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与维修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与维修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与维修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与维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

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伺服电机常见结构如下: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如下:一、电机上电,机械振荡(加/减速时)引发此类故障的常见原因有:①脉冲编码器出现故障。

此时应检查伺服系统是否稳定,电路板维修检测电流是否稳定,同时,速度检测单元反馈线端子上的电压是否在某几点电压下降,如有下降表明脉冲编码器不良,更换编码器;②脉冲编码器十字联轴节可能损坏,导致轴转速与检测到的速度不同步,更换联轴节;③测速发电机出现故障。

修复,更换测速机。

维修实践中,测速机电刷磨损、卡阻故障较多,此时应拆下测速机的电刷,用纲砂纸打磨几下,同时清扫换向器的污垢,再重新装好。

二、电机上电,机械运动异常快速(飞车)出现这种伺服整机系统故障,应在检查位置控制单元和速度控制单元的同时,还应检查:①脉冲编码器接线是否错误;②脉冲编码器联轴节是否损坏;③检查测速发电机端子是否接反和励磁信号线是否接错。

一般这类现象应由专业的电路板维修技术人员处理,负责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三、主轴不能定向移动或定向移动不到位出现这种伺服整机系统故障,应在检查定向控制电路的设置调整、检查定向板、主轴控制印刷电路板调整的同时,还应检查位置检测器(编码器)的输出波形是否正常来判断编码器的好坏(应注意在设备正常时测录编码器的正常输出波形,以便故障时查对)。

四、坐标轴进给时振动应检查电机线圈、机械进给丝杠同电机的连接、伺服系统、脉冲编码器、联轴节、测速机。

五、出现NC错误报警NC报警中因程序错误,操作错误引起的报警。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代码分析及处理方法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代码分析及处理方法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代码分析及处理方法伺服电机是通过控制回路来实现精确定位和控制转速的电机,常见故障代码可能会导致电机无法工作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运动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故障代码及其处理方法:1.报警代码E01:驱动过流保护。

这通常是由于电机受力过大或者电机驱动器故障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检查电机负载是否正常,可以通过减小负载或增加驱动器容量来解决。

2.报警代码E02:驱动过热保护。

这可能是由于电机驱动器温度过高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检查驱动器是否通风良好,并确保散热器没有堵塞。

还可以降低电机负载或者增加驱动器的容量。

3.报警代码E03:驱动器故障。

这可能是由于驱动器的故障引起的,例如驱动器损坏或者通讯故障。

处理方法是检查驱动器是否正常工作,可以尝试重新启动驱动器或更换驱动器。

4.报警代码E04:位置超差。

这可能是由于位置误差超过了设定的阈值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检查位置传感器的准确性,可以通过重新校准位置传感器来解决。

5.报警代码E05:速度超差。

这可能是由于速度误差超过了设定的阈值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检查速度传感器的准确性,并确保传感器与驱动器的通讯正常。

6.报警代码E06:电机过载。

这可能是由于电机受力过大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检查电机负载是否正常,可以通过减小负载或增加驱动器容量来解决。

7.报警代码E07:电机过热。

这可能是由于电机温度过高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检查电机是否通风良好,并确保散热器没有堵塞。

还可以降低电机负载或者增加驱动器的容量。

除了以上常见故障代码,还可能会出现其他故障,例如电机无法运动、电机运动不匀速等。

在处理这些故障时,可以先检查电机驱动器及其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然后逐步检查电机及其相关传感器的准确性,最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结起来,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代码分析及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检查电机负载、驱动器温度及散热情况、驱动器及通讯故障、位置及速度传感器准确性、电机温度等方面,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伺服驱动器是一种控制电机运动的装置,用于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运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伺服驱动器可能会发生故障,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转。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1.电源故障:伺服驱动器的电源供应不稳定或无法正常工作,可能导致电机运动异常或停止。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电源连接是否稳定,更换或修复电源供应设备。

