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的设计模板

合集下载

桥梁毕业设计(论文)【范本模板】

桥梁毕业设计(论文)【范本模板】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连续刚构桥概述连续刚构桥也可称为具有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

桥梁中的墩梁固结部分通常在需要布置大跨、高墩时才采用.从结构适应位移角度看,刚构体系利用高墩的柔度来适应结构由预加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等应起的纵向位移,即把高墩视为一种可摆动的支承体系.边跨桥墩因墩高较矮,相对刚度增大,当其不能起到摆动作用时,需在桥墩的顶部或底部设铰,以适应纵向位移。

对长大桥梁,连续刚构体桥往往是刚构主体与连续梁的组合。

刚构桥一般是指桥跨结构和墩台整体相连的桥梁。

其特点为:由于两者之间是刚性连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将在主梁端部产生负弯矩,因而将减少跨中正弯矩,跨中截面尺寸也相应的减小。

刚构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支柱将承受压力外,还承受弯矩。

支柱一般也由混凝土构件做成,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一般都产生水平推力.刚构桥一般都做成超静定的结构形式,故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墩台不均匀沉降和预应力等因素都会在结构中产生附加内力.在施工过程中,当结构体系发生转换时,徐变也会引起附加内力。

有时,这些附加内力可占整个内力相当大的比例.第二节连续刚构桥的特点一、连续刚构桥的主要特点连续刚构桥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墩梁固结有利于悬臂施工,且可以减少大型支座及其养护维修和更换;2、在受力方面,上部结构仍表现出连续梁的特点,但必须计入由于桥墩受力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应起的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因桥墩具有一定的柔度,与T型刚构桥相比,其根部所受的弯矩很小,而在墩梁结合处仍有刚架受力特点;3、在构造方面,主梁常采用变截面箱形梁,桥墩多采用矩形和箱形截面的柱式墩或双薄壁墩;在桥梁两端的伸缩装置应能适应结构纵向位移的需要,同时,桥台处需设置控制水平位移的的挡块,以保证结构的水平稳定性。

二、连续刚构桥的基本受力特点连续梁的基本受力特点可归纳为:1、随着墩高的增加,连续刚构的墩顶以及跨中弯矩趋近连续梁者;2、墩的轴向力和墩底弯矩随墩高的增加急剧减少;3、两墩之间的梁部所受到的轴向力随墩高的增加而急剧减少。

桥梁施工工程方案模板(三篇)

桥梁施工工程方案模板(三篇)

桥梁施工工程方案模板本合同段特大桥桩基采用冲击钻机成孔,导管法灌注砼成桩的施工方法。

大桥及中桥桩基采用挖孔成孔的施工方法。

一般墩台身施工方法桥台和10m以下墩身一次性浇注成型,10m以上墩身采用翻模法施工。

具体施工方案如下:①10m以下墩身施工A现场架立和绑扎墩身钢筋,钢筋的加工、制作均按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保证间距、位置正确及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B墩柱模板采用厂制钢模板,模板支立后检查模板的平面位置及竖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模板稳固,防止变位,模板要用缆风绳、斜支撑等进行固定。

墩柱模板安装见示意图。

C砼由拌和站供应,吊机配合吊斗(泵送)进行浇筑。

浇筑时,在墩台顶安设活动窜筒,以防止落差过大而造成砼离析。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按要求控制振捣时间及方法,确保砼振捣质量。

