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代表作品:《秦中吟》 《新乐府》等
作品特点: 直如白话,通俗易懂。
赋得古草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书法
唐代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欧阳询
颜真卿
欧阳询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 法家。
3、他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天可汗
武则天设北
唐朝庭都是护怎府样 加强对西域 管辖的?
唐太宗设安西 都护府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积极向上
(1)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 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2)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受西北 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极一时。
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与少数民族联姻(文成公主入藏)

开放的社会风气 开放、活力,昂扬进取、积极向上,兼容并包
多彩的文 学艺术
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 绘画:阎立本、吴道子
盛唐气象 (1)经济繁荣、国力强盛;(2)国家统一、制度先进; 出现原因 (3)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友好交往的政策
疑 是
飞 流
遥 看
日 照

银直瀑香庐
河下布炉山
落三挂生瀑
九千前紫布
天尺川烟
。,。,
杜甫 诗圣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 期,经历坎坷。他的诗风淳朴 厚重,很多诗反映了战争和政 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 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 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 有“诗史”之称。
石壕吏
无家别
白居易 唐朝中期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三吏”
“三别”
《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
《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
飘逸洒脱,充满想 象力和感染力,具 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诗风淳朴厚重, 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诗被誉为“诗史”
直面社会现实,平 易近人,通俗易懂
诗仙 诗圣 诗魔
书法 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
绘画 阎立本、吴道子 音乐、舞蹈 李龟年、公孙大娘
变式提问: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为什么能和睦相处?
新课讲解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特征 (1)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 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2.表现 (1)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 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2)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 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曲辕犁 耕作工具
筒车 灌溉工具
唐初至开元年间,兴修水利工程160多项 , 遍及全国 。这些工程多为中小型。小的 可灌田数十顷, 大的可灌田上万顷。
——《新唐书·地理志》
筒车的先进性体现 在什么地方?
设计巧妙,轻便灵活,回 转想省一力想,,能曲够辕适犁应相深比耕直和辕浅犁耕好 的在不哪同里需呢要?。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经济繁荣
农业
垦田面积扩大; 兴修水利 生产技术和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筒车)
手工业:纺织业、陶瓷器、其他行业
商业:繁华的都城长安
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唐太宗
盛 民族交往与
授官和封王各族首领
唐 民族融合
民族交往方式
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2.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1.积极开放: 社会充满活力, 人们多显示出 一种昂扬进取、 积极向上的精 神风貌
2.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 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探究点: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诗(1)唐朝时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2)代表人物
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 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 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
——选自乌廷玉编写《隋唐史话》
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概况和响
带去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
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
术等方面的书籍
和社会的发展
步辇图
(2)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唐和亲,赢取了金 城公主。他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和同
(为)一家
材料三 唐三彩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各国人民的赞 美,一时之间群起仿制。朝鲜出现了以日常器皿为主的“新 罗三彩”。日本出现的“奈良三彩”,深受皇室、贵族、僧 侣喜爱,也和我国一样用作殉葬品。波斯出现了蓝色调的 “波斯三彩”。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埃及、意大利 等国都曾有唐三彩出土。
——《略探唐三彩的人文价值》

与少数民族联姻(文成公主入藏)

开放的社会风气 开放、活力,昂扬进取、积极向上,兼容并包
多彩的文 学艺术
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 绘画:阎立本、吴道子
盛唐气象 (1)经济繁荣、国力强盛;(2)国家统一、制度先进; 出现原因 (3)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友好交往的政策
D.曲辕犁
【点拨】结合题干中信息“水轮”“筒”“注”分析,这是
灌溉工具筒车。
3.“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句唐诗是对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唐朝的繁荣时期展开,介绍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盛唐时期的气象。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鲜的,需要通过深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课学习之前,已经对唐朝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所耳闻。

但是,对于盛唐时期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盛唐气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了解盛唐时期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盛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盛唐时期的繁荣背后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音乐、视频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盛唐气象。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图表、音乐、视频等素材。

2.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准备课堂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盛唐时期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盛唐气象的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盛唐气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盛唐时期的具体情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盛世的气象。

内容包括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认识唐朝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唐朝的繁荣和发展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认识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2.难点: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媒体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

4.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题目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唐朝繁荣的原因和意义。

初中历史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历史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历史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掌握开元盛世,唐朝进入鼎盛时期;了解长安的繁华。

通过学习,掌握唐朝的转折是“安史之乱”造成的;了解唐朝的灭亡。

使学生初步了解唐朝鼎盛的出现和衰亡的整个历程。

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为什么说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你认为出现盛唐气象的原因有哪些?”等问题,初步学会运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分析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3.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唐朝经济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

