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种植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投入与产出分析

合集下载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牧草是养牛、养羊、养马等家畜的重要饲料之一,其种植与加工技术对于牲畜的生长发育和肉、奶、皮等产品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牧草种植和饲草饲料加工两方面进行技术分析。

一、牧草种植技术分析1. 土壤选择牧草的生长需要良好的土壤条件,一般来说,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壤为种植基地。

土壤的PH值宜在6-7之间,这样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2. 牧草的选择牧草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饲养的家畜种类,选择适合的牧草品种种植。

常见的牧草有黑麦草、苜蓿、牧草、青贮玉米等,种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3. 种植管理牧草的种植管理包括育苗、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育苗期间要做好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的控制,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在生长期间要适时施肥和浇水,控制田间杂草的生长,防治病虫害,以保证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4. 收获与储存对于牧草的收获要选择在天气晴朗、空气湿度小的时候进行,采用机械化收割,确保牧草的质量。

收获后的牧草可以进行干草的制作和青贮等加工方式进行储存,以备日后家畜饲用。

二、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1. 干草加工干草是将牧草晾晒风干后制成的一种饲料,其制作工艺包括收割、晾晒、压块和储藏等环节。

收割后的牧草要尽快晾晒,避免雨淋和霉变,晾晒后压块、储藏,以保持牧草的质量和饲用价值。

2. 青贮加工青贮是将牧草在高湿度条件下进行发酵储藏,以保持牧草的营养成分和口味。

青贮的加工工艺包括割草、压实、密封和发酵等步骤,发酵后的青贮饲料口感好,营养丰富,适合于牛羊等家畜的饲用。

3. 切割粉碎对于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牧草,可以进行切割和粉碎处理,以提高牧草的口感和可口度,增加家畜对牧草的摄食量,促进家畜的生长发育。

4. 添加剂处理在牧草的加工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一些添加剂,如玉米粉、酵母粉、盐等,调整牧草的营养成分和口味,提高牧草的饲用价值。

牧草加工项目可研报告

牧草加工项目可研报告

牧草加工项目可研报告一、项目背景牧草是养殖业中必不可少的饲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容易保存的特点。

然而,现有的牧草加工方式大多是传统的晾晒和压榨,效率较低且不易控制质量。

因此,有必要开展牧草加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以提高牧草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二、项目介绍本项目旨在建立一条高效、节能、环保的牧草加工生产线,将采取新型的加工技术,如压榨和干燥等,以提高牧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同时,该生产线将配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操作和监控。

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牧草的收割、干燥、压榨、包装和储存等环节。

三、市场分析目前,国内的牧草加工行业存在着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而随着人们对动物产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牧草饲料的质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牧草加工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调研和预测,牧草加工项目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年增长率为10%以上。

四、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本项目所采用的新型加工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成熟的技术路线和市场反馈。

该加工技术能够实现牧草的全程自动化加工,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该技术还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符合国家对于绿色生产的要求。

五、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投资以及产出主要包括设备投资、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

根据初步估算,项目的投资总额为XXX万元,预期年产值为XXX万元,预计年销售利润为XXX万元。

基于以上数据,通过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估,预计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X年,实现盈利期为X年。

六、项目社会效益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将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改善牧草加工的技术和质量,能够提高养殖业的发展水平,提供优质动物产品,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需求。

此外,新型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对整个农业产业具有积极的影响,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七、项目风险及对策本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

为降低这些风险,我们将采取以下对策:积极开展市场调研,确保项目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制定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中国种植牧草面积和产量

中国种植牧草面积和产量

中国种植牧草面积和产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而牧草作为饲养牲畜的主要饲料,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国种植牧草的面积和产量情况。

一、种植牧草的面积牧草的种植面积直接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

据统计,中国的牧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截至目前,中国的牧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数千万公顷。

这其中,草原牧草种植面积占据了绝大部分,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地。

此外,还有一部分牧草种植在农田中,用于农牧综合经营和畜禽养殖。

牧草种植面积的增加,得益于政府对畜牧业的扶持政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

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畜牧业,提供相应的扶持补贴和技术支持,使得牧草种植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

同时,科技进步也为牧草种植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如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高效的种植技术等,大大提高了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二、牧草的产量牧草的产量是衡量牧草种植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中国牧草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的牧草产量已经达到了数亿吨。

其中,草原牧草的产量占据了绝大部分,而农田牧草的产量则在逐年增加。

牧草产量的提高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科技进步为牧草种植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如高效的栽培技术、科学的施肥方法等,有效地提高了牧草的产量。

