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适用】初三九年级数学上册《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2》教案
九年级数学 概率初步25.3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2新人教版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01 教学目标1.理解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条件及方法. 2.应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解决问题.02 预习反馈1.对一般的随机事件,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率,总在一个固定数的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2.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率mn (n 是试验的次数,m 是事件发生的频数)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 附近,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p .3.在抛掷一枚硬币,考察出现正反的试验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出现正面”的频率将趋于稳定在0.5左右.4.从某玉米种子中抽取6批,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有关数据如下: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计,该玉米种子发芽的概率约为0.8.(结果用小数表示,精确到0.1)03 新课讲授 类型1 用频率估计概率例1 (教材P144练习1变式)某射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射击训练,结果如下表所示:(1)计算并填写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2)试根据该表,估计这名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为多少(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并说明理由.【解答】由于击中靶心的频率都在0.90左右摆动,故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0.9.【跟踪训练1】做大量重复试验,抛掷同一枚啤酒瓶盖,经过统计得“凸面朝上”的频率约为0.44,则可以估计抛掷这枚啤酒瓶盖出现“凸面朝上”的概率约为(B)A.0.22 B.0.44 C.0.5 D.0.56【跟踪训练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摸球试验时,在一个暗箱里放了多个只有颜色不同的小球,将小球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记下颜色并放回暗箱,再次将球搅匀后任意摸出一个,不断重复.下表是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请估计从暗箱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0.6(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类型2 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应用例2(教材P145问题2变式)某水果公司以1.5元/千克的成本新进了20 000千克柑橘,销售人员首先从所有的柑橘中随机地抽取若干柑橘,进行了“柑橘损坏率”统计,并把获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1)请你完成表格;(2)如果公司希望这些柑橘能够获得利润10 000元,那么在出售柑橘(已去掉损坏的柑橘)时,每千克大约定价为多少元?【解答】 由表可以看出,柑橘损坏的频率稳定在0.1附近, 即可知柑橘的损坏率为0.1,则完好率为0.9,则可知20 000千克柑橘中完好的质量为20 000×0.9=18 000(千克). 完好的柑橘实际成本为1.5×20 00018 000=1.50.9=53(元/千克).设每千克柑橘定价为x 元,则有(x -53)×18 000=10 000,解得x ≈2.2.因此,出售柑橘时,每千克定价大约为2.2元可获利润10 000元.【跟踪训练3】 某林业部门统计某种树苗在本地区一定条件下的移植成活率,结果如表:(1)根据表中的数据,估计这种树苗移植成活的概率为0.9(精确到0.1);(2)如果该地区计划成活4.5万棵幼树,那么需要移植这种幼树大约5万棵.04 巩固训练1.小明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时,根据统计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最有可能是(C )A .同时抛掷两枚硬币,落地后两枚硬币正面都朝上B .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洗匀后,从中任抽一张牌的花色是红桃C .抛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的面点数是3D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4个白球、1个黑球,它们除了颜色外都相同,从中抽到黑球2.某校篮球队进行篮球投篮训练,下表是某队员投篮的统计结果:根据上表,你估计该队员一次投篮命中的概率大约是0.6.3.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色、黑色、白色的球共有20个,除颜色外,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小明通过大量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色、黑色球的频率分别稳定在10%和30%,则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很可能是12.4.生物工作者为了估计一片山林中雀鸟的数量,设计了如下方案:先捕捉100只雀鸟,给它们做上标记后放回山林;一段时间后,再从中随机捕捉500只,其中有标记的雀鸟有10只.请你帮助工作人员估计这片山林中雀鸟的数量约为5__000只.05 课堂小结1.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区别:①频率反映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概率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②频率是不能脱离具体的n次试验的结果,具有随机性;概率是具有确定性的不依赖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联系: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2.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基本步骤:①大量重复试验;②检验频率是否已表现出稳定性;③频率的稳定值即为概率.。
