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

合集下载

油气田开发图例及编图标准示范多媒体

油气田开发图例及编图标准示范多媒体

油气田开发图例及编图标准示范多媒体油气田开发地质图例及编图标准示范图例是地质地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地质特征的符号、颜色和线型的集合。

在油气田开发中,图例的设计和编图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质构造和油气资源分布情况,从而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的进行。

下面是一份油气田开发的图例示范及编图标准示例:1. 地形:使用等高线表示地形高低变化,等高线间隔代表高程的相对差异。

2. 地质构造:使用颜色或线型表示不同的地质构造类型,如断层、褶皱等。

其中断层可用双实线表示,褶皱可以用破折线或波浪线表示。

3. 沉积岩层:使用符号表示不同的沉积岩层类型,如砂岩、泥岩、灰岩等。

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纹理或线型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岩层。

4. 油气储层:使用符号表示油气储层的地质特征,如砂体层、含油气层等。

可以使用特殊的符号或颜色来表示油气丰度,例如填充的圆点或线性的等深线。

5. 井位:使用小圆圈来标注油井或天然气井的位置,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正常井和异常井。

6. 地球物理数据:使用符号来表示地震、重力、磁力等地球物理数据的测量点或测线。

可以使用特殊的图形符号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球物理数据。

示范编图标准:1. 地图比例尺:地图上应标注比例尺,以显示地理区域和缩放比例。

2. 注解和符号说明:需要提供地理物质的解释和符号的说明,以便读者对地图上的信息有清晰的理解。

3. 坐标系:应标注地图的经度和纬度,以确保地图的空间参照一致性。

4. 图题:应在地图上方或下方添加一个简明扼要的图题,以说明地图的主题和目的。

5. 边框和边界:地图边缘应有完整的边框线,以突出地图的整体。

通过遵循以上的图例示范和编图标准,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油气田开发地质地图中各种地质特征的含义和关联关系,从而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同时,编图标准的制定也可以确保地质地图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使其成为有效的工具和参考资料。

油气田开发地质图例及编图标准是对油气田地质特征和勘探开发信息进行综合展示和统一管理的重要工具。

SYT 6796-2010 油气田开发图例及编图规范(非正式版)

SYT 6796-2010 油气田开发图例及编图规范(非正式版)
示和沉积相等信息随深度变化的图件。 d)油气藏开发曲线:反映油气藏各项开发指标在二维坐标空间变化的图件。 4 图例及编图规范 4.1 地质图例 按 SY/T 5615 有关规定执行。 4.2 油气藏平面图 4.2.1 开发井位图 4.2.1.1 图件格式 开发井位图分为:开发构造井位部署图、开发构造规划井位部署图、开发构造调整井位部署图、开 发构造井位图等四类图件。图式参见附录 A。 4.2.1.2 图件名称 图件名称标在图框上方居中或图框内较大的空白处。字体可选择隶书、魏书、等线体实心字体。
1
SY/T 6796—2010 4.2.1.3 层位
层位符号在图框内左上角处标明,放在线段比例尺的上方且居中,字体采用宋体。 4.2.1.4 比例尺
比例尺应用线段式表示,标注在图框内左上角作图层位的下方,字体采用宋体。 4.2.1.5 图例 4.2.1.5.1 图例只绘与部署图件有关的图元格式,绘在图框内,可根据图件实际情况布局。 4.2.1.5.2 图元顺序可根据部署图的目的性进行安排。对应摆放部署井和完钻井图例(上下或左右),一般 先直井、复杂结构井、规划井,后资料井、观察井等其他井型。 4.2.1.5.3 图例两字用等线体或扁隶书实心字体居中排列,其余图元字体采用宋体。 4.2.1.5.4 各类井别的图例按附录 B、附录 C 执行,线条及其它地质图例按 SY/T 5615 执行。 4.2.1.6 指北针
ICS 75.020 E 12 备案号:29808-2010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796-2010
油气田开发图例及编图规范
Norms and legends of drawing for oil & gas field development

