
《皮肤病联合用药》PPT课件

洁维乐磷酸铝凝胶20g:11g*4袋
本品能覆盖保护胃黏膜对抗中和胃酸。 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反流性食 管炎等胃酸过多的相关性疾病抗酸治 疗。且对于消化道出血,小儿非感染 性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19.格列吡嗪+氟康唑 20.斯皮仁诺+西咪替丁 21.斯皮仁诺+奥美拉唑
22.斯皮仁诺+利福平 23.酮康唑+雷尼替丁 24.酮康唑+奥美拉唑
1.罗红霉素+百多邦 2.复方片仔癀软膏+阿昔洛韦乳膏 3.派瑞松乳膏+盐酸特比萘芬片
4.氯雷他定+艾洛松乳膏
1.伊曲康唑胶囊+达克宁膏 2.酮康唑片+足光散 3.盐酸特比萘芬片(倍佳)
+复方克霉唑软膏
4.氟康唑片+联苯苄唑乳膏 5.盐酸特比萘芬片+VB1片 6.酮康唑片+盐酸特比萘 芬膏
7.达克宁乳膏+灰黄霉素片 8.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灰黄 霉素片 9.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片
甲癣(灰指甲)
是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所 致的病变
病因
受外伤的指(趾)甲容 易被真菌感染指(趾)甲, 由手足癣直接传播指(趾)
体癣
是指除了手掌、足底、头皮以外, 体表平滑皮肤上所发生的癣,统称 体癣 ,发生在大腿最上面的腹股 沟部皮肤体癣,特名为“股癣”。
病因
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患癣家畜 (狗、猫等)或间接接触被患者污 染的衣物而引起。也可由自身感染 (先患有手、足、甲癣等)而发生,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糖尿病、 环境潮湿
A. 广谱抗真菌药 B. 广谱抗细菌药 C. 抗病毒药 D.窄谱抗真菌药
联合用药
酮康唑能导致
A.肾损伤 B.中毒性肝损 伤
皮肤科基础ppt课件

穴位放血---耳尖
《灵枢》:“耳者,系脉之所聚也。” 耳穴与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通过经脉相关联。
耳尖穴(卷耳取尖)位于耳轮的顶端 《厘正按摩要术》:“耳上轮属心。” 心主血脉,运气血。
常用的放血疗法
放血部位
放血方法
皮疹放血
针尖点刺
穴位放血
梅花针叩刺
静脉放血
划痕疗法
穴位放血---背腧穴
针具
现代火针多为耐高温的合金制成,不易变形。一般包 单头火针、 平头火针、多头火针等。
2ml一次 性无菌注 射器针头, d: 0.55mm
火针疗法的作用机理
火针疗法集毫针和艾灸之功效于一身,传统医 学认为,火针通过灼烙人体腧穴腠理而开启经络之 外门,给邪气以出路,使脓液、瘀血、痰浊、水湿 等有形之邪及风、寒、湿、火等无形之邪均从针孔 排出体外,使皮损很快消退。
中效/强效激素 (四肢躯干部位)
超强效激素 (掌跖部位)
7、张建中,等.糖皮质激素皮肤科规范应用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儿童外用糖皮质激素选择
➢2011湿疹指南8
儿童患者面部及皮肤皱褶部位皮损一 般弱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即有效
➢中国2014特应性皮炎指南9
儿童患者尽量选用中弱效激素,或用
8、2011中国湿疹诊疗指南 9、2014中国特应性皮炎指南 1、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2):73-75
• 药物性皮炎患者应建立药物禁忌卡,仔细 告诉其不能使用的药物。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伴有腹痛、腹 泻者应对症处理,有呼吸困难、窒息、休 克等症状时,立即就地抢救。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皮肤病常见病治疗PPT课件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指导
日常管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搔抓和摩擦;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
教育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皮肤病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和护理皮肤;鼓 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继发感染风险降低措施
免疫学检查
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自身抗体等 免疫学指标,以辅助诊断免疫相关性 皮肤病。
生化检查
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 ,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药物使用注 意事项。
影像学检查应用
X线检查
对于累及骨骼的皮肤病,如骨肿瘤、 骨结核等,可进行X线检查以了解骨 质破坏情况。
超声检查
对于皮肤囊肿、血管瘤等浅表肿物, 可进行超声检查以了解肿真菌等病原体感 染引起。
内在因素
遗传、免疫、内分泌等因素导 致皮肤病发生。
外在因素
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 物性等因素刺激或损伤皮肤。
