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驱动器报警解决方法..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代码分析及处理方法

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代码分析及处理方法伺服电机是通过控制回路来实现精确定位和控制转速的电机,常见故障代码可能会导致电机无法工作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运动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故障代码及其处理方法:1.报警代码E01:驱动过流保护。
这通常是由于电机受力过大或者电机驱动器故障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检查电机负载是否正常,可以通过减小负载或增加驱动器容量来解决。
2.报警代码E02:驱动过热保护。
这可能是由于电机驱动器温度过高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检查驱动器是否通风良好,并确保散热器没有堵塞。
还可以降低电机负载或者增加驱动器的容量。
3.报警代码E03:驱动器故障。
这可能是由于驱动器的故障引起的,例如驱动器损坏或者通讯故障。
处理方法是检查驱动器是否正常工作,可以尝试重新启动驱动器或更换驱动器。
4.报警代码E04:位置超差。
这可能是由于位置误差超过了设定的阈值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检查位置传感器的准确性,可以通过重新校准位置传感器来解决。
5.报警代码E05:速度超差。
这可能是由于速度误差超过了设定的阈值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检查速度传感器的准确性,并确保传感器与驱动器的通讯正常。
6.报警代码E06:电机过载。
这可能是由于电机受力过大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检查电机负载是否正常,可以通过减小负载或增加驱动器容量来解决。
7.报警代码E07:电机过热。
这可能是由于电机温度过高引起的。
处理方法是检查电机是否通风良好,并确保散热器没有堵塞。
还可以降低电机负载或者增加驱动器的容量。
除了以上常见故障代码,还可能会出现其他故障,例如电机无法运动、电机运动不匀速等。
在处理这些故障时,可以先检查电机驱动器及其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然后逐步检查电机及其相关传感器的准确性,最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结起来,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代码分析及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检查电机负载、驱动器温度及散热情况、驱动器及通讯故障、位置及速度传感器准确性、电机温度等方面,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伺服报警的处理方法

关于**钢厂伺服驱动器故障的说明近来SANYO DENKI公司的Q系列伺服驱动器出了几次问题,尤其是在**钢厂相同的故障连续发生了,驱动器报警代码是AL53,驱动器在发往北京**公司(山洋驱动器代理商)后,他们的答复是在驱动器失电后,由于伺服制动功能失去,负载(也就是我们的溜槽)带动伺服电机旋转,而由电机感应的势能消耗在内部的自保电阻上(起保护作用),由于过热将电阻烧毁,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分析现场的情况认为这种说法比较牵强,理由如下,首先我们的驱动器在调试过程中是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的,就是驱动器失电后,溜槽由于自重会溜向最大角,在我们公司已装机很多套并多数已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在以前并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
并且这个过程非常短暂,即便是有回馈能量也是有限的,它不是长时间被拖动或高速旋转感应的。
根据此我认为他们这个理由不充分。
我在询问了深圳湘聚公司的蒋工,这个公司也是山洋公司的一个代理,他说上面的情况是一种原因,但也可能是电机功率选的偏小。
原来我担心由于电机功率增大后驱动器的制动电阻已不匹配,在咨询了蒋工后他说匹配是没有问题的。
现实还有一个情况,就是以后业务上在下发生产任务单时,一定要注明电机功率是多大的,这样在调试柜子时可以输入合适的的电机参数,因为现实中也发生过驱动器输错参数的情况。
如果输入的参数不匹配,有时会不能正常工作,有时可能会工作但电流不好控制也会损坏驱动器。
不过发生的布料器都是600立及以上炉子用的,原来做的小一点的布料器在过去几年里几乎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问题。
