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重点知识点_名师总结考前必读
九年级全科中考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全科中考必考知识点在九年级的中考中,各科的必考知识点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就九年级全科中考必考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语文:1. 词语辨析:重点掌握近义词、反义词、固定词组的用法和区别。
2. 句子梳理:学会对句子进行分析,理解句子结构、语义、修辞手法等。
3. 阅读理解:掌握不同类型的文章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数学:1. 数的性质与运算:了解有理数、无理数、整数、分数等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规则。
2. 代数式与方程式: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能够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
3. 几何运算与几何关系:熟悉几何运算方法,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关系及其证明方法。
英语:1. 词汇与语法:积累并掌握重要的词汇和常用的语法知识,包括时态、语态、从句等。
2.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准确回答问题。
3. 写作技巧:掌握句子结构和段落组织,能够写出完整、连贯、有逻辑的作文。
物理:1. 物理基础: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物质与能量、物质的运动等。
2. 力学:掌握力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力的作用规律,能够解决力的合成、分解等力学问题。
3. 光学: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等,掌握镜面成像和薄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化学:1. 化学基础: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元素的周期表、化学方程式等。
2. 物质的组成和变化:掌握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3. 化学反应:熟悉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分类,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生物:1. 生物基础: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包括细胞、遗传物质等。
2. 生物的组成与功能:了解生物体的组成和器官的功能,掌握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3. 生态环境:熟悉生态系统、物种与生物圈的概念,了解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历史:1. 中国古代史: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包括夏商周、秦汉、隋唐等重要历史时期。
2. 世界现代史:了解世界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等。
中考必胜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考必胜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语文1. 文言文阅读:要牢记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多做文言文阅读题,培养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现代文阅读: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关键词,逻辑思维清晰,要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关键词。
3. 写作:多做写作训练,练习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作文。
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结构的连贯性。
4. 诗词鉴赏:熟悉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多做诗词鉴赏题目训练,培养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二、数学1. 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熟练掌握通分、约分、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混合运算。
2. 代数方程: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解方程。
3. 几何知识: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熟练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
4. 统计与概率:熟练掌握统计图表的分析和解读,了解事件的概率及其计算方法。
5. 运算技巧:要注意算术运算的技巧和方法,多做口算和心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英语1. 词汇运用:掌握常用词汇的拼写和用法,积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词汇。
2. 语法知识:要熟练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包括时态、语态、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等。
3. 阅读理解:要注意理解短文中的关键信息,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4. 写作表达:多进行写作训练,熟练掌握句型和篇章结构,提高英语写作表达能力。
5. 听力技能:注意听力训练,提高对英语听力材料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四、物理1. 热学:掌握热力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热量、温度、热传递等内容。
2. 光学: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光的折射、全反射等。
3. 电学:掌握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
4. 力学:了解牛顿三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
5. 物理实验:对常见的物理实验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够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
五、化学1. 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周期规律,熟练掌握元素的周期和族。
中招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招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语文1. 词语搭配和运用:掌握词语的正确搭配和运用,注意词义的辨析,避免使用错误的词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观点,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培养分析和推断能力。
3. 写作表达:要求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清晰,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思,提倡文采和逻辑性。
4. 古诗文导读:理解古代诗文的内涵,掌握古代文学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
5. 修辞手法:了解修辞手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提高修辞能力,丰富语言表达。
二、数学1. 整数:掌握整数的运算规则和性质,涉及整数加减乘除、整数的比较大小、整数的乘方等。
2. 分数: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乘法及除法等。
3. 方程: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等。
4. 几何: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矩形、圆、梯形等。
5. 统计与概率:熟练掌握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统计图表的读取和分析、概率的计算等。
6.函数: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包括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
三、英语1. 词汇:掌握常用单词和短语,积累词汇量,提高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语法: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包括动词时态、主谓一致、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等。
