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都市圈协调发展研究_

合集下载

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

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

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汇报人:2023-12-15•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目录•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01研究背景与意义新疆作为我国西北边陲的重要地区,城镇化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新疆城镇化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新疆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2 3通过实证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体系,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理论意义研究成果可以为新疆各级政府制定城镇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新疆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践意义通过研究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支持,推动新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政策意义0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广泛研究。

他们主要关注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同时,国内学者还对新疆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学者们对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

他们主要关注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同时,国外学者还对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VS研究发展动态国内研究动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更加深入。

他们不仅关注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发展模式,还对新疆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时,国内学者还对新疆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乌鲁木齐市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度分析

乌鲁木齐市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度分析

乌鲁木齐市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度分析摘要:依据相关文献和乌鲁木齐市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区域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近10年的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结果表明,2005―2015年乌鲁木齐市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耦合状态呈现持续好转态势,耦合度类别依次为轻度失调衰退类、中度失调衰退类、轻度失调衰退类、濒临耦合协调类、勉强耦合协调类;耦合协调度类型由最初的经济滞后型发展为生态环境滞后型、人口滞后型。

影响乌鲁木齐人口-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子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工业废水排放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第三产业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

关键词: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度;耦合协调度;障碍度;乌鲁木齐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09-0116-05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8.09.028Analysis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Obstacle Degree of Population- Economy-Environment Coupling inUrumqi CityPANG Dong1,HE Bing-yu1,2(1.Institu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46,China;boratory of Wisdom City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Urumqi 830046,China)Abstract:Based on related literature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Urumqi,the regional coordination index system of population-economy-environment coupling in Urumqi was constructed,and the trend of the population-economy-ecology coupled coordination degree in Urumqi in recent 10 years and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coupled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and obstacle degree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coupling ofpopulation-economy-environmental system in Urumqi from 2005 to 2015 had a trend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and the coupling degree was mild disorder and recession,moderate disorder and decline,mild disorder and recession,near coupled coordination,and barely coupled coordination respectively,and the coupled coordination indicated 3 types,from the initial economic lag typ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ag type,population lag typ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umqipopulation-economy-environment system were:excellent rate of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centralized treatment rate of urban sewage,proportion of tertiary industry,total retail sales of social consumer goods and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Key words:population;economics;environment;coupling degree;coupled coordination degree;obstacle degree;Urumqi city人口、?济、资源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
打造集高品 质 自然 与人 文旅游为一体的 、 历 史文 化 与 现 代 文 明交 相 辉 映 的乌 鲁 木 齐 城市 经济圈旅 游发展核心轴 。 其 次 ,以 三 个增 长极 为 支 撑 ,完 善 旅 游 中心地 体系 。在 以具有很 高的集聚性 , 辐射 力的乌鲁 木齐一 昌吉 为极 核的基 础 上 ,以综 合实力较其它城镇强 的吐鲁 番、 石 河子 为乌 昌核心 的补充 和辅助 ,以阜 康 、米泉 、五家渠几个具有 发展潜力的旅 游城市为增长点 ,构建大乌鲁木齐城市经 济 圈 完 善 的 旅 游 中心 地 体 系 。 ( 构建 六大特色旅游区 , 二) 形成合理的旅 游区等级体 系 根 据 旅 游 资源 地 域分 异 和 突 出特 色 与 牌开发整合原则 ,对乌鲁木齐城市经济 圈的旅游 资源进行整合 ,可将乌鲁木齐城 市经济圈分为吐鲁番文化旅游区、天池 自 然风光旅游区、乌鲁木齐南山生态与滑雪 旅游区、昌吉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准噶 尔 盆地 荒 漠 探 奇 旅 游 区 、石 河 子 红 色文 化 旅游区六大特色游览区。 ( ) 三 依托产品 , 构建旅游精 品和特色旅游 线 路 本 着主 题 突 出的 理 念 , 性 质 相 同 或 将 形式 有内在联系的旅游点有机串联在一 起 ,深入挖掘其 文化底蕴 ,构建三大旅游 精 晶线 路 ,即 以乌 鲁 木齐 吐 鲁 番一 天 池 南 山牧场-- _喀什为主的民族风情文化旅 游 ;以乌 鲁 木 齐… 吐 鲁番 一 库 车 喀 什为 主 题 的 丝路 文化 古 迹 观光 旅 游 和 以 乌鲁 木 齐 ( 号 冰川 )一 阜 康 ( 格 达 峰及 周 边 一 博 I峰 ) J 的登 I探险和沿木垒、 J _ J J 北庭古城、 轮 台 城 、达 坂 城 古 镇 、 白水 涧 古 城 、康 家 仃¨子岩丽与古墓丝绸 占道 、古城探 险为 主的科考探险旅游等产品。 同时 , 力打 造 乌 鲁 术 齐 天池 一 博 全 格 达 达坂 城 一吐鲁 番 一 丝 绸 古道 一 乌 鲁 木齐黄金旅游线 ;乌鲁木齐一亚心 南 山 风 景 区 冰 达 坂 环 山 旅游 线 ;乌 鲁木 齐 一 硫磺沟~ 昌吉风情 园一石 门子水库 侏罗