砼灌注见示意图。

D砼养护采用表面包裹塑料布的方式或覆盖土工织物洒水进行养生。

②10m以上墩身施工10m以上墩身采用翻模法施工。

A模型墩身采用特制定型钢模,翻模法施工。

模型表面光滑平整,接缝平顺、紧密,每节模板高4cm,并在横系梁位置预留缺口,以便预埋横系梁钢筋。

钢模面板采用5mm钢板,8#槽钢作骨架,80x8mm钢板作加劲肋,由专业厂家按设计要求制作。

分节段拼装连接成型。

模型采用内支撑及拉杆加固。

砼用采用泵送砼入模。

模型结构示意如图:B起吊设备配置25m以上高桥墩施工时,采用提升架起吊钢筋等料具,泵送砼入模;高度在25m以下墩柱施工时采用吊车起吊钢筋,泵送砼入模。

提升架结构见《墩身施工提升架示意图》。

Y型墩及双薄壁墩采用翻模施工,空心墩采用滑模施工。

施工方法同上。

墩身砼施工采泵送、提升架或吊车提升砼。

盖梁施工:盖梁模型以墩顶抱箍或预埋钢棒作为下部支撑体系,以简化操作程序,提高模型的利用率。

圆柱墩盖梁采用抱箍法施工,其余墩柱盖梁采用预埋钢棒法施工。

盖梁具体施工步骤如下:①托架施工:在抱箍或钢棒上铺45b工字钢形成盖梁下部支撑体系,再铺设方木。

桥梁支架模板计算【范本模板】

桥梁支架模板计算【范本模板】

(六)、承台施工方案及模板计算4、安装模板承台桥墩均采用大块钢模板施工,设拉杆。

面板采用δ=6mm厚钢板,[10 竖带间距0。

3m,[14 横带间距0。

5m,竖肋采用[10槽钢,间距30cm,横肋采用[14槽钢,间距100cm.横肋采用2[14a工字钢,拉杆间距150cm。

拉杆采用φ20圆钢承台尺寸:钢桁梁部分11.4×18。

4×3.5m。

模板采用分块吊装组拼就位的方法施工。

根据模板重量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立模、拆模。

根据承台的纵、横轴线及设计几何尺寸进行立摸。

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油,保证拆模顺利并且不破坏砼外观。

安装模板时力求支撑稳固,以保证模板在浇筑砼过程中不致变形和移位。

由于承台几何尺寸较大,模板上口用对拉杆内拉并配合支撑方木固定。

承台模板与承台尺寸刚好一致,可能边角处容易出现漏浆,故模板设计时在一个平行方向的模板拼装后比承台实际尺寸宽出10cm,便于模板支护与加固。

模板与模板的接头处,应采用海绵条或双面胶带堵塞,以防止漏浆。

模板表面应平整,内侧线型顺直,内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及支撑加固牢靠后,对平面位置进行检查,符合规范要求报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能浇筑砼。

5、浇注砼钢筋及模板安装好后,现场技术员进行自检,各个数据确认无误,然后报验监理,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砼浇注前,要把模板、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

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砼浇注采用商品砼.浇筑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高于2 m时要用流槽配合浇筑,以免砼产生离析.砼应水平分层浇筑,并应边浇筑边振捣,浇筑砼分层厚度为30 cm左右,前后两层的间距在1。

5m以上。

砼的振捣使用时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 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振捣密实后徐徐提出振捣棒;应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造成模板变形,预埋件移位等.密实的标志是砼面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

桥梁初设说明【范本模板】

桥梁初设说明【范本模板】

3。

1。

3。

4桥涵结构物设计原则针对本项目桥梁特点,特提出以下几点桥涵总体设计原则:1)大桥在服从路线走向的前提下,作为路线的控制点,路桥综合考虑。

中小桥、涵洞位置服从路线布设的要求。

桥涵跨径选择综合考虑满足功能要求,处理好泄洪排水.2)涉水桥梁不降低河道、沟渠功能,尽量不压缩河道断面、不破坏原有水系,与自然相和谐。

3)路线穿越良田、植被覆盖率高及水土易流失路段时,采用高架桥梁跨越,以保护环境,尽量少占基本农田等不可再生资源。

4)桥型结构选择结合路线平纵指标、地形、地质、施工条件,兼顾景观并与周围环境协调。

一般大、中桥桥型结构以中、小跨径为主,全线标准跨径种类不宜过多,以两到三种为宜,力求标准化、以方便施工、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

5)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重力式U台、桩柱式或肋板式等桥台形式,台后填土高度尽可能控制在5~12m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因桥头沉降引起跳车.6)高墩桥梁设计应控制变位,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并充分考虑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的难易程度等.7)涵洞布设尽量考虑暗涵,其孔径主要根据水文计算结果、填土高度、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确定。