3. 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观点,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培养分析和推断能力。
4. 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包括写作表达的流畅、思维清晰、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思。
5. 听力: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理解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基本信息和常用语言表达。
6.口语:培养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英语口语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四、物理1. 运动规律:掌握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运动规律,能够应用筛选的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2. 力的性质和作用:了解力的作用对象、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平衡等。
初中数学中考知识点

初中数学中考知识点1.线段和角
-线段的长、中点、延长线
-直线、射线、平行线、垂直线的判断
-锐角、直角、钝角的判断
2.数的整除与倍数
-除法与余数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
-分数与小数的转换
3.分数与小数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化简
-百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
4.方程式与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和不等式
-解简单的两个未知数方程式
-解简单的省略了部分算式的方程式
5.数字的逻辑思维与推理
-数字序列的找规律和填空
-数字的分解与组合
-猜数字游戏与逻辑推理问题6.图形与空间
-图形的名称与性质
-圆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三角形的性质与判断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计算7.统计与概率
-数学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统计图表的读取与分析
-概率的计算与问题求解
8.几何运动
-相似三角形与比例
-平移、旋转和翻转
-镜像和对称
9.几何测量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衡量单位的换算与运用
-时间、速度和角度的计算。
中考必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必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考是学生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考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中考必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语文- 文言文阅读: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结构。
- 现代文阅读:提高对文章主旨、结构、语言风格的理解能力。
- 作文:学会构思、组织材料,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数学- 代数:熟练掌握方程、不等式、函数的概念和运算。
- 几何:理解图形的性质、定理和证明方法。
- 统计与概率: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
英语- 词汇:积累足够的词汇量,掌握词汇的基本用法。
- 语法:熟悉各种时态、语态、句型结构。
-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够快速捕捉文章的主旨大意。
- 写作:能够写出结构清晰、语法正确的短文。
物理- 力学: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掌握牛顿运动定律。
- 热学:了解热量传递的方式和热力学定律。
- 电学: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欧姆定律。
化学- 基本概念: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
- 化学反应: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平衡。
- 化学计算:学会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物质的量的计算。
生物- 细胞生物学: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遗传与进化:掌握遗传的基本原理和生物进化的过程。
- 生态学: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历史- 中国历史:熟悉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时期。
- 世界历史:了解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发展趋势。
地理- 自然地理:掌握地球的运动、气候、地貌等自然现象。
- 人文地理:了解人口、城市、文化等人文现象。
政治- 基本理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的基本政策。
- 时事政治:关注国内外时事,理解政治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结束语中考复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学生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
希望以上的归纳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考的知识点,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记住,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祝所有中考学生考试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中考必胜必备知识点归纳

中考必胜必备知识点归纳中考是学生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为了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学们需要掌握一系列关键的知识点。
以下是中考必胜必备的知识点归纳:语文- 古诗词:熟练背诵并理解中考范围内的古诗词,包括作者、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
- 现代文阅读: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能够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 作文: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快速构思,写出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观点鲜明的文章。
数学- 基础运算: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运算。
- 代数:理解代数表达式、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
- 几何:掌握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定理和公式,能够解决图形的面积、体积等问题。
- 数据分析:学会使用统计图表,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概念。
英语- 词汇:掌握中考词汇表中的单词,包括它们的用法和拼写。
- 语法:理解并运用各种时态、语态、句型结构。
- 阅读理解:能够快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 写作:能够写出符合语法规则、表达清晰的文章。
科学- 物理:理解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的基本规律和公式。
- 化学:掌握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等基础知识。
- 生物: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进化,掌握基本的生物学概念。
历史与社会- 历史:了解中国及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时代特征。
- 地理:掌握地形、气候、资源分布等基础知识,理解人地关系。
- 政治:理解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法律常识。
结束语掌握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在中考中就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各种题型,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住,勤奋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祝你们中考顺利,前程似锦!。
