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棵树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儿童是最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涌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梦幻般的想象力。
教学时教师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师要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
《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之后发生的一连串神奇而有趣的事情。
本文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三、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由此可知,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四、教学目标(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等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并写一写。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乐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想象法、讨论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大家都认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如果你也拥有这项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生自由说)2、揭示课题:一位叫英英的小朋友,他想变成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
我变成了一棵树读书笔记摘抄

我变成了一棵树读书笔记摘抄
《我变成了一棵树》读书笔记摘抄:
1. 我变成了一棵树,静静伫立在飘渺的尘世中,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和微风。
2. 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每一片叶子都绿得发亮,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故事。
3. 微风拂过,树叶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自然的乐章。
4. 在树下,我感受到了宁静和安详,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5. 我闭上眼睛,深呼吸,感受着大自然的韵律和力量。
6. 当我睁开眼睛时,我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现实世界,但那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仍然萦绕在心头。
7. 我明白了,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只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强,就能够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8. 我变得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学会了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17.《我变成了一棵树》课件(共31张PPT)

为什么用“冒”字,而不用“长”字?
“冒”字说明树枝长得很快,很突然。” 长“的速度赶不上”冒“不能突出故事的 神奇。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我”因 为不向吃饭变成了一棵树,妈妈带着好吃的 住进“我”的鸟窝里,“我”饿得肚子直叫, 口水直流的童趣,表现了儿童的童趣,也表 现了伟大的母爱。
丁
字词揭秘
líng
零
结构:上下 部首:雨 组词:零落 凋零 零工 造句:妈妈经常去打零工,贴补家用。
书写指导:上窄下宽。“雨”四点呼 应;“令”撇捺舒展盖下。
字词揭秘
结构:左右 部首:工 组词:乖巧 灵巧 巧妙 造句:妈妈有一双灵巧的手。
书写指导:左小右大,“工”下笔改为横, 右部竖折短,折笔自然。
状( 形状) 肠( )香肠抬( ) 抬蜜头(
) 蜜蜂
壮( 壮)大 场( )专场治( ) 密治(病
)
密林
《我变成了一棵树》
感谢您的观看!
hú
狐
字词揭秘
lí
狸
结构:左右 部首:犭 组词:狐狸 狸猫 海狸 造句:海狸既能在陆上生活也能在水里生活。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里”字起笔 于书中线,底横长。
字词揭秘
结构:独体字 部首:一 组词:壮丁 园丁 丁香 造句: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书写指导:整体居中。横舒展,竖钩的竖 在竖中线上。
dīng
到底:究竟;直到尽头。
造句:你到底想干嘛?那么简单的都不懂?
字词揭秘
我会写
字词揭秘
zhuàng
状
结构:左右 部首:犬 组词:形状 状态 告状 造句:海底有各种形状的珊瑚。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部竖长而直。
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课件

