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7课 唯物辩证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国“天河二号”再度蝉联冠军;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一个“大窝凼”里,世界最大单口——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9月25日投入使用;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2016年,①创新结出累累硕果,成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结构性改革处在关键时期。
要使我国发展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③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④紧紧依靠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化蛹成蝶,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凤凰涅槃,用创新的翅膀使中国经济飞向新高度!【设问】从辩证法角度思考,为什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第一步:获取信息,调动知识答案:(1)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应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抓住“创新”这一主要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应不断进行创新,以创新推动国家发展。
(3)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基础巩固1.2017年8月4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首次在高铁上成功进行了演示。
该技术采用高频谱标准,能够拥有高速移动性能和高带宽传输,以及稳定的切换性能。
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高铁和地铁上,还可以用来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的无线宽带上网问题,更可以跟随高铁技术一起走出国门。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时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编者选题表题号考查点易中辩证否定观1、4、53、9辩证法的革命批判2、5、6、83、7精神与创新意识一、选择题1.每秒5万亿次!这是我国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的世界新纪录。
下潜深度超过7 000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是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设计目标.纪录被不断地刷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事物的发展是()A。
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
不断否定自身的过程C.借助外力实现的变化D。
实现持续量变的过程解析:B 纪录的刷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反映了事物发展是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的,B说法正确。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A、C说法错误。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引起质变,最终通过质变实现的,不仅仅是量变的过程,D说法错误。
2.漫画《按程序办》(作者:华平安)启示我们在生活中需要( )①循序渐进,随机应变②化繁为简,改弦更张③尊重书本,尊重权威④解放思想,开拓创新A。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课时作业新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编者选题表题号考查点易中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2、34、9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3、5、69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7、89一、选择题1。
在我国,抗虫棉的推广不仅使农民累计增收了760亿元,而且节约了1亿千克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
抗虫棉的推广还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体系。
这表明农业科技创新()A。
开辟了更广阔的农业劳动对象B。
带来了理论创新和生产实践的深化C.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D。
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解析:D 由题意知,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故选D。
A、B、C与题意不符,不选。
2。
漫画表明,创新能够( )①更换人们的生产工具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A。
①②B。
①④ C.②③D.③④解析:C 举办职工技术比赛是为了激发职工创新活力,提高职工科技素质,②③正确.创新能够更新人们的生产工具;①错误;④材料未体现。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知识目标(1)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2)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
2.能力目标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培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含义。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提示不是任何事物都有主次矛盾。
因为只有复杂事物才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才有主次矛盾之分。
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2)辩证关系。
②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2.矛盾的主次方面(1)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矛盾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矛盾两个方面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2)辩证关系。
①二者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互转化,性质也相应发生变化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关系 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方
法
论
区 别
意 义 反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 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 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 处理次要矛盾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 主流和支流;抓主流同时不忽视 支流
不分主次,抓不住中心和 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不分主次
第二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知识目标 (1)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 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2)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 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 一,培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
盾就是主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
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提示不是任何事物都有主次矛盾。因为只有复杂事物才包含着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才有主次矛盾之分。在复杂事物中,主要 矛盾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对 关键;只看主要矛盾忽视 或颠倒主次,混淆事物的性质;忽
错 次要矛盾,陷入形而上学 视支流,不加控制、任其自流,影响
误 的一点论
或改变事物性质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综合探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 提示:本探究活动通过列宁的话揭示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 有,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找不到不包含矛盾的事物。例如,我国当前 着多种矛盾,人自身存在同化与异化、细胞的生与死的矛盾等等。
• 3.教材P82“探究问题2”
• 提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复杂矛盾体系 在矛盾斗争中开拓前进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但必须认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这一过程不可能 浪静、一帆风顺。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既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又面 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老问题。只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能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才能开拓通向实现伟大梦想的前行道路,团 领人民为创造美好未来而攻坚克难、披荆斩棘,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4.教材P82“探究问题3” • 提示:(1)科学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
• [答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 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 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2)唯物辩证法观点: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用 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 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综合探究
•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___联__系_____、____发__展____、____全__面____的观点看问题 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___相__互__联__系_和________ 手__,__不 __能__现只__状看__到_联一系个起个来孤考立察的;事既物要;看要到把事事物物位的置_的__移_过_动_去_和_和_数_将与量来它的的增减,更 看物到发事 展物的____根____内本____部性____矛质____盾的(内变因化),和又发不展忽;视在事分物析发事展物的发_展__的_外_原_部_因_矛_时_盾(,外要因着)。重抓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知识目标(1)理解发展的实质,明确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知道新旧事物的联系与区别,会分析新事物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原因。
2.能力目标(1)运用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归纳出哲学知识。
(2)增强交流与表达能力,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3)锻炼辩证思维能力,就同一对象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多角度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坚定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心,体会发展过程的艰辛。
(2)培养历史责任感,树立爱国情怀,增强公民意识。
(3)通过了解党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
②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则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方法论要求(1)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2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知识目标(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的思维方式。
(3)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1)坚持和把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社会之中。
(2)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培养综合性思维。
(3)培养合作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1)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2)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3.方法论意义(1)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含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选择题
1.大量考古、历史研究表明,在中国境内,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自古就有血缘、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西藏地区与中国内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从来没有中断过经济、政治、文化往来。
这体现了( D )
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③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④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自古就有血缘、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这体现了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①正确;事物的联系有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并不都是人为的,②不选;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③错误;“西藏地区与中国内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从来没有中断过经济、政治、文化往来”说明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④正确。
故选D。
2.漫画《折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要善于根据自身需要去建立新的联系
[解析]漫画《折腾》所反映的情况是在城市建设中只顾局部,不顾整体,所以要求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故选B。
3.针对学生群体中的“拖延症”现象,某校学生“创客”社团设计了一款手机应用软件。
该软件具有如下功能:
目标专注:45分钟内,专注于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直到铃声响起,休息5分钟后重新进入学习
任务拆分:将无法一次性解决的复杂学习任务拆分为多个小任务
量化评估: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统计
同伴激励:同伴各自将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上传至平台,相互激励
同学们从哲学角度对这一设计进行讨论,下列分析合理的有( A )
①“目标”强调意识的目的性,能使我心无旁骛,抓紧时间
②“任务拆分”把整体分解成部分,避免因为任务庞大而畏难不前
③“量化评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④“同伴激励”强调外部矛盾的作用更为重要,大家会因此不甘落后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目标”强调了意识的目的性,“任务拆分”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①②均正确;规律是客观的,是不能创造的,③错误;“同伴激励”强调了外因(即外部矛盾)对事物发展的重要性,但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内部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不能说外部矛盾的作用更重要,④不选。
故本题答案选择A。
4.每个人都在追逐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
“中国梦”又为每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C )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关键的部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D.联系具有多样性、主观性
[解析]材料说明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故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当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反之,则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排除;B不符合题意,排除;D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排除。
二、非选择题
5.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
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答案]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城镇化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必须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推进城镇化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出发,统筹考虑,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
考生在解答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系统优化法”,因此考生首先可以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必须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然后考生可以从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再次可以从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的角度说明认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