2.控制信号故障:伺服驱动器的控制信号传输发生故障,使电机无法按预期进行运动。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信号线是否连接正确,信号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更换或修复信号传输设备。

3.电机故障:伺服驱动器无法正确控制电机运动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电机本身出现故障。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电机是否受损或烧毁,更换故障电机。

4.参数设置错误: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置与实际应用要求不匹配,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根据实际需求重新配置参数。

5.过载保护:伺服驱动器可能会出于过载保护的目的停止电机运动。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负载是否过重或电机是否存在其他故障,减少负载或修复电机问题。

6.温度过高:伺服驱动器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温度过高而停止运行。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散热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增加散热效果或降低工作负载。

7.通讯故障:伺服驱动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讯故障可能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通讯线路是否连接正确,通讯协议是否一致,修复或替换通讯设备。

8.机械部件故障:伺服驱动器的机械结构或传动部件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电机无法运动。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机械部件是否受损或磨损,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9.乱码或干扰:伺服驱动器可能会受到外部干扰或电磁干扰导致运动异常。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干扰源并采取隔离措施,加装屏蔽设备或更换信号处理设备。

10.软件故障:伺服驱动器的控制软件可能出现错误或崩溃,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

处理方法包括重启伺服驱动器,重新安装或更新软件。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处理技巧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处理技巧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处理技巧伺服电机常见故障处理技巧如下:一、伺服电机维修窜动现象在进给时出现窜动现象,测速信号不稳定,如编码器有裂纹;接线端子接触不良,如螺钉松动等;当窜动发生在由正方向运动与反方向运动的换向瞬间时,一般是由于进给传动链的反向问隙或伺服驱动增益过大所致;二、伺服电机维修爬行现象大多发生在起动加速段或低速进给时,一般是由于进给传动链的润滑状态不良,伺服系统增益低及外加负载过大等因素所致。

尤其要注意的是,伺服电动机和滚珠丝杠联接用的联轴器,由于连接松动或联轴器本身的缺陷,如裂纹等,造成滚珠丝杠与伺服电动机的转动不同步,从而使进给运动忽快忽慢;三、伺服电机维修振动现象机床高速运行时,可能产生振动,这时就会产生过流报警。

机床振动问题一般属于速度问题,所以应寻找速度环问题;四、伺服电机维修转矩降低现象伺服电机从额定堵转转矩到高速运转时,发现转矩会突然降低,这时因为电动机绕组的散热损坏和机械部分发热引起的。

高速时,电动机温升变大,因此,正确使用伺服电机前一定要对电机的负载进行验算;五、伺服电机维修位置误差现象当伺服轴运动超过位置允差范围时(KNDSD100出厂标准设置PA17:400,位置超差检测范围),伺服驱动器就会出现“4"号位置超差报警。

主要原因有:系统设定的允差范围小;伺服系统增益设置不当;位置检测装置有污染;进给传动链累计误差过大等; 六、伺服电机维修不转现象数控系统到伺服驱动器除了联结脉冲+方向信号外,还有使能控制信号,一般为DC+24 V继电器线圈电压。

伺服电动机不转,常用诊断方法有:检查数控系统是否有脉冲信号输出;检查使能信号是否接通;通过液晶屏观测系统输入/出状态是否满足进给轴的起动条件;对带电磁制动器的伺服电动机确认制动已经打开;驱动器有故障;伺服电动机有故障;伺服电动机和滚珠丝杠联结联轴节失效或键脱开等。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三相交流伺服电机应用广泛,但经过长期运行后,会发生各种故障。

及时判断故障原因,进行相应处理,是防止故障扩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电机编码器报警01故障原因①接线错误;②电磁干扰;③机械振动导致的编码器硬件损坏;④现场环境导致的污染;02故障排除①检查接线并排除错误;②检查屏蔽是否到位,检查布线是否合理并解决,必要时增加滤波器加以改善;③检查机械结构,并加以改进;④检查编码器内部是否受到污染、腐蚀(粉尘、油污等),加强防护;03安装及接线标准①尽量使用原装电缆;②分离电缆使其尽量远离污染接线,特别是高污染接线;③尽可能始终使用内部电源。

