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_科学第一单元复习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

《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的手骨共有〔27〕块,脊柱由〔许多〕块骨组成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分成四局部:〔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骨骼具有〔支持运动〕、〔支撑身体〕、〔爱护脏器〕的作用。
2、骨即〔硬〕又〔结实〕,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具有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4、人体主要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关节常见的运动方法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6、关节的运动方法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髋关节7、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8、做手臂活动模型时,硬纸板代表的是〔骨头〕,绳子代表的是〔肌肉〕,铆钉代表是〔关节〕,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完成的。
9、、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0、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1、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2、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的运动工程: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工程: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工程: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13、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4、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部编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整理

部编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
整理
复知识整理
一、地理知识
1. 中国地图
- 中国是一个东亚国家,位于亚洲东部。
- 中国地图上有34个省份和5个自治区。
- 最长的河流是长江,位于中国中部。
2. 人口分布
- 中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3. 自然资源
-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等。
- 这些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历史知识
1. 中国古代历史
-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
- 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朝代是秦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2. 中国近现代史
- 近现代历史中,中国遭受了外来侵略和内战的痛苦。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3. 中国的伟大成就
- 中国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和文化瑰宝。
- 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三、生活常识
1. 饮食惯
- 中国人的饮食惯十分丰富多样,有许多美食。
- 饺子、面条和米饭是中国人常吃的主食。
2. 节日传统
- 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3. 传统文化
- 中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京剧、中国画等。
- 这些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国的独特艺术和价值观。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的整理。
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一天的气温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
2、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做气温计。
气温计由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等部分组成,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怎样的?答: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①早晚温度低,中午及午后温度高。
②8:00—14:00气温逐渐升高,14:00以后气温逐渐降低。
③湖北一天中,通常凌晨6:00气温最低,14:00气温最高。
5、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量气温。
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避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左右。
6、百叶箱内主要安装的有干球温度表、湿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
大百叶箱中一般安装带有传感器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可以自动、连续地记录温度和湿度数据。
7、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根据需要,还会有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
8、在室外背阴处和阳光照射处分别测一测气温,有什么发现?答:在室外背阴处的温度要比阳光照射地方的温度要低。
2、风向和风力1、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比如从东面吹来的风叫做东风。
风向有:①东风(风向符号为“”)、②西风(风向符号为“”)、③南风(风向符号为“”)、④北风(风向符号为“”)、⑤东南风(风向符号为“”)、⑥东北风(风向符号为“”)、⑦西南风(风向符号为“”)、⑧西北风(风向符号为“”)等。
2、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2级。
现在气象部门有把12级以上、摧毁力极大的风补充到18级。
3、风力歌: 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动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项飞瓦片,10 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
4、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电路。
5、我们利用( )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
方。
6、大多数电器都有( ),有些是( )的
,有些是( )。
7、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应先(
),然后(
),用完后应先(
),后拔(
)。
一、填空
1、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
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2、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的时
3、在检测电路故障的做法中正确的是(C ) A、在检测之前不必切断电源 B、检测的时候可以随便找一根导线即可检测 C、检测时应该有一定的顺序,按顺序检测 4、下列材料属于绝缘体的是( C ) A、回形针 B、钥匙 C、篮球 5、组装电路时把小电珠串联起来发出的光( )
A、较亮 B、较暗 C、没有变化
其中A电路的灯泡比B电路的灯泡亮得多, 这个电路(③)。 ①、A是串联B是并联 ②、A是并联B是串联 ③不能确定
3、用三节电池串联起来,点亮一个小灯泡亮了一下 就再 也不亮了,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 ) A、电池串联太多 B、小灯泡质量不好 c、电池没电了
1、并联两节电池会比单独使用一节电池使
),然后(
),用完后应先(
),后拔(
)。
一、填空
1、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
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2、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的时
候,就会发生(短路)。
3、简单电路的组成有(电池)、( 小灯泡)、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线)。
4、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家用220V)电路。
5、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流到人们不需
• 1、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梳子会带负电荷 。( √ )
科学四年级复习题

