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变段施工方法
渐变段模板施工方案

渐变段模板施工方案一、模板工程1. 模板制作成立专门的模板制作和加固组,组长和领班均为具有多年大型泵站和闸涵施工经验的人员。
渐变段底部反弧段加工异形木模板,按1:1现场制作,按施工放样图现场制作,成型后的模板用拖车运至安装部位进行拼装。
为防止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上浮,底部渐变段模板固定采用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预埋锚筋,用螺栓与钢管进行撑、拉,以保证模板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侧向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固定,反弧段顶部模板与已经成型的闸室混凝土和浇筑完成的第一节埋管底座相互固定。
模板安装确保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符合图纸规定,各项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上部的的立模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
模板及脚手架施工先进行施工图放样设计,支撑架采用钢管脚手架,现场按批准的木工放样图拼装,做到支撑牢固,板面平整,拼缝紧密,缝口横平竖直。
变弧处用斜方木支撑顺序调整加固。
为了混凝土振捣方便,开40*40cm的工作仓,作为下振捣器的入口。
2.模板安装(1)按图纸进行模板安装的测量放样,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
(2)安装过程中,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变形和倾覆。
(3)模板安装偏差确保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
(4)模板安装主要包括运输、拼装就位、支撑、清理及涂刷脱模剂等。
配模后,应根据施工进度预先将选定的部位模板准备好并及时运至施工作业面清理、存放。
对底部工程的侧模板,安装前,先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立模边线等是否符合要求,确信无误后即可安装模板。
所有底部工程侧模板均采用钢管横联结。
对有止水的部位,竖联结采用方木,无止水的竖联结采用短钢管。
支撑均采用木水平和斜顶撑,支撑一端持力在四周的地龙木上,另一端支撑到钢管横联结上,支撑间距0.5-1.0米一道,需根据具体情况现场确定。
模板调整采用水平和斜拉条解决,根据规范规定的偏差范围调整顶撑及拉条,达到水平位置正确,边线平直,垂直度符合等各项规定。
某导流隧洞工程进口渐变段洞挖改明挖施工法

1 工程概 述
导流隧洞位 于右 江流 域 , 某水 利枢 纽 工程 前 期 的关键 工 是
F 0c 0c 。除 断层 外 , 断层 和 T 小 程, 由进 口明渠 、 进水塔 、 洞身和 出 口明渠 等部分组成 。导流隧 洞 及其影响带 ,9断层宽 3 m~5 n 挤压破碎带均布 。有地下水旱 泉状 、 点滴状 出流。 进 口渐变段长 2 桩号 0+0 50 ~0 2 .0 开挖断面为城 5m, 0 .0 +0 5 0 , 门洞形 , 开挖尺寸 1 . 宽) 14 ~1 .5m( )底 部高程 3 原设 计施 工方 案 7 5m( ×2 .5 8 3 高 , 为 15 0 0 15高程 以上 为业 主前 期施工形 成 的平 台 , 顶部覆 1 .0 ,4 洞 盖层厚 1 0m~1 l 3r。属浅埋大跨度隧洞 。 l
3 4 空 间动力 分析 .
度, 随着先进 的泵送 } 凝 土工 艺 的应用 , 昆 钢一混 凝土 组合结 构 特
利用 SpOO a2O 对本桥进行 了动 力特性 分析 , 出前 十阶 自振 别在大跨度桥梁上将会 有更 大的发展 。 求 参考文献 : 频率 ( 见表 2 。 ) 1 T 0 0 .-0 5 铁路桥 涵设计 基本规范[ ] s. 其中第一振 型为拱肋面外对称挠 曲振动 , 第二振型为桥 面系 [ ] B1 02 12 0 ,
为这个平面桁架的弦杆 中的压力 。 临界力按铁摩辛柯 的组合杆件公式计算 : =n 。
一 一
四振型为桥面系与拱肋 面内反对 称挠 曲振动 。 ,
表 2 前 十阶 自振频 率
频率 l .5I 61 71 1l 31 4 2 42 46 48 52 10 . 4 . .
进 口渐变段原设计采用 C D法施 工 , R 共分 1 0块 2 0步施 工 。
砼渐变段施工方案