如果使用开关电源,则应使用滤波器,确保电源达到洁净等级;④始终将公共端接地;⑤将编码器外壳与机器结构保持绝缘并连接到电缆屏蔽层;⑥如果无法使编码器绝缘,则可将电缆屏蔽层连接到编码器外壳和驱动器框架上的接地 (或专用端子)。

二电机断轴01故障原因①机械设计不合理导致径向负载力过大;②负载端卡死或者严重的瞬间过载;③电机和减速机装配时不同心。

02故障排除①核对电机样本中可承受的最大径向负载力,改进机械设计;②检查负载端的运行情况,确认实际的工艺要求并加以改进;③检查负载运行是否稳定,是否存在震动,并加以改进机械装配精度。

三电动机空载电流不平衡,三相相差大01 故障原因①绕组首尾端接错;②电源电压不平衡;③绕组存在匝间短路、线圈反接等故障。

02故障排除①检查并纠正;②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消除不平衡;③消除绕组故障。

四电动机运行时有异响01 故障原因①轴承磨损或油内有砂粒等异物;②转子铁芯松动;③轴承缺油;④电源电压过高或不平衡。

02故障排除①更换轴承或清洗轴承;②检修转子铁芯;③加油;④检查并调整电源电压。

五电动机起动困难,额定负载时,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较多01 故障原因①电源电压过低;②面接法电机误接;③转子开焊或断裂;④转子局部线圈错接、接反;③修复电机绕组时增加匝数过多;⑤电机过载。

安川伺服驱动器报警原因及处理措施

安川伺服驱动器报警原因及处理措施

安川伺服驱动器报警原因及处理措施
1.过载报警:当负载超过伺服驱动器的额定负载能力时,会产生过载报警。

处理方法如下:
-检查负载是否过大,如果是,请减少负载;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存在故障,请修复设备故障;
-检查驱动器是否正确选型,如果驱动器的额定负载能力不足,请更换更高功率的驱动器;
-检查伺服电机是否运行正常,如果电机损坏,请更换电机。

2.过流报警:当伺服驱动器电流超过额定值时,会产生过流报警。

处理方法如下:
-检查设备是否堵塞或阻力过大,如果是,请解除堵塞或减小阻力;
-检查驱动器是否正确选型,如果驱动器的额定电流不足,请更换更高功率的驱动器;
-检查驱动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果参数设置错误,请重新设置。

3.过压报警:当驱动器输入电压超过额定值时,会产生过压报警。

处理方法如下:
-检查电源输入电压是否正常,如果电源电压过高,请更换合适的电源;
-检查驱动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果参数设置错误,请重新设置。

4.过热报警:当伺服驱动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会产生过热报警。

处理方法如下:
-检查散热器和风扇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散热器堵塞或风扇损坏,请清理散热器或更换风扇;
-检查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如果环境温度过高,请采取降温措施。

5.编码器报警:当伺服电机或编码器故障时,会产生编码器报警。

处理方法如下:
-检查电机和编码器的连接是否正常,如果连接不良,请重新连接;
-检查电机和编码器的供电是否正常,如果供电故障,请修复供电故障;
-检查编码器的位置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果参数设置错误,请重新设置。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一、电机升温过高或冒烟电机故障原因:1.负载过大。

