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用书:红对勾讲与练 课时作业10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用书:红对勾讲与练 课时作业7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用书:红对勾讲与练  课时作业7

课时作业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2012·杭州二模)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变暖,中国主要农业区趋向于干旱。

保证农业用水成了农业稳产的重要任务,农业用水与气候因素、农业发展关系密切。

下图表示某一时期中国干旱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灌溉用水量和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的变化。

(干旱指数是水分亏缺量与持续时间的函数)。

完成1—2题。

1.对图中曲线判断正确的是()A.①有效灌溉面积②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③农田灌溉用水量B.①农田灌溉用水量②有效灌溉面积③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C.①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②农田灌溉用水量③有效灌溉面积D.①有效灌溉面积②农田灌溉用水量③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解析:中国主要农业区趋向于干旱,则有效灌溉面积应该逐渐增加,即图中②表示有效灌溉面积;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应该出现较明显的下降,故③表示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①自然表示农田灌溉用水量。

答案:B2.对图中曲线解读正确的是()A.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变化和气候变化基本一致B.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灌溉技术的进步促使有效灌溉面积增大C.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的变化是影响单位灌溉用水量的重要因素D.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效益解析:图中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有很明显的下降,说明农业节水技术得到了较大面积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农田灌溉用水量与有效灌溉面积同步增加,说明此时的有效灌溉面积增加是由于灌溉用水量增加带来的,而不是源于灌溉技术的进步。

答案:D(2012·四川宜宾三模)读“我国各省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某类损失金额分布图”,回答3—4题。

3.该类损失有可能是()A.资源损耗损失B.酸雨污染损失C.泥石流损失D.荒漠化损失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损失最大的地区都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故可能是资源损耗损失;另外南部经济发达地区酸雨较严重;内蒙古泥石流不严重;山东、河南等地荒漠化不严重,据此也可排除B、C、D选项。

2022《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卷:课时作业21(湘教版)

2022《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卷:课时作业21(湘教版)

2022《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卷:课时作业21(湘教版)可连续进展的差不多内涵与和谐人地关系的要紧途径时刻:30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010·浙江调研)读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完成下面1~3题。

1.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A.砖瓦厂B.钢铁厂C.玻璃厂D.化工厂2.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截了当阻碍是()A.减弱噪声B.减少酸雨C.保持水土D.绿化环境3.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存在上下游产业关系的是()A.水泥厂与供热厂B.石膏板材厂与水泥厂C.发电厂与H厂D.污水处理与H厂解析:本题组考查工业循环经济。

H来源于煤炭燃烧后的废渣;图中显示废气都被循环利用了;注意“上下游产业关系”。

答案:1.A 2.B 3.C(2010·安徽皖北)某企业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了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回答4~5题。

4.在我国,关于最适宜推广该产业链的自治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区兼有沿海和沿边优势,又是西南的出海口,区位优势明显B.该区首府既是该区工业中心,又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C.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水分充足,有大面积的季风水田农业D.该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旅行业发达5.关于该产业链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C.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D.该产业链中,主导产业区位选择的要紧因素是市场解析:本题组以循环经济为背景,考查区域特点、循环经济意义,难度不大。

图中显示该地要紧是甘蔗制糖,我国五大自治区中,唯有广西最适宜推广;广西首府南宁有南昆铁路等通过,但不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同时广西的工业中心是柳州。

该产业链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利用。

答案:4.B 5.C(2010·北京西城)生态都市建设是促进我国都市可连续进展的必定选择。

下图表示生态都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

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戒备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戒备线。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教师用书目录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教师用书目录

