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新版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同步练习1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3.2解一元一次方程(共3课时)

移项
3x-4x=-25-20
合并同类项
-x=-45
系数化为1
X=45
提问5:以上解方程“移项”的依据是什么?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
提问6: “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通过移项,使等号左边仅含未知数的 项,等号右边仅含常数的项,使方程 更接近x=a的形式.
例1:解下列方程
(1) 5 2 x 1
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于x=a的形式
解:设前年我校构买了x台计算机, 根据题意得:
x+2x+4x=140 7x=140
x=20
答:前年我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解方程:
(1)
3 2 x+2x=14
解:
合并同类项,得 7 x=14
2
系数化为1,得
x=4
:
(2) 7x-2.5x+3x-1.5x=-15×4-6×3 解: 合并同类项,得 6x=-78
系数化为1,得
x=-13
1. 2. 3. 4.
x+3x-2x=9 -3x+0.5x=10 6y-1.5y-2.5y=4 X-4x=5-36-4
这是小明做的几道题,请同学们帮他检查 一下,如果不对,指出他错在哪,并进行纠正
1. 4a+a+3a=10 解: 7a =10 8a =10 5 a= 10 a= 4 7 3. 4x-5x=7 解:-x=7 x= 1 7 x=-7 2. -2x-4x=2 解:-6x=2 x=-3 x= 4. x 2 x 3 x 10 2 5 x 10 2 x 10( 5) x=10×(- 2 x=-25 x =- 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
第1课时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最新整理)2018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试题汇编

2018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试题汇编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试题汇编)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试题汇编的全部内容。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同步练习一、选择题:x 11.下列方程中,解是的是( )2(x 2) 12 2(x 1) 411x 1 5(2x 1)2 (1 x) 2(A)(B) (C) (D)x x x5a x 13x 22.某同学在解关于的方程时,误将看作,得到方程的解为,则原方程的解为 ( )x 3x 0x 2x 1(A) (B) (C) (D)3.小丽的年龄乘以3再减去3是18,那么小丽现在的年龄为( ) (A)7岁(B)8岁 (C)16岁 (D)32岁aax 5 3xx 5 4。
若方程的解为,则的值是( ). 1 (A)(B)4 (C)16 (D)80 4二、填空题:x 4x 3x 3,x 5,x 101.在中,是方程的解.211x (2x 5)(9x 2)2.当时,代数式与的差为10.2311m5m m 3.如果与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_______.441,和等于4.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文献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哈!它的全部,它的719",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
5。
某人有三种邮票共18•枚,•它们的数量比为1 2 3,•则这三种邮票数分别为_______. 6. 当=_____时,式子2x-1的值比式子5x+6的值小1. 7.某商品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得20%的利润率,若该商品的进价是每件30元,则每件标价是________元.aabb3xa 2b8.对有理数、,规定运算※的意义是:※=,则方程※4=2的解是___.xa 3x a 02x 4 09。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课时3

注意:1. 移项必须是由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
是在等号的同一边交换位置.
2. 方程中的各项均包括它们前面的符号,如x-2=1中,
方程左边的项有x,-2,移项时所移动的项一定要变号.
3.移项时,一般都习惯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左边,
把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
移项与加法交换律的区别
移项是在等式中,把某些项从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3) 已知整式-3x+2 与2x-1的值互为相反数,求x的值.
解:(2) 列方程,得 -3y=y+1.移项,得 -3y-y=1.
合并同类项,得 -4y=1.
系数化为1,得
1
y=4
.
3.利用方程解答下列问题:
(1) x的3倍与2的和等于x的2倍与1的差,求x的值;
(2) y与-3的积等于y与1的和,求y的值;
2.解下列方程:
1
−6
2
3
= .
4
1
3
移项,得 −
2
4
(1) 6x-7=4x-5;
(2)
解:(1) 移项,
(2)
得6x-4x=-5+7.
1
合并同类项,得-
4
合并同类项,
得2x=2.
系数化为1,得 x=1.
= 6.
=6.
系数化为1,得 x= -24.
3.利用方程解答下列问题:
(1) x的3倍与2的和等于x的2倍与1的差,求xx+2x=32-7.
(2)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 ,得
5x=25.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x=5.
3
x- x=1+3.
