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与麻醉学实践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行 讲解 手术 过程 ;术 后 由带 教教 师 讲 解 或 复 习 手术 步 骤 、术 中注 意事 项 、术 后并 发症 及其 处理 原则 等相 关知 识 ,并让 学 生 自由发 问 ,开 展互 动 式 讨 论 。此 外 ,就 基 本临床操作技能对医学生进行带教 ,在观摩 学习的基 础 上提供 尽 可能 多 的操作 机会 。
— 961.
[6]JG Hood.Service-learning in denta l education:meeting needs and challenges[J].J Dent Educ,2009,73(4):454—463.
循 证 医 学 教 育 在 麻 醉 临 床 教学 中 的 应 用
的若干思 考 [J].中国 医学 教 育技 术 ,2008,22(6):516—
519.
[4]张家军 ,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 [J].中国教育学 刊 ,2004(1):48—50.
[5]叶劲松 ,侯东生.基于 索 与实践 [J].医学教 育探 索 ,2008,7(9):959
西北 医学教 育 2010年 2月 第 18卷 第 1期
NORTHWESTMEDICAL EDUCATION Feb.2010 Vo1.18 N。.1
临床 病例 的行 为 ,使 他 们 作 为 新 手逐 渐从 实 践 共 同体 的边 缘 向 中心 行进 ,实 现新手 向“专家 ”身份 的确 立 。
总 之 ,认 知学 徒 制 教 学模 式 下 ,由带 教教 员 指 导 , 学生 主动 与专 家建 立 实践共 同体 ,通 过有 意识 的模仿 , 对真 实 的病例 进行 分 析 、讨 论 ,从 而培 养 学 生 的 观察 、 思考 和探 索能 力 ,建 立有 效 的 临床 思 维 。这 一 模 式在 临床 医师 培训 中得 到 了广 泛 应 用 -6 J,神 经 外 科 临床 教 学 中也 可充 分运 用这 一模 式 ,提高 临床 带教效 果 。
麻醉临床教学中循证医学教育的应用

麻醉临床教学中循证医学教育的应用最近几年,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循证医学作为结合临床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新体系,被广泛用于医学的临床教学中。
循证医学教学能加快临床医学的发展速度,还可改变传统经验医学模式,建立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育模式。
临床医学中麻醉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将循证医学教育引入麻醉临床教学中,可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职业思想,促进教学有效性明显增强,为医学生全面投入临床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
1麻醉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优势与步骤11循证医学的优势麻醉科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育可促进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可全面联系学生临床实践活动以及理论知识,并在临床工作中有效的应用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诊断思维,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
1)统一麻醉操作方式。
通过应用循证医学教育后能以证据作为基础,对操作方式进行规范、统一。
2)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增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治疗预后明显改善。
3)按照循证医学的方式,能促进学生在极短的时间能查找到相关文献资料,更好的服务于临床科研工作。
4)促进带教老师知识水平明显提高。
5)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以及更新教学内容。
12教学步骤首先,由带教老师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循证实践;其次,学生按照老师的问题可以通过在线服务、循证杂志、与证据相关的数据库、循证教科书等查找到最佳的证据;再次,对查找的证据进行严格评价,因为科学研究质量有一定的区别,内容也存在差别,因此,要对检索文献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价;最后,将严格评价的证据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确保能为患者提供更为良好的服务。
2麻醉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教育的对策21加大临床带教医生的培训力度麻醉临床带教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将以往传统教育模式全面改变,同时具备查询阅读文献技能、丰富临床经验以及循证医学知识等,能够在书籍、相关杂志、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查找到有关的医疗信息。
循证医学理论在麻醉科住院医师培养带教中的应用

循 证 医学 ( vd ne b sdm dc e E M) E ie c— ae e ii , B 要求 n 在 临床 实践 中整合最 好 的研 究证 据 , 临床 专业 知识 , 患者 价值观 , 而形 成最 适合 的诊疗 措施 , 从 以获得最 佳 的临床结果 和生 活质量 f l 1 核 心思想 是 : 。其 医疗决
养中, 首先强 调麻醉 前查 房 的重要性 。首 先 , 与患 者 见面, 真实地体 会麻 醉 医生 的神 圣 与责任 。其 次 , 麻 醉前查 房认 真阅读病 历 ,熟悉 病史 ,了解 病情 是 收 集、 整合 麻醉选 择依 据 的最佳途 径 和最基 础性 工作 , 便 于我 们及早 发现 问题 , 修正诊 断 , 制定科 学 合理 的 麻醉 方案 。麻 醉工作 的重 点 , 是 简单 的基本 操作 . 不 而是科 学 的临床思维 ,提 高麻 醉管 理水平 才是 重 中
