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

美国内科学医师学院成立一个杂志俱乐部对30余家医学杂志发表的论著,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以摘要和专家述评的形式,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
九七年,中国循证医学及Cochrane中心成立。九九年该中心正式注册为世界第13个中心,也是亚洲唯一的中心
九三年,成立Cochrane协作网,广泛收集RCT的研究结果,在严格的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制作和传播系统评价
应用最佳成果与临床决策:
肯定的最佳证据:临床应用
无效或有害:停止/废弃临床应用
难定的证据:提供进一步研究
作为应用者
自己的病人是否与研究证据中纳入的病人有很大的差异以致研究结果不能使用。——主要是病人的社会人口学特性、病理生理特点。
01
研究中的干预措施可行性如何?——费用、药物、相应技术
02
作为应用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什么是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 medicine EBM)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制定每个病人最佳的诊治措施。
( David Sachett 2000年)
作为应用者
原始研究证据 医学索引在线 (Medline—Index Medicus Online) Embase数据库(Embase Database)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 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 The national Research Register; NRR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工作

摘要:循证医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方法,旨在通过综合临床医生的专业知识、患者的个体需求和现有的最佳研究证据,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医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治疗选择。
然而,如何从众多治疗方案中选出最适合患者的方案,成为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循证医学作为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客观的决策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二、循证医学的概念和原则1. 概念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方法。
它强调在临床决策中,综合临床医生的专业知识、患者的个体需求和现有的最佳研究证据,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2. 原则(1)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期望,确保治疗方案符合患者的价值观和目标。
(2)最佳证据:综合临床医生的专业知识、患者的个体需求和现有的最佳研究证据。
(3)临床实践: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临床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 诊断(1)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最佳诊断证据,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对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确保诊断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治疗(1)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和个体差异,结合最佳治疗证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确保治疗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预防(1)根据患者的风险因素和流行病学证据,制定预防措施。
(2)对预防措施进行评价,确保预防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挑战1. 重要性(1)提高临床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3)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提高医学水平。
2. 挑战(1)证据获取困难:临床医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检索和评价证据。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循证医学是一种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方法。
通过对已经公开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及利用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要,循证医学提供了一种更加科学、系统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其推广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循证医学对于精确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循证医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这有助于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机制,并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其次,循证医学能够有效地增强医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靠性。
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和规范,可以有效地避免研究中的偏见和误解,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这有助于将医学研究推向更为科学和可靠的方向,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第三,循证医学能够促进临床医生培训和职业发展。
临床医生需要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循证医学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培训方式,可以帮助医生提高专业技能和能力。
第四,循证医学对于公共卫生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循证医学的方法可以帮助政府和卫生部门更好地制定政策和规划,以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循证医学可以为公共卫生领域提供更精确和可靠的数据和建议,以便制定更有效的措施和政策。
最后,推广循证医学的研究对于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通过对循证医学的研究和推广,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医学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循证医学的研究和推广,为患者和公众提供更为优质和可靠的医疗服务。
总之,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它为医生提供了更精确和科学的诊疗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治疗疾病。
循证医学的应用也为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工作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和可靠的方法和工具。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循证医学的重视和推广,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循证医学是临床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决策方法,它强调在医疗决策中以最佳的现有科学研究证据为基础,结合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需求和意愿,从而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证据整合循证医学强调在医疗决策中以最佳的现有科学研究证据为基础。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预后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系统化的临床指南和诊疗规范。
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可以将各种证据进行整合和归纳,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临床决策依据。
2. 实践指南循证医学可以为医生制定实践指南,提供最佳的诊疗规范和标准。
