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浙江高考作文评分

合集下载

2018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018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018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试卷分五类,切入分44 一类:53——601、结合材料,展示中国风貌、精神,国家与个体、过去与将来(2018为线)兼顾2、结构紧凑,有条理,有层次3、例证有代表性、新颖性4、内容有深度,有辩证性思考,5、文体特征鲜明二类:46——52 1、国家与个体结合的不突出,只谈过去的辉煌或只对将来的展望亦可2、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松散,个别段落有游离3、例证尚可、有代表性,4、内容有层次性感,有一定的思辨性5、文体特征鲜明,行文流畅三类:38——451、题意从材料出发,但是没有结合国家与个体,只谈一方面2、结构松散,有游离中心的部分3、事例与论点不吻合4、文体特征不鲜明,语言不够通顺四类:30——371、立意与材料的意义关系不大、宿构2、中心涣散,语言严重不通3、文体不清五类:0——291、立意与所给材料毫无关系2、内容混乱3、文体不清4、抄袭影响得高分的因素:1、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

字体大小不一,参差不齐,书写不规范,既不“顺眼”更不“养眼”。

2、思路不清,结构混乱。

信马由缰,东拉西扯,行文随意,枝蔓横生。

段与段之间没有衔接过渡,想到什么写什么,缺少层次性,结构松散。

3、扩写材料,堆砌材料。

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然后很勉强地和原材料对接一下就完事了,没有分析,没有议论。

4、线性思维,缺少思辨。

事例、论证方法单一,不能多元、多角度的论证。

5、标题雷同,缺少新意。

6、语言枯燥,没有文采。

流于说教,味同嚼蜡,从头至尾都是平铺直述。

或者有文采的,只是照搬平常背得滚瓜烂熟的排比句、比喻句。

2018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浙”就是你

2018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浙”就是你

你是苏子笔下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你是戴望舒诗中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于我,你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老者,时代与民族精神在浙里发扬。

初相识,你的柔美唤醒了我心中对人间天堂的感知。

你的笔墨点染在宣纸上,一笔泼出苏堤春晓,描罢烟雨楼台。

那时的我以为,浙就是你,一个娴静似娇花照水的江南女子。

渐渐长大,回望厚重的历史烟云,我方才知晓你的苦楚,更领略你的刚强。

曾记否,嘉靖四十年,倭寇对你进行侵扰剽掠;又记清末,坚船利炮击穿了你的通商口岸。

那时的你千疮百孔,垂命挣扎。

然而,我并未看到你畏缩屈服,取而代之的是撼动人心的刚强。

快看戚家军在浙东大败倭寇,扫平沿海;又望见数万浙江百姓,扛起大刀就与敌人拼死拼活,用坚强的脊梁撑起浙江的,民族的未来,不屈的浙江精神早已注入民族血脉。

那时我方知,“浙”就是你,一个永不屈服的真正的猛士。

如今,你不再任人欺凌,你已是高新技术交汇,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省。

你展现的不仅是强壮的肌肉与刚强的骨骼,更是你作为大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兼容并包,文化交融”的气度。

G20峰会是你自信的笑脸,友好的态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你向善向美的追求;万物互联,“刷脸”支付是你创新精神的体现,开放包容的胸怀。

当然,还有那滔天的浙江大潮彰显你高蹈的魄力,清芬的龙井孕育你文化的底蕴。

于是,在“浙”里,我们足不出户方能了解天下事,网购的商品能迅速送达家门,无数外国友人来此游山玩水,感受浙江文化的滋养……你散发着温润而不耀眼的光芒,一朝一夕、一点一滴的变化向世界证明着,浙江精神不光有戚继光的刚勇,浙江百姓的团结不屈,鲁迅热血的革命精神,还有老子的淡泊,孔子的仁爱,谢高华的实干与坚守,马云的创新与魄力;你既保留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秀气,又增添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大都市气息。

你用浙江精神照亮五湖四海,温暖世界友人。

原来,“浙”就是你,有内蕴也有活力,有传统也有创新。

而我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站在时代路口,将与你共同努力,争做时代弄潮儿,发扬熠熠生辉的浙江精神!。

