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早孕超声教案
超声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及操作流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超声诊断仪的能力,提高诊断准确率。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超声诊断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2. 超声诊断仪器的操作流程。
教学难点:1. 超声诊断仪器的操作技巧。
2. 超声诊断结果的判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超声诊断技术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领域,如医学、生物工程等。
二、基本原理1. 教师讲解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包括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反射、接收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加深对超声诊断原理的理解。
三、应用范围1. 教师介绍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范围,如心脏、腹部、妇产科等。
2. 学生列举超声诊断技术的具体应用案例。
四、操作流程1. 教师演示超声诊断仪器的操作流程,包括开机、预热、选择探头、设定参数等。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熟悉超声诊断仪器的操作流程。
第二课时一、巩固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超声诊断仪器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评价,找出操作中的不足之处。
二、实际操作1. 教师讲解超声诊断的实际操作技巧,如如何选择探头、如何调整参数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超声诊断案例,学生分析并讨论。
2. 学生总结超声诊断结果的判断方法。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超声诊断技术方面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超声诊断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和操作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及时发现问题,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个别指导。
超声医学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超声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临床应用及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超声诊断技术进行临床诊断的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超声医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超声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
教学难点:1. 超声诊断技术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2. 超声图像的解读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超声医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临床应用。
2. 提问:同学们对超声医学有哪些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超声医学?二、讲授新课1. 超声医学的基本概念- 超声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超声医学的发展历程2.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规律- 超声图像的形成和解读3.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方法- 超声诊断的优缺点三、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超声诊断仪器的操作方法,包括探头、开关、调节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超声诊断操作,教师点评和指导。
四、讨论与总结1. 学生分组讨论超声诊断技术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超声诊断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了解超声医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2. 撰写一篇关于超声诊断技术的论文或报告。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参与度、互动性等。
2. 实践操作:学生的超声诊断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图像解读和分析能力等。
3. 课后作业:学生的阅读量和论文或报告的质量。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超声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超声科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提升学员对超声图像的解读能力,提高诊断准确性。
3. 了解超声在临床各领域的应用,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时间:4课时课程内容:一、课程导入(10分钟)1. 介绍超声科的发展历程及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2. 强调本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二、超声诊断基本原理(30分钟)1. 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2.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点。
3. 超声波成像原理。
三、超声设备操作与维护(40分钟)1. 超声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 超声设备的操作流程。
3. 超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四、超声图像解读与诊断技巧(60分钟)1. 超声图像的基本特征。
2. 超声图像的解读技巧。
3. 临床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五、超声在临床各领域的应用(30分钟)1. 产科超声检查。
2. 心血管超声检查。
3. 肝胆胰脾肾等器官超声检查。
4. 甲状腺、乳腺超声检查。
5. 淋巴结、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
六、案例分析(20分钟)1. 通过实际病例,讲解超声诊断的流程和技巧。
2. 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
七、总结与交流(10分钟)1. 总结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
2. 学员提问,教师解答。
教学手段:1. 讲授法:讲解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提高学员的超声图像解读能力和诊断技巧。
3. 实操演示:邀请有经验的超声医师进行现场操作演示,让学员直观了解超声设备的使用方法。
教学评价:1. 学员对超声诊断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的掌握程度。
2. 学员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对超声图像的解读和诊断技巧。
3. 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满意度。
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书籍,加深对超声诊断原理和技术的理解。
2. 收集并分析临床病例,提高自己的超声诊断能力。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员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在培训过程中,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提高培训效果。
