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局部:〔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法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肘关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完成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兴盛〕、〔体力充分〕、〔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打算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青黑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一课《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让(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4.—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
5.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有(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电子体温计)、(温湿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第二课《热胀冷缩》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④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2.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大);受冷时,体积会(缩小)。
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3.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有:①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②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③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等。
第三课《水受热以后》1.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2.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是: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融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融化后温度(持续上升)。
3.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此时温度将(不再升高)。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第四课《水遇冷以后》1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2.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
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3.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部复习资料

第1课 变化的世界1.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花开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你能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吗?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答:事物在形态上、本质上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叫变化。
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4.在研究物体变化的时候,我们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
5.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
6.可采用的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表格、写观察日记、画柱状图、画扇形图、照片、拍DV 等。
第一单元 天气 第2课 多样的天气1.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2.关于天气的谚语:(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2)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
(3)青蛙呱呱叫,大雨必来到。
(4)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5)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6)早虹雨滴滴,晚虹晒破脸。
3.人们将观察天气变化的经验积累成气象谚语。
利用气象谚语的优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帮助人们预测天气起到了一定作用。
不足:这些谚语的科学性、准确性较差,会误导人们。
4.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拨打112电话等多种途径获得天气信息。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手段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
6.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7.紫外线强度是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8.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1.气象员们从事观测天气、预报天气的工作。
2.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
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内容、观测工具、小组分工、观测步骤。
3.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第1、2单元总复习资料第1课校园植物一、概念1、2、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每一种植物的外形都有不同特点,3、4、植物可以依据植株的高度、颜色、是否开花、是否落叶、叶子的形态等进展分类。
5、依据茎的特点来分类如下:比方白兰、木棉、柳树。
(2)矮树丛(灌木植物):枝条粗细不一,分支很多,植株低湾草、狗尾草、酢浆草。
第2课白兰与银杏一、概念1、2、3、4、白兰与银杏的茎与叶的差异:第3课 月季与茉莉一、 概念1、2、 点:矮小,且分支众多,较难找到明显的主干。
3、 生,没有明显的主干。
4、 月季与茉莉的区分第4课酢浆草与狗尾草一、概念1、酢浆草与狗尾草的区分:2、 酢浆草与狗尾草属于草本植物。
它们的植株比拟低矮小,第5课葡萄与爬墙虎(藤本植物)一、 概念1、 2、3、遇到物体便吸咐在上面,无论是岩石、墙壁或树木均能吸咐。
(爬墙虎的吸盘似乎壁虎的脚爪)4、牵牛花与茑萝(通过自身缠绕在其他物体的方式生长,缠绕茎)第6课睡莲与荷花一、概念1、2、睡莲与荷花都是常见的水生植物,它们适应水生环境的构3、荷花与睡莲的不同:(1)叶子不同:荷叶没有缺口,粗糙;睡莲有V型缺口,光滑。