基于此,考虑是否有以下的可能:布料器在放大尺寸后,虽然电机功率也相应提高了,但是否真的与机械匹配?我想应该大致的计算一下。
因为这个到目前还是不能简单的只依据经验来选。
下面是伺服驱动器关于动态制动的说明:动态制动的瞬时耐量:当负载惯量(J L )超出允许的负载惯量时,动态制动电阻会异常发热,因此可能烧坏保险丝,如果这样将不能长时间有效运行。
伺服驱动器报警解决方法

保护功能报警代码故障原因应对措施控制电源欠电压11控制电源逆变器上P、N 间电压低于规定值; 1交流电源电压太低;瞬时失电;2电源容量太小;电源接通瞬间的冲击电流导致电压跌落;3驱动器内部电路有缺陷;测量 L1C、L2C 和r、t 之间电压;1提高电源电压;更换电源;2增大电源容量;3请换用新的驱动器;过电压 12电源电压高过了允许输入电压的范围;逆变器上 P、N 间电压超过了规定值;电源电压太高;存在容性负载或UPS不间断电源,使得线电压升高;1未接再生放电电阻;2外接的再生放电电阻不匹配,无法吸收再生能量;3驱动器内部电路有缺陷;测量 L1、L2 和L3 之间的相电压;配备电压正确的电源;排除容性负载;1用电表测量驱动器上P、B 间外接电阻阻值;如果读数是“∞”,说明电阻没有真正地接入;请换一个;2换用一个阻值和功率符合规定值的外接电阻;3请换用新的驱动器;主电源欠电压13当参数Pr65主电源关断时欠电压报警触发选择设成1 时,L1、L3 相间电压发生瞬时跌落,但至少是参数Pr6D主电源关断检测时间所设定的时间;或者,在伺服使能Servo-ON状态下主电源逆变器P-N 间相电压下降到规定值以下;1主电源电压太低;发生瞬时失电;2发生瞬时断电;3电源容量太小;电源接通瞬间的冲击电流导致电压跌落;4缺相:应该输入3 相交流电的驱动器实际输入的是单相电;5驱动器内部电路有缺陷;测量 L1、L2、L3 端子之间的相电压;1提高电源电压;换用新的电源;排除电磁继电器故障后再重新接通电源;2检查Pr6D 设定值,纠正各相接线;3请参照“附件清单”,增大电源容量;4正确连接电源的各相L1、L2、L3线路;单相电源请只接L1、L3 端子;5请换用新的驱动器;过电流和接地错误14流入逆变器的电缆超过了规定值;1驱动器内部电路、IGBT 或其他部件有缺陷;2电机电缆U、V、W短路了;3电机电缆U、V、W接地了;4电机烧坏了;5电机电缆接触不良;6频繁的伺服ON/OFFSRV-ON动作导1断开电机电缆,激活伺服ON 信号;如果马上出现此报警,请换用新驱动器;2检查电机电缆,确保U、V、W 没有短路;正确的连接电机电缆;3检查U、V、W 与“地线”各自的绝缘电阻;如果绝缘破坏,请换用新机器;4检查电机电缆U、V、W 之间的阻值;如果阻值不平衡,请换用新驱动器;5检查电机的U、V、W 端子是否有松动或未接,应保证可靠的电气接触;6请换用新驱动器;Minas A4 系列驱动器技术资料选编- 61 -保护功能报警代码故障原因应对措施过电流和接地错误致动态制动器的继电器触点熔化而粘连;7电机与此驱动器不匹配;8脉冲的输入与伺服ON 动作同时激活,甚至更早;请勿用伺服 ON/OFF 信号SRV-ON来启动或停止电机;7检查驱动器铭牌,按照上面的提示换用匹配的电机;8在伺服ON 后至少等待100ms 再输入脉冲指令;电机和/或驱动器过热15伺服驱动器的散热片或功率器件的温度高过了规定值;1驱动器的环境温度超过了规定值;2驱动器过载了;1降低环境温度,改善冷却条件;2增大驱动器与电机的容量;延长加/减速时间;减轻负载;过载 16转矩指令实际值超过参数Pr72 设定的过载水平时,按照电机的过载保护时限特性,过载保护功能激活;1电机长时间重载运行,其有效转矩超过了额定值;2增益设置不恰当,导致振动或振荡;电机出现震动或异常响声;参数 Pr20惯量比设得不正确;3电机电缆连接错误或断开;4机器碰到重物,或负载变重,或被缠绕住;5电磁制动器被接通制动ON;6多个电机接线时,某些电机电缆接错到了别的轴上;用 PANATERM 波形图功能监测转矩电流的振荡或波动;检查PANATERM 上的过载报警显示内容和负载率;1增大驱动器与电机的容量;延长加/减速时间;减轻负载;3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电机电缆;4清除缠绕物;减轻负载;5测量施加到制动器上的电压;断开其连接;6将电机电缆和编码器电缆正确的连接到对应的轴上;再生放电电阻过载18再生的能量超过了放电电阻的容量;1惯量很大的负载在减速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抬高了逆变器电压,而且由于放电电阻无法有效的吸收再生能量而继续升高;2电机转速太高,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吸收产生的再生能量;3外接电阻被限制为工作周期的10%;在 PANATERM 波形图上监测放电电阻负载率;放电电阻不可以用来连续的再生制动;1检查运行状况在速度监视器上;检查电阻负载率和过载报警显示内容;增大驱动器与电机的容量;延长加/减速时间;外接一个电阻放电;2检查运行状况在速度监视器上;检查电阻负载率和过载报警显示内容;增大驱动器与电机的容量;延长加/减速时间;降低电机速度;外接一个电阻放电;3将参数Pr6C 值设为2;过载时间t: ln %%t s = s × 过载水平过载时间常数1-转矩指令过载时间常数取决于电机特性;Pr6C 设为2,首先要确保外接电阻有保护措施,比如采用了热熔断保险丝;如果没有保护措施,放电电阻可能会过热,进而导致电机烧坏;Minas A4 系列驱动器技术资料选编- 62 -保护功能报警代码故障原因应对措施编码器通讯出错21编码器与驱动器之间的通讯中断,并激活了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纠正错误接线;注意编码器电缆应接到 X6;编码器通讯数据出错23主要是噪声引起了一个错误数据,数据不能被发送到驱动器;即使编码器电缆已连接,但通讯的数据有问题;确保编码器电源电压是DC5V±5%~,尤其是电缆很长时必须特别注意;如果电机电缆与编码器电缆捆绑在一起,请分隔开来布线;参照接线图,将屏蔽线接到 FG 上;位置偏差过大24位置偏差脉冲计数器之值大于参数Pr70位置偏差过大水平的设定值;1电机没有按照指令脉冲正确的运转;2Pr70 值设得太小;1确保电机按照指令脉冲正确的运转;监测转矩监视器,确保输出转矩不饱和;调整增益;将 Pr5E 和Pr5F 设到最大;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2增大Pr70 数值;混合控制位置偏差过大25由外部反馈装置检测出的负载位置与编码器检测出的电机位置不吻合,超过了参数Pr7B混合控制偏差过大水平的设定值;检查电机与负载的连接;检查外部反馈装置与驱动器的连线;检查当负载运转时,电机位置的变化编码器反馈脉冲数值和负载位置的变化外部反馈脉冲数值是否是同一极性+/-;检查参数 Pr74、75 和76 以及Pr7C 的值设置是否正确;过速 26电机的转速超过了参数Pr73过速水平的设定值;避免指令速度过高;检查指令脉冲频率和分倍频比率;对于不恰当的增益引起的过冲,请正确的调整增益;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指令脉冲分倍频出错27参数Pr48~Pr4B电子齿轮的第一、第二分子、分母设置不正确;检查 Pr48~Pr4B 参数值;设置正确的分倍频比率,保证经过电子齿轮后的指令脉冲频率最大不超过2Mpps,以及输入到偏差计数器里的脉冲不超过500kpps;外部反馈装置通讯数据出错28外部反馈装置的数据出现通讯异常;主要是因为噪声导致的数据出错;不管连接线路是否正确,都可能有此报警;确保外部反馈装置的电源电压是DC5V±5%~,尤其是在采用一个较长的反馈装置时;如果电机电缆与外部反馈装置的连接线捆绑在一起,请分隔开来布线;参照接线图,将屏蔽线接到 FG 上;偏差计数器溢出29位置偏差计数器的数值超过了2278;确保电机按照指令脉冲正确运转;监测转矩监视器,确保输出转矩不饱和;调整增益;将 Pr5E 和Pr5F 设到最大;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外部反馈装置通讯出错35外部反馈装置与驱动器之间的通讯中断,并激活了通讯中断检测功能;定期检查外部反馈装置的接线;纠正接线错误;Minas A4 系列驱动器技术资料选编- 63 -保护功能报警代码故障原因应对措施EEPROM参数出错36电源接通瞬间从EEPROM 读取数据时,存储在内存里的数据受损;重新设置所有的参数;若仍然出错,请换用新的驱动器;并将此台驱动器送经销商检修;EEPROM校验码出错37电源接通瞬间从EEPROM 读取数据时, EEPROM 的校验码受损;伺服驱动器可能有故障,请换用新的;并将此台驱动器送经销商检修;行程限位禁止输入信号出错38当参数Pr04行程限位禁止输入无效值设为0 时,CW 和CCW 方向行程禁止输入端子CWL:X5 第8 引脚,CCWL:X5 第9 引脚与COM-端子的连接都是开路;或者是Pr04设为2 时,CWL、CCWL 与COM-的连接有一个是开路;检查限位开关、连接电缆以及 CW、CCW 限位开关的电源;尤其要注意检查控制信号用的直流电源12~24V,确保信号接通ON时没有延时;模拟量指令过电压39输入到模拟量速度指令端子SPRX5 第14引脚的电压超过了参数Pr71 所设定的数值; SPR/TRQR/SPL 有输入时此保护功能才工作;并且若满足以下条件可更精确的工作1速度控制模式参数 Pr02=1、3 或5,且Pr05=0 或2,即选择了输入模拟量指令,以及零速箝位无效速度指令不是0;Pr02=2 或4,且Pr5B=0;3转矩控制模式Pr02=2、4 或5,且Pr5B=1,以及零速箝位无效即速度指令不是0;正确设置参数 Pr71模拟量指令偏差水平值;检查插头 X5 的接线状况;提高参数 Pr57速度指令滤波器的设定值;将 Pr71 设为0,取消此保护功能;绝对式编码器系统断电40 绝对式编码器电源断电;重新接上电池,将绝对式编码器的数据清零;只有将数据清零后才能清除掉此报警;绝对式编码器计数器溢出41 编码器多圈计数器的数据超过了规定值;正确设置 Pr0B 参数值;调整从原点开始的运动,使得脉冲数不超过32767;绝对式编码器过速42 只用电池供电时,编码器转速超过规定值;检查编码器侧的电源电压DC5V±5%;检查插头 X5 接线是否有误;只有将数据清零后才能清除掉此报警;绝对式编码器单圈数据出错44编码器检测到其单圈计数器有一个错误;绝对式编码器多圈数据出错45编码器检测到其多圈计数器有一个错误;电机可能有故障,请更换新电机;绝对式编码器状态出错47 电源接通时,编码器转速超过规定值;避免电机在接通电源那一片刻的运动;编码器Z 相信号出错48没有检测到Z 相脉冲信号;编码器通讯信号出错49编码器CS 信号逻辑异常;编码器可能有故障;电机可能有故障,请更换新电机;外部反馈装置0 号报警50外部装置反馈出来的数据的校验码的第0 位数据变成了1;外部反馈装置1 号报警51外部装置反馈出来的数据的校验码的第1 位数据变成了1;检查外部反馈装置的具体规格说明;在排除此问题后清除外部反馈装置的数据;然后关断控制电源再重启;Minas