九年级数学上册25.3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2)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内容1.当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我们一般还要通过统计频率来估计概率.在同样条件下,大量重复试验时,根据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所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2.模拟实验.教学目标理解每次试验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能应用模拟实验求概率及其它们的应用.通过复习列举法求概率的条件和方法,引入相反方向的:每次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利用频率求概率的方法,同时也介绍利用模拟试验求概率的方法.重难点、关键1.重点:讲清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条件及方法;2.难点与关键:比较用列举法求概率与用频率求概率的条件与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黑书)请同学们口答下面几个问题:1.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条件是什么?2.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是什么?3.A=(事件),P(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4.列表法、树形图法是不是列举法,它在什么时候运用这种方法.老师口答点评:1.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条件是:(1)每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限多个;•(2)每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2.每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结果(有限个),发生的可能性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m种结果,则P(A)=.3.0≤P(A)≤1,其中不可能事件B,P(B)=0,必然事件C,P(C)=1.4.列表法、树形图法是列举法,•它是在列出的所有结果很多或一次试验要涉及3个或更多的因素所用的方法.二、探索新知前面的列举法只能在所有可能是等可能并且有限个的大前提下进行的,如果不满足上面二个条件,是否还可以应用以上的方法呢?不可以.也就是:当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我们一般还要通过统计频率来估计概率.在同样条件下,大量重复试验时,根据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所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题目:例1.某林业部门要考查某种幼树在一定条件的移植成活率.(1)它能够用列举法求出吗?为什么?(2)它应用什么方法求出?(3)请完成下表,并求出移植成活率.(老师点评)解:(1)不能.理由:移植总数无限,每一棵小苗成活的可能性不相等.(2)它应该通过填完表格,用频率来估计概率.(3)略所求的移植成活率这个实际问题的概率是为:0.9.例2.某水果公司以2元千克的成本新进了10000千克的柑橘,如果公司希望这种柑橘能够获得利润5000元,那么在出售柑橘(已经去掉损坏的柑橘)时,每千克大约定价为多少元比较合适?销售人员首先从所有的柑橘中随机地抽取若干柑橘,•进行了“柑橘损坏表”统计,并把获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帮忙完成下表.解:从填完表格,我们可得,柑橘损坏的概率为0.1,则柑橘完成的概率为0.9.因此:在10000千克柑橘中完好柑橘的质量为10000×0.9=9000千克.完好柑橘的实际成本为:=2. 22(元千克)设每千克柑橘的销价为x元,则应有:(x-2.22)×9000=5000解得:x≈2.8因此,出售柑橘时每千克大约定价为2.8元可获利润5000元.例3.一个学习小组有6名男生3名女生,•老师要从小组的学生中先后随机地抽取3人参加几项测试,并且每名学生都可被重复抽取,•你能设计一种试验来估计“被抽取的3人中有2名男生1名女生”的概率吗?分析:因为要做从这9人中,抽取3人的试验确实工作量很大,为了简便这种试验,我们可用下面两种方法来简便.1.取9张形状完全相同的卡片,在6张卡片上分别写上1~6的整数表示男生,在其余的3张卡片上分别写上7~9的整数表示女生,把9张卡片混合起来并洗均匀.从卡片中放回的抽3次,随机抽取,每次抽取1张,并记录结果,经重复大量试验,•就能够计算相关频率,估计出三人中两男一女的概率.2.用计算器也能产生你指定的两个整数之间(包括这两个整数)的随机整数,•也同样能够估计概率.以上这两种试验我们把它称为模拟实验.•从模拟实验中产生的一串串的数为“随机数”.三、巩固练习教材P159 思考题,P161 练习.四、应用拓展例4.在车站、街旁、旅游点、学校门口常常看到以下的博彩游戏:奖品丰厚,围观者蠢蠢欲动,但也奇怪,有数十个人参加摸奖,摸到空门的居多,根本没有人摸到价值高的奖品,是偶数还是必然,你认为呢?以摸到100•分为例说明.分析:摸奖者摸10张卡片,总分在50至100之间,除了70、75、80三个分数没有外,其余的分数都有奖,并且奖品大都远远超过1元,所以人们觉得赢的机会非常大,•可是事实恰恰相反,得到贵一点的奖品几乎没有人,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50至100之间的11个分数中,摸10张卡总分最有可能是70、75、80,•而相应的奖品是空的,其余分数虽然都有奖品,甚至在两边的得分可得到高额奖品,•但这些分数很难得到.解:是必然.理由:以摸到100分为例,需连续摸到10张卡片都是10分的,第一次摸到10分的机会是,再摸第二次摸到10分卡片的机会是,第三次摸到的卡片是10分的机会是,……依次类推,连续摸十次都是10分的机会只有,接近于二十万分之,以每次一元计算,需要近二十万元才能得到一台彩电!五、归纳小结(学生小结,老师点评)本节课应掌握:1.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条件及方法.2.随机数的概念.3.模拟实验的概念及它的各种方法.4.应用以上的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六、布置作业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课时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在做布斗的投针实验时,若改变平行线间的距离与针的长度的比值,则( )A.针与平行线相交的概率不变 B.针与平行线相交的概率会改变C.针与平行线相交的概率可能会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2.当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求(估计)概率是用( ).A.通过统计频率估计概率 B.用列举法求概率C.用列表法求概率 D.用树形图法求概率二、填空题.1.布斗投针实验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事件发生的概率随着_________的增加,逐渐_________在某个数值附近,我们可以用平稳时________来估计这一事情的概率.三、综合提高题.1.一位同学抛掷一枚图钉,统计如下表:请根据下表用频率估计概率.2.从10m高的地方往下抛手榴弹(体育用品),落地时,可能木柄先着地,也可能铁壳先着地,你估计哪种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将丢弹实验做100次,看实验结果与你的估计是否一致?答案:一、1.B 2.A二、1.P= (L<d)其中L是针长,d为平行线的距离;2.实验次数频率三、1.0.46 2.略。