2.两相运行。

3.风道阻塞。

4.环境温度增高。

5.定子绕组相间或匝间短路。

6.定子绕组接地。

7.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

维修方法:1.减轻负载或选择大容量电动机。

2.清除风道。

3.采取降温措施。

4.用万用表、电压表检查输入端电源电压。

二、电机出现外壳带电现象电机故障原因:绕组受潮,绝缘老化,或引出线与接线盒壳碰。

维修方法:对应电机维修方法:干燥、更换绕组。

三、电机振动电机故障原因:1.转子不平衡。

2.轴弯曲。

3.皮带盘不平衡。

4.气隙不均匀产生单边磁拉力。

维修方法:1.校正动静平衡。

2.校直轴或更换轴弯曲不严重时可车去1-2mm然后配上套筒。

3.校正平衡。

4.重新调整。

四、电流三相不平衡电机故障。

原因:1.电源电压严重不足。

2.三相匝数不等。

3.内部接线错误。

维修方法:1.检查电源电压。

2.更换电动机或处理。

3.改正接线。

五、空载电流偏大电机故障原因:1.定转子气隙大。

2.定子绕组匝数太少。

3.装配不当。

维修方法:1.调整并使之减少。

2.重新核实并绕制。

3.重新装配。

六、绝缘电阻降低电机故障原因:1.定子进水受潮。

2.灰尘过多。

3.绝缘损坏。

4.绝缘老化。

维修方法:1.排水除潮。

2.清理积灰。

3.修复。

4.更换。

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伺服驱动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伺服电机的装置,通常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由于长时间运行和受各种条件的影响,伺服驱动器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1.电压不稳定:当电压波动较大时,可能导致伺服驱动器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使用稳压器来稳定电压,或者使用电压稳定器来提供稳定的电压。

2.过载保护:当负载超过伺服驱动器的额定功率时,可能会触发过载保护,导致伺服驱动器停止工作。

解决方法是检查负载是否超过额定功率,并相应调整负载或更换更高功率的伺服驱动器。

3.温度过高:长时间运行或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可能导致伺服驱动器过热,从而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解决方法是确保伺服驱动器安装在通风良好的位置,并定期清理散热器或风扇,以确保良好的散热。

4.通信故障:伺服驱动器通常通过串口或以太网进行通信。

当通信线路中断或存在故障,伺服驱动器可能无法接收或发送指令。

解决方法是检查通信线路是否连接良好,并确保使用可靠的通信设备。

5.编码器故障:编码器是伺服驱动器用于检测电机位置和速度的关键部件。

编码器故障可能导致伺服电机无法准确运动。

解决方法是检查编码器连接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校准或更换编码器。

6.电源故障:伺服驱动器的电源故障可能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检查电源连接是否稳定,并检查电源是否符合伺服驱动器的要求。

7.控制信号故障:伺服驱动器的控制信号故障可能导致无法实现所需的运动。

解决方法是检查控制信号线路是否连接正确,并确保使用可靠的控制设备。

8.软件故障:伺服驱动器的软件故障可能导致其无法正常运行或反应迟缓。

解决方法是重新启动伺服驱动器,并更新或重新安装软件。

9.机械故障:伺服驱动器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机械故障可能导致伺服驱动器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检查机械部件是否损坏,并进行必要的修复或更换。

总之,及时识别和解决伺服驱动器故障是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寿命的关键。

通过定期维护、良好的使用环境和合理操作,可以减少伺服驱动器故障的发生,并确保其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稳定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伺服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电压过低电源电压太低。

MR-E-□A:160V 以下存储器异常1 RAM存储器异常时钟异常印刷电路板的异常存储器异常2 EEP-ROM异常编码器异常1 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电路板异常2 CPU·零部件异常存储器异电机配合异常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的配合有误。

编码器异常2 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主电路异常伺服放大器的伺服电机输出端(U·V·W相)接地故障。

再生制动异常制动电流超过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再生制动晶体管异常超速转速超出了瞬时允许转速。

