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_古诗文鉴赏答题模式大全

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_古诗文鉴赏答题模式大全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有哪些1、鉴赏高中古诗作品里的形象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2、鉴赏古诗的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等。
3、鉴赏高中诗歌作品的各类表达技巧①修辞:如,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等。
②表现手法:如,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渲染、象征、用典、赋比兴等。
4、评价高中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评价是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或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
简析诗歌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以及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
诗歌鉴赏的七种题型及答题模板第一种是分析意象、意境型答题模板古诗词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诗歌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是分析技巧型古诗词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诗歌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古诗鉴赏的七种答题格式

例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2)句意型题
设问方式:
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
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ǘ有皱纹的纱)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问题: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人炼字妙用的理解阐释。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让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答题要点: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
[答] ①“阔”字更好。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下同。)
最新古诗词鉴赏答题模式训练模式PPT课件

答题训练4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 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 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 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 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 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 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 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 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意境高远 耐人寻味 余音缭绕
揭示心情方面:
赞美 崇敬 愉快 悲伤 怀乡 念远 愤懑
依恋 闲适 沉郁 抑郁 缠绵 悱恻 无奈
评价构思方面:
跌宕起伏 遥相呼应 疏密相间
对比鲜明 错落有致 画龙点睛
概念
各种放射源的性能和特点
研究 治疗剂量学 防护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
放射治疗是怎样实施的呢?
放射源
放疗设备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 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 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 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
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 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
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 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 婉约、简练生动……
古诗歌鉴赏的几种模式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 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 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 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 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 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 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 怎样的意境
•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 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 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练习3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 何特色
•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 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 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 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名词
•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 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动词
练习:2005年浙江高考卷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 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
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七大题材

2020诗歌鉴赏七大题材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送别怀人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咏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等七种类型。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看看吧!一、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
【常见意象】1、时间意象:日暮、斜阳、暮雪、暮钟、月夜、清晨等表明时间的词语。
2、空间(地点)意象:长亭、短亭、劳劳亭、谢亭、南浦、阳关、古道、灞桥等。
3.具体物象:景物意象:落日、明月、西风、浮云、流水、杨柳、蓬草、春草、烟波、渡口等。
动物意象:鸿雁、杜鹃、哀猿、寒蝉等。
人文意象:孤帆、舟船、孤城、残笛等。
【常见手法】1、比喻、拟人、烘托、想象、虚实结合2、以景结情(情→景):在诗词的收尾处以饱含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
这类诗词的情先脱颖而出,尔后再以景衬情。
此情是由景所触,只是为了突出激情,在表述上打破了常规顺序,先情后景,含蓄、委婉、蕴藉。
注:以景结情在大类上仍属借景抒情。
3、直接抒情(直抒胸臆)4、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思想感情】1.依依不舍的留念。
《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2.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5.表达豪迈、洒脱之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6.分手之后的孤寂、凄凉、沉重、落寞。
例:《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课内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课外古诗拓展训练教案

课外古诗拓展训练教案教案标题:课外古诗拓展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古诗诵读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创作热情。
教学内容:1. 古诗欣赏:选取经典的古诗作品,通过课堂朗读和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 古诗诵读:通过诵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古诗。
3. 古诗创作:通过启发式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创作符合古诗特点的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诗人的画像或播放一段古诗朗诵视频,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古诗欣赏:选择一首经典的古诗,向学生介绍该诗的背景和作者,然后逐句解读,分析诗句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古诗诵读:选择一首简短的古诗,由教师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跟读。
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的培养,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4. 古诗创作:给学生提供一些古诗的创作素材,如古代景物、动物、情感等,鼓励他们根据素材进行创作。
可以采用分组或个人创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品。
5. 分享和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欣赏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对同学的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教学资源:1. 古诗选集:准备一些经典的古诗选集,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古诗朗诵视频和展示古代诗人的画像等。
3. 创作素材:准备一些古代景物、动物、情感等的图片或文字描述,供学生选择和参考。
教学评估:1. 古诗欣赏评估:观察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评价其对古诗意境的把握程度。
2. 古诗诵读评估:评估学生的朗读准确性、流畅度和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
3. 古诗创作评估: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古诗特点的把握程度,注重对学生创作的过程和思路的评价。
拓展活动:1. 古诗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拓展古诗词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拓展古诗词鉴赏能力一、引言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然而,由于古诗词的晦涩和文化差异,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方面常常遇到困难。
因此,为了拓展小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本教案将提供一些教学活动和方法。
二、活动1: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1.1 活动目标通过诗歌的欣赏和体验,启发学生的情感感受能力,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1.2 活动步骤步骤一:教师朗读一首感人的现代诗歌,例如《静夜思》。
步骤二: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和体会。
步骤三:教师出示古代的《静夜思》和现代的《静夜思》对比,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1.3 活动效果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在情感层面上与古诗词产生共鸣,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从而更好地鉴赏古诗词。
三、活动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1 活动目标通过模仿古诗词的艺术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创造力。
2.2 活动步骤步骤一:教师选择一首构思精巧、表达技巧独特的古诗词,例如《登鹳雀楼》。
步骤二:给学生展示这首诗的全文和注解,引导他们理解并欣赏。
步骤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的情感和意境,可以结合自己所见所闻进行创作。
2.3 活动效果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古诗词的语言美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创造力,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古诗词。
四、活动3:开展文化体验活动3.1 活动目标通过让学生参观古代文化遗址和文化展览,增加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2 活动步骤步骤一: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文化遗址,例如故宫、西湖等地。
步骤二:参观当地的古代文化展览,如古代书法展、古代绘画展等。
步骤三:让学生对所见所闻进行感受和回顾,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化的浓厚兴趣。
3.3 活动效果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接触和体验古代文化,增加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魅力。
高中语文精品练习:古诗词鉴赏专题拓展训练