2018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点评

2018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点评

高中作文2018-9内文第4页2018年07月30日15:54:05
满分作文点评
2018年浙江省高考
◎郭吉成
浙江省安吉县高级中学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继往开来浙江人
考场高考专递
高中作文2018-9内文第5页2018年07月30日
15:54:05
国震惊:这竟是看似文弱的浙江文人!明灭后起义兵反抗,失败后投身学术,又以泰斗之姿再度亮相,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为浙江后人树立强健人格的榜样。

浙江人才自有风度,自有浙江风骨。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是范仲淹评价浙江名士严子陵时所语。

诚哉斯言。

朱舜水抗清无果后远渡日本,将所学所知倾囊相授,以一己之力开启德川家康时代中日数百年友谊,正是其舍己为国的风度;黄宗羲忠义两全,为国不顾生死,正是其刚烈的风骨……风雨不倒的天一阁,藏书播惠九州,书写了浙江尚德求知的风度,宁波帮商海打拼,谱写了浙江人诚点评
这是一篇切合题意的考场作文。

文章站在浙江历史文化的高度来揭示“浙江精神”的本源,展现“浙江精神”的具体表现。

从余姚河姆渡文化到王阳明、黄宗羲、严子陵,再到今天的移动支付、互联网+,一段段历史,一个个名人,一项项创业,构成了考场高考专递。

2018年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点评——古魄今魂,浙江与我同行

2018年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点评——古魄今魂,浙江与我同行

优秀作文点评2018年浙江省高考◎郭吉成浙江省安吉县高级中学古魄今魂,浙江与我同行◎浙江一考生考场专递加缪曾说过:“人人身上都有一种感觉,或是一支回忆之篇,或是荒诞的设想。

不是想回到过去,就是想时光飞逝。

”站在这个玄妙的时间点,我贪婪地汲取历史的养料,又期盼地构想未来的蓝图。

我是浙江树上结的青涩的浙江果,而我反省自我,我将站在当下,与浙江同行。

我们,是浙江的魂。

携那古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思想的瞭望者,永远在曙光的方向。

因为古魄今魂,我更注重当下。

五四运动时,朱自清先生寄居温州,点评得分:59这是一篇切合题意的作文,文章从浙江文化落笔,阐述浙江精神的“根”与“叶”,这里的“根”是浙江精神的源,这里的“叶”是浙江精神的“发展”。

“根”与“叶”形象地解释了考场专递卡尔维诺曾言:我们都是历史中的人。

而在历史的潮流中,我们更应担负历史授予的使命,给予这个时代一个崭新的未来。

在这片东南沿海的大地上,浙江以它厚重的思想底蕴孕育我们,凭它开拓的精神激励我们,因此我认为浙江育我,我也力促浙江。

那么,这对于我们浙江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指引,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给予浙江新的动力呢?浙江,一个创新与科技的代名词,沿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开放的商业市场,而马云缔造的阿里巴巴集团,更是引领着中国这一代崭新的消费潮流。

马云当时对互联网敏锐的嗅觉与毅然决然的决定,不仅仅代表了那时浙江人的勇气,更是传递着独特的创新理念与开拓拼搏精神。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曾说:看到看不见的地方才叫眼光。

正因为独具特色的眼光,与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浙江才因它们而繁华,先进而耀眼。

G20开幕式的成功演出,更是代表着我们对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包容与追求。

但不仅仅是现代文明的卓越,我们浙江更有着传统文化的滋养,杭州西湖、鲁迅故居、朱自清故居这些因深厚文化底蕴衬托出的旅游胜地,更是我们对于文化对于过去的尊敬与追求,这些文化因我们而流传,但我们因文化而愈发饱满。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分等级汇编(共19篇)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分等级汇编(共19篇)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分等级汇编(共19篇)【真题回放】●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1.浙江大地,光而不耀(51分)浙江大地,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时代的大旗在祖辈间传递,黄宗羲与王夫之接过大旗,在明清之际喊出“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口号,鲁迅接过大旗,批判之回响如今仍振聋发聩。