25.3.2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分课时教学设计教师活动2:某林业部门要考察某种幼树在一定条件下的移植成活率,应采用什么具体做法?幼苗移植会有哪些可能结果?如何利用频率去估计幼树移植的成活率呢?在相同条件下,对这种幼树进行大量移植,并统计成活数m的情况,计算成活的频率.随着移植数n越来越大,频率m会越来越稳定,于是就可以把频率作为成活率的估计值. n实际上有的实验做起来非常麻烦,并且大量的进行这个实验也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模拟实验”来代替.下表是一张模拟的统计表,请补全表中空缺,并回答:随着移植数的增加,幼树移植成活的频率有什么趋势?是否能够据此估计出幼树移植成活的概率?从表中可以发现,随着移植数的增加,幼树移植成活的频率越来越稳定.当移植总数为14000时,成活的频率为0.902,于是可以估计幼树移植成活的概率为____.注意:一般可以用试验次数累计最多时的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概率估计值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不超过频率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比较合适?1、出售柑橘(去掉损坏的柑橘)定价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柑橘在运输、储存中会有损坏,公司必须估算出可能损坏的柑橘总数,以便将损坏的柑橘的成本折算到没有损坏的柑橘的售价中,才能保证实际获得的利润.请补全表中空缺,并完成填空(结果保留三位小数):若柑橘没有损坏,要获得 5 000 元利润应如何定价?柑橘损坏后,柑橘的重量减少了,为了确保获得5 000 元利润,定价应如何变化?如何知道柑橘的重量将减少多少?随着统计的频率越来越稳定,柑橘的损坏率为 0.1,则柑橘的完好概率为 0.9.根据估计的概率可以知道,在10000kg柑橘中完好柑橘的质量为10000×0.9=9000(kg)完好柑橘的实际成本为2×10000 9000 = 20.9≈2.22(元/kg)设每千克柑橘的售价为x元,则(x2.22)×9000=5000,解得 x≈2.8【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1. 某林业局将一种树苗移植成活的情况绘制成如下统计图,由此可估计这种树苗移植成活的概率约为( )A. 0.95B. 0.90C. 0.85D. 0.802.一个暗箱里放有a 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这a 个球中红球只有4个,若每次将球搅匀后,任意摸出1个球记下颜色再放回暗箱,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0%附近,那么可以推算出a 大约是( )A .25B .20C .15D .103.在围棋盒中有x 颗白色棋子和y 颗黑色棋子,从盒中随机取出一颗棋子,取得白色棋子的概率是13.如果再往盒中放进12颗白色棋子,取得白色棋子的概率是23,则原来盒中有白色棋子有_____颗.4.为了估计鱼塘中鱼的条数,养鱼者首先从鱼塘中打捞30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归鱼塘,经过一段时间,等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再打捞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有5条,则鱼塘中估计有_______条鱼. 选做题:5.为了比较甲、乙两鱼池中的鱼苗数目,小明从两鱼池中各捞出100条鱼苗,每条率稳定在15%和45%,则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很可能是个.4.某鱼塘里养了1600 条鲤鱼、若干条草鱼和 800条罗非鱼,该鱼塘主通过多次捕捞试验后发现,捕捞到草鱼的频率稳定在 0.5左右,若该鱼塘主随机在鱼塘捕捞一条鱼,则捞到鲤鱼的概率约为.【综合拓展类作业】5.小明在操场上做游戏,他发现地上有一个不规则的封闭图形ABC.为了知道它的面积,他在封闭图形内划出了一个半径为1米的圆,在不远处向图形内掷石子,且记录如下:(1)随着次数的增多,小明发现m与n的比值在一个常数k附近波动,请你写出k 的值.(2)请利用学过的知识求出封闭图形ABC的大致面积.从旧知入手引入新课,以丰富的探究活动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5.3.2《用频率估计概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5.3.2《用频率估计概率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3.2节《用频率估计概率解决问题》是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学会如何利用频率来估计概率,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概率的基础知识,对概率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可能理解不够深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学会如何利用频率来估计概率,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如何利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3.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问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练习。
3.教学器材:准备一些教具,如卡片、骰子等,用于课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课题,如抛硬币实验,展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利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53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

5.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概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数据分析:培养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运用频率估计概率,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逻辑推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进行逻辑推理,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c.在培养数据分析能力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试验,收集数据,然后讨论如何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直接输出:
四、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概率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我们之前学过如何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频率估计概率有什么联系?”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53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53节“用频率估计概率”: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关系,通过大量重复试验,观察频率的稳定值来估计概率;