其次,农民对于牧草种植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他们更加注重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提高了牧草的产量。

此外,政府的扶持政策也对牧草产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牧草产业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牧草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牧草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养殖业的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政府和农民对于牧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

未来,中国的牧草种植面积和产量还将继续增加。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推动牧草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农民也将不断提高牧草种植的技术水平,增加投入,提高产量和质量,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牧草种植技术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的种植方法

牧草种植技术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的种植方法

牧草种植技术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的种植方法在畜牧业中,牧草是最主要的饲料。

因此,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是农牧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牧草种植技术,帮助农牧户们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

1. 土壤改良为了获得高产高质的牧草,土壤的改良是首要任务。

首先,做好土壤的基础施肥工作。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添加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提供牧草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其次,进行施水管理。

及时浇水、合理控制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并防止土壤盐碱化。

此外,还可以采用土壤覆盖技术,避免土壤侵蚀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性和肥力。

2. 种植适宜的牧草品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牧草品种非常重要。

不同品种的牧草具有不同的抗病虫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因此,在种植牧草前,农牧户应该对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分析,并咨询专业技术人员,选择适合的牧草品种。

常见的牧草品种包括狼尾草、早熟禾等,它们都具有高产高质的特点。

3.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是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首先要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

新种植的牧草需要较高的氮肥和磷肥,而生长期较长的牧草则需要适量的钾肥。

其次,要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方法。

一般来说,在牧草生长的旺季进行追肥,可以采用分层施肥或者滴灌施肥的方法,使养分能够有效吸收利用。

4. 合理管理草地牧草生长期间,合理的管理措施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保证。

首先,要合理控制放牧量和放牧时间,以免牧草过度踩踏和过度放牧导致牧草衰退。

其次,要注意及时修剪牧草,保持草地整洁。

修剪牧草可以促进牧草分蘖,增加产量。

另外,还要注意防治草地的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害虫的侵害。

5. 合理收割牧草在收割牧草时,应根据牧草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收割时间。

一般来说,牧草的营养成分在生长初期较高,此时进行收割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同时,要注意合理的收割高度,避免过度割伐,影响牧草生长和恢复。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种植适宜的牧草品种、合理施肥、合理管理草地以及合理收割牧草等种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国际和国内的牧草状况)

国际和国内的牧草状况)

国际和国内的牧草状况一、国际牧草生产与贸易概况(一)国际牧草生产情况1、国际牧草生产基本情况(1)牧草产业地位牧草属于作物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牧草生产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就将紫花苜蓿列入战略物资名录。

美国牧草年产值约110亿美元,仅次于玉米和大豆。

草产业已成为美国农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发展健康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改良中低产田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2)面积和产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是牧草生产的主要国家,2009年,美国牧草种植面积为2435.4万公顷,产量1.52亿吨;青贮玉米面积为241.4万公顷,产量1.12亿吨;加拿大牧草种植面积为737.9万公顷,产量3043.2万吨;澳大利亚各类干草产量超过650万吨,青贮饲料干物质产量约220万吨。

(3)单产国际上牧草平均产量高达7500~10000kg/hm2,并形成专业化的草种生产产业带,草种产量达1100~1400kg/hm2。

(4)牧草品质国际牧草发达国家牧草品质较高,牧草收获田间损失在5%以下,贮藏损失在3%~5%。

以美国紫花苜蓿干草为例,平均粗蛋白含量为16%~20%,虽苜蓿品质分为5个等级,但一级品苜蓿干草占到全部苜蓿干草产品的70%以上,粗蛋白含量18%以上。

2、国际品种结构和加工情况根据牧草原料的不同,草产品分为紫花苜蓿、猫尾草、燕麦、黑麦草、高羊茅、苏丹草、狗牙根,以及豆科和禾本科混合干草等产品。

全球生产加工的草产品主要包括干草(hay)、青贮饲料(silage)、草块与草颗粒(cubes)、草粉(meal)、秸秆(straw)和叶蛋白(leaf protein concentrate)等六大类。

(二)国际牧草贸易状况国际牧草贸易主要有苜蓿草粉及颗粒(19.4%)、苜蓿干草(9.9%)、秸秆及谷壳(12.8%)、非豆科干草(8.2%)等。

2008年,国际牧草产品贸易量为694.40万吨,贸易额(22.89亿美元)比1962年增加了近87倍。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牧草是牲畜饲养中不可或缺的饲料资源,牧草的种植和饲草饲料的加工技术对牲畜的生长、发育和产奶产肉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牧草种植和饲草饲料加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牧草种植技术分析1. 土壤选择和改良牧草的生长与土壤的肥力、排水性和通气性等密切相关,因此在种植牧草时需要选择肥沃的土壤,并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例如施入有机肥、磷、钾等肥料,调整土壤的pH 值等,从而为牧草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种子选择和播种方式在选择牧草种子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养殖牲畜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混合比例;在播种方面,一般可以采用直播、插秧、撒播等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以提高牧草的种植效率和产量。