重庆市属事业单位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重庆市属事业单位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

重庆市属事业单位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2022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2022年5月2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该机组具备发电能力,向着商业运行目标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A.中国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及最大的能源投资项目B.中国东北地区第二座核电站及第二大的能源投资项目C.中国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及第二大的能源投资项目D.中国东北地区第二座核电站及最大的能源投资项目【答案】:A2.2021年9月2日,第四十八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国家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王岐山为中国获奖者颁奖。

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的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每两年一届,旨在表彰全世界范围内为人道主义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护理工作者。

今年共有18个国家25名护理工作者获奖。

我国自1983年首次参加评选以来,已有()优秀护理工作者获此殊荣。

A.75名B.92名C.83名D.118名【答案】:C3.《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一书,近日在全国发行。

摘编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A.对权力的监督B.消极腐败C.执政能力不足D.脱离群众【答案】:A4.唐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不是唐代的:1/ 13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玄武门之变D.七国之乱【答案】:D5.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A.垄断低价;B.自由价格;C.垄断高价;D.市场价格【答案】:A6.中共七大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24年来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的基本理论。

A.社会主义B.统一战线C.新民主主义D.农村包围城市【答案】:C7.岭南地区盛产甜美可口的荔枝, 自古就有“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美誉。

进一步提升乌鲁木齐都市圈整体辐射能力的对策

进一步提升乌鲁木齐都市圈整体辐射能力的对策

选择。因此 , 进一步加快乌 昌地区融合发展 , 增强区域经济社会
综合实力 , 大大提升乌昌地区在乌鲁木齐 都市 圈中的作用和地 位, 对于增 强乌 鲁木齐都市圈在全疆 的辐 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
意义。


乌 鲁木 齐都 市 圈发 展 现 状
乌鲁木齐都市圈包括乌鲁木齐市 、 石河子 、 昌吉 ,『 l 五家 渠 f、 1 、
绝大部分大专院校和科研机 构汇集于 此 ,是全区劳动者素质最
建设 、 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 二是行政主导 的特征 非常明显 ,
不 同地区 、 部门 、 行政隶 属 , 所有制 界限 明显 , 行政干 预手段 突 出, 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 , 资源整合利 用开 发工作力度不够 ,
市场对 资源 的配置作 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 三是乌 昌地 区基础 设 施 建设相对 滞后 , 区域 内城 市公用设施 、 交通运输和 信息建 设 共享能 力不 足 , 交通枢纽建 设还不健全 , 产业基础 设施建设 薄
乌鲁木 齐和 昌吉作 为核心区 , 是乌鲁木齐都市 圈区域 内人
口密度最大 、 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 力 、 发展前景最 为广阔 、 城镇 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 尤其是 自 2 0 04年底实施乌 昌一体化战略 以 来 , 昌地区率先 发展 , 乌 已成为带动乌 鲁木 齐都市 圈乃至整个
新 疆 经 济 发 展 的 核 心 增长 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0 年 , 昌地 区生产总值 10 .亿 元 , 08 乌 4 85 占乌 鲁木齐都市 圈的 8.2 占新疆全 区生产总值的 3 . 人均地 区生 产总值 61%, 3 %, 5 达 35 元 ;地 方财政一 般预 算收入 100 .万 2. 4亿 元 ,占全疆 的 3 .%, 3 2 是都 市圈的 8 . 其余 各主要经 济指标 , 85 %; 如金融机构年

进一步提升乌鲁木齐都市圈整体辐射能力的对策

进一步提升乌鲁木齐都市圈整体辐射能力的对策

进一步提升乌鲁木齐都市圈整体辐射能力的对策[摘要]乌鲁木齐都市圈是新疆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但相对于内地发达地区来说,乌鲁木齐都市圈的绝对经济总量和整体辐射带动能力还非常有限。