2.掌握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分析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探讨频率随试验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
6.总结回顾:强调频率估计概率的重要性,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频率可以用来估计概率,这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7.作业布置:布置与频率估计概率相关的作业,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
-布置:“请同学们课后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频பைடு நூலகம்来估计概率?并尝试举例说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强调通过大量重复试验,观察频率的稳定值来估计概率,使学生掌握这一核心概念。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第25章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25.3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每次试验可能的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利用统计频率的方法估计概率.【过程与方法】经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在同样条件下,大量重复试验时,根据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所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如何用统计频率求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概率问题,培养使用数学的良好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难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理解.五、课前准备课件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问:抛掷一枚均匀硬币,硬币落地后,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呢?(出示课件2)学生答: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两种情况.教师问:它们的概率是多少呢?学生答:都是1.2教师问:在实际掷硬币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出示课件3)在学完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这节内容后,小明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他抛掷一枚硬币10次,其正面朝上的次数为5次,是否可以说明“正面向上”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5?用列举法可以求一些事件的概率.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利用多次重复试验,通过统计试验结果估计概率.(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探究一用频率估计概率出示课件5-9:抛硬币实验(1)抛掷一枚均匀硬币400次,每隔50次记录“正面朝上”的次数,并算出“正面朝上”的频率,完成下表:(2)根据上表的数据,在下图中画统计图表示“正面朝上”的频率.学生尝试画图:的直线,你发现了什么?(3)在上图中,用红笔画出表示频率为12的直线,并观察思考.学生画出表示频率为12教师强调: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0. 5,即频率稳定于概率.(4)下表是历史上一些数学家所做的掷硬币的试验数据,这些数据支持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答:支持.教师问:抛掷硬币试验有什么特点?学生答:1.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有限;2.每种可能结果的可能性相等.教师问:如果某一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无限个,或每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一致,那么我们无法用列举法求其概率,这时我们能够用频率来估计概率吗?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出示课件10-13:图钉落地的试验从一定高度落下的图钉,着地时会有哪些可能的结果?其中顶帽着地的可能性大吗?(1)选取20名同学,每位学生依次使图钉从高处落下20次,并根据试验结果填写下表.(2)根据上表画出统计图表示“顶帽着地”的频率.学生尝试画图:(3)这个试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答:在图钉落地试验中,“顶帽着地”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稳定在常数56.5%附近.出示课件14:教师归纳: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可以用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出示课件15:知识拓展: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随机试验中,由于众多微小的偶然因素的影响,每次测得的结果虽不尽相同,但大量重复试验所得结果却能反应客观规律.这称为大数法则,亦称大数定律.出示课件16:教师强调: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随机事件A发生的(这里n是实验总次数,它必须相当大,m是在n次试验中随机事件A发频率mn生的次数)会稳定到某个常数P.于是,我们用P这个常数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即P(A)=P.练一练:判断正误(出示课件17)⑴连续掷一枚质地均匀硬币10次,结果10次全部是正面,则正面向上的概率是1.(2)小明掷硬币10000次,则正面向上的频率在0.5附近.(3)设一大批灯泡的次品率为0.01,那么从中抽取1000只灯泡,一定有10只次品.学生思考后口答:⑴错误;⑵正确;⑶错误.出示课件18:例1 某篮球队教练记录该队一名主力前锋练习罚篮的结果如下:(1)填表(精确到0.001);学生计算后并填表:(2)比赛中该前锋队员上篮得分并造成对手犯规,罚篮一次,你能估计这次他能罚中的概率是多少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该前锋罚篮命中的频率稳定在0.8左右,所以估计他这次能罚中的概率约为0.8.巩固练习:(出示课件19)某小组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时,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图的折线统计图,则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最有可能的是( )A.