2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移项解方程

3.2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小节的内容。
2、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移项。
是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在方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解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都要用到。
学情分析:针对初一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较弱的特点,本节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采取讨论、思考、观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策略:1)、自主探索策略:通过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结论,归纳概括。
(2)、师生交流: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数学思想。
生生交流: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发表个人的见解,对问题进行探讨,互相学习。
教学目标:理解移项法,并知道移项法的依据,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教学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教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复习回顾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的什么内容呀?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说到解方程,那么到目前为止你总共学了几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了?两种(除了合并同类项还有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说出解方程的依据(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再一起对答案)(1)2x-2=4(2)5x-2x=9上面的这两个方程第一个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的;第二个是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来解的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现在来看一下下面的3个小问题,先独立思考再找学生回答1.如果我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请完成下列填空每人分3本,共分出-3x--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3x+20)本每人分4本,需要-4x-本,减去缺少的25本,这批书共--(4x-25)--本2.很明显这批书有2种分法,他们之间友存在怎样的关系呢?由于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所以由这两种分法得出的表示这批书总数的两个代数式是相等的。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课件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 以下方程合并同类项正确的选项是D 〔 〕 A. 由 3x-x=-1+3,得 2x =4 B. 由 2x+x=-7-4,得 3x =-3 C. 由 15-2=-2x+ x,得 3=x D. 由 6x-2-4x+2=0,得 2x=0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假如2x与x-3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等于〔B 〕
〔1〕 -41x5-15 = 9
①
“-15〞这一项
4x = 9 +15
②
从方程的左边移到了方程的右边.
“-15〞这项挪动后, 符号由“-〞变“+〞
探究新知
〔2〕 2x = 5x -21.
〔2〕 2x5=x 5x -21 ③
解:两边都减5x,得
2x- 5x = -21 ④
2x-5x= 5x-21 -5x
移项
ax-cx=d-b
合并同类项
〔a-c〕x=d-b
系数化为1
巩固练习
1. 解以下方程:
〔1〕 5x-7=2x-10; 解:移项,得
A.-1 B.1
C.-3
D.3
3. 某中学七年级〔5〕班共有学生56人,该班男生的
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少1人.设该班有女生有x人, 可列方程为__2_x_-_1_+_x_=_5_6___.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解方程: 〔1〕-3x+0.5x=10.
解:合并同类项得 -2.5x=10,
系数化为1,得 x=-4.
x+2x+14x=25500, 解得x=1500, 那么2x=3000,14x=21000.
答:方案消费Ⅰ型洗衣机1500台,Ⅱ型洗衣机3000台,Ⅲ型 洗衣机21000台.
数学七年级上册3.2.1《解一元一次方程》精品课件(人教版)

(5)、-3x2y与0.5yx2 (6)、-7与3
注意:(1)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两相同)
(2)与字母的顺序无关,与系数无关 (两无关)
(3)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一特殊)
归纳总结:
1、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 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 做同类项。
2、判断同类项的方法:两相同、 两无关、一特殊。
单项式:数或字母的乘积, 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多来自式:几个单项式的和, 叫做多项式
下列式子中哪些是单项式,哪 些是多项式?
12n, -ab, 2a+3b,
3, 4n, 0, x+y, 4ab,
xy2, 2t-1, 3y2x, 2x+3
答案:单项式: 12n, -ab, 3, 4n, 0, 4ab, xy2, 3y2x, 多项式: 2a+3b, x+y, 2t-1, 2x+3
12n
-ab
0
3
4ab
4n
xy2
3xy2
同类项
学习目标:
• 1、理解什么是同类项 •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同类项
12n
-ab
0
3
4ab
4n
xy2
3xy2
结论: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 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 项,叫做同类项。
下列各组中,是同类项有哪些?