通过循证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制定出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明确各种检查和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为医生提供更加具体和实用的操作指南。
3. 疗效评估循证医学可以对各种治疗手段的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
通过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可以评估各种治疗手段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疗效评估依据。
4. 预防措施循证医学可以为医生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通过对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管理和预防保健方案。
5. 病人参与循证医学强调在医疗决策中患者的参与和意愿。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和意愿,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和协商,使患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医疗决策中来。
6. 医疗质量循证医学可以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以最佳的现有科学研究证据为基础,结合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需求和意愿,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
同时,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可以对各种治疗手段的疗效进行比较和评估,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疗效评估依据。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课件

临床实践与指南脱节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无法完全遵循循证指南。
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需要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伦理和法律问题
循证医学实践中涉及的伦理、法律问题日益突出,如数据隐私、患者权益等。
医生应具备基于最佳证据进行临床决策的能力和意识。
强化证据意识
医生应保持对最新医学证据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课件
循证医学概述临床实践中的循证医学循证医学与临床决策循证医学的实践方法循证医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contents
目录
循证医学概述
01
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最佳证据的临床实践方法,强调利用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以证据为基础、注重实践、持续更新、跨学科合作。
特点
定义
通过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降低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确保医生在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时,能够依据最新、最可靠的证据。
促进临床决策的科学性
通过不断学习和应用最新证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0世纪90年代,受到系统评价方法的影响,循证医学开始兴起。
起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专家共识
患者经验
通过系统地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汇总和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
基于专家经验和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和协商达成的共识,可作为临床实践的参考。
患者经验也是临床实践中不可忽视的证据来源,包括患者报告结局和患者经验分享等。
A
B
C
D
诊断决策
根据证据制定或更新诊断标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临床证据的医学实践方法,旨在为临床决策提供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临床指南的制定与推广、医学教育的改革和患者治疗的个性化。
首先,循证医学在临床指南的制定与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临床指南是医学领域制定的一套以证据为基础的指引,用于指导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循证医学正是通过对大量的临床试验和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提供了临床指南制定的科学依据。
通过循证医学的应用,可以使临床指南更加科学、准确,并且能够及时更新。
这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决策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其次,循证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也是临床实践中的前景之一。
传统的医学教育主要以知识的灌输为主,但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增长和更新,单纯的知识灌输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的需求。
循证医学的应用使得医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
通过学习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证据,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这对于培养具备循证医学思维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
最后,循证医学在患者治疗的个性化方面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往的临床实践往往是根据平均效果制定治疗方案,而忽视了患者个体差异的存在。
循证医学的应用使得临床实践更加重视患者的个体特点和需求。
通过分析大量的研究数据,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不同患者群体的治疗效果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并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费用。
同时,循证医学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效益,为患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医疗建议。
综上所述,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它可以为临床指南的制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医疗质量的政策制定与实施
政策制定的依据
循证医学为医疗质量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政策符合实际情况和最佳 实践。
政策的实施与监督
制定实施细则和监督机制,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 评估。
05
循证医学的挑战与前景
挑战:如何获取高质量的证据
证据来源的多样性
高质量的证据需要来源于多种渠道,包括临 床试验、观察性研究、系统评价等,确保结 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培训与教育
通过培训和学术会议等形式,向医护人员普及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 ,提高其应用能力。
持续改进
根据实践反馈和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诊疗指南和建议,提 高临床实践水平。
04
循证医学在医疗质量管 理中的应用
医疗质量的监测与评估
医疗质量的监测
通过收集和分析医疗过程和结果的数 据,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 发现和纠正问题。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录
• 引言 • 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 • 循证医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循证医学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循证医学的挑战与前景
01
引言
循证医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循证医学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医生根据最新的、科学的研究 证据,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大量的患者数据和医学知识,为患者提