如今,我们接过大旗。

浙江文化虽受江南山水浸润,却有一股奇崛在。

好像这温山软水硬要与高峰与洪流相较,好像花木兰忘却女儿身替父从军。

正因如此,我更觉这方水土养育的文化和人有倔强不失天真、顽强不失温柔的特性。

如今,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之地,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之时,浙江已有了引领者的风采,也担负了更沉重的责任。

浙江故事是生动的传奇史诗。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滥觞于此,文人学者生长于此。

与西北相比,浙江更像是不需多加照料就能生长健硕的仙人掌。

可事实上,仙人掌盘根错节的寻找水源与养分的根又有多少人看到?从前被视作蛮荒之地而默默积累养分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在意?浙江故事是看不见的奋斗史。

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点,我们展望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未来,更是浙江的未来。

如果我们这一辈不担负起来,又会是谁呢?都说人到中年,“偷闲学少年”有如秋冬行春令,何尝不在人生的春天尽情拥抱人生、奉献人生呢?浙江精神是“沂浴雩游,不足以喻其清”的境界,是“天者天然,真者真切”的天然之心。

既然养育了这方水土几千年,也将指引新时代的我们,采撷前辈之精华,开创新的历史篇章。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大步迈开向前走,去寻找观看自由的可能性。

2018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启示及作文赏析

2018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启示及作文赏析

2018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启示——四个“务必”6月中旬,本人有幸被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选拔全程参与了2018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

在10天的封闭改卷过程中除了感受到任务重、强度高、责任大之外,还对全省作文平均分只有38分(满分60分),是近几年的最低分这一情况,结合日常的考场作文教学(考场作文写作)实际进行了思考,觉得以下4个方面值得我们师生在今后加以关注:一、务必遵守作文写作的第一原则——尊重试题,不离题偏题二、务必重视文章的逻辑性——突破平均分及走向高分的关键三、务必加强练字——整洁的字体是高考阅卷中的事实增分点四、务必注意文章完整性——来不及写时考生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务必遵守作文写作的第一原则——尊重试题,不离题偏题作文阅卷组长陈建新教授强调,浙江高考作文历年来的阅卷第一原则是尊重试题。

这不仅因为试题是省教育厅指导下编制的,更重要的是,考生在考场上是面对这个题目写就的作文,我们阅卷评分,不尊重试题是不应该的。

所以对应的作文写作人第一原则也应该是“尊重试题,不离题偏题”,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需重视审题。

在本次阅卷过程中,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今年很多考生没能遵守作文写作的这一第一原则,出现了很多离题和偏题现象,这是导致今年作文得分非常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如何尊重试题,避免离题和偏题情况的发生,现结合今年高考评分标准和三个作文样卷中的三个不尊重试题的例子来谈谈。

评分标准的议定:此次作文题目中提供的两段文字中关键词清晰可见——“浙江精神、浙江故事、浙江传奇和浙江人物”,还有在作文要求中要写“体验和思考”。

所以,从尊重试题的角度,我们在评分标准的议定时重点关注了考生作文中是否写到了下面三点:是否紧紧围绕着“浙江精神”展开,很好地阐释“浙江精神”;文中使用的材料,是否是浙江故事、浙江传奇和浙江人物;作文有没有体现考生的体验和思考。

进而根据这三点,把考生作文相应地分成以下六档:第一档作文(55-60),上述三点都能写到的,并能做到如有些老师所说的“建立联系,讲究逻辑”,比如“浙江为何能产生浙江精神”“浙江为什么能做到与时俱进”“浙江精神铸就浙江传奇”“我们如何继承浙江精神”等表现出考生思考过程和成果的作文。

2018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启示及作文赏析

2018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启示及作文赏析

2018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启示——四个“务必”6月中旬,本人有幸被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选拔全程参与了2018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