A4 系列驱动器技术资料选编- 64 -保护功能报警代码故障原因应对措施外部反馈装置2 号报警52外部装置反馈出来的数据的校验码的第2 位数据变成了1;外部反馈装置3 号报警53外部装置反馈出来的数据的校验码的第3 位数据变成了1;外部反馈装置4 号报警54外部装置反馈出来的数据的校验码的第4 位数据变成了1;外部反馈装置5 号报警55外部装置反馈出来的数据的校验码的第5 位检查外部反馈装置的具体规格说明;在排除此问题后清除外部反馈装置的数据;然后关断控制电源再重启;CCWTL 指令过电压65输入到端子CCWTLX5 第16 引脚的模拟量转矩指令超过了规定值+10V 或-10V;CCWTL 有输入时此保护功能才工作;并且若满足以下条件可更精确的工作;1转矩控制模式:Pr02=5;或者 Pr02=2 或4,且Pr5B=1;2位置/速度/全闭环控制模式:Pr03=0;CWTL 指令过电压66输入到端子CWTLX5 第18 引脚的模拟量转矩指令超过了规定值+10V 或-10V;CWTL 有输入时此保护功能才工作;并且若满足以下条件可更精确的工作;1位置/速度/全闭环控制模式:Pr03=0;检查插头 X5 的接线;可输入 CCWTL 的最高电压为±10V;可输入 CWTL 的最高电压为±10V;电机自动识别出错95 电机与此驱动器不匹配;换用匹配的电机;其他出错信息其他数字噪声过大导致控制电路发生故障;伺服驱动器的自诊断功能由于内部出错而激活;关断电源,再重新上电;如果仍旧报警,驱动器可能有故障;停止使用,更换成新的电机与驱动器;并将此台驱动器送经销商检修;__这些都是松下A系列的型号,或者是配套产品,已经停产了,只能维修,或购买二手的;公司有大量二手产品MINAS A系列松下伺服二手产品 MSMA小惯量 3000prm 2500p/r增量式型号简称具体型号。
多摩川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05

多摩川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05:故障排除与解决方案1. 引言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伺服驱动器是至关重要的组件,它能够精确控制机械运动并提供高度的稳定性和精度。
然而,当伺服驱动器出现报警代码05时,意味着系统出现了故障。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多摩川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05的原因、故障排除方法和解决方案,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2. 多摩川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05的含义让我们来了解多摩川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05所代表的含义。
在多摩川伺服驱动器中,报警代码05通常表示过载保护功能已经触发。
这可能是由于机械负载过大、伺服系统参数设置错误或电气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当系统检测到过载状态时,为了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伺服驱动器会自动进入故障保护模式并发送报警代码05。
3. 多摩川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05的原因分析接下来,让我们从原因上分析多摩川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05的可能来源。
机械负载过大可能是引起过载保护功能触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设备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使得负载超出了伺服系统的承载范围。
伺服系统参数设置错误也可能导致过载保护功能的触发。
过高或过低的参数设定值都有可能导致系统误判和过载保护功能的启动。
电气故障如电源供应不稳定、线路短路等也是导致报警代码05的常见原因。
4. 故障排除与解决方案针对多摩川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05,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故障排除和解决方案:(1)检查机械负载:需要检查设备的工作负载是否超出了伺服系统的额定范围。
如有必要,调整生产计划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减轻负载,以避免过载保护功能的触发。
(2)校正参数设置:对伺服系统的参数设置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参数值在合理范围内,并符合实际工作需求。
通过正确的参数设置,可以有效避免过载保护功能的误判和触发。