国标石油天然气地质作图规范--附录J 地层图示

国标石油天然气地质作图规范--附录J 地层图示

上古生界
Pz2
下古生界
Pz1
上元古界
Pt3
中元古界
Pt2
12 地层年代 13 地层年代
下元古界
Pt1
上太古界
Ar3
14 地层年代
中下太古界 Ar1-2
15 地层年代
第四系
Q
图标样式 彩色图标
Kz
字母用6-11号 黑体,下同
Mz Pz Pt Ar An AnZ Pz2 Pz1 Pt3 Pt2 Pt1 Ar3 Ar1-2 Q
Q1
上新统
N2
中新统
N1
渐新统
E3
始新统
E2
古新统
E1
上白垩统
K2
下白垩统
K1
上侏罗统
J3
中侏罗统
J2
下侏罗统
J1
上三叠统
T3
中三叠统
T2
下三叠统
T1
上二叠统
P2
Q3
250,255,175
Q2
250,255,145
Q1
250,255,115
N2
255,235,195
N1
255,230,145
E3
255,215,100
E2
255,220,145
E1
255,200,100
K2
210,255,185
K1
155,255,65
J3
165,225,255
J2
145,225,255
J1
85,225,255
T3
250,235,250
T2
245,220,245
T1
235,180,235

油气田开发图例及编图标准示范多媒体(pdf 53页)

油气田开发图例及编图标准示范多媒体(pdf 53页)

2011年标准宣贯材料油气田开发图例及编图规范中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011年9月目录制定标准依据与目的标准编制主要思路标准条款诠释中国石油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件油标委字〔2007〕2号关于印发2007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有关石油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编报2007年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891号)的精神和油标委《关于编制2007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项目和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油标委秘字〔2006〕10号)的要求,油标委完成了《2007年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编制工作。

该计划经油标委第七次年会审议通过,并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了尽快做好标准的起草工作,解决生产急需,现将本计划预下发给你们,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下发2007年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后,再转发给你们。

请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按照本计划,认真中国石油石油工业勘探开发半个世纪以来,石油系统一直没有关于油气田开发图例以及编图规范的行业标准。

有的大多都是沿用开发较早的大庆等油田的标准,并根据各自油田的地质开发研究需要制定的企业标准。

目前,油田开发技术、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方式、井型结构日趋复杂,为了进一步完善油气田开发图例及编图规范,使研究人员在统一的平台上开展研究工作。

目录制定标准依据与目的标准编制主要思路标准条款诠释中国石油参考中石油股份公司对油气田开发图件编制的有关要求,结合对中海油、大庆油田等的资料调研,引用SY/T5615-2004《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进一步完善2007年辽河油田公司新修订的Q/SY LH0034-2008 《油气田开发图件名称和图例符号》,对开发平面图、油气藏剖面图、开发图列等进行规范。

标准正文为编图规范,规范性附录为图例、图式。

国标石油天然气地质作图规范--附录E 构造图式 断层

国标石油天然气地质作图规范--附录E 构造图式 断层

彩色图标示 例
颜色(缺 省色) RGB
备注
图标样式 序号 图层 名称 图元 名 称 黑白图标 第二比例尺(参考 样式 <10万,≥1:50万) 描述 第一比例尺( 参考 样式 ≥1:10万 ) 描述
彩色图标示 例
颜色(缺 省色) RGB
备注
图标样式 序号 图层 名称 图元 名 称 黑白图标 第二比例尺(参考 样式 <10万,≥1:50万) 描述 第一比例尺( 参考 样式 ≥1:10万 ) 描述
5 断层线
三级正断 层 四级正断 层
断层线宽1.25磅,突起高与断 层线同宽,高2.25磅,其他同上 断层线宽0.5磅,突起高与断 层线同宽,高2磅,其他同上
6 断层线
7 断层线
一级逆断 层 二级逆断 层
断层线宽3磅、突起的宽、高 与同级正断层相同
8 断层线
断层线宽2.25磅,,其他同上
215,20,0
0,0,0
只适用于剖面图
注:比例尺大于200万的图件,一、二、三断层的线粗,可视图面的需要调整。
图标样式 序号 图层 名称 图元 名 称 黑白图标 第二比例尺(参考 样式 <10万,≥1:50万) 描述 第一比例尺( 参考 样式 ≥1:10万 ) 描述
彩色图标示 例
颜色(缺 省色) RGB
备注
图标样式 序号 图层 名称 图元 名 称 黑白图标 第二比例尺(参考 样式 <10万,≥1:50万) 描述 第一比例尺( 参考 样式 ≥1:10万 ) 描述
彩色图标示 例
颜色(缺 省色) RGB
备注
29 断层线
资料不足 逆断层
215,20,0
30 断层线
资料不足 逆掩断层