(1)、2x2y3与-x3y2 (2)、-x2yz与-x2y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 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合并同类项解形如ax +bx = 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2. 能够根据题意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求解.重点: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能够通过自主分析,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要点探究探究点1:利用合并同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合作探究:试一试:把一元一次方程x +2x +4x = 140转化为x = m 的形式.依据: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归纳: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 = b 的形式,其中a,b 是常数,“合并”的依据是逆用分配律.典例精析例1 解下列方程:(1) 1115;24x x x --= 221(2)423.32x x x -++=-⨯+.方法总结: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1)合并同类项;(2)系数化为1.针对训练:解下列方程:(1) 5x -2x = 9; (2) 72321=+x x .\探究点2:根据“总量=各部分量的和”列方程解决问题例2 足球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数目的比为3: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个?方法总结:方法归纳:当题目中出现比例时,一般可通过间接设元,设其中的每一份为,然后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各数量,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例3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 ,···. 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检测:1.下列方程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A. 由3x-x=-1+3,得2x=4B. 由2x+x=-7-4,得3x=-3C. 由15-2=-2x+x,得3=xD. 由6x-2-4x+2=0,得2x=02.如果2x与x-3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等于()A.-1 B.1 C.-3 D.33.某中学七年级(5)班共有学生56人,该班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少1人.设该班有女生有x人,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4.解下列方程:(1) -3x + 0.5x =10;(2) 6m-1.5m-2.5m =3;(3) 3y-4y =-25-20.5.某洗衣厂2016年计划生产洗衣机25500台,其中Ⅰ型、Ⅱ型、Ⅲ型三种洗衣机的数量之比为1:2:14,这三种洗衣机计划各生产多少台?二、课堂小结1. 解形如“ax + bx + ···+ mx = p”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2.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2课时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 理解移项的意义,掌握移项的方法.2. 学会运用移项解形如“ax+b=cx+d”的一元一次方程.3. 能够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理解移项法则,会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能够通过自主分析,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能正确运用移项的方法进行解答.教学过程: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合作探究:请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 4x-15 = 9①;(2) 2x = 5x-21③.两边同时_______,得两边同时_______,得②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系数化为1,得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比一比:从方程①到方程②,从方程③到方程④,有哪些项发生了变化,它们是如何变化的?说一说: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例1解下列方程:(1)5x-7=2x-10;(2)-0.3x+3=9+1.2x .要点归纳:移项得目的是为了把所有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所有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使得一元一次方程更接近“x = a”的形式.针对训练由方程3x-5=2x-4变形得3x-2x=-4+5,那么这是根据()变形的.A.合并同类项法则B.乘法分配律C.移项D.等式性质22.若代数式y-7与2y-1的值相等,则y的值是.3.利用移项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 3x=2x+2; (2) 4x=-x+25.探究点2:列方程解决问题例2我区期末考试一次数学阅卷中,阅B卷第28题(简称B28)的教师人数是阅A卷第18题(简称A18)教师人数的3倍,在阅卷过程中,由于情况变化,需要从阅B28题中调12人到A18阅卷,调动后阅B28剩下的人数比原先阅A18人数的一半还多3人,求阅B28题和阅A18题的原有教师人数各为多少?方法总结:列方程解决含有多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中,一般先根据题意找出这些未知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然后设合适的未知数列方程求解.针对训练:下面是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问:一个月内,通话时间是多少分钟时,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的费用一样?解形如“ax +b = cx + d ”的方程的一般步骤:(1)移项;(2)合并同类项;(3)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1. 通过移项将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 由5x -7=2,得5x =2-7B. 由6x -3=x +4,得3-6x =4+xC. 由8-x =x -5,得-x -x =-5-8D. 由x +9=3x -1,得3x -x =-1+92. 已知 2m -3=3n +1,则 2m -3n = .3. 如果415+m 与41+m 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为 . 4. 当x =_____时,式子2x -1的值比式子5x +6的值小1.5. 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1) 7-2x =3-4x ; (2) 1.8t =30+0.3t ;(3)x x +=+3121; (4) .383113435-=+x x6. 小明和小刚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明每秒跑4米,小刚每秒跑6米. 