(3)检查电气系统:仔细检查伺服系统的电气连接和供电环境,确保电源供应稳定、线路连接良好,避免因电气故障引起的报警代码05。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伺服驱动器的专业人士,我认为及时有效地排除多摩川伺服驱动器报警代码05是至关重要的。
FANUC常见伺服报警及解决方法

FANUC常见伺服报警及解决方法SV0301:APC报警:通信错误1、检查反馈线,是否存在接触不良情况。
更换反馈线;2、检查伺服驱动器控制侧板,更换控制侧板;3、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06:APC报警:溢出报警1、确认参数No.2084、No.2085是否正常;2、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07:APC报警:轴移动超差报警1、检查反馈线是否正常;2、更换反馈线。
SV0360:脉冲编码器代码检查和错误(内装)1、检查脉冲编码器是否正常;2、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64:软相位报警(内装)1、检查脉冲编码器是否正常;2、更换脉冲编码器。
3、检查是否有干扰,确认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
SV0366:脉冲丢失(内装)报警1、检查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是否有干扰;2、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67:计数丢失(内装)报警1、检查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是否有干扰;3、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68:串行数据错误(内装)报警1、检查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2、更换反馈线;3、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69:串行数据传送错误(内装)报警1、检查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是否有干扰源;2、更换反馈线;3、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80:分离型检查器LED异常(外置)报警1、检查分离型接口单元SDU是否正常上电;2、更换分离型接口单元SDU。
SV0385:串行数据错误(外置)报警1、检查分离型接口单元SDU是否正常;2、检查光栅至SDU之间的反馈线;3、检查光栅尺。
SV0386:数据传送错误(外置)1、检查分离型接口单元SDU是否正常;2、检查光栅至SDU之间的反馈线;3、检查光栅尺。
SV0401:伺服准备就绪信号断开1、查看诊断No.358,根据No.358的内容转换成二进制数值,进一步确认401报警的故障点。
2、检查MCC回路;3、检查EMG急停回路;4、检查驱动器之间的信号电缆接插是否正常;5、更电源单元。
同步控制中SV0407:误差过大报警1、检查同步控制位置偏差值;2、检查同步控制是否正常。
台达伺服驱动器常见异常报警及其排除方法

台达伺服驱动器常见异常报警及其排除方法一、电流报警伺服驱动器中常见的电流报警包括过流报警和欠流报警。
1.过流报警:当伺服驱动器输出电流超过设定的最大电流时,会触发过流报警。
可能的原因包括电机过载、电源欠压或电源过压等。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电机负载,确保负载正常。
-检查电源电压,如果电源电压异常,则应修复电源故障。
-检查伺服驱动器参数设置,确保电流限制设置正确。
2.欠流报警:当伺服驱动器输出电流低于设定的最小电流时,会触发欠流报警。
可能的原因包括电机接线不良、电源欠压或电源过压等。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电机接线,确保接线良好。
-检查电源电压,如果电源电压异常,则应修复电源故障。
-检查伺服驱动器参数设置,确保电流限制设置正确。
二、速度报警伺服驱动器中常见的速度报警包括超速报警和低速报警。
1.超速报警:当伺服驱动器输出速度超过设定的最大速度时,会触发超速报警。
可能的原因包括速度指令过大、电源电压波动较大等。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速度指令,确保速度指令在设定范围内。
-检查电源电压,如果电源电压波动较大,则应修复电源故障。
-检查伺服驱动器参数设置,确保速度限制设置正确。
2.低速报警:当伺服驱动器输出速度低于设定的最小速度时,会触发低速报警。
可能的原因包括速度指令过小、电源电压波动较大等。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速度指令,确保速度指令在设定范围内。
-检查电源电压,如果电源电压波动较大,则应修复电源故障。
-检查伺服驱动器参数设置,确保速度限制设置正确。
三、位置报警伺服驱动器中常见的位置报警包括过程中位置偏差过大报警和位置超出边界报警。
1.位置偏差过大报警:当伺服驱动器输出位置偏差超过设定的最大值时,会触发位置偏差过大报警。
可能的原因包括负载过大、轴承损坏或机械传动部件故障等。
排除方法如下:-检查负载,确保负载正常。