临床需 要 出发 , 维护 患者 的利益 出发 。 从 医患 沟通不
量所获 得信息正 确性 的循证 医学 的能力 ,感知 自我
能力和 心理状况 的能 力翻 医学 理念
21 高度 重视麻 醉前 查 房 , . 掌握 患者 的 第一 手 资料
之 重 。最 后 , 醉前查 房 是加 强 医患沟 通 , 少 医患 麻 减
医师 的数量 逐渐增 多 , 了能 使其 尽快 成长 , 为 尽早 成
才, 除按 医院规定 对住 院 医师 进行 规范 化培 养外 , 结 合 麻醉学科 的特 点 ,在 住 院医师 的培养 带 教 中强调
矛 盾 , 建和谐 医患关 系 的重要 途径 。 构 22 寻 求 “ . 最佳 ” 据 , 定 “ 据 可 循 ” “ 法 可 证 制 有 、有
最新临床路径及在麻醉科的应用讲学课件

• ⒉下肢/下腹部 • 脊麻SAB
•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 硬膜外EA
• 头痛SAB
•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SF
• •
背痛SAB ,EA ,SF 交感阻滞 BP↓ SAB EA
• 股神经+坐骨神经
• 短暂神经系统症状
• ㈡局麻药选择 • 作用时间 • 潜在毒性 • 加肾上腺素 • 代谢
• 酯类:血浆胆碱酯酶 • 酰胺类: 肝脏
• 如果过分强调流程,就会使人陷入机械教 条主义。
我国传统医学的一句箴言
• 学方之要,贵在变通,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 临床路径标准通过: • 计划(plan) • 执行(do) • 检查(check) • 总结(action)
循环过程不断修订和改进,使得临床路径标 准逐步完善,最终达到科学、合理和实用 目标
临床路径与诊疗规范的区别
临床规范是公认的声明,经过系统地 制订,其内容经过严格临床验证,用 以帮助医务工作者对病人管理进行决 策。临床规范角度更宏观,适用范围 更广。
临床路径则细化医疗过程,关注过程 中重点环节。注重对过程中无效行为 的控制,具有高度的时效性。
临床规范是制订临床路径基础,临床 路径是执行临床规范的具体化、时效 化。
• “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循证医学
• 提高医学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临床疗 • 减少治疗及用药的盲目性 • 影响了卫生决策 • 它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和经验
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 • 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
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位具体患者
临床路径 (Clinical pathway)
加风险
• ⑵术前停用时间:
基于循证医学课程的医学生证据评价能力的比较研究

-150-Basic Medical Education,Feb.2020,VoL22No.2基于循证医学课程的医学生证据评价能力的比较研究平卫伟,郑建中!,郭崇政,杨慧,石嫣(长治医学院预防医学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长治046000;!通讯作者)摘要:为了解提升医学生证据评价能力的途径,随机抽取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班采取强化证据评价的教学方法,对照班按照一般传统教学法进行讲授,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证据的认知程度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对评价工具的了解程度的比较显示实验班学生处于知道等级的学生多于对照班学生,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实验班学生正确使用评价工具的能力与对照班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班学生的能力高于对照班。
关键词: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450(2020)02-0150-04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20.02.23Comparatives study on ability of evidence evalration of meeical studeets based on evinence-basee meiCdnePING Weicei,ZHENG Jianzhong,GUO Chongzheng, YANG Hui,SHI Yan(DeeartTmnt tO Preventive Meeicine,Changzhi Medical College,Changzhi O46OOO,China)Abstract:To explore the ways of improving the evidence evaluation abilitu of medical students,2classes were chosen randomly in the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 in Changzhi Medical CoLeae.Evidencc int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experimental class,while tradiConai teathing was applied to the control class.There was no stahsticaCy significant dmerencc between the expericantai class and the control class on evidencc coonition.There were statisticaCy significant