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小明随机出的是“剪刀”B.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普通扑克牌洗匀后,从中任抽一张牌的花色是红桃C.暗箱中有1个红球和2个黄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中任取一球是黄球D.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向上的面点数是4学生自主思考后口答:D.出示课件20,21:例2 瓷砖生产受烧制时间、温度、材质的影响,一块砖坯放在炉中烧制,可能成为合格品,也可能成为次品或废品,究竟发生那种结果,在烧制前无法预知,所以这是一种随机现象.而烧制的结果是“合格品”是一个随机事件,这个事件的概率称为“合格品率”.由于烧制结果不是等可能的,我们常用“合格品”的频率作为“合格品率”的估计.某瓷砖厂对最近出炉的一大批某型号瓷砖进行质量抽检,结果如下:(1)计算上表中合格品率的各频率(精确到0.001);(2)估计这种瓷砖的合格品率(精确到0.01);(3)若该厂本月生产该型号瓷砖500000块,试估计合格品数.学生计算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出示课件22)解:(1)逐项计算,填表如下:稳定在0.962⑵观察上表,可以发现,当抽取的瓷砖数n≥400时,合格品率mn的附近,所以我们可取P=0.96作为该型号瓷砖的合格品率的估计.(3)500000×96%=480000(块),可以估计该型号合格品数为480000块.出示课件23:教师归纳总结: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若事件的概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区别: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或不同次数的重复试验得到的事件的频率都可能不同,而概率是一个确定数,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无关.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4)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的射击成绩记录如下:(1)计算表中相应的“射中9环以上”的频率(精确到0.01);(2)这些频率具有什么样的稳定性?(3)根据频率的稳定性,估计这名运动员射击一次时“射中9环以上”的概率(精确到0.1)学生自主思考后独立解答:⑴计算如下:⑵稳定在0.8附近;⑶0.8.(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5-34)1.某学习小组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时,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下折线统计图,则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最有可能的是()A.袋中装有大小和质地都相同的3个红球和2个黄球,从中随机取一个,取到红球B.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向上的面的点数是偶数C.先后两次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都出现反面D.先后两次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两次向上的面的点数之和是7或超过92.一水塘里有鲤鱼、鲫鱼、鲢鱼共1 000尾,一渔民通过多次捕获实验后发现:鲤鱼、鲫鱼出现的频率是31%和42%,则这个水塘里有鲤鱼尾,鲢鱼尾.3.抛掷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如果连续抛掷100次,而结果并不一定是出现“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各50次,这是为什么?4.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除颜色不同其余均相同的黑、白两种球,其中白球24个,黑球若干.小兵将盒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子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下表是试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1)请估计:当n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精确到0.1);(2)假如你摸一次,估计你摸到白球的概率P(白球)= .5.填表:由上表可知:柑橘损坏率是,完好率是.6.某水果公司以2元/千克的成本新进了10000千克柑橘,如果公司希望这些柑橘能够获得利润5000元,那么在出售柑橘(已去掉损坏的柑橘)时,每千克大约定价为多少元比较合适?7.某池塘里养了鱼苗10万条,根据这几年的经验知道,鱼苗成活率为95%,一段时间准备打捞出售,第一网捞出40条,称得平均每条鱼重2.5千克,第二网捞出25条,称得平均每条鱼重2.2千克,第三网捞出35条,称得平均每条鱼重2.8千克,试估计这池塘中鱼的重量.参考答案:1.D解析:由图知试验结果在0.33附近波动,因此概率约等于0.33.取到红球概率为0.6,故A错;骰子向上的面点数是偶数的概率为0.5,故B错;两次都出现反面的概率为0.25,故C错,骰子两次向上的面点数之和是7或超过9的概率≈0.33,故D正确.为132.310;2703.答:这是因为频数和频率的随机性以及一定的规律性.或者说概率是针对大量重复试验而言的,大量重复试验反映的规律并非在每一次试验中都发生.4.⑴0.6;⑵0.6.5.解:填表如下:由上表可知:柑橘损坏率是0.10,完好率是0.90.6.分析:根据上表估计柑橘损坏的概率为0.1,则柑橘完好的概率为0.9.解:根据估计的概率可以知道,在10000千克柑橘中完好柑橘的质量为10000×0.9=9000千克,完好柑橘的实际成本为21000020= 2.22(90009⨯≈元/千克),设每千克柑橘的销价为x 元,则应有(x-2.22)×9000=5000,解得x ≈2.8.因此,出售柑橘时每千克大约定价为2.8元可获利润5000元.7.解:先计算每条鱼的平均重量是:(2.5×40+2.2×25+2.8×35)÷(40+25+35)=2.53(千克);所以这池塘中鱼的重量是2.53×100000×95%=240350(千克).(四)课堂小结1.你知道什么时候用频率来估计概率吗?2.你会用频率估计概率来解决实际问题吗?七、课后作业配套练习册内容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猜想试验、分析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十分有益于学生对概率意义的理解,使之明确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也使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当然,学生随机观念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这节课教师应把握教学难度,注意关注学生接受情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5.3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

5.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频率估计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频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掌握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基本原理;