产科超声诊断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产科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了解不同妊娠阶段的超声检查要点。
- 熟悉常见产科疾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2. 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进行产科超声检查操作。
- 学会分析超声图像,准确判断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异常。
- 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产科超声诊断基本原理2. 不同妊娠阶段的超声检查要点3. 常见产科疾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胎儿发育异常- 妊娠合并症- 妇科疾病- 胎盘、脐带、羊水异常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产科超声诊断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病例,分析超声图像,提高诊断能力。
3. 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场景,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超声检查操作,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产科超声诊断基本原理1. 导入新课:介绍产科超声诊断的重要性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2. 讲解内容:- 超声波的基本原理- 超声诊断仪器的组成及功能-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点3. 课堂练习:简单超声图像识别。
第二课时:不同妊娠阶段的超声检查要点1. 导入新课:强调不同妊娠阶段超声检查的重要性。
2. 讲解内容:- 早孕期超声检查要点- 中孕期超声检查要点- 晚孕期超声检查要点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妊娠阶段的典型超声图像。
第三课时:常见产科疾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1. 导入新课:介绍常见产科疾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2. 讲解内容:- 胎儿发育异常:无脑儿、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等- 妊娠合并症: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盘等- 妇科疾病: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胎盘、脐带、羊水异常:胎盘早剥、脐带绕颈、羊水过少等3. 角色扮演:模拟临床场景,进行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产科超声诊断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产科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胎儿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要点。
3. 能够进行产科超声检查,并对常见疾病进行诊断。
教学重点:1. 产科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胎儿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要点。
教学难点:1. 胎儿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
2.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回顾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
2. 引出产科超声诊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产科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a. 超声成像原理b. 超声诊断设备c. 超声检查方法2. 胎儿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要点a. 胎儿发育异常的类型b. 超声诊断要点c. 常见胎儿发育异常的超声表现三、案例分析1. 展示典型胎儿发育异常的超声图像。
2. 分析超声图像,总结诊断要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产科超声诊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a. 胎儿发育异常与正常胎儿的鉴别b. 妊娠并发症的鉴别诊断c. 妇科疾病的鉴别诊断三、案例分析1. 展示典型病例,让学生进行鉴别诊断。
2. 分析病例,总结鉴别诊断要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产科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胎儿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要点,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鉴别诊断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水平。
3.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超声科教师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名称:超声诊断学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超声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常用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超声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超声诊断学的兴趣,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一、超声诊断学基本概念1. 超声诊断学的定义和起源2. 超声诊断学的发展历程3. 超声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领域二、超声检查方法1. A型超声2. B型超声3. M型超声4. 彩色多普勒超声5. 三维超声三、超声诊断技术临床应用1. 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2.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介绍超声诊断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引导学生思考超声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领域。
二、讲解超声检查方法1. A型超声:介绍A型超声的基本原理、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2. B型超声:讲解B型超声的基本原理、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3. M型超声:介绍M型超声的基本原理、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4. 彩色多普勒超声:讲解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基本原理、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5. 三维超声:介绍三维超声的基本原理、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三、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超声图像,讨论疾病诊断。
2. 讲解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技术。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超声诊断学基本概念、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2. 针对上节课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二、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超声检查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讲解注意事项。