8)涵洞主要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6、桥梁、涵洞6。

1设计原则6.1。

1桥梁设计原则桥型选择遵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原则,兼顾美观与周围景观协调。

桥孔布设结合桥位处的地形、地质、施工条件、施工工期及水文计算成果等因素进行;在选择孔径时还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材料供应及施工要求和使用效果等进行综合考虑.针对本项目的特点,确定了以下设计原则:1)中、小桥桥位服从路线总体布设的要求。

2) 桥型总体布置依据桥位处地形、地质、线形、水文和跨越沟谷的要求以及将来的规划发展,以合理的跨径和桥高组合与其适应,以安全、适用、经济、协调、美观为原则进行布设。

3)桥长及跨径布置以满足水文计算确定桥长,尽量不压缩河床或冲沟断面,以保证满足泄洪、快速排出山洪等的需要。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模板】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模板】

五、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内容完整性和编制水平1.1编制依据1。

1。

1 XXXXXXXXXXXXX项目招标文件.1。

1。

2 XXXXXXXXXXXX提供的补遗书、标前会以及对投标人书面提问的答疑。

1.1.3 XXXXXXXXXXX组织的现场踏勘及考查情况介绍。

1。

1。

4交通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基价表、以及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及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1.1。

5现行公路系统的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及国家和地方的法规等。

1。

2编制原则1.2.1遵循招标文件标准条款的原则.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统一标准、规范进行编制。

1.2.2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现行的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优化施工方案,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1.2.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实事求是地确立合理的工期,周密的劳动组织,优化的施工方案,通过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精良的施工队伍、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按期、优质、安全、高速高效地完成本合同赋予的全部工作内容。

1。

2。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用工程项目管理法组织本工程的施工,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充分合作,实现人力、机械、物资、方法的最佳组合。

1。

2.5尽可能的减少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控制环境污染,压缩临时设施规模,搞好文明施工.1。

3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3。

1施工总体目标施工质量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工程质量达到内实外美,竣工验收质量合格。

施工工期目标:根据业主要求及实际施工条件,计划工期90日历天。

具体安排如下:安全管理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检查,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杜绝因工亡人事故及重伤事故。

现场管理目标:现场整洁、有序,地方关系良好。

创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

高中作品桥梁教案设计模板

高中作品桥梁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分类及特点,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事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桥梁的基本结构、分类及特点,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桥梁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桥梁结构模型、桥梁设计软件等。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桥梁的相关知识,收集桥梁图片和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世界著名桥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桥梁的特点和结构。

2. 提问:同学们对桥梁有哪些了解?桥梁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解1. 介绍桥梁的基本结构:梁、拱、悬索等。

2. 讲解桥梁的分类:梁桥、拱桥、悬索桥等。

3. 分析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受力分析、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

(三)小组合作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种桥梁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2. 各小组收集桥梁图片、资料,分析其结构特点、设计原理等。

3. 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设计心得。

(四)实践操作1.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桥梁设计软件进行桥梁设计。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设计一座符合要求的桥梁。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心得,评价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篇关于桥梁的科普文章,了解桥梁的历史和发展。

2. 观察身边的桥梁,分析其结构特点,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习效果。

本教案以桥梁为载体,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桥梁施工方案模板

桥梁施工方案模板

桥梁施工方案模板篇一:桥梁施工方案范本桥梁施工方案范本3. 桥涵工程3.1 明挖扩大基础3.1.1 施工方式对刚性扩大基础的施工,一般均采用明挖,按照开挖深度、边坡土质、渗水情况及施工厂地、开挖方式、施工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

A.放坡开挖1.测量放线:用经纬仪测出墩、台基础纵、横中心线,放出上口开挖边线开挖的大小应知足基础施工的要求,渗水的土质,基底平面尺寸可适当加宽50cm-100cm,便于设置排水沟和安装模扳,其它情况可放小加宽尺寸,不设基础模板时,按设计平面尺寸开挖。

2.开挖作业方式以机械作业为主,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运输作业辅以人工清槽。

单斗挖掘机(反铲)斗容量按照上方量和运输车辆的配置可选择0.4~0.1立方米,控制深度4一6m。

挖基土应外运或远离基坑边缘卸土,以避免塌方和影响施工。

3.基坑开挖前,依据设计图提供的勘探资料,先估算渗水量,选择施工方法和排水设备,采用集水坑排水方式施工时按集水坑底应比基坑底面标高低50一100cm,以降低地下水位维持基底无水,抽水设备可采用电动或内燃的离心式水泵或潜水泵,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井点法适用于基坑土质容易流砂的砂土层,不能用直接排水法的情况下。