课堂小结
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的视线, 因为母亲的心总是伴随着自己的孩子前行! 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伟大的母爱,学会感恩, 学会报答。
长出各种形状的鸟窝
我 我变成了树 请来许多动物
变
成 了 一
带来很多好吃的
妈妈也来了
棵
请小动物一起吃
树
我被发现了 我馋得直流口水
妈妈发现了我的秘密
(3)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 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 么容易。 “像”在句中是将“轻轻一跳 或轻轻一爬”与“平时上你的 小床那么容易”进行比较,说 明爬上鸟窝是很容易的事情。
4.看见妈妈过来,“我的心” 为什么“嗵嗵地跳着”?
因为“我”害怕妈妈发现这棵 树是“我”。
5.文中为什么说“我有点儿高 兴,又有些失望”呢?
8.猜想一下,妈妈“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猜想一:因为妈妈最了解“我”,一直都知 道“我”已经“变成了一棵树”。 猜想二:因为是“我”幻想变成了一棵树, 不是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课文 主旨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我”因为不向吃饭变成了一 棵树,妈妈带着好吃的住进“我”的鸟窝里,“我”饿得肚子直叫, 口水直流的童趣,表现了儿童的童趣,也表现了伟大的母爱。
“我”“高兴”是因为妈妈不 知道“我”变成了树,可以尽 情地玩;“失望”是因为妈妈 居然不认识“我”了。
6.第14自然段中,“我”看见 “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 块糖醋排骨”是真实发生的事 吗?
不是,这一段是“我”的想 象。“我”因为肚子饿,便开 始怀念家里的饭菜,并想象爸 爸正在吃饭的情景。
7.课文写我馋得流口水,是如何写的?有什么作用?
教学目的:
1.会认“希、痒”等8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会写“形 状、狐狸”等词语。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5篇】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xx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3、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方法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妈妈永远是最了解孩子的,体会伟大的母爱。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假如你可以变,你会变成什么?是自由快乐的小鸟,还是五彩缤纷的花朵;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还是美丽可爱的小蜻蜓……可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却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相信学完本课,你一定会为这个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叫好。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状、丁、零、肠” 。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状、零、巧、肠、续、抬”时,可以使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狐、克、继”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狸、秘、密”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状:大地穿新装,山峰显异状,壮美令人叹,大雪巧梳妆。
丁:原有千寻山,丁香把露含,于今再寻觅,水枯地也干。
字谜示例:有犬不是狗,左靠瓜旁走,生性很狡猾,借虎威风抖。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课文原文阅读“英英,吃饭了!”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点儿都不想吃饭。
“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噪门又大了许多。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一对了,鸟窝!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它们分给小动物们。
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啧吧啧吧地吃了起来。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
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吃起来。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
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咦,下雨了。
”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不对,是大树在哭。
”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
唉,变成了树真麻烦。
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我变成了一棵树》(共36张PPT)

此时“我”的心情如何?
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 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无奈、后悔变成一棵树。
水珠是“我”的口水, 因为“我”饿了。
妈妈认出了“我”。
“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妈妈 说话了,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
噢(ō),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感动
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mì)密的?
而不是浙江经验寓于哪里。故本题答案选C。 (2)教师归纳: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什么嗵嗵直跳?
出,心跳得厉害。
礼貌地请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13、【答案】D
“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 【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哲学具有预见功能,能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②表述错误,哲学只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符合题意,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推动历 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故选A。④表述错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那么,作为中学生,珍爱生命,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贪 玩
贪玩,不想吃饭
想变成
“我”变成了 一棵怎样的树?树 上长了些什么?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
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这是一棵神奇的树。
树上不长果子,长鸟窝。
想象一下:“我”身上还会有什么形状的鸟窝?
示例:还有飞机状、弯月状,或像白云,像
汽车一样的鸟窝。
想象奇特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
(2)教师归纳:生命的安全、生命的健康、理想信念等都是生命的基础,安全、
动一动的,发出丁(dīng)零(líng)丁零的声音。 好,老师告诉你们:精卫看到一个老人在带领着自己的族人移山,那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跟随老师走进《愚公移山》去探个究竟。(多媒体显示《愚公移山》四个字及图片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

5
唉,变成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水珠是指什么?小动物把水珠当成什么?
“咦,下雨了。”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
“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不对,是大树在哭。”
雨
奶
尿
泪
其实是:“我”的口水!
第一次
英英的妈妈
第二次
第三次
请问我可以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她把它们(食物)分给小动物们。
零分
易写错
担心:有个三长两短。
词语解释
失望:指感到没有希望、失去信心;希望落了空。本课形容妈妈没认出自己就是那棵大树后心里落空的感觉。
李奶奶看着不懂事的小孙子, 失望地摇了摇头。
词语解释
香喷喷:形容香气扑鼻。
香喷喷的烧鸡摆上桌面, 我们直流口水。
词语解释
整体评价:作者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有趣。
课文导入
默读课文,思考: 1.用“ ”画出你觉得有意思的语句。 2.探讨这些语句为什么有意思。
互动课堂
1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这段话写出“我”变成树的过程。画出来的这两个词非常有想象力,让人能真切地体会到身体发生变化的感受。
狸
丁
巧
克
肠
零
我会写
继
续
抬
秘
密
我会写
左右 结构
狸
状
巧
狐
继
肠
独体 结构
丁
上下 结构
克
密
零
续
抬
秘
生字归类
看图识字:狐狸 巧克力 香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