社会心理因素
压力、焦虑等情绪因素可能影 响皮肤健康。
皮肤病对生活质量影响
身体健康
皮肤病可能导致疼痛、瘙痒、 皮肤破损等症状,影响身体健
康。
心理健康
皮肤病常见病治疗PPT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皮肤病概述 • 常见皮肤病介绍 • 诊断方法与流程 • 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皮肤病概述
皮肤与皮肤病定义
皮肤
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觉、排泄等功能 。
皮肤病
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类型。
04
皮肤病精品PPT课件

四、感觉作用 皮肤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构成精密的情
报网,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它们的冲动沿着感觉 通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并借大脑皮层活动而产一 种感觉,例如,冷觉、热觉、触觉和痛觉等。这些 感觉对于保持机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起着保护作 用。
。
病史调查
对患皮肤病的动物来说,详细病史调查非常必要! 发病持续时间; 最初发病部位; 发病年龄(幼龄-食物跳瘙过敏、真菌病等,
结痂(crust) ,系指皮损表面的浆液、 脓液、血液及脱落组织等干涸而成的附着 物
瘢痕(scar) 系指真皮或更深层的组织缺损或破 坏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形成的损害。损害高于 皮面者为增生性瘢痕;低凹于皮面者为萎缩性瘢痕; 其与皮面平,不凹下,亦无凸起为平滑瘢痕。
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 也称苔藓化,是指 皮肤限局性浸润肥厚,粗糙变硬,干燥脱屑,皮沟 加深,皮嵴突起等类似革样的表现。多因摩擦或搔 抓使角质层及棘细胞层增厚,真皮慢性炎症浸润所 致。
二、症状 在皮肤褶皱处出现渗出、红斑、湿 性损伤为特征。病变经常出现在面、唇、颈下、 外阴、后肢内侧、尾部等。
脓疱(pustule) 为含有脓液的疱。多由化脓细菌感 染所致,疱周有红晕,如脓疱;少数为非细菌性脓疱, 如脓疱性银屑病。
囊肿(Cyst):为含有液体或粘稠物质和细胞成分的囊 样结构。一般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中,有由上皮细胞组 成的囊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扪之有囊性感,如表皮 囊肿、皮脂腺囊肿。
高色素化
角化过度
肿瘤
犬猫皮肤病的诊断方法
一、皮肤刮片 1、用具 载玻片、10#刀片、显微镜、矿物油、
盖玻片、镊子 2、方法 浅表-广泛刮取;深部-捏起刮至渗
血。 3、可用于寄生虫成虫、卵或粪便的检查。
常见皮肤病PPT幻灯片课件

触的人
4
5
6
7
8
9
10
11
青春痘防治:
1.每天在原先早晚洗脸两次的基础上, 增加一次中午洗脸的次数,及时清除脸 上的油脂。
2.经常洗头,保持发型清爽、头丝清洁, 不留刘海。
3.不使用发胶类产品,使头发处于清爽 状态。
4.不使用油性化妆品,如:含高油份的 防晒霜等。
5.如口边长有痘痘,停止使用含氟牙膏 6.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心情愉快。
38
脂溢性皮炎的原因 :
一是细菌感染:健康皮肤表面的PH值约为5.2-5.5, 不利于细菌生长。由于皮脂分泌增多和化学成分 的改变,因而抑制细菌作用降低,使存在于皮肤 表面的正常菌群如葡萄球菌,马拉色糠疹菌及链 球菌等,大量繁殖,侵犯皮肤而致病。
二是游离脂肪酸刺激 :由于皮脂分泌过多,通过皮 肤上的非致病性菌分解出游离脂肪酸,引起炎症, 但并未证实皮脂的组成有异常,如原存在于皮肤 表面正常菌群如圆形糠秕孢子菌,不仅大量繁殖 成为机会性病原菌侵犯皮肤,也能激活补体替代 途径释放脂肪酸引起皮肤炎症。
15
过 敏 性 皮 炎
16
17
白癜风
白癜风发病多见于青少年,皮损为局部纯白色 或粉浅色色素脱失斑。表面无鳞屑或其它皮 疹,白斑边界清楚 . 临床表现 : 白癜风的白斑病变多无自觉症状, 但少数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患处可 出现瘙痒感,还有的病例在病情稳定时出现 瘙痒,随后白斑扩大或有新的白斑出现。
13
日常护理 平素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限食油腻 及甜食。 经常用温开水及硫磺皂洗脸。 多食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禁用手挤压粉刺。 忌滥用化妆品以免 堵塞毛孔。
14
过敏性皮炎
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搔痒,皮疹、丘疹。 过敏原:多种(花粉、动物皮毛、鱼虾、 化纤、染料、油漆、药物、昆虫) 过敏症状:起病快,皮肤搔痒、皮肤红肿 湿疹、斑块。 处理:离开过敏原2-3天症状消失。 抗过敏治疗:扑尔敏、息斯敏、 苯海拉明、葡萄糖酸钙
4
5
6
7
8
9
10
11
青春痘防治:
1.每天在原先早晚洗脸两次的基础上, 增加一次中午洗脸的次数,及时清除脸 上的油脂。
2.经常洗头,保持发型清爽、头丝清洁, 不留刘海。
3.不使用发胶类产品,使头发处于清爽 状态。