降低地下水位效果较好。

图3-1为井点法施工示用意。

在距基坑壁的土层内通过计算设置若干针形管,通过水泵从中抽水引发地下水位的下降,由于各集水井的作用使基坑范围地下水位下降,在施工进程中不断抽水,使基坑维持干燥无水。

4.基坑开挖应持续施工,避免晾糟,一次开挖距基坑底面以上要预留20一30cm,待验槽前人工一次清除至标高,以保证基坑顶面坚实。

5.坑壁的支撑坑壁的支撑方式可选以下几种:(1)档扳支撑:适用于基坑断面尺寸较小,可以边挖边支撑的情况,档板可竖或横立,板厚5一一6cm,加方木带,板的支撑用钢、木都可。

(2)喷射砼护壁是一种常常利用的边坡支护方式,在人工修整过的边坡上采用砼喷射机喷射砼,厚度一般为5-10cm(或特殊设计),砼标号C20,石子粒径0.5-1.5cm,喷射法随着基坑向下开挖一,即开始喷射砼护壁,以后挖一节喷一节直到基底。

桥梁课程设计模板(5片梁)

桥梁课程设计模板(5片梁)

有的地方有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务必与书上例题对照着看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设计)一、设计资料1. 桥面净宽:净—5.120.7⨯+ 荷载: 公路—Ⅱ级 人群—3.0KN/m人行道每侧重3.6KN/m 栏杆每侧1.52KN/m 2. 跨径及梁长:标准跨径m L b 30=计算跨径16.29=L主梁全长 96.29'=L3. 材料钢筋:反直径大于或等于12毫米者用Ⅱ级钢筋,直径小于12毫米者一律用 Ⅰ级钢筋。

混凝土:主梁:50#人行道及栏杆:25# 桥面铺装:25#4. 技术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GTGD62—2004)二、桥梁尺寸拟定1. 主梁高度:h=1.00m梁间距:采用5片主梁,间距1.6m 。

2. 横隔梁:采用五片横隔梁,间距为7.25m3. 梁肋:厚度为18cm4. 桥面铺装: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25#砼,路缘石边处厚4.0cm ;上层为沥青砼, 厚4.0cm 。

桥面采用1.5%横坡。

5.桥梁横断面及具体尺寸:(见作图)主梁纵剖面三、桥梁计算一、主梁的计算1、主梁的抗弯惯性矩I x求主梁界面的重心位置a x (图1-1)图1-1(尺寸单位:cm )平均板厚:H=1/2(10+14)=12(cm )a x =1810012)18160(21001810021212)18160(⨯+⨯-⨯⨯+⨯⨯-=28.6I x =2323)6.282100(1001810018121)2126.28(1214212142121-⨯⨯+⨯⨯+-⨯⨯+⨯⨯=3215111.04(cm 4)=3.2151210-⨯(cm 4)2.计算结构自重集度(表1-1)主:括号()内值为中主梁内力4.汽车、人群荷载内力计算(1)支点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杠杆原理法)按《桥规》4.3.1条和4.3.5条规定:汽车荷载距人行道边缘不小于0.5m,人群荷载取3K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1、桥面净宽:净-7(车行道)+2×1.0(人行道)+2×0.25(栏杆)。

2、主梁跨径和全长标准跨径:Lb=25m(墩中心距离)。

计算跨径:L=24.50m(支座中心距离)。

预制长度:L’=24.95m(主梁预制长度)。

3、设计荷载公路-II级,人群3.5kN/m2。

5、结构尺寸横隔梁5根,肋宽15cm。

桥梁纵向布置图(单位:cm)桥梁横断面图(单位:cm)T 型梁尺寸图(单位:cm )6、计算方法 极限状态法7、设计依据(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 《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