初中中考必会知识点总结

初中中考必会知识点总结一、数与式1. 整数及其应用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绝对值,相反数的概念,正、负数的比较,整数运算中的规律,整数的应用。
2. 分数及其应用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应用。
3. 有理数及其应用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有理数的应用。
4. 整式整式的概念及性质,整式的基本运算。
5.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的概念及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
二、图形的性质1. 二维图形的认识椭圆、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的性质。
2.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
3. 四边形的性质四边形的分类及特性,四边形的性质。
4. 圆的性质圆的性质及相关定理。
5. 相似与全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三、代数1.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2. 整式的加减多项式的加减,多项式的化简。
3.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的乘法公式。
4. 整式的除法多项式的除法,多项式除法的定理。
5. 因式分解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及技巧。
6. 分式分式的基本概念,分式的四则运算。
7. 幂与指数幂的概念,指数的概念,幂的运算法则。
8.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9. 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四、函数1.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图像,一次函数的应用。
3.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图像,二次函数的应用。
4.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五、数列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性质。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性质。
3. 数列的概念数列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六、概率1. 概率的概念概率的定义及性质,概率的计算方法。
中考前必会知识点总结

中考前必会知识点总结语文语文是中考的重要科目之一,考试内容涉及词汇、阅读、写作等方面。
在备考语文中考时,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点:1. 词汇词汇是语文考试中的基础内容,学生应熟练掌握词义、词性、词语搭配等内容。
在备考中考时,学生应重点复习常见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同时也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成语、谚语和俗语。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应通过阅读文章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备考中考时,学生应多读一些文章,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应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写作结构等方面。
在备考中考时,学生应多写一些作文,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数学数学是中考的重要科目之一,考试内容涉及数学基本概念、运算技能、几何图形、代数方程等方面。
在备考中考时,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点:1. 数学基本概念数学基本概念包括数、量、形、空间、运算、方程等内容,学生应通过练习数学题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在备考中考时,学生应重点复习加减乘除、比例、百分数等数学基本概念。
2. 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应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在备考中考时,学生应多做一些几何题目,包括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以提高自己的几何计算能力。
3. 代数方程代数方程是数学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应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内容。
在备考中考时,学生应通过练习代数方程题来加深自己对代数方程的理解,提高自己的代数计算能力。
英语英语是中考的重要科目之一,考试内容涉及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
在备考英语中考时,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点:1. 词汇和语法词汇和语法是英语考试中的基础内容,学生应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单词、词组、句型等。
在备考中考时,学生应重点复习一些常见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包括时态、语态、语气、句型转换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中考化学的注意事项中考化学解题及教材掌握应该注意的问题一、填空、简答题审题中容易忽略“()”中的要求(1)填空题:要求类别是否要求填序号、名称、化学式、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活动性由强到弱、由弱到强;(2)化学方程式:是否要求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反应是否要条件,如点燃、高温、加热,是否生成气体用↑表示,如(3)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4)CO+ CuO 加热 = Cu + CO2(5)3CO+ Fe2O3 =高温2Fe + 3CO2二、实验题中经常不按要求作答或词不达意实验题:a仪器的连接顺序----可能是接口,b是否填现象,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后,先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此时试管中出现的现象为: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不可填:铜又氧化成氧化铜);c加入药品的量,是否用“适量”,试剂是否加溶液,如:Ca(OH)2 溶液.三、计算题作题务求规范(7):解----设-----答要全,切不可少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正确,如:H2SO4--98,HCl----36.5,2HCl---73,Na2CO3----106,NaCl----58.5,NaOH--40,Na2SO4----142,CO2--- 44;不可忘记列比列式,一些能计算出的先计算出来,如146克*5%==73克,每步计算要带单位。
四、初中重要、常见物质颜色记忆应熟练(8)各种特殊物质的颜色:(9)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四氧化三铁----Fe3O4、二氧化锰---MnO2 (10)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溶液为紫红色)(11)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FeSO4或氯化亚铁溶液-----FeCl2;(12)黄色溶液:氯化铁溶液----FeCl3,硫酸铁溶液------Fe2(SO4)3(13)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CuSO4、氯化铜溶液-CuCl2、硝酸铜溶液--Cu(NO3)2 沉淀: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u(OH)2(14)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15)白色沉淀:BaSO4 AgCl BaCO3 CaCO3 Mg(OH)2(16)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HNO3)的是BaSO4 和AgCl 。