在10天的封闭改卷过程中除了感受到任务重、强度高、责任大之外,还对全省作文平均分只有38分(满分60分),是近几年的最低分这一情况,结合日常的考场作文教学(考场作文写作)实际进行了思考,觉得以下4个方面值得我们师生在今后加以关注:一、务必遵守作文写作的第一原则——尊重试题,不离题偏题二、务必重视文章的逻辑性——突破平均分及走向高分的关键三、务必加强练字——整洁的字体是高考阅卷中的事实增分点四、务必注意文章完整性——来不及写时考生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务必遵守作文写作的第一原则——尊重试题,不离题偏题作文阅卷组长陈建新教授强调,浙江高考作文历年来的阅卷第一原则是尊重试题。

这不仅因为试题是省教育厅指导下编制的,更重要的是,考生在考场上是面对这个题目写就的作文,我们阅卷评分,不尊重试题是不应该的。

所以对应的作文写作人第一原则也应该是“尊重试题,不离题偏题”,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需重视审题。

在本次阅卷过程中,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今年很多考生没能遵守作文写作的这一第一原则,出现了很多离题和偏题现象,这是导致今年作文得分非常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如何尊重试题,避免离题和偏题情况的发生,现结合今年高考评分标准和三个作文样卷中的三个不尊重试题的例子来谈谈。

评分标准的议定:此次作文题目中提供的两段文字中关键词清晰可见——“浙江精神、浙江故事、浙江传奇和浙江人物”,还有在作文要求中要写“体验和思考”。

所以,从尊重试题的角度,我们在评分标准的议定时重点关注了考生作文中是否写到了下面三点:是否紧紧围绕着“浙江精神”展开,很好地阐释“浙江精神”;文中使用的材料,是否是浙江故事、浙江传奇和浙江人物;作文有没有体现考生的体验和思考。

进而根据这三点,把考生作文相应地分成以下六档:第一档作文(55-60),上述三点都能写到的,并能做到如有些老师所说的“建立联系,讲究逻辑”,比如“浙江为何能产生浙江精神”“浙江为什么能做到与时俱进”“浙江精神铸就浙江传奇”“我们如何继承浙江精神”等表现出考生思考过程和成果的作文。

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三卷作文改卷评分细则(内部)

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三卷作文改卷评分细则(内部)

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三卷作文改卷评分细则(内部)2018年高考语文新课标作文改卷评分细则(内部)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年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年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中国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目标重心口号:重效率,腾飞经济——富裕时评标题:经济建设与环保和谐发展——美丽标语:激励青年人,延续长征精神——传承围绕——非选择,也非综合;一可以全围绕,二可以2/3围绕,三可以1/3围绕。

二、立意:1、一类作文:48——60分2、二类作文:42——47分3、三类作文(基本符合题意):36—41分4、四类作文(偏离题意):35分以下(一)符合题意(42—60分)能围绕材料作文,思想健康,价值取向正确1、围绕三则材料内容及含意,评42—60分。

①涉及范围体现三则材料内在关联性,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评为一类卷48—60分。

②虽涉及三则材料,但文章内未能很好体现三则材料有机联系或基本不提及,内容还算充实,有结构,语句通顺,略有文采。

评为二类卷42—47分。

——改卷中遇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二类卷,不偏题,但就是仅拓展三则材料,无明显联系性的观点,只在开头提一下联系,或者只在结尾把三则材料简单归结为某个观点话题,中间部分自说自话,毫不相关;当然,相对来说,围绕三则来写容易拿分,这次的标杆卷53分以上的高分作文都是围绕三则材料联系写的。

2、仅围绕第2、3条中的两条或一条,评42—58分。

①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评为一类卷48—58分。

②内容还算充实,有结构,语句通顺,略有文采。

评为二类卷42—47分。

——有相当一部分的作文还是选择这两条中某一条写作的,写长征路的比环境的多一些,仅是两者结合的比较少,几乎没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18浙江高考作文试题回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二、2018浙江高考作文评分说明(浙江考试院内部资料)
2017年我们对阅卷评分标准,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尊重试题。

这不仅因为试题是省教育厅指导下编制的,更重要的是,考生在考场上是面对这个题目写就的作文,我们打分,不尊重试题是不应该的。

第二,联系考生实际。

我们确定打分标准,要从我省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个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作文题,也是一个高大上的作文题。