总目录(208)

总目录(208)

油气田开发标准汇编目录一、基础标准1 SY /T 5615-2004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原为ZBE11003-90)2 SY/T 5760-1995 井号代码编制方法3 SY/T 5806-2000 油(气)层层位代码4 SY/T 5829-93 油气田开发井号命名规则5 SY/T 5978-94 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6 SY/T 5979-94 石油天然气藏(田)命名规范7 SY/T 5993-94 气藏工程信息代码8 SY/T 6025-94 油气储量信息代码9 SY/T 6168-1995 气藏分类10 SY/T 6169-1995 油藏分类11 SY/T 6174-2005 油气藏工程常用词汇12 SY/T 6219-1996 油田开发水平分级13 SY/T 6236-1996 油藏工程信息代码14 SY/T 6580-2004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二、油气田开发实验标准(一)国家推荐性标准1 GB/T 261-1983 石油产品闪电测定法(闭口杯法)2 GB/T 265-1988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测定法3 GB/T 510-1983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4 GB/T 1884-2000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5 GB/T 1885-1998 石油计量表6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7 GB/T 8929-88 原油水含量的测定蒸馏法(GB/T 8929-2006)8 GB/T 11061-1997 天然气中总硫量的测定氧化微库仑法9 GB/T 11146-1999 原油水含量测定法(卡尔费休法)10 GB/T 13609-1999 天然气取样导则11 GB/T 13610-2003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12 GB/T 17280-1998 原油蒸馏标准试验方法(GB/T 17280-2003)13 GB/T 17281-1998 天然气中丁烷至十六烷烃类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4 GB/T 17282-1998 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15 GB/T 17606-1998 原油中硫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16 GB/T 18609-2001 原油酸值的测定电位滴定法17 GB/T 18610-2001 原油残碳的测定康氏法18 GB/T 18611-2001 原油简易蒸馏试验方法19 GB/T 18612-2001 原油中有机氯含量的测定微库仑计法(二)石油行业推荐性标准1 SY/T 0520-93 原油粘度测定旋转粘度计平衡法2 SY/T 5153-1999 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3 SY/T 5154-1999 油气藏流体取样方法4 SY/T 5273-2000 油田采出水用缓蚀剂性能评价方法5 SY/T 5281-2000 原油破乳剂使用性能检测方法(瓶试法)6 SY/T 5329-94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7 SY/T 5336-1996 岩心分析方法(SY/T 5336-2006)8 SY/T 5343-94 滤液浸入岩心量的测定方法9 SY/T 5345-1999 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10 SY/T 5346-2005 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的测定11 SY/T 5358-2002 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方法12 SY/T 5370-1999 表面及界面张力测定方法13 SY/T 5385-91 岩石电阻率参数实验室测量及计算方法14 SY/T 5395-91 粘土阳离子交换容量及盐基分量测定方法15 SY/T 5405-1996 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16 SY/T 5408-91 沉积岩中粘土颗粒含量测定17 SY/T 5434-1999 碎屑岩粒度分析方法18 SY/T 5503-2000 岩石氯盐含量测定法19 SY/T 5516-2000 碳酸盐岩化学分析方法20 SY/T 5523-2006 油田水分析方法21 SY/T 5542-2000 地层原油物性分析方法22 SY/T 5543-2002 凝析气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23 SY/T 5779-1995 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方法24 SY/T 5796-93 絮凝剂评定方法25 SY/T 5815-93 岩石孔隙体积压缩系数测试方法26 SY/T 5843-1997 气水相对渗透率测定27 SY/T 5862-93 驱油用丙烯酰胺类聚合物性能测定28 SY/T 5886-93 砂岩缓速酸性能评价方法29 SY/T 5925-94 油田注水化学示踪剂的选择方法30 SY/T 6103-2004 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测定图像分析法31 SY/T 6107-2002 储层岩石热物性参数的测定32 SY/T 6131-1995 碎屑岩粒度的测定激光法33 SY/T 6281-1997 稠油油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原油松弛效应测试34 SY/T 6282-1997 稠油油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原油渗流流变特性测试35 SY/T 6311-1997 蒸汽驱油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技术要求36 SY/T 6315-2006 稠油油藏高温相对渗透率及驱油效率测定方法37 SY/T 6316-1997 