de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antal class and the control class on dearee of familiaritu and competencc of evidencc.Evidencc int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can promote the abilitu of evidencc evalu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Key words:evidence-based meidcine;evidencc evaluation;在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过程中,要经过提出临床问题、查阅文献、评价证据等步骤,证据只有经过严格的证据评价,才能应用于临床实践[1]%对循证医学的应用而言,应用证据的前提是评价证据,因此有必要掌握证据的评价工具%在进行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也认识到证据评价的重要性%基于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强化医学生证据评价能力的尝试,期望能够增强医学生循证医学实践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临床证据%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我校2019年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麻醉学、影像学、预防医学5个专业,共计约teaching reform850人,分为10个教室授课%为了保证学生前期基础课程的一致性,以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共分为4个教室授课,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2个教室的学生分为两组,其中1个班(实验班)采用强化证据评价的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另1个班(对照班)采用一般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期课程成绩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1-2实施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课堂讲解,要求学生课下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评价文献,学生是否阅读无具体监测手段,如学生自主要求亦不进行干预%实验班采用以下强化证据评价的循证医学教学方法%1-2.1学生分组实验班共有84人,每5人为一组,共分为16组,每组通过自荐或推选方式选出1基金项目:山西省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16077);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8041033-1)作者简介:平卫伟,女,1975-11生,硕士,副教授,E-mail:pingweieei0665@收稿日期:2019-12-02基础医学教育,2020年2月,第22卷第2期-151-名组长,有组织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高者优先,组中的每位同学分别在其中承担不同的任务。
麻醉的实训报告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麻醉学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我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麻醉实践技能,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麻醉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了解麻醉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临床应用,提高我们的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1. 麻醉基本理论实训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麻醉的基本理论,包括麻醉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多种麻醉方法,并掌握了麻醉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和注意事项。
2. 麻醉操作技能(1)麻醉器械的使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麻醉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麻醉机、监护仪、呼吸机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麻醉器械的基本操作技巧,为后续的临床麻醉奠定了基础。
(2)麻醉药物的配制与给药我们学习了麻醉药物的配制方法,包括药物的溶解、稀释、混合等。
同时,我们掌握了不同给药途径(如静脉注射、吸入、神经阻滞等)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麻醉监测技术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麻醉监测技术,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血气分析、心电图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监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为临床麻醉提供了数据支持。