3. 管理和保护在牧草生长期间,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及时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以保证牧草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量。

二、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分析1. 饲草收割和干燥收割是影响饲草质量的关键环节,一般采用割草机或收割机进行收割,并尽快进行干燥,以降低饲草的水分含量,提高保存质量。

2. 饲草贮藏和保管饲草的贮藏和保管对于保存饲草的质量和营养价值至关重要,一般可以采用晒干后堆放、压块成青贮料、打成干草等方式进行贮藏和保管。

3. 饲草加工和配制为了满足不同牲畜的饲养需求,可以对饲草进行加工和配制,例如粉碎、搅拌、添加蛋白质、矿物质等,以提高饲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4. 饲草饲料的使用在使用饲草饲料时,需要根据牲畜的品种、生长阶段、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配比和喂养,确保牲畜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并保持健康生长。

牧草种植和饲草饲料加工技术是牲畜养殖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可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的饲料资源,从而提高牲畜的养殖效益。

养殖户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并加强管理和保护工作,以期取得更好的养殖效果。

牧草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牧草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牧草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牧草是畜牧养殖业中重要的饲料来源,对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和优化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牧草种植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1. 分析牧草种植的市场潜力和需求情况,为种植规划提供参考。

2. 调查不同类型牧草的生长适应性和产量情况,确定适宜种植的品种。

3. 分析牧草种植的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评估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4. 提出种植牧草的建议和措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研究方法1. 调查研究:对当地牧草种植区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牧草种植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2. 数据分析:收集牧草种植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3. 统计模型: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方法,对种植牧草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模型分析。

四、市场潜力分析在牧草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市场对优质牧草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投资新型牧草种植不仅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的养殖效益,还可以缓解草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恶化问题。

五、种植适宜性分析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地气候条件适宜牧草种植,部分地区土壤质量较好,适合种植不同类型的牧草。

经过实地试验,确定了适宜生长和产量较高的牧草品种,并进行了种植技术改进和示范。

六、经济效益评估通过对牧草种植的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分析了种植牧草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性。

结果表明,种植优质牧草可以提高畜牧业的养殖效益,并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

七、建议和措施1. 加大对优质牧草种植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加强对牧草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 建立完善的牧草种植产销体系,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

4. 完善对牧草种植的监管和管理,保障市场秩序和产品质量。

八、结论牧草种植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对于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牧草种植的支持和投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

牧草的发展现状分析

牧草的发展现状分析

牧草的发展现状分析
牧草作为畜牧业的重要饲料资源,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牧草发展现状的分析:
1. 增加种植面积:随着畜牧业规模的扩大,对牧草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畜牧业的需要,牧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养殖基地和畜禽集中区域,对牧草的种植投入更加密集。

2. 种类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牧草研究的深入,现如今牧草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牧草种类,还涌现出了一些高产、高营养价值的新品种。

不同的牧草种类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牲畜对饲料的需求。

3. 饲草加工技术提升:在饲草加工方面,技术的进步为牧草的综合利用带来了更多可能。

如干草的加工技术和粉碎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牧草的保存和储存更加方便,同时也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

4. 牧草育种技术的进步: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地牧草品种的改良和培育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改良牧草的抗病虫害性能、耐旱耐寒能力和产量,提高了牧草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也提高了牧草的养分含量,增加了牲畜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综上所述,当前牧草发展呈现出增加种植面积、种类多样化、
饲草加工技术提升和育种技术进步的趋势。