五、重要物质的名称、俗名要记清,不能混淆(17)各种物质的俗称:(18)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19)说明:石灰水中的溶质是Ca(OH)2,石灰浆、石灰乳中也有Ca(OH)2(20)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属于碱(21)纯碱---------------------碳酸钠--------------Na2CO3---属于盐(22)生石灰-------------------氧化钙----------------CaO---碱性氧化物(23)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份是碳酸钙----CaCO3;)(24)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盐(25)盐酸----------------------氢氯酸---------------HCl-----------酸六、重要反应现象要作到准确、简明表达几个化学反应的现象:铁片放入稀盐酸(稀硫酸):铁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Fe + H2SO4 === FeSO4 + H2↑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铁表面出现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 + CuSO4 === FeSO4 + Cu铜片放入硝酸汞溶液:铜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 + Hg(NO3)2 === Cu(NO3)2 + Hg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铜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 + 2AgNO3 === Cu(NO3)2 + 2Ag证明气体中有水蒸气: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CuSO4 + 5H2O ==== CuSO4·5H2O 七、年年考的典型混合物、纯净物要记窂纯净物:(年年考)冰水混合物、胆矾、碳酸钠晶体、氧化镁混合物:碘酒、石灰水、空气、生铁、钢。
八、初中化学核心概念要做到概念清、是非明,运用自如一些基本概念: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原子:铁由铁原子构成、碳由碳原子构成、氦由氦原子构成。
离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催化剂: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九、除杂、提纯原则记窂,套路要熟除杂质的问题:NaOH(Na2CO3)-------溶解---加适量的石灰水----过滤---蒸发HCl(H2SO4)-----------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KNO3(CuSO)--------溶解---加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蒸发十、熟练记忆酸、碱、盐溶解性,并灵活应用盐的溶解性:钠盐、钾盐、硝酸盐、铵盐都易溶于水,如:(NH4)2SO4 碳酸盐一般不溶,如CaCO3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的物质是:H2(气体单质)、CO(气体化合物)、C(固体单质)能与稀HCl形成沉淀的物质只有硝酸银---AgNO3沉淀是AgCl能与稀H2SO4形成沉淀的物质只有BaCl2或Ba(NO3)2---沉淀是BaSO4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物质有AgCl、BaSO4、KNO3、NaNO3十一、化学常识要重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氧、硅、铝、铁---O、Si、Al、Fe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此外酒精--C2H5OH、淀粉也是有机物。
大气污染物:粉尘、气体。
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燃烧发出白光的物质有:木炭在氧气中、石蜡在氧气中、镁在空气中。
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有:氢气在空气中、硫在空气中。
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有:硫在纯氧中。
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的有:一氧化碳(CO)、甲烷。
燃烧产生白烟的是:磷在空气中或氧气中。
有白雾的是:浓盐酸在空气中能形成白雾。
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是:CH4、石蜡、C2H5OH、CH3OH。
几个科学家我国化学家--侯德榜- 制碱-----纯碱----Na2CO3 ---盐---联合制碱法。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化学史: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晶体:有两种形式--含有结晶水、也可不含有结晶水。
如硫酸铜晶体为CuSO4·5H2O,碳酸钠晶体为Na2CO3·10H2O。
又如:氯化钠晶体和硝酸钾晶体不含有结晶水。
------ CuSO4·5H2O、Na2CO3·10H2O都是纯净物。
十二、化学用语含义清、规范用微粒用化学用语表示:H2------氢气、一个氢分子,2H2---两个氢分子;H---氢元素、一个氢原子;2H--两个氢原子。
亚铁离子----Fe2+ 、铁离子----Fe3+、氢氧根离子---OH—、硝酸根离子---NO3-、硫酸根离子---SO42-、碳酸根离子-CO32-关于水的说法:(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水由水分子构成(3)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
(5)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含有氧分子的只有氧气、含有氢分子的只有氢气。
如:二氧化碳中没有氧分子、水中也没有氧分子、而空气中含有氧分子。
再如:甲烷中没有氢分子、水中没有氢分子、而水煤气中含有氢分子、液氢中含有氢分子。
32.离子----两种情况:带电的原子或带电的原子团。
33.化合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一种性质34.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化的是(1)原子的质量(2)原子的个数(3)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4)物质的总质量。
可能变化的是--分子的个数。
元素的化合价35.几个最:最轻的气体是氢气、自然界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36.几本书:《天工开物》---宋应星---天然气《淮南万毕术》---刘安----湿法冶金---曾青得铁则化为铜---铜的化合物(可溶于水)37.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煤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而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两种元素。
38.重点:生铁和钢都是混合物,主要成份是铁,但含有少量的碳,生铁的含碳量〉钢中的含碳量。
39.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是:3CO+ Fe2O3 高温2Fe + 3CO240.容易出现的判断题: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不对,如酸性氧化物和碱、碱性氧化物和酸,都能生成盐和水。
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不对,如铵盐不含有金属元素,--NH4Cl 饱和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
不对,氢氧化钙溶液不对。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不对条件--相同的温度。
4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元素原子的质子数,而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2.温度升高但溶解度降低的是:氢氧化钙和各种气体。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压强增大而增大。
43.注意:溶解度有单位,---克,不可少。
44.粗盐的提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45.实验题中出现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一般是吸收水蒸气。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8.硝酸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
46.酸雨的形成:当空气受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时,可以形成酸雨。
47.用石灰石、水、纯碱来制取氢氧化钠的过程:CaCO3 高温CaO + CO2↑CaO + H2O === Ca(OH)2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48.酸性氧化物有:CO2、SO2、SO3、P2O5,注意:CO不是酸性氧化物。
4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如:盐酸、硫酸、硝酸、氢硫酸、碳酸、磷酸5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51.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如:碳酸钠、硫酸铜晶体、硝酸银、氯化钡、硫酸钠。
5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53.酸性氧化物:凡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