若小明站在百米起点处,小刚站在他前面10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秒后小明追上小刚?课堂小结 (1) 一般地,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2)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了解“去括号”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2.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重点:能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能够较为灵活、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合作探究:观察下面的方程,结合去括号法则,你能求得它的解吗?6x+ 6 ( x-2000 ) = 150000解: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_.移项,得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__.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____.典例精析例1解下列方程:(1)x-2(x-2) = 3x+5(x-1); (2)312 71423x x x ⎛⎫⎛⎫--⎪ ⎪⎝⎭⎝⎭+8=3-6要点归纳: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针对训练1.解方程3-5(x+2)=x去括号正确的是()A.3-x+2=x B.3-5x-10=x C.3-5x+10=x D.3-x-2=x2.若2(x+3)的值与4(1-x)的值相等,则x的值为.3.解下列方程:(1) 6x=-2 (3x-5) +10;(2)-2 (x+5) = 3 (x-5)-6 .探究点2:去括号解方程的应用例2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航行,风速为24 km/h,顺风飞行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要3小时,求两城距离.方法总结:涉及水流或风速的行程问题,需要找准路程、时间、速度间的等量关系,且要注意顺流(风)和逆流(风)时的速度不同.例3 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地对居民用户用电收费标准作如下规定:每户每月用电如果不超过100度,那么每度按0.50元收费;如果超过100度不超过200度,那么超过部分每度按0.65元收费;如果超过20度,那么超过部分每度按0.75元收费.若某户居民在9月份缴纳电费310元,那么他这个月用电多少度?方法总结:对于此类阶梯收费的题目,需要弄清楚各阶段的收费标准,以及各节点的费用.然后根据缴纳费用的金额,判断其处于哪个阶段,然后列方程求解即可. 针对训练1.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行驶距离不超过3km ,都需付7元车费),超过3km每增加1km ,加收1.2元,小陈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共支付车费19元,那么小陈坐车可行驶的路最远是( )A .12km B.13km C .14km D .15km2.一艘轮船在A 、B 两港口之间行驶,顺水航行需要5h ,逆水航行需要7h ,水流的速度是5km/h ,则轮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为 ,A 、B 两港口之间的路程是 .3.水浒中学要把420元奖学金分给22名获一、二等奖的学生,一等奖每人50元,二等奖每人10元.求获得一、二等奖的人数分别是多少?1. 对于方程 2( 2x -1 )-( x -3 ) =1 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4x -1-x -3=1B. 4x -1-x +3=1C. 4x -2-x -3=1D. 4x -2-x +3=1 2. 若关于x 的方程 3x + ( 2a +1 ) = x -( 3a +2 ) 的解为x = 0,则a 的值等于 __3.爷爷现在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12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3倍,现在孙子的年龄是___岁.4. 解下列方程: (1) 3x -5(x -3) = 9-(x +4); (2).12165326⎪⎭⎫ ⎝⎛+-=-⎪⎭⎫ ⎝⎛-x x x5. 某羽毛球协会组织一些会员到现场观看羽毛球比赛.已知该协会购买了每张300元和每张400元的两种门票共8张,总费用为2700元.请问该协会购买了这两种门票各多少张?6. 当x 为何值时,代数式2(x 2-1)-x 2的值比代数式x 2+3x -2的值大6.二、课堂小结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2. 若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时,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要改变.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2课时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掌握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熟练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各种类型的方程.重点: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熟练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各种类型的方程.教学过程: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合作探究:1.解方程:()()13128231-=-x x . 方法一: 方法二解:去括号,得 解:方程两边同时乘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项,得 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 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2.对比方法一与方法二,想一想如何解含分母的方程更简便?3.用你认为更简便的方法解方程:.5210232213x x x --=-+要点归纳: 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观察与思考: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能找出错在哪里吗? 解方程:.122312=+--x x 解:去分母,得4x -1-3x + 6 = 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4.如果上述解法错误,你能写出正确解法吗?典例精析例1 解下列方程:(1)121163x x -+-=; (2) 490.30.25.50.32x x x ++--=解法:_______(填“对”或“错”) 错误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归纳:1. 去分母时,应在方程的左右两边乘以分母的 ;2. 去分母的依据是 ,去分母时不能漏乘 ;3. 去分母与去括号这两步分开写,不要跳步,防止忘记变号.针对训练:A .3(x+1)-2x-3=6B .3(x+1)-2x-3=1C .3(x+1)-(2x-3)=12D .3(x+1)-(2x-3)=6(1);34= (2) 1.32x +=-探究点2:去分母解方程的应用例2 火车用26秒的时间通过一个长256米的隧道(即从车头进入入口到车尾离开出口),这列火车又以16秒的时间通过了长96米的隧道,求火车的长度.方法总结:火车过桥问题中,火车行驶的路程等于桥的长度加上火车的长度.