从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及特有的观点;但是,刚刚迈入初中的他们,知识结构还很零散,分析、整理、概括的能力还不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设问的角度和深度,要注意引导其分析,帮助其整理,鼓励其概括,以期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虽然他们对历史学习有着一定的距离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上容易僵化学习内容。

如何搭建一个图文结合的平台,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挖掘和锻炼他们的观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他们与历史的距离,就成为了教学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了。

3重点难点重点:(1)武则天承上启下的统治;(2)唐玄宗前期开元年间唐朝的盛世景象。

难点:“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师:说起武则天,同学们并不陌生,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关于武则天的故事或者谈谈你对武则天的了解?生:(回答略)师:武则天,因为受电影、电视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影响,有些同学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正面作用产生了怀疑。

武则天是一个争议很多,众说纷纭的历史人物。

她专断、刚烈、爱才、狠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的第三课,名称为“盛唐气象”。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唐朝的时期,包括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本课程重点讲解唐朝的盛世气象,包括唐朝的统一、繁荣、开放以及对外交往等方面。

本课程将有助于学生了解唐朝的基本情况,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的长河,对于学生对于我国文化和历史的认知和体验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唐朝的盛世气象;(2) 了解唐朝统一之后的政治制度;(3) 了解唐朝繁荣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4) 了解唐朝的文化繁荣和对外交往。

2. 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和文字表述唐朝盛世的主要表现;(2) 能够发现和分析唐朝盛世的因素;(3) 能够带领小组探究唐朝盛世和对外交往的得失。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3) 培养学生热爱和珍惜家乡及国家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学习唐朝的基本情况及其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2) 理解唐朝盛世的原因和表现;(3) 探究唐朝对外交往的得失。

2.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唐朝盛世的原因和表现;(2) 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回味一下唐朝盛世的气象,“唐朝盛世”这个词语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同记忆。

究竟是什么让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代?唐朝盛世的表现有哪些?2. 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自由阅读本单元教材,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在唐朝的时期,中国处于什么样的政治局面?唐朝统一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 唐朝繁荣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是怎样的?(3) 唐朝的文化繁荣是如何体现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 唐朝对外交往的主要活动有哪些?对唐朝的影响是什么?3. 合作探究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让学生自由组队,每个小组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来探究唐朝盛世及对外交往的得失。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范文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范文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从五个版块组合盛唐时期艺术成就内容,分别以雕塑、绘画、书法、工艺、建筑来分类展现各个领域的代表杰作,再现盛唐时期的工艺、书法、绘画、建筑等取得的成绩,展现盛唐独到的艺术审美特色。

欣欣向荣的盛唐文化不仅承载于艺术品更是将盛唐气象——政治、经济、文化特色显示于其中,而通过作品的欣赏不仅要理解跨时代的审美特点还要理解作品蕴含的意义及其背后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所选艺术作品反映当时社会背景兼具艺术审美及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通过历史、唐诗的学习对于“唐朝”这个概念有了系统的概念化的构建,但这些基本停留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了解和一些诗歌文学等的赏析,对于其他艺术成就还是比较陌生的——学生的掌握通常以名词的概念组合知识,这些都是点的掌握;而且通过旅游、影视作品等才对于唐朝形象和一些唐朝文化风俗特色有了基本概念。

就笼统地来说,各科的学习是“唐朝”这个形象的骨架,而不是更深入地理解一些艺术美和其内在含义。

教学思路:唐朝是历史的一部分,与前后的发展分不开,以一种对比的眼光审美唐朝,尤其是盛唐艺术,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盛大的背景和成就。

所以本课以人文历史发展为主轴,穿插艺术发展。

如果单单把艺术从历史文化发展中分块出来讲是不全面的,学生应该了解历史发展缘由,艺术承载于历史的缘由,以及今后发展的区别,这样的美术课堂才是完整的,单独讲艺术品的成就是单薄的,所以这将是一堂人文历史化的美术欣赏评述课。

教学准备:PPT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将基本了解盛唐时期的各种文化艺术成就和当时的审美特点,培养民族自豪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盛唐气象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❷教学过程
2.(多媒体展示问题:唐朝经济发展的(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下图为拉
萨布达拉宫)学生应该很熟悉《爱我中
华》这首歌曲。

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
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
材料二:
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 西突厥
吐蕃
东突厥
南诏
回纥
靺鞨
2.提出问题: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教师指出: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
李白杜甫白居


2.(多媒体出示问题:李白的诗主要描
我们今天学习了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认识到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主要内容有: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唐与吐蕃的关系。

隋唐时期,我国取得了辉煌的科技
成就,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刻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板书设计
❹教学反思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起引导作用,在学生提问、回答过程中,适时、合理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