本文从加快乌昌地区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乌昌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发展现状和鸟昌地区在都市圈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制约乌昌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操作性的对策和建仪,以期为加快乌昌地区融合发展,提升乌昌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加乌鲁木齐都市圈整体辐射带动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合发展乌鲁木齐都市圈辐射带动能力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物质、资本、劳动力、技术、文化等资源要素在市场的配置下呈现高度的流动性,大城市不断扩展。

城市区域化现象和城市群体现象逐渐成为必然。

在新疆经济社会和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培育以乌鲁木齐和吉昌(以下简称“乌昌”)为核心区的都市圈,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将是促进区域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国家和自治区战略意图的正确选择。

因此,进一步加快乌昌地区融合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大大提升乌昌地区在乌鲁木齐都市圈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于增强乌鲁木齐都市圈在全疆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现状乌鲁木齐都市圈包括乌鲁木齐市、石河子、昌吉州、五家渠市、吐鲁番等地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占全疆面积的9.52%,是全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实力最强的区域。

区域内资源配套组合条件好,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等矿产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及特色农牧业资源。

全疆绝大部分大专院校和科研韧构汇集于此,是全区劳动者素质最高的地区,第二、三产业中知识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部门也均在此布局。

2010年,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出炉,其内容包括:将新疆建设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使其成为我国西部双向开放的前沿阵地、能源资源基地和新型工业出口加工基地、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并进一步将其打造为多民族社会和谐示范区。

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时展(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摘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二者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和谐型社会的重要标志。

本文根据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 D P)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出新疆及其城市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偏离差,并据此划分协调度类型。

结果表明:目前新疆城市化水平整体滞后于经济发展,二者呈现不协调状况;计算的18个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很低,处于不协调状态。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发展;协调度;新疆一、引言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化进程和水平,而城市化引起的外部性经济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二者是相互促进、彼此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目前的普遍看法是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亦即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非协调的发展状况,城市化滞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城市化的内在动力是经济的发展,离开经济发展这一基本因素谈城市化,是无法得出城市化水平是否适宜的结论的。

新疆城市化的发展同样需要从经济发展的背景来考察。

本文试图对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诊断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类型,明确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关系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一)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模型。

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定量研究中,我国城市地理学家周一星设计了理论模型。

周一星教授曾对1977年世界157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作了统计分析,除了20个国家受特殊原因影响,其余137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 D P符合对数曲线关系,他提出的模型为:Y=40.55Lg(X)-74.96Y为城市化水平%,X为以美元表示的人均G D P,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609,标准差为7.15。

上述方程拟合的曲线较好地反映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的客观过程,本文采用该模型来测度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城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乌鲁木齐

城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乌鲁木齐

城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乌鲁木齐谢鹏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落实和中央对于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视,作为首府的乌鲁木齐将迎来全新的一页。

然而,目前的乌鲁木齐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关键词:发展现状人才教育产业结构城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乌鲁木齐(一)城市经济发展现状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的乌鲁木齐市全疆的经济﹑文化﹑政治及交通中心。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政策内移,乌鲁木齐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同时城市发展建设问题及矛盾也逐步凸显。

自十年前(2002)实现乌鲁木齐GDP352亿元以来,到2011年乌鲁木齐GDP 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达到了近1700亿元。

完成2008年到2012年五年翻一番以不成问题。

其中自2006年到2011年以来实现年均13.6%的速度增长。

预计2012年将实现经济总量的2000亿元的新突破,届时乌鲁木齐将实现连续几年的以18%速度增长的历史新时期。

从乌鲁木齐的经济结构来看,2010年三大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05、4.94和7.21个百分点。

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45:45.57:52.98。

这说明乌鲁木齐有着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作为发展中的城市第二产业的比重较2008年上涨了3.77个百分点,标志着工业化的加强,产业结构更能抵抗外部经济的影响,更为坚实。

就乌鲁木齐的地方财政收入而言,2011年累计完成264.32亿元,较上年上涨34.05%,其中61%用于民生领域。

全是各领域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乌鲁木齐经济爆发式增长打下了基础。

在两会上又再次通过了2012年400亿元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创下历年新高。

BRT建成,亚欧博览会的顺利召开,新市区的区政合一等等给城市整体形象做了一个较大提升。

为十二五的顺利实施埋下了伏笔。

当时总管五年来乌鲁木齐城市经济的发展,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城市经济发展不够稳定,人民可支配收入和发达地区相比人就有较大的差距,在下面的几节里我将着重分析乌鲁木齐的发展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心以南北5个国家级二类口岸为重点的乌鲁木齐口岸经济圈已初具规模。