二、行车道板的计算 (一)计算模式行车道板按照两端固定中间铰接的板来计算 (二)荷载及其效应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个g沥青面层:m kN g /46.0230.102.01=⨯⨯= C30面层:m kN g /16.2240.109.02=⨯⨯= 主梁构件:kN g 3250.1214.01.03=⨯⋅+=/m 每延米跨宽板恒载合计:m kN g g g g /62.5316.246.0321=++=++=m kN l /81.0218.08.10=-=2.永久荷载产生的效应弯矩:kNm gl M sg 84.181.062.52121220-=⨯⨯-=-=剪力:kN gl Q sg 55.481.062.50=⨯==3.可变荷载产生的效应以重车后轮作用于绞缝轴线上为最不利布置,此时两边的悬臂板各承受一半的车轮荷载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4.3.1条后轮着地宽度2b 及长度2a 为:m a 2.02= m b 6.02= P=140kN μ=0.3顺行车方向轮压分布宽度:m H a a 42.011.022.0221=⨯+=+= 垂直行车方向轮压分布宽度:m H b b 82.011.026.0221=⨯+=+= 荷载作用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m l a a 44.382.024.142.024.101=⨯++=++=单轮时:4.104.281.0242.02'01=>=⨯+=+=d m l a a 重叠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4.3.2条,局部加载冲击系数:3.11=+μ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m kN b l a P M sp /00.16)482.081.0(44.321403.1)4(4)1(10-=-⨯⨯⨯-=-+-=μ 单个车轮时:m kN b l a P M sp /49.13)482.081.0(04.241403.1)4('4)1('10-=-⨯⨯⨯-=-+-=μ 取最大值:m kN M sp /00.16-=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kN a P Q sp 45.2644.341403.12)1(=⨯⨯=+=μ 4.基本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4.1.6条 恒+汽:m kN M M sp sg /608.24)00.16(4.1)84.1(2.14.12.1-=-⨯+-⨯=+ kN Q Q sp sg 49.4245.264.155.42.14.12.1=⨯+⨯=+ 短期组合m kN M M M sp sg sd /46.103.1167.084.117.00.1-=⨯--=++=μkN Q Q Q sp sg sd 79.183.145.267.055.417.00.1=⨯+=++=μ长期组合m kN M M M sp sg cd /76.63.1164.084.114.00.1-=⨯--=++=μkN Q Q Q sp sg cd 69.123.145.264.055.414.00.1=⨯+=++=μ故行车道板的设计作用效应为:m kN M sj /608.24-=kN Q sj 49.42=(三)截面设计、配筋与强度验算行车道板正截面计算图示 (单位:mm)1.界面设计与配筋公路等级为二级,查表m KN M d /608.24=混凝土等级为30C 0.10=r ξb=0.56MPa f MPa f Mpa f td sd cd 39.12808.13===假设mm a s 40= 则mm h 100401400=-=根据《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5.2.2条:00()2d cd xM f bx h γ≤-⎪⎭⎫ ⎝⎛-⨯⨯⨯≤21.0108.13608.243x xx=mm h mm d f M r h h b cd d 5610056.02010008.1310608.240.121001002062020=⨯=<=⨯⨯⨯⨯--=⋅--ξ根据《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5.2.2条:sd s cd f A f bx =271.9852802010008.13mm f bx f A sd cd s =⨯⨯==所以选812φ 21028mm A s =需要的间距为:mm mm b 10009261107127230min <=⨯+⨯+⨯=校核:钢筋按一排布置,mm a s 3621230=+=满足保护层要求 实际有效高度:mm h 104361400=-=%2.0%101.00>===bh A s ρ %22.%45min o f fsdtd ==ρ 即钢筋间距为11cm 的12φ钢筋 符合要求。