供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02
精准医疗
通过对大量患者数据和医学知识的分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
助医生更加精准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03
药物研发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制度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行业的标准,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疗科室、诊疗单元以及相关的医疗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通过订立、推广和实施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引导医院内医疗人员的临床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是指基于系统评价和分析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而订立的临床实践指南。
本制度所称的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是经过医院内的专家组织编制、审批和发布的医疗操作规程。
第五条医院将建立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的订立、更新和执行机制,以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第二章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的订立第六条医院将组建专家委员会,负责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的订立和更新工作。
第七条专家委员会必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基础知识,并保持对最新研究证据的关注。
第八条指南编制的过程必需严格依照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包含问题确实定、文献的检索、研究的评价和证据的分级等步骤。
第九条每个专家委员会应当由医院内相关临床科室的专家构成,确保指南的跨学科和多专业参加。
第十条订立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必需充分考虑国情和医院内部的实际情况,指南的订立过程应与医院的实际需求相契合。
第十一条订立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的过程中,应充分敬重医患双方的权益,加强沟通与合作,确保指南的适合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二条订立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的过程需进行公开和外部质疑,接受同行专家的评审和审查,并依据看法进行必需的修改。
第十三条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的最终版本必需经过医院内相关部门的审批,并得到医院领导的批准后方可发布和执行。
第三章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的执行第十四条医院将建立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的执行机制,确保指南的有效实施。
第十五条全部医疗人员在参加临床工作过程中必需严格遵守医院发布的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得的证据基础上。
循证医学(EBM)
认真地应用: 慎重地应用:
指全面地复习有关的
临床资料,用于每个
根据临床判断来决
定此项研究结果能
需要处理的病人。
否用于己的病人。
为 什 么 要 开 展
新的证据产生十分快; 我们需要新知识和证据解决临床问题; 问题是:
-我们不一定能获得它:如365天每天 阅读19篇文章,才能全面了解本领 域进展。
率高低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 结果评定标准的客观性:定义结果的测量或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要有足够的客观性; – 对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否进行校正,如疾病的不同 亚型,不同特征的患者人群。
评价诊断试验的指标
黄金标准
病例组 试验 阴性 (假阴性)c
a+c
灵敏度=a/a+c 特异度=d/b+d
非病例组
3. 治疗的利与弊
① 治疗作用;② 不良事件;③ 费用
实践EBM的步骤(四)
1. 从病人存在的情况提出临床要解决的问题; 2. 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 3. 评价资料的准确性和有用性;
4. 在临床上应用这些有用的结果。
临床研究中最佳最新资料
系统回顾(Systemic review) 或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 ;
临 床 上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疾病病因、诊断、治疗方案选 择、预后;
某种诊断或治疗措施的价值;
某种药物的临床应用
实践EBM的步骤(二)
1. 从病人存在的情况提出临床要解决
的问题; 2. 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 3. 评价资料的准确性和有用性; 4. 在临床上应用这些有用的结果。
检索和收集文献
一、不同临床问题需要不同的研究设计
临床问题 最佳的研究设计
疗效评价
治疗的不良反应 诊断或筛查试验 预后评价
RCT
RCT 与金标准进行盲法比较 队列研究
无法进行RCT或有伦理问 题的疗效评价
暴露不良环境的危害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二、不同临床问题的相似评价标准
研究结果科学性:是否真实可信?
研究结果的是什么?有多大?
1. 从病人存在的情况提出临床要解决的问题;
2. 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
3. 评价资料的准确性和有用性;
4. 在临床上应用这些有用的结果。
临床研究评价-临床流行病学
-设计、测量与评价方法(DME) • 减少或纠正偏倚及混杂,获得科学的 临床研究结果:
– 严格的临床科研设计方法; – 采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EBM
-我们如何选择它:是与非、利与弊、
有效与无效
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临床研究不同于基础研究:
– 伦理道德的因素; – 临床医师掌握医疗技术的差别; – 观察对象的随心所欲(如退出观察和更 换观察组等); – 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
临床研究的重要性
基础研究的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
– 临床研究是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
临床实践指南
系统综述-特点
– 针对具体临床问题; – 系统全面地收集临床研究文章;
– 用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筛选出符合质量 标准的文献;
– 用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得到定量结果; – 及时更新。
Meta-分析
各种研究设计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 -方法参考标准
QUOROM声明:RCT的Meta分析
诊断 阳性 (真阳性)a b(假阳性) a+b
d(真阴性) c+d
b+d a+b+c+d
阳性预测值=a/a+b 阴性预测值=d/c+d
准确度=a+d/a+b+c+d
患病率=a+c/a+b+c+d
似然比、验前概率、验后概率
治疗结果的评价
• 相对危险度的下降 (Relative risk reduction,RRR)
• 时序的:这些结果发生在何时。
Cum Survival
1. 0 .8
.6
.4
GROUP
.2 2 1 0.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
TIME
结果是否有助于处理我的病人
1. 结果能否用于自己的病人
-检查样本的代表性:研究人群与我的病人越接近,
应用结果的把握就越大
2. 是否考虑到临床上所有的重要结果
– 其他针对治疗指南的综合研究证据
– 专家意见
证据的强度等级
• 系统综述/Meta-分析
• 有明确结论的RCT
– 如:可信限范围不包含临床意义的临界值
• 未得到明确结论的RCT
– 如:点估计值提示有临床意义,但可信限范围包含了临界值
• 队列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
• 横断面研究 • 病例报告
实践EBM的步骤(三、四)
实践EBM的步骤(一)
1. 从病人存在的情况提出临床要解决的问题; 2. 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 3. 评价资料的准确性和有用性;
4. 在临床上应用这些有用的结果。
临 床 上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如何正确解释从病史、体检得到的资料? 如何确定疾病的原因? 如何选择、决定诊断试验? 如何估计病人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如何选择对病人有好处而无害处的治疗手 段,从效果和化费来看,是否值得应用?