3. 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麻醉并发症的种类、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了解了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提高了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4. 临床麻醉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参与了临床麻醉实践,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熟悉了临床麻醉的流程,提高了临床麻醉技能。
1. 提高了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通过实训,我对麻醉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如何正确使用麻醉药物和监测设备,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麻醉并发症。
2.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临床麻醉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麻醉医生、护士和手术医生之间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循证医学实践案例分析

辅助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率37.7%,淋巴细胞比率55.81%;生化常规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10U/L,碱性磷酸酶184U/L,总胆汁酸13.35mmol/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8U/L;天津市口腔医院拍摄颌面部CT示:左侧下颌骨可见一单房囊性阴影,边界清晰,前至33远中,后达升支前缘,病变舌侧膨隆较颊侧明显,舌侧骨质部分缺失,内部密度均匀,病变内未见明显骨间隔,34、35、36、37牙根位于病变内,牙根无明显吸收。肿物穿刺液菌培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既往史:无。
查体:BP:90/60mmHg,P:78次/分,R:19次/分,T:36.1摄氏度。颌面部外形基本对称,开口度3.7cm,开口型正常,口内左侧下颌骨颊侧可扪及一直径约2.0cm大小类圆形骨性膨隆,乒乓球样感不明显,无压痛,黏膜无异常,下颌骨舌侧未触及明显骨性膨隆。左侧下唇麻木,左侧下颌牙齿牙体牙周情况良好。颏下、颌下及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诊断:左侧下颌骨肿物成釉细胞瘤
治疗方式:初步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全麻下行"下颌骨肿物切除术"。
后续治疗:术中见肿物为色白、实性,病理回报成釉细胞纤维瘤,影像学提示病变范围大,需手术扩大切除,游离髂骨修复颌骨缺损。全麻下行"下颌骨肿物扩大切除术,下颌骨部分切除术,游离髂骨切取术,下颌骨重建术,颌骨单颌固定术,邻近皮瓣转移修复术,牙齿拔除术"。
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大纲

《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麻醉学专业使用)Ⅰ前言临床麻醉学是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将麻醉学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临床,消除手术所致疼痛与不适,临床监测,并调控病人生理机能,为各种手术和诊治技术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和术后顺利康复的科学。
它是麻醉学专业的临床医学课程之一。
它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麻醉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临床麻醉学见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通过见习,使学生增强对手术室的工作流程、无菌操作技术、各种麻醉仪器的使用、各种麻醉方法的准备、实施及术中管理等方面的初步了解,为日后实习和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奠定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麻醉学专业学生使用。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24学时(共6次,每次4学时)。
Ⅱ正文第一次无菌操作技术、麻醉仪器的用途及使用一教学目的熟悉手术室环境,了解手术室工作流程。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树立和强化无菌操作技术观念。
了解常用麻醉仪器设备的用途和使用。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手术室环境,了解手术室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
(二)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树立高度无菌观念。
(三)熟悉人工气道的用途和用法。
(四)熟悉麻醉机的基本构成、原理、参数设置。
(五)熟悉麻醉监测和测量仪的使用和参数设置。
(六)了解麻醉设备的准备和检查内容。
(七)了解麻醉仪器设备的维护、校验和消毒。
三教学内容(一)手术室环境,手术室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
(二)无菌操作技术。
(三)人工气道的用途和用法。
(四)麻醉机的基本构成、原理、参数设置。
(五)麻醉监测和测量仪的使用和参数设置。
(六)麻醉仪器设备的维护、校验和消毒。
(七)了解麻醉设备的准备和检查内容。