砼渐变段施工方案1. 引言砼渐变段是在道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用于连接不同坡度或高度的路面。
它具有平稳的过渡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辆行驶时的冲击和振动。
本文档旨在介绍砼渐变段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材料选用、施工方法等内容,以确保砼渐变段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2. 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砼渐变段设计根据道路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确定砼渐变段的尺寸、坡度、厚度等参数,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2 施工人员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关的技术和安全意识,了解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2.3 施工场地准备清理施工场地,排除障碍物,并进行必要的平整和固实工作,以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2.4 施工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机、卸料车、抹灰机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 材料选用3.1 砼材料选择优质的砼材料,包括水泥、砂子、骨料等,确保砼的强度和耐久性。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砼的配合比。
3.2 钢筋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材料,并进行必要的防锈处理,以保证砼渐变段的受力性能。
3.3 施工辅助材料选择适用的施工辅助材料,如膨胀剂、外加剂等,以提高砼渐变段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4. 施工方法4.1 基础施工在开始施工前,先进行基础的施工工作,包括地基处理、回填等,以确保砼渐变段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2 砼浇筑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砼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砼的流动性和均匀度,避免出现砂浆分离和气孔等质量问题。
4.3 表面处理在砼初凝后,进行表面处理工作。
可以采用机械抛光、喷砂、涂刷等方法,使砼渐变段的表面平整、光滑,并提高其抗滑性能。
4.4 养护工作在砼渐变段浇筑完成后,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
包括覆盖保湿、施加防护膜等措施,以确保砼的充分硬化和强度发展。
5. 施工质量控制5.1 施工现场检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并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质量问题。
矩形断面变城门洞型渐变段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的坡积层、 全风化和强风化顶部的花岗岩及 断层破 碎带为V类边坡岩体 , 强风化 中、 下部及部分弱风化
上部 和断层 影 响带 为 Ⅳ类 岩体 。边 坡下 部 的弱 风化
一一 离
桩孔先对洞顶岩体实施 固结灌浆再施工悬 吊锚杆。
4 马道 以 下 边坡 开 挖 出露 后 , 洞 脸 边坡 布 置 ) 在
1 、 导流 隧 洞上 游 进 口段 为 3 长 渐 变 号 2号 0m 段, 由矩 形 断面 渐 变 为城 门 洞型 , 断 面 型式 为 : 其 进
m, 两洞工程地质条件基本一致 。 导流隧洞进 口位于 F 、6 5 F 断层破碎带及 F 、 5
口 处为矩形断面 2 . 2 . m( ×高)如 图 2 7 6m× 6 3 宽 , () a。渐变段末端采用城 门洞型的断面型式 2 . 16m
岸 共 布置 了 5 导流 隧洞 , 中 1 、 、 号 布 置 条 其 号 2号 5 于左岸 , 、 3号 4号 平 行 布 置 于 右岸 。位 于 左 岸 的 2 号 导流 隧洞 后 段 与 1 尾 水 隧 洞 合 并 , 导 流 隧 号 5号
2 导 流隧洞进 口渐变段工程地质条件
1 、 导 流 隧 洞 布 置 于左 岸 , 号 2号 1号导 流 隧 洞
洞后段与左岸泄洪隧洞合并 , 整个工程 的布置见 图
1 。
进 口高 程 60 0 , 口高 程 54 0 洞 长 0 .0 m 出 9 . 0m, 1 0 .2 3 67m。2号 导 流 隧洞 与 1 0 号导 流 隧 洞平 行 布
置, 并位 于 1 导 流隧 洞 的 内侧 , 导 流隧 洞进 口 号 2号 高程 650 出 口高 程 56 0 o .0m; 7 .0m。洞 长 1 1 .5 704 1
尾水隧洞渐变段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案