-检查轴承和机械传动部件,如果有损坏,则应修复或更换。
-检查伺服驱动器参数设置,确保位置偏差设置正确。
2.位置超出边界报警:当伺服驱动器输出位置超出设定的边界范围时,会触发位置超出边界报警。
安川伺服驱动器报警原因及处理措施

安川伺服驱动器报警原因及处理措施
1.过载报警:当负载超过伺服驱动器的额定负载能力时,会产生过载报警。
处理方法如下:
-检查负载是否过大,如果是,请减少负载;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存在故障,请修复设备故障;
-检查驱动器是否正确选型,如果驱动器的额定负载能力不足,请更换更高功率的驱动器;
-检查伺服电机是否运行正常,如果电机损坏,请更换电机。
2.过流报警:当伺服驱动器电流超过额定值时,会产生过流报警。
处理方法如下:
-检查设备是否堵塞或阻力过大,如果是,请解除堵塞或减小阻力;
-检查驱动器是否正确选型,如果驱动器的额定电流不足,请更换更高功率的驱动器;
-检查驱动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果参数设置错误,请重新设置。
3.过压报警:当驱动器输入电压超过额定值时,会产生过压报警。
处理方法如下:
-检查电源输入电压是否正常,如果电源电压过高,请更换合适的电源;
-检查驱动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果参数设置错误,请重新设置。
4.过热报警:当伺服驱动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会产生过热报警。
处理方法如下:
-检查散热器和风扇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散热器堵塞或风扇损坏,请清理散热器或更换风扇;
-检查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如果环境温度过高,请采取降温措施。
5.编码器报警:当伺服电机或编码器故障时,会产生编码器报警。
处理方法如下:
-检查电机和编码器的连接是否正常,如果连接不良,请重新连接;
-检查电机和编码器的供电是否正常,如果供电故障,请修复供电故障;
-检查编码器的位置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果参数设置错误,请重新设置。
三菱伺服报警

三菱伺服报警三菱伺服报警是在使用三菱伺服系统时可能会遇到的一种情况。
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或故障时,会触发报警,提示用户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菱伺服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备受信赖。
然而,即使是高质量的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报警就是其中之一。
一、三菱伺服系统报警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 供电电压异常:当供电电压超出正常范围时,三菱伺服系统会报警。
此时,应检查电源线路是否连接良好,电压是否稳定,及时修复故障。
2. 电机过载:如果电机工作负荷过大,超出额定范围,也会导致报警。
可以通过降低负载、调整参数等方式解决问题。
3. 温度过高:三菱伺服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散热不良,温度过高,会触发报警。
应保持系统通风良好,控制温度适宜。
4. 控制系统故障:可能是软件问题、通信故障等引起的报警。
需要重新检查参数设置、重新连接通信线路等进行排查。
5. 机械故障:如果机械部件出现故障,也会引起三菱伺服系统报警。
此时需要检查机械结构是否正常,并进行维修或更换损坏部件。
二、如何有效预防三菱伺服系统报警1.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三菱伺服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各部件正常工作,避免因故障引发报警。
2. 合理使用:在操作三菱伺服系统时,要按照使用手册上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因错误操作导致系统报警。
3. 提高操作技能: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三菱伺服系统,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降低报警概率。
三、三菱伺服系统报警的处理流程1. 接收报警信号:当三菱伺服系统检测到异常时,会产生报警信号,通知操作人员进行处理。
2. 分析原因:操作人员需根据报警代码或报警信息,分析报警的具体原因,确定故障点。
3. 处理故障:根据故障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检查线路、调整参数、更换零部件等。
4. 清除报警:在故障处理完成后,重新启动三菱伺服系统,并确认报警已经清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功能报警代码故障原因应对措施控制电源欠电压11控制电源逆变器上P、N 间电压低于规定值。