稠油油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原油粘度测定38 SY/T 6339-1998 油气相对渗透率测定非稳态法39 SY/T 6385-1999 覆压下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40 SY/T 6424-2000 复合驱油体系性能测试方法41 SY/T 6434-2000 天然气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42 SY/T 6435-2000 易挥发原油物性分析方法43 SY/T 6437-2000 开发实验用岩样的取样方法及质量要求44 SY/T 6573-2003 最低混相压力细管实验测定法45 SY/T 6576-2003 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聚合物评价的推荐作法(三)胜利石油管理局及地质院企业标准1 Q/SH1020 0368-1988 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方法离心自吸吸入法(Q/SH1020 0368-2006)2 Q/SH1020 1178-2003 油、气、水化验报告格式3 Q/SH1020 1636-2004 分析测试用原油脱水方法4 Q/SHSLJ 0235-1999 油气地质分析分析化验项目取样和样品保存(Q/SHSLJ 0235-2002)5 Q/SHSLJ 1555-2002 含游离水原油水分测定法6 Q/SL 0121-2000 原油、天然气、油气田水试验方法7 Q/SL 0442-1997 单井化学示踪剂法测残余油饱和度8 Q/SL 0921-94 微量稠油密度测定电子天平法9 Q/SL 0923-94 粘土稳定剂对储层适应性能测定方法10 Q/SL 1492-2000 疏松岩心实验制样方法11 Q/SDY 1053-1993 流体流变性测定方法(缺)三、油气藏描述及评价标准1 SY/T 5355-2000 油藏地质特征描述技术要求碳酸盐岩潜山油藏描述2 SY/T 5387-2000 常规原油油藏试采地质技术要求3 SY/T 5388-2000 碳酸盐岩储层的划分方法4 SY/T 5477-2003 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5 SY/T 5478-2003 碳酸盐岩成岩阶段划分6 SY/T 5517-92 野外石油天然气地质调查规范7 SY/T 5520-2005 圈闭评价技术规范8 SY/T 5521-1996 油藏评价技术规范9 SY/T 5579-2000 碎屑岩油气储层精细描述方法10 SY/T 5601-93 天然气藏地质评价方法11 SY/T 5781-93 变质岩潜山油藏描述12 SY/T 5830-93 火山岩储集层描述方法13 SY/T 6038-94 单井碳酸盐岩储层评价14 SY/T 6101-94 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确定技术要求15 SY/T 6110-2002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描述16 SY/T 6164-1995 碎屑岩油气藏地质特征描述方法17 SY/T 6165-1995 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描述18 SY/T 6166-1995 油气层层组划分与对比方法碎屑岩部分19 SY/T 6167-1995 油藏天然能量评价方法20 SY/T 6173-1995 油气储集层岩石孔隙类型划分21 SY/T 6191-1996 稠油油藏描述技术要求22 SY/T 6285-1997 油气储层评价方法23 SY/T 6286-1997 碳酸盐岩储层精细描述方法24 SY/T 6313.1-1998 油气水界面确定方法油气、油水界面25 SY/T 6313.2-1998 油气水界面确定方法气水界面26 SY/T 6314-1997 沉积相描述方法陆相部分27 SY/T 6364-1998 油藏流体性质和分布描述方法28 SY/T 6365-1998 油气藏原始地层压力及压力系统确定方法四、储量计算标准1 GB/T 19492-2004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2 DZ/T 0217-2005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缺)3 Q/SL 1363-1998 砂岩有效厚度标准与划分的技术要求4 Q/SL 1364-1998 石油地质储量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图版制作技术要求5 Q/SL 1365-1998 石油地质储量计算基础资料收集技术要求6 SY/T 5367-1998 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7 SY/T 5386-2000 石油探明储量计算细则裂缝性油气藏部分8 SY/T 5706-1995 油气储量成果数据文件格式9 SY/T 5782-93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藏储量计算细则10 SY/T 5838-93 油(气)田(藏)储量技术经济评价规定11 SY/T 6098-2000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12 SY/T 6099-94 断块油气藏储量计算细则13 SY/T 6109-94 石油天然气储量报告图表格式14 SY/T 6193-1996 稠油注蒸汽开发可采储量标定方法五、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标准1 Q/SH1020 0991-2004 复杂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技术规范2 Q/ SH1020 1110-2003 开发单元注采调配方案编制技术规范3 Q/SHSLJ 1114-2002 油气田开发油藏工程方案审批程序4 Q/SL 0512-1998 油田开发综合调整方案编制规范5 Q/SL 1115-2000 油田(区块、单元)配产配注方案编制要求6 Q/SL 1248-1996 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7 Q/SL 1255-1996 油气田开发射孔方案编制技术要求8 Q/SL 1454-1999 化学驱油矿场试验设计技术要求9 SY/T 5363-1997 含油气层系划分10 SY/T 5594-93 水驱砂岩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方法11 