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必修2精品名师电子课件高一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2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第二课时 ppt

高一化学必修2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第二课时 ppt

实验现象: 镁比铝的反应剧烈,产生气泡快
实验结论: 镁比铝反应速率快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 物质本身性质(即物质结构)
动手时间
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2-5
现象 结论
热水中 产生气泡速率增大, 升高温度, 带火星火柴复燃 反应速率增大 常温 2H2O2 = 2H2O +O2 有气泡冒出 冷水中
【课堂小结】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表示 定性表示: 快或慢 定量表示: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决定因素: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自身性质(内因) 2.影响因素: (1)温度:升温反应速率加快,降温反应速率减慢 (2)浓度: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 ; (3)催化剂:一般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4)其他:压强、固体表面积、光、射线和原电池等
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2-6 现象 加入MnO2 气泡冒出速率增大 结论
MnO2能加快 反应速率 加入FeCl3 气泡冒出速率增大 FeCl3能加快 反应速率 不加其他 有气泡冒出,较慢 无催化剂 反应较慢 试剂
2、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规律: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有的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叫 正催化剂; 有的催化剂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叫 负催化剂。 在实践中,如没有特殊说明,凡说催化 剂都是指正催化剂。
1、《同步导练》到P48 2、预习教材中“化学反应的限 度”的相关知识
催化剂中毒: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往往因
接触少量的杂质而明显下降甚至遭破坏, 这种现象叫催化剂中毒。
催化剂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最大限
度的显示其催化作用,不同的催化剂对 温度的要求不一样。
自学P49 神奇的催化剂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的 组成、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 变化,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精品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精品课件

不同化学反应 的速率
反应物本身性质 (内因最主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一化学反应 的速率
? 外界条件
(外因)
浓度
温度
影响化学反应速 率的外界因素
催化剂
压强(气体) 颗粒大小
实验1:探究不同金属与相同酸反应的速率
实验内容:在两支试管内分别加入5 mL 0.5 mol/L的盐酸, 再分别放入表面积相同的铜片、镁片,观察金属片上是否 有气泡产生以及产生气泡的快慢。 实验现象:铜片上无气泡产生,镁片上产生气泡且较快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 对于反应: aA + bB = cC+ dD
V (A)︰V (B)︰V (C)︰V (D)=a︰b︰c︰d
(1)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非瞬时速率
(2)起始浓度不一定按比例,但是转化浓度一定按比例
结论:在相同条件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越快。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镁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快慢比较
实验内容: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一块质量、表面积均相等的镁片 然后分别加入5 mL 0.5 mol/L和5 mL 3 mol/L的盐酸,观察比较两试 管内镁片上产生气泡的快慢。
实验现象:加0.5 mol/L盐酸者产生气泡较慢,加3 mol/L 盐酸者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 大反应越快。
实验5: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内容:取两支同样大小、洁净的试管,各装入5 mL3% 的H2O2溶液,再向一支试管内加入少量MnO2粉末,观察 并比较两支试管内产生气体的快慢。
实验现象:未加MnO2试管内无明显变化,另一支试管内 有大量气体产生 结论:MnO2可加速H2O2的分解,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 剂

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0页

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0页
①尽可能使燃料 充分燃烧 ,提高能量的转化率。 充分接触 关键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尽可能_________ ,且空气要适当过量 。 ②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热能, 提高 热能的利用率 。
给定条件下 的最大限度
可逆反应 化 学 反 应
作业
1.完成学案巩固练习
2.完成对灶具改进的 调查报告
直 观 比 喻
C(SO2)减小、C(O2)减小、C(SO3)增大 (2) 50—70min各物质的浓度如何变化? SO2、O2、SO3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3)不改变外界条件, 70分钟以后各物 质的浓度会怎么样呢?
C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 20 30 40 50 60
C(SO3)
展 示 成 果
2、化学平衡状态
外在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
(3)特征
①逆: 可逆反应 同一物质! ②等: V正=V逆 ③动: V正=V逆≠0,动态平衡。
④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 ⑤变:条件改变,平衡会改变
小试牛刀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B、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 成物增加的分子数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C(SO2) C(O 2)
70
t
知识点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本节学习难点:
给定条件 下化学反 1.定义:在—————— 最大程度 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
再次合作探究
(1)反应刚开始时,由于C(SO2)=
10mol/L , C 0 ,所以化学反应速 (O2)= 5mol/L ,C(SO3)= 率V(正)最 大 ,而V(逆)最 小(为零) 。 (2)0---50min,各物质浓度的变化趋势为: C(SO2) 减小,C(O2) 减小 ,C(SO3)增大 ,从而化学 反应速率的变化为V(正)减小,V(逆)增大。 (3)当反应进行到V (正)与V(逆) 相等 时,反应 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如图50—70min)。 (4)试着在坐标系中画出任一反应物的正、逆反应速率 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