2005年乌鲁木齐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2.5亿元,人均GDP达到25507元,位于西北五省会城市前列。

[19]乌鲁木齐依托新疆邻近周边八个国家的区位优势,建成了五个国家级二类口岸,近200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形成了覆盖全疆,辐射国内外的多层次、多渠道贸易网络,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

拥有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一个出口加工区。

乌洽会的成功举办,向全国和全世界宣传了乌鲁木齐,提高了乌鲁木齐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加速了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乌鲁木齐以已同全国130个地、县、市和地区内的60多个县、市开展了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同世界6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

1.3.4 便捷的交通条件及通讯网络乌鲁木齐都市圈不仅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乃至全疆经济实力最强、增长活力最足的区域,也是新疆城镇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该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相互联系密切,且运距短,除了吐鲁番、石河子两个端点距离稍远外,任意两个城市间的相互距离都不过250公里,并且都市圈内层中乌鲁木齐、昌吉、米泉、阜康、五家渠之间的距离只有几十公里(详见表一)。

同时城市间有多条快捷的联系通道:阜康、米泉、乌鲁木齐、吐鲁番一线有吐乌大高等级公路和314、312国道;石河子至乌鲁木齐至吐鲁番有乌奎高速、312国道;吐鲁番至呼图壁、玛纳斯、石河子有乌奎、吐乌、312国道;另外还有兰新铁路及一些中、低等级的公路相互联系。

此外,今后随着乌鲁木齐到米泉、阜康城市之间轻轨路线的开通,都市圈内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

表一:乌鲁木齐都市圈主要城市相互距离矩阵(单位千米)乌鲁木齐 昌吉 米泉 阜康 五家渠石河子 吐鲁番 乌鲁木齐 0昌吉 370米泉 21580阜康 6264410五家渠 482822630石河子 1521151621621310吐鲁番 1872241982492353390资料来源《新疆交通地图2005》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随着新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乌鲁木齐都市圈在以通信网络远程宽带和智能化为中心的基础网络建设成绩显著,形成了数字微波、卫星、光缆为主体的长途通信传输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使得城市信息化水平大为提高,具备了与国内外进行大规模、高速率信息流条件。

所有这些使得乌鲁木齐都市圈具有快捷、快速、高效的信息网络,成为新疆“信息高速公路”重点建设的区域。

从而增强了都市圈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传递的可达性,保证了都市圈经济增长点辐射通道的通畅,从而构建了一条现代化的立体“丝绸之路”。

2. 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现状2.1乌鲁木齐都市圈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期过渡发展阶段工业化水平往往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处阶段。

本文采用工业化阶段来替代判断乌鲁木齐都市圈所处阶段,采用霍夫曼比率[20]同时结合钱纳里模型对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阶段进行分析。

为方便起见,本文将用轻重工业产值之比来表征霍夫曼比率,并以此作出近似判断。

表二:霍夫曼工业化阶段指数表阶段 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工业产值比工业化第一阶段 4~6工业化第二阶段 1.5~3.5工业化第三阶段 0.5~1.5工业化第四阶段 1以下资料来源《产业经济学》李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P332表三:乌鲁木齐都市圈各城市轻重工业产值(单位亿元,%)轻工业 (亿元) 重工业 (亿元) 轻重工业产值比值℅ 乌鲁木齐 56.29 481.69 0.11昌吉市 24.42 29.36 0.83米泉市 3.95 35.18 0.11阜康市 0.37 16.78 0.02五家渠 3.7 3.72 1石河子 21.89 27.59 0.79吐鲁番 0.84 2.22 0.38都市圈 111.46 596.54 0.19数据来源 : 《新疆统计年鉴2006》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8结合判断标准,从上表可以看出乌鲁木齐都市圈内七城市霍夫曼比率指标为0.19,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发展的第四阶段,也就是较为高的发展阶段,从而成为新疆范围内的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

根据钱纳里模型得出的结论,人均GDP在1200—2400美元之间时,经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GDP在2400—4800美元之间时,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在4800——9000美元之间时,经济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

按现行汇率计算,乌鲁木齐都市圈7城市人均GDP为2747美元,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综合考察可以得出乌鲁木齐都市圈正处于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过渡时期,今后都市圈内的工业化进程应当以发展装备制造业为发展方向,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提高工业发展的效益与质量。

2.2乌鲁木齐都市圈产业发展现状都市圈的发展要以一定的产业发展为基础和依托,综观世界上发展成熟的大都市圈,无一不是在良好的区位和自然条件基础上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实力,从而在全国乃至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产业的发展应当根据地区的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交通通信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离开了产业的发展和发展层次的提升都市圈的发展就会形成发展的“产业空洞”。