SY/T 5740-1995 聚合物驱油先导试验设计要求12 SY/T 5842-2003 砂岩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开发地质油藏工程部分13 SY/T 5851-2005 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14 SY/T 5970-1995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总体方案设计技术要求15 SY/T 6095-2000 透镜状砂岩气田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16 SY/T 6105-94 油田开发概念设计编制技术要求17 SY/T 6106-2003 气藏开发设计编制技术要求18 SY/T 6111-94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调整方案的编制技术规范19 SY/T 6170-2005 气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20 SY/T 6177-2000 天然气气藏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方法21 SY/T 6310-2006 气田开发可行性评价技术要求22 SY/T 6366-2005 油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23 SY/T 6436-2000 天然气开发规划编制技术要求24 SY/T 6510-2000 稠油油田注蒸汽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要求25 SY/T 6511-2000 油田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方法26 SY/T 6512-2000 三次采油可行性方案编制技术要求化学驱部分27 SY/T 6575-2003 提高采收率方法筛选技术规范28 SY/T 10011-2006 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编制指南29 SY/T 10014-1998 海上砂岩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编制指南(缺)30 SY/T 100231-1999 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经济评价的推荐作法第一部分:自营油(气)田(缺)31 SY/T 100232-2000 海上油(气)田开发项目经济评价的推荐作法第二部分:合作油(气)田(缺)六、开发井地质设计标准1 Q/SH1020 1113-2003 油水井防砂地质设计要求2 Q/SH 0084—2007 水平井油藏地质设计规范(增)3 Q/SHSLJ 1321-2002 水平井地质设计技术要求4 Q/SL 0977-1999 更新井和补充完善井井位设计技术要求5 Q/SL 1061-1994 砂岩油田高含水开发阶段新井射孔层段选择要求6 Q/SL 1112-2000 注水井调剖单井地质设计编写要求7 Q/SL 1117-95 稠油蒸汽吞吐试采井地质设计要求8 Q/SL 1118-95 单井系统试井地质设计编制要求9 Q/SL 1251-1996 油水井酸化单井地质设计及总结10 Q/SL 1256-2000 油水井大修单井地质设计及总结11 Q/SL 1257-2000 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单井地质设计及总结12 Q/SL 1320-2000 老井侧钻地质设计技术要求13 Q/SL 1514-2000 密闭取心井地质设计14 Q/SL 1515-2000 常规取心井地质设计七、油气田开发动态分析及监测标准(一)石油行业推荐性标准1 SY/T 5366-2000 油田开发井取心资料技术要求2 SY/T 5440-2000 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3 SY/T 5602-93 碎屑岩油藏评价井录取资料技术要求4 SY/T 5852-93 海上气井完井测试技术规范5 SY/T 6102-2006 油田开发监测及取资料要求6 SY/T 6108-2004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动态分析技术规范7 SY/T 6171-1995 气藏试采技术规范8 SY/T 6172-2006 油井试井技术要求9 SY/T 6176-2004 气藏开发井资料录取技术规范10 SY/T 6221-1996 油田开发监测系统设计及动态监测技术要求11 SY/T 6225-1996 油田动态分析技术要求(二)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1 Q/ SH1020 0988-2004 砂岩注水开发油藏阶段动态分析报告编写要求2 Q/ SH1020 1637-2004 稠油热采动态监测及开发动态分析方法3 Q/ SH1020 1638-2004 聚合物驱动态监测及开发动态分析方法4 Q/ SHSLJ 0238-2002 气井资料录取规定5 Q/ SHSLJ 0652-2002 注水井资料录取规定6 Q/ SHSLJ 0980-2002 注水井分层测试资料质量7 Q/ SHSLJ 1347-2002 海上试井施工技术规范8 Q/SL 0383-2000 常规高压试井9 Q/SL 1249-1996 试井测试管理规程八、油气田开发效果评估标准1 Q/ SH1020 1639-2004 砂岩油藏注水井调剖效果评价方法2 Q/ SH1020 1640-2004 聚合物驱开发管理规范3 Q/ SH1020 1671-2004 微生物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4 Q/SL 1316-1997 三次采油增产效果评价方法5 SY/T 6574-2003 油田开发新区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估技术要求6 SY/T 6595-2004 油田商业评估技术要求7 SY/T 6647-2006 气田开发新区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估技术要求九、相关标准1 Q/SL 1116-2000 采油队地质资料建设规范2 Q/SL 1317-1997 油田注水地质管理规程3 SY 6014-94 石油地质实验室安全规定4 SY/T 5674-93 油田采油井、注水井井史编制方法5 SY/T 6096-94 天然气田井史编制规程。