摸索二: 那么化学反应速率如何
定量表示呢?
回想: 物理学上怎样描写速度的?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 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均取正值)来表示。
2、表达式: v = Δc / t
3、单位: mol/(L·s) 或 mol/(L·min)
例题:
问题解决
2.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 速率,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中生成 的CO2气体体积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形,绘 制出曲线。请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解决
(1)在0~t1、t1~t2、 t2~t3各相同的时间 段里,反应速率最大的
是___t_1_-_t_2___时间段,
收集到气体最多的是
_____t__1_-_t_2_时间段。
问题解决
(2)试分析三个时 间 段里( 0~t1、t1~t2、 t2~t3 ),反应速率 不同的可能原因(该反 应是放热反应)。
问题解决
(3)在t4后,为何 收集到的气体的体 积不再增加?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 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D、不用铁片而用铁粉
2.NO和CO都是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 能缓慢的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
列叙说正确的是( BD)
A.使用催化剂并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C.着落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3.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 大的是(CD )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正催化剂
A.4/5 v(NH3)=v(O2) B.5/6 v(O2)=v(H2O) C.2/3 v(NH3)=v(H2O) D.4/5 v(O2)=v(NO)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件ppt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课件ppt高中化学必修二

【易错提醒】 (1)化学平衡的实质是同种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用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 状态时,要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转化为同种物质的速率进行比较。
(2)利用v(正)=v(逆)>0判断平衡状态时注意:反应速率 必须是一正一逆,不能都是v(正)或都是v(逆)。
(3)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正下反应
方向逆和反应
方向均能
进行的化学反应。
(4)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
”连
接而不用“===”。
高温高压
(5)实例:工业合成氨的反应: N2+3H2 催化剂 2NH3
(6)特点 ①相同条件下,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不能完全转化,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反应物的转 化率小于100%。
4.利用密度判断化学平衡时,不仅要看化学方程式的特点(质量变化 和物质的量的变化),还要看容器的特点(容器容积不变还是可变)。
三、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希望促进 有利的化学反应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 这就涉及到反应条件的控制
1.目的:
必修2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2.化工生产中反应条件的调控: (1)考虑因素: 化工生产中调控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控制反应条件 的_成__本__和__实__际__可__能__性_。
②平均量: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量、密度。 ③其他:平衡体系的颜色。
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三关注”“一等一不变” (1)三关注: ①关注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恒温恒压,还是绝热恒容 容器; ②关注反应特点,是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 ③关注特殊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生成,或固体的分解 反应。
(2)一等一不变:
——《现代汉语词典》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课件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课件

70
•此时的反应是否停止
了?SO2
1 0.7 0.5 0.35 0.2 0.1 0.1 0.1
•时此候条O达2件到下了进0.这5行个到0.反3什5应么的0.25 0.18 0.1 0.05 0.05 0.05
限度SO?3
0 0.3 0.5 0.65 0.8 0.9 0.9 0.9
对于以上反应,请分析: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核心素养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 调控的。能多角度、多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化学平衡 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 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3、可逆反应N2+3H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 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
状态的是( )C
A 3正N2= 正H2 B 正N2=逆NH3 C 2 正H2=3逆NH3 D 正N2=3逆H2
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 (g) 2C(g)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C ) A、 C的生成速率和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A同时生成了3molB. C、A、B、C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2
③百分组成:W(HI)=W(I2) ④容器内HI(g)、H2 (g) 、I2 (g)共存 ⑤c(HI): c(H2): 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课件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课件

1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反应限度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

2.了解人类如何利用和控制化学反应,了解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的方法和措施。

学习探究:[复习巩固] 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及影响因素。

课前预习1. 实验发现,在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中,无论怎样改变条件,都不能使二氧化硫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这是因为在二氧化硫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同时,三氧化硫也在分解。