(2)幼苗不同:荷花在节之间发芽,睡莲集中在顶部,呈束生。
(3)生长形态不同:荷花挺出水面,睡莲不挺出水面。
(4)原产地不同:荷花产地是印度热带地区;睡莲产地中国等。
(5)开花不同:荷花的花有白、红、粉红,早晨开花;睡莲的花有白、红、粉红、紫、紫红,花型较小,早晨夜晚开花。
第7课参观植物园一、概念1、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植物园是“植物的博物馆”。
2、在植物园里,王莲种在水生植物区;鸟巢蕨种植在阴生植物区;光棍草种植在药用植物区。
3、为使各种植物适应本地生长条件,植物园常将植物分为种植。
有的按植物所需的环境分区,如水生植物区、阴生植物区、沙生植物区、温室植物区等;有的按植物的形态分区:如乔木区、藤本植物区等;有的按植物的用处分区:如经济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等。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1.植物生长与繁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茎的生长。
2.动物的生长与繁殖:学习动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幼体到成体的变化,以及动物的繁殖方式,如卵生、胎生和产卵。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了解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以及物质的变化,如溶解、融化、凝固等。
4.环境与生态:认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气候、水资源、土壤等,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食物链。
5.健康与生活:学习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良好卫生习惯等。
6.科学实验: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以上只是对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的内容可能会因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不显示带电。
物体表面的电荷能发生转移。
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2、要有电路,电流只能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V 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一节普通的干电池的电压时1.5v。
人体安全用电是在36v 以下。
5、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会造成电池损坏。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等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或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亮或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相同材料下,并联比串联的电路要亮。
13、电池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提纲一、骨骼与肌肉第一节1、人全身的骨骼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头、躯干、手臂和腿脚。
2、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
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骨骼是空心的)骨骼占了人身体重量的20%即占五分之一。
3、和其他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坚硬又结实,(大腿骨比花岗石还硬)它是空心的,但有生命,它可以生长。
4、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
它能制造血细胞。
(即: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5、骨骼有哪些作用?(骨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支撑人的身体,支持运动,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6、一只手上的骨骼共有27块。
7、头骨保护人的大脑,脊柱、肋骨和胸骨保护人的内脏器官第二节1、骨头与骨头相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分别为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鞍状关节。
3、人体的关节按照能否活动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
4、人体的六大关节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大腿和小腿之间的自由活动关节膝关节。
6、最灵活的自由活动关节是球状关节,位于身体的肩部和髋部。
7、膝的弯曲和伸直是典型的铰链关节的功能。
8、拇指关节属于鞍状关节。
9、肘部的旋转关节允许前臂运动。
10、关节有什么作用?(有固定、连接小骨、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1、关节为什么可以自由转动?(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有旋转关节,如:手腕关节和踝关节。
能够自由转动就是旋转关节所起的作用。
)第三节1、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即占五分之二,骨骼占了20%即占五分之一。
2、肌肉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头颅肌、躯干肌、四肢肌。
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
4、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的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放松)。
收缩后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5、肌肉是人体活动的重要枢纽,它是由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组成的。
【译林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知识梳理

【译林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知识梳
理
本文主要针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的研究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并总结了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眼保健操
本章主要研究了眼保健操的相关知识,包括什么是眼保健操、眼保健操的好处,以及如何进行眼保健操等。
第二章动植物的种类
本章介绍了动植物种类的分类方法,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等。
第三章动物的生活和栖息地
本章主要介绍了动物的生活起居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性及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第四章食品与健康