针对训练清人徐子云《算法大成》中有一首诗: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中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众僧刚好都用尽.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名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增?诗的意思:3个僧人吃一碗饭,四个僧人吃一碗羹,刚好用了364只碗,请问寺内有多少僧人?1. 方程4172753+-=+-x x 去分母正确的是 ( ) A. 3-2(5x +7) = -(x +17) B. 12-2(5x +7) = -x +17C. 12-2(5x +7) = -(x +17)D. 12-10x +14 = -(x +17)2. 若代数式21-x 与56的值互为倒数,则x = . 3. 解下列方程: (1)154353+=--x x ; (2).1255241345--=-++y y y4. 某单位计划“五一”期间组织职工到东江湖旅游,如果单独租用40座的客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租用50座的客车则可以少租一辆,并且有40个剩余座位.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多少人?5. 有一人问老师,他所教的班级有多少学生,老师说:“一半学生在学数学,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学音乐,七分之一的学生在学外语,还剩六位学生正在操场踢足球.”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吗?趣味拓展“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再过七分之一,点燃结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天赐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入冰冷的墓.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你知道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吗?请你列出方程来算一算.二、课堂小结: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学习目标:1. 理解配套问题、工程问题的背景.2. 分清有关数量关系,能正确找出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等量关系.3. 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重点: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难点:能够准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建立模型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二、要点探究:探究点1:产品配套问题填一填:1.某厂欲制作一些方桌和椅子,1张方桌与4把椅子刚好配成一套,为了使桌椅刚好配套,商家应制作椅子的数量是桌子数量的倍. 方桌与椅子的数量之比是.2.一个油桶由两个圆形铁片和一个长方形铁片相配套.某车间有工人42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120片或者长方形铁片80片.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圆形铁片,可使圆形铁片和长方形铁片刚好配套,请填写下表:等量关系:(1)每小时生产的圆形铁片=_____×每小时生产的长方形铁片.(2)生产的套数相等.方法总结:生产调配问题通常从调配后各量之间的倍、分关系寻找相等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配套问题的思路:1.利用配套问题中物品之间具有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的依据;2.利用配套问题中的套数不变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典例精析例1 如图,足球是由32块黑白相间的牛皮缝制而成的,黑皮可看作正五边形,白皮可看作正六边形,求白皮,黑皮各多少块?针对训练1.某车间有30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现有一部分工人生产螺栓,其他部分工人生产螺母,恰好每天生产的螺栓螺母:按1:3配套.若每天每天生产的螺栓螺母刚好配套,设安排x人生产螺栓,可列方程为.2.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 用1立方米钢材可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 现要用6立方米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做B部件,才能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共配成多少套?人数每小时生产铁片的数量生产的套数生产圆形铁片x生产长方形铁片探究点2:工程问题填一填:一件工作,甲独做需要6天完成,乙独做需要5天完成.(1)若把工作总量设为1,则甲的工作效率(甲一天完成的工作量)是,乙的工作效率是.(2)甲做x天完成的工作量是,乙做x天完成的工作量是,甲乙合做x天完成的工作量是.议一议工程问题中,涉及哪些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1)工程问题中,涉及的量有工作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这些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精析例2加工某种工件,甲单独作要20天完成,乙只要10就能完成任务,现在要求二人在12天内完成任务.问乙需工作几天后甲再继续加工才可正好按期完成任务?【提示:可运用表格列出题中存在的各种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甲乙想一想:若要求二人在8天内完成任务,乙先加工几天后,甲加入合作加工,恰好能如期完成任务?要点归纳: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1.三个基本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工作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合作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之和.2.相等关系:工作总量=各部分工作量之和=合作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3. 通常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把工作总量看作1.针对训练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4天. 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1. 某人一天能加工甲种零件50个或加工乙种零件20个,1个甲种零件与2个乙种零件配成一套,30天制作最多的成套产品,若设x 天制作甲种零件,则可列方程为 . 2. 一项工作,甲独做需18天,乙独做需24天,如果两人合做8天后,余下的工作再由 甲独做x 天完成,那么所列方程为 .3. 某家具厂生产一种方桌,1立方米的木材可做50个桌面或300条桌腿,现有10立方 米的木材,怎样分配生产桌面和桌腿使用的木材,才能使桌面、桌腿刚好配套,共可 生产多少张方桌?(一张方桌有1个桌面,4条桌腿)4.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做. 剩下的部分需要几小时完成?5. 一个道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9天完成,乙队单独做24天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共同施工3天,因甲另有任务,剩下的工程由乙队完成,问乙队还需几天才能完成?