过流伺服放大器的输出电流超过了允许电流。

过压直流母线电压的输入在400V以上。

指令脉冲频率异常输入的指令脉冲的脉冲频率太高。

参数异常参数的设定值异常。

主电路芯子过热主电路异常过热。

伺服电机过热伺服电机的温度上升,热保护继电器动作。

过载 1 超过了伺服放大器的过载能力。

负载率300%:以上负载率200%:100s以上过载2 由于机械故障导致伺服放大器连续数秒钟以最大输出电流输出。

伺服电机的锁定时间:1s以上误差过大偏差计数器的滞留脉冲超过编码器的分辨率×10[pulse]。

串行通讯超时RS-232C通讯的时间超过参数的设定值。

串行通讯异常伺服放大器和通讯设备(计算机等)之间出现串行通讯错误。

CPU·部件异常再生制动电流过大警告可能会超出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外部再生制动选件的制动能力。

过载警告可能发生过载1,过载2报警。

伺服紧急停止警告EMG-SG之间断开。

主电路OFF警告主电路电源断开时,伺服开启信号(SON)为ON。

伺服报警代码及处理欠压电源电压过低。

MR-E-□A:160V 以下<主要原因><处理方法>·电源电压太低。

→检查电源系统·控制电源瞬间停电在60ms以上。

→检查电源系统·由于电源容量过小,导致启动时电源电压下降。

→检查电源系统·电源切断5秒以内在接通。

→检查电源系统·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存储器异常1、时钟异常、存储器异常2AL.12:RAM异常AL.13:印刷电路板异常AL.15:EEPROM异常<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编码器异常1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接头CN2没有连接好。

→正确接线。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编码器电缆故障。

(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配合有误。

→使用正确的配合。

电路板异常2、存储器异常3AL.17:CPU·零部件异常AL.19:ROM存储器异常<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电机配合异常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配合有误。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之间的配合有误。

→使用正确的配合。

·参数选择的伺服电机与当前使用的伺服放大器不匹配。

→正确设定参数。

编码器异常2编码器和伺服放大器之间通讯异常。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编码器接头CN2没有连接好。

→正确接线。

·编码器电缆故障(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主电路异常伺服电机输出端(U·V·W相)接地故障。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在主电路端子(TE1)上电源输入和输出接线有断路。

→修理电线。

·伺服电机动力线表面损坏。

→更换电线。

·伺服放大器主电路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再生制动异常制动电流超过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再生制动晶体管异常。

内容:制动电流超过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参数设定错误。

→正确设定参数。

·未连接内置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

→正确接线。

·电源电压异常(260V以上)。

→检查电源。

·高频度或连续再生制动运行使再生电流超过了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允许值。

→降低制动频度。

→更换容量大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

→减小负载。

内容:再生制动晶体管异常。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或再生制动选件。

·再生制动晶体管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超速转速超出了瞬时允许转速。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指令输入脉冲频率过高。

→正确设定指令脉冲频率。

·加减速时间过小导致超调过大。

→增大加减速时间常数。

·伺服系统不稳定导致超调。

→重新设定增益。

不能重新设定增益的场合:①负载转动惯量比设定的小一些。

②重新检查加减速时间常数的设定。

·电子齿轮比太大。

(参数、→正确设定。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过流伺服放大器的输出电流超过了允许电流。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输出侧U·V·W相存在短路。

→正确接线。

·伺服放大器输出侧U·V·W 相接地。

→正确接线。

·由于外来噪声的干扰,过流检测电路出现错误。

→实施抗干扰处理。

·伺服放大器晶体管(IPM)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过压直流母线电压的输入再400V以上。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内置的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接线断路或接触不良。

→更换电线。

→正确接线。

·再生制动晶体管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接线断路。

→使用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时,更换伺服放大器。

→使用再生制动选件时,更换再生制动选件。

·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再生制动选件的容量不足。

→使用再生制动选件或更换容量大的再生制动选件。

·电源电压太高。

→检查电源系统指令脉冲频率异常输入的指令脉冲的脉冲频率太高。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指令脉冲频率太高。