-能够通过实验或调查收集数据,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频率估计概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频率估计概率》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估计某个事件发生概率的情况?”(例如抛硬币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奥秘。
此外,我还注意到,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们在将频率估计概率应用到具体情境中时,还存在一些障碍。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实际情境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对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不够明确。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频率估计概率。
-方法选择:学生可能在选择实验或调查方法时感到困惑,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问题背景来设计实验或调查;
-实际应用:学生在将频率估计概率应用于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应提供多个实际情境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是学生在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后,进一步学习利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的一节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利用频率来估计概率,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对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深,以及对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2.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3.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频率估计概率。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来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2.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课后练习和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频率估计概率的理解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概率相关的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关于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利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对频率估计概率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材分析】《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第三节。
它是学习了前两节概率和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基础上,即学习了理论概率后,进一步从试验的角度来估计概率,让学生再次体会频率与概率间的关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试验频率和理论概率的关系。
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用十分广泛。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概率已是考查的热点,同时,对此内容的学习,也是为高中深入研究概率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改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知识目标:1.理解当事件的试验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要用频率来估计概率,进一步发展概率观念。
2.进一步理解概率与频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根据频率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目标:1.选择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加强对概率的认识,突出用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思想,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的方法,渗透转化和估算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利用生活实例,介绍数学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2.结合试验的随机性和规律性,让学生理解试验频率和理论概率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重点:1.体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学会依据问题特点,用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难点:1.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2.用频率估计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学习统计概率的学生并不是难在用频率估计概率,而是难在多大程度上感受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以及体会用频率估计概率所蕴含的基本思想,然后自觉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所以,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验,在实践中感悟。
【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生成评价单》,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并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并通过小组讨论、组际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启发和讨论方式,发扬教学民主,关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发展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发生的某些现象,从中建立起数学模型,抽象为数学问题,探究和发展其中的变化规律。