像这样的反应就叫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可逆反应中,从左到右进行的反应叫正反应,从右到左进行的反应叫逆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 进行到一定程度时, 和 相等,和 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状态,我们称为 简称 。

3. 化学平衡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即: 。

化学反应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4.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都有一定限度,只是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

5.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希望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提高)抑制有害的反应(减缓)。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以aA + bB cC +d D 为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 v (B 耗)=v (B 生)2. v (C 耗):v (D 生)= c :d3. c (C ),C ﹪,n (c )等量不变。

4. 若A.B.C.D 为气体,且a+b ≠ c+d ,定容时,压强恒定。

5. 体系颜色不变6 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化学键的断裂量等于形成量。

[探究分析]如何提高煤的燃烧效率1.煤的状态与煤燃烧的速率有何关系?与煤的充分燃烧有何关系?2.空气用量对煤的充分燃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23.应选择什么样的炉(灶)膛材料?理由是什么?4.如何充分利用煤燃烧后的废气中的热量?巩固练习1、20mL 0.5mol/L 的盐酸与一块大理石反应,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A 、加入10mL 1mol/L 的盐酸B 、加入30mL 0.1mol/L 的盐酸C 、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D 、加入10mL H 2O2、可逆反应H 2(g) + I 2(g) 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H 2、I 2、HI 的浓度相等B 、H 2、I 2、HI 的浓度保持不变C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2(g) + B 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 2同时生成nmolABB 、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 的同时生成nmolB 2D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 2的同时生成nmolB 24.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①固体燃料粉碎 ②液体燃料雾化 ③煤经气化处理 ④通入足量的空气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全部5.一定条件下,X(g)+3Y(g) 2Z(g)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A .Z 的分解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B .X 、Y 、Z 的浓度不再变化C .反应体系的总质量保持不变D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 ,同时生成nmolX6. 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入N 2和H 2合成NH 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保持恒定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7. 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X 2(g) + 3Y 2(g) 2 Z 2(g),若X 2、Y 2、Z 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mol/L 、0.3mol/L 、0.2mol/L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A.X 2为 0.1mol/L 、B. Y 2为0.4mol/L 、C.Z 2为 0.3mol/L 、D.Y 2为 0.6mol/L8. 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X(g)+3Y(g) 2Z(g)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A .Z 的生成速率是X 的反应速率的2倍B .容器内压强恒定C .X 、Y 、Z 物质的量之比为1:3:2D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 ,同时生成nmolX9、将4 molA 气体和2 mol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s)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 ·s)3 ③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④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10.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插入到稀盐酸溶液中, 发现生成氢气的速度变化如图2—4所示: 其中t1—t2 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二PPT(69页)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二PPT(69页)

5.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3H2 2NH3 达到平衡时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D )
A.平衡体系中氮气、氢气、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B.平衡体系中氮气、氢气、氨的浓度保持不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氨和分解的氨物质的量相同 D.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氮气和氢气与生成的氨气物质的量相同
解析:反应 N2+3H2 2NH3 达到平衡时,平衡体系中氮气、氢气、氨的物 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A、B 正确;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氨和分解的氨物质的量相 同,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C 正确;反应达到平衡时,单位时间 内消耗的氮气和氢气和生成的氨气都表示正反应方向,且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 2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
新课情境呈现
2
课前新知预习
3
预习自我检测
4
课堂探究研析
5
学科核心素养
6
课堂达标验收
7
课时作业
新课情境呈现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化学反应,有的反应进行地轰轰烈烈瞬间 完成(如图 1 烟花的燃放),而有些反应却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如图 2 铁的生锈), 有的则需要上亿年的时间(如煤、石油的形成)。所以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 化学反应进行得慢,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呢?我 们如何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呢?
化 学 反 应 的 速率和 限度课 件(最 新)高 中化学 必修二 PPT(69 页)
化 学 反 应 的 速率和 限度课 件(最 新)高 中化学 必修二 PPT(69 页)
2.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温度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产生气泡由快到慢的顺序:__C_>__B_>__A__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____增__大____;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___减__小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 程 师 的 设 想
工 程 师 的 设 想
为什么CO和铁矿 石反应时,CO总是 反应不完全?
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
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 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思考与交流
下列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
1. NH3+HCl = NH4Cl与
1 2 3
思考题3
在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 内,反应2HI(g) H2(g)+I2(g)达到平衡 状态的标志是( A B ) A、I2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B、生成 1mol H2 同时消耗 1mol I2 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生成 2mol HI同时消耗 1mol H2
思考题4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 应:X2(g)+2Y2(g) 2Z(g),浓度随时间 变化由下列图象表示,请判断是否正确。
υ正= υ逆
υ
指的是:某种物质的消耗 速率与其生成速率相等
V正
如:
υ SO 消耗 = υ SO 生成
2 2
V正 = V逆 V逆
30
50
t(s)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 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 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 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 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 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 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 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 状态。
0.06
0.06
0.03
0.03
0.14
0.14
50s
2SO2+O2
2SO3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 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c (mol/L)
0.20 SO2 SO3 0.10 O2 SO2 O2
t1
SO3
浓 度 0.14 不 再 0.06 变 0.03 化 t
2SO2+O2
2SO3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化学平衡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 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该
化学反应的限度。