尾水隧洞渐变段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1.1工程概况尾水隧洞出口渐变段里程为尾11+395.071(尾21+368.114)~尾1+409.365(尾21+382.048),全长14.294 m,纵向坡度8%,衬砌断1面从φ8.5m圆形渐变为7×8m矩形。
混凝土设计方量774m3,φ25钢筋:23.76吨,φ16钢筋:5.7吨,钢筋结构为双层布筋,外层筋为渐变城门洞形,内层筋由圆形渐变为矩形,双层筋间距最大处1.5m,最小处1.2m,混凝土浇注最大厚度2.5m。
1.2施工特点双层布筋间距较大,人工平仓、振捣条件便利。
但施工中存在两个不利因素:一是衬砌断面形状不统一,大型模板及组合钢模的使用受到限制,钢筋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二是浇注混凝土体积较大,对模板及支架的刚度、强度要求较高。
1.3工期安排根据尾水隧洞边顶拱混凝土衬砌施工进度和闸门塔施工进度要求,确定尾水隧洞渐变段混凝土衬砌工期:1#尾水隧洞渐变段混凝土衬砌:2004年4月5日~ 5月1日2#尾水隧洞渐变段混凝土衬砌:2004年3月15日~4月15日2、施工方案选定尾水隧洞出口渐变段衬砌截面为中心对称图形,截面尺寸沿轴线方向呈线性变化,且浇注混凝土体积较大,由混凝土自重产生的荷载较大。
根据以上特点结合我单位制作工艺水平,经过筛选比较,采用如下方案:混凝土浇注沿水平对称轴线分边底拱和边顶拱两部分进行,先进行边底拱施工,再进行边顶拱施工。
边底拱施工时,考虑到底拱气泡难以排除,混凝土浇注采用无底模施工,即底拱3米范围内摘除面板,人工收面压光成型。
顶拱模板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
模板面板采用4.5cm厚20cm宽木板拼装,单面刨光。
加劲肋采用钢筋格栅拱架,沿轴线方向每70cm一榀。
面板与加劲肋钯钉连接。
钢筋安装分两个阶段进行,精确测量定位后,先将外层筋和内层底拱安装完毕,内层顶拱钢筋待顶拱模板安装加固后再进行安装。
混凝土浇注用罐车运至现场,泵送入仓。
某电站进出水口渐变段超前管棚支护施工技术_1

某电站进出水口渐变段超前管棚支护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1-10-24T11:26:33.141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朱相鹏[导读] 摘要:为保证下水库进/出水口渐变段进洞开挖施工安全,针对进洞口部位弱风化岩体,岩体较破碎,片理及节理发育,完整性差等客观因素,施工中通过采取超前管棚支护手段,防止复杂地质环境导致洞口坍塌现象,确保了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结果表明,该技术适用于隧道周边软弱围岩加固支护,大大降低了洞挖作业安全风险。
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28摘要:为保证下水库进/出水口渐变段进洞开挖施工安全,针对进洞口部位弱风化岩体,岩体较破碎,片理及节理发育,完整性差等客观因素,施工中通过采取超前管棚支护手段,防止复杂地质环境导致洞口坍塌现象,确保了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结果表明,该技术适用于隧道周边软弱围岩加固支护,大大降低了洞挖作业安全风险。
关键词:渐变段;管棚;施工 1 工程概况某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与尾水隧洞通过渐变段相连,两条尾水隧洞渐变段长度均为15m,开挖断面由8.5m×10.5m(宽×高)的矩形断面渐变至直径10m的圆形断面,斜段纵向坡度为5.445%。
进洞口部位位于弱风化岩体上部,该段围岩以Ⅳ类~Ⅴ类为主,岩体较破碎,片理及节理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且地下水较为丰富,受断层切割和岩体破碎的影响,成洞条件较差,洞口须进行加强支护,进洞前应作好锁口处理,采取超前管棚支护施工技术。
2 施工布置2.1施工道路渐变段施工主要利用下水库进/出水口下基坑“之”字形道路,起点高程约96.0m,重点高程58.5m,全长约280m,坡度12%,设计速度为20km/h,双向两车道,路面宽8.0m,面层填筑50cm厚石渣。
2.2供风设置渐变段开挖支护用风通过布置在下水库进/出水口临时工区的21m³空压机进行供风,供风管采用DN150钢管,靠近工作面附近采取φ35㎜软管接造孔设备。
渐变段施工方案

渐变段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渐变段施工方案,以指导开展此类工程。
渐变段是指在土地规划中,用于连接两个不同路段之间的过渡区域。
渐变段的设计和施工对于保证道路的平稳通行非常重要。
2. 设计要求在进行渐变段施工前,我们需要完全了解设计要求。
以下是渐变段施工的一些基本要求:•保证渐变段的平稳过渡,避免车辆在过渡区域出现颠簸感或不适的情况。
•确保渐变段长度的合理性,避免过渡区域过短或过长所引起的交通问题。
•保证渐变段的宽度符合规范,能够容纳车辆正常行驶,并提供足够的安全空间。
3. 渐变段施工步骤3.1 方案设计在进行渐变段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具体步骤如下:1.调查研究:对渐变段区域进行勘察和调查,包括土地地形、土质、水源等情况的详细了解。
2.路线规划: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确定最佳渐变段路线,并标定渐变段的起点和终点。
3.参数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计算出渐变段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参数。
4.施工方案:根据参数计算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使用的材料、施工顺序等。
3.2 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1.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准备好所有需要使用的材料,包括道路基层材料、渐变段边坡保护材料等。
2.设备调派: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调派好所有需要使用的设备,包括挖掘机、铺路机、压路机等。
3.人员分工:将施工人员按照各自的专业和技能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工作内容。
4.施工现场布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现场的布置和临时设施建设,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和整洁。
3.3 施工过程渐变段的施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土方开挖:使用挖掘机开挖渐变段区域的土方,并进行必要的整平和填补。
2.基层处理:对渐变段区域的基层进行处理,包括平整、加固和调整高程等。
3.边坡构造: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渐变段的边坡结构,包括设置护坡、土工织物等。
导流隧洞工程进口渐变段洞挖改明挖施工技术