【教师准备】《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教学过程的设计】问题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从一副扑克牌中取出的两组牌,分别是红桃1,2,3和方块1,2,3,将它们的背面朝上分别重新洗牌后,再从两组牌中各摸出一张.上课之前先检查学生对《问题导读评价单》的完成情况将学生分组,然后由小组长发放《问题生成评价单》,然后小组根据评价单中的问题进行讨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为新课作铺垫。
(1)用列举法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求摸出的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不小于5的概率.2、袋子中装有蓝、白、红三个球,从中摸出一个再放回去,共摸三次,摸到三个红色球,摸到两个蓝色球、一个红色球,摸到一个蓝色球、一个红色球、一个白色球的概率各是多少?画树形图说明3、在有一个10万人的小镇,随机调查了2000人,其中有250人看中央电视台的早间新闻.在该镇随便问一个人,他看早间新闻的概率大约是多少?该镇看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的大约是多少人?探索新知,讲授新课想一想,做一做论,交流。
然后由组长进行汇总,选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结论的证明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进行全班性的问答或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在此活动中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①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某林业部门要考查某种幼树在一定条件的移植成活率,应采用什么具体做法?请补出表中的空缺,并完成表后的填空.移植总数(n)成活数(m)成活频率( )10 8 0.8050 47270 235 0.871400 369750 6621500 1335 0.8903500 3203 0.9157000 63359000 807314000 12628 0.902从表可以发现:幼树移植成活的频率在_________左右摆动,并且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加,这种规律愈加越明显,所以估计幼树移植成活率的概率为________。
教师质疑,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并给予及时引导.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是否能动手计算。
2、学生能否自己思考、解答、发言。
归纳:以上我们用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刻画了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通过练习熟练掌握频率的计算。
试验次数很大时频率逐渐稳定,所以用频率估计概率。
通过问题的设置实现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新知应用,加深理解例1、某水果公司以2元/千克新进了10000千克柑橘,如果公司希望这些柑橘能够获得税前利润5000元,那么在出售柑橘(已去掉损坏的柑橘)时,每千克大约定价为多少元比较合适?柑橘总质量(n)/千克损坏柑橘质量(m)/千克柑橘损坏的频率( )50 5.50 0.110100 10.50 0.105150 15.15200 19.42250 24.25300 30.93350 35.32400 39.24450 44.57500 51.54分析:(1)从表可以看出,柑橘损坏的频率在常数_____左右摆动,并且随统计量的增加这种规律逐渐______,那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之间通过充分交流、讨论、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分析本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分析,如何用样本的概率估计总体的概率通过问题的设置实现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理解“随机数”的概念,初步掌握用频率估计概率.可以把柑橘损坏的概率估计为这个常数.如果估计这个概率为0.1,则柑橘完好的概率为_______.(2)根据表中数据填空:完好柑橘的质量为千克,完好柑橘的实际成本为______ 元/千克,总价为______元/千克,(3)柑橘损坏的概率是______,则完好柑橘的概率是_______,如果某水果公司以2元/千克的成本进了10000千克柑橘,则这批柑橘中完好柑橘的质量是________,若公司希望这些柑橘能够获利5000元,那么售价应定为_______元/千克比较合适.,例2、一个学习小组有6名男生3名女生,老师要从小组的学生中先后随机的抽取3人参加几项测试,并且每名学生都可以被重复抽取,你能设计一种实验来估计:“被抽取的3人中有2名男生1名女生”的概率吗?教师设计填空题引导学生完成大题的解答。
学生设计实验,用摸取卡片代替实际抽取学生,这样称模拟实验。
帮助学生理解,降低难度。
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对问题发生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使课堂效果大大提高。
巩固训练,拓展提高1、某池塘里养了鱼苗10万条,根据这几年的经验知道,鱼苗成活率为95%,一段时间准备打捞出售,第一网捞出40条,称得平均每条鱼重 2.5千克,第二网捞出25条,称的平均每条鱼重2.2千克,第三网捞出35条,称的平均每条鱼重2.8千克,试估计这池塘中鱼的重量。
2、王老汉为了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对自己的鱼塘中的鱼的总质量进行估计.第一次捞出100条鱼,称得质量约为184㎏,并将每条鱼都做上记号,在回鱼塘中.当它们混合与鱼群后,又捞出200条,称得质量为416㎏,且有记号的鱼有20条.(1)请你估计一下,鱼塘中的鱼有多少条?★(2)请你计算一下,鱼塘中的鱼的总质量大约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过程中注意个别指导。
学生动手解题,教师通过投影评讲答案。
让两个同学板书综合应用,巩固提高的问题,因此设计该分层推进的补充题,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分进行检测轻松过关发放《问题训练评价单》,让学生独立完成其练习题小结归纳,课堂延伸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哪些新知识?学会了做什么生独立完成问题评价单中的练习题,老师进行讲评,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解题能力学生畅所欲言,从知识、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谈收获,谈体会,并结合本节教学目标,发现在学习中学会了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总结、归纳学习内容,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培养学生语言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