二、课堂小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如下:实际问题实际问题的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x =a )设未知数,列方程检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 销售中的盈亏学习目标:1. 理解商品销售中的相关概念及数量关系.2. 根据商品销售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与打折销售有关的实际 问题,并掌握解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重点:掌握商品销售中成本(进价)、售价(卖价)、标价(原价)、利润、利润率、折 扣等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销售中的盈亏取决于售价与成本之差.难点:能够通过自主分析,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同类型问题,并掌握解此类问题 的一般思路. 教学过程:三、要点探究:探究点:销售中的盈亏合作探究:连一连:正确理解销售问题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进价 也称成交价,是商店销售商品时的销售价格. 标价 商店销售商品时所赚的钱. 售价 商店购进商品时的价格.利润 商店销售商品时标出的价格,也称定价. 填一填1. 商品原价200元,九折出售,卖价是 元.2. 商品进价是150元,售价是180元,则利润是 元,利润率是_____.3. 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a 元,现在每件降价10%,降价后每件零售价是 元.4. 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20%以后,每台售价为a 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 元.5. 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售价是12.8元,则原定售价是 元. 想一想:以上问题中有哪些量?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要点归纳:销售问题中的常用数量关系:●售价、进价、利润的关系:商品利润= 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进价、利润、利润率的关系:利润率=%商品进价商品利润100 ;●标价、折扣数、商品售价的关系:商品售价=标价×10折扣数; ●商品售价、进价、利润率的关系:商品售价=商品进价×(1+利润率). 议一议:销售中存在盈亏,说一说销售盈亏中存在哪几种可能情况,并分别说明在该种情况下,售价与进价的大小. (1)盈利:售价 进价(填“>”、“小于”或“=”),此时,利润 0(填“>”、“小 于”或“=”);(2)亏损:售价 进价(填“>”、“小于”或“=”),此时,利润 0(填“>”、“小 于”或“=”);(3)不盈不亏:售价 进价(填“>”、“小于”或“=”),此时,利润 0(填“>”、 “小于”或“=”).典例精析例1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要点归纳:销售的盈亏取决于总售价与总成本之间的关系:总售价>总成本时,盈利;总售价<总成本时,亏损;总售价=总成本时,不盈不亏.针对训练1.某琴行同时卖出两台钢琴,每台售价为960元. 其中一台盈利20%,另一台亏损20%.这次琴行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2.某文具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这次交易中的盈亏情况?例2某商品的零售价是900元,为适应竞争,商店按零售价打9折(即原价的90%),并再让利40元销售,仍可获利10%,求该商品的进价.方法归纳: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销售问题时,熟练、准确地运用销售问题中常用的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针对训练1. 某商场把进价为198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获利10%,则该商品的标价为 元.2. 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价格,某种药品在2005年涨 价30%后,2007降价70%至a 元,则这种药品在2005年涨价前价格为 元.20元,则这种商品的原价是( )A .500元B .400元C .300元D .200元4.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售价是1500元,由于销售情况不好,商店决定降价出售, 但又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那么商店最多可打几折出售此商品?5.据了解个体商店销售中售价只要高出进价的20% 便可盈利,但老板们常以高出进价 50%~100% 标价,假若你准备买一双标价为600元的运动鞋,应在什么范围内还价?二、课堂小结●售价、进价、利润的关系:商品利润= 商品售价-商品进价●进价、利润、利润率的关系:利润率=%商品进价商品利润100 ●标价、折扣数、商品售价的关系:商品售价=标价×10折扣数●商品售价、进价、利润率的关系:商品售价=商品进价×(1+利润率)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球赛积分表问题学习目标:1.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认识到生活中数据信息传递形式的多样性.2. 会阅读、理解表格,并从表格中提取关键信息.3. 掌握解决“球赛积分表问题”的一般思路,并会根据方程的解的情况对实际问题作出判断.重点:能够阅读和理解表格中的信息.难点:能够通过自主分析,从表格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解题,并掌握解决“球赛积分表问题”的一般思路.教学过程:四、要点探究:探究点:比赛积分问题互动探究: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如下:问题1你能从表格中了解到哪些信息?问题2你能从表格中看出负一场积多少分吗?问题3你能进一步算出胜一场积多少分吗?提示:设胜一场积x分,根据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解.问题4怎样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关系?问题5某队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负场总积分吗?例某次篮球联赛共有十支队伍参赛,部分积分表如下: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你能求出胜一场、负一场各积多少分吗?【提示:先观察C队的得分,可知胜场得分+负场得分=_____,然后再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想一想: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针对训练:某赛季篮球甲A 联赛部分球队积分榜如下:(1) 列式表示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2) 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为什么?1. 某球队参加比赛,开局9场保持不败,积21分,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则该队共胜( )A. 4场B. 5场C. 6场D. 7场2.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的积分办法是:胜一场积2分,负一场积1分,某支球队参加了12场比赛,总积分恰是所胜场数的4倍,则该球队共胜____场.3. 某次知识竞赛共20道题,每答对一题得8分,答错或不答要扣3分. 某选手在这次竞赛中共得116 分,那么他答对几道题?4.