古诗词鉴赏拓展训练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①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捉②银胡辕,汉箭朝飞金仆姑③。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檐(chān):短衣。
②娖(chuò):整理。
③金仆姑:箭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前两句作者回忆青年时代自己杀敌的壮举和抗敌的战斗场面,气势宏大,豪情壮志溢于笔端。
B.“燕兵夜娖银胡”,写金兵晚上整理箭筒的情形,正面说明义军进兵神速,出其不意。
C.上片“拥”字、“飞”字表动作,从旌旗、兵器上加以烘托,写出战争场面声势浩大,富有感染力。
D.下片“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一方面感叹青春不再,另一方面也感慨壮志未酬。
16.清代陈廷焯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哀而壮”,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2)答案:15.B(“正面说明”错误,应为侧面说明义军进兵神速,出其不意)16.①“万字平戎策”指洋洋万言的复国方略,与上片中词人青年时代自己杀敌的壮举和抗敌的战斗相照应,豪迈壮阔之情溢于言表。
②“换得东家种树书”指上万字的平戎策毫无用处,只得向东邻换书学习栽树种草,写出了青春不再、壮志未酬的叹息,流露出浓浓的哀伤。
(6分。
每个要点3分,意思对即可)(唐)杜牧《赠别二首》赠别二首·其一(唐)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二首·其二(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唐代诗人杜牧在其诗篇《赠别》中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这里的“豆蔻”是指()A.十三四岁B.十五岁C.十六七岁D.十八岁2.第二首诗首句“多情却似总无情”,被人赞为“无理而情深”,结合诗句诗谈谈你的理解。
(5 分)1.A2.明明多情,却说“总无情”,视为无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
“孤城”之小),营造了一种雄阔、
苍凉的氛围,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
胸襟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二、分析技巧型 •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
法? •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 何效果?)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四、炼字型
•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
什么字?为什么? • 变式提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
为它好在哪里?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答题步骤: • 1、解释该字含义(准确,结合诗
句) • 2、结合诗句描述景象(具体,展
开联想) • 3、分析表达效果(具体)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踏莎行
• 欧阳修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 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 如春水。
•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 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 青山外。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请分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 断如春水” 句 的艺术手法。
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 把抽象的感情(无穷无尽的离愁) 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迢迢不断的春 水),(2)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 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 离愁(3)
(内容方面) • 2、分析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形式方面)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山行即事 王 质
•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 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 志不清,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③鸥性: 海鸥,性喜在海上随潮迎浪,上下飞翔。 狎(xiá):戏耍,玩弄。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一、分析意境型
•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
意境? •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答题步骤: • 1、描绘诗中的画面(优美) • 2、概括氛围特点(准确) • 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首联的“议”字是全诗的关键, 为什么?
“议”字用了拟人的手法,这两句 是说,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忽聚 忽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笔 法轻快,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1);在结构上,“议”字统领 了颔连和颈联,颔联写“阴”,颈 联写“晴”(2)。 。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答题套路 •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 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 天”一联中“隐”“没”两字的表 达效果。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答题套路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画面,营造了一种( 从而表达了作者( (心情,心境)。
)的 )的氛围,
)的情感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
六、判断观点型
•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
认为,你觉得呢? •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你同意吗?
请说出理由。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答题步骤: • 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 • 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 答题套路 • 我认为( ),原因是( )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 意,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 月;“没”字在诗中是“淹没(于)” 之意,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 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 的心绪。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五、一词领全诗型
•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
什么? • 答题步骤: • 1、分析该词对突出主旨的作用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作 简要分析
这首诗语言风格自然清新(1);如 “堂上燕”、“水中鸥”,意象浅 近,;“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 做钓钩”,口语化,自然质朴(2)。 作者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 流离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 身之所,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 此时的闲适心境(3)。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三、分析语言特色 •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答题步骤: • 1、点明语言特色(明确,简练) • 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具体) • 3、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答题步骤: • 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确) • 2、结合诗句解释手法(具体) • 3、分析表达效果(具体)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答题套路
• 这首诗用了(
)的表现
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
(
),从而突
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
了……)作者( 感(心情,心境)。
)的情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注: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 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 此而死乎!
•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 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试说明你的理由。
(具体)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答题套路 • 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 ),如
( ),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 者( )的情感。
古诗鉴赏七种模式拓展训练
•
江村
杜甫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