• 逆:可逆反应。
• 等:平衡时,v(正)=v(逆)≠0。
想一想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 定:平衡时,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保 持一定,百分含量保持一定。
• 动:平衡时,反应仍在不断地进行,是动 态平衡。
• 变:外界条件改变后,平衡被破坏,在新条 件下达到新的平衡。
0.06
0.06
0.03
0.03
0.14
0.14
50s
2SO3 反应中起始 分析:下表是 2SO2+O2 和反应不同时间时各物质的浓度的变化。 反应 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mol/L) 时间 c(SO2) c(O2) c(SO3) 0.20 0.10 0 起始时 10s 0.12 0.06 0.08 20s 0.08 0.04 0.12 30s 0.06 0.03 0.14 40s
NH4Cl == NH3 + HCl 2.水的生成与电解

3.二次电池如铅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
想一想
2SO2+O2
催化剂 △
2SO3
对于一个可逆的化学反应,随着反 应的进行: (1)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源自(2)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2SO3 反应中起始 分析:下表是 2SO2+O2 和反应不同时间时各物质的浓度的变化。 反应 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mol/L) 时间 c(SO2) c(O2) c(SO3) 0.20 0.10 0 起始时 10s 0.12 0.06 0.08 20s 0.08 0.04 0.12 30s 0.06 0.03 0.14 40s
2SO2+O2
2SO3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 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c
0.20 SO2 SO3 0.14 0.10 O2 SO2 0.06 O2 0.03
t
t1
SO3
2SO2+O2
2SO3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 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c
0.20 SO3 SO3 0.14
SO2 0.06 O2 SO2
O2 0.03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 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 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 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 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 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 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 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 状态。
化学反应的限度
决定反应物在该 条件下的最大转 化率
t
t1
同:平衡状态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 关
c
0.20 SO2
从正反应开 始建立平衡
SO3 0.14
c
0.20 SO3
从逆反应开 始建立平衡
SO3 0.14
0.10 O2 SO2 0.06 SO3 0 O2 0.03
t
SO2 0.06 O2 0.03 0
t
随堂练习1
A(气)+3B(气) 是(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2.
3. 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
N2 +3H2 2NH3达到平衡状态(
AC )
A.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 H H 键形成
B.1个 N 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 H H 键断裂
C.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 H H 键断裂 D.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 H H 键形成
1 2 3
总结: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单位时间生成1 molA,同时生成3 molB A、B、C的浓度相等
A.
B. C.
D.
A的生成速率与C的生成速率相等
将1molN2和3molH2充入一容积不 变的密闭容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N2(g)+3H2(g) 2NH3(g)。下列 一定为化学平衡状态是( CD ) A. 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 B. 氮气的消耗速率与氨气的生成速率 比为1:2时 C. 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D. N2、H2、NH3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延 长而改变的状态
直 接 的
速率: V正=V逆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各物质的百分含量、混合气体的
总压强、总体积是否变化
间 接 的
怎样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 尽可能的使煤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 化率,关键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要尽可 能充分的接触,且空气要适当过量。燃 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 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放出来的 热能,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 实质是从多方面控制燃烧反应的条件, 它的意义在于节约能源,节省资源,减 少污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