国标石油天然气地质作图规范-附录I 岩石图式

国标石油天然气地质作图规范-附录I 岩石图式

I 岩石图式18石灰岩燧石结核灰岩0,0,019石灰岩硅质灰岩0,0,0 20石灰岩鲕状灰岩0,0,0 21石灰岩假鲕状灰岩0,0,0 22石灰岩砂质灰岩0,0,0 23石灰岩石膏质灰岩0,0,024石灰岩泥质条带灰岩0,0,025石灰岩碳质灰岩0,0,0 26石灰岩结晶灰岩0,0,0 27石灰岩沥青质灰岩0,0,0 28石灰岩瘤状灰岩0,0,0 29石灰岩含白垩灰岩0,0,0 30石灰岩藻灰岩0,0,0 31石灰岩团块灰岩0,0,0 32石灰岩砂屑石灰岩0,0,0 33石灰岩泥质灰岩0,0,034石灰岩葡萄状灰岩0,0,0 35白云岩白云岩0,0,0 36白云岩灰质白云岩0,0,0 37白云岩含灰白云岩0,0,0 38白云岩含泥白云岩0,0,0 39白云岩泥质白云岩0,0,040白云岩竹叶状白云岩0,0,041白云岩针孔状白云岩0,0,042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0,0,043白云岩燧石结核白云岩0,0,044白云岩硅质白云岩0,0,0 45白云岩鲕状白云岩0,0,046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0,0,047白云岩砂质白云岩0,0,048白云岩石膏质白云岩0,0,049白云岩泥质条带白云岩0,0,050白云岩藻云岩0,0,051白云岩凝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化凝灰岩)0,0,052白云岩假鲕状白云岩0,0,053白云岩葡萄状白云岩0,0,054白云岩硅、钙、硼石(绿豆岩)0,0,0黑白图标彩色图标示例颜色(缺省色)RGB 1硅质岩硅质岩0,0,02硅质岩燧石岩(燧石层)0,0,03蒸发岩石膏岩0,0,04蒸发岩钾盐岩0,0,05蒸发岩含镁盐岩0,0,06蒸发岩含膏盐岩0,0,07蒸发岩膏盐岩0,0,08蒸发岩盐岩0,0,09蒸发岩钙芒硝岩0,0,0图元名称图标样式备注I .1.6 其它岩石序号图层名称10蒸发岩杂卤石岩0,0,011其他岩层铝质岩(铝土岩)0,0,012其他岩层铁质岩(铁矿岩)0,0,013其他岩层黄铁矿层0,0,014其他岩层菱铁矿层0,0,015其他岩层赤铁矿层0,0,016其他岩层锰质岩(锰矿层)0,0,017其他岩层磷质岩(磷块岩)0,0,018其他岩层煤层或煤夹层0,0,019其他岩层硼砂0,0,020其他岩层重晶石0,0,021其他岩层白垩土0,0,022其他岩层膨润土、坩子土0,0,023其他岩层介形虫层0,0,024其他岩层断层泥岩0,0,025其他岩层断层角砾岩0,0,026其他岩层砂质介形虫层0,0,027其他岩层泥质介形虫层0,0,028火山碎屑岩火山集块岩0,0,029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和砾岩0,0,030火山碎屑岩凝灰岩0,0,031其他含物含灰0,0,032其他含物含灰砾0,0,033其他含物含泥砾0,0,034其他含物含介形虫0,0,035其他含物含铁0,0,0黑白图标彩色图标示例颜色(缺省色)RGB 1矿物黄铁矿0,0,02矿物方解石0,0,03矿物白云石0,0,04矿物铁锰结核0,0,0序号备注图标样式图层名称图元名称I .1.7 矿物5矿物自生石英0,0,06矿物方解石脉0,0,07矿物石英脉0,0,08矿物石膏脉0,0,09矿物白云岩脉0,0,010矿物沥青脉0,0,011矿物沥青包裹体0,0,012矿物磷灰石0,0,013矿物石膏0,0,014矿物菱铁矿0,0,015矿物盐0,0,0黑白图标彩色图标示例颜色(缺省色)RGB 1化石放射虫0,0,02化石有孔虫0,0,03化石蜓0,0,0图层名称图元名称图标样式备注序号I .1.8 化石4化石海绵骨针0,0,0 6化石海绵0,0,0 7化石古杯动物0,0,0 8化石层孔虫0,0,09化石单体四射珊瑚0,0,010化石复体四射珊瑚0,0,011化石横板珊瑚0,0,0 12化石苔藓动物0,0,0 13化石腕足动物0,0,0 14化石腹足类0,0,0 