三、主梁的计算(一)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1.跨中弯矩横向分布系数(根据偏心受压法计算,考虑主梁抗扭刚度修正) (1)主梁的抗弯惯矩I 及抗扭惯矩T I 平均板厚:cm h 12)1014(210\=+⨯=主梁截面的重心距顶缘距离x a :cm a x 41.381813012)18178(21301813021212)18178(=⨯+⨯-⨯⨯+⨯⨯-=424232310989769.66989769)41.382130(1301813018121)21241.38(1216012160121m cm I -⨯==-⨯⨯+⨯⨯+-⨯⨯+⨯⨯=T 形截面抗扭惯矩近似等于各个矩形截面抗扭惯矩之和: 顶板:067.078.1/12.0/11==b t ,查表得333.01=c 腹板:153.0)12.03.1/(18.0/22=-=b t ,查表得301.02=c43331045.318.0)12.03.1(301.012.078.1333.0m I T -⨯=⨯-⨯+⨯⨯= (2)抗扭修正系数β根据《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3.1.6条,E G 4.0=m a a 6.351== m a a 8.142==m a 03=4.32)8.16.3(222512=+⨯=∑=i ia883.010087070.94.32121090.355.244.011121123222=⨯⨯⨯⨯⨯⨯⨯+=+=--∑∑i i TiI a E I Gl β (3)各主梁横向分布系数1号主梁的横向影响线553.04.326.36.3883.05111=⨯⨯+=η377.04.328.16.3883.05112=⨯⨯+=η2.04.3206.3883.05113=⨯⨯+=η023.04.328.16.3883.05114=⨯⨯-=η153.04.326.36.3883.05115-=⨯⨯-=η具体见下图-0.1530.0230.20.3770.5535号4号3号2号1号1号主梁横向影响线同理可求得2号主梁和3号主梁的影响线,由于结构对称,4号主梁的影响线与2号主梁影响线对称,5号主梁的影响线与1号主梁影响线对称.1号2号3号4号5号0.3770.2880.20.1120.0232号主梁横向影响线5号4号3号2号1号0.20.20.20.20.23号主梁横向影响线对1、2、3号主梁进行最不利加载以求得横向分布系数,加载的位置见下图0.0150.1910.3180.4941号2号3号4号5号0.3770.20.023-0.1530.553人群人行道板及栏杆人行道板及栏杆人群0.592-0.190.641-0.2391号主梁最不利加载0.1050.1940.2580.3470.0230.1120.20.2880.3775号4号3号2号1号人行道板及栏杆人群人群人行道板及栏杆0.3970.4220.001-0.022号主梁最不利加载3号两的横向影响线为直线,可直接计算 对于公路II 级1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11(0.4940.3160.1910.015)0.5082q η=⨯+++=2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21(0.3470.2580.1940.105)0.4522q η=⨯+++=3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310.240.42q η=⨯⨯=对于人群1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10.592r η= 2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20.397r η= 3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320.20.4r η=⨯= 对于人行道板和栏杆1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10.6410.2390.402b η=-= 2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20.4220.020.402b η=-= 3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30.20.20.4b η=+= 2.梁端剪力横向分布系数(根据杠杆法计算)0.6671号2号3号4号5号1.00人群人群1.2221号主梁加载1号2号3号4号5号人群 人群1.00-0.2222号主梁加载1号2号3号4号5号人群人群1.000.2783号主梁加载对于公路II 级1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11'0.6670.3342q η=⨯=2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21' 1.000.52q η=⨯=3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31'(1.00.278)0.6392q η=⨯+=对于人群1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1' 1.222r η= 2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2'0.222r η=- 3号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3'0r η= (二)作用效应计算 1.