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精选学习文档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通过练习、讨论,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及合作精神。
内容分析1.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式子。
其含义有二,其一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其二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依据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一定的顺序,才能保证正确。
其顺序一般为:“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或↓” →“配平” →“=”。
2.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难点,配平是通过在化学式前加系数来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以确保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配平的方法有多种,如奇偶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
3.书写化学方程式为了能顺利地写出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力求结合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现象来记忆。
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为,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粉末。
白色粉末为氧化镁(),反应条件为点燃。
因此,此反应的反应式为有些化学方程式可以借助于反应规律来书写、记忆。
例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因为有规律可循,所以根据反应规律书写比较容易。
例如酸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两两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盐和水。
以硫酸跟氢氧化钠反应为例。
反应方程式为:教法建议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后,结合上一节学到的质量守恒定律,已经具备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本节教学可结合实际对课本内容和顺序做一些调整和改进。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教学案

第三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材分析:一、教学背景与定位在前面四个单元中,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实验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他们已经能够用分子、原子的知识,从定性的角度理解物质的变化;这为本节课学生运用实验探究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理解、解释化学变化中物质总质量不变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本节课知识前后联系及作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实质,既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总质量是否改变、为什么不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有了较深的认识,初步建立了微粒观;对化学反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判断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学习水的分解和化合时,学生也已经从微观角度知道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旧分子被破坏,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到本单元时,学生知道化学反应中不但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化,但不知道反应前后质量有无变化。
没有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也没有把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不变跟物质总质量不变联系起来。
因此,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量和质量不变,认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也不发生变化,是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的起点和落点。
本节课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反应的表示等知识提供理论支持。
帮助学生建立起元素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是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领域为数不多的几个基本定律之一,是自然科学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育价值,一是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这一基本的、普遍的自然规律;二是通过从微观和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是学生进一步形成变化观和元素观;三是使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四是可以使学生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原因。
鲁教版九上化学 5.2化学反应的表示 教案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一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了解方程式的特点及其意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符号表达式转化为化学方程式的过程,逐步体会方程式的意义(三)情感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很重要(四)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入:从一广告“水变汽油技术,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诚邀有识之士加盟。
”引出学生对化学学习在生活中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我们知道,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而转化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那么怎样用化学语言简明、科学的把这些反应表示出来呢?活动一:投影1:课本105的活动天地的内容请同学们分析比较那种表示方法最好?小组讨论后给出结果:第三种表示方法最好板书: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活动二:1、让我们尝试着用上面的方法来书写下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投影:1、水的电解a:文字表达式b:根据文字表达式书画微观粒子表达式c:根据微观粒子表达式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书写时可能出现问题:1、微观粒子表达式中忽略原子个数守恒2、方程式中忽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3、反应的条件容易忽略4、忽略等号老师巡视学生活动过程,然后提示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来纠正出现的问题。
讨论:从自己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自己对化学方程式的认识有那些。
展示:化学方程式中的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活动三: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上面我们书写了几个文字表达式,微粒表达式,化学方程式,现在我们对写出化学方程式有了一点了解了,那么化学方程式写出来后,还能够告诉我们那些信息呢?学生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老师提示:将微观粒子的数目和相对原子质量结合起来思考参见课本106页的内容,看方程式能否反应量上的关系。
与同组同学交流,然后归纳出自己小组的结果。
老师抽查两三个小组的结果,问题不大则给出投影化学方程式质上的意义。
鲁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_15

初三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度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这个反应的不同表示方法,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的优点,理解为什么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并能说出具体化学方程式的表示的意义。
2、通过尝试性书写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书写步骤和配平方法。
能够准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读和写)代表性的、常见的、简单的化学反应。
3、能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教学重点:1、化学上用什么来表示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为什么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意义)3、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本节定位:在如何使用化学方程式来理解和描述化学变化教学难点:(1)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2)理解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明确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教学方法:引导分析、推导、归纳、宏观、微观、量相结合等学习方法:对比、讨论、归纳、练习等教学过程:[知识准备]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实质[导入提问]这是氢气燃烧的反应,你知道哪些氢气燃烧的表示方法?[交流归纳] 学生交流归纳,教师课件展示1、语言表述: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2、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3、化学符号表达式:H2+O2→H2O4、图形或模型:[自主思考]观察这几种表示方法,它们能体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吗?[自主交流]只有图形表示法能体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尝试写出]请你尝试用符号表示出来,对比这两种表示方法,哪种更好,为什么?[交流归纳]用符号表示更科学、简洁、直观,更便于科学界交流,我们把这种符号表示称为化学方程式。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语言。
[拓展思考]除了化学方程式,你还能想到哪些重要的化学语言?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它们之间存有怎样的关系?[交流板书]元素符号→元素;化学式→物质;元素组成物质,物质之间的反应就是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能够描述某一具体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能够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
3.通过书写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并能根据反应事实写出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本堂课以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新知。
注重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和评价,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O分子中,由几种元素组成?由几个原子构成?你能写出[问题导入]在一个H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吗?你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质量守衡定律吗?[生]思考、讨论(一)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师提问]请认真观察上述三种表达方式,你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他们各有哪些优缺点?[学生讨论]表达式①反映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但不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不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表达式②反映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各物质的组成,不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表达式③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关系和反应前后原子守恒,但看不出具体物质的种类和组成元素,微观模型书写起来比较麻烦。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否结合上述三种表达方式的优缺点,自己创造出一种新的更好的表达方式来表示这个化学反应呢?[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结合上述三种表达方式的优点于一个表达式中,自主获得新的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教师引导]从同学们创造出的表示方式中可以看出前后元素守恒,原子种类和数目守恒,所以可否将“→”改为“〓”呢?[教师引导]数学上把这样的表达式称为什么式子?——方程式[教师活动]同学们探究出的这种表达式较全面地反映了化学反应中的信息,更体现了化学反应中前后原子守恒,化学学科上把它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
鲁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_13