15化石掘足类0,0,016化石双壳类(瓣鳃类)0,0,017化石直壳鹦鹉螺(角石)类0,0,020化石软舌螺0,0,0 18化石菊石类0,0,0 19化石竹节石0,0,021化石三叶虫0,0,0 22化石叶肢介0,0,0 23化石介形类0,0,0 24化石昆虫0,0,0 25化石海林檎0,0,0 26化石海蕾0,0,0 27化石海百合0,0,0 28化石海百合茎0,0,0 29化石海胆0,0,0 30化石海星0,0,0 31化石笔石0,0,0 32化石鱼类化石0,0,0 33化石脊椎动物0,0,0 34化石藻类0,0,0 35化石蓝藻0,0,0 36化石绿藻0,0,037化石红藻0,0,0 38化石硅藻0,0,0 39化石轮藻0,0,0 40化石柱状叠层石0,0,0 41化石锥状叠层石0,0,0 42化石层状叠层石0,0,0 43化石古植物化石0,0,0 47化石孢子花粉0,0,048化石牙形刺(石)0,0,044化石植物枝干化石0,0,045化石植物碎片0,0,0 46化石碳屑0,0,0 49化石遗迹化石0,0,0 50化石化石碎片0,0,051化石完好生物化石0,0,052化石生物碎屑0,0,053化石生长生态0,0,054化石自由生长生态0,0,055化石原地堆积生态0,0,056化石浮游沉降生态0,0,057化石搬运生态0,0,0黑白图标 彩色图标示例颜色(缺省色)RGB1层理、构造水平层理0,0,02层理、构造波状层理0,0,03层理、构造斜层理0,0,04层理、构造交错层理0,0,05层理、构造季节性层理0,0,06层理、构造叠层石0,0,07层理、构造搅混构造0,0,08层理、构造柔皱构造0,0,09层理、构造缝合线0,0,0图标样式备注序号图层名称图元名称I.1.9 层理、构造10层理、构造冲刷面0,0,011层理、构造干裂0,0,012层理、构造角砾状构造0,0,013层理、构造气孔状构造0,0,014层理、构造均匀状构造0,0,015层理、构造虫孔构造0,0,016层理、构造虫迹0,0,017层理、构造透镜体0,0,018层理、构造鸟眼构造0,0,019层理、构造波痕0,0,020层理、构造泥质团块0,0,021层理、构造灰质结核0,0,022层理、构造硅质结核0,0,023层理、构造泥质条带0,0,024层理、构造砂质条带0,0,025层理、构造介形虫条带0,0,026层理、构造灰质条带0,0,027层理、构造裂缝0,0,0黑白图标彩色图标示例颜色(缺省色)RGB1侵入岩酸性侵入岩0,0,0 2侵入岩花岗岩0,0,0 3侵入岩中性侵入岩0,0,0 4侵入岩闪长岩0,0,0 5侵入岩正长岩0,0,0 6侵入岩闪长玢岩0,0,0 7侵入岩基性侵入岩0,0,0 8侵入岩辉长岩0,0,0 9侵入岩苏长岩0,0,0 10侵入岩斜长岩0,0,0 11侵入岩辉绿岩0,0,012侵入岩超基性侵入岩0,0,0图标样式I.2 岩浆岩序号图层名称图元名称备注13侵入岩橄榄岩0,0,0 14侵入岩辉石岩0,0,0 15侵入岩角闪石岩0,0,0 16侵入岩煌斑岩0,0,0 17侵入岩云煌岩0,0,0 18侵入岩伟晶岩0,0,0 19喷发岩酸性喷发岩0,0,0 20喷发岩流纹岩0,0,0 21喷发岩流纹斑岩0,0,0 22喷发岩中性喷发岩0,0,0 23喷发岩安山岩0,0,0 24喷发岩安山玢岩0,0,0 25喷发岩英安岩0,0,0 26喷发岩粗面岩0,0,0 27喷发岩安山玄武岩0,0,0 28喷发岩基性喷发岩0,0,029喷发岩玄武岩0,0,030喷发岩英安斑岩0,0,0 黑白图标 彩色图标示例颜色(缺省色)RGB 1变质岩变质岩0,0,02变质岩板岩0,0,03变质岩千枚岩0,0,04变质岩绿泥石板岩0,0,05变质岩变质砂岩或粉砂岩0,0,06变质岩石英岩0,0,07变质岩蛇纹岩0,0,08变质岩大理岩0,0,09变质岩片岩0,0,010变质岩石英片岩0,0,011变质岩绿泥片岩0,0,012变质岩片麻岩0,0,0序号图层名称图元名称图标样式I .3 变质岩备注13变质岩花岗片麻岩0,0,0 14变质岩变质砾岩0,0,0 15变质岩碎裂岩0,0,0 16变质岩构造角砾岩0,0,0 17变质岩麋棱岩0,0,0 18变质岩硅质板岩0,0,0 19变质岩碳质板岩0,0,0 20变质岩绢云千枚岩0,0,0 21变质岩绿泥千枚岩0,0,0 22变质岩黑云片岩0,0,0。