这些发展趋势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5
各要素的边际产出及投入产出比
注:计算投入产出比时,以各要素的平均量除以相应的理论产出。
最大,肥料费和水电费的边际产出为负值;水稻 对水稻的产出变化具有显著性影响。(3)由要素
种植中种子费和肥料费的边际产出大,水电费的 边际产出分析可知,小麦和玉米生产更多投入水
边际产出为负值。这说明,应该对水稻、玉米和马 电费,肥料费更多投入至小麦和水稻生产中,水
注:以上指标除总收益、总成本、纯收益和收益率外,均为以种植面积为权重求出的均值。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19
粮食问题
新疆农垦经济
2013.4
时引入虚拟变量,具体见模型(1)。
1%的种子费、肥料费和水电费投入,会使玉米产
(1) 出分别增加 0.0872%、0.0874%和 0.0774%,而每
中加大投入,机械费要更多地分配到马铃薯和水 小麦、马铃薯和水稻生产要更注重水电费合理投
稻生产中去;小麦和玉米生产不应继续投入机械 入,小麦、玉米和水稻经营要注重种子费投入;对
费,马铃薯生产不应再增加肥料费和水电费投 粮食作物生产过多投入人工费,对玉米生产过多
入,水稻生产也应减少水电投入。另外,由要素的 投入肥料费皆不经济。
铃薯更多地进行种子投入,水电费应更多投入到 稻、马铃薯和玉米生产更多投入种子费是必要
小麦和玉米生产中,肥料费应更多投至小麦生产 的;小麦和玉米生产不应再继续投入机械费,马
中,其他要素也应合理分配,人工费应在马铃薯 铃薯生产不应继续投入肥料费和水电费,水稻生
生产中投入更多,肥料费适合在小麦和水稻经营 产不应继续投入水电费。(4)由投入产出比可知,
位和 0.0837 单位。种子费投入对马铃薯产出增加
1. 小麦产出模型。由小麦的产出模型可知, 影响最大,因此,要积极开发和培育马铃薯新品
人工费、肥料费、水电费和机械费投入对小麦产 种,加大种子投入量,同时规范种质资源市场价
出有显著影响,而种子费投入无显著影响。人工 格;另外,还要积极做好人工投入,适当减少其他
投入产出比可知,种子费于水稻、玉米和小麦生
产,肥料费于马铃薯生产,水电费于玉米、马铃薯 参考文献
所示。由回归结果可知,四个模型拟合优度均较 不具显著性影响。种子费和人工费的弹性系数分
好,说明各解释变量对于相应的粮食作物产出变 别为 0.3833 和 0.0837,即每增加 1 单位种子费或
化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同时各模型也均通过了 人工费,将会使得马铃薯单位产出增加 0.3833 单
F 检验。
影响可知,在实际作业中,应合理分配机械投入 0.5257 元、0.0534 元和 0.0610 元。种子费投入对
量,调整机械设备及操作所需价格。
水稻产出影响最大,其次为机械费,再次为肥料
2. 玉米产出模型。种子费、肥料费、水电费和 费,这说明种子投入对水稻产出具有决定性影
机械费对玉米产出具有显著影响,而人工费不具 响,种子费投入越多单位产出越高,这也在一定
费、机械费及其他费用分别为 58.40 元/亩、100.80 于其他三类粮食作物;水稻经营所需要人工费最
元/亩、118.67 元/亩、74.80 元/亩、76.91 元/亩和 30.23 高;马铃薯需投入肥料费最低,其他均高于 100
元/亩,其单位产量为 321.35 公斤/亩,单位价格为 元/亩;小麦和玉米种植投入水电费最低,马铃薯
表1
主要粮食作物有效数据农户数量及分布一览表
[基金项目]本文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项目编号:CARS-35-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石自忠(1989-),男,苗族,湖南古丈人,硕士学历,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18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2013.4
费、肥料费、水电费和机械费的弹性系数分别为 要素的投入,并规范其市场价格。
0.0398、0.2510、0.1127 和-0.0446,肥料费对小麦
4. 水稻产出模型。种子费、肥料费和机械费
产出影响最大,其次为水电费,再次为机械费和 投入对水稻的产出变化具有显著性影响,人工费
人工费,其中机械费对产出具有负影响。由此可 和水电费不具有显著性影响。种子费、肥料费和
时,选择的变量为单位产出、种子费、人工费、肥 669.46 元/亩,每亩纯收益为 782.04 元,其收益率
料费、水电费和机械费,单位产出为单位产量和 为 116.82%。
单位价格之积,同时引入了虚拟变量,其具体含
(二)成本效益比较
义及说明如表 2 所示。
种植玉米和水稻的纯收益最高,其次为马铃
二、粮食作物投入产出分析
模型中,Y 为经营小麦、玉米、马铃薯或水稻 增加 1%的机械费投入反而会使玉米单位产出减
的单位产出,CS、CL、CF、CWE 和 CM 分别表示农户经 营粮食作物所花费的种子费、人工费、肥料费、水
少 0.0261%。种子费、肥料费和水电费对产出的影 响程度基本相同,机械费影响较小,人工费的系