初中化学教案设计课题: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通过练习,讨论,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能准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勇于探究及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过程]:提问: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个特点?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板书:化学方程式讲述: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有哪些涵义怎样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本节课要认真探究的问题. 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提问: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此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回答:(因上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相等)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新问题引导:既然此式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我们能够用"="讲述:化学上就是用这样一种既可表示反应物,又可表示生成物还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这样的式子,化学上称为――化学方程式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二.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提问:根据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你能说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一定存有着质量关系,各物质间存有什么质量关系呢(根据化学式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再现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使学生理解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能够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讲解: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能够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这正是一个化学方程式所能表示的含义,你能总结出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涵义吗(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水平及语言表达水平)板书:2,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学生归纳总结) (1)能表明反应物, 生成物及反应条件(2)可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提问:如何读出这个化学方程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意义与数学上的含义区别开练习1:[投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 2,反应中,每_____份质量的硫与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docx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一.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某一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含义和读法。
2.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 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四.教具多媒体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理解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哪些问题?[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元素、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是化学最基础的语言,通称为“化学语言”。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也可以用“化学用语”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映质量守恒。
这将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化学方程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为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举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12 32 44〔设疑〕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否只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就可以呢?[讲解]: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每12份质量的C和32份质量的O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CO2。
根据以上信息各小组讨论总结一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进行练习。
[提问]:那么怎样来读化学方程式呢?读法(说明“+”和“二”表示的意义)[学生活动]: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习读法。
[提问]:那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不是只要把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怎样来书写化学方程式呢?[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06页—第107页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3)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阅读,讨论得出结论。
鲁科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方案设计《第五单元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示的意义,能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2.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方法。
◆课前准备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回答是肯定的。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
二、讲授新课【小测验】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②碳在氧气中燃烧③电解水④过氧化氢分解⑤加热高锰酸钾【活动探究】我们刚才写了几个反应文字表式,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为例,文字表达式给我们那些信息?【归纳总结】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很直观,表示出了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但书写较麻烦,且不能表示出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设问】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表示出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还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归纳总结】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化学家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就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活动天地】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成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思考】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H2+O2O。
那么这个方程式有哪些意义?请小组内合作完成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该反应中的微粒的个数比。
3.表示了物质的质量比。
【提出问题】 2H2通电2↑+O2↑可以表示哪些意义?【得出结论】1.表示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反应条件是通电。
2.该反应中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的个数比2: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含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初步学习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4、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以铁燃烧的化学反应为例,你有几种描述该反应的方式
探究问题群一:请看下列几种描述:
(1)铁丝燃烧:火星四射图示法。
(2)语音:tiě zài chún yǎng zhōng rán shāo shēng chéng sì yǎng huà sān tiě 汉语拼音。
(3)语音:We can burn iron and oxygen together to have an oxide 英文描述。
(4)字幕: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中文陈述。
(5)字幕: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
(6)字幕:Fe+O2= Fe3O4
(7)字幕:3Fe+2O2Fe3O4
(8)字幕:铁+氧气→ 三氧化二铁文字表达式。
看一看
在这些化学反应的描述方式中,哪一种最科学?为什么?
总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
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
探究问题群二:
探究(1):如何正确书写:磷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
②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学生动手书写动脑思考,教师巡视)
(师生一起总结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配平方法)
方法步骤:
①写式②配平③标注④检查
强调: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数字
指一指: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
①Mg+O2 =MgO2②Mg+O2↑==MgO③2Mg+O2──2MgO
④2Mg+O2== 2MgO↓⑤S+O2==SO2↑
2.交流收获: ↓↑符号的用法
练一练:A组:①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主要成分为Ca(OH)2)中,生成碳酸钙(CaCO3)沉淀和水。
B组:③一氧化碳气体通入到红热的氧化铜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④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理一理(小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重客观、量守恒;左反应、右生成;计量数、来配平;注条件、标气沉。
探究问题群三: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Fe+2O2Fe3O4
168 64 232
学生讨论总结
质: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微:每3个铁原子与2个氧分子化合成1个四氧化三铁分子
量:每168份质量的铁与64份质量的氧反应生成232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说一说:C+O2 =CO2的意义?
赛一赛
看谁写得又快又准!
点燃酒精(C2H5OH)灯,在火焰上罩一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出现水珠,再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震荡。
石灰水变浑浊,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附:梯度导练
1.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中,无错误的是()
A.3Fe+2O2=Fe3O4
B.Fe+HCl=FeCl2+H2↑
C.Fe+O2 =Fe2O3D.Fe+CuSO4=FeSO4+Cu
2.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4NO3 =2N2+O2+4X,则X为()
A.H2
B.H2O
C.H2O2
D.HNO3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Mg+O2—MgO
②HgO—Hg+O2
③Al+O2—Al2O3
④KClO3—KCl+O2
4.再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⑤CO+Fe2O3—Fe+CO2
⑥C2H2+O2 =CO2+H2O
⑦Al+H2SO4—Al2(SO4)3+H2
5.有如下变化:Cu→CuO→Cu,请写出各步的化学方程式。
6.就下列变化:H2O→H2→H2O,请写出分解、化合、置换反应各一化学方程式。
7.请你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