地质图鉴规范与设置

地质图鉴规范与设置
采油三厂地质研究所油藏描述室
一、Petrel手工具图制作规范
标准手工具图 规范及要求:
1、图宽287mm,自左向右依次为: 自然电位曲线(道宽100mm,黑色虚线 试油 资料 微电 极 自然 电位 线宽8mm) 、SSTVD、TVD、MD、层 号、砂岩厚度、有效厚度、解释结论、 射孔标记(以上各道除解释结论宽7mm 外,其余道宽5mm)、感应曲线和微电 极曲线(道宽120mm,其中感应曲线宽 8mm为红色实线,微电位线宽4mm为黑
规范
1、绘制该图件应当使用小层构造井位图为底图, 一般情况下去掉构造等值线,绘制标准参照构 造井位图要求,比例尺1:10000; 2、在井位旁边标注层号、有效厚度、砂层厚度、 射孔标记,标注格式见编图规范;对于油层厚 度大,分段解释的层,如未劈分到多个砂体, 应当使用一个层号进行标注; 3、在图纸右下角空白处,以表格形式填写各含 油单砂体面积、平均厚度,地质储量等数据。
①:自然电位曲线(SP); ②:海拔深度、垂深、测深( SSTVD、TVD、
MD ) ;
③:层号(CH) ; ④:砂岩厚度(SYHD) ; ⑤:有效厚度(YXHD) ; ⑥:解释结论(JSJL) ; ⑦:射孔资料(SK) ; ⑧:微电极曲线; ⑨:感应电导率曲线(COND) ; ⑩:试油资料(SY) 。
采油三厂地质研究所油藏描述室
4、试油资料设置
规范
1、试油及补层措施的射孔井段,建立独立数据道,采用离散数据格式输 入,用“工”字型符号标注; 2、试油资料包括:试油日期,层号、工作制度、日产油量、日产水量、 累积产油量、产水量、动液面、矿化度、温度、压力等; 3、补层及各类措施日期、措施目的层号、措施前累计产油,措施前后的 日产液、油、含水、动液面/压力等动态数据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