4.不使用油性化妆品,如:含高油份的 防晒霜等。
5.如口边长有痘痘,停止使用含氟牙膏 6.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心情愉快。
38
脂溢性皮炎的原因 :
一是细菌感染:健康皮肤表面的PH值约为5.2-5.5, 不利于细菌生长。由于皮脂分泌增多和化学成分 的改变,因而抑制细菌作用降低,使存在于皮肤 表面的正常菌群如葡萄球菌,马拉色糠疹菌及链 球菌等,大量繁殖,侵犯皮肤而致病。
二是游离脂肪酸刺激 :由于皮脂分泌过多,通过皮 肤上的非致病性菌分解出游离脂肪酸,引起炎症, 但并未证实皮脂的组成有异常,如原存在于皮肤 表面正常菌群如圆形糠秕孢子菌,不仅大量繁殖 成为机会性病原菌侵犯皮肤,也能激活补体替代 途径释放脂肪酸引起皮肤炎症。
15
过 敏 性 皮 炎
16
17
白癜风
白癜风发病多见于青少年,皮损为局部纯白色 或粉浅色色素脱失斑。表面无鳞屑或其它皮 疹,白斑边界清楚 . 临床表现 : 白癜风的白斑病变多无自觉症状, 但少数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患处可 出现瘙痒感,还有的病例在病情稳定时出现 瘙痒,随后白斑扩大或有新的白斑出现。
13
日常护理 平素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限食油腻 及甜食。 经常用温开水及硫磺皂洗脸。 多食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禁用手挤压粉刺。 忌滥用化妆品以免 堵塞毛孔。
14
过敏性皮炎
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搔痒,皮疹、丘疹。 过敏原:多种(花粉、动物皮毛、鱼虾、 化纤、染料、油漆、药物、昆虫) 过敏症状:起病快,皮肤搔痒、皮肤红肿 湿疹、斑块。 处理:离开过敏原2-3天症状消失。 抗过敏治疗:扑尔敏、息斯敏、 苯海拉明、葡萄糖酸钙
皮肤病系统药物治疗

七、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为一类非特异性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常用的有: 1.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 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天疱
疮、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
2.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 可用于治疗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红斑狼疮、
用的前提下,也可短期使用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
药物名称 低效 氢化可的松
(hydrocortisone) 中效 泼尼松(prednisone)
泼尼松龙(prednisolone)
甲泼尼松龙 (methylprednisolone) 曲安西龙(triamcinolone)
高效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H1抗组胺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
第一代H1抗组胺药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嗜睡、乏力、困倦、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 部分药物的抗胆碱作用可导致黏膜干燥、排尿困难、瞳孔散大。
第二代H1抗组胺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明显或轻度嗜睡作用,困倦程度有个体差异, 同时抗胆碱能作用较小。
常用的第一代H1抗组胺药
药名 氯苯那敏 (chlorpheniramine)
1.充分兼顾药物品种、剂量、用药途径和疗程(包括应用时机、频率、时 程以及累及剂量)等因素。 2.剂量的选择和调整要结合其基因组效应、非基因组效应、受体结合率、 疾病性质及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 3.短疗程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指不超过3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往往需要长 时间使用,长者数年,由于剂量较大、疗程较长,应当特别注意不良反应。
二、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1.较轻者有满月脸、向心性肥胖、萎缩纹、皮下出血、痤疮及多毛。 2.严重者有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病 毒、细菌、真菌等)、消化道黏膜损害(如糜烂、溃疡或穿孔、消化道出 血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水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缺血性骨坏死、 神经精神系统症状等。 3.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如不适当的停药或减量过快,可导致原发病反复或 病情加重,称为反跳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某些药物如唑类抗真菌药(酮康唑)及大环内酯类抗 生素(如红霉素)可抑制上述的CYP-450 3A4;