本章介绍食品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包括营养成分、饮食结构、食品安全、五谷杂粮等。
第五章物体与材料
本章主要介绍了物体与材料的相关知识,包括物体的性质、形状、材料的种类、特点等。
第六章四季变化
本章介绍了四季变化的知识,包括了春夏秋冬的时间、气候和景象变化等。
第七章地球与月亮
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与月亮的相关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公转和自转、月亮的形状、月相变化规律等。
第八章身体卫生
本章介绍了身体卫生知识,包括人体各脏器的功能、保持身体
健康的方法等。
总的来说,四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内容较为丰富,有许多有趣
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加强技能掌握和理论知识的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电单元科学概念: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电有不同的种类: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
交流电有220V 的电和高压电,会致人死亡。
4、电还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
5、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6、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
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
7、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8、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
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纸……。
9、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10、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
11、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家庭一般用并联。
12、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比用一节电池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小灯泡不会更亮。
13、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比只安一个灯泡发光暗些。
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灯泡亮度和安一个灯泡一样。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科学实验:1、制造“电路监测器”的方法,以及检测妨碍电路的方法,见科学书第9页;2、检测导体、绝缘体的方法,见科学书第10页;3、接线盒的检测及预测,见科学书第17页。
4、熟实物图和电路图。
2、新的生命单元科学观点:1、通俗的油菜花由萼片(4)、花瓣(4)、雄蕊(6)、雌蕊(1)四部分组成。
生长变革的进程:花蕾-开花-干枯-果荚。
2、不同动物的花是各种百般的。
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
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有雄蕊和雌蕊的称两性花。
但花不会又缺雄蕊又缺雌蕊。
3、动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育生命的作用。
动物繁育新生命的首要进程:花的雄蕊发生花粉,传播到雌蕊上使胚珠受精,然后形功效实和种子。
按花粉的传播体式格局,可分:虫媒花、风媒花、水媒花、鸟媒花。
4、不同植物的果实有很多不同,但果实里都有种子。
不同植物的种子也有很多不同。
豌豆荚里的种子数不都是一样多,但荚里种子多少是有分布规律的。
5、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
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
撒播方式:利用:水流传播(椰子、莲蓬等)、弹射传播(喷瓜、凤仙花、豆类等)、风力传播(蒲公英等)、动物传播(苍耳、野果等)6、种子发芽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有生长所需的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
蚕豆种子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胚芽长成茎和叶,胚根长成根。
子叶有提供种子发芽所需养料的作用。
7、动物在繁育上与动物有相似的中央:分为雄性和雌性,卵受精后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产卵繁育的动物:鸟类、两栖类(青蛙等)、虫豸(蜻蜓、蚂蚁等)、软体动物(蜗牛、田螺等)、爬行动物(乌龟等)、鱼类……科学实验:1、研究XXX在蚕豆发芽进程中的作用实验,见科学书第33页。
2、研究蚕豆发芽时吸水量的实验,见科学书第32页。
三、食物单元科学概念: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
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般分三类:起原于动物的食物叫素食(水果、蔬菜、粮食等);起原于动物的食物叫荤食(肉、蛋、水产、奶等);其他(水、调味品等)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3、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
膳食营养原则:多种搭配;荤素搭配;每天都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不吃垃圾食品;不暴食暴饮……4、食物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熟吃。
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
烧熟可以杀灭细菌、使食物味道更好、易于人体消化吸收……5、面包等食物放久了有的要长霉菌。
霉菌生长需要湿润温暖的环境。
6、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微生物(霉菌、细菌等)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用冷冻、晒干、腌制、灭菌密封等方法储存食物就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了解食品,可以从包装上获取不少信息。
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方法、不同配料等都会影响保质期。
食品中的配料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但有的可能有害。
保质期短的往往有利健康。
科学实验:1、检测淀粉的方法:往食物上滴碘酒,如酿成蓝紫色,则说明该食物含有淀粉。
2、检测脂肪的方法:拿食物在白纸上反复擦,如有油迹,白纸变透明,则说明该食物含有脂肪。
3、食物营养金字塔,见科学书第47页。
4、霉菌生长实验(对比实验,注意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见科学书第47页。
说明:1、以上四块面包,只有在桌下滴水的面包上霉菌会长的最快,说明霉菌生长需要温暖潮湿的环境。
2、研究太阳光对霉菌的影响,只需表格二中放置的地点改为阳光下和暗淡处便可。