而都市圈的整体效应主要表现为都市圈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工格局。

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以科技、资本和产业的优势,往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先导的创新作用,通过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即成功地加强了中心城市的实力和地位,也使周围地区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为此对都市圈协调发展的考察离不开对其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推动产业发展的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2.2.1乌鲁木齐都市圈整体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良好发展态势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表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和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

在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而且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

[21]产业结构发展是否协调是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因素和标准,为此考察乌鲁木齐都市圈的产业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四:乌鲁木齐都市圈产业结构现状(单位:℅)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比例 乌鲁木齐 562.5 8.23 208.75 345.52 1.5:37.4:61.4 昌吉市 76.24 13.93 27.54 34.77 18.3:36.1:45.6 米泉 31.04 4.88 16.49 9.67 15.7:53.1:31.2 阜康 35.15 4.82 24.28 6.05 13.7:69.1:17.2 五家渠 15.2 3.09 5.2 6.92 20.3:34.2:44.5 吐鲁番 25 5.57 5.42 14.01 22.3:21.7:56.6 石河子 53.75 5.06 23.63 25.05 9.4:44:46.6 都市圈 798.88 45.57 311.2 441.99 5.7:38.9:55.4 新疆 2604.19 509.99 1164.79 929.41 19.6:44.7:35.7 全国 183084.8 23070.4 87046.7 72967.7 12.6:47.5:39.9 资料来源:《新疆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从上表可以看出,乌鲁木齐都市圈产业结构与全疆、全国相比较乌鲁木齐都市圈的一产比例低于13.9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二产比例分别比全疆和全国低5.8和8.6个百分点,三产比高出全疆和全国20.3个百分点和15.5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进程来分析,乌鲁木齐都市圈的产业结构层次比较合理,但都市圈内二产比重较低其所占比例是全疆二产所占比重的87℅和全国的82℅。

2.2.2各城市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差异性较大尽管乌鲁木齐都市圈整体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发展态势,若从都市圈内部各城市的产业发展来看呈现出比较大的差异性。

其中核心城市乌鲁木齐由于发展基础好同时又是全疆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发展的潜力较好,经济总量(GDP)位于西北地区省会前列,其在全国220个城市中竞争力处于43位,三次产业中二、三产业比重超过90℅,达到98.5℅;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到了GDP 的29.4℅,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与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到了GDP的近20℅,仅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到了全疆和都市圈的35℅和77℅,体现出其鲜明的工业强市和发达的商贸流通物流业发展格局。

昌吉市产业结构表现为三产>二产>一产,其中一产占GDP比例高出全国5.7个百分点,低于全疆1.3个百分点;二产占GDP比例较全国低11.4个百分点 ,与全疆相比低8.6个百分点;从三产比重来看昌吉要分别高出全国和全疆5.7个百分点和9.7个百分点。

昌吉市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和本地丰富的资源和临近首府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轻工业发展,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和特色旅游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拥有“麦趣尔”“新特”等一系列著名品牌和屯河集团、中基以及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特变电工等一批企业,这也正是昌吉市建设成为首府乌鲁木齐的副中心和后花园的发展战略的体现。

米泉市产业发展突出二产,产业呈现出二产>三产>一产的现状,其中工业产值占到GDP的比重达42℅。

但总体来看米泉市的一产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米东新区作为乌昌经济一体化的窗口和试验田,随着米东化工工业园区的建成和乌鲁木齐产业转移搬迁的进行,中泰化工等一批大型具实力较强企业的引进,米泉市将充分发挥其在打造天山北坡经济带乃至全疆制造业基地中的作用。

阜康市在乌鲁木齐都市圈中属于典型的工业城市,三次产业比重中二产>三产>一产,工业比重占到GDP的61℅强,一产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同仅高出1.1个百分点,而三产较全疆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18.5和22.7个百分点。

阜康市在石油石化、煤化工、煤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在乌鲁木齐都市圈中将成为能源的储备和加工区,同时阜康天池4A级风景区也成为阜康经济发展的亮点和推动力。

五家渠市是农六师的师部所在地,2002年9月,国务院批复五家渠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管理,2004年一月五家渠市正式挂牌成立。

五家渠市产业发展表现为三产>二产>一产的格局,其产业结构与都市圈整体结构相同。

五家渠市的一产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7个百分点与全疆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二产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疆13.3 和10.5 个百分点;三产发展水平分别比全国和全疆高出4.9和9.8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