3、合并应用后使特非那丁或阿司米唑血药浓度上升;
4、氯雷他定可通过
CYP-450 3A4 两条途径代谢
CYP-450 2D6
从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理论指导合理用药
5、单纯抑制CYP-450 3A4的药物不足以使 氯雷他定血药浓度升高; 6、但如再同时合并抑制CYP-450 2D6如西 咪替丁,则氯雷他定血药浓度可升高
染诱发的哮喘的防治、小儿早期哮喘防治等);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
一、用药物化学的知识指导用药
不宜合并使用的几种情况
1. 一种药和它的衍生物 (或光学异构体) ▪ 氯雷他定+氮他定 ▪ 阿化斯丁(新敏乐)+曲普 立定(克敏) ▪ 氯苯那敏(扑尔敏)+右旋 氯苯那敏
▪ 氯雷他定
Cl
N COOC2H5
▪ 赛庚定
皮肤病的外用药治
疗
T江o苏p省ic人a民l 医T院rea皮t肤m科ent in s毕k志in刚 disorders
Cleansing agents
(9)角质松解剂
Keratolytics
软膏(ointment)
▪ 在使用皮肤科外用药时还应了解不同药剂型 的使用禁忌,如:
阿司咪唑
西替利嗪 阿化斯丁 特非那丁
119h 去 羧 甲 基 乙 氧 基 氯 雷 他 定 ( DCL) 177h
1 天 去甲基阿司咪唑 9-13 天
11h 1 .5 h 8h
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指导临床用药
四、从抗组胺药的副作用考虑选择用药
抗组胺药的对孕妇的危害性
抗组胺药的对孕妇的危害性
5、心脏毒性
以药效动力学指导合理用药
评价要点 1. H1受体选择性 2. 除了拮抗H1受体外,可能存在其它机制 • 膜保护作用:氯雷他定, 酮替芬 • 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氯雷他定 • 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三、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指导临床用药
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指导临床用药
原型药
代谢物
氯雷他定
7. 吡咯烷类 曲普立丁 阿化斯丁 克玛斯定
8. 其它 多虑平 氮卓斯丁
第二代抗组胺药作用特点
1、这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第一代抗组 胺药完全不同,分子量较大,通常伴有 长链
2 、 主 要 选 择 性 作 用 于 外 周 H1 受 体 。 分 子量大,脂溶性低,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一般无中枢抑制作用
3、口服吸收好,主要经肝微粒体细胞色 素P450氧化酶代谢。其代谢产物也具有活 性,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一次给药作用 可维持12 24小时,每日一般只需服药 一次
4、适应症
•皮肤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皮炎等);
•耳鼻喉科过敏性疾病(如季节性、常年性过敏性鼻 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呼吸科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的预防性治疗、大气污
皮肤病的系统治疗
Systemic Medication in Dermatology
一、抗组胺药
Antihistamines drugs
抗组胺药的分类与作用特点
抗组胺药的化学分类
1. 烷基胺类(Alkylamines) 氯苯那敏(扑尔敏) 左旋扑尔敏
2. 乙醇胺类(Ethanolamines) 苯海拉明 茶苯海明
▪ 酊剂不能用于有破损的皮损,不能用于腔口附 近和粘膜边缘;
▪ 粉剂和振荡剂不能用于糜烂处或有渗出处,不 能用于腔口附近和毛发处;
▪ 软膏不宜用于急性炎症的皮损等。
感谢您的聆听!
N CH3
用药物化学的知识指导用药
2. 基本化学结构
▪ 氯雷他定
Cl
▪ 氯雷他定+赛庚定
▪ 氯雷他定+特非那丁 (或息斯敏)
▪ 西替利嗪+羟嗪(或 去氯羟嗪)
▪ 玻丽玛朗+非那更
N COOC2H5
▪1受体拮抗剂
普遍存在的问题: 1. 适应症不妥,用于非组胺介导的疾病 2. H1受体拮抗剂的局限性和期望值过高 的矛盾
抗组胺药的副作用
过量服用 肝功能不良 药物相互作用
血药浓度升高
阻滞心脏钾离子通道 (氯雷它定不阻滞K+通道)
尖端扭转性室速 (TDP)
QT时间延长 心室复极延缓
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
死亡
五、从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理论 指导合理用药
1、某些抗组胺药(阿司米唑、特非那丁)通过药物代谢 酶(CYP-450 3A4)代谢;
3. 乙二胺类(Ethylenediamines) 吡苄明
4. 吩噻嗪类(Phenothiazines) 异丙嗪 美喹他嗪(甲喹吩嗪)
5. 哌嗪类(Piperazines) 羟嗪 去氯羟嗪 西替力嗪
6. 哌啶类(Piperidines) 氯雷他定 氮他定 赛庚定 阿斯咪唑 特非那丁 非索那丁 依巴斯丁 左卡巴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