1)交流电源电压太低。
瞬时失电。
2)电源容量太小。
电源接通瞬间的冲击电流导致电压跌落。
3)驱动器(内部电路)有缺陷。
测量 L1C、L2C 和r、t 之间电压。
1)提高电源电压。
更换电源。
2)增大电源容量。
3)请换用新的驱动器。
过电压 12电源电压高过了允许输入电压的范围。
逆变器上 P、N 间电压超过了规定值。
电源电压太高。
存在容性负载或UPS(不间断电源),使得线电压升高。
1)未接再生放电电阻。
2)外接的再生放电电阻不匹配,无法吸收再生能量。
3)驱动器(内部电路)有缺陷。
测量 L1、L2 和L3 之间的相电压。
配备电压正确的电源。
排除容性负载。
1)用电表测量驱动器上P、B 间外接电阻阻值。
如果读数是“∞”,说明电阻没有真正地接入。
请换一个。
2)换用一个阻值和功率符合规定值的外接电阻。
3)请换用新的驱动器。
主电源欠电压13当参数Pr65(主电源关断时欠电压报警触发选择)设成1 时,L1、L3 相间电压发生瞬时跌落,但至少是参数Pr6D(主电源关断检测时间)所设定的时间;或者,在伺服使能(Servo-ON)状态下主电源逆变器P-N 间相电压下降到规定值以下。
1)主电源电压太低。
发生瞬时失电。
2)发生瞬时断电。
3)电源容量太小。
电源接通瞬间的冲击电流导致电压跌落。
4)缺相:应该输入3 相交流电的驱动器实际输入的是单相电。
5)驱动器(内部电路)有缺陷。
测量 L1、L2、L3 端子之间的相电压。
1)提高电源电压。
换用新的电源。
排除电磁继电器故障后再重新接通电源。
2)检查Pr6D 设定值,纠正各相接线。
3)请参照“附件清单”,增大电源容量。
4)正确连接电源的各相(L1、L2、L3)线路。
单相电源请只接L1、L3 端子。
5)请换用新的驱动器。
过电流和接地错误14 *流入逆变器的电缆超过了规定值。
1)驱动器(内部电路、IGBT 或其他部件)有缺陷。
2)电机电缆(U、V、W)短路了。
3)电机电缆(U、V、W)接地了。
4)电机烧坏了。
5)电机电缆接触不良。
6)频繁的伺服ON/OFF(SRV-ON)动作导1)断开电机电缆,激活伺服ON 信号。
如果马上出现此报警,请换用新驱动器。
2)检查电机电缆,确保U、V、W 没有短路。
正确的连接电机电缆。
3)检查U、V、W 与“地线”各自的绝缘电阻。
如果绝缘破坏,请换用新机器。
4)检查电机电缆U、V、W 之间的阻值。
如果阻值不平衡,请换用新驱动器。
5)检查电机的U、V、W 端子是否有松动或未接,应保证可靠的电气接触。
6)请换用新驱动器。
Minas A4 系列驱动器技术资料选编- 61 -保护功能报警代码故障原因应对措施过电流和接地错误致动态制动器的继电器触点熔化而粘连。
7)电机与此驱动器不匹配。
8)脉冲的输入与伺服ON 动作同时激活,甚至更早。
请勿用伺服 ON/OFF 信号(SRV-ON)来启动或停止电机。
7)检查驱动器铭牌,按照上面的提示换用匹配的电机。
8)在伺服ON 后至少等待100ms 再输入脉冲指令。
电机和/或驱动器过热15 *伺服驱动器的散热片或功率器件的温度高过了规定值。
1)驱动器的环境温度超过了规定值。
2)驱动器过载了。
1)降低环境温度,改善冷却条件。
2)增大驱动器与电机的容量。
延长加/减速时间。
减轻负载。
过载 16转矩指令实际值超过参数Pr72 设定的过载水平时,按照电机的过载保护时限特性,过载保护功能激活。
1)电机长时间重载运行,其有效转矩超过了额定值。
2)增益设置不恰当,导致振动或振荡。
电机出现震动或异常响声。
参数 Pr20(惯量比)设得不正确。
3)电机电缆连接错误或断开。
4)机器碰到重物,或负载变重,或被缠绕住。
5)电磁制动器被接通制动(ON)。
6)多个电机接线时,某些电机电缆接错到了别的轴上。
用 PANATERM 波形图功能监测转矩(电流)的振荡或波动。
检查PANATERM 上的过载报警显示内容和负载率。
1)增大驱动器与电机的容量。
延长加/减速时间。
减轻负载。
3)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电机电缆。
4)清除缠绕物。
减轻负载。
5)测量施加到制动器上的电压。
断开其连接。
6)将电机电缆和编码器电缆正确的连接到对应的轴上。
再生放电电阻过载18 *再生的能量超过了放电电阻的容量。
1)惯量很大的负载在减速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抬高了逆变器电压,而且由于放电电阻无法有效的吸收再生能量而继续升高。
2)电机转速太高,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吸收产生的再生能量。
3)外接电阻被限制为工作周期的10%。
在 PANATERM 波形图上监测放电电阻负载率。
放电电阻不可以用来连续的再生制动。
1)检查运行状况(在速度监视器上)。
检查电阻负载率和过载报警显示内容。
增大驱动器与电机的容量。
延长加/减速时间。
外接一个电阻放电。
2)检查运行状况(在速度监视器上)。
检查电阻负载率和过载报警显示内容。
增大驱动器与电机的容量。
延长加/减速时间。
降低电机速度。
外接一个电阻放电。
3)将参数Pr6C 值设为2。
?? 过载时间t: ( ) ( ) ln( (%))(%)t s = ? s × 过载水平过载时间常数1-转矩指令过载时间常数取决于电机特性。
?? Pr6C 设为2,首先要确保外接电阻有保护措施,比如采用了热熔断保险丝。