第一章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课时1地球仪与地图课时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课时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真题专练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课时4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时5地球的历史和圈层真题专练第2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时6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课时7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第3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时8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课时9时差课时10昼夜长短的变化课时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真题专练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1讲地球上的大气课时12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时13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真题专练第2讲常见天气系统课时14锋与天气课时15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真题专练第3讲气压带和风带课时16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时17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真题专练第4讲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时1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时1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真题专练第四章水的运动课时20水循环课时21海水的性质课时22海水的运动课时23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时24海—气相互作用真题专练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25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真题专练第2讲构造地貌的形成课时26地质构造与地貌课时27板块运动与地貌课时28山地对交通的影响真题专练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29河谷的演变课时30冲积平原的形成课时3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真题专练第4讲其他地貌的发育课时32喀斯特地貌课时33风沙地貌课时34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真题专练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时35植被课时36土壤课时37整体性真题专练第2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时38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课时39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真题专练第七章自然灾害课时40气象灾害课时41地质灾害课时42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真题专练第一章人口课时4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课时44人口迁移真题专练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课时45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时46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时47城镇化真题专练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48农业区位因素课时49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真题专练第2讲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50工业区位因素课时5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真题专练第3讲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时52服务业区位因素课时53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真题专练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时5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时55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56交通运输方式真题专练第五章环境与发展课时57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时58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真题专练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课时59区域与区域发展真题专练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60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时61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时62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真题专练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课时63城市的辐射功能课时64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真题专练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65流域内协调发展课时66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时67产业转移课时68国际合作真题专练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时69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课时70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时71中国的能源安全课时72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时73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真题专练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课时74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时75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课时76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真题专练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课时77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主要分区课时78东南亚中亚课时79西亚非洲课时80欧洲西部两极地区第2讲世界主要国家课时81日本印度课时82俄罗斯澳大利亚课时83美国巴西第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课时84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课时85中国人文地理特征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课时86北方地区课时87南方地区课时88西北地区课时89青藏地区。

2022年红对勾讲与练高一地理第二册答案

2022年红对勾讲与练高一地理第二册答案

2022年红对勾讲与练高一地理第二册答案1、28.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视为“圣城”的是()[单选题] *A.德黑兰B.耶路撒冷(正确答案)C.开罗D.麦加2、19.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试运行,首次开通四列旅游专线。

于是阿Q和阿甘组团骑车入藏游玩,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受到藏族同胞热情招待B.拉萨钢铁工业遍地开花(正确答案)C.藏羚羊在悠闲的吃草D.看到青藏铁路的火车呼啸而过3、24.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 [单选题]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C.长白山——太行山——巫山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正确答案)4、12.青藏高原地处亚洲的中部,该地的气候类型为()[单选题] * A.寒带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正确答案)5、关于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地形以平原为主B. 地跨中温带、暖温带,全部属于半湿润区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对该地区景观的描述D.该地区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正确答案)6、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十分寒冷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A、地形因素B、纬度因素(正确答案)C、洋流因素D、海陆因素7、印度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单选题] *A 、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正确答案)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8、下列地图最能直观的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单选题] *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正确答案)分层设色地形图平面示意图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单选题] *A、俄罗斯(正确答案)B、加拿大C、美国D、中国10、济南某季节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其表示含义及盛行季节分别是[单选题] *西北风二级,夏季东南风二级,冬季西北风四级,冬季(正确答案)东南风四级,夏季11、读下面的沿线的60°N俄罗斯地形剖面图,图中P处是()[单选题] *A、喜马拉雅山脉B、乌拉尔山脉(正确答案)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D.大高加索山脉12、俄罗斯东部有许多河流,但航运价值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单选题] * A.运费高B.结冰期长(正确答案)C.流量小D.流程短13、10.有关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南北美洲西部均分布着高大的山脉,同属科迪勒拉山系B.南北美洲都分布着山地、高原和平原C.南北美洲高原、平原都是南北相间分布(正确答案)D.A处为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14、4.与我国的黄岩岛相邻近的国家是[单选题] *A.菲律宾(正确答案)B.日本C.朝鲜D.韩国15、对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①地科学种田,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B.②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正确答案)C.③地优化草场,重点发展草原畜牧业D.④地保护天然林区,边采伐边补种16、下列属于东南亚的岛屿是()*A、中南半岛(正确答案)B、钓鱼岛C、马来群岛(正确答案)D、海南岛17、在某学校举行的地理风采展示活动中,学生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B.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C.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半湿润区(正确答案)D.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最大的是( ) [单选题]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正确答案)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9、10.野外旅行可以①增强体质②欣赏大自然③增长阅历④丰富课余生活[单选题]*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20、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产地之一,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正确答案)B、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C、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D、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正确答案)21、16.(应用题)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 [单选题]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B.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大部分(正确答案)C.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的大部分和南方地区22、“看天涯海角,红旗漫过,尽显风流”,电视连续剧《解放海南岛》中有一句台词多次出现:“部队(驻扎在广东湛江)必须在春分前登岛”。