研究结果能否应用于我的病人,解
决临床问题。
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诊断试验评价
– 是否同参照标准(金标准)进行独立的盲法比较; – 研究人群是否包括临床上应用该试验的各种病人; – 所评价的试验结果有没有影响参照标准检查的实施; – 诊断试验的方法描述是否详细,能否重复。
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治疗措施评价
有无对照;治疗分配是否随机?
– 随机化方法是否正确;两组基线是否一致(可比 性);
是否用双盲;
是否交待全部研究结果;
随访的完整性,有无干扰和污染;
– (ITT或PP分析);
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预后研究评价
– 患者是否在病程的相同起点开始随访; – 随访的完整性:从纳入研究到研究规定的终点,失访
• 制定检索策略,进行全面、系统的检索
– 检索方法、数据库
– 主题词
– 研究类型
收集证据的途径
• 期刊、电子光盘检索; • 参考文献目录;
• 与同事、专家、药厂联系获得未发表的文 献,如学术报告、会议论文、毕业论文等;
• 个人通信; • 电子数据库。
证据的类型
– 研究原著 – 系统评价报告 – 实践指南
• 强大抑酸治疗:
快速减轻症状、 愈合溃疡;
• PPI用于维持治
疗更有效。
系统综述/实践指南 科学性Fra bibliotek效性针对性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小结
1. 确定需要回答的临床问题; 2. 寻找可以回答上述问题的最佳证据; 3. 评价证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 在临床上实施这一有效结果,回答临
床问题。
临床实践指南
专家讨论:临床疾病及用药的指导原则; 针对每一疾病、病原菌或某一特定药物等;
按照证据来源等级,对每一种意见提出强烈推 荐、推荐、可采用、不用等; 证据来源于系统综述、研究原著(RCT试验)、 报告、专家意见等。
胃食管反流病 指南
• 典型症状的PPI 试验治疗;
RRR=(%对照组事件-%治疗组事件)/%对照组事件
• 绝对危险度的下降 (Absolute risk reduction ,ARR)
ARR=%对照组事件-%治疗组事件 • 需要治疗的病人数 (Number needed to treat ,NNT) NNT=1/ARR
预后问题的三要素
• 定性的: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发生; • 定量的:这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 Systematic reviews to evaluate diagnostic tests
•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1 Mar;95(1):6
循 证 医 学 证 据
ACP (American college physician) Journal club(1991-) – ACPJCOD根据内科问题从世界上 50本主 要临床杂志中按照科学标准评价总结的摘 要(光盘) EBM 杂志 (1995-) – 将 ACP与 Bri Med J 合办, 包括内、 外、妇、 儿、心理 Cochrane 图书馆光盘
– – CDS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DARE (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ivenes)
循证医学网站
循证医学网站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
王吉耀 陈世耀
复旦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中心
临床医师的挑战
总结临床实践经验
– 临床流行病(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
应用临床实践经验
–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
认真、慎重地将在临床研究中得到的最 新、最佳的证据用于处理各个个别的病 人。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建立在目前所能
– Lancet,1999,354(27):1896-1900
CONCENSUS声明: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
– JAMA 2000,283(15):2008
诊断试验评价
– Meta-analytic methods for diagnostic test accuracy
• J Clin Epidemiol. 1995 Jan;48(1):1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