某导流隧洞工程进口渐变段洞挖改明挖施工技术1 工程概述导流隧洞位于右江流域,是某水利枢纽工程前期的关键工程,由进口明渠、进水塔、洞身和出口明渠等部分组成。
导流隧洞进口渐变段长25m,桩号0+005.00~0+025.00,开挖断面为城门洞形,开挖尺寸17.5m(宽)×21.45~18.35 m(高),底部高程为115.000,145高程以上为业主前期施工形成的平台,洞顶部覆盖层厚10~13m。
属浅埋大跨度隧洞。
2 地质条件渐变段围岩为D3l1层灰黑色薄—中厚层状含硅质泥岩夹薄—极薄层炭质泥岩,全—强风化,围岩层理、节理发育,层间挤压强烈,硅质泥岩受挤压、风化卸荷呈松驰碎裂结构,炭质泥岩被挤压成透镜状、碎片状,湿时可塑、结构破坏,层理、片理光滑镜面十分发育,局部岩层挤压揉皱厉害,0+008~0+016段内有F9断层及其影响带,F9断层宽30~50cm。
除F9断层外,小断层和挤压破碎带均布。
有地下水呈泉状、点滴状出流。
3 原设计施工方案进口渐变段原设计采用CRD法施工,共分10块20步施工(见图1)。
为保证开挖过程中洞顶稳定,在145平台施工竖直管式注浆锚杆及1.0m厚C20混凝土盖板。
图1 进口渐变段原设计施工方案示意图4原设计施工方案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困难原设计的竖直加固锚杆平均长度12m,最大长度19.65m,伸入导流洞渐变段开挖轮廓线内0.3m,这给开挖施工带来较大困难,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4.1 工期难以保证原设计方案施工顺序为:(地表加固)洞顶竖直加固锚杆→洞顶混凝土盖板→渐变段CRD法分部开挖。
洞顶145平台竖直加固锚杆共405根,总长4848m,单根长度为7.2~19.7m,平均长度为12.0m。
锚杆为竖直方向,深度不一,且岩体破碎松散,如采用凿岩台车、潜孔钻等设备钻孔,因塌孔、卡钻等使施工难度增大,钻孔及锚杆安装质量无保证。
故须采用地质钻进行钻孔,但地质钻成孔速度慢,设备搬移次数多,施工效率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变段、圆弧段支模施工方法
一、渐变段
1、首先用全站仪定位放好中线,用水准仪测好底板线,再测出中线的水平线。
2、先制安外层钢筋,左、右、上固结在钢支撑上,底板垫块石,石块上放300×200钢板,架力筋就烧在钢板上,按照砼面的外部尺寸用¢22钢筋烧好外衬支撑点。
模板的外接触面就放在22钢筋的支撑点上。
3、按照设计渐变的4个变化断面,先制作好四边的水平模板,第一块底水平模板按中线放在¢22钢筋支撑点上,钻眼用铁丝固定,留出弧线距离(弧线距离已算好),分别安放左、右水平模板,钻眼用铁丝固定。
用同样方法,安放第二、第三、第四底、左、右水平模板,钻眼用铁丝固定。
现场制安左、右弧线模式板,钻眼用铁丝因定,后用钢管锁好内衬。
按中线用铁丝固定好顶上的水平模板,再现场制安上边、左、右的弧线模式板,最后全断面用钢管加固好内衬。
断面内已作好一个集水坑,随时用水泵抽水。
二、圆弧段
1、首先用全站仪放好中线,用水准仪测好底板线。
2、钢筋用渐变段的制安方法制安钢筋,用¢22钢筋烧好支模的外支撑上。
3、圆弧钢模按设计尺寸已制作好四块,先安底再左、右,最后顶,每0.63米一段,第一段底、左、右、顶安好用螺丝连接,要作一次较正,再安下0.63米段,0.63米与0.63米段用螺丝连接,最后内衬用钢管加固,再作全断面较正。
4、砼入仓,每10米已留二至三个入仓口。
5、砼振捣,用振动棒在外模振动,通过隧洞浇出口的砼,外模振动能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