2022《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卷:课时作业12(湘教版)

2022《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卷:课时作业12(湘教版)

2022《红对勾》讲与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卷:课时作业12(湘教版)时刻:30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010·重庆)下图是30°N地区几种朝向的窗户内每天可能受到太阳直截了当照耀的时刻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住宅窗户的下列朝向能使室内冬暖夏凉的是()A.南B.东南C.北D.东北解析:由题干中“30°N”知此地为北温带,春分到秋分为其夏半年,秋分到春分为该地冬半年,据图可知,南窗在夏半年可照时刻短,冬半年可照时刻长,故窗户朝南的住宅冬暖夏凉。

答案:A2.假如该地区住宅窗户朝向西北,室内受到太阳直截了当照耀时刻最短的季节,游客可在()A.新疆摘葡萄B.浙江采梅子C.江西观桃花D.重庆赏腊梅解析:据图可知,该地区住宅窗户朝向西北时,室内受到太阳直截了当照耀时刻最短的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新疆摘葡萄、浙江采梅子为北半球夏季;江西观桃花是北半球春季;重庆赏腊梅为北半球冬季。

答案:D(2010·四川)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解析:四省能源结构以矿物能源为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较多。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和降低酸雨的危害。

答案:C4.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解析:①省天然气比例较其他省份大,应为四川。

②省原油比例较大,应为黑龙江。

③省水电所占比例较其他省份大,水电要紧是黄河上游的水能开发,应为甘肃。

④省煤和石油比例大,应为河北。

四川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地势坎坷、地质条件复杂。

答案:D(2010·山东质检)2008年“冬至”,一股强冷空气阻碍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的大风降温十分剧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用书:红对勾讲与练 课时作业21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用书:红对勾讲与练  课时作业21

课时作业21 自然灾害与防治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1.(2012·课标全国卷)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1)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分布。

根据图中两种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结合材料不难回答。

(2)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御。

回忆所学知识准确组织语言即可。

答案:(1)甲为地震。

(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

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2.(2012·湖北七市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据统计,我国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含风蚀),已占到国土面积的37.1%。

水土流失不但加剧了我国人地矛盾,加剧洪涝灾害,而且还成为我国最大的环境公害之一。

(1)指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的特征,并从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特点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2)简要分析水土流失导致洪涝灾害加剧的原因。

解析:(1)可结合地形来描述图中阴影区的位臵特点;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包括坡度、降水强度和地面植被等;(2)水土流失会带来较多的泥沙,使下游河床抬升而加剧洪涝灾害。

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分布示意图答案:(1)特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交界处的过渡地带。

原因:这里地势起伏大,坡度陡;降水集中,多暴雨;这些地区生态脆弱,经济落后,过度农垦、放牧、樵采等经济活动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工矿建设破坏地表结构等。

(答对3点即可)(2)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蓄洪、泄洪能力减弱;湖泊(水库)淤积,调蓄径流能力减弱,降低防洪标准。

3.(2012·山东潍坊)夏季风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夏季风的前沿就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的位置,读图回答问题。

课时作业10(2015届湖北红对勾高三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0(2015届湖北红对勾高三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0Unit 5MusicⅠ.多项选择1.Alice doesn't want to go shopping with her mother,because she thinks that her books and clothes need________.A.making out B.working outC.sorting out D.turning out解析:make out理解;work out计算出;sort out整理;turn out 结果是。