把互动探究中积分榜的最后一行删去(如下表),如何求出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二、课堂小结1. 解决有关表格的问题时,首先要根据表格中给出的相关信息,找出数量间的关系,然后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2.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 电话计费问题学习目标:1. 体会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能够根据已知条件选择 分类关键点对“电话计费问题”进行整体分析,从而得出整体选择方案. 2. 进一步深化对数学建模方法的体验,增强应用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 能力.重点:能够理解题目信息,建立方程模型解决电话计费问题. 难点:关键点的选择,整体方案的确定.五、要点探究:探究点1:电话计费问题:下表中有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想一想 你觉得哪种计费方式更省钱?填填下面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问题1 设一个月内移动电话主叫为t min (t 是正整数),列表说明:当t 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按方式一和方式二如何计费.想一想:计费多少是与__________有关;计费时,首先主要关注的是________________; 考虑t 值时,不同时间范围的划分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表如下: 主叫时间t/min 方式一计费/元 方式二计费/元问题2 观察你的列表,你能从中发现如何根据主叫时间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吗?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看法.结论:当t________________时,选择方式一省钱;当t________________时,两种方式费用相同; 当t________________时,选择方式二省钱. 想一想:(1)回顾问题的解决过程,谈谈你的收获.月使用 费/元 主叫限定 时间/分 主叫超时 费/(元/分) 被叫 方式一 58 150 0.25 免费方式二 88 350 0.19 免费主叫时间(分) 100 150 250 300 350 450 方式一计费(元)方式二计费(元)。
【2018年人教版初一数学】3.2《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案

(4)实际应用问题的一元一次方程建模。学生可能难以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需要教师引导和示范。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直观的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反复练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强化记忆。
最后,我深刻体会到教学反思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反思,我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指明了改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他们对于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方程感到一定的挑战。这说明学生们在数学建模方面的能力还需加强。因此,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培养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但我发现他们在交流想法时,有时会出现理解偏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我决定在以后的教学中,多给予他们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如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等。
(3)采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等式性质的能力。
(4)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将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方程,并进行建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1》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平均分配或计算价格折扣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一. 本周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知识内容]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许多实际问题都归结为解一种方程或方程组,所以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数学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努力学好这部分知识。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1)审题: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未知数,并用这个字母和已知数一起组成表示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3)列方程:利用这些代数式列出反映某个等量关系的方程(注意所使用的单位一定要统一);(4)解方程:求出所列方程的解;(5)检验:检验所求的解是否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不符合实际的要舍去,并答题。
【典型例题】1. 和、差、倍、分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应搞清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关键词语。
(1)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
(2)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例1. 某学校今年为山区捐款28000元,比去年的2倍还多500元,去年该学校为山区捐款多少元?分析:等量关系是:去年捐款×2+500=今年捐款解:设去年为灾区捐款x元由题意得:250028000x+=x=227500∴=x13750答:去年该学校为山区捐款13750元。
例2. 根据2001年3月28日新华社公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截止到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701人,比1990年7月1日减少了3.66%,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分析:等量关系为:()1366%9062000111-⨯=.年月底有的人数年月日人数解:设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x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1366%)35701-=xx≈37057答: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3705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