第二次麻醉前病情评估、麻醉前准备和用药麻醉中监测、输液一教学目的结合实际病例学习麻醉的麻醉前病情评估、麻醉前准备和用药,了解麻醉中监测、输液,巩固课堂知识,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要求(一)熟悉麻醉前病情评估的重要意义和麻醉前检诊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95—20 .18 0 0年 《 中国临床 药理学杂志》R CT、C T论文 C
2 结 果
2 1 概 况 《 国 临 床 药 理 学 杂 志 》 6 . 中 1 年来共发表研 究论文54 , 中临床研 0篇 其 究论文 16 (29 。 临 床研究 论 文 6 篇 3 .%) 在 中 , C 4篇 , 2 .% , C 5 , RT3 占 05 C T 9 篇 占 5 .% , 72 分布情 况见表 1 。 22 C . R T研究现 状 :在 3 4篇 R T论 文 C 中 ,2 篇 (24 8 8 .%)有 明确 的纳 入 和/ 或排 除 标 准 ;采 用 多 中 心 、大样 本 的 1 7篇 ( R T的 5 .%) 占 C 0O ;样本 例数 从 2 例 至 153例 不等 ,10例 以下 的 1 9 72 0 0 篇 ( 94 , 10 ~ 20 例 1 篇 2 .%) 1 3 O 3 (82 ) 0 3 .% ,20~50例 7篇 ( 06 ) 0 2 .% , 50例 以 上 4篇 ( 18 ) 0 1 I% ,均 未 说 明 所 取样本含量 的依据 ;随机 分配方法 ,除 篇采用计算 机随机抽样 法和一篇采 用 区组 随机 法 外 ,其 余 均 采 用 随 机 数 字 表 ;采 用 盲 法试 验 的 1 1篇 ( 24 , 3 .%) 均为双盲 ;3 O篇 (82 8 .%)比较 了组 间 可 比性 ;对 照措 施 中 5篇 (4 7 1 .%)采 用安慰剂对 照 ,1 篇 ( .%)采 用空 白 29 对照 。其余均 用药物对照 。对于疗效 判 断指标 ,4篇 ( 18 1 .%)采 用客观标 准 , 1 6篇 (7 1 4 .%)采 用 症 状 指 标 ,1 4篇 同时采用 客 观 标 准 和症 状 指 标 ;3 2篇 (4 1 9 .%) 报 道 了 不 良 反 应 ;3 篇 0 (82 ) 对 结 果 进 行 了 统 计 学 处 理 , 8 .% 多 采 用 T检 验 、 x 2检 验 、 卡 方 检 验 、 秩 和检验等 。
医 学 ( vd n e—B sd Me iie E M) E ie c ae dcn , B
循 证 医 学 一 词 源 自加 拿 大 M M s r c at e 大 学 ,其 定 义 为 “ 重 、准 确 、明 智 地 慎 应用所能 获得的最佳研 究证据来 确定单 个患 者 的 医 疗 决 策 ”1 l 。 E M 的 哲 学 , B
维普资讯
l4 5 WES HI A ME I AL J R r C N D C OU NAI 2 0 r 0 2, Vo . 7, N . 号]10 0 7 (0 2 2— 14 2 02— 19 20 )0 0 5 —0
一
靠 。常 用 的 随机 方 法 有 抛 硬 币 、掷 骰 子 、随机数字表 和计算机 随机抽样等 方
法 [l 2。
3 讨论
随机 、对照 、盲 法是临床科研 设计 的三 大原则 。随机 分配法是采 用随机 的 方法使 每个受试 对象均有 同等机会进人 试 验组或对 照组 ,从而避免研 究者 主观 意愿 的干扰 ,使研究结果 更加真实 、可
( )R 指 将受试者分 人 不同处理 组 时 3 cr 采 用随机分配 法 ( 如随机 数字表 、计算 机 随机抽样 、抛 硬币等 )的临床治疗试 验 。( )C T指将 受试 者分入不 同处 理 4 C 组 时采用半随 机分配法 ( 如根据入院顺 序 、住院号 、出生 日期等交 替分配到 治 疗组 或对照组 )或不能确定 分配法的 临 床治疗试验 。 1 23 分 析 方 法 : 所 有 R T论 文 进 行 .. 对 C 逐 篇分析 , 对其研究方 法进行评 价 : 本 样 的选择 、 样本量大小 、 随机 分配法 、 盲法 、 组 间 可 比性 、 照 措 施 、 效 判 断 指 标 、 对 疗 不 良反 应 、 计 学 处 理 等 。 统
循 证 医 学 与麻 醉 学 实 践
余海 ,何林 ,李洪林
(. 1 四川 大学 华西医院 ,四川成 都 6 04 ;2 10 1 .中江县 人民医院 ,l)l  ̄ J中江 t 6 80 110)
[ 中图分类号 ]R ;R 1 4 64
[ 文献标识码 ]D
提 供 了解 决 这 一 问题 的 方 法 。应 用 循 证 医学原理 能帮助我们评 价所获证 据的质 量 及 把 证 据 与 医疗 实 践 中患 者 的 利 益 结 合起来 ,提 出适合患者 的最佳 临床治疗 决策 、改善 患者预后 。为此 ,我们 通过 循证 医学 原理的讲述 ,证 明它 如何 应用 于 每 天 的 麻 醉 工 作 ,探 讨 它 应 用 的 局 限 ,展 望 未 来 在 麻 醉 学 领 域 的 发 展 需
随机对照 试验 (C )是 采用 随机 RT 分配 的方法将 合格的受试 对象分配入试 验组 和对 照组 ,接受 相 应的 试验 措 施 , 在一致 的条件或 环境里 ,同步进行研究 和观察试 验 的效 应 ,并用客 观效 应标准 对试 验结果进行 科学 的衡量 或评价 。因 而 ,R T具有组 间可 比性好 ,能 较好地 C 防止选 择性偏倚 的影响 ,纳 入标准和排 除标 准一致 ,诊 断明确 ,结果 真实可靠 等优 点 。若再采 用盲法 ,就 可进一步避 免各种 观察衡量性偏 倚 的干扰 。从科研 设计方 案论证强 度来看 ,R Y 于一级 C 属 论证方 案 ,R I C' 论文在 临床试验论 文 中 的占有率可从一 个方面反 映医学杂志 的 水平 。 本 文对 中国临床药理学 杂志进行手 检 ,共查 阅 1 6卷 6 8期 ,收检 出临床研 究论 文 16篇 。其 中 R T论 文 3 6 C 4篇 , 占 2 .% ,且 R T呈 逐 年 上 升 的 趋 势 , 05 C 特别 是 19 97~20 00年 占 总 R T数 的 C 7 .%。但 R T所 占比例仍较低 ,试 验 06 C 设计上还 有许多不 足之处 :①部 分样 本 数量太 小 ( 总例 数 少 于 10例 的有 1 0 O 篇 ,占 R T的 2 .%) C 94 ,难 以排 除偶 然 性因素 的影响 ;②部分论 文试验组 和对 照组样本 量相差太 大 ,分组后组 间例 数
要。 循证 医学 :
所 有 麻 醉 医 生从 事 麻 醉 学 和 医 学 工 作是根据 他们多年治疗 病人 的个 人经验 以及 他 们 从 医 学 院 获 得 的 医 学 知 识 和 从 医学杂 志上获得 的医学信息 。如何 向患 者提供最 佳治疗 决策是现今 每一个麻醉 医生 所 面 临 的 富 有 挑 战 性 的 问题 。循 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