四、岩石和矿物单元科学概念: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2、岩石按形成的缘故原由,分为:堆积岩(水成岩)、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
堆积岩是地球表面物质堆积胶结形成的,如砂岩、页岩、砾岩。
在岩石中保留的现代生物的遗体或遗址,叫化石。
地球从里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
地球内部有灼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桨会从火山口流出来。
岩浆岩如浮石、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等。
3、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不同矿物有不同的特征。
见科学书第61页。
4、岩石有不同的光泽,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蜡烛光泽、丝绸光泽、泥土光泽等。
矿物也有不同的光泽。
物体有不同的软硬,矿物也有不同的软硬。
标准见科学书第73页。
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条痕,可以在瓷板上摩擦。
在识别矿物时,条痕的颜色比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5、地表的岩石在慢慢地不竭地变革着。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破损的现象叫风化,岩石的风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6、岩石和矿物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要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
如:石英用于制造钟表和计算机;石墨制造铅笔芯;铁矿石炼铁;花岗岩用于雕刻等。
全是几年前考试老师给的资料一)电单元科学观点:详见单元知识点。
科学实验:1、会用1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2、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妨碍的电路。
3、会检测身旁的物体是否是导体。
4、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比较串联与并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
5、会画简单电路图,并且会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电路。
XXX:1、说说在生活中应如何用电?2、推测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多是甚么中央出妨碍了?该如何解决?(二)新的生命单元科学观点:详见单元知识点。
实验探究:1、能够指出油菜花的各部分的名称。
(见功课本13页)2、能够指出花的各部分名称。
(见作业本14页)3、能够指出雄蕊和雌蕊各部分的名称。
(见书本27页)4、能够指出种子内部结构各部分名称。
(见功课本17页)5、能够指出鸡蛋的各部分名称。
(见书本35页)XXX:1、说出鸡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三)食物单元科学观点:详见单元知识点。
实验探究题:1、设计实验研究:温度(干湿程度)对霉菌的生长速度有什么影响。
2、设计一份营养晚餐。
XXX:1、怎样分辩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含有较多的淀粉。
(四)岩石和矿物单元科学观点:详见单元知识点。
实验探究:1、能够将岩石名称和岩石特征逐一对应起来。
2、能够将矿物名称和矿物特征一一对应起来。
XXX:1、说说认识岩石的方法有哪些?2、知道家乡有哪些矿产资源,人们是如何开采、利用和保护的?五、我能探究:(共9分)1、如果灯泡没有亮,你觉得多是哪些缘故原由?你将准备怎样去检测?你又是如何去解决?不亮缘故原由六、我能回答:(共15分)1、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导体有:2、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绝缘体有:检测方法解决方法3、我知道要安全用电,必须做到:我会应用(共28分)(7分+12分+9分)1、人们常用的储存食物的方法有哪些(至少3种)?并各举1---2例储存方法腌制2、怎样判断马铃薯中是否含有糖类?实验需要的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举例实验结论:3、设计实验研究:温度对霉菌的生长速度有什么影响。
我需求的器材是:我的方法和步调是:以上四块面包,只有在桌下滴水的面包上霉菌会长的最快,说明霉菌生长需求温暖潮湿的环境五、我能叙说:(共24分)1.岩石和矿物在有很多应用,请你写出应用的例子。
(7分)岩石或矿物的名称石英花岗岩石墨铁矿石钨矿雄黄盐岩石或矿物的应用2.大理岩和石灰岩滴稀盐酸后有何变革?(4分)3.为什么条痕比颜色更固定?(4分)4.人们发觉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动物的化石,怎样解释这种现象?(3分)5.矿物硬度的简易测试方法。
(即写明所用工具与判别方法)(6分)科学实验:1、制造“电路监测器”的方法,以及检测故障电路的方法,见科学书第9页;2、检测导体、绝缘体的方法,见科学书第10页;3、接线盒的检测及预测,见科学书第17页。
4、熟悉实物图和电路图。
科学实验:1、研究XXX在蚕豆发芽进程中的作用实验,见科学书第33页。
2、研究蚕豆发芽时吸水量的实验,见科学书第32科学实验:1、检测淀粉的方法:往食物上滴碘酒,如酿成蓝紫色,则说明该食物含有淀粉。
2、检测脂肪的方法:拿食物在白纸上重复擦,如有油迹,白纸变透明,则说明该食物含有脂肪。
3、食物营养金字塔,见科学书第47页。
4、霉菌生长实验(对比实验,注意不同前提和不异前提),见科学书第47页。
说明:1、以上四块面包,只有在桌下滴水的面包上霉菌会长的最快,说明霉菌生长需求温暖潮湿的环境。
2、研究太阳光对霉菌的影响,只需表格二中放置的地点改为阳光下和阴暗处即可四、解决问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温度对食物保质的影响。
2、设计一张你喜欢的食谱,但它能补充你一天所需的均衡营养。
3、如果灯泡没有亮,你觉得可能是哪些原因?你将准备怎样去检测?你又是如何去解决?(3种以上)五、问答题1、为甚么要保护岩石和矿物质源?1、它们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
开采以后就不能再生了食品的包装可以了解什么?2、、原料组成;营养成分;保存方法;保质期3、常见的保存食物的方法有哪些?冷冻法;腌制法;曝晒法;高温低温灭菌法;密封包装;真空包装法4、说一说怎样检修食物中含有脂肪和淀粉营养成分?在白纸上滑动、挤压食物,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证明食物中含有脂肪;向食物滴加碘酒,食物变深蓝色,证明食物含有淀粉5、动物的种子传播体式格局有哪些?(分别举三个例子)自体传播:油菜花、凤仙花、豌豆花;风传播:蒲公英、蓟、槭树;水传播:椰子、莲叶桐、莲蓬;动物传播:仓耳、蒺藜、鬼针草6、你知道的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各有哪些?(各举四各例子)完全花:油菜花、油菜花、凤仙花、豌豆花;不完全花:柳树花、黄瓜花、白瓜花、南瓜花7、两节电池在同一电路里,哪种连接方法灯泡更亮,为甚么?串联亮;一节电池电压是1.5伏,两节串联电压是3伏,所以串联亮8、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哪些?(说5种)连接点生锈了;导线断了;灯泡坏了;灯泡与灯座没安装好;电池没点了9、电路一般由哪四部分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电器元件10、我们为什么平时感觉不到物质带电?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相等,相互抵消了,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