永久作用效应 (1)永久荷载假定桥面构造各部分重力平均分配给主梁承担 主梁:[(1.80.2)0.11 1.40.2]2511.4/kN m -⨯+⨯⨯= 横隔板:中梁:0.5(1.06 1.12)0.820.1525524.5 1.33/kN m ⨯+⨯⨯⨯⨯⨯÷= 边梁:0.5(1.06 1.12)0.80.1525524.50.67/kN m ⨯+⨯⨯⨯⨯÷=桥面铺装:0.1 1.824 4.32/kN m ⨯⨯=人行道板及栏杆按照 5.5kN/m 来计算,根据横向分布系数分摊至各主梁的荷载为:1号主梁:0.402 5.5 2.21/kN m ⨯= 2号主梁:0.402 5.5 2.21/kN m ⨯= 3号主梁:0.4 5.5 2.2/kN m ⨯= 各梁的永久荷载为:1号主梁:11.40.67 4.32 2.2118.6/kN m +++= 2号主梁:11.4 1.33 4.32 2.2119.26/kN m +++= 3号主梁:11.4 1.33 4.32 2.219.25/kN m +++= (2)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1号主梁跨中弯矩:21/2118.624.51395.68M kNm =⨯⨯=支点剪力:0118.624.5227.92Q kN =⨯⨯=2号主梁跨中弯矩:21/2119.2624.51445.18M kNm =⨯⨯=支点剪力:0119.2624.5235.92Q kN =⨯⨯=3号主梁跨中弯矩:21/2119.2524.51444.48M kNm =⨯⨯=支点剪力:0119.2524.5235.82Q kN =⨯⨯=2.可变作用效应 (1)汽车荷载冲击系数 取冲击系数0.3μ=(2)可变作用产生的弯矩 a .公路II 级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4.3.1条规定,公路II 级车道荷载按照公路I 级车道荷载的0.75倍采用,即均布荷载7.875/k q kN m =,195k P kN = 各主梁的跨中弯矩:1号主梁:21/2110.508(10.3)(7.87524.519524.5)1179.084M kNm =⨯+⨯⨯⨯+⨯⨯=2号主梁:21/2110.452(10.3)(7.87524.519524.5)1049.084M kNm =⨯+⨯⨯⨯+⨯⨯=3号主梁:21/2110.4(10.3)(7.87524.519524.5)928.384M kNm =⨯+⨯⨯⨯+⨯⨯=b .人群荷载人群荷载: 3.5 1.0 3.5/r p kN m =⨯= 各主梁的跨中弯矩:1号主梁:21/210.592 3.524.5155.58M kNm =⨯⨯⨯=2号主梁:21/210.397 3.524.5104.38M kNm =⨯⨯⨯=3号主梁:21/210.4 3.524.5105.08M kNm =⨯⨯⨯=c .弯矩基本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4.1.6条规定,永久作用设计值效应与可变作用设计值效应的分项系数为:永久荷载作用分项系数:1 1.2G γ= 汽车荷载作用分项系数:1 1.4Q γ= 人群荷载作用分项系数:2 1.4Q γ= 结构重要性系数:0 1.0γ= 组合系数:0.8c ψ= 各主梁的弯矩基本组合:1号主梁:1/2 1.0(1.21395.6 1.41179.00.8 1.4155.5)3499.5M kNm =⨯⨯+⨯+⨯⨯= 2号主梁:1/2 1.0(1.21445.1 1.41049.00.8 1.4104.3)3319.5M kNm =⨯⨯+⨯+⨯⨯= 3号主梁:1/2 1.0(1.21444.4 1.4928.30.8 1.4105)3150.5M kNm =⨯⨯+⨯+⨯⨯= (3) 可变作用产生的跨中剪力按照跨中的横向分布系数来计算跨中的剪力,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没有变化,计算剪力时,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4.3.1条规定,集中荷载标注值k P 需乘以1.2的系数,即195 1.2234k P kN =⨯= a .公路II 级各主梁的跨中剪力:1号主梁:1/2112340.508(10.3)(7.87524.5)93.2242Q kN =⨯+⨯⨯⨯⨯+= 2号主梁:1/2112340.452(10.3)(7.87524.5)82.9242Q kN =⨯+⨯⨯⨯⨯+= 3号主梁:1/2112340.4(10.3)(7.87524.5)73.4242Q kN =⨯+⨯⨯⨯⨯+= b .人群荷载各主梁的跨中剪力:1号主梁:1/2110.592 3.524.5 5.724Q kN =⨯⨯⨯⨯=2号主梁:1/2110.397 3.524.5 3.824Q kN =⨯⨯⨯⨯=3号主梁:1/2110.4 3.524.5 3.824Q kN =⨯⨯⨯⨯=c .跨中剪力基本组合各主梁的跨中剪力基本组合:1号主梁:1/2 1.0(1.493.20.8 1.4 5.7)136.9Q kN =⨯⨯+⨯⨯= 2号主梁:1/2 1.0(1.482.90.8 1.4 3.8)120.3Q kN =⨯⨯+⨯⨯= 3号主梁:1/2 1.0(1.473.40.8 1.4 3.8)107.0Q kN =⨯⨯+⨯⨯=(4) 可变作用产生的支点剪力计算支点剪力时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是沿桥跨变化的,支点处的横向分布系数由杠杆法求得,第一道横隔板采用跨中的横向分布系数,支点到第一道横隔板处采用线性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