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关于化学会考的知识点小结-实用word文档 (3页)

合集下载

化学过会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过会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过会考知识点总结1.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8种,它们以周期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了解每个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以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了解原子结构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元素化合物以及化学键非常重要。

同时,元素周期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规律,比如原子半径、电负性、离子半径等规律。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掌握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形成条件、特性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分子结构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了解分子的结构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非常重要。

4.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发生过程的表达式,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组成以及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物质的守恒关系。

此外,化学计算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质量计算、物质平均摩尔质量计算、溶液浓度计算等。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一种类型,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过程和应用非常重要。

6.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科学,掌握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工业生产过程非常重要。

7.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达到稳定状态的现象,了解化学平衡的条件和特征、平衡常数的计算、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等是复习过程中的重点知识点。

8. 酸碱反应和盐类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与碱中和反应的过程,了解酸碱指标和酸碱滴定方法对于理解酸碱反应非常重要。

此外,盐类是由酸和碱反应得到的,了解盐类的性质和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9. 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和电化学现象的科学,包括电解质溶液、电池、电解等方面的知识。

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会考不仅是高考的必要条件,更是体现中学生全面发展、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考查方式.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一)1. 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2.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3. 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而不是COOH-4. 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5. 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6. 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7. 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8. 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9. 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一定越多。

10. 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11. 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12. 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一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

13. 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14. 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5. 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16. 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7. 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18. 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19. 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会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会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会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 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2. 物质:物质是构成自然界的基本成分,是具有一定质量和体积的,可以用感官识别和实验测定的东西。

3. 元素: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质。

4.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构成的纯净物质。

5.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二、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 周期表:周期表是由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而成的表格。

3. 周期规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三、化学键1.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2. 共价键的理论:共价键形成的基本原理是共用电子对。

3. 共价键的性质:共价键的性质包括极性、键能、键长等。

4. 离子键的特点: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互相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

5. 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四、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质的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3. 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4. 化学反应的能量: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五、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取电子而产生的化学反应。

2. 氧化还原的条件:氧化还原反应需要发生电荷转移。

3.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等。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腐蚀、动植物生化过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六、酸碱反应1. 酸碱的定义:酸是能释放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能释放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准确地按化学计量比例反应,生成盐和水。

高中化学会考复习总结(DOC)

高中化学会考复习总结(DOC)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必修1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碱金属元素、Ag 、H :+1 F :—1Ca 、Mg 、Ba 、Zn :+2 Cl :—1,+1,+5,+7Cu :+1,+2 O :—2Fe :+2,+3 S :—2,+4,+6Al :+3 P :—3,+3,+5Mn :+2,+4,+6,+7 N :—3,+2,+4,+52、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失——升——(被)氧化——还原剂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4、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置换 化合 分解 复分解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第三步:删。

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离子共存问题判断: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4+和OH -,H +和CH 3COO-) 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 +和CO 32-,H+和SO 32-) 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NO 3-和Fe 2+/I -,Fe 3+和I -)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会考知识点总结化学

会考知识点总结化学

会考知识点总结化学一、物质的性质及分类1. 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所表现出来的与其内部结构或化学组成无关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颜色、形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燃烧性、腐蚀性、氧化性等。

2. 物质的分类(1)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例如,氧气、氢气等。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按一定的化学组成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水、二氧化碳等。

(3)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物理混合在一起而成的物质。

例如,空气、海水等。

二、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排列的一张表,按照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将元素分成若干组和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周期称为横向周期,每一个组称为纵向周期。

三、化学键1. 化学键的概念化学键是原子在化合物中结合在一起的力。

2. 主要的化学键(1)离子键离子键形成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离子,两种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

(2)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电子的共用而形成的键。

(3)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中原子间由多个金属原子共享的电子形成的键。

四、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是指化合物之间或元素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2. 化学反应的类型(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失去电子,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的过程。

(2)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3)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基团相互交换的反应。

五、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的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达到一定程度时,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浓度不再改变,此时称为化学平衡。

2.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温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取决于反应的放热性或吸热性。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与分子- 元素与化合物-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与混合物- 金属与非金属- 酸、碱与盐3.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 沉淀反应4. 化学计量- 摩尔概念-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5. 能量变化-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量守恒原理二、元素与化合物1. 卤素- 卤素元素的性质与用途 - 卤化物2.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元素性质与周期律- 重要化合物3. 过渡金属- 常见过渡金属的性质- 金属的氧化态与配位化学4. 非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氧化物与非金属间的反应5. 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酸盐材料- 陶瓷与玻璃三、溶液与胶体1.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 溶质与溶剂-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溶液的浓度表示2. 酸碱溶液- pH值与酸碱指示剂- 缓冲溶液- 酸碱滴定3. 胶体与界面现象- 胶体的分类与性质- 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剂四、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基本操作-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 实验室安全规则2.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过滤与结晶- 蒸馏与萃取3.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4. 定性分析- 火焰试验- 试剂检测法五、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 碳的杂化与键型- 有机分子的命名规则2. 基本有机反应-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消除反应3. 官能团化学- 醇、酚、醚- 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 胺与酰胺4. 聚合与高分子化学- 聚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加聚与缩聚反应六、化学计算1. 摩尔计算- 质量与摩尔的转换- 溶液的浓度计算2. 气体体积计算-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3. 反应热计算- 从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4. pH计算- 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请注意,本文档为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的总结,旨在提供一个清晰的复习框架。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绕原子核旋转。

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是化学反应的最小单位。

分子由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

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和金属或非金属分为不同种类。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

物质状态:物质存在的状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原子量和分子量:原子量是元素原子的质量,分子量是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质量总和。

二、化学键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原子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充满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一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还原-氧化反应等。

四、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式。

化学方程式中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五、化学物质的浓度浓度是描述化学物质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例关系。

浓度的单位包括摩尔、百分比、百分浓度等。

六、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相互反应并形成中性溶液的过程。

七、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原子的电子发生转移的化学反应。

八、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绕原子核旋转。

九、分子结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的结构由原子间的共价键和离子键组成。

十、溶液的制备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溶液的制备包括固体溶解和气体溶解等过程。

十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十二、能量转化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十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增加的速率。

十四、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下面就以化学会考知识点为主题,进行总结。

一、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分为周期和族,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律变化。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4.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又分为元素和化合物,混合物又分为均相和非均相混合物。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2. 反应类型: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和合成反应等。

3.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描述了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4. 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描述了反应物浓度的平衡状态。

三、化学计算1.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或原子质量的单位,用克/摩尔表示。

2. 摩尔比:摩尔比描述了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的比例关系。

3. 溶液浓度:溶液浓度可以通过质量浓度、摩尔浓度和体积浓度等方式表示。

4. 反应物计量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了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关系,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物的消耗和生成物的生成。

四、化学实验1. 实验室安全:化学实验中需要注意实验室安全,包括佩戴防护眼镜、穿戴实验服、避免接触有毒物质等。

2. 常见实验操作: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包括称量、溶解、过滤、蒸发、加热等。

3. 实验仪器:常见的实验仪器包括容量瓶、量筒、试管、分液漏斗等,不同实验需要使用不同的仪器。

五、酸碱与盐1. 酸碱定义:根据不同的酸碱定义,可以有不同的酸碱反应和酸碱指示剂。

2.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关于化学会考的知识点小结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的排放。

污染了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所以我们要保护空气,从自身做起,应采取:消除污染源;使用洁净能源;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到环保标准后再排放;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等措施。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