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 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新生命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3.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其中胚又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4.种子里重要的是胚,它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5.我们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1.2《种植凤仙花》1. 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 在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拍照、画图、使用测量纸带等方式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
3. 播种是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
播种的好季节是春天。
4.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5. 做一个种植杯可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1)杯壁和卫生纸之间摆放4粒种脐方向不同的种子。
(2)向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6.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来繁殖后代。
1.3种子长出了根1. 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 无论把种子的种脐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终都是向下生长的。
3. 探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1)选用红色的水是为了便于观测。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
(3)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水面下降。
(4)实验结论:试管中水面下降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4. 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常见的有直根系、须根系和变态根。
1.4茎和叶1. 植物的叶子平展而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2. 植物的叶子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3. 茎的运输作用实验(1)实验现象:将凤仙花的茎纵切开,发现茎的纵切面上有红色的线状结构。
将凤仙花的茎横切开,发现茎的横切面上有红色的点状结构。
(2)实验结论:茎具有运输的作用。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2.绿色开花植物从种子开始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3.种子里重要的是胚,它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4.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5.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6.种子由种皮、胚等组成,其中胚又分为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7.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最小的种子——斑叶兰的种子,一亿粒种子重50克7.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8.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光滑程度、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9.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讲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胚、胚根、胚芽、子叶几个部分。
Z J10.说说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11.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13.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Z J1.2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2.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等。
3.光照不是种子的萌发的必要的环境条件,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4.凤仙花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4月份。
5.凤仙花种子在泥土里的种植深度约1厘米比较合适。
6.做一个种植杯,可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7.谈谈种植凤仙花的步骤1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完整版)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至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类的生物和非生物。
2、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什么时候带电呢?(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6、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7、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图如课本第5页所示)。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
9、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被损坏。
10、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电路一般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1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1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
1、___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答案:爱迪生
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呢?
1、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 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
2、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 转换问题:请问这是什么现象?
这是:静电现象
不一样的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_______和________。
。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2)导线怎么连?
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物连接图
简单电路图
常用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 灯泡 断开的开关
电池 闭合的开关 电铃
怎样画电路图
这样画好吗?
这样画怎么样?
这样画如何?
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 导线要横平竖直。(尺规作图)
• 1、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 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 • 特点。( ) • 2、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 用电器。() •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和负电。( ) • 4、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 物体不显示带电。()
• 5、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 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 • 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 6、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可以流动。( ) • 7、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 • 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 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 8、当人体通过少量电流时,会产生麻刺的感觉; 若电流加强,就会引起剧痛和呼吸困难, • 有时会有生命危险;若电流再加强,就会引起心脏 麻痹,并停止跳动,甚至死亡。()
•
• • • • •
1、电荷有()两种。 A、正电荷 B、正电 C、负电 D 、负电荷 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哪些电器都是借助电源、 电路才正常工作的。() A、电视机 B、电冰箱 C、电灯 D、手 电筒 3、以下物体中,是导体的有(),是绝缘体的 有( )。 A、橡皮 B、小刀 C、纸板 D、回形针 E、钥匙 F、塑料尺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一、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这是因为两个气球带上了相同的电荷,同种电相互排斥。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 下图三种情况:
•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记一记
有触电危险 没触电危险 • 电可以分为__________的和__________的两大类。 220V •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_______的交流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1.5V • 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_____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 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 (1)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法。 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 (2)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 电压就是3V。所以小灯泡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 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所以 使用两节以上的电池,一般把电池(串联)。但如果 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小灯泡上标的(1.5V),灯泡太 亮容易(烧坏)灯泡。 • (3)同样用两节串联电池使(两个)灯泡发光,并联的 灯泡更加(明亮),而且(并联)的灯泡都可以独立 控制,其中一个(破)了也不会影响另一个。 • (4)我们可以使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接线盒内部的 连接情况。
•
• •
• • • • •
• • • • • •
1、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A、排斥 B、接近 C、吸引 D、排挤 2、有的物质容易( ),这样的物质称为( );有的物质不容易( ), 这样 的物质称为( )。 A、导体 B、导电 C、正电荷 D、负电荷 E、绝缘体 3、( )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 )和( )。 A、光 B、热 C、电 D、电荷 4、1879年( )(1847~1931)用电点亮了世界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 照亮了人们的 生活。 A、伽利略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牛顿 5、( )存在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 A、导体 B、电荷 C、静电 D、绝缘体 6、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 )的现象。 A、排斥 B、吸引 C、连接 D、接近
让更多的小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亮起来
你能同时点亮两个小灯泡吗?
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法。 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如下图:
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常见的导体有铁、铜、铝等;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 为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等。 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 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不要用湿布擦,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因为水能导 电,会发生触电事故。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体。不能让它破 损漏电。
• 6、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 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 7、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 体 )。 • 8、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 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 9、(闪电 )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
• • • • • • • • • • •
7、( )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 带上静电。 A、碰击 B、运动 C、连接 D、摩擦 8、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 另一端是锌壳,称为()。 A、正电荷 B、负电荷 C、正极 D、负极 9、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导线、电池和小灯 泡就组成了一个( )。 A、电路 B、模拟电路 C、简单电路 D、一般电路 10、一节电池的电压是( ),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 ,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连起来,电压还是(), 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A、1、5∨ B、2、5∨ C、3∨ D、5∨ 11、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的,如控制学校铃 声的按键开关。有的开关。有些开关是()的,如遥控开关。 遥控开关通过感应光亮、声音等控制电流 通断。 A、接触式 B、按压式 C、非接触式 D、感应 式 12、有的开关放在( ),如墙上的电灯开关;有的开关放在(
简便画法:电流的流动路径
• 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必 须把(两个连接点)全部接入 电路中,分别连接电池的(正 极)和(负极),电流才能通 过(灯丝),灯泡发亮。
这 些 小 灯 泡 能 发 光 吗 ?
(1)
发 光
(4)
断路
(2)
发 光
(3)
短路
断路:
电路中发生断线使电流不能导通的现象。
短路:
点亮小灯泡
玻璃泡
小灯泡
灯丝
金属架
B
连接点
A
铜帽,正极,用“+”表示
锌壳,负极,用“-”表示
外面:绝缘的橡胶。 里面:导电金属丝。
这个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 电路。电路一般 由电源、电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
电流的流动路径
-
• 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 ,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 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 流)通过。这个由(电池、电线、灯 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
用导线直接把干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这 种现象叫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在一瞬 间发热发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 快就会被破坏。
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 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很不方便的啊!
给大家介绍两个好工具
电池盒 小灯座
电池盒安装 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 接好一根导线,把电 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 【注:36V以下为安全电压,36V以上为危险电压。】
• 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 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带有高压电的地方。 因为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 亡。 • 【注:同时这些高耸的物体容易带电的云产生静电感应,产生 放电,使人也因此遭受雷击。】
• 1、( 静电现象 )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 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 2、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 3、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 个完整的(电流)。 • 4、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 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 ); • 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 ) 中才能流动。 • 5、(电路 )就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 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