由句意可知,正确答案为C。

答案:C2.—Will working day and night make me a success?—Hardly ever.Remember,make a plan,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rest,and________,work hard but also work smart.A.in this case B.after allC.on the whole D.above all解析:句意:——没白天没黑夜地工作就能使我成功吗?——很少有;记住,仔细规划,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尤其重要的是,不单单要努力工作,还要学会聪明地工作。

above all首先,最为重要的是;in this case既然这样;after all毕竟;on the whole大体上,基本上。

答案:D3.—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movie?—________,the dull story isn't attractive enough,though the main actor and actress of the movie are very famous.A.For example B.By the wayC.To be honest D.In particular解析:答句句意为“尽管这部电影的男女主演很出名,但是乏味的故事不足以吸引人,”A项例如;B项顺便问一下;D项特别地,尤其。

红对勾讲与练(新课标)202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古代诗歌鉴赏三维特训

红对勾讲与练(新课标)202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古代诗歌鉴赏三维特训

红对勾讲与练(新课标)202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古代诗歌鉴赏三维特训专题8古代诗歌鉴赏一、(2023·山西省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李峤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

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

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

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注:①此诗是崔日用作《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后所做。

②李峤,唐代诗人,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

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

1.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此诗所蕴含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中哪两个字使用的最为精妙?结合全诗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首联用“汉武帝抚恤戎臣,后将机女远嫁织皮”典故感慨过去,天意弄人,含有无奈之感;后从回忆历史回到现实,以哀景衬哀情,突出诗人内心的愁苦、无奈及孤苦,讽刺了当朝统治者顾及政治利益而不顾其他的行为。

2.“怨”意为哀怨,笛声、歌声哀怨关山月,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说明关山难越;“消”为消失、消散的意思,妆容被尘埃渐渐抹去,突出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二、(2023·吉林省实验中学第六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3~4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0 城市结构与城市化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012·江苏地理)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

下图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

读图回答1—2题。

1.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解析:本题以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读图能力。

由图可知吉林省不符合A选项中变化趋势;2000年以来吉林省中部的土地利用集约度明显提高,故B项错误;吉林市、通化市、辽源市和松原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故D项错误。

答案:C2.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A.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C.住宅区D.文化教育区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判断。

根据材料中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相关知识,结合中心商务区多高层建筑和服务业及以企业总部为主的事实,可知中心商务区集约度最高,B项正确。

答案:B(2012·南昌一模)下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其中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

读下图回答3—5题。

3.图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A.a B.b C.c D.d解析:一般地,等级越高的城市,在区域中数量越少;图中显示d代表的城市数量最少,可能是省政府驻地,等级最高。

答案:D4.如果r城是s城的卫星城,建设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卫星城的城市等级B.减轻中心城市人口压力C.扩大中心城市服务范围D.改善卫星城的生态环境解析:建设卫星城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

答案:B5.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达附近城市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别是()A.u和s B.u和tC.v和s D.v和t解析:距离越近,到达频率越高,甲区域距离u城市最近,故到达频率最高;s城市是省会,与地方性城市联系紧密,所以甲区域居民到达的机会较多,而t城市为一个孤立的城市,距离甲区域也较远,所以甲区域与之联系较松散。

答案:B(2012·四川绵阳三模)城市商务活动空间布局滞后于城市空间地域扩张。

读广州市1990—2007年商务活动重心坐标变化图,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广州市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坐标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历年来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偏移方向几乎未发生改变B.历年来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偏移距离呈逐年下降趋势C.2000—2007年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偏移距离最大D.2000—2007年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偏移方向未发生本质的变化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1990—1995年商务活动重心位移较大,而后同样是5年间隔的1995—2000年的位移就减小了很多,2000—2007年共7年间位移变得更小。

答案:B7.依据广州市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变化,推测广州城市主体扩展方向是()A.向北B.向南C.向东D.向西解析:图中显示广州商务活动空间重心总体上向东移动,说明广州城市主体扩展方向是向东。