三、总结1. 总结超声诊断学的基本概念、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2. 强调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所学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病例的分析能力及诊断准确性。
正常早孕超声教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师资培训教学教案第一节早期妊娠学生特点分析1.学生构成:为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具有本科学历2.知识结构:具备良好得解剖、病理生理学知识3.学习能力:具备较强得主动学习能力4.学习态度:具有较强得学习欲望,学习态度端正教学提纲1、妊娠得临床诊断 (分期)2、正常早期妊娠得临床表现3、早期妊娠得得超声表现4、正常早期妊娠得辅助检查5、根据孕囊大小及胚胎头臀径估算孕周6、正常早期妊娠得鉴别诊断7、早期妊娠超声检查得注意事项教学内容(一)临床诊断(分期)临床上将妊娠全过程共40周分为三期1.早期妊娠:妊娠12周末前2.中期妊娠:妊娠第13周~第27周末3.晚期妊娠:妊娠28周及其后得妊娠(二)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1.停经:月经周期规律,停经约10日以上,尤应高度怀疑妊娠。
2.早孕反应:停经约6周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食欲缺乏、喜食酸物为早孕反应,停经约12周消失。
3.尿频;子宫增大压迫膀胱4.乳房变化:自觉胀痛5.HCG(+):停经约40d妊娠试验(+)(三)超声表现1.子宫体积增大:三条经均有增大才有意义。
2.胚囊:①、TVS:在4~4、5周可见;TAS:在5~5、5周可见②、“双环”征:早期妊娠囊得超声诊断重要特征3.胚芽:妊娠6~7周可见,正常妊娠在8周妊娠胚芽显示率100%。
4.胎心:于妊娠6周末在胚芽内见节律得跳动,频率为120~180/分,早期妊娠得存活标志。
5.胎动:妊娠第7周可见胚芽蠕动,8~9周开始见四肢典型活动,12周胎动活跃。
6.胎盘:妊娠8~9周超声显示可见胎盘,位于孕囊周边,回声均匀比宫壁回声高7.卵黄囊:正常妊娠7~11周可见卵黄囊。
各孕周卵黄囊大小8.妊娠黄体:于早期妊娠子宫得一侧见椭圆形得低回声区,其功能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盘代替(四)根据孕囊大小及胚胎头臀径估算孕周孕周=头臀径+6、5或孕周=孕囊得两个径相加/2 +30 (五)辅助检查、1、B型超声检查2.超声多普勒法:可以确诊早期妊娠、活胎。
超声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理解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超声检测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
3. 学会根据检测目的和工件特性选择合适的超声检测方法。
4. 增强对超声检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1. 超声检测方法的分类。
2. 各类超声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1. 超声检测方法的选择。
2. 超声检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对象:工科专业学生教学准备:1. 超声检测相关教材和课件。
2. 超声检测设备图片和视频。
3. 超声检测现场案例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简要介绍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超声检测方法分类1. 按原理分类:- 脉冲反射法- 衍射时差法(TOFD)- 穿透法- 共振法2. 按显示方式分类:- A型显示- 超声成像显示(B、C、D、S、P型显示)3. 按波型分类:- 纵波法- 横波法- 表面波法- 板波法- 爬波法4. 按探头数目分类:- 单探头法- 双探头法- 多探头法5. 按探头与试件接触方式分类:- 接触法- 液浸法- 电磁耦合法6. 按人工干预的程度分类:- 手工检测- 自动检测三、各类超声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1. 脉冲反射法:适用于简单结构材料的厚度测量、缺陷检测等。
2. 衍射时差法(TOFD):适用于复杂结构材料的缺陷检测,具有高分辨率、高检测速度等优点。
3. 穿透法: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等材料的厚度测量和内部缺陷检测。
4. 共振法:适用于薄壁结构材料的缺陷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检测速度等优点。
5. A型显示:适用于简单结构材料的缺陷检测,具有直观、易懂等特点。
6. 超声成像显示:适用于复杂结构材料的缺陷检测,具有三维成像、直观等特点。
7. 纵波法、横波法、表面波法、板波法、爬波法:适用于不同类型材料的缺陷检测,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8. 单探头法、双探头法、多探头法:适用于不同检测对象和场合,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医师规范化师资培训教学教案
第一节早期妊娠
学生特点分析
1.学生构成:为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具有本科学历
2.知识结构:具备良好的解剖、病理生理学知识
3.学习能力:具备较强的主动学习能力
4.学习态度:具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学习态度端正教学提纲
1.妊娠的临床诊断(分期)
2.正常早期妊娠的临床表现
3.早期妊娠的的超声表现
4.正常早期妊娠的辅助检查
5.根据孕囊大小及胚胎头臀径估算孕周
6.正常早期妊娠的鉴别诊断
7.早期妊娠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一)临床诊断(分期)
临床上将妊娠全过程共40周分为三期
1.早期妊娠:妊娠12周末前
2.中期妊娠:妊娠第13周~第27周末
3.晚期妊娠:妊娠28周及其后的妊娠
(二)临床表现
【症状与体征】
1.停经:月经周期规律,停经约10日以上,尤应高度怀疑妊娠。
2.早孕反应:停经约6周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食欲缺乏、喜食酸物为早孕反应,停经约12周消失。
3.尿频;子宫增大压迫膀胱
4.乳房变化:自觉胀痛
5.HCG(+):停经约40d妊娠试验(+)
(三)超声表现
1.子宫体积增大:三条经均有增大才有意义。
2.胚囊:①、TVS:在4~周可见;TAS:在5~周可见
②、“双环”征:早期妊娠囊的超声诊断重要特征
3.胚芽:妊娠6~7周可见,正常妊娠在8周妊娠胚芽显示率100%。
4.胎心:于妊娠6周末在胚芽内见节律的跳动,频率为120~180/分,早期妊娠的存活标志。
5.胎动:妊娠第7周可见胚芽蠕动,8~9周开始见四肢典型活动,12周胎动活跃。
6.胎盘:妊娠8~9周超声显示可见胎盘,位于孕囊周边,回声均匀比宫壁回声高
7.卵黄囊:正常妊娠7~11周可见卵黄囊。
各孕周卵黄囊大小
8.妊娠黄体:于早期妊娠子宫的一侧见椭圆形的低回声区,其功能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盘代替
(四)根据孕囊大小及胚胎头臀径估算孕周孕周=头臀径+
或孕周=孕囊的两个径相加/2 +30
(五)辅助检查
.型超声检查
2.超声多普勒法:可以确诊早期妊娠、活胎。
3.宫颈粘液检查:宫颈粘液量少且粘稠,涂片干燥后光镜下见到排列成行的珠豆状椭圆体,这种结晶见于黄体期。
4.基础体温测定:双向体温的已婚妇女出现高温相18天持续不降,早孕可能性大。
(六)超声鉴别诊断
1.子宫肌瘤
2.假孕囊
3.宫腔积液
(六)早期妊娠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1.观察孕囊应注意:
①妊娠囊数目、外形、卵黄囊、胎心、胚胎、估测孕周,判断死胎及异位妊娠。
②囊壁是否完整,呈双环征,妊娠囊内有无胚胎及卵黄囊。
③了解妊娠囊位置,如果位置底下,有低位着床可能,造成流产或胚胎位置异常。
2.CRL测量注意:
①未找到胎儿最大长度,低估孕龄
②测量包括了胎儿下肢
③将卵黄囊误为胎头部分测量在内
小结
从末次月经第一日开始计算,13周末之前称为早期妊娠。
早期妊娠会出现停经、早孕反应、尿频、乳房变化等临床表现。
超声的诊断要点为:子宫体积增大,可见孕囊回声,孕囊内可见具有胎心级胎动的胚芽、胎盘、卵黄囊回声。
主要与假孕囊、宫腔少量积液相鉴别。
复习题
1.早期妊娠时孕囊内可见那些解剖结构及其特点
2. 超声检查早期妊娠时如何与临床结合
案例
女,32岁,停经84天,体温℃,血压100/85mmHg。
为了了解胎儿情况来我院检查。
超声所见子宫外形增大,宫内见67*32mm的孕囊回声,囊壁厚,回声增强,囊内见胎儿回声,头臀径约48mm,可见胎心搏动。
双侧附件区未见站位性病变。
膀胱尿少,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CDFI:血流分布及频谱未见异常。
思考题
1. 早期妊娠的孕周声像特点
2. 以上病例如何估算孕周,孕周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