有人说这个题考的是考生的政治水平,但要真正能写好,需要考生掌握有关浙江的文化历史知识,以及有关当代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

但是,作文题毕竟属于语文,所以,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考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题论点已经预置,所以,我们一般在观点上只要看考生作文是否围绕“浙江精神”做文章即可。

从审题的角度,我们关注考生作文中是否写到了这三点:
一、是否紧紧围绕着“浙江精神”展开,很好地阐释“浙江精神”。

二、文中使用的材料,是否是浙江故事、浙江传奇和浙江人物。

三、作文有没有体现考生的体验和思考。

体验一词,词典的解释是:亲自处于某种环境而产生认识。

有人认为使用“体验”和“思考”两个词,前者是鼓励写文学类文章,后者是启发写论述类文章,这样的认识不准确。

体验一词有两个要点,一个是“亲自”,一个是“认识”。

没有前者,就不是个体的独特感受,没有后者,就只有感受而缺乏从感受中领悟到的思想提升。

当然,在思考的深度上,“思考”要比“体验”更高一档。

而从文体上讲,无论是文学类文章还是论述类文章,都需要体验和思考。

因此,我们从审题角度,给出今年作文题的审题标准:
第一档作文(55-60),上述三点都能写到的,并能做到如有些老师所说的“建立
联系,讲究逻辑”,比如“浙江为何能产生浙江精神”,“浙江为什么能做到与时俱进”,“浙江精神铸就浙江传奇”,“我们如何继承浙江精神”等表现出考生思考过程和成果的作文。

第二档作文(50-54),第一二点中主要写了一点,但较好体现了考生的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与结果。

第三档作文(42-49),第一二点中主要写了一点,有体验和思考,但不深
第四档作文(36-41),三点中只写到了一点,基本没有体验和思考。

第五档作文(21-35),偏题作文。

可细化为两种,
1、(30-35)使用了题目所给材料之外的常见材料与主题,如“勇敢“、“诚信”、“执着”、“勤劳”等等,但仍冠之以“浙江精神”加以阐述,能够看出是硬贴上去的。

或者如旅游导游介绍一样,不涉及浙江精神和浙江故事、传奇和人物。

2、(20-29)套作成分多。

但略提到题目中提供的浙江精神等片言只语,显是两张皮,十分生硬。

第六档作文(20分之下),离题作文。

完全属于套作、抄袭(背诵现成作文),或者是自言自语,完全脱离作文题提供的语境,不涉及题目所给的材料内当然,评价一篇作文不能仅仅依靠审题做衡量标准。

文体。

这次没有明确要求写某一种文体,给了考生一定的选择权,但是,和去年一样,有一个“明确文体”的要求,因此,我们仍然坚持去年的标准,一定要符合文体要求,也就是说,要求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要求。

简单地讲,就是说,一旦考生选择使用论述类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文体要符合论述类文章的要求。

同样,如果考生选择文学类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文体也必须符合这种文章类型的规定。

一旦阅卷老师判定该生所写作文不符合文体要求,总分不能超过49分。

也就是说,第一第二档的文体,按照等级评分标准,应符合文体要求。

思想深度。

思想深度仍然是我们对高考作文的要求之一,思想深度的前提就是会思考,能思考。

我们在前面审题标准的第一档里,已经说清楚了今年这个题目的思考要求,而思想深度是与思考过程密切相关的。

语言。

语言的要求也一样,总体上看,除了语言本身的通顺、流畅等区别之外,还要考虑理性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差异,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语体与文体的相吻合程度。

论述类作文在语言上要求简洁、清晰、鲜明,力求客观理性,文学类文章则需要使用感性语言,凸显想象力与可感性。

如果一篇作文的分数处于50分之上,这方面的要求就越严格。

反之,则可以适当放宽。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这个题目的特殊性,我们强调考生个体的体验和思考,
不提倡过于标语口号式的表述。

其次,浙江精神内涵丰富,允许作文重点抓住一个方面展开论述。

只要达到前面所述三个要点的要求,就是一篇好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