电费和机械费,Di 为虚拟变量,其取值可参考表 2;β(i i=0,1,2,…,5)为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μ 表示随机误差项。
费、人工费、肥料费、水电费、机械费及其他费用分 其次为马铃薯,玉米次之,小麦最低。
别 为 47.34 元/亩 、142.85 元/亩 、139.28 元/亩 、
三、粮食作物要素弹性及资源配置问题
77.87 元/亩、101.96 元/亩和 37.33 元/亩,玉米的纯
(一)模型设置
收益为 791.58 元/亩,收益率为 144.81%。种植马
本文根据 2011 年牧草种植区域主要粮食作
铃薯需 要投入各项 成本费用总 计为 588.21 元/ 物的数据,建立四类作物的产出模型,以粮食作
亩,其中种子费 160.81 元/亩、人工费 185.34 元/ 物的单位产出为因变量,投入要素为自变量,自
亩、肥料费 96.77 元/亩、水电费 9.21 元/亩、机械费 变量包括种子费、人工费、肥料费、水电费和机械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四类粮 食作物中,纯收益和收益率从大到小排列为玉 米、水稻、马铃薯和小麦,即种植玉米最具优势, 种植小麦效益最低。(2)从弹性分析可知,影响小 麦产出的显著要素为人工费、肥料费、水电费和 机械费,其中机械费为负影响;种子费、肥料费、 水电费和机械费对玉米产出具有显著影响,机械 费亦为负影响;影响马铃薯产出的显著性要素为 种子费和人工费,种子费、肥料费和机械费投入
和 代入回归方程求得。边际产出表示每增加 1
单位要素投入可得到的产出量增加,经计算,四
类要素的边际产出和投入产出比见表 5 所示。
由要素边际产出可知,种植小麦肥料费的边
际产出最大,机械费边际产出为负;种植玉米种
子费和水电费的边际产出均比较大,机械费的此类投入不太经济。当然,这 只是从理论上进行计算,要综合两类方法,在此 仅供参考,具体实际情况还需要通过田间试验才 能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薯,小麦的纯收益最低;收益率最高的是玉米,其
对调研区域农户主要粮食作物的数据进行 次为水稻和马铃薯,小麦的收益率最低。经营马
成本收益分析,其具体结果如表 3 所示。
铃薯单位产量是最高的,小麦单产最低;水稻的
(一)粮食作物成本收益分析
单位价格最高,其次为小麦和玉米,马铃薯价格
种植小麦需要种子费、人工费、肥料费、水电 为 0.85 元/公斤。种植马铃薯需要种子费要远高
114.34 元/亩、其他费用 21.75 元/亩,每亩地可收 费等 5 个要素。模型选择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
获 1387.07 公斤,其市场价格为 0.85 元/公斤,总 数,并将其衍生为 5 个解释变量的生产函数,同
表2
模型涉及的变量选择及其含义和说明
表3
主要粮食作物成本收益一览表
单位:公斤/亩、元/公斤、元/亩、%
2.12 元/公斤,农户种植小麦的纯收益为 221.48 元/ 基本不需要投入水电费;水稻的机械投入最高,
亩,收益率为 48.17%。种植玉米单位产量为 692.17 其次为马铃薯和玉米,小麦机械投入最低。四类
公斤/亩,单价为 1.93 元/公斤,各项成本费用如种子 作物中,水稻种植单位面积需要投入成本最高,
数为 0.0041,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工投入 对玉米产出影响极小。由结果可知,应加大种子 费、肥料费和水电费的投入,减少机械费投入,做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好农机购置补贴。
用模型(1)拟合 2011 年小麦、玉米、马铃薯
3. 马铃薯产出模型。影响马铃薯产出的显著
和水稻的生产函数,得到其回归结果,具体如表 4 性要素为种子费和人工费,其他三类要素对产出
20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2013.4
新疆农垦经济
粮食问题
入越多,对提高水稻的单位产出具有显著作用。
(三)边际产出及投入产出比
本文用要素的边际产出及其投入产出比来
简单分析资源配置的问题。要素边际产出的计算
公式为
,其中表示第 i 种要素的边际
产量,βi 为要素的产出弹性,表示第 i 种要素的平 均投入量,为理论产出,可由要素
有显著性影响。该四类要素的弹性系数为别为 程度上体现了优质水稻种子的重要性;此外,水
0.0872、0.0874、0.0774 和-0.0261,这说明每增加 稻的机械化程度越高,产出也随之而上,肥料投
表4
主要粮食作物产出模型的回归结果
注:*、** 和 *** 分别表示在 10%、5%和 1%的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 t 值。
新疆农垦经济
粮食问题
格、单位产量、种子费、人工费、肥料费、水电费、 收益可达 1184.04 元/亩,纯收益为 595.82 元/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