2. 等积变形问题:常用的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圆柱体体积=πr h2圆锥体体积=132πr h长方形周长=2(长+宽),面积=长×宽正方形周长=4×边长,面积=边长的平方正方体体积=a3“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
常用等量关系为: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例3. 用直径为90mm的圆柱形玻璃杯(已装满水)向一个由底面积为1251252⨯mm内高为81mm 的长方体铁盒倒水时,玻璃杯中的水的高度下降多少mm?(结果保留整数π≈314.)分析:等量关系为:圆柱形玻璃杯体积=长方体铁盒的体积下降的高度就是倒出水的高度解:设玻璃杯中的水高下降x mmπ902125125812⎛⎝ ⎫⎭⎪=⨯⨯·x ππx x ==≈625625199答:下降约为199mm 。
3. 劳力调配问题: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1)既有调入又有调出;(2)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3)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例4. 机械厂加工车间有85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分析:列表法。
个 等量关系:小齿轮数量的2倍=大齿轮数量的3倍解:设分别安排x 名、()85-x 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31621085()[()]x x =-4817002068170025x xx x =-==∴-=8560x 人答:安排25人加工大齿轮,安排60人加工小齿轮。
例5. 李明今年8岁,父亲是32岁,问几年以后父亲的年龄为李明的3倍。
分析:此问题中只有调入,没有调出。
等量关系为:几年后父亲年龄=3×李明几年后的年龄。
解:设x 年后父亲的年龄为李明的3倍由题意得:()3238+=+x x解这个方程:32243+=+x x284x x =∴=答:4年后父亲的年龄为李明的3倍。
4. 比例分配问题: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为:设其中一份为x ,利用已知的比,写出相应的代数式。
常用等量关系:各部分之和=总量。
例6. 甲、乙、丙三个人每天生产机器零件数为甲、乙之比为4:3;乙、丙之比为6:5,又知甲与丙的和比乙的2倍多12件,求每个人每天生产多少件?分析:应设一份为x 件,则其他量均可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等量关系为:(甲日产量+丙日产量)-12=乙日产量的2倍。
解:设一份为x 件,则甲每天生产4x 件,乙每天生产3x 件,丙每天生产563⨯x 件(即52x 件) 由题意得:4521223x x x +-=⨯ 解这个方程:x 212= ∴=x 24∴=⨯=442496x (件)332472x =⨯=(件) 52522460x =⨯=(件) 答:甲每天生产96件,乙每天生产72件,丙每天生产60件。
例7. 三个正整数的比为1:2:4,它们的和是84,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几? 解:设一份为x ,则三个数分别为x ,2x ,4x分析:等量关系:三个数的和是84x x x x ++==248412∴最大的是48答:最大的数是48。
5. 数字问题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 ,十位数字为b ,个位数字为c (其中a 、b 、c 均为正整数且190909≤≤≤≤≤≤a b c ,,),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10a b c ++。
例8. 一个三位数,三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17,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7,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数的3倍,求这个数。
分析:本题很显然无法设直接未知数求解,而条件中给出了百位和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的关系,所以若设十位上的数为x ,则百位上的数为x +7,个位上的数为3x ,根据关系列出方程。
等量关系:三个数位上的数的和=17解:设十位上数字为x ,百位上的数为x +7,个位上的数为3xx x x +++=7317∴=∴+==x x x 27936答:这个三位数是926。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1. 一块地共x 亩,计划三天耕完,拖拉机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14,第二天耕了剩下的13,求第三天耕多少亩?2. 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3,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数字小2,如果把百位数字与个位交换,所得数字与原三位数的和是827,求这个三位数是?3. 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三边之比5:4:3,长比高长4cm ,那么这个长方体的面积和为多少?4. 有三盘苹果共90个,把第一盘个数加5,第二盘个数减5,所得的数刚好与第三盘的个数相等,求原来三盘苹果各有多少个?5. 有父子二人,父亲对儿子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才两岁。
”儿子对父亲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62岁”。
那么父亲和儿子现在各是多少岁?6. 有若干本连环画册分给小朋友,每人8本,则余14本,每人9本,则最后一人得6本。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这些书?7. 工人师傅制作了一个容积是84立方厘米,高为6厘米的长方体盒子,已知盒子底面的长比宽多5厘米。
求盒子的底面的宽是多少?8. 用直径为4厘米的圆钢,铸造成三个直径为2厘米、高为16厘米的圆柱形零件,问需要截取多长的圆钢?9. 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买日记本和练习本共花65.6元,已知日记本每本2.4元,练习本每本0.7元,练习本比日记本多14本,求买日记本和练习本各是多少本?10. 某服装厂加工车间有工人54人,每天每人可以加工上衣8件或裤子10件,应怎样分配人数,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上衣和裤子配套?11. 师生共600人外出参观,一辆大客车比一辆面包车多载20人,6辆大客车和10辆面包车的人数相等,如果都乘面包车需要几辆?如果都乘大客车需要几辆?【试题答案】1. 12x亩2. 这个数是3643. 376平方厘米4. 25、35、30个5.父亲42岁,儿子22岁6. 17个人分7. 底面宽2厘米8. 需要截取12厘米的圆钢9. 日记本18本,练习本32本10. 做上衣的30人,做裤子的24人11. 面包车需要20辆,大客车需要12辆【励志故事】足迹一天晚上,一个人做了个梦,他梦见他一直与神同行。
他注意到有些地方有两行足迹在身后——一行属于他,另一行属于神。
而有一些地方只有一行足迹,这些地方刚好都是他人生最低潮、最悲观的阶段。
他感觉被神欺骗了。
他问神:“神,你曾说一旦我决定跟随你,你就会一路陪着我走下去。
但是,我注意到在我人生最糟糕的时候,却只有我的一行足迹。
到底是因为什么?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你却离开了我?”神回答:“可爱的孩子,我爱你,而且永远不会离开你。
是的,在你经历考验和挫折的时候,只有一行足迹,但那是我背着你留下的。
”那人仔细查看了一番地上的脚印,突然说:“那是我自己的脚印呀!”神笑了:“现在你知道了,既然你在最低潮、最悲观的阶段,都能够背负我走过去,那你现在还需要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