答案:C(2012·江西八校)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

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下表),回答8—9题。

8.关于我国城市首位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4年城市首位度均高于1997年,说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郊区化的趋向B.东部地区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C.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城市首位度较高的主要原因D.城市首位度大致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呈正相关解析: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西部由于经济落后,经济要素过分集中于主要城市,导致中小城市发展较慢,从而城市首位度较高。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经济要素能相对均匀地分布于各种等级的城市,从而大中小城市都能得到发展,所以城市首位度不是很高。

答案:C9.造成从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A.①③B.①②C.②④D.①④解析:1984年至1997年正是广东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设立、发展的时期,政策因素使经济资源向各级城市配臵,促进了城市化的大力发展,使广东的深圳等中小城市得到快速发展,使城市首位度不断下降。

答案:B(2012·南平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广佛都市区”指以广州中心城区与佛山中心城区及其外围的次级城镇中心共同构成的核心区域。

读“1957—2008年广佛都市区路网发展方向图”(中心点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完成10—11题。

10.由图中可知该区()A.东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B.东北方向上路网密度最大C.1982~1995年,西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D.1995~2008年,正东方向上路网发展最慢解析:读图可知,西南方向上路网发展最快,密度也最高。

答案:C11.下列事实中,对该区路网的发展影响较小的是()A.城市绿化带的建设B.广州城市空间扩展C.次一级城镇中心的分布D.地形、河流和行政边界的限制解析:城市绿化带的建设对该区域路网的发展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答案:A(2012·吉安市高三三模)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 值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分布曲线,读图完成12—13题。

12.与R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环境B.地租C.技术D.交通解析:R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说明近郊区制造业(工业)密度最大,该处为工业区,而地租、交通条件和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最大。

答案:C13.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特大城市()A.制造业就业密度降低B.服务业就业人数减少C.制造业比重上升D.服务业比重上升解析:与2000年相比,2010年R值下降,说明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但并不能说明制造业就业密度降低。

答案:D二、综合题(共24分)14.(2013·原创)读1981年及2011年我国某城市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初期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该城市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

(3)根据材料分析该城市城市化的表现。

(4)分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5)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城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解析:第(1)问,由图可知,老城区有国道通过,交通便利。

第(2)问,河流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主干由西向东流,由此可以判断出该城市的地势特征。

第(3)问,城市化的表现主要从城市的面积、功能分区、人口变化等方面分析。

第(4)问,原国道穿过城区,使城区的交通更加拥堵,因此新国道绕城布局,可以减轻城区交通压力。

第(5)问,钢铁厂布局要考虑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化工厂要考虑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答案:(1)交通便利(2)西高东低(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出现明显的城市功能分区。

(4)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

(5)钢铁厂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对大气的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污染较轻。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产生的大气污染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大,且位于河流的上游方向,污染水源。

(若判断错误,理由不给分)15.(2012·江南十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为江苏沿海中部城市。

20世纪50年代以来,盐城经历了由小城镇—县城—地级市的变迁,并从轻纺工业基地发展成为新兴的汽车机械工业城市。

近年来,随着大丰港、苏通大桥等基础设施的兴建以及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盐城市逐渐成为长三角北拓的门户和江苏沿海中心城市。

材料二:下图为盐城市1984—2006年工业用地的空间分布图。

(1)分析促进盐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

(2)说明盐城市工业用地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解析:第(1)问,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可从其优越的地理位臵、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2)问,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用地面积呈上升趋势,工业区的分布呈现向郊区迁移的趋势;影响可从积极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

答案:(1)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为东部沿海城市,海运便利,交通发达;政策的支持。

(2)工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并逐渐向郊区迁移。

积极影响:工业外迁,提高市区的环境质量,缓解城市交通紧张局面;提高城市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业效益等。

不利影响:部分污染企业外迁,会对郊区环境产生影响;侵占大量农业用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