→改变指令脉冲频率使其达到合适的值。

·指令脉冲混入了噪声。

→实施抗干扰处理。

·指令装置故障。

→更换指令装置。

参数异常参数设定值异常。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由于伺服放大器的故障使参数设定值发生改变。

→更换伺服放大器。

·没有连接参数选择的再生制动选件。

→正确设定参数。

主电路过热主电路器件异常过热。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异常。

→更换伺服放大器。

·过载状态下反复通过“ON-OFF”来继续运行。

→检查运行方法。

·伺服放大器冷却风扇停止运行。

→修理伺服放大器的冷却风扇伺服电机过热伺服电机温度上升热保护动作。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电机环境温度超过40度。

→使伺服电机工作工作环境温度在0~40度之间。

·伺服电机过载。

→减小负载。

→检查运行模式。

→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编码器中的热保护器件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过载1超过了伺服放大器的承载能力。

负载率300%:以上负载率200%:100s以上<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用于负载大于其连续输出能力的场合。

→减小负载。

→检查运行模式。

→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伺服系统不稳定,发生振动。

→进行几次加减速来完成自动增益调整。

→修改自动增益调整设定的响应速度。

→停止自动增益调整。

该用手动方式进行增益调整。

·机械故障。

→检查运行模式。

→安装限位开关。

·伺服电机接线错误。

伺服放大器的输出U·V·W和伺服电机的输入U·V·W相位没有接对。

→正确接线。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过载2由于机械故障导致伺服放大器连续数秒钟以最大电流输出。

伺服电机的锁定时间在1秒以上。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机械冲突。

→检查运行模式。

→安装限位开关。

·伺服电机接线错误。

伺服放大器的输出U·V·W和伺服电机的输入U·V·W相位没有接对。

→正确接线。

·伺服系统不稳定,发生振动。

→进行几次加减速来完成自动增益调整。

→修改自动增益调整设定的响应速度。

→停止自动增益调整。

该用手动方式进行增益调整。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AL52偏差计数器中的滞留脉冲超出了编码器分辨率能力×10(pulse)。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加减速时间常数太小。

→增大加减速时间常数。

·转矩限制值(参数太小。

→增大转矩限制值。

·由于电源电压下降,致使转矩不足,伺服电机不能启动。

→检查电源的容量。

→更换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位置控制增益1(参数的值太小。

→将设定值调整到伺服系统能正确运行的范围。

·由于外力,伺服电机的轴发生旋转。

→达到转矩限制的场合,增大转矩限制值。

→减小负载。

→选择功率更大的伺服电机。

·机械冲突。

→检查运行模式。

→安装限位开关。

·编码器故障。

→更换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接线错误。

伺服放大器的输出U·V·W和伺服电机的输入U·V·W相位没有接对。

串行通讯超时RS-232C或RS-422通讯中断的时间超过了参数的设定值。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通讯电缆断路。

→修理或更换通讯电缆。

·通讯周期长于参数的设定值。

→正确设定参数。

·通讯协议错误。

→修改通讯协议。

串行通讯异常伺服放大器和通讯设备(计算机等)之间出现通讯出错。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通讯电缆故障。

(断路或短路) →修理或更换电缆。

·通讯设备(计算机等)故障。

→更换通讯设备(计算机等)。

CPU·部件异常。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伺服放大器内部故障。

→更换伺服放大器。

再生制动电流过大警告可能会超出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外部再生制动选件的制动能力。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达到内置再生制动电阻或外部再生制动选件制动能力的85%以上。

→减小制动频度。

→增大再生制动选件的容量。

→减小负载。

过载警告可能发生过载1,过载2警告。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达到发生过载1·2报警阈值的85%以上。

→参照、项。

伺服紧急停止警告EMG-SG之间断开。

<主要原因><处理方法>·处于紧急停止状态。

(EMG-SG之间断开) →确认安全后,解除紧急停止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