如果没有保护措施,放电电阻可能会过热,进而导致电机烧坏。
Minas A4 系列驱动器技术资料选编- 62 -保护功能报警代码故障原因应对措施编码器通讯出错21 *编码器与驱动器之间的通讯中断,并激活了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
纠正错误接线。
注意编码器电缆应接到 X6。
编码器通讯数据出错23 *主要是噪声引起了一个错误数据,数据不能被发送到驱动器。
即使编码器电缆已连接,但通讯的数据有问题。
? 确保编码器电源电压是DC5V±5%(4.75~5.25V),尤其是电缆很长时必须特别注意。
? 如果电机电缆与编码器电缆捆绑在一起,请分隔开来布线。
? 参照接线图,将屏蔽线接到 FG 上。
位置偏差过大24位置偏差脉冲计数器之值大于参数Pr70(位置偏差过大水平)的设定值。
1)电机没有按照指令脉冲正确的运转。
2)Pr70 值设得太小。
1)确保电机按照指令脉冲正确的运转。
监测转矩监视器,确保输出转矩不饱和。
调整增益。
将 Pr5E 和Pr5F 设到最大。
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
2)增大Pr70 数值。
混合控制位置偏差过大25 *由外部反馈装置检测出的负载位置与编码器检测出的电机位置不吻合,超过了参数Pr7B (混合控制偏差过大水平)的设定值。
? 检查电机与负载的连接。
? 检查外部反馈装置与驱动器的连线。
? 检查当负载运转时,电机位置的变化(编码器反馈脉冲数值)和负载位置的变化(外部反馈脉冲数值)是否是同一极性(+/-)。
? 检查参数 Pr74、75 和76 以及Pr7C 的值设置是否正确。
过速 26电机的转速超过了参数Pr73(过速水平)的设定值。
? 避免指令速度过高。
? 检查指令脉冲频率和分倍频比率。
? 对于不恰当的增益引起的过冲,请正确的调整增益。
? 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
指令脉冲分倍频出错27参数Pr48~Pr4B(电子齿轮的第一、第二分子、分母)设置不正确。
? 检查 Pr48~Pr4B 参数值。
? 设置正确的分倍频比率,保证经过电子齿轮后的指令脉冲频率最大不超过2Mpps,以及输入到偏差计数器里的脉冲不超过500kpps。
外部反馈装置通讯数据出错28 *外部反馈装置的数据出现通讯异常。
主要是因为噪声导致的数据出错。
不管连接线路是否正确,都可能有此报警。
? 确保外部反馈装置的电源电压是DC5V±5%(4.75~5.25V),尤其是在采用一个较长的反馈装置时。
? 如果电机电缆与外部反馈装置的连接线捆绑在一起,请分隔开来布线。
? 参照接线图,将屏蔽线接到 FG 上。
偏差计数器溢出29位置偏差计数器的数值超过了227(134217728)。
? 确保电机按照指令脉冲正确运转。
? 监测转矩监视器,确保输出转矩不饱和。
? 调整增益。
? 将 Pr5E 和Pr5F 设到最大。
? 按照接线图,正确连接编码器线路。
外部反馈装置通讯出错35 *外部反馈装置与驱动器之间的通讯中断,并激活了通讯中断检测功能。
? 定期检查外部反馈装置的接线。
纠正接线错误。
Minas A4 系列驱动器技术资料选编- 63 -保护功能报警代码故障原因应对措施EEPROM参数出错36 *电源接通瞬间从EEPROM 读取数据时,存储在内存里的数据受损。
? 重新设置所有的参数。
? 若仍然出错,请换用新的驱动器。
并将此台驱动器送经销商检修。
EEPROM校验码出错37 *电源接通瞬间从EEPROM 读取数据时,EEPROM 的校验码受损。
伺服驱动器可能有故障,请换用新的。
并将此台驱动器送经销商检修。
行程限位禁止输入信号出错38当参数Pr04(行程限位禁止输入无效)值设为0 时,CW 和CCW 方向行程禁止输入端子(CWL:X5 第8 引脚,CCWL:X5 第9 引脚)与COM-端子的连接都是开路。
或者是Pr04设为2 时,CWL、CCWL 与COM-的连接有一个是开路。
检查限位开关、连接电缆以及 CW、CCW 限位开关的电源。
尤其要注意检查控制信号用的直流电源(12~24V),确保信号接通(ON)时没有延时。
模拟量指令过电压39输入到模拟量速度指令端子SPR(X5 第14引脚)的电压超过了参数Pr71 所设定的数值。
SPR/TRQR/SPL 有输入时此保护功能才工作。
并且若满足以下条件可更精确的工作1)速度控制模式参数 Pr02=1、3 或5,且Pr05=0 或2,即选择了输入模拟量指令,以及零速箝位无效(速度指令不是0)。
Pr02=2 或4,且Pr5B=0。
3)转矩控制模式Pr02=2、4 或5,且Pr5B=1,以及零速箝位无效(即速度指令不是0)。
? 正确设置参数 Pr71(模拟量指令偏差水平)值。
检查插头 X5 的接线状况。
? 提高参数 Pr57(速度指令滤波器)的设定值。
? 将 Pr71 设为0,取消此保护功能。
绝对式编码器系统断电40 * 绝对式编码器电源断电。
重新接上电池,将绝对式编码器的数据清零。
只有将数据清零后才能清除掉此报警。
绝对式编码器计数器溢出41 * 编码器多圈计数器的数据超过了规定值。
? 正确设置 Pr0B 参数值。
? 调整从原点开始的运动,使得脉冲数不超过32767。
绝对式编码器过速42 * 只用电池供电时,编码器转速超过规定值。
? 检查编码器侧的电源电压(DC5V±5%)。
? 检查插头 X5 接线是否有误。
只有将数据清零后才能清除掉此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