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
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

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一、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
2.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ICD-9-CM-3:45.760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术前应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根治手术(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肠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根治的结肠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结肠癌疾病编码,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B超、心电图、腹部CT;(4)门诊或入院后完成结肠镜检查;(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6)肿瘤标记物检查。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一、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伴Z51.1,Z51.1伴Z85.006),符合以下情形:1.II期-III期需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
2.结肠癌肝转移和/或肺转移,可切除及潜在可切除的患者可行围手术期化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2年)》和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态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3.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
4.病理检查: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结肠腺癌。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结肠癌诊疗规范》(2012年),《NCCN 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化疗方案(以下方案选一)1) FOLFOX 2周奥沙利铂 85mg/m2 +5%GS500ml ivdrip 3-6h D1CF 400mg/m2 +5%GS或NS 250ml ivdrip D15-FU 400mg/m2 + NS 20-40ml iv D1接 5-FU 2.4g/m2入泵 civ 46小时2)CAPOX 3周奥沙利铂 130mg/m2+5%GS500ml ivdrip 3-6h D1卡培他滨 1000mg/m2 bid D1-143)5-FU/CF 双周方案CF 400mg/m2 +5%GS或NS 250ml ivdrip D15-FU 400mg/m2 + NS 20-40ml iv D1接 5-FU 2.4g/m2入泵 civ 46小时4)卡培他滨卡培他滨 1000mg/m2 po bid d1-14 每三周重复×24周(四)标准住院日为3-10天。
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

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一、结肠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
2.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ICD-9-CM-3:45.760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术前应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根治手术(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肠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根治的结肠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结肠癌疾病编码,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B超、心电图、腹部CT;(4)门诊或入院后完成结肠镜检查;(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6)肿瘤标记物检查。
临床路径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2023年版

临床路径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2023年版一、背景介绍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于结肠癌的治疗,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为了提高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临床路径在结肠癌化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2023年版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的内容和要求。
二、化疗临床路径的目的化疗临床路径的目的是规范化疗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提高治疗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临床路径的制定是通过系统性的指导来提供结肠癌化疗患者的全程护理,以实现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最终达到提高结肠癌患者生存率的目标。
三、2023年版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的内容1. 评估和筛查阶段a. 对疑似结肠癌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b. 确认结肠癌诊断,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检查。
c. 确定患者分期,确定是否适合化疗,评估化疗风险和预后。
2. 治疗阶段a. 根据患者的分期和化疗风险,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常用的方案包括FOLFOX方案、CAPOX方案等。
b. 进行化疗前的准备,包括静脉通路建立、抗恶心和呕吐药物预防等。
c. 进行化疗治疗周期,根据方案执行适当的次数,记录化疗反应和不良事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d. 化疗后的观察和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事件,进行支持护理和药物管理等。
3. 完善的团队协作a. 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学科合作,确保化疗过程中的全面关怀。
b. 定期召开多学科讨论会议,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调整治疗计划。
四、临床路径的实施与管理1. 临床路径的实施a. 临床路径应由相关专业医生制定,经医院内药学委员会或抗癌药物使用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执行。
b. 患者在化疗前应详细了解临床路径的内容和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开始治疗。
c. 化疗过程中,医生和护士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操作要求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的化疗情况。
2. 临床路径的管理与评估a. 护士要定期对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评估,及时记录并上报相关数据。
结肠癌临床路径

结肠癌临床路径(2015年版)一、结肠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 )行结肠癌根治术(或腹腔镜下)、局部切除(或结肠曲段切除)、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ICD-9-CM-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术前应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1.局部切除术或结肠区段切除手术:早期结肠癌。
2.根治手术(结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肠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根治的结肠癌患者。
3.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4.姑息手术(结肠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条件不允许,但合并梗阻、出血的结肠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结肠癌疾病编码。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血脂、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4)结肠镜和/或钡剂灌肠造影、腹盆腔CT;(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一、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伴,伴),符合以下情形:1.II期-III期需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
2.结肠癌肝转移和/或肺转移,可切除及潜在可切除的患者可行围手术期化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2年)》和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态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3.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
4.病理检查: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结肠腺癌。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结肠癌诊疗规范》(2012年),《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化疗方案(以下方案选一)1) FOLFOX 2周奥沙利铂 85mg/m2 +5%GS500ml ivdrip 3-6h D1CF 400mg/m2 +5%GS或NS 250ml ivdrip D15-FU 400mg/m2 + NS 20-40ml iv D1接 5-FU m2入泵 civ 46小时2)CAPOX 3周奥沙利铂 130mg/m2+5%GS500ml ivdrip 3-6h D1卡培他滨 1000mg/m2 bid D1-143)5-FU/CF 双周方案CF 400mg/m2 +5%GS或NS 250ml ivdrip D15-FU 400mg/m2 + NS 20-40ml iv D1接 5-FU m2入泵 civ 46小时4)卡培他滨卡培他滨 1000mg/m2 po bid d1-14 每三周重复×24周(四)标准住院日为3-10天。
BZ0000023结肠癌临床路径

结肠癌(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一、结肠癌(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
2.行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ICD-9-CM-3:17.33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术前应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根治手术(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肠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根治的结肠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结肠癌疾病编码,拟行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B超、心电图、腹部CT;(4)门诊或入院后完成结肠镜检查;(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6)肿瘤标记物检查。
2012年版_肿瘤内科临床路径

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伴Z51.1,Z51.1伴Z85.006),符合以下情形:1.II期-III期需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
2.结肠癌肝转移和/或肺转移,可切除及潜在可切除的患者可行围手术期化疗。
3.晚期/转移性结肠癌需行化疗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2010年)》和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态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3.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
(三)选择化疗方案。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2010年)》。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5-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伴Z51.1,Z51.1伴Z85.006结肠癌疾病编码。
2.符合化疗适应症、无化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需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必须检测CEA、CA19-9;建议检测CA242、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3)心电图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结肠镜检查和/或钡剂灌肠造影。
(2)B超检查。
(3)提示转移时,可进行相关部位CT/MRI。
(4)合并其他疾病相关检查:心肺功能检查等。
3.签署化疗及其他相关同意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
一、结肠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D01.0)+行化学抗肿瘤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通过手术情况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局部切除术或结肠区段切除手术:早期结肠癌。
2.根治手术(结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肠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未根治的结肠癌患者。
3.姑息手术(结肠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条件不允许,但合并梗阻、出血的结肠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D01.0结肠癌疾病编码。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化疗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血脂、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4)结肠镜和/或钡剂灌肠造影、腹盆腔CT;(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超声心动图、肺功能、PET-CT等。
(八)化疗日为入院第3天。
结合病情给予个体化化疗方案
(九)化疗后恢复。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
2.对症处理
(十)出院标准。
1.化疗结束,无明显副反应。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化疗期间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二、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D01.0)+行化疗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